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电子光学中的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光学》PPT课件

《光学》PPT课件
6
•沈括(1031~1095年)所著《梦溪笔谈》中,论述了凹面镜、 凸面镜成像的规律,指出测定凹面镜焦距的原理、虹的成因。 培根(1214~1294年)提出用透镜校正视力和用透镜组成望 远镜的可能性。 阿玛蒂(1299年)发明了眼镜。 波特(1535~1561年)研究了成像暗箱。
沈括(1031~1095年) 培根(1214~1294年)
1、光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等规律 2、光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光的机械作用和光的热、电、化学和生理作用(效应)等。 3、光的本性问题
4、光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三、研究方法
实验 ——假设 ——理论 ——实验
3
§0-2 光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时期 世界光学的(知识)最早记录,一般书上说是古希腊欧
5
• 克莱门德(公元50年)和托勒玫(公元90~168年)研 究了光的折射现象,最先测定了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 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 罗马的塞涅卡(公元前3~公元65年)指出充满水的玻璃 泡具有放大性能。
• 阿拉伯的马斯拉来、埃及的阿尔哈金(公元965~1038 年)认为光线来自被观察的物体,而光是以球面波的形 式从光源发出的,反射线与入射线共面且入射面垂直于 界面。
几里德关于“人为什么能看见物体”的回答,但应归中国的 墨翟。从时间上看,墨翟(公元前468~376年),欧几里德 (公元前330~275年),差一百多年。
墨翟(公元前468~376年)
4
• 从内容上看,墨经中有八条关于光学方面的(钱临照, 物理通极,一卷三期,1951)第一条,叙述了影的定 义与生成;第二条说明光与影的关系;第三条,畅言 光的直线传播,并用针孔成像来说明;第四条,说明 光有反射性能;第五条,论光和光源的关系而定影的 大小;第六、七、八条,分别叙述了平面镜、凹球面 镜和凸球面镜中物和像的关系。欧几里德在《光学》 中,研究了平面镜成像问题,指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的反射定律,但也同时反映了对光的错误认识——从 人眼向被看见的物体伸展着某种触须似的东西。

电子光学中的电场与磁场

电子光学中的电场与磁场

(1-33)
r 2(z z0)
即子午面上的等位线为通过z0点的两条直线,其倾角
tg 1 2 54.74o
z0 点称为鞍点。
旋转对称电磁场
电子光学(Kang) P.26
旋转对称静电场
下面为一个有三个圆筒电极组成的旋转对称场系统的例子。
rf (ri , )
图1-1 三圆筒静电透镜示意图
电子光学 第一章 (Kang)
旋转对称静电场的电场和电位分布具有旋转对称性。旋转对称轴 为z轴。
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运动围绕该轴进行,当采用圆柱坐标系时, 旋转对称系统满足下列关系:
U E 0
(1-12)
即电位U 电场强度 E 只是 r, z 函数 与方位角ψ 无关
旋转对称电磁场
电子光学第一章(Kang) P.13
旋转对称静电场
B A
对于线性介质,μ为常数,有
A ( A) 2 A 0J
(1-9) (1-10)
预备的电磁场知识
电子光学第一章(Kang) P.10
电磁场分布规律
磁矢位的确定可选取不同规范,电子光学中一般取 rf (ri , )
A 0

2 A 0J
恒定磁场在无自由电流区域磁矢位满足
2A 0
A2
(
z)
1 22
0(
z)
A4
(
z)
(2
1 • 4)
2
(4)
(
z
)
(1-20) (1-21)
…………
n
An (z)
1 n2
An2 (z)
(1) 2 (n) (z)
2n ( n !)
2
(1-22)
旋转对称电磁场

