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历年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历年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1. 台阁体:(1)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

(2)代表作家是“三杨”: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3)他们的创作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4)所用文体以诗为主,兼及散文,其中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2. 公安派:(1)指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

(2)代表人物是“三袁”: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

(3)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4)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

(5)主张创新,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 竟陵派:(1)晚明时期出现的又一个诗歌流派。

(2)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

(3)因为他们都是湖北竟陵人,文学主张又相近而得名。

(4)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更倡导用诗文表现自己超离尘俗的“幽独情思”。

4.清雅词派:(1)指南宋中后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

(2)此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

风格特色是“清空”、“骚雅”。

(3)在遣辞和音律上追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

5.苏辛词派:(1)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

(2)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

(3)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6 江西诗派:(1)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

(2)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3)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三是江西诗派是作为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7.江湖诗派:1)南宋后期兴起的一个诗派。

(2)其成员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含解析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含解析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作者中,与宋祁合著《新唐书》的是()(A)王禹偁(B)苏洵(C)欧阳修(D)曾巩2、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王勃(B)卢照邻(C)杨炯(D)陈子昂3、名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的作者是()(A)陶渊明(B)鲍照(C)谢灵运(D)谢朓4、《曹子建集》的作者是()(A)曹丕(B)曹彰(C)曹彪(D)曹植5、在《室语》中,唐子的谈话对象是()(A)门生弟子(B)同窗友人(C)求教者(D)家人6、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孟郊7、《珠玉词》的作者是()(A)晏殊(B)张先(C)柳永(D)范仲淹8、《浣纱记·泛湖》中,与西施一同泛舟归隐的是()(A)夫差(B)勾践(C)范蠡(D)伍子胥9、《十五从军征》属于()(A)郊庙歌辞(B)相和歌辞(C)杂曲歌辞(D)鼓吹曲辞10、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西京”是指()(A)洛阳(B)汉阳(C)长安(D)金陵11、“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出自()(A)《上枢密韩太尉书》(B)《吴士》(C)《登西台恸哭记》(D)《室语》12、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板桥”即板桥浦,在今()(A)扬州市西南(B)镇江市西南(C)南京市西南(D)马鞍山市西南13、龚自珍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A)几社(B)宣南诗社(C)宋诗派(D)复社14、广泛地描写明代中叶江南城市各行各业人物和社会面貌的散曲集是()(A)《海浮山堂词稿》(B)《王西楼乐府》(C)《石门集)5(D)《滑稽余韵》15、《待漏院记》:“古之善相天下者”,“相”的意思是()(A)相信(B)看相(C)辅佐(D)观察16、《史记》中的“列传”一共有()(A)五十篇(B)六十篇(C)七十篇(D)八十篇17、《吊古战场文》的作者是()(A)李白(B)刘禹锡(C)李华(D)白居易18、下列作者中,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防范西夏侵扰的是()(A)梅尧臣(B)张先(C)张元幹(D)范仲淹19、《圆圆曲》中“红颜流落非吾恋”的“吾”是指()(A)吴三桂(B)陈圆圆(C)李自成(D)田弘遇20、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是一首()(A)怀古词(B)节令词(C)送别词(D)咏物词21、创作大量山水诗,打破东晋以来玄言诗一统天下局面的诗人是()(A)陶渊明(B)韦应物(C)谢灵运(D)江淹22、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3、魏良辅改革昆腔后,首创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A)《牡丹亭》(B)《浣纱记》(C)《四声猿》(D)《红线女》24、“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A)《孟子》(B)《墨子》(C)《老子》(D)《庄子》25、“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陈王”指()(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髦26、下列作者中,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的是()(A)苏洵(B)王安石(C)曾巩(D)苏辙27、《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公羊传》28、《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地点是()(B)永州(C)洛阳(D)长安29、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A)举荐(B)考察(C)观察(D)审查30、下列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诗句中,概括全篇主旨的是()(A)白浪如山寄豪壮(B)华发苍颜羞自照(C)谁知得酒尚能狂(D)逆胡未灭心未平二、多项选择题31、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中,上场的人物有()(A)蔡伯喈(B)赵五娘(C)蔡公(D)蔡婆(E)牛丞相32、下列属于盛唐田园诗派的诗人有()(A)王维(C)杜甫(D)高适(E)岑参33、下列作品是白居易创作的有()(A)《长恨歌》(B)《琵琶行》(C)《秦中吟》(D)《登高》(E)《与元九书》3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前人诗句的有()(A)千里澄江似练(B)六朝旧事随流水(C)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D)念往昔、繁华竞逐(E)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35、《送孟东野序》提及的汉代文学家有()(A)司马迁(B)司马相如(C)扬雄(D)阮籍(E)嵇康三、简答题36、为什么说《待漏院记》一文有很强的逻辑性?37、张炎《解连环·孤雁》:“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含解析

