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B

合集下载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指导教师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任务1.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净水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给水处理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掌握净水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任务根据已知资料,进行城市给水处理厂的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包括:1. 给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与工艺设计;2. 取水构筑物形式的选择与设计计算;3. 给水处理常规构筑物如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二泵房、加氯间等的工艺计算;4. 对处理厂进行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 设计说明书说明工程概况、工程规模、水质水量、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和个数、主要设备的性能和数量等。

2. 设计计算书净水工艺流程选择确定,各构筑物尺寸的主要计算过程、主要设备(如水泵、鼓风机等)的选取、给水处理厂的高程计算等。

3. 设计图纸净水厂平面布置图;净水构筑物高程图。

三、设计资料1.城市概况B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水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东接溆浦、洞口,南邻绥宁、会同,西界芷江,北依怀化。

地处东经109°32′至110°31′,北纬26°91′至27°29′。

B市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中国冰糖橙之乡。

市区为B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位于沅江与巫水交叉处。

根据B 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B市将发展成为一个融工、商、贸于一体的新兴工业城市和环境优美、对外交通便捷的生态宜居城市。

2.自然特征1、地形整体而言,地形北高南低,临巫水两侧地势高程较小。

整个县城地势平坦,规划区域内地形高差较小。

2、气候B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分,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全年的平均气温在17度左右,月平均气温最热29.5℃,最冷-9.2℃。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设计6X2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处理设计(夏季水质)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年月日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水在火力发电厂中的生产工艺中,既是热力系统的工作介质,也是某些热力设备的冷却物质,所以水质的优劣,是影响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社会不断的进步,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大型火电机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电工厂化学水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的用水多来自于江、河、水库等水力资源,大江、大河、水库中的水含有有机物、胶体等杂质,水中含有溶解的盐类及气体。

其中有些盐类,如钙盐和镁盐进入锅炉,会使锅炉的管壁结成污垢,严重时造成爆管事故。

如果高压蒸汽把盐类带进汽轮机,还会在高压喷嘴或汽轮机叶片上沉积,影响汽轮机的出力和效率,严重时造成汽轮机叶片断裂事故。

另一问题是在水冷却设备中,热水与较冷的水接触后,部分水蒸发成蒸汽排入大气中,把热量带走,因此要损失一部分水。

损失的循环水也较大,我国凝汽式发电厂补给水流约为5%,国际较先进水平补给水流为1%~3%,热电厂由于供热回水损失较大,补给水流为30%以上,造成电厂年运行费用增大。

因此为了保证热力系统中有良好的水质,必须对水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和严格的监督水汽质量。

所以电厂中必须设置锅炉水处理系统,对原水进行化学加药除氧、离子交换除盐、过滤澄清除杂质等处理。

本次课程设计以6X200MW汽包锅炉为题目来探讨发电厂锅炉水处理设计等问题。

课程设计是工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的目的1.2 课程设计的方式1.3 课程设计的容1.4 课程设计的要求1.5 课程设计的题目1.6 设计原始资料1.6.1 锅炉额定蒸发量1.6.2 水源夏季水质1.7 课程设计的安排1.8 课程设计成果第二章课程设计说明书2.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2.2 设计的方案选择2.2.1 设计的依据和围2.2.2 工艺方案的选择2.3 工艺说明2.4 建筑物与设备的工艺设置第三章课程设计计算书3.1 补给水处理系统出力的计算3.2 体再生混床的计算3.3 强碱阴离子交换器的计算器的计算3.4 大气式除CO23.5 强酸阳离子交换器的计算3.6无阀滤池的计算第四章总结参考文献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工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打好基础。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B》教学大纲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B》教学大纲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B》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14916718课程名称: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B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Of Power Plant学分: 1 设计周数:1适用对象:适用于本科环境工程及电力环保专业先修课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及电厂给水处理工程一、目的和意义本课程在完成《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课程之后开设,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水处理技术知识,进行实际模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以加深对水处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锅炉水处理初步设计的能力。

二、选题要求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选题内容不应太简单,难度要适中;最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反映水处理新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成果宜具有相对完整功能。

三、任务及要求1、任务(1)具有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分析资料及自主学习的能力(2)具备系统选择的能力;(3)具有处理构筑选型和计算的能力2、要求(1)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 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

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并尽量早些,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指导教师在公布课程设计课题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2)教师讲解a.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安排、考核方法、注意事项b・讲授必要的课题背景和相关知识、原理。

(3)学生查询资料,进行设计并完成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水处理流程的确定;水质分析结果的审核;预处理方案设计计算;除盐系统的设计计算;水处理除盐系统图。

(4)教师审查重点是计算书和说明书编制的格式、内容和深度。

(5)撰写设计总结报告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应认真、规范、正确。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电厂水处理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设计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水处理系统设备选择及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水处理系统设备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补给水处理系统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凝结水处理系统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设计总结与思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主要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设计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第一节课程设计目的一、课程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及加工整理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5、培养学生设计运算能力及专业设计手册的使用能力;6、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7、培养学生方案分析论证能力;8、通过设计,学生应熟悉并掌握与火电厂水处理有关的方针政策、标准规范;9、培养学生工程制图及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能力。

