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必考人物奥苏贝尔(下)
2018教招备考干货--教育心理学重点人物之奥苏贝尔

【导读】2018明尚教育为安徽各位教师考编同志竭诚服务,帮助各位学员考生在笔试面试中取得了非凡的成果。
2019,明尚将继续坚持我们的初心,为每一位考编同仁准备最新考编笔试培训资料。
欢迎添加明尚教育官网微信(msexam)订阅最新考编资讯。
2019安徽教师考编交流QQ群:327601621。
小编咨询QQ:1353842802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奥苏贝尔的理论观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而大多数教材都是按知识点的分类进行编制,奥苏贝尔的知识点散布在整本书的几处地方,不利于学生对其进行整体掌握。
今天就帮助大家梳理、总结一下教招考试中奥苏贝尔常考的知识点。
一、关于学习理论——认知学派——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一)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
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二)有意义学习的类型(1)表征学习表征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
比如学会用哈巴狗代替一种狗,用等边三角形代替两条边一样长的三角形,用你的名字代替你。
(2)概念学习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
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比如鸟的概念,是对所有不同种类的鸟的概括。
(3)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
比如鲸鱼不是一种鱼的判断。
(三)意义的同化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奥苏贝尔

意义学习
5、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同化
• 同化(assimilation) :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新知 识被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合适的观念所吸收,从而获得了意 义;原有的其固定作用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 更为分化的认知结构。 • 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 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 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 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学习组织的原则
• 逐渐分化原则 认为学生应该学习最一般,包摄性最广的观 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 • 两个假设 1.学生从已知的包摄性较广的整体知识中掌握 分化的部分,比从已知的分化部分中掌握整体知 识难度要低些。 2.学生认知结构中对各门学科内容的组织, 是依次按包摄性水平组成的。
学习组织的原则
• 整合协调原则 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 以组合。 主要表现在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中。
先行组织者策略
• 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 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 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性材料 就是所谓的组织者。 •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就是在向学生传授新 知识之前,给学生呈现一个短暂的具有概 括性和引导性的说明。
先行组织者策略
实验:
120名大学生分成两组,一个控制组,一个实验组,学习 一份2500字的钢材特性的知识材料。
学习前,两组各学习一份500字的先行材料。
实验组:学习抽象和概括水平高于正式学习材料的内容。 控制组:学习与新材料没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比如钢材的 制作工艺及历史。
先行组织者策略
• 分类: 1、说明性组织者 用于提供适当的类属者,它们与新知识产 生一种上位关系。 2、比较性组织者 既可用于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基本类似概 念的整合,又可用于增加本质不同而貌似 相同的新旧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人物:奥苏泊尔 三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人物:奥苏泊尔美国学者奥苏伯尔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他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位学者,他先后任侯利诺斯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纽约市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教授,并担任过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教育委员会、美国医学协会研究小组等组织机构的成员。
曾先后应邀赴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大学讲学。
奥苏泊尔的研究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属于必考的考点之一。
考察的方式和题型也十分灵活。
对于奥苏泊尔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是考生复习的重要方法。
今天,河北华图教育的老师就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奥苏泊尔研究成果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广大考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教师招聘考试】一、奥苏泊尔关于学习方式的分类二、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同化三、奥苏泊尔关于学业成就动机的分类四、真题演练1.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接受学习( )。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B.学生用谐音法记忆单词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D.玩走迷宫游戏2.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3.阳阳因为想得到妈妈和老师的表扬而刻苦努力学习,她的这种学习动机表现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4.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某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1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外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5.在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中,最稳定、最可靠的内驱力属于()。
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外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6.学生在学习了中国、美国后,再去学习国家的概念,这种学习叫做()。
A.归属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表征学习7.(多选)下列属于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的同化过程的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先行组织者【答案】1.A 2.C 3.C 4.D 5.B 6.B 7.ABC【教师招聘考试】2。
2018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中重要人物之奥苏贝尔

2018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中重要人物之奥苏贝尔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
同时,广西中公教育密切关注2018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相关信息,为各位考生提供有用的备考资料。
奥苏贝尔作为认知学派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学习上提倡接受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认为接受学习只要是有意义学习同样可以促进人的发展。
接下来重点为大家介绍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相关内容。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有意义学习是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的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对于这个点从三方面去理解:第一、“非人为”。
非人为就是知识之间的逻辑意义,它们本身就存在的联系,如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第二、“实质性”。
实质就是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联系。
第三、有意义指的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第一、知识间的逻辑意义。
第二、学习者的心向。
第三、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
2.有意义学习的分类奥苏贝尔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表征学习: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如一个人名,毛泽东;如一个地名,泰山;如一个历史事件,西安事变等等。
(2)概念学习:同类事物共同本质特征。
如动物、水果等(3)命题学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3.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任务本身提出的,比原有知识概括水平高的并能够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关联的。
对于这个知识点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如今天我们要讲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在讲正方形面积公式时,先提出一个长方形面积公式。
这个长方形面积公式就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就可以称之为先行组着着策略。
4.接受学习奥苏贝尔提倡接受学习。
其实就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
这是奥苏贝尔有意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可以从单选、多选简答角度出题。
教育心理学高频考察人物之奥苏伯尔