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含解析

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2、《白马解围》中,写信给白马将军,请求他统兵解普救寺之围的是()(A)相国夫人(B)崔莺莺(C)普救寺长老(D)张生3、下列作家中,号“云庄”的是()(A)陈铎(B)贯云石(C)张养浩(D)张可久4、《史记》中的“列传”一共有()(A)五十篇(B)六十篇(C)七十篇(D)八十篇5、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B)归有光(C)王世贞(D)冯惟敏6、《湘夫人》选自()(A)《九章》(B)《九辩》(C)《九歌》(D)《九叹》7、宝玉挨打后,送药给他疗伤的是()(A)薛宝钗(B)林黛玉(C)王熙风(D)王夫人8、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9、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10、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11、《【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12、《【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飞虎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13、下列作家中,号诚斋的是()(A)杨万里(B)刘克庄(C)范成大(D)姜夔14、邓牧《君道》中,“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的人是()(A)尧(B)舜(C)许由(D)秦皇15、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A)《待漏院记》(B)《上欧阳内翰第一书》(C)《答谢民师书》(D)《梅圣俞诗集序》16、下列地点中,不属于王粲登楼地点三种说法的是()(A)长安城楼(B)当阳城楼(C)荆州城楼(D)麦城城楼17、名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出自()(A)《归园田居》(B)《陈情表》(C)《北山移文》(D)《归去来兮辞》18、下列作者中,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的是()(A)苏洵(B)王安石(C)曾巩(D)苏辙19、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刘勰称之为“七子之冠冕”的是()(A)陈琳(B)阮瑀(C)曹植(D)王粲20、《浣纱记·泛湖》中,与西施一同泛舟归隐的是()(A)夫差(B)勾践(C)范蠡(D)伍子胥21、《齐桓晋文之事》选自()(A)《庄子》(B)《苟子》(C)《孟子》(D)《韩非子》22、下列作品中,引用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诗的是()(A)《秋声赋》(B)《前赤壁赋》(C)《朋党论》(D)《答谢民师书》23、《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所声讨的人物是()(A)吕后(B)唐睿宗(D)武三思24、清代提倡“性灵说”的诗人是()(A)黄遵宪(B)龚自珍(C)张维屏(D)袁枚25、《孔雀东南飞》最早收录于()(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诗经》26、《【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自我夸耀的各种技艺中,与戏曲表演直接有关的是()(A)蹴鞠(B)打围(C)插科(D)双陆27、元好问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是()(A)诗(B)词(C)曲(D)散文28、夏完淳《狱中上母书》中的“慈君”是指()(B)祖母(C)嫡母(D)外祖母29、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A)春(B)秋(C)夏(D)冬30、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多项选择题31、班固《苏武传》中提到的人物有()(A)李陵(B)卫律(C)李蔡(D)虞常(E)石建32、下列作品中,为桐城派作家所写的有()(A)《狱中杂记》(B)《板桥题画》(C)《黄生借书说》(D)《袁随园君墓志铭》(E)《室语》33、丘迟《与陈伯之书》是()(A)抒发离情的书信(B)劝降的书信(C)骈文(D)散文(E)抒情小赋34、曹操《短歌行》中,用《诗经》成句的诗句有()(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5、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中,上场的人物有()(A)蔡伯喈(B)赵五娘(C)蔡公(D)蔡婆(E)牛丞相三、简答题36、简述李白《将进酒》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101、王实甫《西厢记》在元杂剧体制上的创新。

