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计算机基础知识分析

合集下载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大全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常见应用等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大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1. 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计算盘、算筹等。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

早期的计算机利用机械或电子元件进行计算,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军事应用。

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二、计算机的基本原理1. 二进制系统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二进制系统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能够准确表示所有的数字和字符。

2.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3.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必需的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应用软件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三、常见应用领域1. 科学研究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进行复杂的数值计算、模拟实验以及数据分析,为科学家提供强大的工具和支持。

2. 工业生产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中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能够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3. 商业管理计算机在商业管理中广泛应用,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 个人娱乐计算机为个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如电子游戏、在线视频、音乐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稿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稿

计算机基础知识问题1:请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由于计算机应用的广泛,而促进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不是计算机,而是电磁波;电子计算机的奠基人当推英国科学家艾兰·图灵和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依曼;图灵在1936年提出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在电子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概念,从而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为标志,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电路四代;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时代电子器件主存运算速度次/秒第一代电了管磁心鼓五千第二代晶体管磁心鼓几十万至百万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百万至几百万第四代小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几百万至几亿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软件的特点依次为:手工操作、出现监控程序、产生操作系统等应用程序、有丰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微型计算机是随着电路集成度不断提高和微处理器的出现而产生的;微机开发的先驱是两个年青工程师:美国英特尔公司的霍夫和意大利的弗金;霍夫首先提出了可编程序通用计算机的设想,即把计算机的全部电路放在四个集成电路芯片上,这个设想首先由弗金于1971年有11月实现,他在的硅片上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构成了CPU;即4位微处理器Intel4004,再加上寄存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就构成了4位微机;微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CPU的集成度来划分的;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71~1973 4位或低挡8位微处理器 Intel4004、Intel8008第二阶段成长阶段:1973~1978 8位微处理器 Intel8080、MC6800第三阶段成熟阶段:1978~1985 16位微处理器 Intel8086、MC6800第四阶段全盛阶段:1985至今 32位微处理器 Intel386、 Intel486及Pentium系列Intel公司的PentiumⅠ芯片主频为60/66MHZ,工作电压为5V; Pentium