分析电子显微学导论幻灯片PPT

分析电子显微学导论幻灯片PPT

绪论
分析电子显微镜〔AEM:analytical electron microscope)就是具有成分分析功能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它是一种以高能电子 束为照明源,通过电磁透镜将穿透样品的电子〔即透射电子〕 聚焦成像的电子光学仪器。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仪器、技 术和样品制备〕粗略了解分析电子显微学的开展过程。
路一步一步坚实地走,成功和辉煌就会在你的 脚下,因为
Impossible Is Nothing !
绪论
材料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材料实际使用所 需的性能来设计成分和工艺,以期获得理想的微观组织, 从而到达预期性能的目标。在上述材料的研究链中,材 料的微观组织直接决定了材料的性能,因此根据材料的 微观组织,我们就能分析和判断材料的性能好坏;同时, 材料的微观组织取决于成分和工艺,因此根据材料的微 观组织能分析和判断成分和工艺设计是否合理。无疑, 材料微观组织的表征,包括材料的微区成分、点阵构造 和组织形貌的分析,尤其是三位一体的原位分析极为重 要。至今,只有分析电子显微镜具有三位一体原位分析 的功能,因此掌握分析电子显微学的根本理论和实验技 术对于将要和正在从事材料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是非常必 要的。?分析电子显微学导论?就是一本领你入门的教科 书。
Introduction to Analytical Electron Microscopy
?分析电子显微学导论? 电子课件
戎咏华 王晓东 黄宝旭 李 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6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析电子显微学导论
作者寄语 绪论 第一章 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及其功能 第二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方法 第三章 电子衍射 第四章 晶体衍射中的数学处理 第五章 电子衍射衬度成像 第六章 高分辨和高空间分析电子显微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完整ppt课件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双层膜 双层膜 单层膜
高尔基体 单层膜 溶酶体 单层膜
液泡 单层膜
中心体 无膜
完整版PPT课件
核糖体 无膜7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溶酶体 液泡 中心体 核糖体
a“消化车间” b“动力车间”
c“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d“养料制造车间” “能量转换站” e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的“车间”及“发送站” f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9
形态结构——杆状或粒状
• 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 双层膜;含有少量的DNA •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线粒体亚 显微结构
•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
“动力车间”。
完整版PPT课件
10
线粒体大多是颗粒状、短线状,一 般情况下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但它在活细胞中能自由移动,往往在细 胞内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线粒体 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 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线粒体是细胞 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 能量,95%来自线粒体。
差速离心法
细胞核
完整版PPT课件
2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以逐步增高的转速重复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 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使细胞器分离开
完整版PPT课件
3
【聚焦】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的细胞内部构造,称为 细胞的显微结构。
•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的细胞器——
完整版PPT课件
15
内质网——有机物合成车间
分布:动植物细胞
形态: 网状 结构:单层膜.
外连细胞膜,内连 核膜,有利于物质 运输

《光学》全套课件 PPT

《光学》全套课件 PPT

τ
cosΔ
dt =0
τ0
I = I1 +I2
叠加后光强等与两光束单独照射时的光强之和,
无干涉现象
2、相干叠加 满足相干条件的两束光叠加后
I =I1 +I2 +2 I1I2 cosΔ 位相差恒定,有干涉现象
若 I1 I2
I =2I1(1+cosΔ
)
=4I 1cos2
Δ 2
Δ =±2kπ I =4I1
r2
§1-7 薄膜干涉
利用薄膜上、下两个表面对入射光的反射和 折射,可在反射方向(或透射方向)获得相干光束。
一、薄膜干涉 扩展光源照射下的薄膜干涉
在一均匀透明介质n1中
放入上下表面平行,厚度
为e 的均匀介质 n2(>n1),
用扩展光源照射薄膜,其
反射和透射光如图所示
a
n1
i
a1 D
B
n2
A
n1 C
2、E和H相互垂直,并且都与传播方向垂直,E、H、u三者满 足右螺旋关系,E、H各在自己的振动面内振动,具有偏振性.
3、在空间任一点处
εE = μH
4、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介电常量和磁导率,

u= 1 εμ
在真空中u= c =
1 ≈3×108[m ε0μ0
s 1]
5、电磁波的能量
S
=E
×H ,
只对光有些初步认识,得出一些零碎结论,没有形
成系统理论。
二、几何光学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了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基础。
•李普塞(1587~1619)在1608年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
•延森(1588~1632)和冯特纳(1580~1656)最早制作了复 合显微镜。 •1610年,伽利略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星体,发现了木星 的卫星。 • 斯涅耳和迪卡尔提出了折射定律

