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横线上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1)小题1分,(2) -(5)每小题2分。
1.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2.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4.李商隐《贾生》中赞美贾生才华横溢,无与伦比的句子是: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任何一份爱国情怀都有不容亵dú的神圣。
从古至今,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有无数前pū后继、舍生取义的英雄,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口他们把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注入我们的骨血,使之成为所有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①不容亵dú( ) ②前pū( )后继(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广袤( ) ②)潜移默化( )(3)结合语境,解释“潜移默化”的意思:(4)请从语段中找出两个名词(5)语段“口”处应选择的恰当的标点符号是( )A.叹号B.省略号C.分号D.问号(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子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6.选文的作者是北宋的________ ( 人名)。
(1分)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解说)B.但微颔之(点头)C.尔安敢轻吾射(怎么)D.以钱覆其口(盖)8.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 分)9.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小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疮.疤(chuāng)烦锁深恶.痛绝(è)如释重负B.滞.笨(zhì)忿然锲.而不舍(qì)语无轮次C.污秽.(suì)泛滥怏怏.不乐(yàng)天涯海角D.自矜.(jīn)荒僻忍俊不禁.(jīnn)任重道远2.不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偿,尽量减轻损失......B.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D.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
因此,我觉得人生扑朔迷离....: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今年年底正式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
B.我们要引导物流从业人员增加职业道德水平,以维护物流行业的社会形象。
C.赣州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它有旧城区的这个总体结构。
D.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地不断涌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人工智能现在早已不是概念,它的时代已经来临,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②实际上这些讨论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不管你愿不愿意。
③美国利用谷歌人工智能新发现未知行星的消息,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认知。
④关于人工智能的各种讨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⑤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人工智能。
A.③④②⑤①B.①③⑤②④C.③⑤④②①D.③⑤①④②5.下列各项中与画线句子表意最接近的一项是()。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莅.临(wèi)攒.成(cuán)倜傥..(tì tàng)攲.斜(qī)B. 撑.伞(chēng)贮.蓄(chǔ)缠络..(chán lào)秕.谷(bǐ)C. 竹筛.(shāi)静谧.(mì)菡萏..(hàn dàn)黄晕.(yùn)D. 分歧.(qí)熬.过(ǎo)瘫痪..(tān huàn)竦峙.(s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酝酿高邈骄媚翻来覆去B. 淋漓荫蔽憔悴人声鼎沸C. 轻捷奥秘决别咄咄逼人D. 郎润喉咙吝啬淅淅沥沥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惠中好人广场上灯火绚丽,彩旗招展,西安惠安中学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教育教学创新奖颁奖典礼在这里________(庄严郑重隆重)举行。
(2)我喜欢夏天,喜欢____________(挥汗如雨满头大汗汗流浃背)的感觉,喜欢夏天里盛开着的各种各样的小花,更喜欢夏天的静谧、葱茏、秀丽、多姿多彩。
4.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积累(24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殷.红(yīn)字帖.(tiè)诧.异(chà)鲜.为人知(xiǎn)B. 跳跃.(yuè)憎.恶(zèng)颤.抖(chàn)潜.心贯注(qián)C. 销蚀.(shì)贮.藏(zhù)癫.狂(diān)深恶.痛绝(wù)D. 蹒跚.(shān)舷.窗(xián)胆怯.(qiè)九曲.连环(q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选聘彷徨锋芒必露妇孺皆知B. 震悚爆炸炯炯目光姗姗来迟C. 竹竿度假荒草萋萋一泄万丈D. 疲惫告磬坚持不懈察言观色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B.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C. 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地流下了泪水D. 他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品德上的问题却不以为然....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能否刻苦学习.C...十多年后,班主任李老师音容笑貌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D...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增设旅游景点,使章丘区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5. 下列语法知识有误的一项是()A. “啊.!清早的..有这么多人在.晨练”句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叹词、助词、...体育公园和.龙盘山公园里竟然连词、副词和介词B. “家喻户晓、苛捐杂税、仙露琼浆、耀武扬威”都是并列短语C. “千钧重负、言外之意、酣然入梦、如释重负”都是偏正短语D. “狐假虎威、兄弟和睦、心有灵犀、波涛澎湃”都是主谓短语6. 下列场合中,文明警示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即使饥肠辘辘,也须风度翩翩.”(食堂里)B. “我想有个家!”(垃圾箱旁)C. “外地回来不报告,整个小区找你闹!”(防疫期间的小区)D.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花园旁)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B.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是部回忆性小说集.C. 《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D.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期末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9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行走丰盈生命。
在澄()明的清晨或ɡuīlì()的黄昏,.走过XXX()尔不群的泰山,走过浩浩荡荡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XXXɡXXXɡ()。
听斜风细雨,看山清水秀,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XXX。
细数阳光,chéndiàn()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B.在新书签售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C.她那扑朔迷离的眼神使得大家认为她就是始作俑者。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XXX,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
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_________;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_________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_________。
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________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①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②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③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④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4.(2017·湖北孝感)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3分)A.XXX在主持《朗诵者》节目时,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令广阔观众目不暇接。
B.XXX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入手下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此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XXX从近海走向远海的希望成为理想。
D.今年五月,德国的五十二名文明使者从汉堡动身,入手下手了高出欧亚大陆之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疮.疤(chuāng)烦锁深恶.痛绝(è)如释重负B. 滞.笨(zhì)忿然锲.而不舍(qì)语无轮次C. 污秽.(suì)泛滥怏怏.不乐(yàng)天涯海角D. 自矜.(jīn)荒僻忍俊不禁.(jīn)任重道远2.不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偿,尽量减轻损失……B. 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C.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D. 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
因此,我觉得人生扑朔迷离....: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今年年底正式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
B. 我们要引导物流从业人员增加职业道德水平,以维护物流行业社会形象。
C. 赣州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它有旧城区的这个总体结构。
D. 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地不断涌现。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现在早已不是概念,它的时代已经来临,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②实际上这些讨论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不管你愿不愿意。
