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专项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经典题型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广东高三模拟]铝是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应用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力、包装等领域。

电解铝即以氧化铝作为原料溶质,通过电解得到的铝。

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新疆发展电解铝产业的优势是()A.能源充足B.铝土矿多C.产业基础好D.运输成本低答案:A解析:根据文字材料信息可知,电解铝属于高耗能行业,对电力需求量大。

新疆能源丰富,有石油、煤炭、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供电,电力充足,A正确;从图中信息看,新疆无氧化铝产能,说明铝土矿资源短缺,B错误;与东部地区相比,新疆电解铝产业基础差,C错误;新疆距离我国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较高,D错误。

故选A。

2.山西、山东都是氧化铝产能大省,但山东省电解铝产能远超山西省位居全国第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山东省()A.电力较充足B.环保要求低C.技术较先进D.市场距离近答案:D解析:电解铝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其布局主要考虑能源和市场。

山东省能源以煤炭为主,但与山西省相比储量少,故电力并不充足,A错误;电解铝对环境污染大,无论山西还是山东,对其环保要求都较高,B错误;电解铝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山东省不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C错误;铝制品市场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山东省地处东部地带,电解铝产能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场距离近,D正确。

故选D。

[2024·广东汕头二模]相比工厂化加工,葡萄酒庄自产的高端精品葡萄酒品质好但小众化。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中国最具潜力的葡萄酒产区之一,目前以生产和销售酒庄精品葡萄酒为主。

当地将建设10~15家顶尖民宿,设立体验性酒庄、葡萄酒会客厅等,引领中国“高端民宿+葡萄酒”融合发展。

据此完成3~4题。

3.与工厂化加工相比,酒庄自产葡萄酒成本较高的原因是()A.生产技术落后B.原料种植不便C.基础设施落后D.生产规模较小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葡萄酒庄自产的是高端精品葡萄酒,所以其生产技术先进、基础设施完善,A、C错误;与工厂化葡萄酒相比,酒庄自产葡萄的葡萄种植并没有明显的差异,B错误;与工厂化葡萄酒相比,葡萄酒庄自产葡萄酒小众化,市场小,生产规模小,无法通过批量化、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从而导致酒庄自产葡萄酒成本较高,D正确。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

劳 主导 力 因素
原料 接近原料产地 导向型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制糖厂、水产加工、水果罐头
劳 主导 力 因素
市场 接近消费市场 导向型 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饮料厂、家具厂
劳 力
主导 因素
动力 接近发电站 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炼铝厂、化工厂、炼钢厂
基础梳理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和减弱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动力 原料 劳动力 数量
市场 科技原材料产地(原料导向) 劳动力规模大
临海型布局
靠近市场(市场导向) 交通便利 劳动力规模较小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19世纪 煤炭炼铁时代 靠近大煤田 如:德国鲁尔区
基础自测
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厂。下图为“甲、乙、丙、丁四 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完成1~2题。
1.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经济成本是各项费用相加的总和,经过计算,成本最低的是甲地。
解析 答案
2.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展依靠高新技术、优美的地理环境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反映了科技与人
文环境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解析 答案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产业结构图、工业 地域图、工业生产 分布图
分析工业生产分布的特 点及原因等
结合材料信息,根据 区域地理特征进行分 析、回答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工业生产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 答案
5. 如 图 为 “ 某 城 市 两 个 工 业 区 的 分 布 示 意 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 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 该地盛行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判 断 东 部 工 业 区 的 选 址 是 否 合 理 , 并 说 明理由。 答案 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 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知识点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知识点3: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1.工业联系(1)生产上的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①相对独立的零部件之间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关系:如开发区。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2.工业集聚原因3.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与工业类型4.工业地域(1)形成类型: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①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2)性质分类: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①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或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高考一轮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一轮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

A
劳动力
劳动力 能源 原料
劳动力
原料 能源 市场
原料
能源
原料 市场 1
优质水源
劳动力
市场
市场
A.啤酒厂、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
B.制糖厂、啤酒厂、炼铝厂、电子装配厂
C.电子装配厂、炼铝厂、啤酒厂、制糖厂 D.炼铝厂、电子装配厂、制糖厂、啤酒厂
3.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 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 B)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等区位因素作用增强
想一想:除了以上所学习的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 的有影响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呢?
2、环境因素
化工厂 水泥厂 酿造厂 火力发电厂 钢铁厂 炼油厂
污染 空气
污染 水源 固体废 弃物污 染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皮革厂
工厂设置在居 民区常年盛行 风向的 下风 地 带或与季风风 向 垂直的郊外。
北 西北 东北
A
西

西南 南
东南
2.下图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
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据此回答: (1)M城市和N城市发展石化工业的
主导区位条件分别是( A.劳动力和市场 C.科技和劳动力
D)
B.科技和原料 D.市场和原料
(2)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
市场 指向型。 于________
(3) 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求得比 (2)T 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 较有利的社会协作条件;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 要有哪些? 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较便宜 市场潜力较大,而且其腹地联系的范围较广。

