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 PPT课件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PPT资料55页

荷就不能确定应从直流电哪一极导入
16.11.2019
13
3 药物成分应当纯,若除药物离子外,还有其他
带电性质与药物相同的离子,则通电后势必竟相进入
体内,这就减少了药物离子导入量
4 药物最好易溶于水,且不易被酸或碱所破坏
5 尽量选择局部应用亦能发挥作用的药物。若要
求作用全身,宜选择用量少而能显少的药物,否则因
极导入,导入极性不能有错误
(2)导入药物溶液浸在与作用极面积相同的滤
纸或洒在绒布上,将滤纸或绒布接触治疗部位皮肤
其上再放普通衬垫及铅版,非作用极下不放药物
16.11.2019
26
(3)为防止衬垫上沾有寄生离子而影响药物
的导入,须注意每个衬垫(包括绒布),最好只供
一种药物应用,不宜混杂,消毒时把不同药物的衬
16.11.2019
33
第三部分
临床应 用
16.11.2019
34
临床应用
眼部炎症性疾病:结核性:1%链霉素
病毒性:0.25%氯霉素
疱疹性结膜炎:0.1%~0.2%硫酸铜
虹膜睫状体炎:0.5%水杨酸钠
青光眼:0.5%~1%毛果芸香碱
角膜翳、玻璃体混浊:50~100U/ml透明质酸酶
角膜斑翳:1%~2%碘化甲
中少受滤纸或纱布的阻碍影响,同时,溶于水中的
药物离子浓度比较稳定
(2)水的可塑性大。水作为电极与体表间的
介质,能和体表凹凸不平部位(手、脚等)紧密接
触。使药物能均匀地导入。同时,作用区可以较大
16.11.2019
23
(3 )水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导热性,作为一种 温热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可以降低皮肤电阻。增 加离子导入量。直流电水浴药物导入法的治疗作用 包括直流电的作用、水浴的作用、药物的作用。这 些综合作用因子,更加提高了药物导入的疗效。
物理治疗学直流电疗法PPT课件

目录
• 禁忌证
– 恶性血液系统的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湿疹以及对 电流不能耐受者
– 对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要慎重,避免烧伤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定义 •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相关知识 • 直流电离子导入的作用 • 治疗技术 • 临床应用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electrophoresis)
– 将直流电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阴极: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和促进消散 • 阳极:减少渗出,消炎、镇痛 • 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伤口、溃疡愈合 • 促进静脉血栓有溶解退缩 • 刺激可促进骨痂生长 • 破坏肿瘤细胞和组织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仪器设备
– 直流电疗机或直流感应电疗机 – 电极板:多采薄铅片,0.25~0.5mm – 衬垫:衬垫用无染色的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制成,一般用
10层白绒布叠成厚1cm左右 – 导线:分红、兰色两种,以便区别阴阳极,每条长2米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直流电疗仪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电极、衬垫、导线、胶布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眼-枕法
– 一极用分叉线连两圆形电极置于闭合的两眼上, 另一极置枕项部位
– 电流量2 mA~5 mA,15~30min/次
目录
• 适应证
– 神经科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 内科疾病:胃肠痉挛、高血压、关节炎等 – 外科疾病:淋巴管炎、慢性乳腺炎、粘连等 – 妇产科疾病:闭经、慢性附件炎等 – 五官科疾病:结膜炎、鼻炎、慢性扁桃体炎、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ppt课件

离子导入的作用
1、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作用 2、神经反射治疗作用
离子导入用药品的选择
①易溶于水,易于电离、电解; ②明确需导入的有效成分及其极性;(酸类多带负 电,生物碱多带正电) ③成分纯,不得同时应用几种药物或单味、多味中 草药煎剂,或阴阳极交替导入; ④局部应用有效。 由阳极导入的常用药物离子钙、锌、普鲁卡因、 维生素B1、透明质酸酶、黄连素、草乌等。 由阴极导入的离子为碘、氯、溴、维生素C等。
下行电流或以阳极为主电极,可产生催眠、镇 痛和缓解痉挛的治疗效果,前额部阳极、后颈 部阴极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用脊柱下行电流 法治疗脑出血后痉挛性麻痹 上行电流或阴极为主电极时,可治疗器官功能 低下、神经麻痹、知觉障碍等疾病 如用大剂量长时间通电,阴极区则发生较强的 抑制,而阳极区则恢复正常或兴奋性增高,有 人称此为直流电的第三作用。
6.离子的水化及运动速度 在电场中,各种离子的运动速度不同,当距离 一定时,离子的运动速度与离子有效半径成反 比,包括水化膜在内的半径,Ca2+, Mg2+>K+ ,Na+,故速度慢, K+ ,Na+阴极下, 而Ca2+,Mg2+阳极下 水化膜:厚度与离子的电荷密度有关
7.蛋白质电离及其等电点 (1)碱43;H2O NH2 NH2 (2)酸性下 COOH COOH Pr +H+ → Pr NH2 NH3+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直流电疗法
概念:方向、强度、电压不变的电流称为直流电。 应用直流电作用于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 直流电疗法。 特点:电流小(小于50mA),电压(30-80v), 方向不变 常用稳恒电流
第二章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6讲)