Ⅱ是它的改进型,主频为75/90/100/120/133/150MHZ,工作电压为;PentiumⅢ又增加了多媒体功能,主频可达200MHZ;1993年,“586”处理器问世,英特尔为其注册了Pentium奔腾商标;此后,英特尔CPU就一直沿着“奔腾”路线注册,直到PentiumⅣ;2006年7月底,Intel又发布了新一代双核微处理器--酷睿2,并全线取代英特尔原有的奔腾系列处理器;有着13年历史的“奔腾时代”被英特尔自己终结;此次,英特尔拿“酷睿2”全线取代了“奔腾”系列处理器,也意味着英特尔CPU双核时代的全面到来;据英特尔方面称,全新架构的“酷睿2”采用65纳米芯片加工工艺制造,在单个芯片上封闭亿个晶体管,性能比最好的“奔腾4”提升了40%,同时能耗降低了40%以上;因此,英特尔宣布,新产品的面市将彻底改变个人计算机的性能、外观和能耗等指标,并最终改变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可以用多快好省来概括“酷睿2”的好处:多:宽位动态执行,“酷睿2”双核处理器拥有4组解码器,每个内核变得更加“宽阔”,数据传输更加迅速;快:大大提高高级数字媒体处理能力;每分钟数据处理能力由原来的64位增加至128位,速度提高了一倍;玩游戏,看大片的效果更佳;好:共享二级缓存,电脑变得更有效率;智能内存访问,处理复杂任务不再磨蹭;省:智能控制功率,“酷睿2”双核处理器台式机比“奔腾”双核电脑耗电降低40%,电脑不再是个小火炉;何为双核64位简单地说,“双核”就是将两个计算内核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双核”比“单核”在计算速度上大为提高,可以让电脑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如游戏、音乐、聊天、在线杀毒、视频和照片编辑、音频合成、家庭娱乐等任务同时完成;问题2:为何要将字长、主频和内存容量作为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字长指微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即计算机运算时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字长不仅决定计算机的运算精度,还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功能、用途及应用领域;现在的微机通常是32位,高挡微机已达到64位;主频:主频是指微机CPU的时钟频率,因为主频越高,微机的运算速度越快;主频以MHz为单位,486微机的主频为25MHz~100MHz;奔腾机的主频已高达333MHz;目前推出的新型号微机主频可达1GHz;存储容量: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存储系统的容量,存储容量越大,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存储容量主要是指内存容量;目前微机的存储容量都在256MB以上;现代的微机内存一般有512KB和1024KB;此外,计算机的技术指标还与计算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兼容性、性能价格等各项指标有关,另外还与外部设备的配置能力和软件的配备情况有关;有必要提一下CPU的性能指标;微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CPU的集成度来划分的,因而CPU的性能指标决定微机的性能;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即运算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决定微机运算能力和寻址能力;主频:CPU的时钟频率,决定微机运算速度;即CPU中高频振荡器的频率;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CPU的性能;使用Cache的原因是:因为CPU的速度非常之快,而内存的读取速度较慢,这样,当CPU读取指令、数据或程序时,经常处于等待状态,是对宝贵的CPU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内存是使用了Cache,Cache是一种双极型静态随机存储器,其存取速度要比RAM快得多;有了Cache,CPU就可以预先将要用到的指令、数据放入Cache,执行时再从Cache读取这些内容;所以Cache 是解决CPU与内存储器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不是为了扩充内存;问题3:上面提到了冯·诺依曼结构,请简单介绍冯·诺依曼结构的要点;P29计算机已发展到第四代,但仍未超出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结构是指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对计算机结构做出的理论性总结;其要点是:采取存储程序方式: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内存相应地址中;采用程序控制方式:顺序逐条执行指令,通过执行指令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计算机操作;由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组成;三要点的核心是存储程序方式;由于现代计算机还都是采用冯·诺依曼结构,因此这三要点所关联到的内容,就是需要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问题4:冯·诺依曼结构要点之一,存储程序方式关联到哪些知识 P71.关于数制的知识;计算机内部使用二进制是由于二进制具有可行性物理器件易于实现、简易性运算规则简单、逻辑性便于实现逻辑运算、可靠性等优点;应了解如何表示二进、八进、十六进制数,运算时如何进位和借位;掌握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转换规则为:十进转换为其他进制:整数部分“除N取余”先得的余数为低位,小数部分“乘N取整”先取的整数为高位;非十进数转换为十进数:数的各位按位权展开后求和;如:找出四个不同进制数中的最大小者;找出四组每组两个不同进制数数中相等的一组数;将四个不同进制数按降序排列等;掌握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P15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加、乘、非、异或2.关于编码的知识;掌握数据存储单位、掌握ASCII码、BCD码和汉字的编码;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基本单位是字节,用大写字母B表示,比特、字节、KB千、MB兆、GB吉、TB太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由国际标准组织确定为国际标准字符编码;用1个字节表示1个ASCII码;7位版本:最高位为0,共128个编码;8位版本:最高位不全为0,256个编码;记住编码的基本规则及数字0,字母A、a对应的ASCII码;BCD码:二~十进制编码,其方法是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注意:这里解决的是数码表示问题,而不是前面讲二进制和十进制等值转换问题;汉字编码:国家标准1981年发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即GB2312-1980,简称国际码;国际码:一级汉字3755个,为常用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二级3008个,为不常用的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外码输入码,输入汉字时所用的编码;机内码,内部处理、存储汉字使用的代码;输出码字形码,输出汉字所用的编码;汉字字形点阵所占字节数的计算方法;3.