考点09工业区位条件的选择-三精考点之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最拿分考点

考点09工业区位条件的选择-三精考点之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最拿分考点

工业区位条件的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3.工业区位选择宏观上分析方向(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的程度)。

(2)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经济因素⎩⎪⎨⎪⎧市场:前景是否广阔劳动力:数量多少(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科技:科技是否发达或科技水平高低交通运输:是否方便、快捷信息:信息、网络通达性强弱3.工业区位选择微观上分析方向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从环境效益的要求看,工业生产布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①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 处。

②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 处。

③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④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

(2)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在选择时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

(3)地形影响: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山谷与盆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

1.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两类:(1)直接评价某地或某工业区、工业城市、工业企业的工业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工业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比如评价××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工业的发展条件。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选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选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选择》真题练习含答案(2023·陕西)《爱拼会赢》是央视一套的热播电视剧。

故事讲述了福建某鞋服厂从改开放至今经历了“家庭小作坊一国际知名品牌代工厂一创立自主品牌”等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种现象叫()A.产业升级B.产业转移C.国内资源调配D.国际劳务输出2.国际知名品牌代工厂阶段的优势是()A.劳动力廉价B.科技发达C.环境优美D.资源丰富【答案】1.A 2.A【解析】1.福建某鞋服厂由家庭小作坊发展为自有工厂生产的自主品牌,产业规模、技术以及市场规模都发生明显改变,属于产业升级,A正确;产业转移、国内资源调配、国际劳务输出发生在两个地方之间,不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选A。

2.国际知名品牌代工厂阶段的优势是可以利用中国国内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降低产品的综合成本,A正确;科技发达、环境优美以及资源丰富与制鞋业发展的主导因素相关性较小,不是该阶段的优势条件,BCD错误。

故选A。

【点睛】产业升级就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

从微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企业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2023·广东)近年来,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了高耗能电解铝业,以其产品为原料的铝材加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

下图为铝业生产流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电解铝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科技发达B.地价低廉C.能源丰富D.交通便利4.浙江、广东等省发展铝材加工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原料B.市场C.劳动力D.动力【答案】3.C 4.B【解析】3.根据试题材料,电解铝属高耗能产业,起关键是用电对氧化铝进行电解生产电解铝,我国内蒙、新疆等地,有着风、光等能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工业生产活动与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工业生产活动与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工业生产活动与工业的区位选择复习目标:了解工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和工业地域的形成,理解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学会分析工业分布的实例。

复习重点:理解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考纲要求:1、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2、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一)、课本知识点填充1、工业的投入——产出:(1)投入要素:①自然条件:土地、、、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设备、等。

(2)产出要素:①工业产品(主要):轻工业产品——满足的需要;重工业产品——满足的需要。

②工业三废(3)按投入要素的分类: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①密集型(如采掘工业、某些农产品加工业);②密集型(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③密集型(如纺织工业、普通服装制造业、装配业);④密集型(如电子工业、宇航工业)。

2、工业的发展:(1)概况:①近代工业的起源:18世纪中期的国。

②分布:现阶段仍表现为分布的特点(就世界而言分布在洲、北美和)。

③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主要熟记——标志、工业部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工业部门有——、、石油、、等。

(2)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变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3)工业投入的变化:①原料:种类越来越;范围越来越;对原料地在。

②劳动力:、在减弱;在增强。

(4)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由大批量、化生产转向中小批量的式生产。

3、主要的区位因素:(1)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影响工业选择→经济效益①指向型工业(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加工厂、甘蔗制糖厂等)。

②指向型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等)。

③指向型工业(如钢铁、冶金、化工等)。

④指向型工业(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

⑤指向型工业(如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2)社会因素:→社会效益①政策:为了解决问题,政府将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工业的区位选择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工业的区位选择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单选题读“中国造纸业分布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知,影响我国造纸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政策B.原料、交通C.水源、市场D.能源、劳动力2.从环境角度分析,造纸厂应布局在( )A.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B.河流的下游C.远离居民区的位置 D.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答案】1.C 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造纸厂主要集中在河流附近,而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影响我国造纸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水源和市场。

第2题,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所以布局时要远离生活水源地和城市河流上游。

下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工农业布局及交通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a、b、c、d均布局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工厂,且这种布局是合理的,则此城市最有可能位于A.马达加斯加岛B.新西兰南岛C.朝鲜半岛 D.中南半岛4.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产业的布局不合理的是A.①机械制造工业 B.②大型纺织工业C.③花卉、蔬菜种植业 D.④粮食种植业【答案】3.D 4.B【解析】第3题,图中a、b、c、d均布局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工厂,这种布局是合理的,说明该城市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

四个选项中中南半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

第4题,随着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工业逐渐向城郊转移,故图中大型纺织工业应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带。

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图中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5.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6.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 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答案】5.A6.B【解析】第5题,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专项复习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工业导向类型的特点及区位选择。

(综合思维)2.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进行工业布局的合理选择,掌握工业区位分析方法。

