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考察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

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

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篇一:安徽写生考察报告1写生考察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刘ZB环艺131 静2013年安徽写生考察报告考察时间:2013年10月8日-2013年10月18日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南屏、关麓、木坑竹海、潜口民宅、八卦村、屏山、宏村、西递。

1考察目的:通过采风与写生,对徽派建筑及皖南景观环境特色的印象及总结,分析其对本专业设计的帮助及具体的运用。

正文: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安徽这片美丽壮阔的土地进行写生实习。

安徽,黟县南屏。

从10月8日到10月18日,历时十天,期间到过周边的一些乡村浏览参观写生,照片有二百多张,速写有近20多张。

颠簸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路上,我们遇到一队在这写生的学生,他们对我们默默的说有一群来受苦的。

我们苦笑。

说实话在还没来之前我们已经在学姐学长做过工作了,也已经初步了解了我们即将面对的环境。

但我们还是满怀期待:期待写生的一路风光;期待心灵与景色的一次次碰撞;期待画画的时候画纸上出现的最美好的图象。

也在等待在期待以外的东西……写生,最重要的是去感受当地的风情,然后把那种风情抒发在画纸上。

换言之,画纸也只是载体,而真正的感受是存在心里的,捕捉心里的感受是画出好画的前提,而感受又是很难被捕捉到的,所以想要画出好画也决非易事,好在出去写生,当地的风情能带给人大量的自己想要的那种感受,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写生的时候出现的最直接的收获问题了。

2屏山:这次安徽写生的给我影响感触最大的莫过于屏山村和宏村,感觉他们最能代表徽派建筑风格。

先说屏山村。

它地处黟城东北约4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

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构成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特有的风韵。

屏山村又称舒村,这个村子舒姓居多。

舒秀文的故居也坐落在此。

这里与郑州相比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

关于赴安徽学习考察报告

关于赴安徽学习考察报告

关于赴安徽学习考察报告关于赴安徽学习考察报告 xx年4月8日至4月19日,根据地委组织部的安排,本人赴安徽合肥学习考察。

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宗教管理、领导干部形象塑造、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管理与沟通、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徽文化,并对合肥市政建设、合肥市博物馆、黄山及沿途旅游发展、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

收获匪浅,体会颇多。

现将赴安徽合肥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安徽印象(一)保护历史古迹,宣传本地人文旅游资源。

安徽是才子辈出、名宦高官代代有人,传统文化积淀厚重的江南地区。

伴随着这些历史名人的古迹比比皆是,轶事广为流传。

当地政府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切实保护当地历史古迹和名人故居,收集史料编印成册,丰富了本地人文旅游资源。

安徽黟县西递村民居有数百年历史,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点上,各种资料书籍琳琅满目,可供游客挑选购买。

这些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景区增添了特色和魅力。

(二)旅游文化品种丰富,宣传和服务功能健全。

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加深对旅游地的感性认识。

各地景点上,有关当地的历史古迹、名人事迹等相关书籍,各类文化艺术产品,在小摊或店铺摆售,甚至饮食业也体现当地的特色。

(三)打造文化品牌,激活乡村旅游业。

把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福山福水福人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徽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居融为一体,促使文化旅游有了新发展。

当地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深入挖掘、、包装乡村民俗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坚持政府品牌宣传与企业产品营销相结合,整合旅游资源,不断推出一批古村落、文化名村,经包装后,成为受游客青睐的新景点,充分展示了“山水为形、生态为体、乡村为依、文化为魂、休闲为魅”的旅游特色。

安徽采风调研报告

安徽采风调研报告

安徽采风调研报告安徽是我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地处华东地区,长江中游。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安徽省政府积极推动采风调研,以了解本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以下是我对安徽采风调研的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采风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安徽省农村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可行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促进安徽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采风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会等方法。

我们前往了安徽省的多个农村地区,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并与当地农民和政府官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

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完善。

2.存在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

农民缺乏技术和管理知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较低。

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

3.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产业多元化,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交通和电力供应的便利性。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提高农民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降低农民融资成本,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四、结论通过这次采风调研,我们对安徽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希望安徽省政府能够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合肥考察调研报告

合肥考察调研报告

合肥考察调研报告合肥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在中国东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合肥的经济发展现状、城市规划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明确合肥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二、经济发展现状1.工业发展:合肥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许多知名企业和产业园区,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等。

工业发展始终是合肥经济的支柱。

2.高新技术产业:合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拥有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团队。