数的表示;定点纯整数、定点纯小数、浮点数;特别注意浮点数的表示方法P24;原码:原码是机器数数中电简单的一种表示方法,即用0表示正号,用1表示负号,数值部分为真值的绝对值真值为机器数所代表的数;P25 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由原码的数值按位取反符号位不变;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反码相同,负数的补码等于负数的反码加1;问题5:冯·诺依曼结构要点之二,程序控制方式关联到哪些知识1.存储程序原理和关于微机工作过程;P49计算机的工作是执行程序,程序是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设计、是指令的有序集合;将指令、数据、程序存放于内存中,CPU自动按程序规定的顺序从内存取出指令并执行之,这就是存储程序原理的基本要点;微机工作过程就是程序指令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逐条执行的过程;首先把计算机要执行的指令或数据经输入设备存入内存,执行时再由CPU依次将命令逐条取出进行识别、分析,根据其含义形成控制信号,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结果输出;指令的执行过程:一条指令的执行分为取指令和执行指令两个阶段:取指令: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从内存中取出指令,然后译码,产生各种定时控制信号;执行指令: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该指令规定的操作;也可以将指令的执行细分为四个步骤:①.取指令: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存储器中的指令读入CPU的寄存器中;②分析指令:也称译码,由指令译码器对指令进行识别、分析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信号,从而形成一系列控制信号;③执行指令: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加工;④写回结果:将最终结果写入相关的寄存器或存储器中或输出到输出设备中;2.关于指令的知识;掌握指令的组成、指令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了解主要机器指令系统的分类;指令是控制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和运算的代码,用二进制数表示;指令由两部分组成:操作码和地址码;操作码:指明指令要执行什么性质和类型的操作;地址码:指明操作所用的数据从哪里取,结果存放到哪里去;单地址指令:单地址指令是计算机把地址1中的数据与约定的另一个操作数约定的寄存器进行所规定的操作,并将结果存到约定的地址中寄存器中去;双地址指令:双地址指令是对地址码1和地址码2中的数据按操作码的规定进行运算,然后把运算的结果存入地址码1中去;三地址指令:三地址指令是把地址码1和地址码2中的数据取出来,按操作码的规定进行操作,然后把结果存入地址码3中;问题6:冯·诺依曼结构要点之三,计算机由五在部件组成关联到哪些知识关于主机的组成应掌握哪些知识这是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主要的知识有: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基本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微型计算的硬件系统;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结构P29图1-10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的功能是二进制数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又称ALU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分析、执行指令,是计算机指挥、控制、管理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寄存器有很多种,如指命寄存器IR用于存放要执行的操作,数据寄存器DR 用于暂存数据或指令,地址寄存器AR用于存入指令或操作数的地址等;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的部件,用于存放数据或程序;2.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当然要有上述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外,还有:A总线:是一组能够为多个部件服务的公共信息传输线,它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中的信息;数据总线DBData Bus:DB用来传输数据信息,它是双向的;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AB用来传送存储器和外围设备接口的地址信息,以用来选择某一存储单元或I/O端口,它是单向的;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可寻址的主存储器的容量;如果地址总线宽度为N,则能寻址的主存容量为2n个字节;如8086微机地址总线宽度为20,则主存最大容量为220=1MB;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CB用来传送各种控制信息,包括CPU对其他部件的控制信息以及其他发出的各种求信息;BI/O接口外围设备通过输入输出输出接口电路与主机连接;主机与外围设备间的数据传递、主机对外围设备的控制就是通过外围设备的接口电路来实现的;注意:I/O接口不是直接与CPU、或内存储器连接的,而是直接连接到总线上的;3.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A.主板Mainboard:是一块多层印刷电路板,外表两层印刷信号电路,内层印刷电源线和地线;主板采用开放式结构,提供安装各种部件的插槽及外设接口;主板控制芯片是主板的核心部件,主板上的零部件还有连接器、电容、散热片等;主板性能:取决于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管理功能,同时取决于部件的质量和散热性;B.