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母乳喂养策略的研究现况_施姝澎

合集下载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母乳喂养的策略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母乳喂养的策略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母乳喂养的策略作者:吴丽丽郑月英詹小灵滕灵晶林颖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9年第31期【摘要】目的:分析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母乳喂养的有效策略。

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NICU监护治疗的8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无死亡且最终治愈出院。

其中40例早产儿为初始自愿母乳喂养,为对照组,40例早产儿初始非母乳喂养,为研究组。

研究并分析早产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实施NICU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方案,对比管理方案实施前后研究组母乳喂养提升状况。

结果: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主要影响因素为母亲因素、家庭支持因素、心理因素,研究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0例初始非母乳喂养的早产儿,经过NICU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方法实施,最终31例接受母乳喂养,最终喂养率为77.5%。

结论:母乳喂养对早产儿意义重大,分析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实施NICU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促进早产儿的治疗和发育。

【关键词】 NICU 早产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feeding in premature infants of NICU and expl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breastfeeding.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remature infa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NICU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collected. All children died without death and eventually died. Among them, 40 premature infants were initially volunteered for breastfeeding, which w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40 preterm infants were initially non-breastfeeded, which was the study group.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 feeding in premature infant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the systematic management plan of NICU breastfeeding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improvement status of breast feeding in the study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cheme was compared. Resul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 feeding in premature infants with NICU were maternal factor,family support factor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the scores of breast feeding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Forty premature infants with initial non-breastfeeding were implemented by NICU breast-feeding systematic management method, and 31 cases received breastfeeding, and the final feeding rate was 77.5%. Conclusion:Breastfeed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emature infants.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feeding and targeted implementation of NICU breastfeeding systematic management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rate of breastfeeding and promote the trea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Key words] NICU Premature Breast feeding Influencing factorFirst-author’s address: Fuji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uzhou 350001, China與正常分娩的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多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生理功能差异较大,即使抢救成功,依然有较高发生感染、脑白质软化、低体温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并发症都会对早产儿日后的健康、发育有严重影响[1-3]。

NICU早产低体重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分析

NICU早产低体重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分析
3.2母亲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
早产母亲提前分娩,对孕妇学校课程不系统学完;而分娩后母婴没有得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三早护理;母亲到产休区后,由于没有婴儿在身边,情绪低落,对责任护士的宣教只是应付了事,没有认真学习,同时也缺乏亲自喂奶的实践,所以母乳喂养理论与技巧难以掌握。出院后喂养婴儿过程只凭自己的感觉或家人指点,即使有哺乳的愿望,也常常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如:喂奶姿势不正确、婴儿含接不到位、乳头疼痛或皲裂、乳汁分泌不足、乳房肿痛等不能正确处理。最终导致母乳喂养中断或提早添加配方奶。
NICU早产低体重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低体重儿出院后母乳喂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产科出生,24小时内转到NICU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110例,对其母亲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出生42天早产低体重儿纯母乳喂养30例占27.3%,混合喂养48例占43.6%,人工喂养32例占29%。影响因素为:NICU管理模式、母亲对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奶技巧不掌握、母亲缺乏喂奶自信心、母婴分离、母亲对婴儿本能认识不足。
【关键词】NICU早产低体重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
母乳是婴儿尤其早产低体重儿最想的天然营养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爱婴医院母乳喂养工作规范》要求婴儿出生至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达80%以上。对于足月儿容易实现,而早产低体重儿面临着很多困难与障碍。为了解我院NICN收住的早产低体重儿出院后母乳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产科出生,24小时内转至NICU治疗的110名早产低体重儿及其母亲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现报导如下:
问卷内容母亲方面:产前、产后接受母乳喂养信息渠道、产后什么时间得到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对喂奶技巧掌握情况、有人鼓励你坚持母乳喂养吗?是否了解早产母乳特点、家庭对母乳喂养态度。婴儿方面:第一次吃母乳时间、出院后喂养方式、喂养中遇到的困难、改变喂养方式原因、主要照顾者。

