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电气运行)

合集下载

电厂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电厂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电厂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以电厂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为题,本文将探讨电厂的危险源辨识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危险源辨识电厂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设施,存在着多种潜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电厂内各个环节、各个设备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及时发现电厂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电厂的安全运行。

1.1 火灾危险源电厂中存在着大量的电气设备和可燃物质,因此火灾是电厂的主要危险源之一。

火灾可能由电气设备故障、短路、超负荷等引发。

此外,电厂中的油库、煤堆等地方也是潜在的火灾危险源。

1.2 爆炸危险源电厂中的锅炉、锅炉房、压力容器等设备存在着压力积累的危险,一旦发生爆炸,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电厂中的气体、液体燃料等也是潜在的爆炸危险源。

1.3 化学危险源电厂中使用的化学药品、蓄电池等也可能成为化学危险源。

这些物质如果泄漏、溢出或不当操作,可能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4 机械危险源电厂中存在大量的旋转设备、输送设备等,这些设备可能存在着切割、碾压、夹捏等机械危险。

工作人员在操作这些设备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1.5 辐射危险源核电厂是一种特殊的电厂,存在着放射性物质,因此辐射是核电厂的主要危险源。

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损害,因此在核电厂中需要特别严格的辐射防护措施。

二、控制措施2.1 火灾控制措施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电厂应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首先,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加强火灾报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同时,加强消防设施的设置,如安装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灭火。

2.2 爆炸控制措施为了防止爆炸的发生,电厂应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首先,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加强压力容器的监测和维护,防止压力积累。

此外,电厂应制定爆炸事故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爆炸时能够及时应对。

电工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电工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电工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电工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一种通过识别电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

常见的电工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电击、电烧、电弧、爆炸、火灾等,这些危险源可能来自于电气设备、线路、工具以及作业环境等。

为了减少电工作业中的安全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 安全规程:建立一系列明确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以指导电工作业,包括工作前的检查、使用工具的方法、作业时的保护、及时报告安全隐患等。

2. 安全培训:对电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电工作业中的危险源、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提高电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3. 安全装备:提供适合电工操作的安全装备,例如绝缘手套、安全鞋、电源断路器、带保护面罩的安全眼镜等,保障电工的人身安全。

4.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电气设备质量符合要求、线路连接良好、工具完好无损等,避免电工在作业时受到电气危险的影响。

5. 应急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安全疏散、紧急救援、事故调查等,以应对突发情况,最大程度地降低电工作业的安全风险。

总之,电工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保障电工安全的基础措施,需要在所有电工作业中得到有效的执行。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种类:通用类 危险源名称:潮湿环境作业 T7
编号
作业名称(步骤)
危险源特征
控制措施
T7-1
凝汽器、汽鼓、循管等潮湿容器内工作
触电
1、应使用36V以下行灯、特别潮湿处使用12V行灯、变压器等工具放置在人孔门外并设专人监护;2、穿干燥工作服、穿绝缘鞋,铺设绝缘垫(橡胶垫);3、应使用36V以下电动工器具或使用II类工具,装设额定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毫秒的漏电保护器,且应设专人在外不间断监护,漏电保护器电源联接器和控制箱应放在容器外面。
T7-4
零米层下各类辅助设备作业
触电
作业前先要停用电源,临近设备带电应有监护、人员着装应保持干燥,穿绝缘鞋。
T7-5
管道、烟道、风道、容器内检修焊接
触电
1、检查管道、烟道、风道、容器内是否带电。
2、穿绝缘鞋、戴皮手套,人员及环境应保持干燥,容器外部设监护人。
3、电焊线外表绝缘良好,无破损现象,不应有漏电。
汛期
滑跌
高处坠落
注意人身安全、穿带防护用品,加强巡查、值班。
T5-8
恶劣天气
高处坠落
高处落物
6级及以上大风以及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
种类:通用类 危险源名称:着装、防护装备 T6
编号
作业名称(步骤)
危险源特征
控制措施
T6-1
进入生产现场
机械伤害
进入现场扣好衣袖,做好防止卷轧的措施,进入现场禁止戴围巾、穿长衣服、防止卷轧的措施,进入现场辫子、长发必须盘在帽内。
T2-3
高处作业
触电
高空作业应注意电源线及电器设备是否漏电、完好,在升压站作业接地装置要固定牢靠。

