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嘉荫堂的建筑特色

合集下载

苏州同里古镇简介

苏州同里古镇简介

苏州同里古镇简介
苏州同里古镇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一个古镇,位于苏州市西南部,距离苏州市中心约30公里。

同里古镇是苏州市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同里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水乡风情。

它建立于北宋时期,有着超过1,000年的历史。

古镇内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如古老的宅院、庙宇、园林等,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致和独特魅力。

同里古镇的建筑风格兼具江南水乡和苏州园林的特色,它的布局是典型的“一条街、一线河、一亩田”,河道蜿蜒穿过古镇,连接了各个景点和建筑。

镇内的街道两旁是精美的石桥、青瓦白墙的民居,整个古镇环境幽静、宜人。

同里古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这里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包括诗人陆游和文人邵雍等。

古镇内有多个著名的园林建筑,如同里古民居、同里古建筑艺术博览园等,都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在同里古镇,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刺绣、剪纸、木雕等,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江南小吃和特色美食。

每年的同里古镇桃花节和水乡民俗会等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古镇的独特魅力。

总之,苏州同里古镇是一处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和风景优美的古镇,它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都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是中国江南地区不可错过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

当地活动
在多水多桥的同里,水上游古镇不容错过,沿途可赏同里名式名样的民清古 建筑。如果打算在同里小宿一晚,下午古楼品茗茶和晚上漫步夜花园也是不错的选 择。这些都是真正享受古镇之特色的最佳方式。
朱天会
活动时间:三月廿八
神仙会
活动时间:四月十四 这是一种地域较广的活动。但同里有同里的特色。神仙会里有踩高跷、荡河 船、蚌壳精等,队伍很多,最后还有一批善男信女穿着罪裙以示赎罪。
那两堂
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 俗称“纱帽厅”。因梁头棹木像 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该庭院 高大宽敞,肃穆庄重。五架梁 两 侧中心刻有“八骏图”,梁两 端刻有“凤穿牡丹”。梁底则刻 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 等图案。更为罕见的是“纱帽 翅”(即梁头棹木)上刻有《三国 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 布”等八幅戏 文透雕,形象逼真, 呼之欲出。
状元蹄
此菜虽非同里独有,但同里制法甚有不同, 至于制法则是不传之密。同里人宴请宾朋,桌上 定有此菜。
青团子
相传青团子是用雀麦草汁和入糯 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 泥,变为碧翠色。以此用来包入豆 沙或枣泥,再用芦叶垫底入笼,蒸 熟即成。
退思饼
芡实
同里土特产的上品,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被誉为 “水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 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开胃助气、止渴、益肾、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药膳之 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红枣、莲子、桂 圆更美味。
撑腰糕
农历二月初二,在同里 农村流传着吃“撑腰糕”的 习俗。据说,吃了“撑腰 糕”,农民一年四季干活就 不会腰痛。 撑腰糕便是用糯米粉制作成 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 如同人腰状的塌饼。
旅游客车

同里古镇的简介

同里古镇的简介

同里古镇的简介
摘要:
一、同里古镇概况
二、古镇景点介绍
1.退思园
2.古镇街道和石桥
3.五湖环绕和网状河流
4.同里古镇的著名景点:一园、两堂、三桥
正文:
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江南六大名镇之一。

古镇建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 多年历史,素有“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

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面积约33 公顷,被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五湖所环抱,川字形的十五条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

古镇风景优美,家家临水,户户通舟。

在同里古镇中,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退思园”。

这座江南名园位于古镇中心,始建于清光绪年间。

退思园面积不大,却精巧地安排了各种园林景观,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

古镇的街道均沿河而筑,四十多座建造于各个朝代、风格各异的石桥,将其连成一体。

这些石桥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也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古镇风光的绝佳视角。

同里古镇的著名景点还有“一园、两堂、三桥”。

其中,“一园”即退思园;“两堂”指的是古镇中的两座著名祠堂,分别是嘉荫堂和崇本堂;“三桥”
则包括了古镇中最著名的三座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这些景点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充分体现了古镇的独特韵味。

总的来说,同里古镇是一个集水乡风情、古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受到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能品味到地道的江南美食。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同里古镇介绍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同里古镇介绍

江苏同里详细介绍同里简介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紧靠市府所在地,紧依上海、苏州、杭州中国南方三大著名城市,全镇总面积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万。

