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1(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一》

R.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整理和复习构架图 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倒数的方法:把它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倒数认识
第 三 单 元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解决问题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分数和倍问题 分数工程问题 分数除法
3 10 2 3- 2 ×21 - 7 2 5 =3- - 7 7 2 5 =3-( + 7 ) 7 =3-1 =2
5 (0.75- 8 ) ×40 10 9 5.4× 9 +3.6÷ 10
3 3 1 3 女生人数的 是男生人数 黑兔只数相当于白兔的 实际比计划增产 甲数占乙数的 7 8 4 4
说出下面各除法算式的意义。
5 5 9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是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
5 与其中一个因数是 5。 9
2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2 是40与其中一个因数是 。 40 3 3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 3 2 4
1 3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是 与其中一个因数是 。 2 4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
(在除法里,当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0除外)小, 当除数比1小时,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 除数。)
(2)在括号里填>、<或=
3 1 4 2
(
3 >) 4
)5 Biblioteka 0 ( < )20 43 9( < 5
3 5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 乘 ) 乙数的( 倒数 )
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 8 ,正 好行了81千米。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 8 ,离 乙地还有135千米。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1[1]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1[1]](https://img.taocdn.com/s3/m/410115034a7302768f993901.png)
17%说的是百分比,说的是两个数的关系
17 100 说的是17除以100,侧重于数学运算
17 另外,100
是可以带单位的,写成 没有单位的,不能写成17%米
17 100米;而17%则是
百分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00的特殊分数。
练习拓展:
(一)、判断正误:
1)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 2)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
电器商场的电冰箱开展促销活 动,降价12%,在此基础上,商家又 返回售价5%的现金。此时购买一台 电冰箱,相当于降价百分之几?
假设原价为1. 售价: 返现: 1×(1-12%)=0.88 0.88×5%=0.044
[1-(0.88-0.044)]÷1=16.4%
三、知识应用
3. 某服装店的老板,将两件不同的衣服均以每件180 元的价格出售,结果一件赚了20%,另一件赔了 20%,小刚说这个老板正好不赔也不赚。你同意 小刚的说法吗?
成活的棵数 100% 植树的成活率= 种植的总棵数
→最多能达到100% →最多能达到100% →达不到100% →达不到100% →能超过100%
投中的个数 100% 投球的命中率= 投出的总个数
花生的出油率=
花生油的重量 100% 花生的重量
盐的重量 100% 海水的含盐率= 海水的重量
1 =0.25=25% 4 3 =0.6=60% 5 1 ≈0.167=16.7% 6
2、把17%、40% 、12.5%化成分数。
17 100 40 2 100 5 125 1 1000 8
1 20 10 10):50 3、5 =2÷( )=( )%=(
3、把3.141 3.14% π 1/3按从 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教案)

整理和复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P63,完成教科书P65~66“练一练”第1、2、6、7、8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明确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
2.在整理归纳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提升数感和符号意识。
3.经历将分散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的过程,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初步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和发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在第一单元我们已经了解过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呢?【学情预设】可以请数学书来帮忙,按照学习的顺序找到学过的知识点。
师:同学们的这个方法真不错,整理就是把我们学过的知识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复习呢,就是让学过的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排好队,再用它们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按大家说的方法一起来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与复习的方法,直接揭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二、整理复习本单元内容师:请同学打开数学书,翻到第34页,这是本单元的开始,一直到66页,这是本单元的结束。
请同学们翻看这部分内容,找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6、7、8、9、10的认识及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
师:回忆一下,在6~10的认识中,你学到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呢?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认识了6~10师:我们一起从0开始一起数一数吧,0、1、2、3、4、5、6、7、8、9、10。
师:还可以倒着数一数:10、9、8、7、6、5、4、3、2、1、0。
师:还学习了什么呢?【学情预设】我还学会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当表示物体的多少时,确实可以比较数的大小,当表示物体的顺序时,就不能比较大小了。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1)》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1)》教学设计《整理与复(1)》教学设计研究目标:1、经历对两个单元知识及方法、研究过程等进行反思和梳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整理知识的意识,并逐步形成整理的惯。
2、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发展解决实际相关问题的能力。
研究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
研究难点: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研究过程:一、回顾整体,导入本节。
(5分)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本学期已过半,我们的数学课本也已经学完一半了,你知道我们学了几个单元的内容吗?(4个)哪四个单元呢?(有余数的除法、方向与位置、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比较、测量)大家记得真清楚!XXX说“温故而知新”,这节课我们一起把有余数的除法和测量这两个单元的内容一起来整理与复一下,你准备好了吗?二、整理复,展示交流(23分)A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回忆一下:这个单元你都学到了哪些常识?抽生回顾:预设:1、正确列除法竖式;你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边板书边讲)谁有补充?12、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记着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为什么?学以致用,这些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考考你!(二)买玩具1、出示情景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齐答)2、XXX提出一个问题,你能解答吗?如何解答?(抽终身板书,其余学生做在本子上)------看竖式说说每步的意思。
3、你能像XXX这样再提几个问题吗?(抽生提问题,口头解答)4、对子互相给对方口头提问并解答。
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问题关键词都是最多,还有一类什么除法问题呢?(至少)谁能编一道这样的题?(抽生)小结:在解答最多或者至少的除法问题时,余数非常关键,一定要想清楚是不是要向答案里面进一。
课中休息:齐唱《火车开啦》的歌曲,开往第四单元B测量(一)这个单元你都学到了哪些常识?预设:1、新学了三个长度单元(分米、毫米、千米)比整齐下2、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元填空3、会进行单位换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
教学重点:1. 整理和复习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2. 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们能说出来吗?二、整理和复习1.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章节顺序,逐一整理和复习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整理和复习的任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和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达到预期。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1)》练习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1)》练习题(附答案)一、我会算。
二、我会填。
乐乐想买一顶帽子,她只有5元和1元的纸币,可以怎样付钱?
①()张5元和()张1元,②()张1元。
③()张5元。
三、说一说,算一算。
比便宜多少钱?用100元买这两盏台灯,应找回多少钱?
四、填一填。
1元2角=()角 50角=()元 100分=()角
一个文具盒5()。
一块橡皮5()。
五、阳光商场原有46台电视机。
(1)现在的电视机比原来多还是少?
(2)现在有多少台电视机?
答案:
一、104 15 28 42
·
1
二、①2 5 ②15 ③3
三、48-23=25(元)
答:比便宜25元。
100-23-48=29(元)
答:应找回29元。
四、12 5 10 元角
五、(1)38>35 卖出的多,所以比原来的少。
(2)46-38+35=43(台)
答:现在有43台电视机。
整理与复习(一) (1)