③美国利用谷歌人工智能新发现未知行星的消息,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认知④关于人工智能的各种讨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咽.(yàn)嗔.(zhēn)怪义愤填膺.(yīng)警报迭.(dié)起B.坍.塌(tān)哺.(bǔ)育迥.乎不同(jiǒng)屏.(bǐng)息凝神C.蜷.(juǎn)伏嗥.(háo)鸣烟雾缭绕.(rào 怏怏..(yàng)不乐D.菌.(jùn)子门框( kuāng)潜.移默化(qián)刨.根问底(pá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秘深宵狂澜五脏六府B.震悚闲遐懊悔仙露琼浆C.惶恐安祥机杼姗姗来迟D.镶嵌幽寂祈祷不期而至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其中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巴文化③如今,这一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星光,瞩目世界④这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三件⑤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音乐、舞蹈、法器等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美国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3)《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 . (4)《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 . (三)按要求答题(共8分)7.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8. 一次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2分)9.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3分)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一)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10.对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B.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D.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1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3分)1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4分)(1)慢下来的原因是:(2)快起来的原因是:1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 .(3分)1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和()(2分)(二)健康“双刃剑”——抗生素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1929年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15.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4分)16.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3分)17.阅读选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B.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C.超级细菌也可以对抗所有抗生素从而产生永久抗药性.D.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普遍.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18.如何理解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2分)(三)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9.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原名 .代表作有《》《》(任写两部).(4分)20.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2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4分)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一)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21.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1)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3)愿驰千里足()(4)木兰不用尚书郎()2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3.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3分)(二)项籍弃书捐剑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②.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学书不成,去.()(2)剑,一人敌.()25.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26.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3分)(三)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注释】蓟(jì)庭:地名.27.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3分)28.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2分)四、作文(共60分)29.题目:的故事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咽.(yàn)嗔.(zhēn)怪义愤填膺.(yīng)警报迭.(dié)起B.坍.塌(tān)哺.(bǔ)育迥.乎不同(jiǒng)屏.(bǐng)息凝神C.蜷.(juǎn)伏嗥.(háo)鸣烟雾缭绕.(rào 怏怏..(yàng)不乐D.菌.(jùn)子门框( kuāng)潜.移默化(qián)刨.根问底(páo)【答案】B【解析】A项“咽”应读“yè”,“嗔”应读“chēn”; C项“蜷”应读“quán”;D项“框”应读“kuà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秘深宵狂澜五脏六府B.震悚闲遐懊悔仙露琼浆C.惶恐安祥机杼姗姗来迟D.镶嵌幽寂祈祷不期而至【答案】 D【解析】A项“秘”应为“谧”,“府”应为“腑”;B项“遐”应为“暇”;C项“祥”应为“详”.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其中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巴文化③如今,这一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星光,瞩目世界④这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三件⑤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音乐、舞蹈、法器等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答案】D【解析】按逻辑顺序排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答案】B【解析】要先熟知病句类型.单句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复句病句类型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或滥用,或残缺,或位置错误,或搭配错误.A项成分残缺;C项歧义;D项句式杂糅.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美国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要求在阅读及课文分析时识记好作品、作者、朝代、作者的主要成就、代表作等常识.D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3)《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 . (4)《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 . 【答案】(1)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三)按要求答题(共8分)7.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答案】B【解析】A项中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表现出的是一种骄傲的语气. C项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表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D项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表现的是在困顿、苦闷中以鹏鸟为鉴的决心和气概.8.一次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2分)【答案】叔叔,请您不要酒后驾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解析】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辉的叔叔;其次针对情况,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9.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3分)【答案】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解析】主持人的开场一定要与活动的主题相契合,精彩的文案只有扣住主题思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魅力所在.一般在开场时,主持人需要根据季节时令、节气或者气候或现场来引出主题,介绍来宾,并结合现场氛围致以问候和谢意之类的辞令.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一)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10.对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B.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D.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人物描写有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回答.1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3分)【答案】儿子竞赛时这种自信和大气.【解析】考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1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4分)(1)慢下来的原因是:(3)快起来的原因是:【答案】(1)“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自然就慢起来了(2)想让孩子品尝一下失败的经历,以增强他心理的承受能力,并想让他明白在社会上生存靠的就是实力.【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内心的解读以及筛选和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根据题干提示要我们分析“我”的心理活动,快速浏览文章,很容易就可锁定描写“我”心里活动的语段,然后提取出契合题干的信息:慢下来的原因是“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而快起来的原因是“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们提取的是原文信息,而题干的另一要求是“用自己的话说明”,我们就要把提取的信息转换成自己的概括性的语言表达.1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 .(3分)【答案】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解析】考查人物有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是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1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和()(2分)【答案】自信和大度、豁达.【解析】(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二)健康“双刃剑”——抗生素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1929年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15.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4分)【答案】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或社会各行各为均有滥用抗生素行为);合理使用抗生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C. 颈联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表现了村民勤劳勇敢的品质.