早产儿母乳喂养在NICU推行的专家共识

早产儿母乳喂养在NICU推行的专家共识

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01
02
03
深入研究
进一步开展早产儿母乳喂 养的临床研究,探索更科 学、更有效的喂养方法和 策略。
多元化合作
加强医院、社区、家庭之 间的合作,共同推动早产 儿母乳喂养的普及和实施 。
智能化辅助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发 智能化辅助工具,为早产 儿母乳喂养提供更便捷、 更个性化的支持和服务。
现状概述
母乳喂养率提高
近年来,NICU中早产儿母乳喂养率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选 择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喂养。
医护人员支持度增加
医护人员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支持度也在增加,他们积极鼓励并指 导家长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知识普及
NICU医护人员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了家 长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信心。
设立专门的母乳喂养咨询窗口或热线,随时解答家属和医 护人员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和建议。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
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对NICU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母 乳喂养知识培训,包括早产儿生 理特点、母乳喂养技巧、常见问 题处理等,提高其对母乳喂养的
认知和技能水平。
临床实践指导
促进胃肠道发育
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早产儿胃肠道的发 育和成熟,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疾病的发生率。
提高免疫力
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可以增强早产儿的 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促进母子情感交流
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母子之间的情感交 流,有利于早产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03 专家共识:早产儿母乳喂 养在NICU的推行策略
建立母乳喂养支持体系
06 结论与展望
专家共识总结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重要 性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管理的多中心现况调查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管理的多中心现况调查
效 度指 数 ( C V I ) 为 0 。 9 6 。
1 . 1 一般 资 料 采 用 方 便 抽 样 法 , 于2 0 1 4年 4 ~7 月, 对全 国直辖 市或省 会城 市 的 7所 三级 甲等 儿童 专 科 医院进 行 现 况 调 查 , 床位数为 4 0 ~1 0 0张 ; 7所 儿 童专 科 医院 NI C U年收治患儿 9 0 0 ~3 6 0 0例 , 最 小 胎龄 为 2 3  ̄2 7周 , 最 低 出生体 质量 为 5 0 0 ~6 1 0 g , 其 中有 4所 医 院分别 于 2 0 1 0 、 2 0 1 2 、 2 0 1 3 年 起 开展母 乳 喂养 , 其余 3所仍 未开 展 , 但 已有 初 步 的构 想 。在 此 基础 上 , 对 1 4名 NI C U 病 区护理 管理 者 、 从事 病 区母 乳 喂养 工作 的护理 人员 , 及 2名某 医 院新 生儿 科 医生 进 行访 谈 。访 谈对 象 人数 以资 料饱 和为 准 。1 6名访 谈 对 象均为 女性 , 年龄 3 2 ~5 2 ( 3 9 . 4 4 ±5 . 8 8 ) 岁 。职 称: 主管护 师 1 0名 , 副 主任 护师 4名 , 主治 医生 2名 。 学历 : 大专 1 名, 本科 1 2名 , 硕 士 1名 , 博 士 2名 。从
放母乳喂 养, 均 给 予 采 集母 乳 的相 关指 导 , 在 母 乳 的 筛选 、 接收 、 病 区 内母 乳 处 理 及 喂 养 方 面 有 所 差 异 ; 7所 医 院 对 NI C U 开展 母 乳喂 养 均进 行 了反 思和 展 望 。结 论 母 乳 喂 养 对 NI C U 住 院 儿 来说 意 义 重 大 , 需要 加 强培 训 和 理 念 的 更 新 , 强 调 多 学 科 的 团 队 协

母乳喂养的研究近况

母乳喂养的研究近况

母乳喂养的研究近况
孙桂菊
【期刊名称】《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年(卷),期】1990(6)4
【摘要】母乳是生命的救星,是婴儿的最佳食物,有关它的优点已有许多论述。

本文就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作一简述,以便更进一步了解母乳喂养在儿童健康及生活中的作用。

一、完全母乳喂养儿童的生长 1980年,Waterlow等把婴儿死亡率与生长迟缓联系在一起,从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料与英国的平均数相比。