3、第三题。
出示题目以后,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长、宽、高我们能不能计算她的表面积?10包呢?题目中至少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4、第四题。
学生独立作,全班订正。教师巡视,辅导后进生。
5、第六题
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两组座位,怎样求全电影院的座位呢?指名回答,然后独立计算,全班评议。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解决实际问题。
难 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或模式)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带入情境 确立目标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知识,你能系统的整理一下吗?好。下面你就自己整理一下前面学习的知识。
二、凭借情境 探究解疑
1、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实行简单的整理,并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巡视,实行辅导。
3、第八题。
指名读题,说出题目的意思,题目中的高有没有变化?
独立做,同桌订正。
4、第九题。
指导学生看清表中得数据,独立作,全班订正。
三、教师总结评价。
四、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设计
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2、根据你整理的知识,你能说一下吗?指名学生回答前面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小结。
3、针对你的整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
学生相互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拓展情境 达标训练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重点辅导,指名回答。
2、第二题。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整理与复习(1)(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整理与复习(1)(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今天我们将复习第一单元《分数乘除法》和第二单元《几何图形》的相关内容。
分数乘除法主要包括分数的乘法、除法及其应用;几何图形主要包括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2. 掌握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将是我们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练习本和相关的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来引入今天的复习,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克的苹果?”2. 复习分数乘法:我将通过一些例题来复习分数的乘法,例如:“如果有一个分数2/3,再乘以另一个分数3/4,结果是多少?”3. 复习分数除法:我将继续通过一些例题来复习分数的除法,例如:“如果有一个分数2/3,再除以另一个分数3/4,结果是多少?”4. 复习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我将通过一些例题来复习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问它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5. 随堂练习:我将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以巩固我们刚刚复习的知识,并在解答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我将根据复习的内容,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将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上,我将与同学们一起复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分数乘除法》和第二单元《几何图形》的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话引入:让我们一起 来看一看乐乐是怎么整 理的。
问题: 1. 从乐乐整理的表中你
能发现什么?
2. 根据你的发现把余下的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填出来。
小结:同学们真会认真观察,能在这个表中发现这么多规律,并且 按照规律把所有的算式都填写出来了,你们真了不起!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 根据算式说得数。 54÷9 =6 45÷5 =9 72÷8 =9 27÷3 =9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 看谁算得都对。 72÷9= 8 28÷4= 7 5×9= 45 42÷7= 6 64-8=56 30÷6= 5 27÷3= 9 54+6=60 45÷9= 5 3×7= 21 32÷8= 4 56÷8= 7
小结:我们在口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看清运算符号, 这样才能算得对。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46页练习十,第2题。
6÷6 7÷7 8÷8 9÷9 10÷5 12÷6 14÷7 16÷8 18÷9 12÷4 15÷5 18÷6 21÷7 24÷8 27÷9 12÷3 16÷4 20÷5 24÷6 28÷7 32÷8 36÷9 15÷3 20÷4 25÷5 30÷6 35÷7 40÷8 45÷9 18÷3 24÷4 30÷5 36÷6 42÷7 48÷8 54÷9 21÷3 28÷4 35÷5 42÷6 49÷7 56÷8 63÷9 24÷3 32÷4 40÷5 48÷6 56÷7 64÷8 72÷9 27÷3 36÷4 45÷5 54÷6 63÷7 72÷8 81÷9
表内除法(二)
整理和复习
12÷3
15÷3 18÷3 21÷3 24÷3 27÷3
12÷4 16÷4 20÷4 24÷4 28÷4 32÷4 36÷4
10÷5 15÷5 20÷5 25÷5 30÷5 35÷5 40÷5 45÷5
6÷6 12÷6 18÷6 24÷6 30÷6 36÷6 42÷6 48÷6 54÷6
7÷7 14÷7 21÷7 28÷7 35÷7 42÷7 49÷7 56÷7 63÷7
8÷8 16÷8 24÷8 32÷8 40÷8 48÷8 56÷8 64÷8 72÷8
9÷9 18÷9 27÷9 36÷9 45÷9 54÷9 63÷9 72÷9 81÷9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一)展示资源,构建网络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2. 小鸟回家。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3.
(1)30元钱一共可以买多少盒冰激凌? (2)12元一共买了4瓶饮料,一瓶饮料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小结: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选择有关的条件
和问题,认真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