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通信学院复试常见题目

合集下载

(完整版)通信原理复试面试题

(完整版)通信原理复试面试题

(完整版)通信原理复试⾯试题1、⼆元序列{a 1}=101101001100111010,试画出载频为码元速率两倍的2ASK 、2PSK 和2DPSK 信号波形图(2PSK 和2DPSK 采⽤A ⽅式编码)解:输⼊⼆进制:101101001100111010差分编码后:110110001000101100注:图中每个符号⽤⼀个周期的三⾓函数表⽰,并且仅列出了前⼗位的波形,实际上每个符号应⽤⼀个周期的三⾓函数表⽰,并且应画出全部⼗⼋位的图,但没有2FSK 的波形。

——画波形,或是写出时域表达式。

2、求⽤两个相隔⼀位码元间隔抽样的波形的合成波来代替传输系统冲激响应x x sin xx sin 波形的频谱,说明传递函数的特点,说明是第⼏类部分响应,写出它的相关编码的规则?(假设输⼊数字信号an ,相关编码输出信号为[n])解:第⼀类部分响应的概念和内容1-+=n n n a a C 传输系统脉冲响应函数g(t),频谱G(W)g(t)=G(W)=||/0||/w T w T ππ≤??>?注:滚降的频谱在[-T/2,T/2]之间。

3、奈奎斯特第⼀准则是什么?举出两个符合奈奎斯特第⼀准则的传输函数(可画图表⽰)。

什么是奈奎斯特带宽和速率?解: 奈奎斯特频带:1/2T 、间隔:T速率:1/T理想低通函数:书P104 图5.6.4a余弦滚降函数:P105 图5.6.6a4、从26格英⽂字母中随机选⼀个字母,求信息量。

若信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出现,其概率分别为1/2,1/4,1/6,1/12,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信息量:()221log ()log 4.7bit 26I X P X =-=-=平均信息量:i 2i i 1)(log (N H X P X P X ==-∑())6、采⽤幅度与相位相结合的多进制调制的优点是什么?画出16QAM 的⽮量图。

解:充分的利⽤整个⽮量图平⾯,将⽮量断点重新合理的分布,有可能在不减少最⼩距离下增⼤信号⽮量的端点数⽬,从⽽使通信效率更⾼。

通信工程面试题目(3篇)

通信工程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题1. 什么是功率谱密度?试列举三种信号变换方式,并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

解析:功率谱密度是描述信号频谱特性的参数,表示信号能量在频域的分布情况。

三种信号变换方式包括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

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拉普拉斯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复频域信号,z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z域信号。

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傅里叶变换是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特例。

2. RC和CISC有什么区别?解析:RC是指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是指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C计算机采用精简指令集,指令执行速度较快,但需要更多的指令来完成复杂任务。

CISC计算机采用复杂指令集,指令执行速度较慢,但指令功能强大,可以一次完成多个操作。

3. 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解析: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等。

星型拓扑结构中,所有设备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总线型拓扑结构中,所有设备都连接到一条总线;环型拓扑结构中,设备按环形顺序连接;树型拓扑结构中,设备按层次连接;网状拓扑结构中,设备之间无固定连接方式。

4. RC低通滤波器如何实现?解析:RC低通滤波器可以通过串联电阻和电容来实现。

当输入信号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电容充电和放电速度较快,电路输出近似等于输入信号;当输入信号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电容充电和放电速度较慢,电路输出信号衰减。

二、专业知识题1. 数字通信有何优点?解析:数字通信具有以下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易于加密、易于处理和存储、便于计算机处理等。

2. 什么是多径效应?如何减小多径效应?解析:多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遇到障碍物而反射、折射、散射等,导致信号在接收端出现多个时延和衰减的信号。

减小多径效应的方法有:采用分集技术、使用合适的传播介质、采用抗干扰算法等。

上海大学通信研究生复试资料常见题整理

上海大学通信研究生复试资料常见题整理

OSI七层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协议分层,与OSI七层模型的区别。

谐振电路:含有电感、电容和电阻元件的单口网络,在某些工作频率上,出现端口电压和电流波形相位相同的情况时,称电路发生谐振。

能发生谐振的电路,称为谐振电路。

采样定理:当采样频率fs.max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ax的2倍时,即:fs.max>=2fmax,则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采样定理又称奈奎斯特定理。

