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旅游景点环境的人为破坏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的危机处理

旅游景区的危机处理

旅游景区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策划、规划和开发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以获取广阔的旅游市场,还需要科学高效的管理,以能获取较高的市场利润。

在一个企业中,危机总与稳定相伴,而对于市场风险较大的旅游业和旅游景区来说,危机更是无处不在,研究旅游景区的危机和危机管理意义重大。

1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我们把那些事关组织或个人生死存亡的突变(突发性事件),称作“危机”[1]。

“危机管理”,就是对危机进行管理,以达到防止和回避危机,使组织或个人在危机中得以生存下来,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害限制在最低的限度。

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或事件,导致企业难以实现目标,甚至危及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危机几乎无处不在。

唐代魏徵有句名言“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

”旅游业是个依赖性强的脆弱行业,旅游企业必须时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及时果断应对,才能不断更新以求生存和发展。

旅游景区危机是指任何危及景区经营目标的事情和事件,致使景区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威胁景区目标的实现。

根据危机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可能发生的危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火灾、地震、台风等引发的突发事件,后者如游乐设施故障或管理不力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另一类则是完全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潜在危机,如规划失误、产品结构不合理、开发过度或保护措施不力导致的景区形象品牌破坏、生态破坏、景观破坏等。

具体地说旅游景区危机的形式又可以分为战略危机、资源危机、产品危机、服务质量危机、形象和品牌危机、安全危机、财务危机、人才危机、客源地危机、目的地危机以及突发事件危机等10多种类型,限于篇幅,仅叙述如下几种:1. 1战略危机战略是贯穿于一个企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决策或经营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及其指导下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大谋划[2]。

没有这种全局战略,景区就会陷入懒散、怠慢甚至混乱之中。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地理环境的破坏及保护对策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地理环境的破坏及保护对策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地理环境的破坏及保护对策【摘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目的地地理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表现在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两方面。

为了保护目的地地理环境,必须加强管理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

保护目的地地理环境不仅是为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也是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旅游业和目的地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要保护目的地地理环境,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限制开发规模、加强环境监测、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

加强旅游环境管理意识、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是保护目的地地理环境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旅游发展、目的地、地理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环境、必要性、措施、环境管理意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制度。

1. 引言1.1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地理环境的破坏及保护对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目的地的地理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地理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包括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的破坏。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游客对目的地的人为破坏也在加剧,例如砍伐树木、破坏动植物栖息地、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频发。

为了保护目的地地理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保护目的地地理环境的必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是为了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更是为了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才能保护目的地的独特景观和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探讨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的破坏问题,以及保护目的地地理环境的必要性。

同时我们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旅游环境管理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等,以期为保护目的地地理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正文2.1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对目的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旅游景区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旅游景区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 . 电影 电视剧对生态环境具有破坏作用。 拍摄
收 稿 日期 :0 6 0 — 3 20-40
作者简介: 李君娜 (9 1) 女, 17 一 , 河北唐山人, 沈阳市旅游学校 , 中学二级教师 。
维普资讯
沈 阳教育学院学报
20 0 6年第 3期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பைடு நூலகம்3期 20 0 6年 9月
沈 阳教 育学 院学报
J u a f h n a gC l g f d c t n o r l e y n ol eo u ai n oS e E o
Vo . No 3 I 8 . S p2 0 e .0 6
题 。如何 把经 济 效益 、 会 效益 与 生态 环 境 有机 的 社
现 了“ 爆满 ”“ 告急 ” 的局 面囝 “ 。 我不敢 想象 , 这些 人
类 古建 筑瑰 宝 、 史文 化 遗产 , 历 怎么 能够 承 受 得 了!
如此 人挤人 的旅 游 , 谈何 幸福 感!” 国艺术研 究 院 中 休 闲研 究 中心 主任 马 惠娣 说 。“ 九寨 沟很 拥挤 很 拥 挤, 这样 下 去这 个 著名 的风景 区很可 能就 要被 旅 游
改 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 的旅游 业 飞 速 发展 , 其 是 尤 国 内旅 游 发展 迅速 , 盖 面广 。从 目前 统计 数 字 来 覆 看 ,0 0年 以来 我 国国 内旅游 人 数年 平均 增 长 率在 20 1 %以 上 , 旅 游 收 入 每 年 的增 幅 也 能 达 到 1 %一 5 5 2 %, 以“ 0 尤 五一 ”“ 十一 ” 金周 为甚 。随着 市场 经 黄
机制、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和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四方面提 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环境 问题; 对策; 环境保护 中图分 类号 : 3 1 X 2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8 3 6 (0 6 0 一 1 0 A 10 — 8 3 2 0 ) 3 O 1 3 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优化对策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优化对策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优化对策摘要:三2011年6月24日,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景观遗产,自此西湖迎来一崭新的时代,走向了世界,同时,西湖的保护与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自古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群闻名中外,它是人工与自然景观结合最为成功的案例。