合肥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硅谷城市之一,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3.城市规划:合肥城市规划相对较新,许多新兴的商业区和住宅区正在建设中。

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保和人文景观,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三、城市规划1.新四季广场:新四季广场是合肥市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商业资源和完善的运输设施而受到赞誉。

广场上有许多高档商店、餐厅和娱乐设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消费者。

2.生态园区:合肥大力发展生态园区,通过种植绿化、建设公园等方式,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户外休闲空间。

生态园区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还提供了机会让市民与自然亲近,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四、人文环境1.教育:合肥拥有许多优秀的高等学府,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这些高校不仅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才,还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文化艺术:合肥注重文化艺术的发展,设有许多博物馆、画廊和音乐厅等文化场所。

这些场所不仅展示了合肥的文化遗产,还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3.生活便利:合肥的交通发达,地铁和公交系统覆盖范围广、节奏快。

此外,购物中心、餐厅和医疗场所等生活设施齐全,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结论通过本次考察调研,我们对合肥的经济发展现状、城市规划及人文环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总体上,合肥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具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

安徽考察调研报告

安徽考察调研报告

安徽考察调研报告安徽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也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为了更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潜力,本次考察选择了安徽省作为调研的对象。

安徽省作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报告将围绕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禀赋、产业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二、经济发展状况1.经济总量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安徽省的经济总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安徽省的GDP总量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6.1%。

安徽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列前列,对于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产业结构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较为丰富,以制造业为主导。

其中,传统产业如钢铁、化工等在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受制约于资源禀赋和环境保护要求,产业结构正逐渐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转型升级。

三、资源禀赋1.自然资源安徽省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为制造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安徽省还拥有大面积的耕地和充足的水资源,为农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人力资源安徽省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人口规模大约为6000万人。

但是,由于教育水平和技能结构相对较低,劳动力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四、产业特点1.先进制造业安徽省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企业,如三一重工、合肥通用机械等,涵盖了机床、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新兴产业安徽省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发展较为迅猛。

例如,合肥经开区的创新产业园集聚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为安徽省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未来发展趋势1.转型升级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大势,安徽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同时,推动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环境也十分重要。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共14页)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共14页)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篇一:安徽黄山市西递宏村考察报告考察报告1.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宏村、屏山、南屏、呈坎。

2.考察目的:通过对考察地人文符号等信息的深入了解,提高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专业意识。

3.考察方向:(1)历史遗留符号考察,历史感的来源。

(2)现代符号与现代历史遗留符号的融入与碰撞。

(3)考察地的历史遗留符号与你所了解的其他地区的比较。

10月15日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黄山市。

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坐着大巴我们来到了第一个考察点—屏山。

拖着沉重的皮箱,迈着同样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开始被这里独特人文气息所吸引。

奇特的房屋造型,灰白斑驳的墙面,村间穿过的小溪,西边青石上的青苔,还有忙碌中的村民,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特很独特。

我们住在了万春旅店,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还在火车上晃晃荡荡,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有点不适应,不过感觉挺好,心想,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书没读几本,总算是行了几千里路了。

吃过早饭,由导游带我们参观村子,穿过小巷,来到舒秀文故居。

据说他以前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还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这里的陈设很有意思,靠墙放着一个几案,案上左放一个花瓶,右放一面镜子,意喻平静,中间放一个钟摆,寓意终生平静。

地也很有讲究,据说是用吃的东西调和在一起铺成的,真是煞费苦心。

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远看是圆的,上前一摸却是方的。

这一方小院虽然不大,却给人一种很舒适很亲近的感觉。

由于景点很多,我们没有过多停留。

出了舒秀文故居,来到下一个景点,村口的绣楼和小溪上的凉亭。

这个绣楼很小,不过很精致,楼檐上有不少木刻,楼上开一扇小窗,据导游说这里就是抛绣球的地方。

回想那个年代,这里应该是多么的喜庆热闹。

小溪上的凉亭据说年代已经很久远了,看上去很破旧,但很结实,亭子上柱子与柱子之间有几幅画,画着菩萨童子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安徽名人馆考察报告

安徽名人馆考察报告

安徽名人馆考察报告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参观了安徽省的名人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在我的考察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安徽名人馆的见闻和感受。

安徽名人馆位于合肥市瑶海区,它是一座非常宏伟的建筑。

整个建筑群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场馆,其中包括文物陈列馆、徽州文化展示馆、古代科技馆和民族英雄馆等。

