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A)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古代汉语 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古代汉语 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古代汉语(2) 试卷2009年l月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_传注体;义疏体;集解体_。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前赤壁赋》属于辞赋类;《汉书•艺文志序》属于__________序跋 _______类;《醉翁亭记》属于_______杂记__________类。

3.骈文的特点主要有_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仄;讲究用典_。

4.诗律的基本内容是_句数的规定、押韵的要求;平仄的格式;对仗的规定。

5.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必须符合原文文意;必须符合当时的语言实际;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实际_。

6.七律平仄的基本句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0分)1.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数:屡次。

2.大王失职人汉中秦民无不恨也。

恨:遗憾。

3.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本:农业。

末:工商业。

残:祸害。

4.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偷:懒惰。

5.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田:打猎。

饿:饿得要死。

6.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竟:边境。

.7.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劝:受到鼓励。

三、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旬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20分)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只。

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

以(封):介词,表对象。

是:代词,这。

(君)之(不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项)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乃:副词,仅。

5.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于(此):介词,表处所。

(欲其子)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诸:“之乎”的合音词。

6.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以:介词,表原因。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0分)1.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题一、填空( 每空1分, 共20分)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汉学之大成, 是《诗经》研究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 单列一类。

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___》。

3.《秦风.》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 诗日: ”岂日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 《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____》, 诗中表示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 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一诗中的句子, 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____》-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___》, 她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____》一诗是屈原的绝笔, 全诗最后说: ”宁溘死而流亡兮, 恐祸殃之有再”,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____》一诗中的句子, 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 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____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即是她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 但她《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 如诗人____ 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____ 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 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2023年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

2023年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

试卷代号:7866福建广播电视大学202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模拟试卷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参照答案2023年7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D 2.B 3.A 4.D 5.A评分:多选不给分。

(二)多选题 1. AB 2. AB 3.CD 4. ABCD 5.BCD评分:全对给分,否则不给分。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2.×3.×4.×5.√6.×7.×8.×9.×10.√三、简答题(共15分)1、王先谦《汉书补注》旳学术价值体目前哪里?《汉书补注》旳学术价值体目前:(1)旁征博引,补颜注之局限性;(5分)(2)校订讹伪,纠前说之谬误;(5分)(3)校勘精审。

(5分)评分:回答不够精确旳酌情扣分。

四、论述题(共25分)论述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旳特色,并举例阐明。

答题要点(例子略):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有“发凡”十二条,仔细交代了此书旳注释体例。

(1)李商隐旳诗歌隐晦难解,其中诸多作品,假如不弄清晰其写作背景,是很难得到比较对旳旳解释旳。

因此,仔细考证李商隐平生行事,就成为一件很重要旳事情了。

在比较精详旳《玉溪生年谱》旳协助下,冯浩就得以深入将诗歌作品进行编年。

例:……(7分)(2)冯浩参照了朱鹤龄、程梦星、徐德泓诸家学说,征引非常广博,虽然是有些学术质量不太高旳手稿本,他也本着不使其完全沉没旳同情心,保留了其少许成果,收入自己旳注本中。

(6分)(3)除了注释以外,在每篇(组)诗之后,冯浩都作一种串讲,带有解题性质。

在串讲中,他还常常把各家旳重要见解摆出来,然后加以评述取舍,断以己意,颇见功力。

(6分)(4)此外,冯浩还抄录了李商隐朋友旳某些赠答诗,以及后人对他旳某些评论作为附录,便于读者理解李商隐诗歌在历代旳研究状况,也为本书增色不少。

(6分)评分:只有要点没有举例论述旳扣7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d试卷号:2409)盗传必究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所谓“先秦”,即指秦朝统一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就是所谓的“先秦文学”。

2.《诗经》,当时人称它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它作为儒家的经典地位被确定下来,称为《诗经》)。

3.教材认为,战国时期哲理散文(即诸子散文)中的(《孟子》)和《庄子》),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古代文章的典范。

4.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骚体赋的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赋家贾谊,其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鹏鸟赋》)o6.西汉初期两位最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是贾谊和晁错。

他们的政论散文代表作分别有《过秦论》和《论贵粟疏》等。

7.东汉时期两位最杰出的辞赋家是班固和张衡。

他们的京都赋代表作《两都赋》和《二京赋》结构宏伟,铺陈绚丽。

8.汉代的乐府民歌流传到今天的大约有60多篇,它们主要保存在宋代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里。

9.建安时期的诗人有所谓“三曹”和“七子”。

所谓“三曹”是指诗人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

10.晋代,被认为是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三位诗人是《咏史诗八首》的作者左思、《扶风歌》的作者刘琨和陶渊明。

11 .西晋太康时期形式主义文风日趋严重,逐渐成了文坛的主流文风。

代表这种主流文风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

12.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最重要的两位代表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等。

13.岑参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前四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唐代的小说有长足的发展,这就是“传奇”小说的出现,唐代的这种小说源于六朝的志怪小说。