【总页数】2页(P247-248)
【关键词】母乳;婴儿喂养;母乳喂养
【作者】孙桂菊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4.4
【相关文献】
1.母乳喂养同伴指导对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研究 [J], 刘晓莉
2.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母乳喂养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J], 唐桂英;荆蕙;朱香兰
3.中国道地药材研究近况系列(8):道地药材化橘红的研究近况 [J], 杨建宇;李杨彦
知;范竹雯;郑绍明;柳越冬;祝庆明;严雪梅;陆锦锐;张朝杰;张德鸿;魏素丽;祝之友(指导) 4.中国道地药材研究近况系列(14)道地药材连翘的研究近况 [J], 李杨;杨建宇;范竹雯;郑绍明;柳越冬;祝庆明;严雪梅;陆锦锐;张朝杰;张德鸿;祝之友
5.中国道地药材研究近况系列(24) 道地药材浙贝母的研究近况 [J], 张德鸿;杨建宇;李杨;范竹雯;郑绍明;柳越冬;祝庆明;严雪梅;陆锦锐;张朝杰;祝之友(指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促进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

促进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
青春 期患 2型糖 尿病 的风 险I 1 4 l 。
F A s 的衍生物 ,有利于神经元蛋 白质合成和神经元 的生长 发育 , 对 婴幼 儿智 力 、 运 动发 育有 着 重要 的影 ] I  ̄ j [ 6 1 。蔡传兰等研究结果表明 , 调整 了多种混杂因素
作者简 介 :石 秀梅 ,本科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社 区及预 防医学 方面研究 ,从事妇产科工作 通讯作者 :石 秀梅 ,E — m a i l :1 3 0 8 7 7 9 0 5 7 @q q . t o m
法; 同时注重早产儿母乳喂养指导 , 直接母乳 喂养 、 管式母乳 喂养 、 捐赠母乳喂养等 , 提高早产儿 的母乳喂养率。 对于患 生理性黄疸婴儿在血清胆红素水平未达到干预 的阈值前 , 不要轻易停止哺乳。 对 HB V感染产妇 , 在完善主被 动联合免 疫后 , 单纯 H B V携带者 、 H B VD N A低拷 贝的产妇 , 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医务工作者应给予充分的指导 , 保障婴儿正常
中国城 乡企业卫 生 2 0 1 4年 1 0月第 5 期( 总第 1 6 3期 )


述 ・
促进母 乳喂养 的研究进展
石 秀梅
南 开 区 王 顶堤 医 院 医务 科 ,天 津 3 0 0 1 9 1
摘要 : 母乳 喂养是婴儿喂养的金标准 。 母 乳中含有 丰富 的营养物质 , 可促进婴儿神经 、 运动 、 语言及协调能力发育 , 并能 预 防肠道疾病 、 呼吸道感染 、 过敏性疾病 、 血液系统疾病 、 糖尿病 、 肥胖等 , 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促进母乳喂养有 大量 的工作 , 包括加强孕妇及 家属 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 , 产时 、 产后 的早吸吮 、 早 开奶 , 母婴同室 、 正确指导母乳喂养方

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

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

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

尽管如此,早产儿仍然面临许多健康风险。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

早产儿出生时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母乳或配方奶的消化和吸收能力相对较弱。

然而,许多研究表明,早产儿可以从母乳中获益,尤其是在肠道健康、免疫系统、脑发育和认知功能方面。

早产儿消化系统的发育程度会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

一项研究发现,在早产儿中,胎龄越大,吞咽和反流控制机制的发展越好,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也越高。

此外,早产儿经过负压收容治疗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也有所提高。

负压收容治疗可以模拟宫内环境,促进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

早产儿的肠道健康也是母乳喂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早产儿肠道内有益菌群的形成,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

这种“乳杆菌优势”有益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和预防肠道感染。

另外,母乳中含有许多生物活性成分,如免疫球蛋白、抗菌肽和生长因子,可以提高早产儿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早产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感染。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提供早产儿所需的免疫因子,增强其抵抗力。

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白细胞和抗体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腹泻、尿路感染等常见疾病。

母乳中还含有多种免疫调节分子,如干扰素、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抑制剂,有助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成熟和功能发挥,预防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早产儿的脑发育和认知功能也受到母乳喂养的影响。

研究表明,母乳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半乳糖和前期乳糖等成分对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认知功能有益。

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早产儿大脑的神经传导、神经元生成和突触连接的形成,提高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

然而,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早产儿可能需要在低出生体重或呼吸困难的情况下接受特殊治疗,这可能会对母乳喂养的启动和持续产生困难。