《西厢记》对当时的一本四折一楔子的杂剧体制,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尝试,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长达五本二十折加五个楔子。

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丝络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

剧本也不受一入主唱到底的限制,出现几个角色分唱的形式,这在当时是一个突破性的壮举。

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

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02、简述《西厢记》的词章之美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⑴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⑵剧中的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一中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

⑶剧中的唱词本色而富于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人感受到主人公离合悲欢的缠绵之情,了解人物的内心秘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103、纪君祥《赵氏孤儿》的内容及其艺术化处理史料的手法。

根据《史记·赵世家》中一桩有关“赵氏孤儿”的政治斗争事件改编的历史剧。

围绕搜孤、救孤展开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手法:(1)故事情节更曲折生动,矛盾冲突更集中尖锐。

(2)在风口浪尖塑造出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3)此剧并没有脱离历史材料所提供的本质真实。

104、尚仲贤《柳毅传书》的剧情及其神话性1)取材于唐代李朝威的著名小说《柳毅传》,故事情节基本一样。

2)这是一个情节曲折生动的神话故事,可经过剧作家的改编后,柳毅的思想较之传奇小说有很大不同,一是他救龙女也希望日后得到报答,二是他娶龙女主要是她的美貌所动心。

105、李好古《张生煮海》的剧情及其神仙道化倾向剧中不乏张生贪恋宝贵,他与龙女的结合是郎才女貌这种世俗气,但此剧开头就让东华仙上场交待张生和龙女原是瑶池会上的金童玉女,最后又让他们同归仙位,具有出世倾向。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代码0053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5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晏殊的词集是A.《漱玉词》B.《珠玉词》C.《乐章集》D.《片玉集》2.与梅尧臣齐名,时号“苏梅”的是A.苏轼B.苏舜钦C.苏洵D.苏辙3.王安石晚期诗歌的主要体裁是A.绝句B.律诗C.歌行D.乐府4.下列属于苏轼作品的是A.《望海潮》“东南形胜”B.《踏莎行》“雾失楼台”C.《卜算子》“缺月挂疏桐”D.《六州歌头》“少年侠气”5.南宋中叶功利派散文创作的代表人物是A.朱熹B.真德秀C.吕祖谦D.陈亮6.“永嘉四灵”主要学习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杜甫B.元稹、白居易C.贾岛、姚合D.温庭筠、韦庄7.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是A.刘克庄B.文天祥C.周密D.王沂孙8.