光合与呼吸知识点总结doc资料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如下: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丙酮酸、氢、 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产物是 C02 、ATP 、氢,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氢和氧,产物是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ATP,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 。
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 2870 KJ,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 KJ( 38molATP),以热能散失 1709 KJ,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 61.08 KJ( 2 molATP),1molATP水解后放出能量 30.54 KJ 。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
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5、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6、光合作用的的探究历程①、1648年海尔蒙脱(比利时),把一棵2.3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90.8kg 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柳树增重到76.7kg,而土壤只减轻了57g。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知识点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
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1、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
(2)过程:(3)总反应式及反应中各原子的去向:C 6H 12O 6+6H 2O+6O 2−−→酶6CO 2+12H 2O+能量2、无氧呼吸(1)概念: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无氧呼吸。
(2)场所:细胞质基质(3)类型:①产酒精的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式:C 6H 12O 6→2C 3H 4O 3+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反应式:2C 3H 4O 3+4[H]→2C 2H 5OH+2CO 2总反应方程式:C 6H 12O 6→2C 2H 5OH+2CO 2+少量能量实例:酵母菌、绝大数植物细胞和某些细菌等②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式:C 6H 12O 6→2C 3H 4O 3+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反应式:2C 3H 4O 3+4[H]→2C 3H 6O 3总反应方程式:C 6H 12O 6→2C 3H 6O 3+少量能量实例:乳酸菌、几乎所有动物细胞、马铃薯的块茎、玉米胚、甜菜的块根等3、氧气浓度:氧气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且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A 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 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AC 段: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 点:此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 2最低,细胞呼吸最弱,储藏果蔬等应选此点对应的氧气浓度。
D 点:有氧呼吸CO 2释放量等于无氧呼吸CO 2释放量,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1:34、通过装置中液滴的移动方向判断细胞呼吸方式:场所每个阶段的化学反应[H](NADH)来源、去路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 6H 12O 6−−→酶2丙酮酸+4[H]+能量(少量)来源:C 6H 12O 6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 2O −−→酶6CO 2+20[H]+能量(少量)来源:丙酮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 2−−→酶12H 2O+能量(大量)去路:与O 2结合生成H 2O 实验结果结论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不动不动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ACB .D .光合作用:I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光合与呼吸知识点总结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二、细胞分化
1.概念:关键点:形态、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差异
2.特点:①不可逆性②普遍性③持久性④※遗传物质不变性
(注意:每条特点要理解记忆,考试不会简单的只考背诵,重点在于会判断,比如:个体只有在胚胎期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在有分化现象。错,违背持久性。
3.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全能型:关键点:完整个体 潜能
4.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如果没有人为改变温度,只考虑自然界生长的植物,此时温度是与光照有关的,光照强度高,温度也会随之有一定幅度的升高,所以温度在本质上也是通过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
通过以上分析,影响光合速率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外界CO2浓度和细胞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当气孔关闭,虽然外界CO2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但是由于气孔关闭,外界的二氧化碳进不来,所以细胞内CO2浓度降低,从而光合速率降低。
(阶段二不释放能量)
③场所: 细胞质基质(场所只有一个,阶段一和阶段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注意:☆对于有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存于ATP中;
对于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除了有热能和ATP之外,还有一部分能量存于酒精或者乳酸中。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和反应场所一定要会背,写反应式的时候箭头不能写成等号,不要忘了写条件:酶。而反应过程的反应式要会应用。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总CO2吸收速率=从外界吸收的CO2吸收速率 + 呼吸作用CO2释放速率
光合作用的
总有机物生成速率= 有机物积累速率 + 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速率
