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第四讲

合集下载

《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

《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
一、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狭义上 的新皮亚杰学派) (一)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的产生 (二)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的特点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三节 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二、智力发展的新皮亚杰学派(广 义上的新皮亚杰学派) (一)智力发展的新皮亚杰学派的背景 (二)智力发展的新皮亚杰学派的基本假设 (三)凯斯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
西方心理学史
第四节、对皮亚杰学派的评价
一、皮亚杰学派的贡献
首先,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学说,其次 ,皮亚杰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极大地丰 富了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学习心理学的
理论,再次,皮亚杰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研究
的一大贡献。最后根据儿童完成结果而收集资料 的一种方法。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节 皮亚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
四、皮亚杰理论与结构主义
皮亚杰受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也很深。结构主义 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科学方法论,主要是人文
学科中普遍运用的一种结构方法。皮亚杰运用结构方
法研究认知结构问题,发生认识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 一种认知结构的发生和发展理论。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节 皮亚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
西方心理学史
第十一章 皮亚杰学派
西方心理学史
皮亚杰学派
第一节 皮亚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 第二节 皮亚杰理论 第三节 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对皮亚杰学派的评价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节 皮亚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
一、皮亚杰的生平
让•皮亚杰(1896-1980),瑞士人,自幼聪慧
过人,并勤奋好学,早年就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
3.运演具有守恒性。
4.运演不是孤立存在的。
西方心理学史
第二节 皮亚杰理论

第四讲:精神分析心理学

第四讲:精神分析心理学

第五讲:精神分析心理学(1900)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 是西方现代心理学思想中的一个主要流派。

它产生于19世纪末,既是一种神经症(或神经官能症)(Neurosis)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如自由、联想、移情、释梦、解析等;又是一种潜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精神分析最初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而现在它也变成了一门科学的名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

”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理论逐渐扩展大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构成现代西方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世称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tic school)亦称弗洛伊德主义(Freudianism),是由奥国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所创建的。

波林曾写到“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高觉敷译,1981,814)。

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特点:(1)从产生条件来看,它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o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2)从研究对象来看,它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3)从研究内容来看,它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着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一层的内容。

故通常把精神分析称深蕴心理学(或深度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

(4)从研究方法来看,它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方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运动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心理治疗上,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经常发生派别内部的分裂与重新组合。

在精神分析运动的早期,一方面弗洛伊德本人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他的前期理论与后期理论就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弟子们由于日益不满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先后与他分道扬镳。

于是出现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史课件ppt171页

西方心理学史课件ppt171页



(二)阿那克萨哥拉
阿那克萨哥拉将哲学带到了雅典,是
雅典的第一个哲学家。他认为物是根
本不变的,四根本来就是混合物。
(三)德谟克利特
原子论的创始人
人死时,灵魂原子完全分散,所以
不存在不死的灵魂
四、古希腊医学中的 心理学观念
(一)阿尔克美恩 (二)希波克拉底
(一)阿尔克美恩
西方第一个从事动物解剖的人
(五) 培因的心理学思想
(一)哈特莱的心理学思想

振动说 系统的联想主义 三条次级联想律
(二)布朗的心理学思想
用“引示”取代“联想” 三 条 引 示 / 联 想 主 律 ( primary laws of association) 九条引示 / 联想次律 (secondary laws of association) 空间知觉学说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一章 绪 论
一、意义与方法
二、研究对象
三、发展条件
一、意义与方法
(一)意义 (二)方法
(一)意义

读史使人明智
提高自身的理论的素养 培养历史思维

(三)狄德罗的心理学思想
人的心理实质是意识是人脑的属 性,人脑是思维的器官 物质具有一种普遍的基本属性 — —感受性

(四)爱尔维修的心理学 思想
机械唯物论的感觉主义者 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
决定作用
四、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
(一)哈特莱的心理学思想
(二)布朗的心理学思想
(三)詹姆士· 穆勒的心理学思想 (四)约翰· 穆勒的心理学思想