电气安装工程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措施(电气安装)

电气安装工程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措施(电气安装)

XXXXX工程建设危险点/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电气安装调试部份)安全质量监督部2012年02月发布. 专业.专注.危险点/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电气安装调试部份一、变压器安装序号作业活动危险点/危险源危害结果控制措施(1)吊罩及附件吊装作业吊装起落过程中,碰撞铁芯或挤压施工人员人身伤害、设备事故1、起重作业应由专业起重工指挥,按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吊装。

2、钟罩在起落过程中,四周应系溜绳并专人监护。

3、吊物未移开或未作支撑时,不准在吊物下部工作;罩体下落时,不准在芯部上进行任何工作。

4、被吊附件就位时,身体和手不能放在附件与本体安装部们之间。

(2)芯部检查排氮未尽内部缺氧人身伤害1、未经充分排氮,箱内含氧未达到18%以上时,严禁人员入内。

2、打开上下入口,增加空气对流,必要时用风扇换气,并设专人监护。

内部缺乏光线,人员易滑倒、跌落或攀爬引线木架人身伤害、设备事故1、增加12V安全电压照明。

2、工作人员穿耐油防滑靴。

3、利用干净的竹木梯上下。

4、严禁利用引线木架攀登上下。

遗留物件设备事故1、工作人员穿无钮扣、无口袋的工作服。

2、带入的工具必须拴绳,专人管理,清点登记。

3、工作人员不准带任何与芯检无关的杂物入内。

(3)套管安装套管架不牢固设备事故1、套管架制作要牢固可靠。

2、套管架须放置平稳,防止倒塌。

套管吊装不符要求,发生碰撞设备事故1、套管吊装应有专人指挥。

2、套管接插引线及进入安装位置时,应缓慢插入,防止绝缘筒碰撞法兰口。

3、套管未完全固定,不得松开吊钩和吊索。

. 专业.专注.(4)变压器油处理油处理场所有火源火灾事故1、远离烟火,严禁吸烟。

2、配备消防器材。

3、施焊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二、断路器、组合电器安装序号作业活动危险点/危险源危害结果控制措施(1)吊装作业起吊不符要求人身伤害、设备事故1、起重机的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起重作业按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吊装,并遵守有关起重安全操作规程。

电气检修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电气检修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电气检修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前言电气检修是一项危险的工作,涉及到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器设备,操作不当可能会对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造成损伤。

因此,在进行电气检修工作前,必须对电气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工作安全和设备稳定性。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所有的潜在危险源,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

危险源的常见类型包括:1.高电压2.短路和过载3.接地故障4.电弧和电火花5.温度升高和过热6.湿度和潮气7.电器材料老化和磨损8.静电为了识别危险源,需要进行全面的电气设备检查,并记录下以下信息:1.设备的电压等级、电流和功率等参数2.设备的名称、型号和位置3.检查日期和检修情况记录4.设备部件的磨损和老化情况5.环境湿度、温度、氧气含量测量6.设备所配备的保护措施的型号和参数等危险源控制措施危险源控制是指针对电气设备的潜在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潜在的危险降低到最小限度,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性。

危险源控制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条件和操作方式的规范化电气检修工作时,必须按照规范的工作条件和操作方式进行工作,以确保安全和稳定性。

例如,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安全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电气设备。

2.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在电气检修工作中,必须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如绝缘垫、绝缘手套、绝缘鞋等,有效的防止电气设备的高电压对人员的危害。

3.电气设备保护措施的完整性电气设备必须配备完整的保护措施,如熔断器、隔离开关、保险丝等,以确保在电气故障时,保护系统能够及时启动,避免严重的电气事故。

4.定期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必须经常进行维护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电气设备故障和磨损,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和安全。

