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姓名:(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注意:①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85÷5,把385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问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关于0的一些规定:(1)0 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 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乘任何数(包括0)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0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3整理与复习-教案02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0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3整理与复习-教案0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3页。

【课程标准描述】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1. 经历归纳、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提高归纳整理能力。

2. 经历回顾和整理多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过程,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会运用乘法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通过回顾和计算体验的过程,找出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

借助易错数字的描红,进一步明确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经历归纳、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

【评价活动方案】1.借助知识结构图,通过回顾与整理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闯第一、二关,关注学生能否找出易错点,掌握计算方法,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闯第三关,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一、回顾整理(评价目标1)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部分的内容?口算判断商的位数估算基本除法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除法的验算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二、“职位”PK赛规则:三人一组。

职位分为A、B、C三种职位,分别为“组长”、“副组长”、“改错监督员”。

在闯三关的过程中,A同学计分,根据本节课得分,并综合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组员所得的分数,进行核分,按分值获得下一单元的学习职位。

1.第一关:口算(评价目标2)要求:手势表示答案。

80÷4= 900÷3= 450÷5=0÷8= 69÷3= 1800÷3=⑴提问: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口算时,你使用的是什么方法?预设:利用表内乘法计算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方向的表示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

八个方向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也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相对的方向有:东与西、南与北、东南与西北、西南与东北。

2.判断方向的方法:以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十”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是先标出东南西北,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是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红色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向着北面。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求平均分时使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1.被除数末尾的数字不一定决定商的末尾数字,例如30÷5=6.2.在进行笔算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课件
990÷3= 330 160÷4= 40 420÷6= 70 1000÷5=200
1. 先看被除数0前面的数,用表内除法计算。 2. 再给商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 填出 里的数。 一位数除两位数怎么口算?
1 66 66÷ 2 = 33
3 22 6 11
24
12
46 68
÷2=
23 34
88
44
(1)30×8÷4=60(根)
【教材P32 练习六 第5题】
答:杨叔叔平均每天卖60根雪糕。
(2)30×8×3=720(元)
答:杨叔叔4天卖了720元。
6.用7颗纽扣可以缝制一朵纽扣花。刘阿姨要
缝制68朵这样的纽扣花。估计一下买300颗一
包的纽扣够不够。买500颗一包的呢?
【教材P33 练习六 第6题】
1. 用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除以这个一位数。 2. 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3. 我会填。 (1)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几?
3 27
635
( 3、4、5、6、) ( 1、2、3、)
7、8、9
4、5、6
(2)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几?
3 27
635
( 1、2 )
( 7、8、9 )
自主练习,技能训练
20 14
63 63
0
148
4 592 4
19 16
32 32
0
验算:
148 ×4
592
211÷3= 70······1
70
3 211 21 1
※625÷6= 104……1
104
6 625 6 25 24
1
验算:
104 ×6
624 +1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标出东 南 西 北。

)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

(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 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 (西北) 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再除以一位数,得到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也就是几十、几百、几千。

-例如:80÷2,可以把80 看成8 个十,8 个十除以2 得4 个十,也就是40。

-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十几个十、几百几十个十,再除以一位数,得到几个十、几个十,也就是几十、几百。

-例如:240÷6,可以把240 看成24 个十,24 个十除以6 得4 个十,也就是40。

2. 笔算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例如:42÷2,先算4÷2=2,商2 写在十位上;再算2÷2=1,商1 写在个位上,结果是21。

3. 除法的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例如:64÷2=32,验算方法为32×2=64。

-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例如:75÷4=18……3,验算方法为18×4+3=75。

4. 有关0 的除法:- 0 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例如:0÷5=0。

-注意:0 不能做除数。

二、解决问题1. 用除法解决问题:-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用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如:有120 本书,平均分给3 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本书?120÷3=40(本)。

-已知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用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如:有120 本书,平均分给 4 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本书?120÷4=30(本)。

2. 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讲义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讲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知识点整理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二.练习题(一)口算。

250÷5= 600÷3= 77÷7= 630÷7= 400×2=240÷8= 2800÷7= 4000÷5= 800÷6= 36÷3= 63÷3= 84÷4= 100÷2= 420÷6= 48÷2=(二)估算78÷4≈ 361÷5≈ 178÷6≈ 98÷9≈ 470÷8≈500÷7≈ 876÷3≈ 242÷4≈ 417÷6≈ 896÷8≈(三)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 6 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

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

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

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乙数乙数=乙数×2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两数和两数差)÷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

乙:(37 19)÷2=28 甲:28-19=9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