●呼吸速率通常用CO2释放速率或有机物的消耗速率表示,如果将各种速率乘以时间,就得到了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或吸收量 或有机物的积累量等等。
光合与呼吸知识点总结

C S Hi2 Q —2^ 丙酮酸+ 4[H] +2 丙酮酸+ 6H 2 Q 6CQ + 20[H] +24[H] + 6Q 2 12" Q +③★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阶段一:细胞质基质阶段二:线粒体基质阶段三:线粒体内膜)★主要场所:线粒体F① 总反应式:G Hi2 Q 酶・2G H5 Q (乳酸)+ 少量能量或G H12Q 2CHQH (酒精)+ 2CQ2 +少量能量「阶段一:C6 Hi2 Q 曇2 丙酮酸+ 4[H] + 少量能量(与有氧呼吸阶段一完全相同)②过程Y'阶段二: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阶段二不释放能量)■I③场所:细胞质基质(场所只有一个,阶段一和阶段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注意:☆对于有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存于ATP中;对于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除了有热能和ATP之外,还有一部分能量存于酒精或者乳酸中。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和反应场所一定要会背,写反应式的时候箭头不能写成等号,不. __________ 要忘了写条件:酶。
而反应过程的反应式要会应用。
☆题型:①对各个阶段反应物、产物以及场所的记忆(最基础的)②物质推断题。
(考反应过程)比如练习册104页第8题。
③※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结合在一起,因为二者都可以产CQ ,但无氧呼吸不吸收Q ,而且消耗相同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要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所以经常会考察:通过比■较吸收—Q.和释放CQ. 量的多少来判断呼吸方式。
…比如练习册60页例2。
液滴移动问题:比如练习册104页第9题。
(如果给具体数值,就会涉及到计算)(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注意:对于影响因素的考察,主要是应用而不是背诵,一定要理解每种因素为什么会影响呼吸作用1.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2. 二氧化碳:增加CQ浓度对细胞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 水:一定范围内随水含量的增加细胞呼吸加强呼吸作用(一)过程及场所(① 总反应式:G Hh Q + 6H2 Q +6Q *6CQ+ I2H2Q + 台匕旦冃匕量有氧呼吸r阶段一:②过程彳阶段二:探※.阶段三:无氧呼吸氧气对有氧呼吸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速率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增大到 一定程度,会趋于平缓,因为酶的数量的是有限的。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中两个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蓝藻、原藻等光合有机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包括光能捕获、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三个阶段。
1. 光能捕获: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其中主要的吸收峰位于蓝光和红光区域。
当光能被吸收后,它会激发叶绿素中的电子,使其跃迁到一个较高的能级上。
2. 光化学反应:在光化学反应中,激发的电子会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过程,最终被接受并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同时产生了氧气。
3. 暗反应: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在暗反应中,植物利用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主要是葡萄糖。
这个过程中需要ATP和NADPH的参与,它们是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和电子供应体。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不仅能够提供植物自身所需的能量,还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够产生氧气,维持地球上的氧气含量,维持生态平衡。
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包括糖酵解和细胞呼吸两个阶段。
1. 糖酵解:糖酵解是呼吸作用的第一个阶段,它发生在细胞质中。
在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了少量的ATP和NADH。
2. 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呼吸作用的第二个阶段,它发生在线粒体中。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被进一步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了大量的ATP。
细胞呼吸包括三个步骤: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和氧化磷酸化。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点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点名词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所含以下四种色素。
a、叶绿素主要稀释红光和蓝紫光,包含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β类胡萝卜素主要稀释蓝紫光,包含胡萝卜素和叶素叶绿体的酶原产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离子化: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更多氢)b、atp的构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更多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须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须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平衡的化学能。
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光反应的展开必须在光下就可以展开,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少而进一步增强,暗反应存有光、无光都可以展开。
暗反应须要光反应提供更多能量和[h],在较差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应展开较快,故当提升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随之减少。
光照进一步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减少,从而防止叶片的烧伤,但寒冷夏天的中午光照过弱时,为了避免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佚,通过植物展开适应性的调节,气孔停用。