5.停电维修电气检修时,必须采取停电维修的措施。

在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时,必须中断设备的电源,并加锁和标注,以防止误操作和电气事故发生。

结论电气检修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是电气设备运行和维护中的重要步骤,必须按照规范操作,并全面识别和控制所有的潜在危险源,以保障工作安全和设备的稳定性。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电气运行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电气运行
5、 拉、合闸刀后应检查闸刀旳实际位置,检查闸刀触头与否到位。
6、 熟悉各保护旳原理、作用、投退原则及投退措施。
3、由冷备用转检修
1、带电合接地闸刀。
2、漏、错挂安全标示牌。
1、 就地检查回路闸刀确在分闸状态(以机械指示为准)。
2、操作接地闸刀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碰到问题,应查明原因,不得随意解锁操作。
7、 纯熟掌握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旳投退注意事项。
8、 检查主变冷却器运行方式对旳,电源正常。
4、发电机并网
1、冷却系统未及时投运。
2、发电机低于额定转速时就将电压升至额定值,引起发电机过电压。
3、升压过程中发电机PT断线。
4、升压时定子三相电流偏大。
5、非同期并列。
6、6kV工作电源电压过高。
1、检查确认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氢气系统及密封油系统投运正常,各冷却介质符合规程规定。

500kV系统
1、拉、合断路器
1、误拉、合开关。
2、带接地线(接地刀闸)送电。
3、SF6气压低。
1、 操作必须按照华东网调调令执行,及时汇报。
2、操作前应严格执行“三查对”,认真检查开关旳名称、编号及位置。
3、送电前必须详细检查所有检修安全措施确已拆除,接地线或接地刀闸确已拉开。
4、认真履行操作监护制和唱票复诵制。
7、熟系6kV开关柜内接线走向,对旳选择接地线装设位置,防止走错间隔,将接地线装至带电部分。
8、 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9、 做安措时应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将运行、检修区域有效隔离并对旳悬挂安全标示牌,防止检修人员工作时误入带电间隔。
10、装设旳所有接地线、接地刀应及时在《接地线(刀)拆、装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事故和伤害的发生概率。

在工作场所,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

物理危险源:1.高温、低温和辐射:-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隔热服等。

-加强训练,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

-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休息和防护设施。

2.电气危险:-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避免电流传导。

-为员工提供电气安全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

3.机械危险:-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强制员工戴上安全装备,如头盔、护腕等。

-提供安全培训,提醒员工注意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4.高处作业:-安装防护设备,如安全网、安全带等。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每位员工按照规定进行高处作业。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的高处作业方法。

化学危险源:1.有毒气体:-使用通风设备,确保气体及时排放。

-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

-对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生产过程进行改良,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的生成。

2.易燃物质:-储存易燃物质时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火柜、避免潮湿环境等。

-加强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提供培训,提醒员工正确使用易燃物质的方法。

3.化学品泄漏:-加强化学品存放管理,确保密封和储存正确。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泄漏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蔓延。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化学品。

生物危险源:1.病原体传播:-建立病原体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密闭操作、个人防护装备等。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受感染的生物材料。

人为危险源:1.操作失误:-提供充分培训,将员工培养成熟练的操作员。

-建立操作规程,要求员工按照规程操作。

-设定警示标志和指示牌,提醒员工注意操作风险。

2.缺乏或错误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配电柜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配电柜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配电柜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配电柜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一、配电柜的危险源在我们深入探讨控制措施之前,得先了解一下配电柜都有哪些危险源。

配电柜里面可是有高压电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触电事故。

电气线路老化或者短路也是个大问题,就像人的血管堵塞一样,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就会引发火灾。

还有,如果配电柜的防护门没关好,就像是家里大门敞开着,什么危险都可能跑进来,不仅容易让人误触里面的电气设备,还可能让小动物钻进去,造成短路。

二、控制措施1. 防止触电措施- 原因:触电可不是小事,那可是相当危险的,轻的麻一下,重的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了。

