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自己画个像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一张自画像》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一张自画像》
一、教学背景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我,表现自我形象,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自我形象概念
2.了解不同颜色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3.掌握素描基本技巧
能力目标
1.通过绘画表达自我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
幼儿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我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表达自我,表现自我形象
1.黑白纸
2.铅笔
3.彩色笔
4.图片材料
六、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1.画出自己认为好看的头像,让幼儿们对自己的形象有一个认识
2.在每个头像下面,让幼儿们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自己头像的感受
2.讲解(5分钟)
1.了解自我形象的概念
2.了解不同颜色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3.掌握素描基本技巧
3.练习(35分钟)
1.让幼儿们观察图片材料,学习人物素描
2.让幼儿们自己在黑白纸上画出自己的头像,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3.教师在旁边指导幼儿们正确使用铅笔和彩色笔
4.总结(10分钟)
1.幼儿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师对幼儿们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分,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艺术创作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表达自我,表现自我形象的能力。
通过绘画,让幼儿们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美感。
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自画像(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我的自画像(教案) 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点,如五官、发型、身材等。
2. 自我认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如乐观、内向、勇敢等。
3. 自我表达:引导学生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4. 自我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准确表达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自画像的意义和作用。
2. 自我观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点,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3. 自我认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4. 自我表达:让学生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教师进行指导。
5. 自我欣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自画像作品,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自我观察:外貌特点2. 自我认知:性格特点3. 自我表达:绘画和文字4. 自我欣赏:自信心和自尊心5. 相互尊重:人际关系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完成自己的自画像作品。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画像的作文,描述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
4. 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自我观察: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自画像的意义和作用。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自画像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自画像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自我形象的认知能力。
2.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纸张2.彩色铅笔3.颜料4.刷子5.水杯6.毛巾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1.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我的自画像”。
2.引导幼儿谈论自画像的含义,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自画像是什么。
第二步:观察和练习1.向幼儿展示一些经典的自画像作品,并引导他们观察画家是如何描绘自己的形象的。
2.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绘画中的线条、颜色和形状的运用。
3.给幼儿提供纸张和彩色铅笔,让他们尝试绘画自己的自画像。
第三步:创作自画像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例如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等。
2.让幼儿使用彩色铅笔绘制自己的头部轮廓,并填充细节。
3.提醒幼儿要注意自己的发色、皮肤颜色和眼睛的特点。
4.鼓励幼儿使用想象力,让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和造型来表达自己的个性特点。
第四步:涂饰自画像1.提供颜料、刷子、水杯和毛巾等工具给幼儿。
2.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法,用颜料对自画像进行涂饰。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纹理效果,使自画像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步:分享和展示1.让每个幼儿在完成作品后,用简单的语言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自画像。
2.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
3.将幼儿的自画像集中在一起,进行展示。
四、教学延伸1.联系幼儿的个人特点,组织幼儿参观艺术展览,扩展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制作一个幼儿画廊,每周选取几幅幼儿的自画像进行展示,并组织家长参观。
3.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练习绘画,创作更多的自画像。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评估幼儿绘画的基本技能和表达能力。
3.收集幼儿自画像的作品,记录他们在表达自我形象上的进步。
以上是《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自画像》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将培养对自我形象的认知能力,提高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我的自画像教案

幼儿园我的自画像教案【篇一:我的自画像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
2.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重、难点:1.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课件板书设计:我的自画像外貌特征身材:高,矮,胖,瘦,中等身材长相:发型性格特点爱好特长选择最爱,列举实例教学过程:一、提出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给自己画过像吗?在画笔下的你是什么样子呢?你想不想再用文字把自己“画”下来,让别人认识你呢?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文章,内容是——我的自画像,题目你们自定。
(板书:我的自画像)出示学习目标:我会说我能清楚、明白的向大家介绍我自己。
我会写我能抓住特点写出自己的“自画像”。
二、导学指要师生交流体会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老师为大家制定了学习指要:导学指要:自由读书中例文,小组讨论应该从几方面向别人介绍自己。
学生分小组读书、讨论、汇报。
师相机板书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指要二:真人演示,观察外貌。
请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说说他们每个人的身材和长相特点。
1、请两名学生上台前,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根据导学指要,引导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身材:高,矮,胖,瘦,中等身材长相:)师:你们同意大家这么评价你们的身材吗?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自己的身材、长相吗?(上台学生说自己的身材、长相)。
还可以适当描写一下自己的发型。
(板书:发型)2、性格特点,仔细刻画。
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片段,请学生猜描写的是班级的哪一个同学师读片段一:我是一个特别内向、安静、胆小、害羞的女孩子,说话细声细气,连走路都显得斯斯文文的,好像生怕把地面给踩痛了。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我的自画像3-岭南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我的自画像3-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表达的能力。
2. 通过观察、描绘自己的五官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欣赏自己和他人优点的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2. 观察和描绘自己的五官特征3. 互相欣赏和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自己的五官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表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1.2 学生分享自己以前画过的自画像,互相交流心得。
2. 观察和描绘自己的五官特征2.1 学生对照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特征,并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
2.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独特之处,如眼神、发型、表情等。
2.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开始描绘自己的自画像,教师巡回指导。
3. 互相欣赏和交流3.1 学生将自己的自画像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3.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4. 总结与拓展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4.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借鉴。
4.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自画像,并进行创意拓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
2. 学生作品评价:从观察力、绘画技能、创意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自画像作品。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学会观察和描绘自己的五官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同时,学生能够在互相欣赏和交流中,增进友谊和相互了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正面的头像--我给自己画张像|沪教版