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专门负责算术逻辑运算和控制整个微机的协调动作;因此,CPU是微机的中枢系统,CPU的性能直接决定着微机的整体性能;把运算器、控制器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叫做CPU或中央处理单元,即微处理器;运算器: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和累加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是执行加法、移位、与或非、求反等操作的部件;控制器:控制器包括程序计数器、指令译码器、指令寄存器及定时控制单元,是微处理器的指挥、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是分析、执行指令,以控制、管理微机系统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内部寄存器:微处理器中有多种寄存器;有指令寄存器IR,用于存放要执行指令的操作数;数据寄存器DR,用于暂时存放数据或指令;地址寄存器AR,用于存入指令或操作数的地址;还有若干通用寄存器,用于暂存数据或地址;C.内存P34:安装在主板上,与CPU直接连接,CPU可由地址总线直接寻址的内存;性能指标:主要是存取时间访问时间;P34分类在下面叙述;问题7:请对微型计算机内、外存储器的知识作一总结;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存储器存储容量以字节Byte为单位度量;1B=8b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1.内存内存储器于存放当前正使用的或随时都要使用的程序和数据;计算机性能指标中所指的内存容量主要是指内存容量;微机的内存一般采用半导体技术制成,具有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存取速度快等特点,且CPU能直接访问;内存按其性能和特点又分为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两大类;A只读存储器ROM P35ROM中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取,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它主要用来存放控制计算机的系统程序和参数表,其容量一般为几K至几十K;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闪存Flash ROM是一种可擦写的内存,通常作为BIOS ROM;在微机的系统主板上都装有ROM,它里面固化了一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称为BIOS;其作用主要是完成对系统的自检、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引导操作系统等;Pentiun微机主板就是采用Flash ROM作为BIOS的载体;Flash ROM 具有可擦除的特点,平时是禁止写入的,需要时加入一个较高的电压就可以在计算机内进行擦除或写入;B随机存储器RAMRAM是一种可读写存储器,断电后信息会丢失,微机内存容量一般是指RAM 的大小,其容量一般有128MB、256MB或1024MB;SRAM、DRAM另外,内存储器还用到高速缓存Cache和快擦型存储器闪存Flash ROM;Cache的存取速度比主存更快,用于解决高速运行的CPU与内存储器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分为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一级缓存是将Cache装在CPU中,二级缓存是将Cache装在主板上;Flash ROM用于存放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2.外存外存储器用来长期保存程序或文件,外存包括软件、硬盘和光盘;外存一般不能和CPU或I/O设备直接交换信息;磁盘要先进行格式化才能使用,对磁盘格式化是将磁盘划分出磁道和扇区,以便计算机能够识别;磁道:磁道是以盘片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每一圆周为一磁道;不同规格的磁盘,其磁道数不同,通常为40或80,其编号从最外层开始,为0~39或0~79;扇区:每个磁道上又分成若干个区域,称为一个扇区;扇区是软盘存取信息的基本单位,每个扇区为512个字节;对软盘进行读写时,无论数据多少,总是读写一个完整的扇区或几个扇区;由于性能更好的存储器不断出现,软磁盘现在已经被淘汰;硬盘:硬盘由硬磁盘和硬盘驱动器构成,盘片与硬盘驱动器封装在一个金属盒内,又称硬盘机;一个硬磁盘一般由多个盘片构成,每个盘片对应一个读、写磁头;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英寸和英寸硬盘;硬盘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小型化、大容量;USB移动硬盘便是一种大容量、小型化了的硬磁盘;像纽曼伟业的USB移动硬盘的重量只有200克,容量有5G、10G、20G、30G不等;柱面:硬盘上各个盘片上的同一个磁道称为柱面;硬盘的容量可由公式下面计算:硬盘容量=512×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光盘:光盘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存储信息的存储器;计算机通过光盘驱动器来读出光盘中的信息;光盘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寿命长;一张光盘的容量至少有650MB,光盘驱动器是利用激光束光盘瓬写光盘,没有机械磨擦,所以光盘不会磨损,不会感染病毒,使用寿命可达数十年;外存储器的特点:CPU不能直接访问;访问速度较内存储器慢;信息能长期保留;容量大且价格低;问题8:请对计算机软件作一简单总结;软件是为了让计算机正确地、自动地运行以解决各种问题而编制的各种程序的总和软件发展的目的就是尽量扩大计算机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户操作计算机更加简单、方便;按软件的功能来划分,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系统服务程序等;应用软件包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功能或特殊计算,而精心设计的、结构严密的独立系统,是一套满足同类应用的众多用户需要的软件;应用软件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各种专用软件包和面向问题的应用程序;而用户程序是为了解决特定的具体问题而开发的软件;应掌握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源程序、目标程序、可执行程序的概念;问题9:请对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作一简单总结;输入输出设备:掌握哪些设备是输入设备,哪些设备是输出设备,如何接入主机;输入设备是人