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多的atp和〔h〕,但是气孔停用,co2步入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分子数增加,影响了暗反应中葡萄糖的产生。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
一、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
2、CO2的检测方法(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假设1.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2. 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酒精(三)实验用具(略)1、NaOH的作用是什么?2、酵母菌进行什么呼吸?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作用?4、如何说明CO2产生的多少?5、如何控制无氧的条件?(四)实验结果预测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
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要多(五)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环境下培养8-9小时。
3、检测CO2的产生4、检测酒精的产生(1)取2支试管编号(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酪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A试管密封,B试管不密封.(六)观测、记录条件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有氧无氧(七)实验结果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
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的CO2,无氧条件下, 产生酒精+少量的CO2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有氧呼吸1、过程、场所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场所:细胞质基质C6H12O6酶2丙酮酸(C3H4O3)+4[H]+能量(少量)2、能量去向1mol 葡萄糖释放能量2870KJ: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约60%), 1161KJ 转移至ATP (合成38mol ATP ) 3、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 12H2O + 能量4、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1、 过程、场所2、能量去向:1mol 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酒精后,共放出196.65kJ 的能量,② 丙酮酸彻底分解场所: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 + 6H 2O酶6C O 2 +20[H ] + 能量 (少量) [H ]的氧化场所:线粒体内膜24[H ] + 6O 2酶12H 2O + 能量 (大量)场所:细胞质基质C 6H 12O 6酶2丙酮酸+4 [H ] + 能量 (少量)☆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②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场所: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酶2C 3H 6O 3(乳酸)2C 2H 5O H (酒精)+2C O 2酶葡萄糖的初步分解①3、反应方程式A.乳酸发酵4、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光合与呼吸知识点总结

光合与呼吸知识点总结.do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引言简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性。
引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光合作用概述光合作用的定义:解释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阐述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和地球生命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光合作用的类型C3植物:介绍C3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C4植物:解释C4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及其优势。
CAM植物:概述CAM植物的光合作用特点。
第三部分:光合作用的过程光依赖反应(光反应)发生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主要过程:光能的吸收、光系统II和光系统I的作用、ATP和NADPH 的生成。
光合磷酸化电子传递链:描述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功能。
ATP合成:解释光磷酸化过程中ATP的生成。
光合暗反应(Calvin循环)发生场所:叶绿体的基质。
主要过程:CO2的固定、糖的合成。
第四部分:呼吸作用概述呼吸作用的定义:解释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类型:区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第五部分:呼吸作用的过程糖酵解糖酵解的定义和过程。
糖酵解的能量产出。
三羧酸循环(克雷布斯循环)发生场所:线粒体基质。
主要过程:有机分子的氧化分解。
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发生场所:线粒体内膜。
主要过程:电子传递和ATP的生成。
第六部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能量转换:比较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
物质转化:对比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第七部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调控光合作用的调控因素:光照、CO2浓度、温度等。
呼吸作用的调控因素:氧气浓度、底物供应、温度等。
第八部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应用农业生产: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生态系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
环境科学: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应用。
第九部分:实验方法与技术光合作用测定:介绍测定光合速率的实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 ①对各个阶段反应物、产物以及场所的记忆(最基础的)
②物质推断题。(考反应过程)比如练习册104页第8题。
③※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结合在一起,因为二者都可以产CO2,但无氧呼吸不吸收O2,而且消耗相同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要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所以经常会考察:通过比较吸收O2和释放CO2量的多少来判断呼吸方式。比如练习册60页例2。