在我的考察中,我主要参观了文物陈列馆和民族英雄馆。

文物陈列馆展出了许多关于安徽省历史和文化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石器、青铜器、陶器、金银器、书画和玉器等。

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见证,为我们展示了历史上的辉煌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我看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物是安徽省出土的青铜器。

它们的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内涵。

此外,文物陈列馆中还有一些历史名人的手迹、书画和著作,并配有详细的解说,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名人的思想、文学和艺术成就。

我发现,这对于我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名称大有裨益。

在民族英雄馆,我看到了许多安徽省的英雄和模范人物。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各种艰苦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比如,陈毅元帅、戴安澜院士、宋庆龄女士等人,他们的事迹不仅是安徽省的骄傲,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荣誉。

民族英雄馆也展示了许多历史照片和真实场景,非常生动地再现了安徽省英雄和模范人物的刻骨铭心的奋斗历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牺牲精神。

总的来说,这次安徽名人馆的考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观察和了解文物,了解名人的故事,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也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先贤和英雄。

这次考察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国人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应积极发掘和传承中国文化与精神,为推动中国的发展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关于同志的政审考察报告1

关于同志的政审考察报告1

关于某某同志的政审考察报告
某某,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3年7月出生,安徽蒙城县人,现为管理学院201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

在思想品德方面,某某同志积极追求进步,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大学学习期间,关心政治,能坚持主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

时刻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学习方面,该同志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方法恰当,善于思考,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专业理论,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知识面,成绩优秀。

通过CET4级和全国计算机三级等级考试,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

在工作能力方面,该同志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担任班级安全委员和学院学生会主席期间,工作表现突出,尽职尽责,组织广大同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获得“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在自律意识方面,该同志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待人诚恳,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校期间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校纪校规,无任何违纪违法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考察报告范文自从我选择了环境艺术这个专业后,我就对自己有了些新的认识。

做事要注重效率这个没错,但有些事情并不是光花时间就能见成效的,就拿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来说吧,它就是一个科学与艺术兼容的新兴学科。

而没有立意新颖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是无法在此专业上有太大成就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就从如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训练好扎实的美术功底;其次,守住一颗宁静的心,排除杂念,着力提高自身对艺术的修养及审美鉴赏力;再次,着眼长远,多多浏览名家名作,兼顾现实,学好环境艺术设计相关基础。

此次考察屏山、西递、宏村、南屏之行,让我获益不少,收获颇多。

早日就对安徽世界文化遗产地——屏山、西递、宏村、南屏怀有一种美好向往,很想见识一番它的无限魅力之处。

当然,对一种美好事物的欣赏,光用眼睛去观看,用现代数码技术去记录是远远不够的。

某学者为徽州题词:“想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生活,到北京去;想了解中国明清百姓生活,到屏山、西递、宏村、南屏去。

”这足以体现了这里民居建筑的艺术魅力,也从侧面反映了屏山、西递、宏村、南屏的历史背景。

我们的第一站——屏山。

经过了两个小时汽车的颠簸,终于到了这次考察的目的地——黟县屏山。

到达之后稍做安顿就参观村落,那么的古朴,小桥、流水、人家,最原始古朴的村落。

北靠如屏青山、地处黟县盆地一角的屏山村,兼有山乡小镇与江南水乡的风景特色: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十几座单孔石拱古桥又弯腰弓背地跨河将它们紧紧相连。

这里秀丽的湖光山色、对比强烈的青瓦白墙、坚挺厚实的老砖古房,还有处处氤氲的文化气息,都让我的目光难以离弃。

只要到过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这里的美景的,这个被称作“桃花源里人家”的地方。

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老房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服贾四方,或成巨富荣归故里,将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民居建筑。

故此,早在晚明时期,“入歙、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就成为徽州村落的独特景观。

我真正领略徽派建筑是在屏山村。

这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旧梦。

现代的阳光还没有照耀在它青灰的屋瓦上,在都市的喧哗这之外,它抱残守缺,在皖南的清澈中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

屏山村在黟县,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群。

远处望去,屏山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屏山古称长宁里,为舒氏聚族而居之地。

屏山舒氏始祖德舆原居庐江,唐朝僖宗年间公元833年为避战乱,携家南逃。

相传途中梦见仙人指点道:“逢长则止。

”德舆一路跋山涉水,几经辗转,进入黟县盆地,来到了长宁里。

只见这里北倚屏风山,东边则有困睡尖、吉阳山、三姑峰诸峰挺立;在屏风山与吉阳山之间由北向南流来的吉阳溪,和源于三姑峰的一股细流在村子东南角汇合,绕村西流,在不远处汇入龙川河。