15.晚唐五代之交,文人填词的风气日盛,出现了并称为“温韦”的两位大词人,所谓“温韦”分别是指温庭筠和韦庄。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16.默写: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排序版)word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排序版)word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排序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排序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代号:2409;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14日,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题库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极具工力,它出自隋朝著名诗人______的《______》诗。

[2011年1月试题]薛道衡;昔昔盐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__》和《______》。

[2010年1月试题]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__》和《______》。

[2011年7月试题]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__》和《______》。

[2012年1月试题]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__》和《______》。

[2013年1月试题]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__》和《______》。

[2015年7月试题]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__》和《______》。

[2016年7月试题]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__》和《______》。

[2017年6月试题]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__》和《______》。

[2018年7月试题]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__》和《______》。

[2019年7月试题]长恨歌;琵琶行北朝时期的文坛,出现了几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它们是郦道元的《_______》杨街之《_______》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A)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A)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347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小学教育O一级第一学期中国古代文学(A)(1)试卷2002年1月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到了代,被奉为经典,遂称《诗经》。

2.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3.《》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所记史事与《》有同有异,互有详略。

4.墨子,名,他的学说主要内容是“兼爱”和“”。

5.《吕氏春秋》,战国末期秦相及其门客合编,汇集各派之说,人称。

6.贾谊,西汉前期著名的政论家和辞赋家。

代表作有政论文《》,骚体赋《》等。

7.司马迁所著《史记》,包括“”、“世家”、“”和“书”、“表”五部分。

8.班固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

9.稽康,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世称,为“”之一。

10.《》为志怪小说集,干宝作。

二、续写古诗文(每小题2分,共10分)1.帝子降兮北诸,目渺渺兮愁予。

,。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于我如浮云。

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4.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5.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风、雅、颂2.“两司马”3.兰亭集序四、简答下列各题(每题9分,共18分)1.《歧路亡羊》选自哪部书的哪一篇?简述这则寓言的寓意。

2.简述《观沧海》(曹操)一诗的写作特点。

五、将下列古诗文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标出的字词(每题10分,共20分)1.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①则不悔,宽则得众,信②则人任焉,敏③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①恭②信③敏2.昔尼父①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②而楚奏兮,庄舄显③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士兮,岂穷达而异心!①尼父②幽③显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析《诗经》的艺术特点。

2.曹植诗歌创作两个时期以什么为界,内容有何不同?代表作分别是什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小学教育O一级第一学期中国古代文学(A)(1)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02年1月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诗歌总集汉2.《离骚》自叙性抒情诗3.《国语》《左传》4.翟“非攻”5.吕不韦杂家6.《过秦论》(或《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鹏鸟赋》(或《吊屈原赋》) 7.本纪列传8.《汉书》断代史9.稽中散“竹林七贤”10.《搜神记》东晋二、续写古诗文:(每小题2分,共10分)1.娟娟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乐亦在其中也不义而富且贵3.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4.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5.鸟倦飞而知还抚孤松而盘桓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类诗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试代号:108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2)试卷2009 年1 月一、简答题(共20 分)1.为什么说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2.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有哪些特点?3.春秋以前和战国时期的韵母是怎么归纳出来的?各有多少韵部?其中主要的分析材料是什么?4.宋词押韵的和韵部的特点是什么?二、标注题(标出下列唐诗的韵脚和韵部。

4 分)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韦应物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蒂条空掩门。

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同奉明恩。

韵脚:韵部:三、解释题(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

10 分)6. 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韩非子•难一》)7.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9.空谷传晌,哀转久绝。

(《水经注•江水》)10•刑法深刻,它政被乱。

(《汉书•食货志上》)11•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周易•系辞上》)12•不能行而言之,诬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13. 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14. 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

(《左传•桓公三年》)四、说明题(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0 分)15. 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16.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李斯《谏逐客书》)17. 范增数目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18. 操军方连舰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19.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五、分析题(指出下列旬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

10 分)20. 惟余马首是瞻。

(《左传•襄公十四年》)21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左传•隐公六年》)22. 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23.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109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试卷2009 年1月一、填空题1、元代剧作家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剧作家的杂剧《杜子美沽酒游春》借前代诗人牡甫之口发泄自己的积愤。

3、王衡的杂剧《》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4、士子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的《曲江池》就歌颂李亚仙和书生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5、赵五娘和李琼梅分别是南戏《》和《》中的人物。

6、明代是中国戏曲理沧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剧作家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

7、明代作家的剧作很注意对废谐的追求,他的《博笺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8、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也是其他剧作的表现对象,如清代蒋士铨的《》就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

9、明代剧作家创作的传奇《浣纱记》是笫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

二、简答10、试举例说明关汉卿和马致远剧作在精神实质上的差异。

11、简述南戏与传奇的差异。

12、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三、问答题13、范进中举故事有什么深刻含义?14、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例,说明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异同。

