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广场设计
使用者行为角度出发的城市广场空间设计探究——以青岛五四广场与济南泉城广场为例

济南地区依山傍水,环湖傍泉,是“山、河、湖、泉、 城”共生共荣的千年古城。同时,济南自古就是“战守之冲, 兵家必争”之地。20 世纪初济南开埠以来,济南的城市格 局为大明湖与护城河形成的“两圆相切”老城格局,随后 逐步发展为“东城西埠”的新格局,再到如今城市中心逐 步向东延伸,济南的城市形态逐步形成与完善,泉城共生 是城市变迁中一直存在的文脉传承与城市发展脉络。 3.2 广场空间组织
范书玮 Fan Shuwei
摘要 广场起初是为了承载人群的公共活动行为而产生的场 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行为特征。在现代城市 的组成要素中,广场是城市中的重要节点,是城市设计中必 不可少的空间设计,空间场所需求与使用者的行为活动是城 市广场规划建设的核心。文章从城市广场使用者的视角出发, 以青岛、济南两座不同城市的核心广场空间——五四广场、 泉城广场为对象进行探析,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依托 人群架构、人群行为样态、广场空间使用分布特征,从使用 者行为体验视角出发,探讨分析城市广场地理环境与围合边 界、空间轴线、流线组织与空间感受等因素对广场活力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广场空间;使用者;行为样态;五四广场;泉城 广场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892/ki.csjz.2022.11.22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变迁史,城市一脉相承 的文化基因是城市格局发展的线索,从城市的初生到繁荣, 其中每一个建筑元素都是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地理环境 与人文环境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广场亦是如此。 从古至今,青岛和济南不同的变迁历程,决定了它们不同 的文化特色,五四广场与泉城广场都是城市文化色彩表达 的名片。
浅谈大学校园中心广场景观设计——以山东英才学院北校区中心广场设计为例

农学学报2013,3(10):22-26Journal of Agriculture0引言近几年,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期,大量高校的改扩建和新建校园为师生们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校园广场空间,这其中有成功的例子,但也有较多不足之处。
存在着诸如尺度多大、交通组织混乱、未能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间等问题[1]。
因此,在这样的校园建设新趋势下,从校园的实际环境和师生的需求出发,对大学校园中心广场的设计作研究分析,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从校园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广场设计、景观、文化等要素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比较多。
美国注册规划师多贝尔[2]的《校园景观》以经典的和当代的校园景观实例为校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的各层面提供了信息、建议和指导,综合性的分析了校园景观的恢复、更基金项目:山东英才学院项目“北校区中心花园景观设计研究”(12YCYBZR03)。
第一作者简介:周君,女,1985年出生,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通信地址: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386号山东省旅游局东附楼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一楼,E-mail :zhoujun01@ 。
收稿日期:2013-06-21,修回日期:2013-08-09。
浅谈大学校园中心广场景观设计——以山东英才学院北校区中心广场设计为例周君,张鹤,郝美彬(山东英才学院,济南250000)摘要:简述了在中国现阶段高校高速发展期校园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广场建设的问题。
通过分析广场特别是中心广场的内涵与重要性,提出了一个成功的中心广场的评价标准。
并以此为设计原则,以山东英才学院北校区中心广场的设计为案例,对该套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践。
笔者创新性的以大学校园中心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成功案例而得出的评价体系能为今后中心广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希望在建或将要建的大学校园中心广场能够避免现有的问题,通过建设宜人的空间和尺度,真正为师生们提供一个交流思考的平台。
山东体育学院新校区核心教学区单体建筑设计

综合教学楼 内部 功能 分 区明确 。北侧 群房 为 阶梯教 室和 大
报 告 厅 , 侧 主 楼 为 实 验 教 学 用 房 和 - 机 中 心 。 两部 分 之 间 以 南 t 算
2 总 平 面 设 计
整 个 核 心 教 学 区 以综 合 教 学 楼 为 中 心 , 四栋 教 学 楼 、 合 教 综 学楼与图书馆组成 一个建 筑群 落 , 用 步廊 的相互联 系 , 供一 利 提 个全天候步行体 系的空间布局 。
东体育学 院建设 的要求 , 院将 建设 新校 区 , 学 拟选 校址 位 于东部 新区, 是济南市未来城市发展最具 有活力的地 区。 团、 图书馆 , 中教 学 楼组 团 中包 括综 合教 学 楼 , 其 总建 筑 面 积 在 4 4万 n2 . l左右 , 鸟瞰图见图 1 。
本 方 案 设 计 为 此 次 工 程 项 目的 核 心 教 学 区 , 括 : 学 楼 组 连廊采用框架 结构。与教学楼主体之 问设置 伸缩缝。 包 教
限度 的与环境 相结合是本方案 的一 大特征 , 建筑东侧 以弧形 构架
并结合 教学楼 的共享 空 间。每组 建筑 围合 出的 济、 文化 、 科技 教育 和金 融中心 , 也是 国家批 准 的副省级 城市 和沿 与道路 交相 呼应 , 庭 院空 间 , 内部空间得 以延续 , 使 结合 连廊 的透 明体 , 营造一个 渐 海开放城市 。 进 的建 筑序列 。 山东体育学 院是 山东省 唯一 一所 寓体 育教 育 、 练 、 研 为 训 科