与计算机进行对话的重要工具;要让计算机处理的文字、图形、声音等数据,都必须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才能被计算机识别和接受;微机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图形扫描仪、数字化仪、条形码读入器、触摸屏等;键盘:有101、102、104、108键等;键盘通过5针插头,一般通过AT或PS/2接口与连接主机;鼠标器:分为机械式和光电式两种;通过串行接口COM1或COM2、PS/2、USB接口接入主机;鼠标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分辨率;鼠标器的分辨率是指它移动一英寸所能检测出的点数PPi;目前鼠标器分辨率一般为200PPi,高的可达320—400PPi;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内所存二进制信息转换为用户所能识别的信息的设备;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显示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字符、图形、图像等让人们得以识别;显示器由显示控制适配器显示卡和监视器两部分组成;显示器屏幕上的字符和图形是由一个个点组成的,这些点称为像素Pixel;像素越小,显示越清晰;微机上显示器其像素直径有和等多种;而显示器屏幕每行和每列能显示的像素的个数乘积,称为显示器的分辨率;显示器的分辨率有高、中、低三类;分辨率是显示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彩色显示卡有CGA、EGA、VGA、TGA等;CGAColor Graphics Adapter卡:其分辨辜为320×200或640×200;EGAEnhanced Graphics Adapter卡:增强型彩色图形显示卡,分辨率为640×350,有16 种颜色,是CGA的改进形式;VGAVideo Graphics Array卡:视频图形显示卡;分辨率为640×480,最多可达256种颜色;TGA卡是目前高档微机主要采用的显示卡,它们不仅支持VGA的全部功能,还增加了许多非标准显示模式,分辨率高达1024×768、l280×l024; 打印机打印机是微型计算机系统最基本的输出设备,它可将计算机输出的信息以书面的形式长久保存;常用的打印机有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打印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打印速度、分辨率和噪声;问题10:关于计算机病毒应掌握哪些知识1.病毒的特征:①破坏性:使数据丢失,使系统瘫痪;②传染性:能够自我复制、变形,很快地在各个计算机之间传播,感染内存、文件等;③隐蔽性:病毒程序寄生在正常程序之中,很精巧,通常只有l~2KB大小,一般难以发现;④潜伏性:不立即发作,而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才施行破坏;判断一个程序是否为病毒程序,最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传染性;现在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计算机网络;在网络上传播病毒速度更快、面更广、形式更复杂、破坏性更大;传播方式主要有四种:利用邮件附件传播;利用E-Mail传播;利用Web服务器传播;利用局域网传播;2.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按其表现性质可以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按其感染的目标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按其寄生媒介可分为源码型、入侵型、外壳型和操作系统型;引导型病毒:只感染磁盘的主引导扇区,使引导扇区内容转移到别处,以病毒引导程序取代之;文件型病毒:感染可执行文件,将病毒程序嵌入可执行文件中并取得执行权;混合型病毒:既可感染主引导扇区,也可感染文件;源码病毒:这种病毒在源程序编译之前就已经插入到源程序中,较为少见;入侵病毒:它入侵到现存主程序后,作为主程序的一部分,难以除去;外壳病毒:它将自己置于主程序的周围,一般不会对源程序进行修改,但主程序一执行它即开始复制、传播;操作系统病毒该病毒本身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此病毒危害很大,也最为常见;计算机病毒的防范:①不随便使用外来软件;对外来磁盘要先查毒后使用;②对计算机系统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病毒;③对系统中的重要文件,要经常作备份,以便当系统遭到破坏时能够进行恢复;④软件要加密保护;⑤谨慎接收、打开电子邮件,来历不明的邮件尽量直接删除;尽量不访问不知名的网站;⑥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问题11: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应掌握哪些知识 P26媒体的概念应该包含如下五大类:①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感觉器官,使人能直接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②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可概括为声音、文字、静止图像和动态视频、波形和动画、数据等5类信息的数字化编码表示;③显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感觉媒体传输中的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转换所用的媒体,显示媒体又分为输入媒体和输出媒体;④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存储媒体又称存储介质,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以便计算机加工处理和调用的物理实体;⑤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作为通信的信息载体,用来将表示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运算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运算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运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运算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前提。

