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上学期](初中一年级语文)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相似”意义最接近的一组是()A. 接近B. 相像C. 合适D. 相同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意义上相同的一组是()A. 活泼、可爱、调皮B. 立即、马上、连忙C. 轻松、愉快、惬意D. 撒谎、欺骗、忽悠答案:B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烟波江上使人愁,帝女花前倚伏楼。

楼上月如钩,楼上月如钩!(1)这首诗写的是谁?(2)诗中写的是什么场景?A. (1)梁红玉 (2)夜色苍茫B. (1)凤姐 (2)宫殿丽景C. (1)贾宝玉 (2)烟波江上D. (1)贾探春 (2)花前楼阁答案:D(二)填空题1.红楼梦的作者是(cao xuexin)。

答案:曹雪芹2.现存的《红楼梦》120回,第120回又称作(fahuajie)。

答案:“定稿抄本”的“葬花节”.3.是哪位女儿因病去世催促贾母嫁妹妹,最终嫁到贾家成了贾母的小舅母翁?(叶赫氏)。

答案:叶氏、赫让之女、小红游的割舌之妾(三)简答题1.什么是“白话文学”?答案:白话文学是指以白话为基础写成的文学作品,即不使用文言文的文学创作形式,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文学流派。

2.《红楼梦》中贾母、贾政、贾琏是很重要的三个贾府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案:贾母性格开朗、大度、乐善好施,喜爱博弈;贾政性格刻板、迂腐、虚伪,自视甚高;贾琏性格猥劣、貌似堂堂、奉承阿谀,外表虚荣,内心卑微。

(四)作文题请你给朋友写一篇题为《我的邻居》的短文,短文包含以下要点:1.描述一下你的邻居和他们一家人;2.与他们相处的感受;3.你的邻居家发现房子着火,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略(因为涉及到实际安全问题,我不敢随意编造内容,请理解)。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篇一】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抛下(pōu)豌豆(wān)注视(níng)枯竭(hé)B、屏息(píng)卖弄(lòng)玷污(diàn)头晕目眩(xuàn)C、洗耳恭听(gōng)澄清(chéng)应和(hè)雏形(chú)D、贮蓄(zhù)刹那间(shà)忍俊不禁(jīn)栖息(xī)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行影不离昂然直立喜爱虚荣头晕目眩B.无可奈何极力挣扎独具慧眼忘乎其形C.宽洪大量走投无路一模一样廋骨嶙峋D.秋风潇瑟哄堂大笑思前想后盘虬卧龙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恰当的一组词是()(2分)①我打算___________儿子,由于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_________。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________地铺着。

A.委屈寒颤随便B.委曲冷颤任凭C.委屈寒颤任凭D.委曲冷颤随便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尽管遭受厄运是坏事,由于可以熬炼人的意志。

B、今日班都来参与劳动了,只有文艺请假了。

C、她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D、只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是英勇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B、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C、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6、填空。

(10分)(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3)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í) 憔.悴(jiāo) 祷.告(tāo) 匿.笑(nì)B.菡萏.(dàn) 侍.弄(shì) 瘫.痪(tān) 霎.时(shà)C.嫩.芽(nèng) 诀.别(jué) 攲.斜(qī) 姊.妹(zǐ)D.粼粼.(nín) 淡雅.(yá) 徘徊.(huí) 反悔.(huǐ)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哆嗦赤裸淅沥垂垂幕老B.猥琐褪尽遗憾察颜观色C.凝望涉足幽寂零仃D.延绵刹那嫁接恍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受寒流不断南下的影响,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

B.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C.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

D.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语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尝到一口美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初 一 语 文 期 中 试 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初 一 语 文 期 中 试 卷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炽.热(chì)争执.(zhí)黄晕.(yūn)镰.刀(lián)B.半晌.(shǎng)倾.向(qīn)枯涸.(hé)竦.峙(sǒng)C.截.然(jié)匿.笑(nì)乌桕.(jiù)抖擞.(sǒu)D.譬.如(pì)贮.蓄(chù)梦寐.(mèi)菡.萏(hàn)2.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婪烧搓捻辛辣花团锦簇B.黑痣抚弄遗撼恍然大悟C.褪色唯恐绰号珠丝马迹D.磕头尴尬铭记独具慧眼3.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皱纹澄清肥硕花枝招展B.须臾发髻寥廓冼耳恭听C.酝酿栅栏蟋蟀哑雀无声D.婉转倏忽决别翻来覆去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品尝独特感受绝妙意境浓情厚意B.品评浓情厚意绝妙意境无限趣味C.品赏浓情厚意闲情逸致无限趣味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意独特感受5.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1分)(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用,。