其次,早产儿可能需要在住院期间接受其他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液或胃肠管喂养,这可能会影响母乳喂养的质量和数量。

国内外母乳喂养保障政策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母乳喂养保障政策的研究现状

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预防婴儿患上各种疾病。

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母乳喂养保障政策,以促进母乳喂养的普及和推广。

然而,各国在母乳喂养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将分析国内外母乳喂养保障政策的研究现状,并对比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

一、国内母乳喂养保障政策的研究现状1. 《母乳喂养促进法》的颁布xxx,《母乳喂养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针对母乳喂养的立法。

该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加强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教育,保障婴儿母乳喂养的权利。

此举标志着我国母乳喂养保障政策的法律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 各地区开展母乳喂养促进计划为了有效落实《母乳喂养促进法》的相关要求,各地区纷纷开展了母乳喂养促进计划,包括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建立母乳喂养交流服务机构,设立母乳喂养室等措施。

3. 医疗机构加强母乳喂养指导医疗机构也在加强对母乳喂养的指导和支持,包括开展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建立母乳喂养专家团队,推广母乳喂养示范病房等举措,提高母乳喂养率。

二、国外母乳喂养保障政策的研究现状1. 欧美国家的母乳喂养保障政策欧美国家在母乳喂养保障政策上已走在了前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相继颁布了《母乳喂养促进法》和《母乳喂养支持法》,并建立了完善的母乳喂养宣传教育体系和服务体系,不仅提高了母乳喂养率,也降低了婴儿疾病和逝去率。

2. 亚洲国家的母乳喂养保障政策亚洲国家在母乳喂养保障政策方面差距较大,一些国家也出台了类似我国的《母乳喂养促进法》,但由于社会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差异,母乳喂养率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不同国家母乳喂养保障政策的比较分析1. 法律法规的差异在母乳喂养保障政策的法律法规方面,欧美国家颁布了更为完善和具体的法律,对权利保障和政府责任的规定更为细致,而亚洲一些国家的法律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2. 宣传教育体系的建设欧美国家在母乳喂养宣传教育体系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形成了健全的宣传教育体系,而亚洲一些国家的宣传教育体系建设较为薄弱,需要加大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 J Nurs ,May 2015,Vol .50,No.5母乳的益处众所周知,对于早产及病情危重的新生儿来说,意义更是远远超过其营养价值本身,大量研究[1-5]显示母乳利于减少患儿发生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能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但我国NICU 早产儿中,母乳喂养率还不到15%[6],鉴于此,新生儿专家倡导在NICU 开展母乳喂养[7]。

与健康新生儿母乳喂养不同,因患儿疾病、母婴分离和母乳管理困难使NICU 母乳喂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8],所以向患儿家庭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国内外NICU 开展母乳喂养的促进策略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1构建NICU 母乳喂养专业团队一篇影响NICU 母乳喂养的系统评价[9]指出,知识缺乏、信息支持不足、母亲的焦虑情绪是阻碍母乳喂养的关键因素。

可见,正确的引导方式和积极的支持策略对于患儿母亲建立信心,成功实施母乳喂养至关重要,而这离不开专业的母乳喂养团队。

1.1团队的组成该团队应由医生、护士、哺乳顾问、同伴咨询师组成。

医生和护士了解患儿疾病,能够及时向父母解答患儿的病情进展;哺乳顾问是指精于母乳喂养临床指导的专业卫生保健人员,能够帮助母亲预防并解决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美国Dweck 等[10]分别对NICU 哺乳顾问承担咨询指导工作前3个月、后3个月、4~6个月3个时间段,406例NICU 住院患儿母乳喂养情况的调查研究显示,NICU 哺乳顾问的参与能大大提高患儿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同时能够增加母乳喂养持续时间,NICU 哺乳顾问常常由病区内的护士担任,目前最具权威的哺乳顾问是国际认证专业哺乳顾问(International Board CertifiedLactation Consultant ,IBCLC );患儿危重的病情给母亲造成了沉重的心理打击,而同伴咨询师则作为一位有过相似经历的患儿家属给新生儿妈妈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帮助,将在下文详细阐述[11]。