《救风尘》塑造的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是A.赵盼儿B.谢天香C.韩玉箫D.张倩女9.下列不属于四大南戏的是A.《荆钗记》B.《拜月亭》C.《白兔记》D.《琵琶记》10.张养浩散曲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怀古之作B.讽刺官场之作C.隐居之作D.赞美田园之作11.“铁崖体”的艺术特点是A.古朴儒雅B.婉秀顿挫C.绚丽瑰奇D.闲婉冲淡12.《醒世恒言》的编者是A.冯梦龙B.凌濛初C.徐渭D.施耐庵13.李东阳论诗主张宗法A.汉魏诗歌B.唐代诗歌C.宋代诗歌D.元代诗歌14.下列作品不属于“临川四梦”的是A.《邯郸记》B.《紫钗记》C.《牡丹亭》D.《宝剑记》15.明初散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的是A.刘基B.杨士奇C.康海D.李攀龙16.《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是A.归有光B.王慎中C.茅坤D.唐顺之17.下列作家主张“性灵说”的是A.李贽B.袁宏道C.钟惺D.张岱18.唐寅诗歌的创作特点是A.自由挥酒B.格律谨严C.锤炼字句D.追求典雅19.翁方纲的诗学主张是A.神韵说B.格调说C.肌理说D.童心说20.桐城派的代表作家是A.侯方域B.方苞C.魏禧D.汪琬21.清代词坛推崇苏轼、辛弃疾的是A.阳羡词派B.浙西词派C.常州词派D.临桂词派22.汪中骈文的代表作是A.《登泰山记》B.《左忠毅公逸事》C.《大铁椎传》D.《哀盐船文》23.下列人物出自《镜花缘》的是A.贾雨村B.蒋干C.唐敖D.公孙胜24.在戏剧结构理论方面,李渔提出的是A.“贵显浅”B.“立主脑”C.“重机趣”D.“忌填塞”25.清代弹词的代表作是A.《海上花列传》B.《天雨花》C.《孽海花》D.《荡寇志》26.最能代表黄遵宪“新派诗”的是A.记述中法、中日战争的作品B.谴责侵略者罪行的作品C.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D.描写异域风物的作品27.我国第一个戏剧团体是A.“春柳社”B.“春阳社”C.“进化团”D.“南社”28.况周颐的词学著作是A.《白雨斋词话》B.《蕙风词话》C.《复堂词话》D.《艺概·词概》29.《三侠五义》是A.侠义公案小说B.狭邪小说C.谴责小说D.鸳鸯蝴蝶派小说3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是A.李宝嘉B.吴沃尧C.曾朴D.刘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5套)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5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宋初王禹偁所属的诗派是()A.“白体”诗派B.“昆体”诗派C.“晚唐体”诗派D.江西诗派答案:A2.杨万里诗歌创作中最为出色的诗体是()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答案:D3.姜夔词以表现文人士大夫意趣为主,他所创立的词派是()A.大晟词派B.豪放词派C.清雅词派D.婉约词派答案:C4.吴文英词的艺术特点是()A.“清空”、“骚雅”B.“如七宝楼台”C.自然飘逸D.清新明快答案:B5.宋代江湖派诗人的创作倾向是()A.崇尚昆体B.崇尚白体C.“资书以为诗”D.“捐书以为诗”答案:D6.严羽诗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A.“别是一家”说B.“文道一体”说C.“活法”说D.“兴趣”说答案:D7.现存辽诗中,寺公大师的作品《醉义歌》被耶律楚材称为()A.“长歌”B.“慢调”C.“精品”D.“绝唱”答案:D8.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雨》直接取材于()A.