关 键 词 : 园建 筑 , 志 性 , 律 感 , 统 理 念 校 标 韵 传
中 图 分 类 号 : U2 4 T 4
1 工 程 概 况
二 一三年度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结果公示表

韩海令、孟维涛、李春智、高宇伟、王 东、刘海林、 马玉波 张树祝、高 峰、迟婷婷、崔云亮、闫成玉、杨宝华、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 贾树昌、赵成存、任岩冬、王克锋 赵学义、王润政、何 欣、程相芳、章 彤、李广慧、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冯廷龙、赵法文、何彦英、孙 斌 张 原、张学恒、安俊贤、魏 晔、王光芹、郭宏祥、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刘甜甜、李明达、韩月慧 申作伟、朱宁宁、张 生、张 冰、赵晓东、王奎之、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崔钦超、徐以国、韩丽丽、李传运
二等奖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项目名称 开元广场(一期工程) 勘察设计单位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勘察设计人员 刘卫东、侯 毅、刘 杰、裴葆华、吴仲华、王凤华、 吕景惠、刘 磊、徐世忠、梁丽敏 王洪涛、郑 岩、郭建军、牛庆照、马存华、李国光、 济南高新区信息通信外包产业基地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黄祥海 郑 岩、康 建、张 冰、杨 璐、朱心部、刘鹏飞、 济南万达商业广场2#酒店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纪楠楠 李庆军、张 轩、高 飞、金 麟、谢 松、张文众、 绿地新城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戴 林、宫 晔、单竹杰、李云峰 济南商埠区局部地块保护和利用项目(阜城信 老 刘 奎、陈 谦、徐 福、王立莉、姜国青、刘祥春、 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商埠9号) 张 洁、尚明哲 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德 刘 刚、王 艳、朱冬梅、贾相峰、吴国洲、陶花明、 巴林右旗巴林石展览中心 国D+J(地杰)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中国 张庆祥 代表处 刘勇夫、陈 谦、刘 奎、聂言庆、刘代芬、张 洁、 济南市武岳庙片区工程设计 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刘江义、潘铁军、宋江涛、尚明哲 张成发、宫 荣、柳温忠、曹西晨、薛惊楠、黄海萍、 府都宾馆改扩建工程 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王泽华、唐俊芳、张 锋、魏 丽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 孟磊松、郭 昕、张进青、朱会霞、王培栋、匡丽敏、 青岛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 司 张红生、杜金涛、高嘉茹、郭玉成 张 肖、范海涛、徐 琳、刘炳苡、崔恩富、姜 超、 莱州市人民医院新院 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王学龙、秦桂明、李卓莹、姜东均 秦绍艳、徐春蕾、王铁浩、方 源、夏红超、吕晓宇、 金地澜悦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董翠娟、孙华先、贾 刚、刘宣莲 文登汤泊温泉度假有限公司山东威海汤泊温泉度假 丛培安、李星卫、由学涵、段 静、邵耀东、吴本国、 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村 曹卫华、吕华娟、都丽影、梁松山 郭向平、王雪峰、李庆姝、扈佩红、齐凤凯、杨 华、 淄博中学音美教学楼 淄博文德建设有限公司 姚建丽、毕荣祥、童国勇、解存刚 王 琳、丁 锋、肖 苗、杨 凯、王 辉、王 栋、 淄博市周村古商城五星级影城 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窦 鹏 淄博市高新区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园•孵化器及附 蔡衍飞、阎 燕、孙 帅、王 奕、崔 娜、王传义、 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属设施 于长亮、马艳红、宋士军、谭紫屏 钟正伟、宋红军、李书琴、韦君梅、王 奕、崔 娜、 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 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孙 帅、黄 妍、于长亮、刘紫辰
山东优秀建筑设计方案一等奖

刘琳 刘建岗 宋雪松 李献良 李浩田
62
莒县党史馆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于洪飞 邵旭 宋雪松 司鸿斌 郭立强
63
临邑县德平方志馆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郭立强 刘建岗 于塔娜 秦康康 宋雪松
64
莒县招贤镇中心初级中学男生公寓楼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秦康康 刘琳 宋雪松 郭立强 司鸿斌
65
68
博山区美术馆
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蔡衍飞、陈齐鲁、马志鹏、张玲慧、张静、李飞、孙秀梅、刘文潇
69
博山区西厢民宿
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蔡衍飞、刘文潇、陈齐鲁、张玲慧、张静、李飞、孙秀梅、肖文博
70
春风路幼儿园
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孙彦兵、王骁、赵峰、马志鹏、池丹、房敏、赵文婧、陈哲
71
无棣县档案馆
山东林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第六届山东省优秀建筑设计方案一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勘察设计单位
