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的制作流程

合集下载

大棚鱼池建造方法

大棚鱼池建造方法

大棚鱼池建造方法
大棚鱼池建造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鱼池位置:选择一个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以确保充足的光照和氧气供应。

2. 清理场地:清除场地上的杂草和杂物,确保平整的地面。

3. 搭建大棚框架:根据鱼池的尺寸,搭建大棚的框架,可以使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作。

4. 搭建鱼池基座:在大棚内选择合适的位置,用水泥或砖块等材料搭建鱼池基座,要确保基座平整且坚固。

5. 铺设鱼池衬膜:在鱼池基座上铺设防水膜,可以使用EPDM或PVC等耐用的材料,确保鱼池不漏水。

6. 设置过滤系统:根据鱼池的大小和鱼的种类,选择适当的过滤系统,可以使用机械过滤器、生物过滤器等,以确保水质清洁。

7. 填充鱼池水:将水倒入鱼池中,水源可以来自自来水或井水,确保水质新鲜、无污染。

8. 装置温度和氧气控制设备:根据养殖鱼种的要求,安装温度控制设备和氧气供应装置,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氧气含量。

9. 增加鱼类:根据养殖计划,选择适合养殖的鱼类,并放入鱼池中。

10. 养殖管理:定期检查水质、补充饲料和药物,保持鱼池的清洁和鱼类的健康。

以上是一般建造大棚鱼池的步骤,具体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改变。

温室大棚养鱼高产高效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温室大棚养鱼高产高效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温室大棚养鱼高产高效技术-畜牧渔业论文温室大棚养鱼高产高效技术孙庆田,张贵杰,陈秋江(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河北丰南063300)摘要:利用地热井进行温室大棚高密度精养罗非鱼、白鲳鱼,是一项占地少、产量高、效益好的水产养殖新技术。

旭德旺养殖有限公司有淡水温室大棚4座,养殖水面0.53 hm2,每年5月份放养罗非鱼水花、乌仔18 000万尾/hm2,经过一年养殖,单产罗非鱼90万kg/hm2左右,每年5月份出售,此时罗非鱼价较高,平均效益375万元/hm2。

关键词:温室大棚;罗非鱼;白鲳鱼;高产、高效1材料与方法1.1温室大棚条件温室大棚由池塘四周高低不同的墙砖和顶部覆盖的塑料膜组成。

温室大棚为长方形,东西长45 m,南北宽30 m,室内池塘面积0.13 hm2,池塘底部四周混凝土浇筑圈梁,池塘四壁立铺红砖,池塘四角设立柱作为砖的支撑。

底为土质,池深3.5 m,池塘内均设有进排水系统和3.0 kW叶轮式增氧机10台。

普通机井一眼,1 800 m地热深水井一眼,出水温度50 ℃。

1.2苗种来源该场每年从海南引进吉富罗非鱼、白鲳鱼乌仔600万尾,水花600万尾。

分别放养于4个温室大棚中进行培育。

1.3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3.1池塘的清塘5月上旬清整池塘。

用泥浆泵清除淤泥,用生石灰法消毒清塘,用量2 250~3 000 kg/hm2。

消毒3 d后进水,进水深度3.2 m,水源为冷井水和热水井调节水温,水温控制在22~27 ℃之间。

进水结束后,用1 g/m2的漂白粉消毒水质,安装增氧机曝气混合水质。

1.3.2池塘肥水5~7 d后施益生素15 kg/hm2,培养有益菌群,施肥水素15~30 kg/hm2,培养水中浮游生物,使其有适口天然饵料。

1.3.3幼苗培育乌仔或水花在放苗前用3%~5%的食盐水药浴3~5 min。

预防鱼体受伤,发生水霉病。

每个池塘放乌仔300万尾或水花(合1 m水深1 500万尾/hm2)。

水产养殖大棚建造方法

水产养殖大棚建造方法

水产养殖大棚建造方法引言水产养殖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经济产业,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投资。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生产稳定性,许多人开始选择在大棚内进行水产养殖。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大棚的建造方法,并详细讨论其中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选择建造材料为了建造稳固和耐用的水产养殖大棚,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建造材料。

以下是常用材料的介绍:1. 钢架:使用钢架作为大棚的骨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

选用抗锈蚀且具有抗风性能的钢材,以确保大棚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膜材:可以选择三层或五层聚乙烯薄膜,这些薄膜透光性好、价格相对较低。