看到这样的地形,德舆满心欢喜,实在是一块难得的 __:有山环绕以挡风,又有水环抱以聚气,符合“山环水抱必有气”的风水定律,于是便决计在此地定居下来,更何况这个地方的地名中还含有“长”字呢风水学论中有“山主贵,水主财”的说法,有意思的是,屏山舒氏家族的发展史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山主贵”,贵在旧时指业儒入仕做官。

屏山村自古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确实从这里走出了达官贵人。

族人舒荣都,明万历乙未公元1595年进士,授职中书舍人,后因政绩突出擢为御史。

舒斯笏,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进士,钦点主事,签分兵部。

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名流,代不乏人。

“水主财”,财即财富家产。

屏山人也有不少经商有成者,他们取财有道,理财有方。

村中至今仍存在的众多民居祠堂等古建筑,不正在显示着当年屏山舒氏财力的雄厚吗?屏山村整个村落的布局也是有讲究的。

村中的古民居、祠堂,密密匝匝,鳞次栉比。

尽管吉阳溪穿村而过,但是这些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吉阳溪的西畔。

为什么不沿着溪流大体上呈对称分布呢?其实,“河右为吉,河左为凶”,这是经验之谈。

“河右为吉,河左为凶”中的左、右分法是以人横跨河流,水从背后流向前方,此时左手为河左,右手为河右。

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河右为吉,河左为凶”的记载颇多。

因此屏山舒氏在做房屋特别是建造族祠时,一定也会考虑到这一点。

屏山舒氏非常看重风水,认为风水与人生祸福、家族兴衰息息相关。

所以,他们的村落布局和住宅基地,力求遵循风水定律,甚至墓地选择,也郑重其事,丝毫不敷衍。

在胡时滨、舒育龄编著的《屏山旅游诗话》一书中,载有“调包计堪得好风水,朱娘子热葬发屏山”的传说故事,说的是嫁到舒家的朱娘子依据风水先生所言,在一块神牛宝地“热葬”,数十年之后,舒氏家族果然兴旺发达起来了。

故事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

在这块风水吉地上,屏山舒氏世代致力耕读,勤俭持家,民风淳朴。

明清之际,不少人外出经商,以诚待客,以义取利。

致富后,热心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济困,行善积德。

古人云:“好风水必以德求之。

”千百年来,风水的神奇魅力在屏山的展现,无疑与舒氏家族一贯重视读书修身、行善立德分不开。

现在,屏山村正在大力开发古村落旅游,以显示自身的特色与价值,因为风水在该村确有一种神妙和玄乎。

在屏山住下一星期后我们就去了附近的一个古村落——南屏。

南屏是那种还没开发完全的小村,民风淳朴,没有浓厚的世俗气。

村落里只有一些出售小吃和古董的小店,其他什么都没有,村民生活得安逸,差不多与世隔绝。

徽派建筑大体相同,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做工很精细的木雕和石雕。

南屏虽深居山第,却也是各家各户门第井然,等级森严。

古时的比较富贵的人家门楣高挑,做工细致;而一般人家就平淡无奇了。

贯穿村落的还有小溪,不止江南古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这边也不缺,而且更胜一筹,这边的水都是山间的水顺流而下流进村落,自然清冽洁净。

村民们就在家门口的小溪里洗菜洗衣,考察时听着敲衣棒敲出的嘟嘟的声音,很是惬意。

村中家中大都养些小猫小狗,我们进去的时候也是异常的热情,围绕着我们转了又转。

安徽村落中的小路大都蜿蜒曲折,像迷宫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走迷路,对于我这个毫无方向感的人自然是很困难,所以便迷路了好几次,只能向村上的人打听去路,村民也是热情周到,有两次还亲自将我送到村口。

老徽州的两大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我对其历史背景有了如下一些了解。

西递——位于黟县城东8公里处,属于黄山市,黄山脚下,它是一处典型地,以宗族关系为纽带,经数十年的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