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

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

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

镇外四面环水,八湖环抱(同里、九里、澄湖、沐庄、白砚、叶泽、南星、庞山湖),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

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已列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厚重历史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教育发达,人文荟萃。

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

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陈沂震、顾我錡、黄增康、黄增禄、任预等。

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

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

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主要景观及特色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

《同里志》记载,五湖环境于外,一镇包涵于中。

镇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

同里镇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水、桥多。

1、名人多。

自宋代至清末年间,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3人。

同里镇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诗人叶茵、明代画家王宠、清朝军机大臣桂芬、书画家陆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陈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烟桥、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王绍鏊、著名经济学家金国宝。

同里古镇景点介绍

同里古镇景点介绍

同里古镇景点介绍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区,是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至今仍保存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更有“吴江第一镇”之称。

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著称。

与周庄、甪直、乌镇一起被誉为江南的“四大古镇”。

东园、退思园、耕乐堂、崇本堂,水阁凉亭、走廊画舫,同里的每一处景观都蕴藏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崇本堂建筑华丽精巧,中厅屋顶四面是假山、人物、树木、走兽,清风徐来,十分惬意,尤其是它背后高耸的“三峰山”,可谓同里镇上的最高点。

北面小溪旁的草坪中,竖立着一尊杜丽娘的汉白玉雕像,她身着红衣,头梳环髻,侧首凝望,美目盼兮,让人回味无穷。

再往前行,就是当地的陈去病故居,故居内有不少杜氏先人生活、治学的遗迹,有进士匾、梅花桩等。

此外还有珍珠塔、长庆桥、高观桥、南湖秋月、百步三桥、高松乔木、慈孝里、退思园等。

宋元年间,同里曾出了一个状元,这就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

他的学识渊博,主要经历有:奉命赴江西赈灾,官费支取太湖民船;迎战金兵,击退日寇;考察教育,创办书院。

其墓在叶泽湖畔。

水乡自然风光优美,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建筑及群落;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得同里古镇成为江南典型的民居古镇;而作为“文化遗产”的退思园是同里古镇的一个代表性景点,园林布局,独特精致。

花园主体坐北朝南,园林围绕中央主景楼房展开,各种建筑和景物都以适宜的曲尺形配置,园路都用假山石铺成,主次分明,曲折有致,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坐在水阁中欣赏园中美景,别有一番情趣。

除了悠久的历史外,同里的名人也是人才辈出,据统计,从明清到现代,同里共出过文武进士39人,举人40多人,尚书、侍郎等朝廷命官22人,真可谓人杰地灵。

有南宋爱国诗人范成大,清代数学家陆绎,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陈去病等。

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到同里古镇来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感受一下。

相信,那里的景色一定会令你留连忘返的。

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苏州园林的代表。

苏州同里古镇景点介绍

苏州同里古镇景点介绍

苏州同里古镇景点介绍
苏州同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是典型的江南古镇。

故宫有河,它取其四声韵,被
称为中国最美的四声古镇,以清爽的夏末诗韵著称于世,又称“四同古镇”。

同里古镇廊桥,街巷狭窄,古朴而不失风采;船灯映红,白鹭依依,水上楼彩搭景光彩夺目;石板街,横排油腻,恬淡朴雅,绿树点缀,特色浓郁。

同里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凤翔府以来,历经五代,由东汉
至明清时期,有过不同的政治水平。

庙宇众多,还保留着清朝风格的穹苍起伏,极具视觉
冲击;解放前城门、哨楼、圆楼,褒贬未清,尤显古朴雅致;中式广场,保存着明清建筑
余迹,细密有致,传统而庄严;镇元洞宇门,层石坊墙,小楼簷栋,细节处处可见,丰富
而朴实。

同里古镇更是一个宗教广场,其中有著名的观音庙、陈家大殿、月岗坊、珍宝观、祁
古堂、伽蓝寺等著名宗教建筑,这些古旧的宗教建筑宛若一幅活的历史画卷,展示着江南
古镇的独有氛围,令人赞叹不已。

同里古镇还有其他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它有苏州著名的古建筑——苏州大熊出没的老街,古老的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历史精髓;有乌鸦阁,著名的乌鸦塔,古满足坊,独具一格,充满江南水乡情调;有北郊沟渠,书院一带,寺塘百潭,以自然假山、景物等
景观打造,充满令人陶醉的画式风情;有古老的荷塘,陶湖,古雅的水景,耐人寻味,充
满幽静的景致。