西方心理学史ppt

西方心理学史ppt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简编
对教师讲心理学
宗教经验种种
实用主义
多元的宇宙
(William James,1842—1910)
真理的意义
第一节 詹姆士的生平与思想背景
二、思想背景(P127) 1、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哲学思想——实用主义 3、心理学思想本身的影响
第二节 詹姆士的心理学体系
一、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本能论与习惯论 四、记忆理论 五、情绪理论 六、自我理论
(一)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1 病都是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因 (唯物主义观点)
羊角风的病因在脑(《论圣病》)
2 脑是心理的器官
3 系统化体液学说
(恩培多克勒--希波克拉底--盖伦)
黏液生于脑(水根);
黄胆汁生于肝(空气);
黑胆汁生于胃(土根);
血液生于心脏(火根)。
(Hippocrates,前460--370 )
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沃尔夫、提顿斯、康德、赫尔巴特、陆宰
经验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1 重视感官经验的作用。 2 重点探讨人的心理如何获得知识(认识论
问题)。 3 忽视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理性思维的作用。 4 两种表现形式(联想主义与感觉主义)。
理性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1 强调主体先天固有的能动性、心理活动的 统一性、动力性和矛盾性。
2、实验内省法的规则(条件)(P81-82) 3、主张实验内省法只适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
(感知、联想、反应时间)研究,反对用于 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思维)研究。
四、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P82)
(一)经验的分析
1、直接经验即意识 意识状态(心理元素) 2、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感觉与情感 3、感觉是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情感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 4、不同感觉的复合构成知觉与观念 5、情感三维说: 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

西方心理学史第四讲

西方心理学史第四讲

为客观世界的现象是可知的,物自身是不
可知的.因此,他从其神经特殊能学说出发, 认为感觉不是客观存在的映象,而只是作 为神经自身固有的心理能力,从而陷入了 主观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三)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 几种主要的感觉学说:
1、视觉“三色说” 和 “四色说”
赫尔姆霍次发展了英国生理学家托马斯· 杨 的色觉学说。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赫尔姆霍 次确定了三原色为红、绿、蓝。他指出,视网 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末稍器官,它们分别具有 能感受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色素。当这些感 光色素受到刺激起化学分解时,神经细胞就产 生神经冲动,然后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 分别产生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感觉。这就是赫 尔姆次的“三色说”。
生理学的发展表明,各种研究技术和 发现都是支持心理学采取科学方法来研 究心理现象的。哲学为关于心理的实质 研究铺平了道路,而生理学正开始用实 验方法来研究作为心理现象之基础的生 理机制,然后就是实验方法应用于心理 学。
四.物理学与心理学—心理物理学
(一)韦伯定律
恩斯特· 韦伯(1795——1878)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解剖 学和生理学教授。他的创造性工作是用实验证明了赫尔 巴特的阀限感念。他以圆规的两点接触皮肤,看看有多 大的距离才能为人察觉为两点。他把刚刚能感到两点 的距离觉称为皮肤触觉的两点阈限或差别阈限,阈限这 一概念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到今天仍在沿用。后来韦 伯在实验重量的阈限中,发现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时, 我们所觉知的不是两个物体重量之间的绝对差数,而是 其所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量的相对的比例数,比如 30克与31克刚能辨别。这个所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 量 的 比 是 个 常 数 , 都 是 1/30 。 如 果 用 公 式 表 示 : K=△I╱I 这就是后来费希纳所称的韦伯定律。

《西方心理学史》课件

《西方心理学史》课件
《西方心理学史》PPT课 件
欢迎来到《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索西方心理 学的起源、发展和重要人物,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让我们开始吧!
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1
哲学与生理学的融合
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与生理学家的合作。
2
心灵与身体的关系
心理学的诞生反映了人们对心灵和身体之间关系的渴求。
尤金·格雷斯·戈尔曼
4
究潜意识和人类心理冲突。
戈尔曼开创了情绪智力理论,将情绪与 智力的关系引入心理学研究。
西方心理学对世界的影响
1 应用心理学的兴起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推动了
2 影响其他文化与学科
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
3 推动科学与人文的对

应用心理学在教育、临床
方法对其他文化和学科产
心理学桥梁人文与科学领
和组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生了深远影响。
域,促进了对人类行为和
体验的综合认识。
总结:西方心理学的未来展望
西方心理学在不断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期待着看到心理学继续为我们的世界做出贡献。
3
科学方法的崛起
心理学的发展受到科学方法的推动,研究者开始使用实验证据支持理论。
心理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古典时期
古代文明探索心灵和行为的起源,如希波克拉 底的四体液理论。
行为主义与认知革命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崛起,开创 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现代心理学的奠基
19世纪,心理学从哲学和生理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学科。
当代心理学的多元化
现代心理学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取向。
西方心理学流派的演变
结构主义