电厂给水系统课程设计

电厂给水系统课程设计

电厂给水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厂给水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电厂给水系统的主要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了解电厂给水系统的水质要求,以及不同水质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分析电厂给水系统的实际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厂给水系统方案,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估。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厂给水系统产生兴趣,认识到其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能源领域的探索欲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厂给水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其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厂给水系统概述:介绍电厂给水系统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使学生对该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电厂给水系统主要组成部分:讲解锅炉、汽轮机、水泵、水处理设备等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使学生了解系统各部分的协同作用。

3. 电厂给水系统参数及关系:分析压力、温度、流量等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4. 水质要求与处理:介绍电厂给水的水质要求,讲解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如离子交换、反渗透等,使学生了解水质对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5. 电厂给水系统设计与分析:教授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厂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理解水质指标对电力生产的影响。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如絮凝、沉淀、过滤和反渗透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厂给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及维护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厂给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就给水处理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责任意识,关注电厂给水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2. 激发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习电厂给水处理技术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从事电力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厂给水处理原理:介绍水质指标、水质标准及其对电力生产的影响,分析絮凝、沉淀、过滤等基本处理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厂给水处理原理》2. 常用给水处理技术:讲解反渗透、离子交换、电渗析等先进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及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常用给水处理技术》3. 电厂给水系统运行管理:分析电厂给水系统的运行原理、设备维护与管理要点,探讨优化运行措施。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厂给水系统运行管理》4. 实验教学:开展给水处理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给水处理实验》5. 案例分析:分析电厂给水处理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材章节:第七章《电厂给水处理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安排进行,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本文就是一篇关于“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的文档,将从选题背景、课程内容、实践要求、方案创新四个方面来阐述该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

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种污染物质大量排放,使得水资源污染和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水处理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解决当前水污染问题的关键环节。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是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宝贵机会。

二、课程内容1. 水处理工程概述本章重点介绍水处理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主流技术和处理方法等知识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做铺垫,并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基础。

2. 水质分析与评价学习本章,有助于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全球面临的水污染问题。

同时,本章节的知识也为后续学习中的污染物识别、检测、监测和评价等提供必要依据。

3. 水处理技术讲授本章节,需要综合涉及水处理的基本要素: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特征;水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水处理技术的优劣比较等。

学生要掌握不同水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实施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灵活应用。

4. 水处理工程设计学习本章节,引导学生掌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各种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依据和要求,以及基本的设计计算方法。

并联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水平。

三、实践要求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实践要求。

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室或场地中的设备进行水质分析和处理实验,从设计、操作、记录和掌握实验结果等方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际水处理工程项目场地,了解工程的实施情况,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四、方案创新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创新不断地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本课程设计报告内容中还包括方案创新。

方案创新的目标是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和发掘各类问题,进而通过组织相关调查研究、设计新型处理方案、模拟仿真和验证等方式,不断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电厂水处理课程设计

电厂水处理课程设计

电厂水处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厂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培养学生对电厂水处理技术的科学理解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电厂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掌握电厂水处理的常用方法和设备。

3.了解电厂水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厂水处理实际问题。

5.具备进行电厂水处理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6.能够进行电厂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厂水处理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和实践探索的积极态度。

3.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厂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具体安排如下:1.电厂水处理概述:介绍电厂水处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电厂水处理原理:讲解电厂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3.电厂水处理方法:介绍电厂水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氧化、反渗透等。

4.电厂水处理流程:解析电厂水处理的具体流程,包括原水预处理、主体处理和深度处理等。

5.电厂水处理设备:介绍电厂水处理常用设备的特点和应用。

6.电厂水处理技术进展:讲解电厂水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厂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和运用电厂水处理技术。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电厂水处理的过程和效果。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电厂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厂水处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电厂水处理专业书籍,以拓宽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教学PPT,提供形象的电厂水处理流程图和设备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B》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4916718
课程名称: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B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Of Power Plant
设计周数:1 学分:1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适用于本科环境工程及电力环保专业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及电厂给水处理工程
一、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在完成《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课程之后开设,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水处理技术知识,进行实际模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以加深对水处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锅炉水处理初步设计的能力。

二、选题要求
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选题内容不应太简单,难度要适中;最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反映水处理新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成果宜具有相对完整功能。

三、任务及要求
1、任务
(1)具有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分析资料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具备系统选择的能力;
(3)具有处理构筑选型和计算的能力
(4)具有总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的初步能力
(5)具有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初步能力
2、要求
(1)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
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

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并尽量早些,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指导教师在公布课程设计课题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2)教师讲解
a.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安排、考核方法、注意事项
b.讲授必要的课题背景和相关知识、原理。

(3)学生查询资料,进行设计并完成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水处理流程的确定;水质分析结果的审核;预处理方案设计计算;除盐系统的设计计算;水处理除盐系统图。

(4)教师审查
重点是计算书和说明书编制的格式、内容和深度。

(5)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应认真、规范、正确。

四、进程安排
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法:(1)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质量占70%;(2)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过程的表现占10%;(3)答辩回答问题的情况占20%,成绩按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丁恒如编,锅炉水处理初步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2005).
参考书:(1)邵刚编.膜法水处理技术(第2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2)冯逸仙编.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工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李增元编.火力发电厂水处理及水质控制.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大纲制订人:张海云
大纲审定人:薛云波
制订日期:2010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