《长恨歌》B.《琵琶行》C.《莺莺传》D.《李娃传》答案:A9.元代作家尚仲贤的著名杂剧是()A.《赵氏孤儿》B.《柳毅传书》C.《李逵负荆》D.《秋胡戏妻》答案:B10.关汉卿《窦娥冤》的题材类型属于()A.历史剧B.爱情喜剧C.公案剧D.神仙道化剧答案:C11.元代诗人范梈写得较好的一些作品是()A.长篇歌行B.七言绝句C.七言律诗D.五言律诗答案:B12.高启诗歌兼师汉魏以来各家诗人之长,其诗风尤近于()A.陶渊明B.李白C.杜甫D.苏轼答案:B13.明代公安派文学主张的核心是()A.性灵说B.童心说C.情真说D.神韵说答案:A14.王磐的散曲《朝天子·\u21647X喇叭》讽刺的是()A.封建皇帝B.朝廷宦官C.地方官僚D.社会寄生分子答案:B15.鲁迅对《金瓶梅》的一句评语是()A.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几乎改观B.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C.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D.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答案:D16.凌濛初的别号是()A.茂苑野史氏B.顾曲散人C.空观主人D.黑憨子答案:C17.下列剧目属于明中期传奇的是()A.《香囊记》B.《浣纱记》C.《义侠记》D.《中山狼》答案:B18.在清人宗法唐人的诗路中,开导先路的诗人是()A.钱谦益B.吴伟业C.吴嘉纪D.屈大均答案:B19.清代重振和延续晚明公安派思想的诗人是()A.沈德潜B.翁方纲C.袁枚D.厉鹗答案:C20.朱彝尊词的创作追求是()A.师法姜夔、张炎,醇雅清丽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C.师法柳永,以赋为词D.师法苏辛,豪放苍凉答案:A21.清初“学人之文”的基本创作倾向是()A.注重散文的艺术审美价值B.注重散文的思想与社会意义C.注重散文的章法和结构D.注重散文的节奏和色彩答案:B22.刘大櫆对方苞“义法”古文理论的主要发展是()A.全面发展,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综合要求B.偏重“法”,探讨“神气”、“音节”、“字句”三者之间的关系C.偏重“义”,讨论散文如何贯穿程朱理学问题D.偏重风格,把文风归纳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答案:B23.被歌德誉为“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于道德”的才子佳人小说是()A.《玉娇梨》B.《春柳莺》C.《雪月梅》D.《好逑传》答案:D24.在从《金瓶梅》至《红楼梦》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先启后重要作用的作品是()A.《林兰香》B.《歧路灯》C.《醒世姻缘传》D.《杏花天》答案:A25.戏剧创作中能将诗歌意境运用于戏曲意境中的戏剧家是()A.李渔B.蒋士铨C.唐英D.杨潮观答案:B26.同光体诗人郑孝胥的诗风被陈衍评为()A.险奥僻涩B.聱牙钩棘C.清苍幽峭D.精工典丽答案:C27.在散文创作上,曾国藩提倡的是()A.经世文B.逻辑文C.魏晋文D.桐城文答案:D28.谭嗣同的著名文章《以太说》属于()A.翻译文字B.报章文体C.域外游记D.科幻小说答案:B29.近代散文作家严复的翻译名著是()A.《天演论》B.《警世钟》C.《原强》D.《扶桑游记》答案:A3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属于()A.公案小说B.历史小说C.谴责小说D.政治小说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4年秋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含解析