3G的中国标准:TD-SCDMA(CDMA2000、WCDMA)电磁波: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电可以生成磁,磁也能带来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所以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极化的定义:波的极化是指空间固定点上场强方向随时间变化的方式,通常用电场强度矢量端点随着时间在空间描绘出的轨迹来表示电磁波的极化,波的极化也叫波的偏振.品质因数:通常用电路的特性阻抗与电阻值相比来表征谐振电路的性质,此比值称为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

品质因数Q是用来衡量储能元件(电感或电容)所储存的能量与其耗损能量之间关系的一个因数,表示为:Q=2π最大储存能量/每周消散能量。

一般要求电感线圈的Q值愈大愈好, 但过大会使工作回路的稳定性变差。

傅立叶变换:将时域变为频域的变换,称之为傅立叶正变换;而将频域变为时域的变换,称之为傅立叶逆变换。

傅立叶分析提供了获取频域信息的一种较为完整的方法,它使我们利用频率、幅值和相位来描述时域中的振动波形。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或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

白噪声的定义:白噪声或白杂讯,是一种功率频谱密度为常数的随机信号或随机过程。

换句话说,此信号在各个频段上的功率是一样的,由于白光是由各种频率(颜色)的单色光混合而成,因而此信号的这种具有平坦功率谱的性质被称作是“白色的”,此信号也因此被称作白噪声。

考研通信原理面试题目(3篇)

考研通信原理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请简述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及其分类。

2. 什么是傅里叶变换?请简述其性质。

3. 什么是拉普拉斯变换?请简述其性质。

4. 什么是线性时不变系统?请举例说明。

5. 请简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

6. 什么是脉冲响应?请简述其特点。

7. 什么是卷积?请简述卷积定理。

8. 什么是频域采样定理?请简述其应用。

9. 什么是采样定理?请简述其内容。

10. 什么是调制?请简述调制的目的。

11. 什么是解调?请简述解调的原理。

12. 什么是频带传输?请简述其特点。

13. 什么是基带传输?请简述其特点。

14. 什么是奈奎斯特定理?请简述其内容。

15. 什么是香农定理?请简述其内容。

16. 什么是信道编码?请简述其目的。

17. 什么是信道容量?请简述其计算方法。

18. 什么是误码率?请简述其计算方法。

19. 什么是信噪比?请简述其计算方法。

20. 什么是多路复用?请简述其分类。

二、电路与系统部分1. 请简述RC低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2. 请简述RL低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3. 请简述RLC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4. 请简述LC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5. 请简述滤波器的带宽、截止频率和通带、阻带的概念。

6. 请简述电路元件的阻抗、导纳、电容、电感、电阻的概念。

7. 请简述电路元件的串并联关系。

8. 请简述电路元件的时域、频域分析方法。

9. 请简述电路元件的互易性、对称性、线性、非线性概念。

10. 请简述电路元件的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概念。

三、信号与系统部分1. 请简述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及其分类。

2. 什么是线性时不变系统?请举例说明。

3. 请简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

4. 什么是脉冲响应?请简述其特点。

5. 什么是卷积?请简述卷积定理。

6. 什么是频域采样定理?请简述其应用。

7. 什么是采样定理?请简述其内容。

8. 什么是调制?请简述调制的目的。

9. 什么是解调?请简述解调的原理。

通信专业面试题

通信专业面试题

通信专业面试题1. 介绍自己的背景和学术经历在这个部分,我将简要阐述我在通信专业的学术背景和相关经历。

我毕业于某某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取得了学士学位。

在学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通信系统、电磁场与波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等核心课程。

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某某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对XXX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

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能力,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介绍你为什么对通信专业感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我的兴趣:首先,通信技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移动通信、互联网还是物联网等领域都离不开通信技术的支持。

作为一名通信专业的学生,我深深意识到通信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推动力,并且对其潜力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我对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非常感兴趣。

随着5G 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与通信技术相互融合,带来巨大的改变和机遇。

我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中做出一些贡献,并深入了解并掌握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

最后,我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兴趣。

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涉及到许多重要的领域,例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医疗服务等。