要想体会到同里古镇的神韵,需要到现场亲自体验一番,它带给我们更多的历史情怀,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到江南独有的韵味,体会古镇所传承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里古镇崇本堂的文化简介

同里古镇崇本堂的文化简介

同里古镇崇本堂的文化简介在历史的进程中,沧海一粟,过往了众多人文故事。

人和事都已消散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为了日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是,曾经见证一切的建筑,城宇,小桥,流水都保留至今。

同里古镇,就是见证了千年,现如今依旧留存的古城。

同里古镇建于宋代,文化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同里古镇,几乎伴随了华夏文明。

处于素来富庶的江浙水乡,同里古镇的温婉和柔情,就是人人艳羡的“小桥,流水,人家”。

千年历史的古镇,只需要置身其中,莫名地,就会被吸引。

古色古香的建筑,熙熙攘攘的过客,吴侬软语的交谈,都让人有时光穿梭的幻觉。

同里古镇里大大小小的景点,也在述说着这里的文化传承史。

崇本堂的主人叫钱幼琴,同里人。

该堂虽不足一亩,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和精致,是同里古镇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

湖石花台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

崇本堂以丰富多样的砖雕、木雕闻名于世,堂内处处可见雕刻,以戏剧故事、花卉食物和文化博古等题材,自正厅至内宅堂楼共三进,里面有木雕100多幅,内容各不相同,画面简洁明快,构图生动活泼,刀法圆转娴熟,令观赏者拍手叫绝。

正厅居中置六扇长窗,左右设半窗,长窗裙板上除刻有“花卉博古”图外,中间两扇长窗的裙板上,右面刻有象征宝贵平安的牡丹和瓶子,左面刻着寄意招财进宝的聚宝盆。

所有长短窗的腰板上则刻着全套《西厢记》的故事,从张生游殿到十里长亭送别,共有14幅之多。

正厅居中置六扇长窗,长窗裙板上除刻有“花卉博古”图外,中间两扇长窗的裙板上,右面刻有象征宝贵平安的牡丹和瓶子,左面刻着寄意招财进宝的聚宝盆。

所有长短窗的腰板上则刻着全套《西厢记》的故事,从张生游殿到十里长亭送别,共有14幅之多。

前楼底层长窗的腰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图”,有“黛玉荷锄葬花”、“宝钗执扇扑蝶”、“湘云醉卧芍药”、“妙玉月下赏梅”、“元春奉命省亲”、“探春含泪远嫁”等,这些浅浮雕同样精工细作,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同里古镇景点介绍

同里古镇景点介绍

同里古镇景点介绍位于浙江省永嘉县西部的同里古镇,是浙江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古镇。

从宁波机场可以乘坐计程车前往同里,也可以选择坐车前往,大约1小时车程。

同里古镇一共分为三大功能景区:水乡游憩景区、古建景观景区和文化休闲景区,并有上下古桥、古宅、小型湖泊等特色景点。

水乡游憩景区水乡游憩景区由上下古桥、太湖河、古建景观、礼堂景观等景点主要组成。

走进古镇,第一步就可以看到上下古桥,它是古镇特有的一道雄奇景观,两边是绵延的溪水,两岸是粉红建筑。

太湖河横贯古镇,是东西两岸的必经之路,这里有许多古式的小船,可以乘坐体验江水风情。

古建景观景区古建景观景区也是同里古镇的一大景观组成部分。

这里是古镇的古老核心区,历经沧桑的老古建筑将这里装点得更加古朴清幽,像把你带回了古代。

这里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故事,比如河神桥、太和桥、狮子桥等,都是古镇精彩的景点之一。

文化休闲景区文化休闲景区也是同里古镇的一大景观组成部分。

这里是古镇的文化文脉所在,让来到这里的游客能够深刻理解古镇的精髓与内涵。

比如古宅,是这里历史名人的家园,是当地文化的象征,有许多古老的故事,让游客能够融入古代文明;或者小型湖泊,每年游客都非常多,是游玩同里古镇的必去景点,湖水清澈碧绿,古镇美景尽收眼底。