2024年秋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含解析

2024年秋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曹子建集》的作者是()(A)曹丕(B)曹彰(C)曹彪(D)曹植2、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西京”是指()(A)洛阳(B)汉阳(C)长安(D)金陵3、下列作家中,号诚斋的是()(A)杨万里(B)刘克庄(C)范成大(D)姜夔4、“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中的“蝼蚁”指()(A)身份低微的人(B)身材短小的人(C)目光短浅的人(D)志向远大的人5、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B)散文(C)赋(D)骈文6、《圆圆曲》中“红颜流落非吾恋”的“吾”是指()(A)吴三桂(B)陈圆圆(C)李自成(D)田弘遇7、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A)商鞅(B)申不害(C)慎到(D)韩非8、《诗经》的传统分类是()(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9、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A)徐渭(B)归有光(C)王世贞10、《抱朴子》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11、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板桥”即板桥浦,在今()(A)扬州市西南(B)镇江市西南(C)南京市西南(D)马鞍山市西南12、成语“雁足传书”出自()(A)《李将军列传》(B)《项羽本纪》(C)《高祖本纪》(D)《苏武传》13、《湘夫人》选自()(A)《九章》(B)《九辩》(C)《九歌》(D)《九叹》14、《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15、《浣纱记·泛湖》中,与西施一同泛舟归隐的是()(A)夫差(B)勾践(C)范蠡(D)伍子胥16、夏完淳《狱中上母书》中的“慈君”是指()(A)生母(B)祖母(C)嫡母(D)外祖母17、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写金哀宗逃出汴京,是为了躲避()(A)宋军(B)辽军(C)西夏军(D)蒙古军18、魏良辅改革昆腔后,首创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A)《牡丹亭》(B)《浣纱记》(C)《四声猿》(D)《红线女》19、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孟郊20、龚自珍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A)几社(B)宣南诗社(C)宋诗派(D)复社21、把“离骚”解释为“离别的忧愁”的是()(A)司马迁(B)班固(C)王逸(D)游国恩22、下列作品中,引用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诗的是()(A)《秋声赋》(B)《前赤壁赋》(C)《朋党论》(D)《答谢民师书》23、“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一语,出自()(A)《吴士》(B)《楚人养狙》(C)《狱中上母书》(D)《又与焦弱侯》24、下列地点中,不属于王粲登楼地点三种说法的是()(A)长安城楼(B)当阳城楼(C)荆州城楼(D)麦城城楼25、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王勃(B)卢照邻(C)杨炯(D)陈子昂26、《珠玉词》的作者是()(A)晏殊(B)张先(C)柳永(D)范仲淹27、《诚意伯文集》的作者是()(A)宋濂(B)高启(C)刘基(D)方孝孺28、《秦妇吟》的作者是()(B)韦应物(C)温庭筠(D)李商隐29、下列词人中,开南宋爱国词先声的是()(A)张孝祥(B)张元幹(C)陈亮(D)辛弃疾30、向汉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人是()(A)程不识(B)李蔡(C)公孙昆邪(D)霸陵尉二、多项选择题31、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学说中结合了()(A)法(B)术(C)礼(D)势(E)仁32、下列作家中,曾受江西诗派影响的有()(A)陈亮(C)范成大(D)陆游(E)杨万里33、丘迟《与陈伯之书》是()(A)抒发离情的书信(B)劝降的书信(C)骈文(D)散文(E)抒情小赋34、下列句子,出自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的有()(A)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B)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C)嘱咐你个顽童记者。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答:相同点:二者都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

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艺术风格上,梅诗构思精致,追求深韵阅读﹑韵致,苏诗举力豪迈以粗旷横放见长,在反映现实,揭示统治者罪恶方面,梅诗含蓄委婉,苏直接痛快,猛烈直露,在意境创造上,梅诗清新,富于情趣,苏诗感情奔放,直率自然。

特点:梅诗构思精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

苏诗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

2 简述苏轼散文的风貌答:1“辞达”“通脱”,有圆话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3有史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3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散文特点答:“文从字顺”﹑平易流畅﹑委曲婉转是欧文的风格,其文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多用语助词,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条达,无滞涩窘迫之感。

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文字没,但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显得条达舒畅﹑切近自然。

王安石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但形象性不够﹑艺术感染力较弱。

4 黄庭坚“山谷体”的突出特点答1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

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选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5 简述周邦彦“清真词”的题材内容及“集大成”就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造的功劳2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安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面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答:相同点:二者都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

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艺术风格上,梅诗构思精致,追求深韵阅读﹑韵致,苏诗举力豪迈以粗旷横放见长,在反映现实,揭示统治者罪恶方面,梅诗含蓄委婉,苏直接痛快,猛烈直露,在意境创造上,梅诗清新,富于情趣,苏诗感情奔放,直率自然。

特点:梅诗构思精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

苏诗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

2 简述苏轼散文的风貌?答:1“辞达”“通脱”,有圆话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3有史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3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散文特点?答:“文从字顺”﹑平易流畅﹑委曲婉转是欧文的风格,其文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多用语助词,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条达,无滞涩窘迫之感。

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文字没,但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显得条达舒畅﹑切近自然。

王安石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但形象性不够﹑艺术感染力较弱。

4 黄庭坚“山谷体”的突出特点?答1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

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选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5 简述周邦彦“清真词”的题材内容及“集大成”就?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造的功劳2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安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面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

