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关于议论文写作的知识大全1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高考是每个中学生都经历的一场大考,而议论文是高考中必考的一种作文类型。
议论文要求与题目紧密相关,对观点进行有力、有逻辑的辩证论述。
以下是议论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能对你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一、议论文的基本概念议论文是一种通过论证、分析的方式,对某一观点、主题进行论述的文章。
它要求有明确的立场和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辅助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二、议论文的结构1. 引言部分:引入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 开头引入:可以使用问题、引语、事实等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题陈述:清晰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2. 论证部分: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 主题句:每一段开头的句子都应该明确阐述本段要讨论的观点。
- 论证方法:可以使用比较分析、举例论证、引用权威观点等方式进行论证。
- 论据选择:选择具有说服力、可信度高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 逻辑推理:要保证论证过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反驳部分:针对可能的异议或对立观点进行反驳。
- 引出对立观点:明确指出异议观点,避免模糊不清。
- 反驳论证:通过理性的辩证思维和合理的论证来反驳对立观点。
- 引用权威观点:可以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来增强反驳的说服力。
4. 结论部分:对整个议论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 简洁明了地重述观点和立场。
- 总结全文主要论证要点,归纳分析论证结果。
- 给出个人的结论和建议。
三、议论文写作技巧1. 明确观点:要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不可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
2. 合理论证:要使用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和逻辑推理进行论证。
3. 多样化表达:使用多种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事实、数据、例子、引用等。
4. 注意论证的连贯性:要保证论证过程上下文连贯,逻辑严密。
5. 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废话,言简意赅地表达观点和论证。
6. 注意语言风格: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注意语句流畅和语法准确。
7. 结构合理:每个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衔接,确保整篇文章层次清晰。
作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作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作文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议论文又是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
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知识点对于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议论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议论文是一种通过辩证分析和客观评判,表达个人观点或者对某一现象、问题进行批判、评论、解释、辩论的文章。
其特点包括客观性、辩证性、说服性和条理性。
二、议论文的写作结构1.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议论文的主题和背景,明确立场,激发读者兴趣。
2.正文部分:论证主题观点,列举事实和论据,进行辩证分析。
3.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给出合理而有力的结论。
三、议论文的常见写作方式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观点或事物,阐述自己的主张,并举出理由和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因果推理法: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解释其发生原因或者预测其后果,加强说服力。
3.递进推理法:按照递进的方式,逐步引入论点,构建合理的层次结构,使逻辑性和条理性更强。
4.比较论证法: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优劣、特点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5.分类论证法:将事物进行分类,列举各类事物的特点,并根据特点进行论证。
四、议论文写作技巧1.明确观点:在写作前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有个清晰的立场。
2.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事实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例证要有说服力。
3.数据支撑:使用一些统计数据或者研究报告等有权威性的数据来支持观点。
4.语言表达: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注重用词准确简练,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5.逻辑思维: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论证过程要严密有序,避免离题。
五、议论文的注意事项1.避免主观性过强:客观论述问题,避免过多的主观情感色彩。
2.批判观点要有根据:针对其他观点提出批判时,要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
3.格式规范:遵循作文的格式要求,注意段落分布,语句结构清晰,标点正确。
通过对议论文的定义、结构、写作方式、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要点,提高写作水平,能够清晰、有效地表达个人观点,并展示辩证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议论文基础知识

议论文基础知识第一篇:议论文基础知识论点是你观点论据支持你观点的依据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⑤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
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⑥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
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⑦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第二篇:议论文基础知识第一节议论文的标题(一)什么叫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对客观事物、现象等进行分析评论的一种文体。
(二)哪些是议论文议论文包括一般议论文、学术论文、政论文、书评、读后感、心得体会等。
第二节论点(一)什么是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看法、见解、主张。
(二)中心论点及其与分论点的关系以论文中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作者对文中所论述的问题的总主张、总观点、总判断。
有时议论文会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1.中心论点统率分论点,是全文的总观点;2.有的文章把几个分论点综合起来就是中心论点,所以,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分支;3.有的文章,几个分论点都是中心论点的论据;4.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常用论证方法: a、例证法(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 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b、引证法(道理论证):引用一定的理论论据,引 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既能加强论证的 力量,又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学色彩。 c、对比论证(正反论证):它能增强论证的鲜明性, 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d、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 说服力。
二、“五步文段写作法”
第一步,首段:开门见山,摆出论点。 第二步,理论论证——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 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 第三步,举例论证:列举有典型性、代表性的 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 第四步,分析说理——光列举事例,不进行分 析说理,那么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 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 常用的分析说理法有两种:因果法和假设法。 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开头,重申论点。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
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但它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 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点的位。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
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简约 。 选用道理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确,不能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
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 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 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引论 提出问题(是什么) →本论 分析问题(为什么) →结论 解决问题(怎么办)
议论文有关知识(1)