我希望通过学习通信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能够在这些领域中提供解决方案,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3. 描述你在大学期间参与的重要项目或实习经历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了一些重要的项目和实习经历,以下是其中两个具体的例子:第一个是与某某公司合作的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解决方案。

我作为团队的一员,负责其中的通信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该项目,我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并且在与团队成员以及企业合作时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二个经历是我参与了某某大学的暑期实习项目,加入了一个通信技术研究团队。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项关于5G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并负责部分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工作。

这个经历不仅深化了我对通信技术的理解,还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信工程复试专业问题集

通信工程复试专业问题集

过来人谈通信专业考研复试的四点经验???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同万千考生心情一样,为自己上线而欣喜若狂,也为即将到来的复试辗转反侧。

国家分数线已经公布,院校的复试即将开始,如何抓住复试的重点,让自己以最佳的状态,胸有成竹地面对考试呢?我报考的是通信专业,下面来谈谈去年专业复试的几点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1.注重动手能力????说起动手能力,也许大家很容易想到本科时候要参加竞赛或者考证。

诚然,如果你学的是计算机,本科的时候参加过ACM大赛,拿过程序设计大赛的大奖,如果?你学的是通信,本科时考取了思科网络认证或其他比较权威的认证,在著名大公司实习过,那么你比其他人在起跑线上就领先很长一截了。

不过,这样的强人毕竟占?少数,而且多半也选择保研,不会跟你有什么竞争关系,所以我在这里着重说一说另一些比较现实的与动手能力相关的素质。

大家在本科时可能都上过编程或者电路?实验课,其实学习这些课程也相当于锻炼了动手能力,我们可以在简历上罗列出来,或者在面试时向老师陈述自己曾独立完成过什么程序,或者曾经组装出一个收音?机等诸如此类的事例。

有的导师比较直接,上来就问:“你本科时做过什么吗?”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怎么回答就看自己的实际情况了。

? ??2.重视理论基础????除了成绩之外,考生的理论基础如何,只能通过面试那短短二十多分钟来考查,这是给导师留下印象的关键环节。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之前的初试没有?表现好,这几乎是最后的救命稻草,“理论基础”这关如果过不好就很可能被判“死刑”。

曾经不乏有报考985院校的高分考生,复试竟然被刷下,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在导师看来,这样的同学很有可能基础知识不扎实,通信专业方面答不上也罢了,如果连数学也一问三不知,那被刷下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在复试前应注意基础知识的复习。

???至于如何加强理论基础,我的经验是:列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找到教科书,在目录里找到重点章节,随后马上把这章的结构列出来,把小节与小节、小节与大章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每个小节讲的是什么。

上海大学(3)

上海大学(3)

上海大学2023年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考试科目:信号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考生须知:考生只能在考场另发的答题纸上作答,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一、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63分)1、已知信号ƒ(5-2t)的波形如下图所示,请画出ƒ(t-2)的波形,并求ƒ(t-2)的傅里叶变化。

ƒ(5-(2)0 1 1.5 22、已知ƒ(t)的拉普拉斯变换为) ,求ƒ(t)的波形。

3、设r(t)=,求当0≤t≤3的r(t)。

4、求信号的Z变换。

5、一个离散因果稳定的系统,其逆系统也是因果稳定的称为最小相位系统。

试问一个最小相位系统的系统函数的零极点有何特征?为什么?6、已知如下图系统为因果系统:(1)求该系统的系统函数;(2)k为何值时系统稳定;第 1 页/共 3 页(3)若k=1,,求y(n)。

7、信号x(t)的傅里叶变换为X(w),问x(t)是实信号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并证实之。

二、计算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1、已知系统差分方程为y(n+2)+3y(n+1)+2y(n)=x(n+1)+3x(n),且x(n)=u(n),y(1)=1,y(2)=3,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2、如图所示电路:(1)Vc 和iL 为状态变量建立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方程。

(2)已知==1Ω,L=1H,C=1F,Vs=U(t),起始为零状态,求响应Vo 。

3、某设备的发射信号为x(n)=δ(n)+δ(n-1),采纳到的信号y(n)=u(n),若系统的冲激响应为h(n),即y(n)=h(n)*x(n)。

(1)求h(n);(2)画出该系统的系统框图。

三、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R −+C+ | R+ −y(n第 3 页/共 3 页 1、图a 所示为一幅调制系统,输入信号e(t)=,s(t)为周期性冲激序列,s(t)=,H(jw)为低通滤波器,其频率特性如图b 所示,ƒ(t)为乘法器的输出。

