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理学发展史ppt课件

2、行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而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了“强化学说”, 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 给我一打健康而体型健全的婴儿,给我一个专门的 环境培养他们,我保证从他们之间任意选出一个,都能 将他培训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 艺术家、大商人,当然还有乞丐和小偷,而不论他们的 才能、爱好、能力、禀性如何,也不管他们的祖先是什 么种族。 ——华生
人格发展理论
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 释,就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 口腔期(0~1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 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 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 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 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肛门期(1~3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 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言是重要关键。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后 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 固、刚愎、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
压抑的成因
压抑心理源于外部环境,也有个体自身的原因。从外部环境 来讲,如果个体与环境不协调,有过多的挫折感,就可能产生压抑 心理。 外部环境 1.行为规范的影响。 2.工作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 3.紧张的人际关系。
主观原因
1.个体的某些身心条件较差。 2.某些气质与性格更可能产生压抑感。
压抑的自我调适
冯特
Wilhelm Wundt,1832-1920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者,实验心理学之父, 创建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奠定构造主义 心理学派的基础,感情三度说的倡议者,也是 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巨 擘。
心理学史课件

著述
• • • • • 《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新心理学著作诞生 《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演讲录》实验心理 《生理心理学原理》由系统成体系 《心理学大纲》其心理学体系的确立 《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
• “当(其他一些心理学家)把他的一些观点驳 得体无完肤之时,他却在写着另外一本主体完 全不同的书。如果像切蠕虫一样把他断成几截, 每一节都会自行蠕动起来。在他的大脑延髓里 并不存在生命中枢,因此,你不可能一下子把 他整死。” • -----威廉.詹姆斯
局限
1、理论体系庞杂和混乱 将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界定在同一范围,具 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且未摆脱形而上学的束缚,兼 收并蓄很多心理学思想造成其心理学体系充满矛盾 2、宣称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但仍未摆脱内省主义 影响 3、主张整体的心理学观,但仍具有元素主义的倾向
霍尔:“冯特到任何时候都将作为伟大的里程碑而永垂 不朽”
(统觉:具有心理组合功能,是个人使用或者把握经验元素,把各种元 素联系成一个统一体的主动经验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综合)
评价
历史贡献: • 首先,是他将心理学确定为一门新的科学,并为之划定了研究 的领域,确定了一个宏观的框架;“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 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 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 其次,是他将实验方法引入这门新兴学科,甚至他的实验室 成为半个世纪里心理学实验室的典范; • 第三,他的大部头教科书,在整整两代人的时期内,其影响 力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 • 第四,他的许多学生也成为非常知名的心理学家,心理学独 立发展以后最初50年间的重要的专家学者大多都出自冯特门下:
心理学史课件

❖ 4月15日,国际顶级催眠师徐明在桂林表演为青蛙、 鸡、兔、鳄鱼等动物催眠。徐明介绍,“催眠术” 既不属医学,也不属魔术,而是通过语言、肢体动 作、表情等的引导,启动人体和动物体内本身就有 的反应系统,让其达到完全放松状态。
第三节 三大伪科学
❖ 一 .麦斯麦术(最古老的催眠术)
麦斯麦尔(F.A.Mesmer,1734-1825)
识像野兽,带有野性,但有选择的自由, 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本我。
一个人的幸福取决于他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而不是取决于外部环境。
第二节 新启蒙运动
❖ 一 功利主义
代表人物:边沁(J.Bentham,1748-1832)
❖功利主义是用享乐主义的动机原理来解释个人利益与 公众利益和伦理学观点。认为个体利益受苦乐原则支 配,无数个人利益汇成社会公共利益。
❖ 麦耶尔斯(F.Myers,1843-1901)
人死后有阈下自我的存在
第四节 进化论对心理学的影响
❖ 一 斯宾塞的进化论心理观
❖ 认识的过程在于描述——预测——控制,认识的目的在于控 制.