第三章 PMT

第三章  PMT

② 二次电子发射的过程:
a) 材料吸收一次电子的能量,激发体内电子到高能态 (二次电子); b) 体内二次电子中初速度指向表面的那一部分向表面 运动; c) 到达界面的二次电子中能量大于表面势垒的电子发 射到真空中,成为二次电子。

要求: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要大
③ 倍增极材料
I. II. III. IV. 主要是Ag-O-Cs、CsSb,灵敏的光电发射体一般 也是良好的二次电子发射体; 氧化物:MgO、BaO; 合金型:银镁、铝镁、铜镁、镍镁、铜铍等; 负电子亲合势材料;
外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 h
E
3. 光电效应中有红限存在,即光电发射的
长波限为:
(三)光电发射的基本过程
光电发射大致可分三个过程: 1) 光射入物体后,物体中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 从基态跃迁到能量高于真空能级的激发态。 2) 受激电子从受激地点出发,在向表面运动过程 中免不了要同其它电子或晶格发生碰撞,而失 去一部分能量。 3) 达到表面的电子,如果仍有足够的能量足以克 服表面势垒对电子的束缚(即逸出功)时,即 可从表面逸出,形成光电子。
2、电源电压
极间供电电压UDD直接影响着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δ,或管子的增益G。因此,根据增益G的要求可以设 计出极间供电电压UDD与电源电压Ubb。

0.7n G (0.2)n U DD (锑化铯倍增极材料)
G (0.025) U
n
n DD
(银镁合金材料)
可以计算出UDD与Ubb, U bb NU DD
S a ,λ
Ia Φe, λ
若入射辐射为白光,则定义为阳极积分灵敏度,记为Sa
Sa
Ia
0 e, λ d

光电子学完整PPT课件

光电子学完整PPT课件
第一章 电磁波与光波(理论基础) 第二章 激光与半导体光源 第三章 光波的传输 第四章 光波的调制 第五章 光波的探测与解调
.
未来是光通信的世界。
第一章 光波与电磁波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高斯定理 斯托克斯定律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 ➢边界条件 ➢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谱
.
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物理意义
E和H幅度成比例、复角相等
0E0 0H0
E H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v 1 k 00
C
1
00
3108.m/ s
介质中 真空中
为什么说光波是电磁波?
1) 根据麦氏方程推导,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c 1 3.107 140 8ms
00
当时通过实验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也为 3108 m s
2) 根据麦氏方程: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速度为
玻尔频率条件: h En Em 或 En Em
h
式中h为普郎克常数:
h 6 .6 2 1 3 0 J 4s
.
激光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 ——玻尔假说
原子能级
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 级跃迁时,相当于光 的发射过程;而从低 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 相当于光的吸收过程; 两个相反的过程都满 足玻尔条件。
(对于非铁磁质)
v c
根据光学中折射率的定义,则
.
v c
nc vc vn
为什么说光波是电磁波?
如果光波是电磁波,比较上面两式:
v c 和v c
n
n
麦克斯韦 关系式
➢而当时测得的无极分子物质,按上式计算的折射率与测量的折射率 能很好的符合。 ➢当时测得的为有极分子物质,上式中的ε用光波频率时的值,则上式 就成立了。平时ε在低频电场下测量。 ➢所以麦克斯韦判定,光波是电磁波。