描写莺燕报春的勃勃生机。

(3),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开轩面场圃,。

(孟浩然《过故人庄》)(5),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下面文字出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一年级)》,请用正楷字体正确、美观地书写。

要求笔画规范,结构匀称,大小协调,行款整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二、基础知识综合2.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学校组织同学们在网上进行了一次游学活动,追寻课本中的作家在北京留下的足迹。

第一站,同学们来到冰心故居。

1913年,13岁的冰心跟随父亲从福州老家来到北京。

这里灰突突的氛围和“有风三尺土,无雨一街泥”的恶劣天气与南方jié()然不同。

1914年,家人把她送到一所中学读书。

学校管理严格,尤其重视实践,还会组织学生们进行biàn()论、郊游等。

直至今日,她一直说,[A]中学阶段的这几年对她的一生都具有_____(举足轻重/举重若轻)的影响。

第二站是老舍的故居。

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一直居住灯市口西街丰盛胡同19号。

在这个静谧的小院中,老舍创作了24部戏剧剧本和两部长篇小说,其中引起轰动的是《龙须沟》《茶馆》。

第三站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国——地坛。

[B]史铁生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地坛。

1972年,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史铁生“走”进_____(人声鼎沸/人迹罕至)的地坛。

[C]当人们为《我与地坛》中通透和超越之美而感kǎi ()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想象和体会他的jiān()难困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命运,[D]而每个人的命运都布满了坎坷与曲折,只是呈现出不同的方式而已。

甲_____,乙_____,丙_____,丁_____。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根据注音填写在括号内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èn)截B.静谧(mì)辩C.坎坷(kē)慨D.曲折(qǔ)坚(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意思恰当的一项是()A.举足轻重人声鼎沸B.举重若轻人迹罕至C.举重若轻人声鼎沸D.举足轻重人迹罕至(3)依据文段内容,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正确的顺序是()①只有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残缺②生命本来就是不圆满的③挑战命运④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来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4)语段中对[A][B][C][D]四句话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A]句中画波浪线“阶段”与“时期”“时段”是同义词。

人教版新教材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新教材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新教材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济南中学七年级05-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1、 ,江春入旧年。

2、绿树村边合, 。

3、曲径通幽处, 。

4、见贤思齐焉, 。

5、请你从学过的古诗词中列举出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的(作者) , 。

(多写一句奖励1分) 的(作者) , 。

6、请你从学过的古诗词中列举出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的(作者) , 。

(多写一句奖励1分)的(作者) , 。

7、我国古典文学名着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

(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示例:书名:《水浒传》 人物:吴用 故事:智取生辰纲书名: 人物: 故事:二、古诗文阅读 (25分)(一)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这首诗中前六句描写了水面初平、 、燕啄春泥、 、草没马蹄等几幅早春的典型画面。

9、最后一句写到诗人“行不足”、爱不够的湖东白沙堤时,除了说“绿杨阴”之外没有再展开具体描绘,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二)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_____ ,为之怡然称快。

10、 把原文补充完整。

(2分)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①项为之强.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③作青云白鹤观. ④徐喷以.烟 12、 翻译句子:(2分)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句:13、 从《论语》和《童趣》中找出关于“为”的不同意义的句子。

(4分)①为:因为。

例句: ②为:替。

例句: ③为:是。

例句: ④为:被。

例句:(三)杨朱①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②衣而反。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第一部分(1-3题19分)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我校一年一度的“文化科技节”活动即将开始,小明对其中的“书香画韵”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又担心自己做不好,对于是否参加活动犹豫不决。

班主任张老师得知后,开导小明说:“成功的定义不仅qǔ jué()于结果,参加活动的意义主要在于过程中的磨练。

何况,老师相信你能做好!”听了张老师的谆谆()教诲,看着张老师hé ǎi()的面容,小明仿佛心中有了着落(),下定决心报名参加了活动。

2.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8分)在学校的“文化科技节”活动中,小轩参加了其中的“校园好诗词”活动。