❖ 科学哲学的发展阶段应该是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科学 阶段(实证阶段)
马赫(Mach,1838-1916)与阿芬那留斯 (Avenarius,1843-1896)
布雷德作了一个亮点注视的实验。结果他发现,在长期注视亮点之 后,人居然丧失了痛觉感,进入一种类似于沉睡的状态,也就是催 眠状态。
2.心可以分解为若干官能。
❖ 谨慎、仁慈、勇敢、贪食、吝啬、好奇、记性、口才、模仿 力、比较、希望、爱心 等
3.每种官能在脑子上和特定的部位有关。
❖ 他将人的意识活动分成37种官能,又根据对人的观察将头骨 相应地分成大小不同的37个区域。
心理学史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行为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 理和行为反应,研究社会认知、社会影响、 社会行为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该流派认为 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影响的影响, 通过研究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可以更好地 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发展出了许多实用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如行为疗法和厌恶疗法,这些方法在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 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兴起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是由奥地利心理学 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其理论主要关注 潜意识中的冲突、欲望和动机。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和移 情等方法来探索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帮 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人格的成长和发 展。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学史的概述
简要介绍心理学史的发展历程,包括 早期的哲学思辨、近代的实验研究以 及当代的跨学科融合。
概括心理学史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分支 ,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 心理学等,以及它们与现实生活的关 系。
02 早期的心理学思想
古希腊的心理学思想
总结词
理性主义、自然主义
详细描述
古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强调通过理性思考和观察自然来探究 人类心理的本质和功能。他们认为人类心理是自然的一部分,与物质世界相互 联系。
03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冯特被公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在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省法,即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来研究意识内容。他主张将 心理学研究从哲学思辨转向实证研究,为心理学独立于哲学提供了基础。
最新心理学史PPT课件

政治压力:50年代初美国的麦卡锡主义。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危机的反映。 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反战运动以及以全球 大造反为标志的青年运动此起彼伏,社会动 荡,资本主义及其生活方式第一次遭受全面 抗议。
学术界的不满
实验伦理问题。 过度依靠实验方法。 理论缺乏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解释,
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如
语言、神话和习俗不是个体创造的,而是社会产物; 民族心理学应用自己的方法分析这类文化产品。
法国群众心理学
法国早期社会学的直接产物。
Gabriel Tarde 1843—1904
塔德《模仿律》(1890):一切事物不是发明 就是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如犯罪 是通过暗示、模仿和欲望等社会原因产生的。
迪尔凯姆:社会的事情无法还原到个人水平。 社会心理学只能从群体开始并终结于群体。
群众行为的研究者:黎朋
吸收塔德的观点,以具有催眠性质 的暗示感受性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和群众行为。
群众的特征:去个性化、感情作用 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
接受迪尔凯姆的观点,认为群体意 识是不同于个体意识的一种独立的 存在。
学的资料,用“俄迪浦斯情结”的核心假设 说明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起源。
行为主义学派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华生在巴甫 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提出。
贡献:
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Watson 1878—195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消除了心理学的传统特点——主观性,
恪守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1. 发展了客观的观察等方法,使心理学 在方法上益趋精进。
米德对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的现场 研究,提出青春期危机并不是伴随着生理成熟而必 然出现的心理反应;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并不依 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它们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 的反映。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危机的反映。 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反战运动以及以全球 大造反为标志的青年运动此起彼伏,社会动 荡,资本主义及其生活方式第一次遭受全面 抗议。
学术界的不满
实验伦理问题。 过度依靠实验方法。 理论缺乏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解释,
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如
语言、神话和习俗不是个体创造的,而是社会产物; 民族心理学应用自己的方法分析这类文化产品。
法国群众心理学
法国早期社会学的直接产物。
Gabriel Tarde 1843—1904
塔德《模仿律》(1890):一切事物不是发明 就是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如犯罪 是通过暗示、模仿和欲望等社会原因产生的。
迪尔凯姆:社会的事情无法还原到个人水平。 社会心理学只能从群体开始并终结于群体。
群众行为的研究者:黎朋
吸收塔德的观点,以具有催眠性质 的暗示感受性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和群众行为。
群众的特征:去个性化、感情作用 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
接受迪尔凯姆的观点,认为群体意 识是不同于个体意识的一种独立的 存在。
学的资料,用“俄迪浦斯情结”的核心假设 说明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起源。
行为主义学派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华生在巴甫 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提出。
贡献:
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Watson 1878—195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消除了心理学的传统特点——主观性,
恪守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1. 发展了客观的观察等方法,使心理学 在方法上益趋精进。
米德对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的现场 研究,提出青春期危机并不是伴随着生理成熟而必 然出现的心理反应;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并不依 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它们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 的反映。
心理学史课件 第13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与发展历程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一) 科学心理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自然科学心理学所谓的价值中立的研究规则,认为心理学不是物理 学那样的自然科学,而是一门独特的、关注人的人类科学(human science),及其在 各个领域和广泛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应用。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经验的独 特性,关注人的潜能和自由;强调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方法为中心。