光学基本知识讲座PPT课件

光学基本知识讲座PPT课件

.
10
物像基本概念
4.同心光束与光程 ★ 一个发光点或实物点总是发出同心光束,
它与球面波相对应 ★ 一个像点如果由对应的同心光束汇聚而成,这样
的像点称为完善像点
★ 要成为完善像点,必须使入射波面与出射波面之 间光程是相等的:Σ n× d=const
n 介质折射率 d 光线所经过的实际长度
.
11
四.材料与色散
3.波像差:以波像差作为像质的评判依据,激光头物镜的设
计中常以此为评价标准;
4.光学传递函数:把物的亮度分布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或
傅里叶积分,光学系统的特性就表现为它对各种频率正弦波的传
递和反应能力,于是出现了较全面评价光学系统的新的评价手段-
光学传递函数。在照相物镜设计中已得到普遍采用。
.
36
光学基本知识
两列波相遇时,必须满
足下述条件才能发生干涉:
1.频率相同;
2.振动方向相同;
3.具有恒定的相位差。
右图称为牛顿环,是光干涉 的典型例子。
.
39
二.光的衍射
波在传播过程中,
当遇到障碍物就会偏 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犹如声音可以绕过大 墙,无线电波能够跨 越高山。光在一定条 件下也偏离直线,这 就是光的衍射。
24
像差知识介绍
像差:由光线传播定律决定,从光路实 际计算表明,
任意组合的光学系统只能对近轴物点以细光束
成像。随着视场和孔径的增大,成像光束的同
心性将遭到破坏,产生各种成像缺陷。这种成
像缺陷就是像差。
像差分类:
对单色光:球差、彗差、象散、场曲、畸变
对多色光:位置色差、倍率色差
.
25
1.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假设:
1。静场 2。真空 3。不考虑空间电荷和电流的影响。 4。场结构简单:轴对称或者面对称
物理基础
麦克斯韦方程组:
E B t
H D J t
D
B 0
(3-1)
数学基础
矢量公式通用形式
e1
h1q1
e2
h2q2
e3
h3q3
1