为了提高膜材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添加抗紫外线和抗腐蚀的添加剂。

3. 墙面:养殖大棚的墙面可以选用砖块、玻璃或塑料板等材料。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透光性较好的材料,以便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

建造步骤1. 规划设计在建造水产养殖大棚之前,需要对养殖规模、类型和地理条件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

合理规划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

2. 地基处理在选定建造地点后,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首先,要确保地基平整、坚实,以支撑大棚的重量。

其次,可以选择在地基上铺设草坪或铺设防藻膜,以减少水产养殖中的杂草和藻类的生长。

3. 搭建钢架钢架是提供大棚稳定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根据设计图纸,按照一定的距离和间距进行钢架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使用螺栓将钢架定位并固定在地基上。

4. 安装膜材膜材是大棚的关键覆盖材料,直接影响到光照条件和保温性能。

安装膜材时,需要确保其紧密贴合在钢架上,避免漏水和气候变化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5. 完善设施一旦大棚的主体建造完成,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养殖设施,包括光照设备、通风系统、供水系统等。

这些设施可以根据养殖需求来选择和安装,以提供最佳的养殖环境。

注意事项在建造水产养殖大棚时,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要点:1. 合理设计:根据具体需求和地理条件进行充分规划和设计,确保大棚的功能和实用性。

钢架采光、保温大棚养殖香鱼技术

钢架采光、保温大棚养殖香鱼技术

氨 氮 <0 . 2 毫克/ 升 、亚 硝 酸 氮 <0 . 3 毫 克/ 升 。三
要水 温 适 中 ( 常 年保 持 在 1 3  ̄2 5 ℃) 、 微 酸 弱 碱 ( p H 6 . 5 ~7 . 8 ) 。 因 此 , 养 殖 场 多 修 建 在 海 拔 6 0 0 米 以上 的 山区 。 二 、养殖 池结 构 1 . 池塘结构与形状 多 为 水 泥 池 、条 石 浆 砌
使 池 壁 池 底 着 生 硅 藻 后 再 行 放 苗 ,这 样 可 避 免 苗
体摩 擦 损伤 ,提 高成活 率 。
结 构 , 这样 易 于着 生 硅 藻 ,香 鱼 刮 食 硅 藻 后 能增 加 其 特 有 的 香 味 。面 积 1 0 0  ̄3 0 0米 。 ,水深 6 0 ~ 9 0厘米 。 形状 以 圆形 为 好 ,池 底 周 边 略 向池 中心 倾斜 。

采 用 生 石 灰 或 漂 白粉 带 水 消 毒 。 消 毒 时 问 : 般在鱼苗投放前 l 8天左 右 进 行 。方 法 :将 池 水
蓄至 9 0 厘米 高后用生石灰 3 0 克/ 米。 或 漂 白粉 5 ~ 6克/ 米。 进 行 全 池 泼 洒 ,2 ~3 天后将消毒水排干 。 并在放 苗前 l 5 天左右重新加注 新水 5 0  ̄6 0 厘米 ,

养 殖 , 一 可 以推 迟 鱼 体 成 熟 、 防止 老 化 黑 变 、 延
长 生 长 期 , 以获 得 体 大 肥 腴 、 色 彩 鲜 亮 的 罩 膜 保 温 、后 期 掀 膜 通 风 降 温 ,使 整 个 养 殖 周 期 水温 恒 定 在 最 适 范 围 ,确 保 香 鱼 始 终 保 持 旺盛 的摄 食 力 和 良好 的消 化 、 吸 收
5 厘米 的幼苗 5 3万 尾 ,进 行 保 温 暂 养 ,4月 8日 , 按1 6 0 尾/ 米 密度 分 塘 放 养 。饲 养 3 个月,于 7 月

大棚温室养鱼工程施工方案

大棚温室养鱼工程施工方案

大棚温室养鱼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大棚温室养鱼是指在温室大棚内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利用人工光源或自然光照,联合种植水草等植物,实现对水中鱼类的养殖。

该工程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养殖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养鱼过程中的一些疾病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鱼类养殖的产出和品质。

二、工程建设条件1.大棚温室养鱼工程选择的地点应该离水源较近,能够满足鱼类的养殖环境要求。

2.地面平整,无严重的沙砾堆积,确保大棚的基础施工稳固。

3.充足的阳光照射,利于养殖环境维护。

三、工程主要设备1.大棚温室:选择高质量的钢琴板或者玻璃制成的大棚温室,确保温室内外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适合鱼类的生长养殖。