其中,计算机基本运算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核心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基本运算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一、计算机基本运算的概述计算机基本运算主要包括四种基本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这四种基本运算是计算机进行复杂计算的基础,也是其他高级运算的基础。

计算机基本运算利用各种逻辑电路和算术电路完成,通过输入不同的数据和指令,即可实现不同的基本运算。

二、加法运算加法运算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我们常用的十进制加法是以竖式计算的方式进行的,而计算机中的加法运算采用二进制表示。

计算机中的加法运算主要用全加器电路和加法器电路完成。

通过将两个二进制数相加,按照进位规则进行运算,即可得到正确的加法结果。

三、减法运算减法与加法相反,是计算机中另一个基本运算。

计算机中的减法运算同样采用二进制表示。

减法运算通常采用补码的方式来表示负数,并通过加法运算实现减法运算。

减法运算的基本原理是相加取反加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减法的计算。

四、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是计算机中一种较为复杂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中的乘法运算采用乘法器电路来实现。

乘法器电路可以将两个二进制数相乘,并得到正确的乘法结果。

乘法器电路的设计通常采用二进制平方乘法算法,通过分解乘法操作,逐步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五、除法运算除法运算同样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中的除法运算通过除法器电路来实现。

除法器电路可以将两个二进制数相除,并得到商和余数。

除法器电路的设计采用二进制除法算法,通过逐步减法操作来实现除法运算。

六、计算机基本运算的优化为了提高计算机基本运算的效率,人们提出了各种优化方法。

其中包括并行运算、流水线技术和指令级并行等。

并行运算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基本运算,提高计算速度。

流水线技术可以将一个运算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并行进行,减少了运算的等待时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总线结构是指各工作站和服务器均挂在一条总线上,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

各节点在接受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及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特点如下: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

当需要增加节点时,只需要在总线上增加一个分支接口便可及分支节点相连,当总线负载不允许时还可以扩充总线;使用的电缆少,且安装容易;使用的设备相对简单,可靠性高;维护难,分支节点故障查找难。

星型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节点,其他节点直接及中心节点相连构成的网络。

中心节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也可以是连接设备。

常见的中心节点为集线器。

优点:(1)控制简单。

任何一站点只和中央节点相连接,因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简单,致使访问协议也十分简单。

易于网络监控和管理。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中央节点对连接线路可以逐一隔离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单个连接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不会影响全网。

(3)方便服务。

中央节点可以方便地对各个站点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

缺点:(1)需要耗费大量的电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也骤增。

(2)中央节点负担重,形成“瓶颈”,一旦发生故障,则全网受影响。

(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环型结构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种结构使公共传输电缆组成环型连接,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优点:有较强的自愈能力,网络中任一结点或一条传输介质出现故障,网络能自动隔离故障点并继续工作环型结构具有如下特点:信息流在网中是沿着固定方向流动的,两个节点仅有一条道路,故简化了路径选择的控制;环路上各节点都是自举控制,故控制软件简单;由于信息源在环路中是串行地穿过各个节点,当环中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延长;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都应该了解的内容。

无论你是一名程序员、学生、还是普通用户,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都将有助于你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提高效率,避免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硬件部分包括了各种物理设备,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等。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所有的计算任务;内存用于存储临时数据;硬盘用于永久存储数据;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形界面;键盘用于输入。