相传,历史上我负盛名的唐太宗的后代,流落到皖南山区,并形成了胡氏聚居村落,并在此土地上创造了辉煌。

这就是西递?高墙夹着深巷,这般沉寂,如此安详,我们所想见的帝王之村的风范呢?穿过巷子时,仿佛进入了中世纪的古堡,始终没有一丝光亮。

幽幽的高墙并着沈沈的石板路,淡淡的星辉稀疏地游离在遥远无边的暗空。

我们完全进入另一个时代了。

兴奋让我们半夜难眠,马的嘶鸣,透过清澈的夜风传了过来,明天,会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呢?我们都在想着,不知不觉,古村迎来了它的平常的朝阳了。

我们却惊奇于这千百年如一的平常了。

这里的雾气很平常,淡淡的游丝般飘浮在空气中,无处不在。

我早早地起了床,站在招待所房顶上。

这是一个比较陈旧开阔的两层楼的屋顶,带队的卢老师比我们还早地在那里画画。

四周是比较矮而连绵起伏的山脉,把西递装在碗里,但又不是很压抑的那种。

天空还只是灰蒙蒙的一片,古老的西递像裹在纱帐里酣睡的帝王。

高高的马头墙被勾勒出浅浅而威武的轮廓仰天长啸。

灰白的房屋辉映出变化多姿的色彩,分不清哪里是真,哪里是假,哪里是实,哪里是虚,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几个词儿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雾气缓缓地像是虔诚的朝圣者,轻盈又如超凡脱俗的绝色舞女。

那么自然却又无序整齐,理论中所有的矛盾,似乎都在这里相互拥抱,和平共处了。

相信处在这样的朝雾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暂时地忘却尘世所有的烦忧。

一会儿,同学们都来了,有的背了相机,有的拿了速写本,都惊叹于眼前的超脱,忘了手中记录的工具,只好相互安慰,还有机会,反正还有几天时间。

那雾却是要走了,恋恋不舍地还回头望了望,终于一丝丝地不知消失到了哪里。

太阳从树梢探出头来,柔柔睁开惺忪的睡眼,微笑地看着朝圣者远去,宣告了人间的到来。

西递的夜是美的,那种古老的美,没有车水马龙的烦杂,也没有霓虹闪烁的艳丽,就那样古朴的,不加修饰地存在着。

如果要说有修饰,那便是这相宜的建筑和脚下别有情致的石板路。

白天要参观和画画、照相,晚上的时间全是我们自己的,一路逛过去,一些制作精巧的小玩艺和服饰别开生面地摆在店铺里,让人禁不住诱惑。

还有不少的风味小吃,就在宗祠门口,我想在以前,这可能是大逆不道的,但现在谁也不会管了,只要白天不挡道也就足够了,何况,这些小吃,真的让旅途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有时候,也喜欢几个人一起走一走小巷子。

让脚步击打着石板的节奏在夜的静谧里传得悠扬。

那天我们走到水边的时候,听到一声猫叫,同学突然讲出一句,猫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吓得我们一个个毛骨悚然,拔腿就跑。

尽管还没有看到猫的影子。

要是在白天就不同了,我拍了许多以古墙为背景的猫,有晒太阳的、奔跑的,捉鱼的。

毕竟,猫这东西,还是暗夜的精灵。

有月光的晚上,整个村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古树摇曳着阴影,斑驳的墙壁更显得古老和神秘。

有人说西递的形状像一艘扬帆待航的船,而此刻,真的感觉到心在波涛里畅游。

周围的山,都如同海中的巨浪,余下的,只有无尽的剌激了。

溪水的流响在夜里更为清晰,清脆的声音像是合着节拍的舞步。

水并不深,但镶嵌在西递这样的村子里是恰合时宜的,使它不会喧宾夺主,映衬着主体的完美。

月光投在水面泛起的粼粼微波,游动着在石壁上投下若隐若现的影像。

村子的周围是一大片的土地,收了庄稼的稻田已长满了青草,可以养马、养牛,晚上的时候,马的嘶鸣划破夜的空气,雄浑而清亮。

远处的山也在阴影中沉寂地睡着了。

只有星星,还在满空地乱跑,像是顽皮的孩子,我们是不行的了,一天的劳累,爬到床上刚聊不到几句,就都甜甜地进入梦乡了。

在西递的一段日子,浅略地了解了徽州的一些文化,徽州保存了太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村落,历经了这么多的年代,那里的人们似乎连生活上的作息都一并从祖辈上继承了下来,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而时间在那里,似乎也捎不走更多的东西,于是我们才能看到,错过时光的流转,看到从前。

徽州,有“一世婚姻三年半”的说法,男人们长年在外谋生计,即便成了家,也是三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在家中只能待上一个月,然后又要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