2.水泵和过滤装置:用于循环水源、筛选杂质和维持水质环境。

3.养殖箱和隔层:用于放置和种植水草,同时作为鱼类养殖的场所。

4.光源设备:确保大棚内光照充足,能够满足鱼类养殖的需要。

四、工程施工过程1.大棚温室的安装:首先要在选定的地点安装大棚温室,确保大棚的四周有一定的空间和通风的条件。

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大棚的大小和形状,采用专业工具和固定设备进行固定和调整。

2.水泵和过滤装置的安装:选定水源附近的位置,将水泵和过滤装置进行安装。

确保水源的稳定性和水质的清洁度。

3.光源设备的调试:根据大棚的形状和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光源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确保大棚内的光照充足,满足鱼类养殖的需要。

4.养殖箱和隔层的设置:根据大棚的大小和养殖鱼类的种类,设置合适大小和数量的养殖箱和隔层。

同时,将水草和其他饲料引种到养殖箱中,开始鱼类的养殖。

五、工程管理和维护1.水质管理:定期检查和调整水源和过滤装置,确保水质的清洁度和稳定性。

2.养殖环境维护:定期清洁和消毒养殖箱和隔层,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光照管理:定期检查和调整光源设备,确保大棚内的光照充足和稳定。

4.饲料管理:根据养鱼的种类和规模,选择合适的饲料,定期投放,并注意鱼类的饮食情况和生长发育状态。

利用地热能进行温室鱼类养殖的步骤

利用地热能进行温室鱼类养殖的步骤

利用地热能进行温室鱼类养殖的步骤温室鱼类养殖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养殖方式。

与传统的露天鱼塘相比,利用地热能进行温室鱼类养殖可以提供更加恒定和适宜的水温,从而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以下是利用地热能进行温室鱼类养殖的步骤。

准备场地和设备。

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地进行鱼类养殖,最好是靠近地热资源的地方。

然后安装必要的设备,包括温室、水池、循环水系统、水温控制系统等。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功能正常,以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

选择适合的鱼种。

温室鱼类养殖适合的鱼种有很多,如鲤鱼、虹鳟鱼、鲢鱼等。

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鱼种。

同时考虑鱼种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市场价值等因素。

接下来,准备养殖水源。

地热能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水源,首先要确保养殖水源的充足和质量良好。

可以选择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作为养殖水源,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处理,保证水质符合鱼类的生长需求。

搭建温室和水池。

温室的搭建需要尽量充分利用地热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

水池的建设要考虑到鱼类的生存空间和水质保持等因素,同时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水深。

在养殖过程中,水温的控制尤为重要。

利用地热能的优势,可以通过调节供热管道的流向和流速,来控制水温的升降。

保持合适的水温有助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养殖管理制度。

包括饲料的供应和配给、水质的监测和处理、病害的防控等方面。

定期进行鱼类的体检和养殖环境的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障养殖的顺利进行。

进行养殖收获和销售。

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鱼类的捕捞、分级和分群,将成熟的鱼类收获出来。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销售,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收入。

总结起来,利用地热能进行温室鱼类养殖的步骤包括准备场地和设备、选择适合的鱼种、准备养殖水源、搭建温室和水池、控制水温、建立养殖管理制度和进行养殖收获和销售。

在这个过程中,养殖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要密切关注鱼类的生长状况和养殖环境的变化,以保证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大棚养鲈鱼实施方案

大棚养鲈鱼实施方案

大棚养鲈鱼实施方案
大棚养鲈鱼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养殖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大棚。

2. 建造大棚:使用塑料薄膜等材料建造适合鲈鱼养殖的温室大棚,确保大棚牢固、不漏水。

3. 池塘准备:在大棚内挖掘一定数量的池塘,池塘大小根据养殖规模而定,深度在2米左右。

池塘底部要平坦、坚硬,并铺设防渗漏材料。

在池塘周围设置防逃设施,防止鲈鱼逃逸。

4. 消毒与水质调节:在放养鲈鱼前,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

同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的清新和溶氧充足。

可以安装增氧设备,定期开启增氧机。

5. 苗种选择与放养:选择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鲈鱼苗种,放养前进行消毒处理。

根据池塘大小和养殖计划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尾鲈鱼苗种。

6. 饲料投喂:选择优质饲料进行喂养,根据鲈鱼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定时、定点、定量投喂。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污染。

7. 日常管理:定期巡查大棚内池塘,观察鲈鱼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水质管理措施。

做好防病、防虫、防逃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8. 捕捞与销售:根据市场情况和养殖计划,适时捕捞成鱼销售。