(完整版)西方心理学史

(完整版)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绪论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史的基本情况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历史学科。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西方心理学的形成有三个故乡:●古希腊是心理学起源的故乡,●德国是心理学诞生的故乡,●美国是心理学发展的故乡。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大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方法(一)史论结合法: 史,指史料、史实;论,指理论、论断,即观点、论点。

(二)纵横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前后比较;横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与同时代的心理学家、流派进行比较。

(三)具体抽象两步法: 历史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两步方法。

具体抽象具体(四)四步说明法: 针对每个心理学流派或每位心理学家思想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形成结果、理论意义一一作出说明。

三、西方心理学史的学习意义(一)有助于掌握西方心理学的历史规律把构成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和分支综合起来,认识各事实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有助于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学习心理学大师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学习心理学家推陈出新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了解心理学家的生平,了解其人格形成与发展对他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建设鉴古知今,避免西方心理学史上的错误,使我国心理学健康的发展。

四、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历史研究被称为史学;历史研究的历史被成为史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是?是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历史。

(一)西方的心理学史研究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研究。

(被忽视)三位心理学家:1.波林,1929年出版《实验心理学史》2.墨菲,1929年出版《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3.海德布雷德,1933年出版《七种心理学》、《心理学的一百年:1833—1933》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研究。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教学课件(共47张PPT)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教学课件(共47张PPT)