19:16:42
20
(五)每次治疗时肌肉收缩的次数
• 起初进行治疗时,每次应使每条病肌收缩10~ 15次,休息十数分钟,如无条件可休息3~5分 钟后再使之收缩相同的次数,如是反复4次。 • 在整个治疗时间内每条病肌至少收缩 40 ~ 60 次是应有的数量。随着病情的好转,以后每次 每条病肌应收缩20~30次,整个治疗时间总收 缩80~120次左右。 • 有人认为每次治疗的整个期间内,每条病肌至 少收缩90次才有效。
19:16:42
23
•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根据肌肉收缩次数来决定 剂量的方法,只适用于刺激频率低(即t升和 t止都较长)的情况。当刺激频率高时,如给 某轻度失神经肌以 t 升 =10ms,t 止 = 50ms 的 刺激时,其f=1000/(t升 + t止)=1000 /60 =16.7Hz • 这种频率的收缩就不再容易用肉眼去判 断其次数,此时就应改用调制式的脉冲群, 使肌肉通电时发生一系列的收缩,脉冲群停 止时肌肉松弛,这时脉冲群出现的次数就相 当于刺激的次数。
19:16:42
27
2.使肌肉等长收缩 • 等长收缩法是使肌肉收缩时,长度不缩 短的方法。此法能增加肌肉的张力。如 需刺激胫前肌,可让病人采取平卧位, 由另一人将病人膝和足背按压向床面。 刺激时,胫前肌由于上下两个关节被固 定而不能使足背屈,自身即不能缩短, 这就出现等长收缩的状况。 • 必须注意的是:不论何种方法,电流引 起收缩时,病者应同时尽力试图主动收 缩该肌,这样电刺激引起的收缩加上病 人主观意向的配合,功能的恢复将更好。
19:16:42 7
• 上述三种实验充分证明,药物离子能导 入动物体内,其导入原理如上所述。 • 用简单的无机化合物所做的实验证明, 电渗和扩散作用也使药物进入机体,即 • 导入离子总量中90%~92%是由电离或 电泳原理进入机体的, • 由电渗作用进入机体的约占1%~3%, • 由扩散作用进入机体的约占6%~9%。
b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第二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Electrophoresis)一、概述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
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
(一) 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两个小电极和一个大电极放置在右侧前臂上(图2.2.1),A电极衬垫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液浸湿,而H电极用0.01%磷酸组织胺液浸湿,都连阳极。
右臂伸侧电极衬垫用肾上腺素或组织胺液浸湿,连阴极,通电10分钟后,取下电极观察局部皮肤。
A电极下皮肤出现苍白斑点,提示肾上腺素已进入体内并引起反应;H电极下皮肤明显充血、水肿,出现荨麻疹,证明组织胺已进入人体,右臂伸侧电极下皮肤则元些反应,表示药物没有进入皮肤。
以上试验说明:1.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2.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二) 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用数量已经证明,药物离子主要经过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入皮内(图2.2.2)或经过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
汗腺导管内径15~80μ,所以蛋白质(1~100mμ)等于大分子物质的离子了也能经过汗孔导入体内。
;在电场中离子移动速度很慢。
实验证明,谷氨酸在生理溶液内(pH 7.45,电压180V,电流强度3mA)每小时移动13mm,而在人体组织内每小时只有数毫米。
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
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如碘主要停留在申状腺;磷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中等。
图2.2.1 肾上腺素(A)组织胺(H)导入试验(虚线-伸侧的负极)图2.2.2 用直流电向机体内导入离子示意图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导入数量增多,如肝素在0.25~5%的范围内,浓度越大,导入体内的数量增多;复杂的溶剂寄生离子增多,药物导入量减少,药物在电场中最大的转移是在蒸馏水中;向溶液加酒精是一种增加有效导入的办法,但酒精对那些易导致沉淀变性的药物并不适用;不溶解的药物不能导入皮肤,如乳状的氢化可的松不能导入皮肤,只有溶解的作静脉注射用的才能导入;根据法拉弟第一定律,离子导入的数量与所使用的电流量成比例,在一般情况下,通电时间长导入量多,大的电流强度导入药物增多;不同部位导入的数量也有差别,以躯干导入最多,上肢次之,下肢,特别是小腿最少。
直流电疗法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件)