可以采用拉网或垂钓等方式进行捕捞。

需要注意的是,大棚养鲈鱼需要充分利用大棚的保温性,保持适宜的水温。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可以利用大棚保持水温在18~20℃左右,进行反季节养殖。

此外,还需要注意养殖密度的合理性和水质的监控管理,避免养殖过密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鲈鱼生长。

日光温室金鱼早繁技术

日光温室金鱼早繁技术

日光温室金鱼早繁技术为了提高我市金鱼的商品规格质量,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们把蔬菜日光温室技术推广应用到金鱼的人工繁殖方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一、日光温室建造1.基本结构和材料温室主要由后墙和东西山墙,后屋面和前屋面组成。

墙体用砖砌成,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承重;二是保温蓄热。

后屋面主要起隔热保温作用,主要由半人字梁,顶立柱脊梁等组成。

前屋面由前立柱、中立柱、8号铁丝、聚乙烯无滴塑料薄膜等组成。

2.设计中的总体尺寸(1)跨度:结合鱼池的规格,以10米左右为宜,因为这样的跨度,配之以一定的屋脊高度,可以保证南屋面有较大的采光角,也可以保证操作管理所需的空间。

(2)高度:温室的高度指屋脊的高度,即日光温室的最高点至室内鱼池埂平面间的距离,高跨比为1:3.5。

10米跨度的温室,一般高度为3―3.5米。

(3)长度:日光温度的长度一般采用50米左右,过长过短都会影响控温性能。

如果温室长度过短,室内受山墙遮荫的面积与温室面积的比相对增加,温室采光增温效果差。

温室过长,温差变化太大,会给温度控制和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4)前屋面角度:日光温室前屋面与地平角的夹角,即为“屋面角(采光角)”。

屋面角与太阳高度角构成光线入射角,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到光线因反射而造成的损失程度。

我市推广的琴弦式日光温室一般采用前屋面长、后屋面短的构型,采光角为21°左右。

3.温度调控方法(1)保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前屋面覆盖草苫,墙外培防寒土。

(2)降温:从3月份起,为了防止温差大大,白天可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将薄膜掀起,打开东西山墙的耳窗通风降温。

4.鱼池结构鱼池采用保水节水的砖混水泥抹面结构,按用途分为蓄水池和养殖池。

蓄水池与养殖池的面积为1:12,立方比为1:4。

蓄水池规格为40米x50米x1.5米,养殖池为5米x5米x0.5米,底面向排水口稍微倾斜,进排水用无毒聚乙烯塑料管,规格为直径150毫米,两排池为一单元,在每一单元埋设进排水管道,安装喷淋增氧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温室大棚准备;(2)5月上旬清除池塘淤泥,消毒清塘后进水,消毒水质,施益生素、肥水素培养水中浮游生物;(3)每亩放养占总放养尾数60%的白鲳鱼种,20%的白链、鳍鱼,6%的草鱼,14%的鲤鱼、卿鱼;(4)每天上、下午各投饵料2次;(5)苗种入池后,追肥、调节水质、换水,开增氧机,调节池水温度,每5d用专用机械全池吸污一次;(6)轮换泼洒光合细菌、益生素进行病害防治。

本技术提供的养鱼方法,充分利用水体生态环境,养殖技术新颖,操作科学规范,不仅提高了水产养殖的质量,更大大增加了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解决了现有原池养殖产量低、肉质差、药物使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问题。