1.2团队的职责NICU 母乳喂养专业团队应向家庭提供专业、持续的个体化指导。

美国芝加哥拉什医学中心是NICU 母乳喂养的成功典范,下面以此来介绍母乳喂养团队的相关职责。

①强调母乳的重要性,医务人员的宣教,母乳喂养知识手册及教育视频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不断强化的母乳喂养理念使得某NICU 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8%,而之前仅有不到50%的家庭选择母乳喂养;②向家庭提供权威的母乳喂养专业知识,由母乳喂养团队成员负责总结和归纳目前最新的临床证据,并形成相应的指导方案及宣传册等运用到临床中去,如向母亲讲解高效合理的母乳采集技巧,正确的母乳储存及运送要求等;③密切关注母乳采集情况,解决潜在及已存在的问题,NICU 患儿母亲在母乳采集中面临种种挑战,需要专业人员的持续指导。

专业人员根据母亲的自身情况及患儿需求为母亲设定泵奶的目标量,指导母亲每日记录采集日记来动态监测母乳采集的情况,其中包括泵奶的量、时间、频率及乳房情况,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督促与处理;④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定期邀请医务人员、患儿家属共同讨论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将出院患儿家庭的经验进行交流与分享,更好地向NICU 住院患儿提供母乳喂养[12]。

2为患儿母亲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平台母亲往往对危重新生儿的诞生缺乏心理准备,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5.05.021基金项目: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FNF201305)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市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施姝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张玉侠)通信作者:张玉侠,E -mail :yuxiazhang@ 施姝澎:女,本科(硕士在读),E -mail :shishupeng@2014-08-06收稿NICU 母乳喂养策略的研究现况施姝澎张玉侠【关键词】母乳喂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综述【Key words 】Breastfeeding ;Intensive Care Unit ,Heonatol;Review608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这给母乳喂养带来诸多困难,为其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平台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尽早建立与维持。

2.1家庭支持加拿大Kaufman等[13]探讨了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医务工作者)对125名早产儿母亲喂养意愿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其调查显示选择母乳喂养的母亲易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受丈夫的影响最大。

台湾的一项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母乳喂养体验的质性研究显示,患儿父亲言语上的鼓励以及母乳采集工作的分担,如母乳的储存和运送、采集器具的清洗等,都会给患儿母亲带来巨大的支持和帮助,母亲也表示家人的支持是自己坚持母乳喂养非常重要的因素[14]。

英国Brown等[15]对117名父亲关于母乳喂养支持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父亲多对母乳喂养持支持态度,为了自己能更好地参与其中,希望医院向他们提供母乳喂养的知识以帮助母亲建立并维持至少6个月的母乳喂养。

可见,为了更好地实施母乳喂养,仅仅向母亲提供指导是不够的,应鼓励家庭其他成员一起参与到促进母乳喂养的工作中去,让他们了解母乳的重要性和相关采集知识和技巧,与母乳喂养团队共同帮助母亲一起解决在母乳采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同伴支持同伴支持是指由拥有相同经验或体验,并有相似人口学特征,例如年龄、性别、地域、社会地位、文化等的个体提供的观念、情感或行为、信息支持[16]。

向NICU患儿母亲提供同伴支持的,则是有过类似母乳喂养经历的母亲,尤其是在喂养期间经历一定困难,如患有妊娠相关疾病、乳汁不足、缺乏家庭支持等,后经克服成功向患儿提供母乳的母亲。

其模式为“母亲互助”,核心在于“经验分享”,这类家属称为母乳喂养同伴咨询师(Breastfeeding Peer Counselors,BPC)[17]。

最早在1997年,BPC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帮助母亲;到2005年,许多母乳喂养团队正式雇用BPC 成为其团队的成员[18]。

美国Merewood等[11]对85名早产儿母亲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BPC能够有效提高NICU患儿的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量,并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

BPC会在患儿进入NICU后72h 内,与患儿母亲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以了解患儿身体状况及家庭情况,告知母亲母乳的重要性,鼓励母亲向宝宝提供母乳,指导母亲采集母乳的技巧;陪伴母亲进行袋鼠式护理、床边哺乳等;BPC还与母亲保持电话联系,随时解答母亲的疑惑。