下面的古诗文默写是他遇到的第一项挑战,请你也加入挑战吧!(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论语》中的一些句子蕴含着学习的方法,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学习之后要按时温习;还有一些句子带给我们为人修养方面的启发,例如“一箪食,一瓢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品质,告诉我们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

3.综合性学习:根据情境要求,完成任务。

(7分)在学校的“文化科技节”活动中,小帆所在的班级承办了“头脑风暴”活动,小帆是这项活动的负责人。

她在负责这项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她解决。

(1)小帆为现场比赛撰写了一段开场白,并请语文老师帮忙审阅。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共27 分)(一)默写(12 分)1.默写(1)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元曲,回答问题(4 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断肠人”的意思是。

3.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曲子在布局上特点显著,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作者自己,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既有他的眼中所见,也有他的经行地和所骑所感。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总括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曲子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作者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三)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1 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上学期](初中一年级语文)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命题杨金洪审题程金凤潘世华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卷面6分)第Ⅰ卷(59分)一.(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造诣(yǐ)冗长(rǒng)撰文(zhuàn)呻吟(yíng)B.戏(xuè)诽谤(bàng)辍学(chuò)哽咽(yān)C.溺水(nì)憧憬(chōng)揶揄(yé)黄晕(yùn)D.铿锵(kēng)毛坯(pēi)滑稽(jī)虐杀(nü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煞费苦心人情事故萍水相逢俗不可耐B.言简意赅怨天尤人猝不及防乳臭未干C.不能自己任劳任怨风尘仆仆呼朋引伴D.柳暗花明名副其实消声匿迹含辛茹苦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永远那么毒,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A.响晴响亮温晴B.响亮温晴响晴C.温晴响晴响亮D.温晴响亮响晴二(30分)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5分)还给谁三毛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

那时侯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望着我。

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

他站起来,还在看我。

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枝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

恩!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爱的弄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

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

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总是美妙的。

这份能力,来自那枝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的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4.第四段中金发青年“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他这样滑稽、夸张的表现是为了。

(3分)5.六至十段写金发青年特殊的鼓励方式,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产生快乐,快乐产生。

(3分)6.结合上下文思考,第十四段方框处应填入的文字是()(3分)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D.一笔容易还清的债7.联系题目想一想,文中“另外一些人”、“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指的是哪些人?(3分)8.文末揭示了一条生活哲理:。

(3分)[二](15分)静读①静读是福。

②茶余饭后,坐在写字台前,旋亮台灯,抽出一本书a地读起来,黄b的氛围,轻c的思绪,伴随着d的书香。

于是,辞别了喧闹的尘世,安歇了烦躁的灵魂。

自由自在的你正处在一种超脱和享受生命之中。

③在静读中,你看见你不曾看见过的一切。

你回回忆起遗忘已久的一切,你将走进多年来你总难企及的一切。

④时常静读,你才能完全沉浸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斑斓世界之中。

就那么一段文字,使你增长智慧,凭添快意,激发你奋进的斗志,点燃你成功的火炬。

⑤只有静读,你才能感知那些行色各异的人与你促膝谈心,使你重新发现生命曾经隐忍的种种深意,使你确立一种信念,一个目标。

实现生命价值而不悔。

⑥你在静夜读书,“书”也在“读”你,这谓之“双向交流”。

你思壮阔而有金戈铁马,你想柔情而有小桥流水……书随你调遣、使用、服服帖帖。

一旦你入迷于书,不再感到孤独与空虚,你便会不知不觉被对方“生擒”,而跌入她的怀抱。

⑦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现代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始终难以潇洒得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相当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丰富自我,辉煌自我。

⑧古人云:“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五福之中,读书列首。

朋友,在这宁静而温馨的夜晚里,是否在静静地读书呢?我有一言愿与诸君共勉:“静读是福人自知,书福不享非君子。

”9.②中a、b、c、d四处,按上下文的意思,依次应填上的是a b c d (4分)a.(①慢慢②悠悠③静静④悄悄)b(①澄澄②湛湛③橙橙④灿灿)c(①悠悠②幽幽③融融④欣欣)d(①恬恬②浓浓③滋滋④淡淡)10.⑥中“‘书’也在‘读’你”怎么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3分)11.为什么说:“对书籍敬而远之的现代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始终难以潇洒得起来的”?(3分)12.将⑧中引用古人云的“五福”任选三句用一句现代汉语简述出来:(3分)13.本文结构上的特色是:。