1、议论文的定义:它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一、知识储备: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
3、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二、1论点是作者对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
2、论据(用什么证明)论据是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
首先,论据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能够充分证明论点。
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第三,论据要新颖,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
3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过程。
它要求论述要深刻、周密,讲究说理的艺术。
三、论点的判定:论点是作者对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一个完整的陈述性的判断句。
注意:论点不可能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
论点和论题的区别:论题是议论的范围,通常是词或短语;论点是作者对论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观点性句子。
四、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句式:使用了××论证的方法+有力的论证了××观点+效果①、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高考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高考议论文的基本知识高考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议论文的基本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议论文的基本知识1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它要求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
如《坚持就是胜利》一文的论点就是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坚持是一个重要条件。
《坚持就是胜利》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胜利,而相当一部分人却陷入失败的若痛之中。
这是为什么呢俗语说“功到自然成”。
按理说那些失败者完全可以尝到胜利的喜悦,但他们往往缺少一种胜利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坚持。
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上边的俗语中所提到的“功到”其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意思。
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
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狄更斯和爱迪生就是靠坚持而取得最后的胜利的。
坚持,使狄更斯为人们留下许多优秀著作,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许多精品;坚持,使爱迪生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见,坚持能够使人取得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
那些失败者往往是在最后时刻未能坚持住而放弃努力,与成功失之交臂。
曾记得瑞典一位化学家在海水中提取碘时,似乎发现一种新元素,但是面对这繁琐的提炼与实验,他退却了。
有关议论文方面的知识

有关议论文方面的知识第一篇:有关议论文方面的知识有关议论文方面的知识一、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论点(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
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
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二)论据(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统计数字,d.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
②典型性。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三)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与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二、议论文结构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
2.可分两大类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议论文写作基础知识

议论文写作基础知识谈论文写作基础学问1一、忌套用材料,一味仿照套用材料主要是指不少考生信任“万能开头”“万能结尾”之类的话或一味套用高考优秀作文里面的语段或论据,造成“你用我用他也用”的千文一面的状况。
主要表现有三种:〔1〕套用“开头”或“结尾”。
有的语文教辅书上有所谓的“万能开头”“万能结尾”,不少同学如获至宝,作文时常常套用,如消失最多的开头是这样的排比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其中最重的——毅力。
〔“毅力”可以换成其他词语〕消失最多的结尾是:“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金属的音响一声声穿越了山林。
”〔2〕套用高考优秀作文里面的语段或论据。
近几年高考消失了一批借评价名人论述观点的独特化作文,如20xx年山东一考生的总分作文《刺秦》,20xx年北京一考生的总分作文《十个海子的复活》,20xx年重庆考生的总分作文《菊花飘香的季节》和《独上高楼》,20xx年河北考生的总分作文《菊花?泪水》,20xx年四川考生的总分作文《在遗忘与牢记的两岸》《永久的苏武》等,不少考生靠背过几篇类似的文章,写什么话题都引用名人事迹,尤其是李白、陶渊明、苏轼等文学家的事迹,消失了一大批让阅卷老师“头大”的作文。
〔3〕套用流行材料。
生活中刚消失的东西当然算新,若大多数考生都用,就会失去新奇感,考场谈论文论据的使用忌讳“扎堆”。
如近几年央视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当然好,但人们太熟识,已成为广阔考生背诵的材料,有些考生写什么作文都用当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颁奖词几乎成了“万能论据”。
有位作家曾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方成花的人是天才,其次个把女人比方成花的人是庸才,的三个把女人比方成花的人则是蠢才。
刘墉在《制造与阐述》中说:“第一等人制造,其次等人阐述,第三等人仿照。
”假如一味套用,不知创新,一味地“拿来主义”,只能让自己的思维僵化,如何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考生必需养成勤读书报的好习惯,勤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在作文时方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议论文写作的知识大全1作文专题1108 0953关于议论文写作的知识大全1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②开篇如《改造我们的学习》③文章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④结尾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
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
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四种。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引证法等。
二、如何做到到开门见山提论点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
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
像《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
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1)学习要打好基础。
“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
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
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
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
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
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
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
"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
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
如第一段文字,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心论点;如第二段文字,已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
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
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
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
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
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3)每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
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
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举短论作例:闻过不跳闻过不跳。
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
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要一个过程。
要求每个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好。
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
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
老虎的屁股,即使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
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
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是好对策。
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用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
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耳塞豆,不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后一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罚了这类“不跳”的“算账派”。
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得好些。
(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
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十分鲜明醒目。
接下去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
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中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到"开门见山"。
请看下面一篇文章:这样的会风好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
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
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煤同志就来到会场。
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
她和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
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
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
过了一会儿,邓颖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
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
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
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
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到会。
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
八点开会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
不顾与会者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
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
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
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
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
我们应当提倡:领导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
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
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
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