一、研究对象(duìxiàng)和体系
研究范围
在西欧和北美等国家中作为主流心理学存在和开展 的历史。
格局的变化:19C.后期,德国 美国
20C.以后,
西方心理学史所包括的时期
1、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1879年 主要特点
这一时期又包括:
官能心理学阶段〔6B.C.—14C.〕 代表人物 探讨灵 魂(línɡ hún)的功能
因〕
布朗 ;穆勒父子 ;培
第十八页,共47页。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lǐ xìnɡ zhǔ yì)的 两位鼻祖
培根〔Bacon,Francis,1561--1626〕
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
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针对亚里士多德?工具?
的逻辑思想,出版?新工具 ?,倡归纳法奠立实验科学根底;
佩 第四章 实用主义心理学:詹姆斯 第五章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铁钦纳;霍尔、鲍德温;杜
威、安吉尔、卡尔;卡特尔、桑代克、武德沃斯 第六章 早期行为主义:华生;梅耶;魏斯;霍尔特;拉施
里 第七章 新行为主义:古斯里;赫尔;斯彭斯;托尔曼;斯
金纳 第八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班图拉;罗推尔;米契尔
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只是
把人所固有的知识引出来。灵魂与肉体是根 本不同的东西。
第十五页,共47页。
柏拉图〔Plato,427—347 B.C.〕
大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近代大学形态最早的设计者,哲学心理学思想中理性 主义思想的远祖,对以后两千多年心理学思想开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著有?理想 国?、?对话集?。
只受过中学教育而成为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个人经历了自我统合危机, 提出人格开展理论的新弗洛伊德代表者。〔艾里克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能究竟是定位还是统一的争论具有重要
的意义:巩固了脑是心理器官的信念;大
脑研究中所使用的切除法,临床法和电刺
激法等方法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工 具;推动了感觉生理心理学的发展。
(二)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关于神经活动在体内如何传导这一问题, 早在17—18世纪有些哲学心理学思想家就已开 始注意并进行了研究,例如笛卡尔提出的神经 导管说和哈特莱主张的神经传导振动说,只是
与此同时,德国的另一位生理学家海林则提出了
红、绿、黄、蓝的“四色说”。他认为视网膜 上有红绿质、黄兰质、黑白质三种视质,这三 种视质受到刺激后即产生异化和同化的作用, 例如红绿质受到红光刺激因异化而产生红色感
觉,受绿色刺激则因同化产生绿色感觉。海林
的四原色中的红绿和黄兰都是颉颃成对的,因 而能较好地解释色对比、后象和红绿色盲等现 象。 “三色说”和“四色说”后来都得到了实验的证
一、实验心理学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实验心理学创立的主要贡献者
50米.
4.约翰内斯· 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
缪勒认为每种感觉神经都有它自己的 特殊性质或能感觉所反映的不是外物的 性质,而是关于感觉神经自身的性质或状 态的知识,例如,对声音的感觉只是关于视 神经的性质或状态的知识.在心理学史上 第一次提出了主观映象依赖于反映机构 的问题.
由于缪勒在哲学上受康德的影响,以
(二)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
他由一位自然科学家转变成一位地道的哲学上的 唯心主义泛灵论者。他认为凡物有组织即有生 命,有生命既有灵魂。他感到要使他所宣扬的 泛灵论哲学观点有科学的依据,必须求得心与 物关系的法则,要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对它 们作精确的数学测量。他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推导,把感觉强度与刺激强 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 S=K· R lg 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 因为这个定律是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 所以称韦伯—希纳定律。
(一)关于脑机能的研究
1、加尔的颅相学
德国的解剖学家。认为脑的各个区域是各种 心理能力的特殊器官。例如,感情的心能在头 颅的后部,理智的心能在前额等。颅相学虽然 缺乏科学依据,然而他把脑当成心理器官的观
点以及关于脑的机能分区说,刺激了后人对脑
的不同部位的机能之研究。
2、弗卢龙的大脑统一机能说
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曾著《评颅相学》一 书,驳斥了加尔,创建了科学的脑生理学。他 使用局部切除法和刺激法的实验测定脑的各部 分的机能。他发现: 延髓控制生命机能 小脑控制协调动作 中脑的部分控制视听反射 大脑控制高级心理过程,而且感觉、知觉 和意志都在大脑器官中占有相同的位置
2.神经冲动的电性质的发现和研究
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发现, 用两根金属棒分别连接蛙腿神经和蛙腿,
当两棒接触时便引起蛙的踢腿动作.这一
发现证明神经冲动具有电的性质.
3.赫尔姆霍茨对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 测定
发明筋肉测量计,以电刺激蛙的神经,然
后测量筋肉伸缩和神经长度的关系,测量
结果发现,人的神经传导速度每秒不到
西方心理学史
第四讲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和建立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古希腊、罗马 西方心理学哲学起源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 近代哲学心理学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西方心理学一方面起源于哲学,另一方 面又起源于科学。特别是到了19世纪,各 门学科的某些专门发展为心理科学的独立 创造了条件。当时的天文学、解剖学、生 理学和物理学等多门学科已经得到巨大发 展,这些学科的共同特点是采用系统的观 察法,这些学科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
(二)加伦
古代医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脑是理性 (即心理)灵魂的器官。这是他对心理实质问 题的贡献。理性灵魂的功能包括:
外部功能:眼 耳 鼻 舌 身
理性灵魂功能
内部功能:想象 判断 记忆
他认为非理性灵魂功能即情感不在于 脑,而在于心、肝二脏。
心主愤怒、刚健,是男性灵魂的中枢。
肝主情欲、温柔,是女性灵魂的中枢。 加伦继承了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 说,并进一步把它与气质联系起来。
这些成功使得一些心理学家意识到,若要 使心理学摆脱哲学的束缚而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则必须把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引入 心理学,把心理学建成一门实验科学。
科学心理学
父亲—哲学 媒人—生物学 母亲—生理学