教案标题: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正面的头像--我给自己画张像|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自己的正面头像作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
2. 完成一幅自己的正面头像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完成一幅具有个性的正面头像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正面头像的范画、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人物的正面头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正面头像的兴趣。
2. 讲解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10分钟)(1)介绍正面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如“三庭五眼”。
(2)讲解如何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3)示范正面头像的画法,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准确性。
3. 学生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画出自己的正面头像。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个性化的建议。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学生相互欣赏、评价,选出优秀的作品。
(3)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5. 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
(2)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为自己画一幅正面头像作品。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品,并拍照上传至班级群。
七、板书设计:1. 正面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三庭五眼”。
2. 正面头像的画法步骤。
3. 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四课 自画像 ︳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四课自画像︳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画像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自己。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概念和特点2. 面部特征的观察和描绘3. 线条和颜色的运用4. 创作自画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自画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自画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自画像,引导学生说出画中的人物是谁,激发学生的兴趣。
1.2 学生分享自己画过的自画像,教师总结自画像的特点。
2. 新课讲解2.1 教师讲解自画像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知识。
2.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学习如何用线条和颜色描绘自画像。
3. 实践操作3.1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用线条和颜色描绘自画像。
3.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评价。
4.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自画像的基本知识。
5.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为家人画一幅自画像,注意观察家人的面部特征,用线条和颜色描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自画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自画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自画像。
小班教案反思绘画自画像范文总汇

近年来,小班教学中绘画自画像已逐渐成为了热门的教学内容之一。
在教育的过程中,绘画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活动,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案,这一活动可能会变得十分单调、枯燥无味。
一个的小班教案可以事先规划好教学目标和步骤,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绘画自画像的技能,更好地表达自我。
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绘画自画像的活动,帮助小班学生:(1)了解人体的基本轮廓和特征;(2)了解自我的外貌和特点;(3)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4)培养细心和耐心。
2.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图片或故事情境,引导孩子们了解自画像的概念。
(2)示范:以一幅自画像为例子,向小班学生展示如何画出自己的形象。
老师可以一步一步地解释每一个细节,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3)实践: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出自己的自画像。
老师可以在旁边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4)分享: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心得。
(5)总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小班学生并不是很适合在大规模的班级中进行集体画画。
一方面,孩子们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视野较为狭窄,往往无法理解老师的指令;另一方面,孩子们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很容易分心。
对于小班的教学来说,我推荐将孩子们分成小组,以便老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对于教学方法和形式,我们可以考虑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增加游戏环节和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更好地厘清自我想象和表达。
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故事情境,让孩子们通过故事中的角色,认识自己的外貌和特点,在启发孩子们思考的同时完成自己的自画像。
小班教案反思绘画自画像精选范文总汇的内容非常丰富和有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孩子,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时
课题:我给自己画个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
2.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3.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学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学会用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认识和看待自己;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实际确定自己的发展规划。
教学难点:领会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意义;梦想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
2. 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3.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学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思辩环节】自主预习探索新知
任务一:通过阅读教材P25—27,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1.阅读教材乔丹的例子,乔丹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辞》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我剖析
我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愧改对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好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你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通过阅读教材P28—30,初步掌握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方法
1、判断甲乙对自己的认识:
甲:以为自己学习好,身体棒,自己没有缺点
乙:自己脑子笨,什么事都做不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你来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小组同学间互相评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28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自己在某一方面: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 _________________ 现在_______________ 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体验,探究分析:
小惠:我在小学被同学称为小机灵,因为我头脑聪明爱思考,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小丽:参加诵读比赛前,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纤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强:我们组组长有很多朋友,我朋友很少,几乎没有。
他们评价自己的方法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习小结: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请归纳总结: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①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既要______ _______,又要_______,既要看到自己______________,更要发现自己______________。
②我们要把自己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联系起来。
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③认识自己豪言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预习诊断】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正确认识自己②客观评价自己③扬长避短④夸大自己的长处,忽略自己的短处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创造精彩人生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我
C只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能活得精彩
D实事求是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承认自己的缺点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蕴含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有
①咨询他人②相互比较③自我反省④科学鉴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环节二】质疑互辩
活动一:根据自学任务内容,一对一相互提问师傅提问学友,重点提问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会基本应用,学友不能解决的问题师傅讲解。
活动二:四人一组。
小组质疑互辩,解决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长书写问题清单,准备全班展示。
【环节三】:精讲点拨
【环节五】跟踪训练综训 p24 1--5
【环节六】总结反思,形成体系
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
今后我打算:
【环节七】当堂检测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正确认识自己②客观评价自己③扬长避短④夸大自己的长处,忽略自己的短处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创造精彩人生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我
C只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能活得精彩
D实事求是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承认自己的缺点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蕴含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有
①咨询他人②相互比较③自我反省④科学鉴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玫瑰虽香,却浑身长满了刺;种子虽小却有让大力士瞠目的力量。
这说明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③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所以没有必要在意自己的缺点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三个人中必然有我的老师
B、应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C、应学会选择者
D、人无完人,偶像也不列外
材料分析:
11、大仲马在年轻的时候穷困潦倒,希望找到一份工作。
当父亲的朋友问他有什么长处时,他连连摇头。
对方不得不让他留下地址,以便联系。
当他写下地址后转身要走的时候,父亲的朋友拉住他,说:“年轻人,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
你不该只满足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得好也算一个优点?那我的优点岂不是很多吗?”想到这里,大仲马立刻轻松了起来,他感到自己肯定会有所作为。
数年后,他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成为法国著名的作家。
(1)大仲马从穷困潦倒到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什么?(11分)
(2)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