(合作单位)
主要工程人员
1
青岛西海岸融发大学城体育中心
北京中健和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王姝菁、贺广栋、周曰芹、张 婉、张增献、陈 涛、张伟涛、高金龙
2
山东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海安大厦
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卞士雷 颜道鑫 国伟 郭宁宁 魏巍 孙智昊 曹晓东 张文博
36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30班小学方案设计
山东省城建设计院
井明源、龙爱玲、宋仁凤、王伟平、王晓玲、张兴广、辛兵、吴怀玉
37
济南安置西区12班幼儿园方案设计
山东省城建设计院
井明源、龙爱玲、宋仁凤、王伟平、王晓玲、张兴广、辛兵、孙孝辉
山东大学校园内的高层建筑现状调研 44刘学勇

山东大学校园高层建筑分析报告201100200044 刘学勇2011级建筑学一班指导教师:付志前山东大学在济南共有六个校区,在本次校园高层建筑分析中涉及四个校区,调研高层建筑结果如下:一:高层数量:中心校区有五座高层,千佛山,趵突泉,兴隆山校区各有一处二:各校区高层建筑分布情况及各楼简介:中心校区五处:18、19号宿舍楼,明德楼,知新楼,学人大厦各楼简介:知新楼:建筑高度为139米分为四个区,A区有地上27层,地下两层,主要为各会议室和文学类各院系办公房间,B区地上有12层,地下1层,主要为管理与经济等院系空间和公共教室,C区地上有12层,地下1层主要为物理学院及研究生教室,报告厅等功能,D区地上有7层主要为计算中心及蒋震图书馆等功能明德楼:主楼为9层,地下一层地上8层,部分为5层,主要作用为各种学校办公科室用房学人大厦:学人大厦有地上12层,又叫山东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中心下设学人大厦,学府大酒店和学林大酒店等三家星级酒店。
学人大厦,坐落于山东大学校园内,拥有客房222间。
(由于管理问题未能进入内部)18、19号宿舍楼:共19层,地上18层(建筑主体17层),地下一层,主要为学生宿舍,1—3层部分房间为学生组织,学校保卫科,学生党委,团委功用。
地下有车库。
两楼中间有纵向两层学生社团办公用房。
(由于管理问题未能进入内部)橙色区域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上向下依次是:18,19号宿舍,知新楼,学人大厦,明德楼公共卫生学院:地上建筑主体为8层,部分为5层,主要房间使用者为公共卫生学系和公共教室●千佛山校区一处:北区主楼:主楼共13层,主要有报告厅,会议室及各院系办公,实验室等空间北区主楼位置与千佛山校区全景公共卫生学院位置与趵突泉校区全景实验楼地上11层,作用为各学院及组织办公室,实验室,及部分公共教室等三:在建筑类型上分类:在建筑类型上,中心校区的18,19号宿舍楼和学人大厦为非居住类住宅建筑,其余5处高层均为公共建筑。
山东大学介绍PPT课件

国际合作
山东大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学校积 极推进校校合作,先后与武汉大学等15所高校 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启动了包括本科生和研究 生互换培养(访学)、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 内容的交流项目,现已接收国内14所高校访学 学生共1227人,派往国内9所高校访学学生共 914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先后与美 国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 际协议关系,与10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 合作关系;近5年共有2000余人次出国(境) 访问、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及合作研究;接待 短期交流、访问考察人数达2500多人次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
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经济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经济研究院(中心) 信息科学与工
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晶体材料研究所 管理
学院
环境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外语教
学部 国际教育学院
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又称东区老校)
电气工程学院 土建与水利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又称山大威海分校)
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编264209
韩国学院 商学院
法学院 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播学院
翻译学院 艺术学院
海洋学
院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
院 国际教育学院
山大分校
教育成果
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一流的研究 生。该校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大力吸 引优质生源,发 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探索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着力进行 教育创新,实行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公共外语、 计算机实施分级教学,在全国高校首倡并大力推进“三 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海外求学经历、社会实践 经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内容、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 高,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社会的 欢迎。