一、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 学思想
(一)希波克拉底
西方医学之父,长于外科手术。他认 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他说: “是由于脑,我们思维,理解,看
多血质:血液最多,表现为
热心、活泼。
黏液质:黏液多,表现为冷
静、善于思考和算计。
四种气质
抑郁质:黑胆汁多,有毅力,
但表现悲观。 胆汁质:黄胆汁多,易发怒, 动作强烈。
可见,气质类型的心理表现在加伦 时代已相当明确。加伦还认为,人的行 为方式不仅取决于气质,也取决于他的 环境。 加伦的气质学说虽然缺乏生理科学 依据,但却比较确切地划分和描述了人 的气质类型,引起了后人对气质的生理 基础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因此至今它 仍在心理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人差方程式的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研 究的兴趣,也给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研究 课题,如复合实验和反应实验。
三、生理学与心理学
到19世纪30年代,生理学作为一门已独立
的实验科学,继续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生
理学家们的研究兴趣也进一步扩展到心理学的
领域。他们研究了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创造
了一些富有科学价值的实验方法,积累了大量 的科学资料,形成了介乎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 的生理心理学,从而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牢固 的基础。
为此,弗卢龙认为,尽管中枢神经系 统可依照其性质和机能分为几个主要不同 的部分,但仍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机能是统一的。
弗卢龙用大脑统一机能说反对传统的 大脑机能分区(定位)说。他的学说对脑 科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他使用的切除 法为后来的动物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有效方 法。
3、布罗卡言语中枢的发现
二、天文学与心理学
天文学的一个重要职能是精确测绘星体图, 现代机械的照相方法出现之前,精确测定星体 位置一直是依赖于所谓的“眼耳法”,即通过 钟摆,时而默记下星体通过望远镜视野内十字 架交叉点的时间。准确注意星体交叉的那一瞬 间是关键的,因为当计算星体在银河中的位置 时,微小误差会变成巨大的星际距离。1796 年,格林威治观察站的马林斯基辞退了其助手 金内布鲁克,因为他在观察星体通过交叉点的 时间总是比自己慢0.8秒。
为客观世界的现象是可知的,物自身是不
可知的.因此,他从其神经特殊能学说出发, 认为感觉不是客观存在的映象,而只是作 为神经自身固有的心理能力,从而陷入了 主观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三)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 几种”
赫尔姆霍次发展了英国生理学家托马斯· 杨 的色觉学说。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赫尔姆霍 次确定了三原色为红、绿、蓝。他指出,视网 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末稍器官,它们分别具有 能感受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色素。当这些感 光色素受到刺激起化学分解时,神经细胞就产 生神经冲动,然后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 分别产生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感觉。这就是赫 尔姆次的“三色说”。
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 开始系统对比不同天文工作者的观察时间。贝 塞尔发现所有天文工作者报告星体通过的速度 都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源于个别差异。1823年 贝塞尔根据人们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计算出 “人差方程式”,以便天文工作者之间的差异 能在天文计算中消除去。例如贝塞尔将自己与 另一个天文学家阿革兰特尔共同观察的人差方 程式定为:A-B=1.223秒。
生理学的发展表明,各种研究技术和 发现都是支持心理学采取科学方法来研 究心理现象的。哲学为关于心理的实质 研究铺平了道路,而生理学正开始用实 验方法来研究作为心理现象之基础的生 理机制,然后就是实验方法应用于心理 学。
四.物理学与心理学—心理物理学
(一)韦伯定律
恩斯特· 韦伯(1795——1878)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解剖 学和生理学教授。他的创造性工作是用实验证明了赫尔 巴特的阀限感念。他以圆规的两点接触皮肤,看看有多 大的距离才能为人察觉为两点。他把刚刚能感到两点 的距离觉称为皮肤触觉的两点阈限或差别阈限,阈限这 一概念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到今天仍在沿用。后来韦 伯在实验重量的阈限中,发现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时, 我们所觉知的不是两个物体重量之间的绝对差数,而是 其所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量的相对的比例数,比如 30克与31克刚能辨别。这个所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 量 的 比 是 个 常 数 , 都 是 1/30 。 如 果 用 公 式 表 示 : K=△I╱I 这就是后来费希纳所称的韦伯定律。
见、听见,知道丑和善,适意和不适
意。”
他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进一步 系统化为“四液说”
水:黏液生于脑
“四液说”
火:血液生于心脏 土:黑胆汁生于胃 空气:黄胆汁生于肝
希波克拉底认为,这四种体液“形成
了人体的性质”,“羊角风”就是由于 脑失去了黏液。认为当这些元素彼此没 有适当的比例,“有一种太多或太少, 人就感到痛苦。” 希波克拉底的“四种体液论”后来被 误认为是气质学说。其实,气质学说是 加伦改进了四体液说才形成的,当然希 波克拉底在气质学说的形成上也是有贡 献的。
他的出发点是为他的唯心主义泛灵论作论证的, 其局限性是没有考虑到刺激与感觉之间的关系 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的实际情况, 其公式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等等。但他的 功绩不可磨灭的,他所使用的心理物理法经过 加工,沿用至今。20世纪50~60年代,随着 通信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费希纳 的经典心理物理学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心理物 理方法——信号测验论。而费希纳更重要的贡 献则是他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 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 工具。而且费希纳的工作是实验心理学的直接 前驱,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 起了奠基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