了解这些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安装在计算机上的各种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操作系统是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核心程序,如Windows、MacOS、Linux等;应用程序则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各种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Photoshop等。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种类和功能,可以帮助你选择合适的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共享资源和信息。

常见的网络类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如IP地址、子网掩码、路由器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解决网络问题。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或泄露的过程。

常见的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木马、勒索软件等。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强密码等,可以帮助你保护个人计算机和数据的安全。

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安全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提高使用效率,保护个人数据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升技能水平。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
(2)汉字内码 汉字内码是为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代码,它应满足 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要求。 汉字的内码=汉字的国际码+8080H
例如,已知“中”字的国际码为5650H,则根据上述公式得:
“中”字的内码=“中”字的国际码5650H+8080H=D6D0H 二进制表示: 0101011001010000B+1000000010000000B=1101011011010000B
1.1.6 电子商务
1.狭义电子商务 狭义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一种方式。 主要指信息服务、交易和支付。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情广告;电 子选购和交易、电子交易凭证的交换;电子支付与结算等。 2.广义电子商务 广义电子商务(E-Business)是利用Internet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 活动。
第二个特点是易失性。
1.3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只读存储器 CPU对ROM只取不存,里面存放的信息一般由计算机制造厂写入并经 固化处理,用户是无法修改的。
几种常用ROM简介:
①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②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1.3 计算机硬件系统
(3)内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两个:容量和速度。 存储容量:指一个存储器包含的存储单元总数,这一概念反映了存 储空间的大小。目前常用的DDR3内存条,存储容量一般为2GB和4GB。 好的主板可以到8G,服务器主板可以到32G。 存取速度:一般用存储周期(也称读写周期)来表示。存取周期就 是CPU从内存储器中存取数据所需的时间(读出或写入)存储器之 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一般为60~100ns。
1.1.2 计算机的特点与用途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什么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什么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什么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指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组成和运作方式的了解。

它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入门知识,为深入学习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运算方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等方面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算盘和史前的图形记录。

但现代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

从那时起,计算机技术就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现代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央处理单元(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算。

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CU)和寄存器组成。

2. 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和指令。

它分为主内存和辅助存储器两种类型。

主内存一般是指内存条,用于临时储存数据和程序。

辅助存储器则是指硬盘、光盘等外部存储设备。

3.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或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三、计算机的运算方式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逻辑运算:计算机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和逻辑运算,比如与、或、非等。

2.算术运算:计算机能够进行数值计算和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3.决策与控制:计算机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决策和控制的功能,如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指令、循环等。

四、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等。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界面等。

高一计算机必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计算机必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计算机必学知识点归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高中学生,了解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将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高一阶段,我们需要学习一些计算机的必备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程序运行并处理数据的智能设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十分重要。

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构成、二进制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等。

1. 计算机的硬件构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组成。

掌握这些硬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 计算机的软件构成计算机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而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设计的,如办公软件、娱乐软件等。

3. 二进制系统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与处理。

理解二进制系统的运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有效地使用互联网以及解决网络问题非常重要。

1.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通信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最常见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它是互联网上数据传输的基础。

3. IP地址与域名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符,域名则是将IP地址与网站名称相对应的可读标识符。

了解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机制。

三、程序设计与编程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还需要了解一些与程序设计和编程相关的知识,这有助于我们培养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一种人工语言。

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如C++、Java或Python,可以学习基本的程序设计思路和语法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诺依把程序和数据一样都
存储起来,然后依次取出存储的程序进行译码,并按照译码结
路漫漫其悠远果进行计算,从而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
世界上第一台程序存储式计算机是1949年完成的名为
EDSAC的计算机。此后的计算机采用的都是程序存储方式,而
采用这种方式的计算机被统称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外存
穿孔卡片、纸带 磁带、磁鼓、磁盘
磁鼓、磁盘
磁盘、光盘等大容量 存储器
处理速度 每秒几千次~几万次 每秒几十万~几百万
路漫漫其悠远