③★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阶段一:细胞质基质阶段二:线粒体基质阶段三:线粒体内膜)
★主要场所:线粒体
①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或C6H12O62C2H5OH (酒精) + 2CO2+少量能量
阶段一:C6H12O62丙酮酸+ 4[H]+少量能量
(与有氧呼吸阶段一完全相同)
3.如果将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中的糖类具体为葡萄糖
光合作用: 12H2O + 6CO26O2+ 6H2O +C6H12O6
有氧呼吸:C6H12O6+ 6H2O +6O26CO2+ 12H2O + 能量
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给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又被呼吸作用自己消耗了,所以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都是用从外界吸收的那些二氧化碳合成的。所以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
●由于:反应物浓度或含量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反应物浓度大,反应速率大,生成物多
所以: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一)酵母菌呼吸方式
1.酵母菌:单细胞真菌,既能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是兼性厌氧菌
光合与呼吸知识点总结
一、呼吸作用
(一)过程及场所
①总反应式:C6H12O6+ 6H2O +6O26CO2+12H2O +能量
一二三二三
阶段一:C6H12O62丙酮酸+ 4[H]+少量能量
②过程阶段二:2丙酮酸+ 6H2O6CO2+ 20[H] +少量能量
※※
阶段三:24[H]+ 6O212H2O+大量能量
通常用CO2的释放量的多少(或释放速率)来表示有机物消耗的量(或消耗速率)
②判断哪段进行有氧呼吸?哪段进行无氧呼吸?比如练习册60页例2。如果坐标系中给了具体的数值,有时也会出计算题,比如卷纸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五第30题(3)。
二、光合作用
(一)过程及场所
①总反应式:H2O+CO2O2+(CH2O)[糖类一定要写括号]
②过程
阶段二: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
(阶段二不释放能量)
③场所:细胞质基质(场所只有一个,阶段一和阶段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注意:☆对于有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存于ATP中;
对于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除了有热能和ATP之外,还有一部分能量存于酒精或者乳酸中。
题型:①判断是哪一种影响因素
从题中给的几个因素里选择,排除数据相同的那个因素,比如练习册70页例2。
②推测是哪一种影响因素
经常与呼吸作用结合在一起考察,比如练习册73页第4题,第五章检测卷第24题(1)②第二个空。
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综合题※※※※
DC
1.
2.从外界环境的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
暗反应:叶绿体基质
题型:1.对各个阶段反应物、产物以及场所的记忆(最基础的)
2.物质推断题(考反应过程,经常与呼吸作用结合在一起考)
3.※※C5和C3含量变化问题※※
①停止光照②停止供应二氧化碳
C5C3C5C3
③突然降低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突然降低或增强光照强度
(反应物浓度或含量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反应物浓度大,反应速率大,生成物多)
液滴移动问题:比如练习册104页第9题。
(如果给具体数值,就会涉及到计算)
(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注意:对于影响因素的考察,主要是应用而不是背诵,一定要理解每种因素为什么会影响呼吸作用
1.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2.二氧化碳:增加CO2浓度对细胞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水:一定范围内随水含量的增加细胞呼吸加强
4.※※※氧气浓度
OO2浓度OO2浓度
氧气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所以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速率减慢直至为0。
氧气对有氧呼吸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速率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增大到一定程度,会趋于平缓,因为酶的数量的是有限的。
题型:①判断图中哪一点的有机物(或者葡萄糖)消耗最少。(B点)
4.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如果没有人为改变温度,只考虑自然界生长的植物,此时温度是与光照有关的,光照强度高,温度也会随之有一定幅度的升高,所以温度在本质上也是通过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
通过以上分析,影响光合速率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外界CO2浓度和细胞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当气孔关闭,虽然外界CO2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但是由于气孔关闭,外界的二氧化碳进不来,所以细胞内CO2浓度降低,从而光合速率降低。
光暗光暗
水的光解:H2OO2+[H](不需酶)
ATP的形成:ADP+ Pi+光能ATP
②过程
※※二氧化碳的固定:C5+CO22C3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5+(CH2O)
光反应: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③能量转化
暗反应: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④场所:光反应: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总CO2吸收速率=从外界吸收的CO2吸收速率 + 呼吸作用CO2释放速率
光合作用的
总有机物生成速率= 有机物积累速率 + 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速率
●呼吸速率通常用CO2释放速率或有机物的消耗速率表示,如果将各种速率乘以时间,就得到了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或吸收量或有机物的积累量等等。
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与五碳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判断
(二)外界影响因素
1.※※空气中CO2浓度:影响暗反应
2.土壤中含水量:土壤中含水量降低,气孔关闭,外界的二氧化碳进不来,所以细胞内CO2浓度降低,从而光合速率降低,所以土壤含水量本质上也是通过影响CO2浓度来影响光合速率的。
3.※※光照强度(和时间):影响光反应,又由于光反应给暗反应提供[H] ATP,所以间接影响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