技术要求1.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温室大棚准备:温室大棚为长方形,东西长45m,南北宽30m,室内池塘面积0.13hm2,池塘底部四周混凝土浇筑圈梁,池塘四壁立铺红砖,池塘四角设立柱作为砖的支撑,底为土质,池深3.5m,池塘内设有进排水系统和3.0kW叶轮式增氧机10台、普通机井一眼、1800m地热深水井一眼;(2)池塘准备:5月上旬用泥浆泵清除池塘淤泥,用生石灰消毒清塘;消毒3d后进水,进水深度3.2m,水源为冷井水和热水井调节水温,水温控制在22~27℃之间;进水结束后,用1g/m2的漂白粉消毒水质,并安装增氧机曝气混合水质;5~7d后施益生素15kg/hm2,施肥水素15~30kg/hm2培养水中浮游生物;(3)鱼苗放养:每亩放养规格在5~8cm,体重为10~20g的白鲳鱼种1000~1200尾,占总放养尾数的60%;每亩放养尾重在20~40g的白链、鳍鱼300~500尾,占总放养尾数的20%;每亩放养尾重在200~250g的草鱼20~50尾,占总放养尾数的6%;剩余14%为鲤鱼、卿鱼;(4)饵料投喂:投饵料次数为每天4次,上、下午各2 次,上午投饵料占40%,下午投饵料占60 %;(5)水质调控:苗种入池后,每3~5d用肥水素追肥一次;每10~15d用益生素调节水质,每10~15d换水30~40cm,池水透明度维持在10~20cm;养殖前期每5~7d换水1次,中期每3~5d换水1次,后期每2~3d换水1次;养殖前期白天开增氧机4h,夜间开增氧机5~7h,中期、后期10个增氧机不间断开机;通过换水和开启增氧机,使溶解氧为3~4mg/L,透明度30~35cm;调节池水温度保持在22~25℃之间;成鱼养殖阶段,每5d用专用机械全池吸污一次;(6)病害防治:每7~10d轮换泼洒光合细菌、益生素进行病害防治,10~15d泼洒溴氯海因消毒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地热深水井出水温度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生石灰用量为2250~3000kg/h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底层设置有饲料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鱼粉10%,大豆饼25%,菜饼和芝麻饼25%,米糠10%,麸皮10%,猪用混合料18%,磷酸氢钙为主的混合盐2%,下脚面粉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鱼粉5%,大豆饼20%,菜饼和麻饼30%,米糠15%,熬皮8%,猪用混合料20%,磷酸氢钙为主体的矿物盐2%,下脚面粉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换水量为30~40%。

技术说明书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

背景技术目前的养殖鱼大多采用原池塘养殖,水面大,水质控制难,病虫害多,难防治,即使治病还是用各种化学药品防治,对鱼等水产品品质和水质有直接影响。

产量又难提高,目前亩产量不超过5000斤,喂饵料利用率低,目前只利用70%的饲料,其余的浪费掉,造成养殖成本高。

沉入池塘底饲料很快腐烂变质,影响水资源,同时水质变化快,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环境严重。

另一方面与自然海水相比,大棚养鱼废水具有水温变化幅度小、污染较轻,水中残饵和鱼类排泄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等特点。

我们面临着地少水缺的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面积实现高产、无公害、绿色养殖是绿色农业急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水体生态环境,养殖技术新颖,操作科学规范,不仅提高了水产养殖的质量,更大大增加了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解决了现有原池养殖产量低、肉质差、药物使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温室大棚准备:温室大棚为长方形,东西长45m,南北宽30m,室内池塘面积0.13hm2,池塘底部四周混凝土浇筑圈梁,池塘四壁立铺红砖,池塘四角设立柱作为砖的支撑,底为土质,池深3.5m,池塘内设有进排水系统和3.0kW叶轮式增氧机10台、普通机井一眼、1800m地热深水井一眼;(2)池塘准备:5月上旬用泥浆泵清除池塘淤泥,用生石灰消毒清塘;消毒3d后进水,进水深度3.2m,水源为冷井水和热水井调节水温,水温控制在22~27℃之间;进水结束后,用1g/m2的漂白粉消毒水质,并安装增氧机曝气混合水质;5~7d后施益生素15kg/hm2,施肥水素15~30kg/hm2培养水中浮游生物;(3)鱼苗放养:每亩放养规格在5~8cm,体重为10~20g的白鲳鱼种1000~1200尾,占总放养尾数的60%;每亩放养尾重在20~40g的白链、鳍鱼300~500尾,占总放养尾数的20%;每亩放养尾重在200~250g的草鱼20~50尾,占总放养尾数的6%;剩余14%为鲤鱼、卿鱼;(4)饵料投喂:投饵料次数为每天4次,上、下午各2 次,上午投饵料占40%,下午投饵料占60 %;(5)水质调控:苗种入池后,每3~5d用肥水素追肥一次;每10~15d用益生素调节水质,每10~15d换水30~40cm,池水透明度维持在10~20cm;养殖前期每5~7d换水1次,中期每3~5d换水1次,后期每2~3d换水1次;养殖前期白天开增氧机4h,夜间开增氧机5~7h,中期、后期10个增氧机不间断开机;通过换水和开启增氧机,使溶解氧为3~4mg/L,透明度30~35cm;调节池水温度保持在22~25℃之间;成鱼养殖阶段,由于鱼种密度大,投饵量高,池底易产生废弃物,为防止水质败坏,每5d用专用机械全池吸污一次;(6)病害防治:每7~10d轮换泼洒光合细菌、益生素进行病害防治,10~15d泼洒溴氯海因消毒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地热深水井出水温度为5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生石灰用量为2250~3000kg/hm2。