第二节 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 直流电疗法的治疗原理
1.对血管的影响
并直可流持电续治3疗0~后4,0分局钟部以血上流(量阴增极加下约更14明0%显,)皮温升高0.3~0. 5℃,
2.对组织兴奋性的影响
直流电阴极有提高组织兴奋性的作用,而阳极下组织的兴奋性降低 阴极电紧张 阴极抑制 阳极电紧张 直流电的第三作用
第二节 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 直流电疗法的治疗作用
1.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过程
促进炎症消散、消肿、促进神经组织再生和溃疡愈合等作用
2.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下行电流或阳极为主电极来达到镇静催眠、镇痛和缓解痉挛等目的 上行电流或以阴极为主电极来治疗器官功能低下、神经麻痹和知觉障 碍等疾病 根据阴极抑制作用来镇痛、镇静、解痉和止咳等
第一节 概述
• 物理特性
3.离子的水化
直流电通过人体时, K+、Na+的移动速度比Ca2+、Mg2+的快,那么就会 出现阴极下K+、Na+相对较多,而阳极下Ca2+、Mg2+相对较多的分布状态
4.电泳和电渗
电泳的作用,蛋白质向阳极集中而密度升高,阴极下蛋白密度降低。 电渗的作用,阴极下水分相对增多,而阳极下相对脱水
①根据电学中“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利用直流电 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到体内
②通过直流电导入到体内的药物能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③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第二节 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原理
3.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相关理论知识
药物离子导入人体的途径 皮肤表面有大量的汗腺和皮脂腺导管、毛孔等的开口,粘膜和 溃疡伤口
超声直流电药物导入仪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位,提高疗效。
直流电药物导入操作简便,安全 可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药物导
入。
直流电在药物导入中的注意事项
应注意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强度,避免 对皮肤和身体造成损伤。
在进行直流电药物导入时,应密切观 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电流和电压 的强度。
应根据不同的药物和病变部位选择合 适的电极和导入方式。
05 设备操作与维护
超声技术在药物导入中的优势
促进药物渗透
超声波的振动和微射流作用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分子更 容易进入细胞内部,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定位准确
超声波具有定向传播的特性,可以通过调整声波的传播方向和聚焦点, 将药物准确地导入到病变部位,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适用范围广
超声波药物导入技术适用于多种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疾 病和药物特性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设备操作流程
设备开启与关闭
按照规定程序开启和关 闭超声直流电药物导入 仪,确保设备正常启动
和关闭。
药物配置与放置
参数设置
治疗操作
根据治疗需要,将药物 配置好并放置在设备指
定的容器中。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 特性,设置合适的超声 频率、电流强度等参数。
启动设备进行治疗,注 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 时调整参数或停止治疗。
设备维护与保养
01
02
03
04
清洁设备表面
定期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设备 表面,保持清洁卫生。
检查设备连接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插头 等连接部位,确保无破损或松
动。
定期校准
按照厂家推荐的时间间隔,对 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设备性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学习交流PPT
8
• 通常阴极放出的氢气比阳极放出的氧气多,在 实际工作中,常利用电解作用放出气泡的多少 来判断直流电电极极性。
• 直流电的电解作用在电极下产生强酸和强碱, 若不加保护可导致电极下皮肤发生化学烧伤, 因此直流电疗法的电极下必须放置吸水垫保护。
学习交流PPT
9
阴极
4NaCl
溶解
4H2O+4Na+
通过人体一定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 (30-80V)、(小于50mA) • 单纯应用直流电疗法较少,但它是药物离子导
入疗法和低频电疗法的基础。
学习交流PPT
4
根据电流强度的变化直流电可分为:
• 1、平稳或稳恒直流电:电流强度不随时间 • 变化的直流电。 • 2、脉动直流电:电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直 • 流电。 • 3、不规则脉动直流电:电流强度变化不规 • 则的直流电。 • 4、规则脉动直流电:电流强度变化规则的 • 直流电。 • 5、断续直流电:在一定时间内通电和断电。
学习交流PPT
13
• (2)改变组织含水量
• 在直流电作用下,由于发生电泳和电渗,阴极下 水分子增加,蛋白分散升高,组织膨胀和变得松 软,而阳极下组织水分减少,蛋白质分散度降低, 组织较干燥致密。例如,将蛙头切除,挂在木架 上,后掌各浸入装着自来水的杯中,两杯分别连 阴极和阳极。通电40~60分钟,电流强度10mA, 断电后检查两后脚掌,可以发现阴极脚掌的皮肤 附着一层粘液,肌肉肿胀松软,皮肤容易剥离; 阳极脚掌的皮肤较干燥、肌肉干瘪,皮肤不易剥 离。
学习交流PPT
17
• (5)直流电能改变细胞膜两侧原有的膜电位的水 平(或叫做改变膜的极化状态)。
理疗技术
• 电疗法 • 光疗法 • 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