上海大学通信考研相关复习参考-通信原理

上海大学通信考研相关复习参考-通信原理

硬切换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的过程是移动台(手机)先暂时断开通话,在与原基站联系的信道上,传送切换的信令,移动台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先断开、后切换”,切换的过程中约有1/5秒时间的短暂中断。

这是硬切换的特点。

在FDMA和TDMA系统中,所有的切换都是硬切换。

当切换发生时,手机总是先释放原基站的信道,然后才能获得新基站分配的信道,是一个"释放-建立"的过程,切换过程发生在两个基站过度区域或扇区之间,两个基站或扇区是一种竞争的关系。

如果在一定区域里两基站信号强度剧烈变化,手机就会在两个基站间来回切换,产生所谓的"乒乓效应"。

这样一方面给交换系统增加了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掉话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广泛使用的“全球通(GSM”系统就是采用这种硬切换的方式。

因为原基站和移动到的新基站的电波频率不同,移动台在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切断后,往往不能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这时就出现一个短暂的通话中断时间。

在“全球通”系统,这个时间大约是200毫秒。

它对通话质量有点影响。

软切换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

在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就是这种软切换方式。

当一部手机处于切换状态下同时将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基站对它进行监测,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将逐帧比较来自各个基站的有关这部手机的信号质量报告,并选用最好的一帧。

可见CDMA勺切换是一个"建立-比较-释放"的过程,我们称这种切换为软切换,以区别与FDMATDMA中的切换。

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所谓软切换,就是在移动台进入切换过程时,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移动台进入新基站覆盖区并测出与新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已经达到指标要求时,才把与原基站之间的联系信道切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试部分
第一套:
选择题(五选一):
1、电视信号为什么不选择单边带传输的原因;
2、电视信号为什么不选择双边带传输的原因
3、收音机采用包络检波的原因4OFDM的一些性质判断
等原理题。

问答题
PCM脉冲调制为什么采用非均匀编码;
香农公式,带宽无限增大系统容量就会无限增大么;
基带传输无失真各种滤波器的频带利用率及最高传输码元速率;
画图题:载波提取(13章)问:为什么不能再载波处放导频;
第二套:
1、画2DPSK的波形和差分相干解调各点的波形、误码率计算;
2、给一个部分响应系统的波形,让你确定滚降系数,带宽,最大码元传输速率
等;
3、匹配滤波器相关题目;
4、给你一串二进制代码,让你写出AMI 码和HDB3 码;
5、模拟传输系统的信噪比计算等等,有几个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考的填空、计算也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性的题目,我记得的有问自相关函数和功率普密度的关系;加重、去加重的方法、FDM 的实际应用、香农定理、卡森公式、奈奎斯特准则、SSB 和DSB 抗噪性能的比较、码距和纠错检错能力的关系等等简单的基本问题。

值得说一句的是,上大的复试卷子不论是题型、难度都和网上流传的98-02 的真题差别很大,我考前做了许多遍98-02 的真题,不过考后真的感觉那么古老的真题作用真的不大,而且还容易引人如歧途的感觉。

复习的时候做做最简单的题目就可以了,不用看什么难题。

BTW,除了第9章出了两个填空,后四章一分的题目都没有出,要是来不及看的话可以放放了。

我觉得不会吃亏多少的。

第三套:
题型主要有
一、判断题15 道,每道2 分
二、选择题8 道,每道3 分
三、计算题5 道,分别是8 分,12 分,8 分,12 分,10 分,共100 分
判断题主要是通信原理 3 章,4 章,5 章,11 章,12 章的M 序列,m 序列,DSSS,13 章,14章的内容
选择题也大致是上面的几章,考得不难,但是知识点很多,容易弄混概念。