进一步的,所述池塘底层设置有饲料台,有利于鱼群尽快摄食和避免饲料的浪费。

进一步的,当投喂亲鱼或种鱼时,所述饵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鱼粉10%,大豆饼25%,菜饼和芝麻饼25%,米糠10%,麸皮10%,猪用混合料18%,磷酸氢钙为主的混合盐2%,下脚面粉5%。

进一步的,当投喂商品鱼时,所述饵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鱼粉5%,大豆饼20%,菜饼和麻饼30%,米糠15%,熬皮8%,猪用混合料20%,磷酸氢钙为主体的矿物盐2%,下脚面粉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换水量为30~40%。

综上所述,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地热井发展温室大棚养鱼,符合现代渔业发展方向的朝阳产业,属设施渔业,其集约化程度高,能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占地规模小,人为控制能力提高,能有效地减少自然环境的影响,管理方便,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单位产出率,高产高效。

同时由于采用温室大棚养殖,可以实施错季上市,避开成鱼上市高峰期,能大幅提高销售价格。

温室大棚养殖不受季节和温度影响,可根据市场价格存压塘,调节上市时间。

2、本技术方法养殖的淡水白鲳鱼肉质好、商品价值高,而且由于淡水白鲳鱼的食性杂且广,能充分利用水体的饵料生物和人工饲养,其鱼苗又有群居群聚的特性,易捕捞,大小水体的高产池均可混养,在不增加投资和劳力的情况下便能达到增产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

一种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养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温室大棚准备:温室大棚为长方形,东西长45m,南北宽30m,室内池塘面积0.13hm2,池塘底部四周混凝土浇筑圈梁,池塘四壁立铺红砖,池塘四角设立柱作为砖的支撑,底为土质,池深3.5m,池塘内设有进排水系统和3.0kW叶轮式增氧机10台、普通机井一眼、1800m地热深水井一眼;(2)池塘准备:5月上旬用泥浆泵清除池塘淤泥,用生石灰消毒清塘;消毒3d后进水,进水深度3.2m,水源为冷井水和热水井调节水温,水温控制在22~27℃之间;进水结束后,用1g/m2的漂白粉消毒水质,并安装增氧机曝气混合水质;5~7d后施益生素15kg/hm2,施肥水素15~30kg/hm2培养水中浮游生物;(3)鱼苗放养:每亩放养规格在5~8cm,体重为10~20g的白鲳鱼种1000~1200尾,占总放养尾数的60%;每亩放养尾重在20~40g的白链、鳍鱼300~500尾,占总放养尾数的20%;每亩放养尾重在200~250g的草鱼20~50尾,占总放养尾数的6%;剩余14%为鲤鱼、卿鱼;(4)饵料投喂:投饵料次数为每天4次,上、下午各2 次,上午投饵料占40%,下午投饵料占60 %;(5)水质调控:苗种入池后,每3~5d用肥水素追肥一次;每10~15d用益生素调节水质,每10~15d换水30~40cm,池水透明度维持在10~20cm;养殖前期每5~7d换水1次,中期每3~5d换水1次,后期每2~3d换水1次;养殖前期白天开增氧机4h,夜间开增氧机5~7h,中期、后期10个增氧机不间断开机;通过换水和开启增氧机,使溶解氧为3~4mg/L,透明度30~35cm;调节池水温度保持在22~25℃之间;成鱼养殖阶段,由于鱼种密度大,投饵量高,池底易产生废弃物,为防止水质败坏,每5d用专用机械全池吸污一次;(6)病害防治:每7~10d轮换泼洒光合细菌、益生素进行病害防治,10~15d泼洒溴氯海因消毒剂。

其中,步骤(1)地热深水井出水温度为50℃;步骤(2)的生石灰用量为2250~3000kg/hm2;池塘底层设置有饲料台,有利于鱼群尽快摄食和避免饲料的浪费;当投喂亲鱼或种鱼时,饵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鱼粉10%,大豆饼25%,菜饼和芝麻饼25%,米糠10%,麸皮10%,猪用混合料18%,磷酸氢钙为主的混合盐2%,下脚面粉5%;当投喂商品鱼时,饵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鱼粉5%,大豆饼20%,菜饼和麻饼30%,米糠15%,熬皮8%,猪用混合料20%,磷酸氢钙为主体的矿物盐2%,下脚面粉5%;步骤(5)换水量为30~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