6 简述南宋前后期词的特点及区别?答:1在内容上,南宋前期经历了“靖康之难”,在词的创作上,出现了大量的反映遭受侵略欺凌的愤怒,表现杀敌立功,渴望与现实的矛盾谴责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政策,抒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人民不幸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南宋后期,北方经历了多次战争消耗,政权内部矛盾,无力南侵,南宋主和派当权,也无意北伐,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局面,于是吟风弄月,饮酒赏花的作品大量出现,形成了附庸风雅的词派,其代表作家有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等。

2在风格上,前期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国破家亡之悲愤,所以其风格以豪放﹑雄壮为主,常常围绕表达的需要,冲破音韵格律的限制,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从而形成了南宋豪放派,南宋后期,则大多重视审音协律之工﹑精究平仄音韵,讲究用物用典,精心锤炼字句,从而形成风雅诗派。

7 简述马致远《汉宫秋》和白朴《梧桐雨》在处理历史题材上的异同?答:相同点:都是以爱情主题创作的历史剧。

不同点:白的《梧》剧基本立显历史真实,以李﹑杨爱情悲剧,真实反映唐朝“安史之乱”后由盛至衰的转折,以此抒写作者的人世沧桑之感,第四折是全剧的高潮和重心所在,写战乱平息后,历尽磨难,失去权位的唐明皇退居西宫养老的孤独生活,着重表现他走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昔的心理感受。

马的《汉》剧也源于历史,但与历史事实出入较大,是马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情感进行创造性改编而成,对汉元帝的昏庸贪色虽如实描写,但却受“君主圣明,臣罪当诛”的传统思想影响,把悲剧的根源推到了奸臣毛延寿和满朝文武的身上,对汉元帝有较多的美化,对汉元帝失去王昭君之痛苦情感描写,亦多用文人骚客推度君子之腹,极尽渲染夸张之笔法,与历史兴亡之感。

8 《西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答:《西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有:1剧本和演示方式的改变2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

9 简述《西游记》浪漫主义手法的具体体现?答:《西游记》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奇幻思想基础上的幽默和诙谐风格,这就决定小说的基本笔法是奇笔和戏笔的圆熟运用和水乳交融。

1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2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一身的人物形象3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10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答:《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特点是:为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突出的优势,直接以比较纯净的形态呈现。

它在人物典型的发展过程中,起过排除怪诞﹑杂乱因素,明确﹑集中地表现生活本质的作用。

艺术特点是单一性﹑稳定性﹑和谐性。

11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塑造人物的异同?答:1二者人物性格都具有类型化特征,《水》与《三》相比,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开拓了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渡,一方面作品中绿林豪侠继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情趣,具有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具有个性化典型倾向。

2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的主要特征是a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b惊奇与逼真的结合,如武松打虎c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如鲁智深﹑林冲d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结合。

12《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的主要特点?答:《水浒转》在人物塑造从类型化向个性化的重要特征: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2惊奇与逼真的结合3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

13《金瓶梅》的网状结构特点?答:《金瓶梅》继承了《三国演义》的网状结构形式,使之更加完美,采取了全方位的结网方式,把它所反映的生活面扩展到当时的整个社会。

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已经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

14 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答:1艺术特征:可叙述性,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叙事角度基本上是第三人称2形式特征:散韵结合,散文是主体,韵文的过渡﹑装饰,韵文有以下几种情况:a全书开场和收尾,以诗或词做和做结b每回开场,大都无诗或词,但结尾一般是两句七言诗c正文中也适当插入诗词3叙事特征:注意听说关系a章回小说前有一个人话,叫“契子”b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c采用“卖关子”﹑“吊胃口”手法在情节关键处嘎然而止。

15 明杂剧与元杂剧的区别?答:1从数量上看,明代比元代相对减少2从质量上看,明比元相对蜕化,艺术水准与社会意义不及元3从形式上看,明比元有一定的演进,结构上打破一本四折一契子的程式,结构比较自由,曲调上,元全用北曲,明兼用南曲,演唱方式上,打破了一个角度到底的模式,有对唱﹑轮唱﹑全唱,比较自由,题目安排上,元题目正名一般在一剧之后,明将其提到第一折前。