D. 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显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9. 诗歌的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 (共12分)
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A. 尼摩船长驾驶的潜艇在经过希腊群岛时,温度突然上升,这是因为太阳照射强烈,海水变暖.
B. 尼摩船长驾船到了“南极”后,称“南极”是“我的新领地”.
C. 红海的红色是由一种叫红丝的极微小的海藻的存在造成的.
D. 诺第留斯号潜艇在行驶的水域遇到了险情,教授三人的食物中被放了安眠药“强制性睡眠”.
6.在中华传统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二字支撑着家庭乃至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大厦”,使其屹立不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唯恐领域压泊B.焚烧依畏小贩C.凄凉蟋蟀解释D.倒霉惊煌远眺二、信息匹配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组词语,用“”画出,并为其注音。
(然燃)放(甜批)评(阶芥)段恐(饰怖)(僻避)免(肿肿)胀(竭褐)色严(俊峻)(辨辩)斗三、填空题3.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我们(______)有缺点,(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改正。
4.用合适的词语替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
(1)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心里急切地想试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
”(______)(2)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______)(3)玛琪脸上露出轻视,看不起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
”(______)(4)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______)5.写出下列标点符号的作用。
(1)我觉得好像有方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米:“老班长,你怎么……”省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破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问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引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日积月累。
(1)《十五夜望月》一诗中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常告诫我们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因此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
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长歌行》中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3)《寒食》一诗中写仲春景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4)《马诗》中描写边塞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当我们看到有的人历经无数磨难与考验依然“坚挺”时,会想到《竹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6)有时候刻意去做一件事,反而失败了,无意间做的一些事,却有着很好的效果,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翻译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照样子,以“害怕”为主题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可真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为什么好看?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综合性学习。
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结束,回顾六年的时光,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按要求完成下题。
(1)(成长足迹)你是_________年级进入_________(学校名)学习的,你认识的第一位老师是__________,你交的第一个朋友是___________。
(2)(点点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最让你难忘的是___________;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最想说的感谢的话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别赠言)即将分离了,请你给一位同学或一位老师写下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诗词曲鉴赏快乐阅读。
石灰吟,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9.补全古诗。
10.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_________(2)清白:_________________11.根据古诗内容,用适当的关联词将句子连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1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_________(2)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15.翻译下列句子。
(1)惟弈秋之为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燕子席慕容初中的时候,我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
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
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sāng sàng)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shǔ zhǔ)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chù zhù)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gěn kěn)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
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鸟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
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
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16.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7.本文写了哪些“美丽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本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作者认为我们有时候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但有时候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书面表达20.轻松写作。
最近你读过哪些书呢?其中哪一本让你印象最深刻?请你回忆内容,写出这本书的梗概,要求语言简练,内容完整,表达连贯。
参考答案1.C2.燃rán批pī阶jiē怖bù避bì肿zhǒng褐hè峻jùn辩biàn3.因为所以如果就只要就4.跃跃欲试心平气和鄙夷/不屑死得其所5.表示话未说完或意思未尽。
表示解释说明。
表示反间。
突出强调,表示特殊含义。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7.我认为太阳在刚刚升起时距离人比较近,而在正午时距离人比较远。
他惶恐不安地看着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芦,鸣鸣啦啦半天没说出什么来。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父亲的表里边有一个美丽的世界,真是好看。
8.一解放路小学王老师于子林一次生病老师背去医院看病王老师王老师您辛苦了,是您教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们的教育。
老师,时光已悄然过去。
也许我曾让您头痛,也许我曾让您担忧,也许我曾让您舒心,也许我曾让您骄傲……无论怎样您始终是我敬爱的老师。
也许您桃李满天下,不一定会记得我,但是我始终都会铭记您的教诲。
9.千锤万凿出深山粉骨碎身浑不怕10.平常。
指高尚的节操。
11.无论是还是即使也12.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辆牲的品质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3.教诲。
不如。
14.C15.只听弈秋的教诲。
是因为他的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解析】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
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