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广场设计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广场设计4.2礼乐集成,自由论道——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大成广场与稷下广场王校长首先代表建大师生对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的山东大学全校师生致以诚挚的敬意和问候,对山东大学多年来给予我校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由我校设计研究院主持设计的山大中心校区新校门的设计理念和寓意。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新校门是该校的标志性景观建筑,设计上突出了“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大学理念,利用主次塔楼连接柱廊的形式,以中心轴线为轴对称,形成一对舒展的臂膀,在南侧入口处形成环形广场,寓意着山东大学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广纳四方学子。
塔楼将校园主建筑“知新楼”的经典元素应用到设计中,并与“知新楼”遥相呼应,构建形成了“山”字造型,既蕴含了“山”的诚朴雄伟、厚重稳健,又体现着“海”的宽广包容、灵动永恒,是对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生动诠释。
新校门实现了校园整体风格和谐统一,与山东大学“山之韵、海之魂”的文化相得益彰,是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整体景观的点睛之笔。
4.2.1 大成广场1、大成广场是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中心广场,是学校文化、礼仪及休读的重要场所。
2、大成广场以儒家思想核心“礼乐”为广场景观重构的导则与要素,强化轴线与序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气质与厚重的鲁文化。
3、大成广场之“大成”,表示大学问、大道德、大事业,取自《孟子?万章上》中“孔子之谓集大成”,赞扬孔子的思想学说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寓意“集各家之大成”,隐含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
4、广场南侧立有山东大学校规石。
校规石长约14米,取材泰山石,正面以“山大红”色镌刻着我校12字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材,为国家图富强”;背面刻有鎏金《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节选)》,证明山东大学是我国最早按照章程办学的大学。
5、校规石正面办学宗旨节选自章程中的“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材,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礼乐集成,自由论道——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大成广场与稷下广场
王校长首先代表建大师生对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的山东大学全校师生致以诚挚的敬意和问候,对山东大学多年来给予我校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由我校设计研究院主持设计的山大中心校区新校门的设计理念和寓意。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新校门是该校的标志性景观建筑,设计上突出了“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大学理念,利用主次塔楼连接柱廊的形式,以中心轴线为轴对称,形成一对舒展的臂膀,在南侧入口处形成环形广场,寓意着山东大学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广纳四方学子。
塔楼将校园主建筑“知新楼”的经典元素应用到设计中,并与“知新楼”遥相呼应,构建形成了“山”字造型,既蕴含了“山”的诚朴雄伟、厚重稳健,又体现着“海”的宽广包容、灵动永恒,是对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生动诠释。
新校门实现了校园整体风格和谐统一,与山东大学“山之韵、海之魂”的文化相得益彰,是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整体景观的点睛之笔。
4.2.1 大成广场
1、大成广场是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中心广场,是学校文化、礼仪及休读的重要场所。
2、大成广场以儒家思想核心“礼乐”为广场景观重构的导则与要素,强化轴线与序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气质与厚重的鲁文化。
3、大成广场之“大成”,表示大学问、大道德、大事业,取自《孟子•万章上》中“孔子之谓集大成”,赞扬孔子的思想学说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寓意“集各家之大成”,隐含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
4、广场南侧立有山东大学校规石。
校规石长约14米,取材泰山石,正面以“山大红”色镌刻着我校12字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材,为国家图富强”;背面刻有鎏金《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节选)》,证明山东大学是我国最早按照章程办学的大学。
5、校规石正面办学宗旨节选自章程中的“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材,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
山东大学办学宗旨将国家办学目的与学生学习目的相统一,始终指引着山东大学及莘莘学子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其寓意及教化意义历久弥新。