教育心理学高频考察人物之奥苏伯尔在心理学部分的考查内容当中,奥苏伯尔是一个考查频率很高的人物,在各地的各类考试当中屡次出现,此处对于奥苏伯尔的典型理论做一个梳理。
1.遗忘的同化理论(此考点做人物与理论的匹配记忆)奥苏伯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和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替代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
2.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并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同时提出上位学习(总括学习)、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学习方式,同学们要理解异同,并能举例说明。
3.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同学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一内容,例如先行组织者的抽象概括水平相比正式学习内容要更高还是更低(答案为高),更适合机械学习还是意义学习(答案为意义学习),以及其引申出的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的意义。
4.学习中的动机因素奥苏伯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
与众不同的是,在奥苏贝尔看来,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
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
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需要。
成就动机的这三种内驱力成份,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人格结构的学生中比重各不相同。
奥苏伯尔

有意义言语学习的实质 就是把符号代表的新知 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 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 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 质性的和非人为性联系 。 符号表征学习: 符号表征学习:又译表 征学习, 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 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也就是学习它们代表什 么.
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 学习材料必须具有 逻辑意义。 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 学习者必须具有有 意义学习的心向( 意义学习的心向(即 一种新学的内容与自 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联 系的倾向)。 系的倾向)。 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 识的原有适当观念。 识的原有适当观念。
非人为 性联系
亦指非任意联系, 亦指非任意联系,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 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有关观念在合乎理解的 逻辑关系上的联系。 逻辑关系上的联系。
8
2. 论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学习类型
认知发展
认知:指人们获 认知 指人们获 得知识, 得知识,应用知 识或信息加工的 过程, 过程,它是人类 最基本的心理过 程,其包括了感 直觉, 觉,直觉,记忆 ,想象,思维和 想象, 语言等。 语言等。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个体的 观念的全部内容和 组织, 组织,或者就教材 而言,指个体的特 而言, 殊知识领域的观念 的内容和组织, 的内容和组织,又 指学习者在某一特 殊领域的观念之内 容和组织特征。 容和组织特征。
9
2.1论认知发展的阶段
பைடு நூலகம்
前运算阶段(大约2——7岁) 前运算阶段(大约2——7
认知学习的 发展阶段
5
1.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1.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机械学习
机械学习的情况
机械学习的结果
机械材料 的机械学 习,如记 忆电话号 码、人名 、地名等
奥苏贝尔

奥苏贝尔戴维·保罗·奥苏贝尔(David Pawl Ausubel, 1918-2008),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他主要关注学校学习理论的研究,同时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也有研究。
他曾在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教育协会、美国医学协会、全国科学院农业教育部、白宫吸毒问题研究小组、生物学课程研究委员会等组织里参与工作,并在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奥苏贝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
与众不同的是,在奥苏贝尔看来,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1、认知驱力认知驱力(cognitive drive)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
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
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
2、自我-增强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
3、附属驱力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
对于学生来说,附属的内驱力表现为,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成就动机的这三种内驱力成份,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人格结构的学生中比重各不相同,也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与学习迁移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有意义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
也就是说,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获得和保持的影响因素:认知结构中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可利用性新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程度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程度认知结构中的这三个因素称为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一直都是考查的重点,其中对于学习理论这一考点的考查频率逐年上升,难度也逐渐增加。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就是四大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观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进行介绍,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人物介绍(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奥苏贝尔是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忽视了知识的系统传授,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发现,而是在于学习者头脑中的已有的认知结构,据此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理论。
二、主要内容(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一)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这里的实质性指的是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形成内在联系。
有意义学习强调新旧内容本质上的关联,这样习得的知识可以摆脱字面表述形式的限制,即用不同的说法去描述也能理解。
因此,可以用学生能否对同一概念的不同描述进行正确判断作为是否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检验方法。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外部学习材料的性质,二是内部学习者的自身因素。
首先,学习材料必须要具有逻辑意义,同时满足实质性和非人为两个条件。
例如,今天我想和我的朋友出去玩这句话仅仅是在陈述一件事,并没有内在的逻辑性,因此记忆这句话不算有意义学习。
其次,学习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即有建立联系的基础;2.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有建立联系的倾向性;3.积极主动地让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三)有意义学习的类型(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苏贝尔(下)
关于奥苏贝尔的知识点历来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除了上篇我们讲到的,奥苏贝尔的考点还有下列内容:
查看奥苏贝尔(上),请查看订阅号的历史消息。
(进入订阅号后点击右上角人物图标—查看历史消息)
3先行组织者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例如:在学习“钢”的概念之前呈现“金属”和“合金”的概念。
四川,2013
以下关于“先行组织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奥苏贝尔提出
B.在正式学习之前呈现
C.往往是比学习内容概括性更高的材料
D.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
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关于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考查较少,只要知道是奥苏贝尔提出的即可。
5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奥苏贝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
与众不同的是,在奥苏贝尔看来,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
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
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
成就动机的这三种内驱力成份,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人格结构的学生中比重各不相同,也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考查方式如下:
福建,2007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__________、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
辽宁,2013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答案】D;认知驱动力;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