BPC不仅以自身的经历给患儿母亲提供母乳喂养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帮助母亲们解决患儿在住院期间的心理问题。

美国Rossman等[19]对21名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接受BPC指导体验的质性研究中显示,许多母亲在孩子刚住院时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感”,通过BPC的指导,坚定了自己向孩子提供母乳的信心,即使面临乳汁不足的困难,也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希望自己也能像BPC一样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母乳。

这种母亲互助的模式给母亲带来相互学习的机会,更是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

经证实,BPC是促进NICU患儿母乳喂养的有效措施,她们在提供帮助的同时,分担了医务人员对母亲的心理护理,她们的工作得到患儿家庭和NICU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这些年来,BPC 不断扩大自己服务的范围,不仅在患儿住院期间向患儿母亲提供支持,还在患儿出院后保持家庭访视及电话联络以进行延续护理,帮助患儿母亲尽早实现完全经乳头喂养。

BPC越来越受到家属的青睐和信任,但仍需要利用明确的指南及评估体系来规范BPC的工作,更好地帮助母亲进行母乳喂养[20]。

3为母乳采集创造条件3.1向家庭提供母乳采集设备一项NICU患儿母亲母乳采集体验的质性研究[21]指出,医院提供的采集设备让母亲的采集工作更具高效和便利,这不仅避免了患儿家属盲目地选择采集用品,又使得相关设备能够重复利用。

采集设备包括:医用双侧电动吸奶器,母乳储存容器,母乳运送密封袋等。

医院可将重复利用的设备如电动吸奶器以租赁的方式向家庭提供,这样,也减轻了家庭在采集设备上的经济负担,更利于母乳喂养的维持,同时医院也要做好对采集设备的消毒工作,以确保卫生安全使用[22]。

3.2家庭病房的设计与应用传统的NICU通常采用多人病房设计,在开敞大空间内布置多个暖箱,以便医务人员同时观察多个患儿并减少行走距离。

NICU不再只是被动的治疗场所,而作为患儿及家属的生活环境,将更多地考虑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

美国最新的NICU设计更倾向于满足家庭需求的家庭病房(Single-Family Room,SFR)。

美国Domanico等[23]的研究显示,SFR能够促进母乳喂养,因医务人员向家庭提供的连续性母乳喂养教育,让母亲获得了充足的609Chin J Nurs,May2015,Vol.50,No.5专业支持。

挪威一项分别对31名SFR、30名开放式病房的母亲就照顾患儿的自信心和母乳喂养知识水平进行对比的研究[24]显示,SFR让母亲能够直接参与到护理患儿的工作中去,她们更易从中获得为人母的自信,利于尽早建立与维持母乳喂养。

也有研究[25]指出,医务人员因治疗等原因会随时进出房间,易使正在进行母乳采集的母亲产生尴尬心理,母亲可通过在病房门口悬挂“泵奶中”或“母乳喂养中”等标识,提醒医务人员以减少母亲在泵奶或喂奶过程中被打扰[26]。

4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措施4.1袋鼠式护理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指新生儿呈平行或半倾斜位地贴在母(父)亲胸口,进行持续的皮肤接触,提供给新生儿所需的温度及安全感[27]。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儿,也可进行间断性的皮肤接触护理[28]。

Renfrew等[29]的系统评价指出KMC 是促进NICU母乳喂养的有效措施,其回顾了7篇随机对照试验,虽然每个研究中每日实施KMC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各有差异,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母乳喂养的成功实施,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

巴西Macedo等[30]在实施KMC前后对90名母亲采用视觉模拟情绪量表进行评分并比较,发现KMC能促进母亲与孩子间的交流,利于母亲缓解焦虑情绪,从而促进乳汁分泌。

4.2音乐放松法足月健康新生儿的母亲在产后4个月每日约能产生600~900ml母乳,而早产儿的母亲则很难达到这个目标,这与母亲情绪低落影响泌乳有关[31]。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缓解压力,舒缓心情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并不少见。

Keith等[32]将音乐疗法用于母乳采集过程,即在母乳采集时播放摇篮曲音乐视频,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母亲均接受专业母乳喂养指导,而音乐干预组的母亲母乳泵出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另外,干预组母乳中的脂肪含量也较对照组高,更好地满足了早产儿对营养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