第一道大题,是考频分复用。

副载波为上边带调制,主载波为FM 调制,1,试画出FM 调制之前的,经上边带调制后的频谱图。

第2 问不太记得了,主要是考对“预加重”,和“去加重”的理解。

这道题好像与通信原理第6 版第5 章最后一道题类似。

第二道大题,是考2FSK,中间还牵扯到第3 章随机信号窄带随机过程的莱斯分布,瑞利分布的考查。

题目不难!认真做完通信原理第6 版第7 章,第3 章的题目就能很做出来。

第三道大题,是考查HDB3 码的,属于送分的题!
第四道大题,是单极性NRZ,RZ 最佳门限Vd*,和误码率Pe 的计算,同样属于送分题!
第五道大题,是第8 章OFDM 的题目。

具体不记得了,因为这道题不会做。

没办法,樊昌信的那本书课后习题才 4 道,其它的教材又没有题目,所以导致这道题没有做出来!好像OFDM 的题目年年出,主要是因为上大有老师有专门弄OFDM 的。

所以13 年复试的学弟要留心这里了。

MSK,GMSK 也要给予同样的重视!
除了OFDM的前缀,超外差收音机的方框图没接触过,其他都做得很流畅,面试的时候导师说我通信原理考的挺高的。

大题不难的,考的有信道衰落(课后习题),多径效应,量化噪声(课后习题),匹配滤波器模型(35 分),MSK 画图。

后面四章没怎么出题的(大概10 分),时间不够可以不用看
面试部分
面试部分有英语口语和专业面试两部分。

英语口语通常有英文自我介绍或者念一篇英文文献,然后用英文回答几个问题。

专业面试由老师提问多个专业问题,考察专业知识:
就是4-5 人导师坐在办公室里,先让你读一篇专业文章并翻译,然后
考点口语(有的组别会让你用英语做自我介绍,有的没有,也可以提前准备准备)。

没有听力。

然后就是询问你一些特别简单的专业课相关的概念。

他们几乎大学学过的科目都会问,所以很难靠考前突击进行准备的。

我和我的朋友们被问道的题目有:电视机的三原色、FFT DFT 的区别和联系、FFT 的实现方法、白噪声的定义、OSI 模型、三极管的放大、简述二极管的工作原理、KCL KVL、特勒根定理、戴维南、波导、场和路的区别、谐振腔、谐振、零输入和零状态相应、线性和时不变的概念和判别方法、科斯塔环、TTL、门的定义、树、栈和队列等等,有的实在想不起来了。

对了,有个问题导师是必问的:毕业设计和平时课程设计的内容,这个大家应该提前把本科的课程设计复习一下,毕业设计就算还没有开始做也要有个思路,问起来才能回答得比较流畅。

首先念一段英文文献,老师用英文就文献问一些问题,比较专业的,要用英语回答。

有念OFDM的文献,问怎样是两个正交波;我读的是图像信号,问了图像信号的特点是什么?彩色图像信号的特点是什么?还问了在大学学到什么?因此需要准备些专业英语,比如正交,离散,抽样等,有通信英语书可看看
专业问答:共五位老师,即五个方向的老师轮流提问,因此无论你是考哪个专业,别的书也要看看,通信,数字信号中尤其滤波器设计,电路,低频,高频,电磁波等;小组面试中之前问过的问题也可能再问;我知道的问题有:白噪声,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区别(有重复问),模拟滤波器怎样转化成数字滤波器,给一个电路怎样在S域中分析其特性(较简单),雪崩效应,怎样求随机信号的功率谱,三极管二极管原理必看,怎样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载波提取中两种方式的优劣,相位模糊怎样产生的。

面试加口语一起,口语就是与老师对对话,没有专门的广播听力。

面试十分重要,笔试可以考不太好,但是面试一定要表现好,很多人被刷就是因为面试不过关。

面试时有五个老师,一个负责英语,其他分别是通信、信息处理、电路、微波方面的老师,他们每人提几个该方面的问题,可以不会,但是也不能太多,越不会越问。

我们那组问的问题主要有:多普勒效应、运放、TTL门电路输出的三态、同轴电缆、微机、ofdm、数据结构遍历方式、语音频率范围等等。

专业面试文的问题有:图像处理中的灰度直方图,天线与波长及频率关系,麦克斯韦方程,OFDM,毕业设计等等,都是很基础的问题,关键考查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一定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切不可死记硬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