同里古镇是一个安静温暖、满足现代朝圣者重拾宁静的宝地,它曾经是李杜与李贺乘舟往还的古交通枢纽,也是汤显祖、李贺等文人墨客的历史文化名镇,它的景色安静古朴,溪水细流,犹如一幅幅用历史文化涂抹而成的古朴水墨画,让人看了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同里古镇不但有着诗意的景色,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那里是一个梦境般的水乡,值得一去,尽情享受它带来的静谧与祥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8浅析同里古镇嘉荫堂的建筑特色 冯丹 贾东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 要:嘉荫堂为苏州市同里古镇区一座建造于民国年间的私家宅第,占地1065平方米,共四进32间,通过因地制宜的处理使其空间布局紧凑不失疏朗,整个宅第尤其以其精美的石质及木质雕刻而富于美名。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五日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嘉荫堂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嘉荫堂;同里;建筑特色;石雕;木雕
来到同里古镇嘉荫堂,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安静,而这种静是刻骨铭心的,她可以让一颗烦躁不安的心慢慢的平静下来……
1 概述
嘉荫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保护区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 年),旧称柳宅,有四进 32 间,占地 1065 平方米。

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宅主为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而后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

营建嘉荫堂共耗白银两万两,宅主柳炳南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宅居住。

2 历史沿革
从 1993 年 6 月
至 1996 年 9 月,相
关部门对房屋进行了
修葺,修复费用大
约 168 万元左右,主
要修缮的部分包括门
厅、大厅、衍庆楼
(内宅堂楼)、“厚
道传家”门楼;重建
的部分包括水秀阁、
西大门;新建的部分
包括曲廊、庭院、灶
间、走廊等等。

3 现今使用情况
现已经成为同里
古镇保护区旅游八大
经典景点之一,每日
有千名游客游览参观
书香门第的嘉荫堂,
节假日有上万名游客
前来游玩。

图 1 嘉荫
堂总平面图
4 平面特色
嘉荫堂宅第布局前为厅,中为园,后为楼(见图1)。

前门临街,后门滂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并且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古建筑。

5 建筑特色
嘉荫堂的正门采用江南式的水磨青砖石库门式的墙门,现在由于游览路线的规定,为了方便收票及游客参观,嘉荫堂的宅第正门已经成为了整个嘉荫堂游览路线的最后一环,而后门则成为了嘉荫堂游览路线的第一站。

嘉荫堂正门墙面所用原料比较细腻,所以能使其墙面更显得整洁光亮。

虽未登堂入室,却已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进入门厅,穿过天井抬起头来看,只见两端屋脊中央呈现鸡头状,一说是这是有地位人家才能造的哺鸡脊,哺鸡传说是神鸟,可以喷水,用于灭火,在两端还建有高高的马头墙,即古代的防火墙,若邻居家着火,自家既有防火墙挡住火势蔓延,又有神鸟喷水灭火,所以这既是防火措施,又显示了身份。

另一说两端屋脊中央为雕刻极其精美的“松鹤长春”砖雕。

松鹤长春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松树与鹤”是俱为常见之物,但是在古人的观念里,则各具神异禀赋。

松称“百木之长”,鹤则称“百羽之宗”,其来历据说有二:一部分乃精气化生,七岁小变,十六岁大变,一百六十岁变止,一千六百定形,可供仙人坐骑。

另一部分,是凡人登仙后所化。

服松脂可登仙,登仙后可化鹤,遂有“千岁之鹤依千年之松”的说法,将松与鹤联系起来。

如《神境记》载,瑞图《松鹤长春》即据此而来,除用为向高龄夫妇祝颂双双长寿外,也泛作飞升登仙的象征(见图2)。

而正脊中心则是“福、寿、禄”三星跃居其中心,额首微笑,似乎正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一般。

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吉星。

福,怀抱婴儿表示五福临门;禄,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禄;寿,手捧寿桃意为长命百岁。

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生意长虹、福孙满堂、长命百岁的寓意(见图3)。

图2屋脊中央为“松鹤长春”石雕图3正厅正脊中心的“福禄寿”石雕
(下转第141
页)
141
计要求中加入了一点,要求在停砌时最高一皮砖上以一皮浮砖压顶,第二天继续砌筑时再将浮砖取走,我们称此工法为“压顶浮砖”。

5 墙体保温材料的前景分析
提高现有保温材料的产品性能、改进生产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

针对各种保温材料生产和使用中的问题加以改进和提高,如硅酸钙保温材料向超轻质全憎水方向发展;纤维素绝热制品向解决阻燃剂硼酸盐的渗透问题强度方向发展,以及提高各种保温材料使用寿命,从而节约原材料及生产的能源。