- 操作方法:首先,配电柜周围得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像“止步,高压危险”这种大牌子,让大家远远地就能看到。

电工在操作配电柜之前,必须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像绝缘手套、绝缘鞋等,这就像是给电工穿上了一层“防护铠甲”。

而且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使用绝缘工具,比如绝缘螺丝刀之类的。

在对配电柜进行检修等操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且要进行验电、挂接地线等操作,确保万无一失。

这就好比我们要进入一个可能有危险的房间,得先把里面的危险物品都清理或者固定好。

- 预期效果:这样一来,无论是路过的人员还是进行操作的电工,都能大大降低触电的风险。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有了这些措施,就像在危险的悬崖边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栏。

2. 防止电气线路故障措施- 原因:电气线路故障很容易引发火灾,那可就是大灾难了。

线路老化、短路这些问题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随时可能蹦出来捣乱。

- 操作方法:要定期对配电柜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就像我们定期去医院体检一样。

看看线路有没有破损、老化的地方,如果发现了,要及时更换。

对于线路的连接部位,要确保连接牢固,螺丝不能有松动的情况。

可以使用专业的工具来拧紧螺丝,并且在连接好之后进行检测。

另外,配电柜里面的电气设备要按照规定的容量来使用,不能过载运行。

这就好比一个人不能承担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不然就会累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就地检查主变高压侧两台开关确在分闸状态(以机械指示为准)。
2、 断开主变高压侧两台开关的第一组控制电源开关。
3、操作闸刀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遇到问题,应查明原因,不得随意解锁操作。
4、检查闸刀操作及动力电源正常,满足操作条件,相应闭锁条件确已满足;禁止顶接触器或采用其它方法强行操作。
5、 拉闸刀后应检查闸刀的实际位置,检查闸刀触头是否到位;
5、杜绝杜绝无票操作、跳项、倒项、漏项、添项穿插口头命令操作。