(综合思维)3.通过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正确认识工业生产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建立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1.以统计图表或资料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等知识,考查频度高。

2.运用工业联系的观点分析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综合分析、评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查频度中等,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运输、劳动力、科技等。

点拨工业区位因素影响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工业的区位类型【易错辨析1】电子制造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相同吗?提示不同。

集成电路等电子制造工业,技术要求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电子装配工业,生产耗用劳动量大,技术要求并不高,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交通和科技的发展读宝钢工业区位图,回答问题。

(1)区位因素变化: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和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2)案例: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间主导因素区位布局19世纪煤炭资源靠近大煤田20世纪初铁矿资源靠近大铁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靠近沿海消费区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业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读下图,填写下表。

字母污染类型区位选择【易错辨析2】 高新技术产业一定没有污染吗?提示 不一定。

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同,有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过程也会产生污染,如固体废弃物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污染等。

3.政策因素(1)原因:优惠政策有利于投资办厂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变化。

(2)表现⎩⎪⎨⎪⎧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大型工业基地建设,西部纺织工业中心建设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力度加大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1)使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例1】[2014·四川文综,14(3),10分]下图中M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问题。

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10分)[尝试自解][审题能力培养]1.从题干中获取信息M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以渔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属于①原料导向型工业。

2.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原料导向型。

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濒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1.对工业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按以下思路分析注: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经济、社会效益,微观上兼顾环境生态效益。

2.工业的主导类型及布局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总有一个是最主要的,即主导因素。

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类型,如下表所示:工业导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接近原料产地3.工业导向类型的多角度思考解铝接近燃料和原料地;广西电解铝接近水电站和原料地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要接近市场伊春家具生产的主导因素是原料;跨国公司在珠江三角洲设立高档家具分厂则是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的优势,降低成本、占领市场纺织工业一般布局在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新疆棉纺织工业布局在棉花产区,多属于原料导向型;华北地区棉纺织工业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上海、青岛棉纺织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鞍山、包头等地兴建棉纺织工业是为了平衡重工业区职工性别构成的社会需要钢铁工业一般布局在原料地鞍钢属于煤铁复合体型;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在燃料地;攀钢、包钢布局在原料地;宝钢布局接近市场[技法点拨]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图a中,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技术。

图b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图c中,市场在工业区位因素中影响最大,劳动力、能源、原料输往市场,在市场地建厂,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①运输环节: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布局在原料地附近,主导区位因素为原料。

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的产业,布局接近消费地,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

②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的产业,主导区位因素为科学技术。

③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区位因素是交通。

(3)根据分布地区判断①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②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其在北京、大庆的液态奶基地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结合下图中的内容,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知炼铝工业属于( )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工业D.市场导向型工业(2)根据图中工业原料的输入可知,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程度在降低的区位因素是( )A.原料B.技术C.动力D.市场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内容可知炼铝厂分布在水电站、火电站和核电站的周围,所以其是动力导向型工业。

第(2)题,图中炼铝厂的原料都来源于加拿大以外的国家,所以可看出原料对工业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

答案(1)C (2)A素养一综合思维:精密机械厂建设分析1.(2018·全国卷Ⅰ,1,3)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2)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品质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解析第(1)题,在精密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细微的变形可能就会造成构件和设备不匹配,影响设备的精度。

厂房设在地下有利于保持恒温环境,确保设备的精密制造,①正确;加工工厂的作用不是存储原材料和产品,②错误;工厂建在地面10米以下,增加了生产成本,③错误;外界的振动很难传导到地下工厂内部,工厂建在地下可以更好地保证车间的稳定性,保障设备的精密度,④正确。

故选C。

第(2)题,厂房设在地下的目的是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及较小的振动影响,确保设备的精密制造,保证产品品质,B正确。

答案(1)C (2)B素养二综合思维:纺纱厂建设分析2.(2016·全国卷Ⅲ,1~3)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

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3)题。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费用解析第(1)题,考查工业区位。

纺纱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选址主要考虑劳动力价格。

由题干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力价格比美国低,比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高,故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劳动力价格低于美国。

D项正确。

第(2)题,考查工业区位。

由材料信息可知,越南、巴基斯坦、美国都属于国际市场,原料价格相差不大,A 项错误;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不具备劳动力价格优势,B项错误;K企业将在美国生产的第一批纱线运至杭州,故美国不具备市场优势,D项错误;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厂应该是看中了其投资环境,如劳动力素质、技术、资金等,生产出质量较高的纱线,C项正确。

第(3)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纺纱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案例表明我国K企业能在劳动力价格很高的美国建纺纱厂,应该是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纺纱业劳动力使用量大大减少,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劳动力价格高的劣势,B项正确。

答案(1)D (2)C (3)B素养三综合思维:工业类型判断3.(2016·全国卷Ⅲ,6)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下题。

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解析材料中提到“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说明今后上海将重点引进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D项正确。

答案 D素养四综合思维:加工业区位因素分析4.[2016·北京文综,36(4),8分]读图,回答问题。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