每秒几千万次
每秒千万次~数亿次
软件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
面向对象的语言
系统监控程序
网络操作系统
人们习惯于依据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物理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时代
科学计算---这是计算机最早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信息处理---这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
过程控制---利用计算机对动态过程(如控制配料、温度、阀门 的开闭 ,直至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巡航导弹等)进行控制。
辅助工程--- CAD/CAM/CAT/CAI等。 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类的智能活动,如机器人、专家系统等。
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翰·莫克利和工
程师普雷斯伯·埃克特领导研制的取名ENIAC 。
1.1 信息化社会与 计算机文化
本章目录
计算机之父
图1-1 年轻的阿伦.图灵
图1-2 冯·诺依曼
阿伦.图灵------图灵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 .
冯.诺依曼------他首先提出了在计算机内部存储程序的概念,“ 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成了现代计算机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文化的内涵 ?
路漫漫其悠远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全方位的渗透,使许多领域面目焕然一新,
正在形成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 所谓“计算机文化”也被称为人类在书本世界之外的第二文化
。这是信息时代的特征文化,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的时域文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文化 。
路漫漫其悠远
一是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二是信息产业上升为最重要的产业; 三是信息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1.1 信息化社会与 计算机文化
本章目录
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交互式多媒体网络,是一个由通信网 络、通信设备、通信资源组成的完备的高速信息网络体系,
是一个具有大容量、高速度的电子数据传输系统。 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
电子计算机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通用机:通用性强,综合能力强,解决各种问题 专用机:特殊配置,功能单一,解决特定问题
按综合性能 指标分类
路漫漫其悠远
巨型机:速度最快、处理能力最强,已达十几
万亿次浮点运算, “银河 Ⅲ” 达每秒130亿
次大型主机:大型、通用、较快、较强,作“客户
机/服务器”的服务器,作“终端/主机”的主机
今日还在研制中的非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现实。
1.2 计算机系统 的组成结构与工 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
路漫漫其悠远
硬件 软件
1.1 信息化社会与 计算机文化
本章目录
1.1.2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发展简史
电子计算机的定义
电子计算机(Computer)也称为电脑,它是一种能 存储程序和数据、自动执行程序、快速而高效地自动完 成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处理的电子设备。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路漫漫其悠远
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多媒体技术 --- 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现代声像技术和通信 技术融为一体。如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系统等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
网络化
微型化
智能化
多媒体化
未来的计算机
从目前的研究方向看,未来的计算机将向着以下两个方向发展:
➢ 高速计算机制造技术 ➢ 超越冯·诺依曼结构
路漫漫其悠远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的时代,就 像电子计算机对20世纪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样,各种新型的计算机也必将对21世纪 产生重大影响。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
1.3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1.4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5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安全
1.6 键盘的基本操作
1.1 信息化社会与 计算机文化
本章目录
1.1.1 21世纪的人类社会 -----信息化社会
信息化社会组成人类物质文明的三大要素 信息化社会的特征
材料 能源 信息
现代计算机基础知识分 析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9
路漫漫其悠远
体验目录
计算机基础知识
Windows Xp操作系统
Word2003文字处理软 件
Excel电子表格软件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制作软件
网络基础知识与 Internet使用
本章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路漫漫其悠远
1.1 信息化社会与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覆盖了更 大的领域。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 设备使用户“置身于”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环境直接进行交互的目的。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具体地说 ,是指综合利用LAN(局域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及Internet进行商 品与服务交易、金融汇兑、网络广告或提供娱乐节目等商业活动。
小型机:规模小,结构简单,设计试制周期短,
工艺先进、使用维护简单
工作站:介于PC与小型机之间。高分辨率、大
容量内外存,图形功能较强
微型计算机:小、巧、轻、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中央处理器:一个芯片
我国是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是当今世界少 数具有独立研制巨型机能力的国家之一。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路漫漫其悠远
1.1 信息化社会与 计算机文化
本章目录
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划分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
时代
物理器 件
内存
第一代 1946年~1957年
电子管
汞延迟线
第二代 1958年~1964年
晶体管
磁芯存储器
第三代
1965年~1971年
中小规模集成电 路
半导体存储器
第四代 1972年~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 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