D
h1h2h3
[ q1
(h2 h3 D1 )
3.1.3 轴对称电场的积分表达式
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拉普拉斯方程
(r, z) 1
2
V (z ir sin a)da
2 0
(3-7)
3.1.4 轴对称E的调和级数展开
调和级数展开可以对某一点附近的电场 进行研究(例如鞍点或阴极前的场)
(r, z) Ck Pk (r, z z0 ) k 0
2
1 r
r
(r
)
r
1 r2
2 2
2
z 2
0
(3-4)
数学基础
拉梅系数联接了直角坐标系(x、y、z) 同其它正交曲线系(q1、q2、q3)。
hi2
x ( qi
)2
y ( qi
)2
z ( qi
)2
(3-2)
3.1.2 轴对称E的幂级数表达式
假设,场的作用空间无奇异点、无点电荷、无面电荷 和偶电层,则电位是解析函数,可以展成幂级数。
B 0
(3-17)
3.4.1 轴对称磁场的矢位
由于磁场的旋转对称性
Br
1 r
(rA ) z
Bz
1 r
( rA r
)
B 0
(3-18)
3.4.1 轴对称磁场的矢位
由磁场的旋转对称性:
Ar Az 0, A A ( r , z )
(3-19)
上式表明,矢位A仅有角向分量,即:
A A (r, z)
3.2.3 等位面的曲率
梅尼定理:曲面上任意曲线B的曲率半径等于 在曲面法线上所截取的对应法截线的曲率半 径在曲线B的主法线上的正射影。
Rs RM cos
(3-14)
2。等位面在轴上的任何方位的曲率相同,即
2V (z) Rm Rs V (z)
3.3 轴对称静电场力函数
电位函数描述等位面,通过力函数引入 力管概念。
q2
(h1h3D2 )
q3
(h2h1D3 )]
数学基础
e1 h2 h3 A q1 h1 A1
e2
e1
h1h3 h2 h3
q2 q3
h2 A2 h3 A3
(3-3)
2
1 h1h2h3
q1
( h2h3 h1
) q1
q2
( h1h3 h2
) q2
q3
( h2h1 h3
q3
)
数学基础
圆柱坐标系下拉氏方程:
第三章 电子光学中的场
教师:王丽
本章组织
数理基础 3.1 轴对称静电场的数学表达式 3.2 轴对称静电场近轴区性质 3.3 轴对称静电场力函数(流函数)性质 3.4 轴对称磁场的矢位和标位 3.5 轴对称磁场的数学表达式 3.6 数学解析法求解静电场与静磁场。
数理基础
电子光学的首要问题:求解电场、磁场 分布。
于轴的圆盘内的磁通量的
1
2
倍:
rA
1
2
B d
s
S
(3-22)
3.4.2 轴对称磁场的标位
由磁场标位和电场标位函数相似性可得 磁标位的谢尔茨公式为:
(r, z)
(1)k
1 (k!)2
(
r 2
)
2
k
o
(
2k
)
(
z
)
(3-23)
注意:1。电场恒为无旋场,因此电位的引入无条件。 力函数的引入需要在无空间电荷条件下, 才满足无源条件
(3-20)
3.4.1 轴对称磁场的矢位
在无自由空间电荷区间,磁场无旋:
2 ( rA ) 1 ( rA ) 2 ( rA ) 0
r 2 r r
z 2
(3-21)
其中,矢量磁位 rAφ 的物理意义:
此矢量等同于静电场的电位标量,表示磁场中的流
函数。它是通过以r为半径,以z轴为圆心的且垂直
k d
(3-12)
称为曲线在点M的曲率半径。
3.2.3 等位面的曲率
当曲线方程为:y=f(x)时,
R (1 y2 )3/ 2 y
即是曲线的曲率半径。
(3-13)
3.2.3 等位面的曲率
要求得等位面上各点的弯曲程度,只需 求出通过该点的、任意两个彼此垂直方 向上的曲率。
1。子午曲率。RM 2。弧矢曲率。Rs
Po 1 P1 z zo P2 (z zo )2 r 2 / 2
3.2.3 等位面的曲率
1。曲率和曲率半径:曲线上两点Q和M的切线正
向的夹角与弧长之比,当Q趋向与M时的极限,
即:
k lim
d
QM MQ ds
(3-11)
称为曲线在点M的曲率,也即是切线的方向角对 于弧长的转动率。
R 1 ds
Fz eEz eV ' (z)
(3-9)
3.2.2对称轴附近的等位面形状
旋转对称电场中,等位面方程:
(r, z) C
(3-10)
其中,C为常数,对应与不同取值的等位面。
• 子午面,子午线,等位线。
3.2.2对称轴附近的等位面形状
例1 在圆柱坐标系下,求对称轴上任一 点zo附近的等位线形状。
2。磁场恒为无源场,力函数的引入无条件。 磁标位的引入需要在自由空间电流条件下, 才满足无旋条件
3.5 轴对称磁场的数学表达式
1。磁标位的幂级数表达式(3-23) 2。磁矢量的幂级数表达式
A(r, z) a2k1(z)r 2k1 k 0
a2 k 1 (r ,
谢尔茨公式:
(r, z)
(1)k
1 (k!)2
( r )2kV (2k)(z) 2
(3-6)
由上式可知:已知轴上电位分布可求空间电位分布
贝塞尔微分方程:
d 2
dz 2
1 z
d
dz
(1
z
2 2
)
0
(3-5)
贝塞尔函数
Jn(x)函数是震荡衰减函数,有无穷多个单重实零点,在x 轴上关于原点对称。

(3-8)
3.2 轴对称静电场近轴区性质
研究近轴区: 1。掌握近轴区性质对于定性分析电子在场内的运动是 有利的。 2。目前广泛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电场,更加需要 注意轴附近电位分布的特殊点,以及等位面的曲率和 形状。
3.2.1 近轴区电场对电子作用
受力分析:
Fr
eEr
e V '' (z)r 2
力函数:等于通过z轴,面积为S的圆盘 内的电力线通量平均值:
1
2
s
E dS
(3-15)
3.4 轴对称磁场的矢位和标位
旋转对称静磁场是电子光学系统中广泛采用的磁场。由电磁场理 论知道 ,磁场是无源的,引入磁矢量位 A,使磁感应强度满足:
B A
(3-16)
Br Br ( r ,z ),Bz Bz ( r ,z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