四、论述题15、联系孟称舜理论主张,分析其《桃源三访》的婉丽风格。

16、试结合作品,分析《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成就。

17、举例谈谈《西游记》的现实性。

18、举例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试卷代号:109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2) 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2009 年1 月一、填空1、纪君祥2、王九思3、郁轮袍4、石君宝5、琵琶记小孙屠6、徐渭7、沈璟8、临川梦9、粱辰鱼二、简答题10、答案要点:(1) 关汉卿在精神上更接近平民,作品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体现出一种懦者的悲思,(2) 马致远在精神上更多士大夫色彩,作品多以文人、道士为表现中心,体现出对精神归宿的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347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O一级第一学期中国古代文学(A)(1)试卷
2002年1月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到了代,被奉为经典,遂称《诗经》。

2.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3.《》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所记史事与《》有同有异,互有详略。

4.墨子,名,他的学说主要内容是“兼爱”和“”。

5.《吕氏春秋》,战国末期秦相及其门客合编,汇集各派之说,人称。

6.贾谊,西汉前期著名的政论家和辞赋家。

代表作有政论文《》,骚体赋《》等。

7.司马迁所著《史记》,包括“”、“世家”、“”和“书”、“表”五部分。

8.班固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

9.稽康,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世称,为“
”之一。

10.《》为志怪小说集,干宝作。

二、续写古诗文(每小题2分,共10分)
1.帝子降兮北诸,目渺渺兮愁予。

,。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于我如浮云。

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4.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5.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风、雅、颂
2.“两司马”
3.兰亭集序
四、简答下列各题(每题9分,共18分)
1.《歧路亡羊》选自哪部书的哪一篇?简述这则寓言的寓意。

2.简述《观沧海》(曹操)一诗的写作特点。

五、将下列古诗文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标出的字词(每题10分,共20分)
1.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①则不悔,宽则得众,信②则人任焉,敏③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①恭②信③敏
2.昔尼父①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②而楚奏兮,庄舄显③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士兮,岂穷达而异心!
①尼父②幽③显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诗经》的艺术特点。

2.曹植诗歌创作两个时期以什么为界,内容有何不同?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教育O一级第一学期中国古代文学(A)(1)
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2年1月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诗歌总集汉
2.《离骚》自叙性抒情诗
3.《国语》《左传》
4.翟“非攻”
5.吕不韦杂家
6.《过秦论》(或《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鹏鸟赋》(或《吊屈原赋》) 7.本纪列传
8.《汉书》断代史
9.稽中散“竹林七贤”
10.《搜神记》东晋
二、续写古诗文:(每小题2分,共10分)
1.娟娟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乐亦在其中也不义而富且贵
3.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4.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5.鸟倦飞而知还抚孤松而盘桓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类诗歌。

“风”是各诸侯国的歌谣,共有“十五国风”。

“雅”是周天子王城区域的乐歌,又分“大雅”和“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有周颂、鲁颂、商颂,或称“三颂”。

2.两司马: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3.兰亭集序:王羲之为兰亭诗集写的序言。

这篇序言记叙了作者会同名流在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概。

王羲之精心书写的墨迹,也成了后世所称道的《兰亭贴》,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四、简答下列各题:(每题9分,共18分)
1.《歧路亡羊》选自《列子》的《说符》篇。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凡事必须专一,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三心二意,终无所获。

2.曹操《观沧海》一诗是描写景物,但更是借景抒情。

通过所描绘的浩淼壮阔的沧海景象,可感受到诗人的宽阔胸襟和豪迈气概(需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五、将下列古诗文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标出的字词:(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释每个字词1分,翻译7分)
1.①恭:恭谨;
②任:信任;
③敏:勤快
译文:子张问孔子问“仁”。

孔子说:“能在天下实现五个方面就可以为仁了。

”“请允许我问这五点是什么?”孔子说:“(这五点是)恭、宽、信、敏、惠。

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诚实就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勤快就能取得好业绩,仁爱就能使人听命。


2.①尼父:即孔子,其字仲尼;
②幽:囚禁;
③显:显要、显赫,指身居要职。

译文:从前孔子在陈地(绝粮时)所,曾经慨叹道:“还是回去吧!”钟仪被郑国囚禁仍然奏楚国的乐调啊,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可是在病中仍然发出越国的语音。

人们思乡的感情完全相同啊,难道因为患难或富贵而会有什么两样吗?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诗经》的艺术特点。

①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3分)
②重章叠句的结构。

(3分)
③以四言为主。

(3分)
④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3分)
结合具体诗作(3分)
2.曹植诗歌创作两个时期以什么为界,内容有何不同?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曹植的诗歌创作以曹丕称帝(公元22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作品内容显著不同。

(5分)
前期,曹植随父创业,东征西讨,在曹操的影响和时代感召下,诗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这个时期的创作以《白马篇》等为代表。

(5分)
曹植后期的创作,因抱负未展而充满愤激情绪,往往运用寄托手法表达受压抑的不平之感。

这个时期的诗作以《赠白马王彪》、《美女篇》、《杂诗》等为代表。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