(2分)三(8分)14.补写上下句(六题任选四题)。

(4分)⑴,却话巴山夜雨时。

⑵海内存知己,。

⑶数声风笛离亭晚,。

⑷怀旧空吟闻笛赋,。

⑸,风烟望五津。

⑹少小离家老大回,。

15.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4分)⑴《论语》中揭示学与思之间的辨证关系的是:。

⑵《木兰诗》中描写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是:。

四(15分)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父利其然也,日攀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6.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父异焉异:⑵稍稍宾客其父稍稍:⑶不能称前时之闻称:⑷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1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父利其然也⑵泯然众人矣18.概括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的子是“” 、“”、“ ”。

导致他可悲结局的原因是“”。

(2分)19.读了上述短文,你有何启示,请结合你的实际谈一谈。

(5分)第Ⅱ卷(35分)五.(5分)20.(5分)初一(1)班的教室门前被邻近的初一(2)班同学倒了一堆垃圾,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甲同学气愤地说:(1分)乙同学按捺不住报复的情绪说:(2分)你身为初一(1)班的班长,听了这些议论,为维护环境卫生和班级间的团结,你劝导同学们说:(2分)六.作文(30分)今天,我们已是初中生了。

回首昨天,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那一次”:那一次,我笑了;那一次,我哭了;那一次,我真遗憾;那一次,我真尴尬……正是这许许多多的“那一次”,让我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

我长大了,渐渐成熟了。

请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600字以上的文章。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题卷班级:姓名:得分:第Ⅰ卷(59分)一.(6分)1.2.3.二.(30分)[一](15分)4.(3分)。

5.(3分)6.(3分)7.(3分)。

8.(3分)。

[二](15分)9.(4分)a 、 b 、 c 、 d10.(3分)。

11.(3分)。

12.(3分)⑴⑵⑶⑷⑸13.(2分)三.(8分)14.(4分)⑴⑵⑶⑷⑸⑹15.(4分)⑴⑵四.(15分)16.(4分)⑴异:⑵稍稍:⑶称:⑷文理:17.(4分)⑴⑵18.(2分)19.(5分)第Ⅱ卷(35分)五.(5分)20.(5分)甲:乙:班长:六.作文(30分)那一次,我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6分)1.C (2分)2.B(2分)3.A(2分)二(30分)[一](15分)4.逗“我”乐。

(3分)5.微笑希望(3分)6.C(3分)7.生活中像“我”一样偶尔需要帮助和鼓励的人。

(3分)8.施乐于人,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意近即可)(3分)[二](15分)9.a③、b③、c① d ④(4分)10.是读书人与书“双向交流”,这是“我在书中”,“书在我中”的独到领悟。

(意近即可)(3分)11.因为没有经过“书卷的浸润”的人,他的精神终将贫乏而空虚,所以不可能真正“潇洒得起来”。

(3分)12.①有功夫读书叫作福。

②有力量救助别人叫作福。

③有学问著书立说叫作福。

④听不到是非烦恼叫作福。

⑤能经常从朋友处听到直率体谅的话叫作福。

(3分)13.首尾呼应(2分)[三](8分)14.⑴何当共剪西窗烛⑵天涯若比邻⑶君向潇湘我向秦⑷到乡翻似烂柯人⑸城阙辅三秦⑹乡音无改鬓毛衰(4分)15.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⑵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分)[四](15分)16.⑴异:以之为异,感到惊异。

⑵稍稍:纷纷。

⑶称:相当。

⑷文理:文采和道理。

(4分)17.⑴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⑵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4分)18.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日攀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分)19.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材的关系,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2分)结合自身去谈体会。

(3分)20.甲:这些人真缺德,太不象话!这是倒垃圾的地方吗?(有气愤含义即可)(1分)乙:把垃圾扫到他们班门口去!(有报复情绪即可)(2分)班长:算了算了,我们把垃圾扫干净,告诉他们下次注意就行了,不要为一点小事影响班级间的团结。

(2分)[五](30分)20.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