2. 价值体系 以其性善论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人性是善的;② 心理潜能高于生理 潜能,人高于动物;③ 高级需要的价值高于低级需要;④ 利他行为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 足是一致的;⑤ 创造潜能的实现是高级需要的满足,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⑥ 创造潜 能的充分发挥是一种最高奖赏,是一种高峰体验的出现;⑦ 自我实现者有发自内心的追 求潜能发挥的倾向,并有以此为依据的自我评价能力;⑧ 高级需要和创造潜能微弱,需 培养和学习;⑨ 潜能和价值与社会环境是内外因关系;⑩ 人的潜能和存在价值与社会价 值并无本质矛盾。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与发展历程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建立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5) 在60年代中后期,一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术专著相继问世,如《心理学中的人 本主义观点》(196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挑战》(1967)等。罗洛·梅编辑出版的 《存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1967)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与发展历程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建立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时期
20世纪50年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时期。 50年代初,马斯洛担任布兰迪斯大学的心理学系主任,从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提 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1954年,马斯洛出版了《动机与人格》,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奠基之作。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发起并创立了人本主义研究会,讨论了人类价值的 研究范围问题。1958年,英国学者约翰·库亨(J. Cohen)在其著作《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首次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1959年,马斯洛主编了《人类价值的新知识》一书,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 要文献。这些重要事件和学术活动,有力地促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到来。
心理学史课件 第1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渊源
二、近代生物学与心理学
(二) 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1. 神经冲动的电性质 18世纪80年代,伽伐尼(L.Galvani,1737—1798)发现,若用两根金属棒分别接触蛙 腿神经和蛙腿,当两棒相触时便可引起蛙腿动作。这一发现证明了神经冲动具有电的性 质。 2.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赫尔姆霍茨(H.Helmhotz,1821—1894)发现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可以测量的,他 以蛙神经的实验证实,神经传导的速度每秒不到50米。这一发现的意义是使心理学家认 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
言语中枢的发现对大脑机能统一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一发现再一次使人们相信脑机 能有着特殊的定位。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渊源
二、近代生物学与心理学
(一) 关于脑机能的研究
4. 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 1870年,德国医生弗里奇(G.Fritsch,1838—1927)在为伤兵包扎时,发现触到裸露 的大脑皮质时会引起对侧的肢体运动。同一时期,希齐格(E.Hitzig,1838—1907)也 发现用电流刺激大脑皮质表面的某些部位可以引起眼动。后来二人合作以电刺激法研究 狗的大脑皮质,发现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为运动功能的中枢,之后又有人找到了感觉中枢。 这些发现似乎支持了脑机能的定位说。 关于大脑机能定位还是机能统一的争论一直持续到20世纪。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渊源
一、西方古代哲学与心理学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
3.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是世界古 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形 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 家”。
心理学史西华师大绪论PPT课件

3.感觉生理学
赫尔姆霍兹提出了三色说理论:三种色素(红、蓝、绿)产生 不同的色觉。 海林提出了色觉的抗色说,视网膜上存在三对视色素:红—— 绿、黄——蓝、白——黑,它们在光的S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 转化过程。
4.人差方程
金内布鲁克与马斯基林的观察误差,贝塞尔人进一步了解这种 情况,计算出了人差方程,这一现象引起研究R时的兴趣。
资产阶级哲学探讨了:(1)身心关系问题有平行论和交感论 两种;(2)经验主义;(3)天赋论,身体具有的一些是先 天具有的;(4)联想主义,用联想解释一切心理现象,讨论 联想的机制。
第16页/共26页
代表人物:
1.笛卡尔:发展了内省法,以理性的内省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只相信
理性的存在性,理性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空间的感觉是先天组 织具有的;提出了反射学说,用机械论观点阐述了反射的基本模式,用反 射解释动物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 提出身心交感论,二者在机体内相互作用。
第3页/共26页
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一)西方心理学史的时限 (二)西方心理学史的地域 (三)西方心理学史的主要内容
第4页/共26页
(一)西方心理学史的时限(欧洲原始社会末期——20世纪70、80年代)
1.哲学心理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19世纪中叶)
公元前6世纪——14世纪:灵魂
官能心理学阶段
间、距离、知觉。空间是视、触、动觉和印象经验间的联合;距离知觉则 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判断,其最主要的因素是眼的运动而产生的感觉,这些 对知觉心理学产生了影响。
第18页/共26页
5.哈特莱:联想主义心理学缔造者,将真空说应用N系统。他认为,N系
统的作用是活动,外部作用于感官,会引起N的振动沿N向前传导,到达中 枢引起脑的振动,感觉就产生了S停止后,脑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 会越弱,这就叫微振,微振产生观念,过去的经验引起的微振就是记忆。 一切都归结为经验中的联想,几个同时发生的感觉,通过联想产生了知觉, 通过联想,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观念和运动的联想形成意志行为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的研究范围 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 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 历史。
艾宾浩斯
一、心理学
1、概念
心理(psychological)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 界的主观反应。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 律的科学。 在中国,一般认为思想和感情源于“心”, 条理和规则则为“理”,心理学即关于心 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
2、来源
1502年,心理学第一次作为一个专门的术 语出现。塞尔维亚人马如利克首次用 “psychologia”一词发表了一篇讲述大众心 理的文章。 70年后(一说1590年),一位名为歌克的 德国人又用这个词出版了《人性的提高, 这就是心理学》一书。这也是人类历史上 最早记载的以“心理学”这一术语出版的 书。
目前,中国心理学会下属的理论心理学与 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持心理学史的研究 工作,每年都召开学术年会,讨论心理学 史研究中的新问题、新观点,交流心理学 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二节
心理学史的范围
研究对象: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的 规律。
研究范围:时间、地域、内容
– 时间跨度:前科学心理史、科学心理史 – 地域宽度:西方国家、中国、苏俄心理学史 – 主题内容:主要心理学流派
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
–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人类知识的起源问题
– 经验论、理性论、先天论
客观实在与主观实在问题
– 物理上真实在场VS心理上实际经验
关于自我的问题
– 经验的组织者?行为的发动者?