研制多功能复合保温材料,提高产品的保温效率和应用面。

目前使用的保温材料在应用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硅酸钙的含湿气状态下,易存在腐蚀性的氧化钙,不易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玻璃纤维易吸收水分,不适低温环境,也不适于 54℃ 以上的温度环境。

6 结 语
综上所述,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对建筑技术产生巨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对建筑工程中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施工技术的优劣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直接影响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要合理运用保温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真正发挥保温材料在施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永,柴海涛.外墙保温与建筑节能[J].上海建材,2010,6.
[2]王超,原伟.加强建筑外墙涂料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工程质量.2002,4.
[3]齐国才.建筑物外挂式聚苯板保温措施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节能环保,2006.
嘉荫堂的主建筑,也就是正厅,该厅非常著名,因梁头掉木仿,是仿明朝结构,按照明代官员帽子上的帽翅而设计,所以俗称“纱帽厅”。

“纱帽厅”名字的由来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主人柳炳南是个官迷,本想进京赶考,适逢改朝换代之时,进入民国期间就已经取消了科举制度,无法求得功名,所以不得不返回家中,用重金聘用名匠,把正厅屋梁棹木雕成官帽帽翅的样子,以表做官的用心程度。

据统计,整个厅内共有三十六对帽翅,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整座纱帽厅肃穆庄重,高大宽敞。

大厅内到处雕刻着精美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

就连拳头大小的一块“峰头’,也刻上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图画,让人不由拍案叫奇。

如今这组木雕已经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不得不说纱帽厅内处处是珍宝,艺术造诣极其深刻(见图4)。

前轩双步梁梁头棹木上刻有人物图案八幅,山雾云上则刻有“双鹤”图案六幅,长窗裙板上刻有“春兰”、“秋菊”、“冬梅”、“夏荷”等多种花卉图案十八幅。

图 4:纱帽翅、梁上的精美木雕
走出纱帽厅,便是嘉荫堂正厅与内宅堂楼间的庭院,此庭院是前庭于后庭的过渡,是整修后的嘉荫堂,为了扩大游览空间而改建的。

庭院西侧建有三曲游廊,由曲廊使前厅和后楼前后贯通,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之余,又给古朴典雅的嘉荫堂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见图 5);庭院东侧粉墙下,叠置湖石假山堆成简洁明快的花台,并在其中种植以名贵花木,漫步其中,清新典雅,超凡脱俗,具有引人入胜之妙感。

:庭院和曲廊 :精美的门楼浮雕穿过庭院便是衍庆楼,衍庆楼即内宅堂楼。

衍庆楼坐北朝南,有五楼五底两厢房,并立一座砖砌门楼,而这座传奇门楼就是宅院建筑的精华所在,可见门楼上枋刻有“暗八仙”浅浮雕,下枋一块玉石中心刻有“福禄寿”三星的深浮雕,字牌上刻着“厚道传家”四个大字,雕工精美,保存完整,实属罕见(见图6)。

而楼厅底层大梁梁头棹木上,则刻有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彩衣戏亲”、“埋儿得金”等图案八幅,其轩作菱状,较为罕见。

移步衍庆楼内,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名人轶事木雕,观者无不为之倾倒。

位于衍庆楼西北角还有一座“水秀阁”,小阁临水而筑,小巧玲珑,精巧雅致,登阁向东远眺,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画卷展现在众人眼前,令人称赞不已。

置身其中,近可闻风声、水声、鸟叫声,凭楼俯视,树影婆娑,细水涓涓,远可观小桥驳岸,老树苍翠,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6 绿化
嘉荫堂各个庭院内叠湖石花坛,种植有罗汉松、含笑、桂花、广玉兰、红枫、天竹等植物,别有一番景色。

7 小结
嘉荫堂虽然外观并不起眼,但宅内建筑精细,木雕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为江南园林所罕见。

参考文献:
[1] 周昊. 从同里看江南古镇保护与发展模式[J].工业建筑, 2007(4):103-105
[2] 阮仪三,邵甬.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 1): 1-4 [3] 同里镇官网[4] 同里镇志
[5] 吴江市同里镇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同里古镇保护的规划及措施。

同政[1995]69 号
图5:庭庭院和院和曲曲廊廊图:6精美精美的门门的楼浮楼浮雕
(上接第13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