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备课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备课过多强调记忆课文内容,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课文中的信息,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交流。
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课文的主题和精髓。
4、在情境创设方面,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课文中的情境和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5、在课后作业方面,可以设置一些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写一些读后感,以便更好地记录和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
改写:第二单元的课程内容由《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和《四个太阳》这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组成,贯穿了“好孩子爱祖国、爱学校、爱他人”美好心愿的主题。
这些课文都是实施美育的好教材,能够培养孩子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和美德情操。
《吃水不忘挖井人》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和珍惜;《我多想去看看》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感情;《一个接一个》以儿童诗的形式,写出了孩子们喜爱的学校生活是多么美好;《四个太阳》则充满了想象力,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灵和爱他人的美好心愿。
因此,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需要特别注意情境的创设,通过朗读感悟情感,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包括认识58个生字、6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和3个新笔画,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
其中,教学重点是认识生字和偏旁,正确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和短语,读懂课文,找出明显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在于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孩子从小培养“爱祖国、爱学校、爱他人”的好品质,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并与同学交流。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语文园地》。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冬天的特点。
3.能够按要求填写相关练习,并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语文园地》这篇课文的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冬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对词语进行正确理解。
2.能够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A. 导入(5分钟)在导入环节,老师可以与学生分享关于冬天的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引起学生对冬天的兴趣,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了解和感受。
B. 学习课文(15分钟)1.朗读课文《语文园地》。
2.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探讨冬天的特点。
3.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分享对冬天的感受和认识。
C. 拓展与运用(2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句子编排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3.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一幅冬天的图画,展示在课堂上。
D. 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回顾课堂要点,澄清学生对冬天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冬天展开,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冬天的美好,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机会进行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冬天的变化,拍摄照片或者画画,分享在班上。
2.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关于冬天的故事或诗歌,拓展对冬天的认识,增加阅读的乐趣。
通过本教案设计,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更好地理解《语文园地》这篇课文,同时也能对冬天有更深的认识,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
《我多想去看看》知识归类
听写词语
开会走路北京门口广大
多音字
盛(shènɡ)盛开(chénɡ)盛满
形近字
会(开会)广(广大)
云(白云)光(光明)
近义词:
告诉——告知非常——十分
反义词:
弯——直宽——窄
学习方法:
1.学习感叹号的表达效果。
2.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
3.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用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提升。
1 / 1。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1、出示水井图片,学习生字“井”字,了解井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看到过井吗?知道井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在没有水源的地方,有了井,人们就能取用很深很深的地下水了。
来,一起读这个词语:“水井”。
(出示“井”的象形字)古时候的井字是这样写的。
2、出示课题,借助汉语拼音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井有关,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题。
3、理解课题,学习生字“吃”、“忘”、“主”。
(1)学习“吃”:指名读,齐读。
书空(教师书空指导)师:“吃水”(媒体标红)就是“喝水”。
(生字卡片)谁来读?一起读。
(这个时候贴板书)(一边板书一边说,注意不要遮掉字。
)“吃”,左右结构,左边口字旁,右边和老师一起写,“撇、横、横折弯钩,横在横中线,折到竖中线上”。
一起读“吃水”。
(2)学习“忘”、“主”师:(出示词卡)“不忘”(拿在手里说)就是——不忘记(贴板书),不忘记就是——记住。
(做动作)(贴板书“记住”)(出示生字卡片)“住”,左右结构,左边单人旁,右边是个“主”(生字卡片),一起读“主”,先写点再写王。
举起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住”。
(出示媒体)用心记住就不会忘,所以“忘”字下面是个——心字底。
一起读“心字底”,和老师一起写写“心字底”,小手指——举起来。
4、齐读课题(贴板书“挖井人”,加序号)师:吃水不忘挖井人,挖井的人。
通过观看水井的图片导入新课,引发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贴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板书序号)谁来读读课题?牢牢记住——不忘。
谁再来读?一起读。
(教师随机示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这个要牢牢记住的挖井人是谁?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7页,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读课文。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师:这个要牢牢记住的挖井人是谁呢?让我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打开书,翻到第17页。
听清楚两个要求:一、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1部编人教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一、单元整体解读关于人文主题“心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心中的愿望”,而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则是人之本性。
围绕“心愿”这一人文主题,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4篇课文。
第一篇《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为了解决沙洲坝人们吃水问题,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的事。
虽然全文没有提及“心愿”,但只要读者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毛主席要带着战士和乡亲们挖井?为什么乡亲们要立碑纪念?答案背后就会渗透出老一辈革命家的心愿——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里的心愿是藏在文字中的,体现在挖井的行动上的。
接下来的3篇文章《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均是从儿童的角度直接抒发着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3篇文章语言浅显,节奏明快,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初识世界的儿童,通过眼耳口鼻等感官去认识世界,在接触万物的过程中,开始有了内心的想法,思考。
天真浪漫,对世界充满向往的儿童将观察、思维、想象综合再现为心愿。
我们要做的就是唤醒儿童对美好的追求,从心出发去感受万物的美好,在追求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于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第一个阅读训练要素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学习“找课文中的明显信息”是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阅读必须具备的能力。
统编本教材从儿童入学开始,就将课程标准中这一阅读能力要求,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先来看看上表中的分析:圈画词语“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这是初步学习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一上七单元),接下来递进到运用“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一上八单元)先学习方法,在使用方法。
一年级下册的第一个阅读单元是承接一上,旨在巩固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圈画词语和句子“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简单运用这些信息和他人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一下第二单元),最后的提升是“根据信息做简单推断”(一下七单元),这是一个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
综上分析,本单元中的“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是对一年级上学期,初步掌握了圈画词语和句子“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的巩固和延展,同时为“借助信息进行简单推断”(一下七单元)做准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家庭生活表格式教案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与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
吗?