16 《牡丹亭》在浪漫主义上的艺术成就?答:作为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实绩表现。

《牡》在艺术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这既是作品理想化题材的必然要求,也是作家汤显祖本人抒情诗人气质的流露。

1作者为作品所规定的勾画一个“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决定了它必然用充满理想色彩的艺术手法进行富于细想的艺术构思,在情节上充满了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冥刺” ﹑“魂游” ﹑“回生”等情节。

2作者本人的抒情诗人般的气质,也为本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增色不少,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色彩,充满诗的意境,他以抒情诗的手法,揭示人物内心感情,剧中许多曲词将抒情﹑写景和人物塑造融为一体,文采斐然,美不胜收,达到了传神的境界。

17 为什么说《红楼梦》达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答:鲁迅曾对《红》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总结道:“自有《红楼梦》出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集大成而化之,翻新再造,在小说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小说史上巅峰的状态。

1写实题材的成熟认识。

到《金瓶梅》为止,中国小说完成了从传奇,神怪题材向写实题材的过渡,《红》对世情小说写实精神的重要贡献,就在于认真总结了《金》和后来猥亵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的失误教训,提出了超越男女肉欲描写的“意淫”说和超越才子佳人公式化描写的“情理”说,使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

2典型化人物的最终完成。

《金瓶梅》完成了小说人物从类型化逐渐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但《金》的产物只是注意到避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红》则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

3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

无论是情节场面的进展,还是人物性格交待,《红》最大可能地使用了限知叙事地方式,将这一任务交给书中人物去完成,借用人物地眼和口来描述环境,交待背景和介绍人物。

4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红》以贾府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典型性的封建家族为圆心,从纵横两方面展开其网状结构,纵的方面,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历史为轴线,与之相关的社会的上下左右联系,则形成了一条条众多的经线;横的方面,以宝黛的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为轴线,而金陵十二钗及其它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则构成一条条纬线,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每一事件和人物如同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每一事件和人物如同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联系着各种矛盾和人物。

从以上诸多方面可以看出《红》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

18《桃花扇》的结构艺术?答:《桃花扇》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有三个方面:1以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作为铺演情节的基点2以典型道具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作者以侯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全剧的贯穿线索3以中介人物作为联结正邪双方的纽带。

19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其结构特点?答:《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从而取得了与西方十七世纪瓜里尼等人的悲剧理论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悲喜混合的艺术实践异曲同工的艺术成就,以范进为例。

《儒林外史》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2 辛弃疾对苏轼豪放词的继承和发展?答:1辛弃疾是继苏之后极大开拓和解放词的“体”和“境”的豪放词人,在宋代词坛上风格独特的“稼轩体”,以文为词,继承苏以诗为词的词的创新精神。

2他们之间有显着的区别,苏是典型的文人词,而“稼轩词”是英雄之词,如《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辛词多以豪放格调为主,又不失温婉的本色,其晚年作品气大声宏,狂傲之情溢于言表,在辛的性格中,有作为英雄词激昂排宕,也有作为一个文人情感丰富细腻的一面,如《贺新郎》的悲放,《祝英台令·晚春》的婉约3语言方面,辛词把散乱平淡的语言组织得极为生动﹑朗言,俱善于用典,且多精当。

而苏词用典相对较少4以文为词,广泛吸收民间语言,有通俗化﹑口语化得优点。

3 苏轼词的突出特征及开拓贡献?答:特征:苏词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苏词不仅“豪放杰出”也多清空幽秀作品,风格是多样化,苏词中,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并不排斥,多刚柔相济,“刚健含婀娜”,表现自我,“以诗为词”,“引议论入词,打破法度成规,豪迈狂放者有之,婉约温蕴者有之,清秀淡逸者有之,古雅峭峻者有之,清丽圆转者有之,奇艳艳丽者有之,开拓了词的历史新阶段,举例如:《江城子》﹑《蝶恋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