二、心理学史
1、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从纵向探讨心理学思想或理论形 成、发展的历史与规律问题。
2、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人本 主义
中国心理学史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的时段划分 –中国近代心理学思想的两个来源
中国现代心理学史
–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
–发展时期:1949年10月至今
苏俄心理学史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心理学:唯物与唯心
– 唯物主义: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兰格
– 心理学史成为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被心理
学教学和研究所重视。
心理学史在中国的现状
十年动乱结束后,心理学最早恢复的研究 领域就是心理学史。 1978年,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开始培 养心理学史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79年受 教育部委托召集全国心理学工作者编纂心 理学史教材。
心理学史在中国的现状
心理学史教学
课程介绍
目标: 了解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过程;
掌握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提高正确分析和评判历史的能力。
课程介绍
教学方式:讲授、课堂讨论、小组报告 考评: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
考试:闭卷
课程介绍
推荐书目: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 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3年.
– 1965年产生了APA第26分会——心理学史分会; – 1965年,Akron大学建立了美国心理学历史档案馆,
华生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 – 心理学史专业杂志《行为科学的历史》创刊,华生担 任主编。
二、心理学史
经过几十年的稳步发展,心理学史取得了 长足进步:
– 研究队伍上不断壮大,APA心理学史分会成员 从1965年的234人发展到1995年的1000多人; – 专业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心理学会议和期 刊上的心理学史文章显著增加,以至APA于 1998年专门开辟出《心理学史》杂志;
–墨菲(G.Murphy):《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1949)
二、心理学史
20世纪60年代之后,作为一个特定研究领域 正式开始。
– 罗伯特· 华生:心理学史走向专业化研究的主要推动者。 – 成立组织;建立心理学史档案馆;创办专业杂志。
– 1960年,华生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心理学史:
一个被忽略的领域》;
3、心理学中的永恒问题
人性的本质问题
–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身关系问题
– 一元论:唯物论 VS 唯心论 – 二元论:心身交感论 VS 心身平行论
天性与教养问题
– 先天论 VS 经验论
机械与生机问题
– 人类行为是否可以以机械规律解释?
心身关系
3、心理学中的永恒问题
理性与非理性问题
– 理智?情感?
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 心 理 现 象 心理 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 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
一、心理学
2、来源
心理学(psychology)源自希腊文 psyche(灵魂)和logos(讲述),意为讲述灵 魂的科学。
“整个西方心理学史基本是围绕着如何理 解灵魂、心灵、心理的本质展开的。” (车文博,1998:23)
第二节
心理学史的范围
西方心理学史
经验 主义 17—19 世 纪 哲 学 心 理 学 思 想 内 容 心 理 学 构 造 主 义 心 理 学 机 能 主 义 心 理 学 精神 分析 认 知 心 理 学
理性 主义 机械 唯物 主义 联想 主义
科 学 心 理 学
二 重 心 理 学
行为 主义
意 动 心 理 学
哲学起源 科学起源
1879年 科学心理学建立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 理学的建立。
2、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前科学心理学时期;
– 心理学从属于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 – 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而无系统的心理学 理论。
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科学心理学时期
– 唯心主义:格罗特、切尔班诺夫
– 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和其他学科; – 学派林立、学派纷争,不断分化整合。
二、心理学史
3、心理学史研究的两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心理学史研究;
–零散、孤立的状态
–波林(Edwin.G.Boring):《实验心理学史》 (1929年出版,1950年再版) – Edna Herdbreder:《七种心理学流派》(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