2、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
说当时的情况吗?
学生自由谈一谈
二、展示画面,口语交际(一)创设情境一
1、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
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
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
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
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
小朋友
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注
意?
2、讨论交流。
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
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
的方法说服“妈妈”。
(二)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
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
情境一:
a、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b、小组内表演。
c、上台表演。
d、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e、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情境二:
1、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
妈妈做家务?
2、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
经过。
3、全班交流。
情境三:。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课文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心愿”,本文按照“解放前到解放后”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解放前的沙洲坝是怎样吃水的,然后结合文中插图,带领学生理解解放后乡亲们是如何做的。
引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不要连读、唱读、读破句。
如,第2自然段中“没有”要重读,读“很远”时稍微拖长,这样才能突出吃水的困难,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明显信息的方法。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吃、叫”等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的词语。
教学难点能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吃、叫”等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知道吗?沙洲坝曾经是一个十分干旱缺水的村庄。
你知道后来是谁改变了沙洲坝村民们饮水困难的局面吗?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2.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伟人的?(1)齐读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理解“吃水”的意思)(2)思考:你知道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又是谁“不忘挖井人”呢?【设计意图】从与课文相关的歌谣入手,既能巩固拓展上个单元“快乐读书吧”学习的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
二、读文识字。
【语文要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
(一)学习第一句话。
1、课件出示一幅画,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师:你们猜得对吗?请你们快速读一读课文《看电视》。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先认一下。
2、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把字连成词。
把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并交流认字方法。
4、教师检查:
(1)出示加音节的生字,注意易读错的字“全、精、关”。
(2)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学生如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如:精彩、没完没了。
过渡:想想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和同位互相读一读,想一想。
(1)两两互读:看谁读得好。
(2)感情朗读:师生评议。
通过师生朗读、评议,让孩子学习自己去领悟怎样读会更好。
4、齐读最后一句:
猜猜心中的“秘密”是什么?
讨论解答。(爱,对他人的关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喜好。)
5、指导孩子用“因为……所以……”说话。
三、读文悟文情。
师:这家人看电视,真有些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课文吧!
1、学习课文第一节。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刚才听老师读第一句话,你听出了什么?(好奇)你能像老师这样好奇地读一读吗?