6、校规石下有一组喷泉涌出,象征着山大的历史源头。
7、校规石后方,一条水系贯穿广场南北。
水系起始处有汉白玉雕刻的“大成”二字。
在水系通道上,刻有《大学》全文,提醒山大人时刻牢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8、大成广场中央为辟雍池。
辟雍池中央为一圆形平台,平台周围是外方内圆的水池,因水“壅绕如璧”,所以得名为辟雍。
辟雍池是整个大成广场的高潮点,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
辟雍是礼制建筑,象征教化不息。
在古代,只有天子的学校才可以设置圆形辟雍,地方诸侯的学校只能设半圆形的水池。
山东大学为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可堪用辟雍之
制。
9、辟雍池中央是一座边长9米的黄色方台,分九级,颇具春秋时期的建筑风格,犹如一座讲坛,同时也有会盟台之意,谕示山东大学汇聚天下英才。
方台中间汇聚了18个喷泉,名为“儒泉”,远观如同一座孔子的水制雕像。
10、辟雍池四周,镶嵌着四块象征五行、色彩、方位和季节的礼器,分别为:玉圭(木绿东方春季)、玉琥(金白西方秋季)、玉璋(火红南方夏季)、玉璜(水黑北方冬季)。
11、儒泉沿跌水而下,汇入明池。
“明池”取自《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池水如鉴,即可正衣冠,明是非,知得失,赏心悦目,教化天成。
12、明池北端,水从象征北方的“黑璜”上流过,逐层下跌至半圆水池,最终汇入地下。
象征山东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历经百年,奔流不息,最终汇入土地,无声无息得哺育着山大的今天,孕育着山大的未来。
在明池的北壁上,镌刻着“山东大学堂”五个大字。
13、水系两侧有步道,其上镶嵌着8块刻有“礼”、“乐”、“仁”、“和”、“书”、“数”、“射”、“御”的正方形青铜地雕,代表着传统的儒家文化。
14、明池畔有一排玉璧形地灯,步道旁边有两排玉琮灯柱。
“玉璧”“玉琮”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周礼》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说法,玉琮灯柱与玉璧地灯遥相呼应,象征着世人对天地、自然的敬仰之情。
15、广场两侧列植银杏与孤植大雪松,共计72棵,代表七十二贤人。
贤人弟子拱卫中央的孔子水雕像,儒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4.2.2 稷下广场
1、稷下广场落成于山东大学110年华诞之际,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北门学生公寓东侧,是继大成广场后,山东大学在中心校区着力建设的另一大形态壮观、寓意深刻的主题广场。
2、大成,取自鲁文化,代表道德;稷下,取自齐文化,代表学术。
道德和学术是大学最深厚的两大底蕴。
如今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有大成,北有稷下,恰似两千多年前齐鲁相继,孕育了华夏的古老版图。
这两座主题广场将成为山东大学底蕴最为深厚的两大文化景观。
3、稷下广场之名取自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
《史记•孟荀列传》中有记载道:“自邹衍与齐之稷下学者……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
”稷下学宫是百家争鸣的主要场所之一,位于齐国国都临淄蓟门侧。
学校以稷下为广场命名,表示学校要继承发扬“稷下学宫”
思想自由、开放办学的传统,把坚持学术追求作为大学的灵魂,把学术的振兴与发展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形成崇尚学术、尊重学者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适合学术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和谐繁荣、激励创新的学术环境,把推进协同创新作为新的着力点,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学术实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4、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存世一百五十年之久,规模宏大,贤士云集。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
稷下学宫曾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接予、季真、环渊、彭蒙、尹文、田巴、儿说、鲁仲连、邹爽、荀子等。
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典型。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稷下学宫学术氛围之浓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丰硕,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稷下学宫的施行方针及其成果意义来看,稷下学宫完全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
5、新建成的稷下广场明确了功能分区、疏密分布,利用齐文化墙、下沉广场和大型跌水,形成多个类型的交流空间、休读区和礼仪性空间。
采用稷下学宫的镂空雕塑、“智泉”、十圣石和玉琮等景物突出齐文化的文化内涵,是山大“小树林”文化的延续,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课余休憩与交流空间。
6、稷下广场整体布局分为四部分,自南向北分别为:十圣石、百家争鸣、叠泉与沉园、跌水与北入口广场。
7、稷下台为稷下广场核心,台中设有亭及镂空主题影壁,影壁中镂空的战国亭,是现代与传统,现实与浪漫结合的景观雕塑。
8、序列明确、形态多变的水景观成为贯穿全广场的景观线索与文化脉络,包括涌泉、喷泉、溪流、跌水、壁泉等。
水的动态活跃与百家争鸣的主题一致,又象征着崇实求新的山大校风。
9、两座沉园中央小广场有稷门和“稷下”小篆字样地雕,两旁立有两排玉琮灯柱,庄严肃穆。
10、在稷下广场中,稷下学宫所代表的齐文化的活跃和奔放,与山东大学百年历史所积淀的厚重历史,相互融汇,相得益彰。
通过景观要素来传承传统,潜移默化着古老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