发变组回路
1、发变组由检修转为冷备用
1、发变组回路接地线(刀)漏拆、误拆。
2、发变组回路附属设备漏送电。
1、检查现场《接地线(刀)拆、装登记本》,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操作票。
2、 操作接地刀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遇到问题,应查明原因,不得随意解锁操作。
4、操作中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度,唱票复诵(操作人复诵时应手指待操作设备逐字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状态无误后,将命令复诵一遍,并做好操作模拟手势,监护人最后检查设备名称、编号和设备位置及操作人的模拟操作,确认无误后,即发出“对,执行” 的命令。操作人只有接到监护人发出“对,执行”的操作命令后方可执行操作),逐项勾票执行,操作人员独立完成每项操作,监护人认真做好监护工作,操作后检查操作效果。
7、 熟练掌握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的投退注意事项。
8、 检查主变冷却器运行方式正确,电源正常。
4、发电机并网
1、冷却系统未及时投运。
2、发电机低于额定转速时就将电压升至额定值,引起发电机过电压。
3、升压过程中发电机PT断线。
4、升压时定子三相电流偏大。
5、非同期并列。
6、6kV工作电源电压过高。
1、检查确认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氢气系统及密封油系统投运正常断路器
1、误拉、合开关。
2、带接地线(接地刀闸)送电。
3、SF6气压低。
1、 操作必须按照华东网调调令执行,及时汇报。
2、操作前应严格执行“三核对”,认真检查开关的名称、编号及位置。
3、操作闸刀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遇到问题,应查明原因,不得随意解锁操作。
4、检查闸刀操作及动力电源正常,满足操作条件,相应闭锁条件确已满足;禁止顶接触器或采用其它方法强行操作。
5、合闸刀后应检查刀闸的实际位置,检查刀闸是否确已合好,触头是否到位。
6、 熟悉各保护的原理、作用、投退原则及投退方法。
7、熟系6kV开关柜内接线走向,正确选择接地线装设位置,防止走错间隔,将接地线装至带电部分。
8、 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9、 做安措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运行、检修区域有效隔离并正确悬挂安全标示牌,防止检修人员工作时误入带电间隔。
10、装设的所有接地线、接地刀应及时在《接地线(刀)拆、装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6、应采用微机自动准同期方式进行并网;发电机同期回路、TV及其二次回路接线经过改动或设备更换的机组,并网前应核对发电机与系统的相序,核对同期系统的正确性,并做假同期试验;汽机调速系统不正常时不允许进行并网操作。
7、机组并网后,无功被自动升高较多,应及时手动调整。
5、发电机解列
1、程序逆功率保护拒动。
2、操作主变高压侧接地闸刀应采用“遥控”方式,操作遇到问题,应查明原因,不得随意解锁操作。
4、检查主变高压侧接地闸刀操作及动力电源正常,满足操作条件,相应闭锁条件确已满足;禁止顶接触器或采用其它方法强行操作。
5、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使用合格的验电器验明三相确无电压。
6、操作之前进行三核对,防止走错间隔。
2、检查确认当发电机转速稳定在额定转速后,方可加励磁升压。
3、发现“PT断线”信号时,应立即降压,拉开灭磁开关(断开发变组保护中“关汽机主汽门压板”)。检查发电机PT一、二次保险是否完好,防止因保险熔断或接触不良而使表计指示失常造成判断错误。
4、开机前应检查接地刀闸(地线)拆除,发电机绝缘合格。
5、若定子电流偏大,说明定子绕组可能短路或接地(或接地线未拆除),此时应立即减励磁到零,拉开灭磁开关检查,待故障消除后方可重新升压。
3、 送电后应及时验电,就地检查操作结果。
2、发变组由冷备用改为启动前方式
1、发电机出口压变未操作到位。
2、6kV母线工作电源进线开关操作中发生带负荷合闸刀及开关未操作到位。
1、 检查压变小车在运行位置,并定位销锁好。
2、 检查压变的二次插头插好,方向正确。
3、 检查压变的二次空开均合上。
4、 操作前检查开关确在“断开”(以机械指示为准)。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电气运行)
序号
设备系统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制措施

所有设备
所有操作
1、未按要求布置工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2、误操作。
1、发令人(值长、机组长)向参加操作人员交待清楚操作任务,安全措施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人员分工。
2、熟系待操作的设备回路、运行方式、设备健康水平。
3、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在调用典型操作票时必须核对操作目的及运行方式与典型操作票一致,否则不可直接使用典型操作票,应根据操作目的及当前运行方式自行填写操作票),逐级审批。
2、解列后高厂变低压侧开关在工作位置,易误合。
1、 汽机打闸后,应及时检查主变出口开关、灭磁开关断开。
2、 若程序逆功率保护未动作,应立即按发电机紧急停机按钮,将发电机停运。
3、发电机解列后及时将高厂变低压侧开关拉至“试验”位置。
6、拉开主变高压侧闸刀
1、带负荷拉闸刀。
2、闸刀拉不开。
3、漏投、退保护。
6、 熟悉各保护的原理、作用、投退原则及投退方法。
7、发变组转冷备用
1、发电机出口压变二次线拉断。
1、 操作发电机出口压变时,应先取下其二次插头。
2、 操作时应用力适当,防止二次线拉断。
8、发变组由冷备用转为检修
1、带电装设接地线(合接地刀闸)
2、漏、错挂安全标示牌。
1、 就地检查主变高压侧闸刀确在分闸状态(以机械指示为准)。
5、严格按照有关6kV开关操作注意事项执行,重视操作质量的检查。
3、合上主变高压侧闸刀
1、带负荷合闸刀或向发变组倒送电。
2、闸刀合不上。
3、闸刀合不到位。
4、漏投、退保护。
5、主变冷却器未自动投入。
1、 就地检查主变高压侧两台开关确在分闸状态(以机械指示为准)。
2、 断开主变高压侧两台开关的第一组控制电源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