师:“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2、学习课文第二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第二单元主备人:xxx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措施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有一个识字、4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亲情是这个单元的主题。
识字2通过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
四篇课文有互相让看电视的;有小小手为爸爸、妈妈、奶奶做事的;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把盼望已久的郊游放弃……长辈的慈爱,令人感叹;晚辈的孝顺,让人欣慰。
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学生们一定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的情感,学会关心家里的每一个人。
二、教学目标1、认识74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4、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5、从识字中发现规律,学会新的字。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74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1、利用以学过的字发现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家庭的温暖,浓浓的亲情。
3、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对要书写的生字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识字2【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我们都有温暖的家。
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一)学习第一句话。
1、课件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
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二)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三)读全文三、写字教学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
学生跟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相关链接】《三字经》片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子有方,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一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板书设计】识字2三字经好孩子懂礼貌认真听心意诚洗碗筷扫庭院【教学后记】5、看电视【教学目标】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出“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欢读诗歌。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课件(全家有看电视的情景)、生字卡片【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揭题1、猜谜: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换花样。
找一家用电器。
板书:电视。
补上“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我们一起把题目念一念。
2、谈话: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看哪些电视?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你们知道吗?3、过渡:(出示课文的插图)这家人也爱看电视,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爱看什么电视又是怎么看的呢?二、初读感知1、学生听课文录音,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号。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3、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的。
三、自主识字1、借助拼音自己尝试着读。
2、把自己认为觉得很好的那个生字教给其它的小朋友,老师帮助正音。
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读,开小火车读,并给这个字找个朋友,组词)四、再读课文1、四人小组进行读,读给组里的同学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个别读,评议,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听读的小朋友有没有读得不对的地方。
3、练读,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
比如:小组读,男女同学对读,分小节读,全班齐读。
4、进行比赛,学生评选出自己喜欢的朗读者,加以鼓励。
五、图文结合1、我们来看看这图上有哪几个人啊?他们在做什么啊?你觉得他们开心吗?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一小节,有哪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第一小读得物棒的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的呢?②以“奇妙”设立县念:这家人看电视有哪些奇妙的事呢?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1、学习第二小节①请学生读第一小节,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这家人看电视到底有什么奇妙的。
②请同桌两读第二小节,想想奇妙在什么地方?两个人讨论讨论。
③请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齐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三小节①指名学生读这一小节②说说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三了足球频道;还有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说明了什么?③有谁能把这一小节读得非常好。
谁来试试?(指导学生读出奶奶爱自己的孩子。
),自由读3、学习第四小节①四人小组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这一小节。
教师巡视指导。
②交流汇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4、学习第五小节。
①指名读这一小节。
想想每个人心里装着的秘密是什么?(互相关爱,为了别人的快乐愿意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小节。
5、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①齐读二到五小节②小组讨论,用“因为……所以……”进行造句。
③全班进行交流。
二、巩固生字1、游戏摘苹果2、生字组词。
(完成随堂练习第二题:好朋友,读字互相帮。
)三、写字指导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范写难字,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本上练习,师巡视。
4、评议,再练写。
5、完成随堂练习第一题和第三题。
四、实践活动:把课文朗读给家长听,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5、看电视爸爸让奶奶看电视奶奶让爸爸互相关心全家人让妈妈【教学后记】6、胖乎乎的小手【教学目标】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教学重难点】1、认字和朗读课文。
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2、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准备】每个小朋友图画纸,印上六格田字格。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人人都有两棵树,一棵左来一棵右。
不长叶子不开花,天天干活不说话。
”(手)二、揭题:1、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
请大家把小手拿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
(找一双学生的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
)2、出示课题,齐读。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我们课文中的小手是谁的呢?全家人为什么会喜欢这双小手呢?请同学们自己轻轻地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两个小问题。
2、读了课文,你知道这双小手是谁的?(生答)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双胖乎乎的小手呢?学习用“喜欢”说话。
3、请用直线将它划出来并读一读。
4、你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一句?(学生汇报三句话)四、生字识记:1、在这三句话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五个生字,谁能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学生领读生字)2、这几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交流识记方法)五、课中操。
六、朗读感悟。
1、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关心呀,我们的小兰兰也是一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请小朋友看看,爸爸在表扬兰兰时,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谁来当当爸爸,把这句子话说得更好?2、把“替”你们能不能换个词说说?3、兰兰不仅给爸爸拿过拖鞋,还给妈妈做过事,谁来当当妈妈,夸夸兰兰呢?4、(先出示句子)师:姥姥是家里年纪最大的人,兰兰非常尊敬她,姥姥说……(生读)七、说话练习。
1、兰兰的小手这么能干,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帮爸爸、妈妈、老师或同学做过什么呢?请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说。
2、谁来告诉大家你帮别人做过什么?八、书写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教师板书课题)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手制作了精美的生字卡片,用这些卡片来一个游戏吧。
(教师出示音节,学生找出相应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新授字)这是老师要求大家回家预习的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的?2、(出示词语)这几个字娃娃非常调皮,它们找到好朋友后把帽子也摘掉了,还能认出它来吗?(认读词语,再认生字)三、感情朗读1、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小手了。
在这篇文章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2、爸爸、妈妈、奶奶、兰兰,你最喜欢谁?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编成一个小课本剧来演一演吧。
四、说话训练。
用“因为……所以……”来说说他们喜欢小手的原因吗?五、拓展延伸。
1、兰兰的小手可真能干。
同学们,你们猜猜,当兰兰的小手长成大手后,还会做些什么事情呢?2、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将来又会用你的手做些什么呢?六、写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