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和造园艺术的影响下,持续以西湖山水创造景观,自唐代至今所形成的景观对中国乃至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以"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和题名景观"西湖十景";的影响最大。

生态系统具有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的服务功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重经济、轻环境,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对环境施压,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导致许多自然生态系统(海洋、湖泊、森林等)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土壤酸化,土地沙漠化,水体富营养化,有毒物质的生物富集等。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严重影响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使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丰富了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并为生态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健康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

关键词:杭州;生态环境;问题;优化一.生态环境的基本含义、构成和特点(一)生态环境的基本含义生态环境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一般认为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基本含义:一是要避免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经济环境构成威胁的基础上,以维护国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可持续经济发展环境支持能力;二是避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资源严重短缺造成环境难民和导致暴力,防止生态环境为地区稳定和环境问题的国家环境的威胁。

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

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

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被誉为“江南水乡小垣千古韵”、“小乌镇”的姊妹镇。

南浔镇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古建筑、民俗文化和风景区等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南浔古镇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针对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加强景区管理南浔古镇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增设监控设备、加强巡逻力度,规范游客行为,遏制游客涂鸦、乱扔垃圾等不当行为。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监管,要求旅游从业者规范经营行为,维护景区文化和自然环境。

二、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南浔古镇拥有许多古建筑,需要加强对其的保护和修缮。

应该加强对古建筑的监测和维护,及时修缮受损的古建筑,保护好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加强文化传承南浔古镇的民俗文化传统丰富,需要加强对其的传承和保护。

可以开展文化活动,如传统婚礼、庙会、乡村游等,让游客了解和感受南浔古镇的文化底蕴。

四、选择游客流量南浔古镇是一个非常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但过量的游客流量对景区的环境和文化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应该通过合理规划来控制游客数量,确保景区的生态和文化环境不受破坏。

五、加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南浔古镇需要加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生态旅游和资源节约型旅游,同时通过提高旅游质量来吸引更多的高品质游客,减少低素质游客的涌入,从而达到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的目的。

总之,保护南浔古镇的生态和文化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游客、旅游从业者和管理者共同参与。

只有充分发挥南浔古镇的文化和景观价值,控制游客数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才能实现南浔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

当前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当前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当前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当前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旅游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旅游产业在未来竞争中的地位。

本文将分析当前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一、安全问题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游客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可能来自游客自身的不当行为,也可能来自旅游目的地的不安全环境或不安全措施。

游客可能会因为不慎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问题。

而目的地的不安全环境则可能会出现盗窃、抢劫、恐怖袭击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旅游业需要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教育游客要尽可能避免危险场所和危险行为。

目的地也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例如加强巡逻、设计安全的旅游路线和景点等。

二、环境问题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旅游业可能会带来生态破坏、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人为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为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旅游业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旅游管理机构应该鼓励景区和旅游企业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维护环境的管理和宣传,逐步实现绿色旅游。

目的地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制定并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加强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服务质量问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也是一个问题。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满足游客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然而,旅游业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旅行社和景区的服务不周、产品质量堪忧、价格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游客的体验和口碑。

为解决这些问题,旅游管理机构应该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完善旅游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估标准,打造旅游品牌。

旅游企业也应该增加投入,改善服务设施和服务标准,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态度,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日益普及,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环境的破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首先,大量的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砍伐树木、填土、挖掘地下资源等,导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其次,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和人为活动对土壤、水源的污染不可忽视,例如,市区旅游景点周边常常存在垃圾堆积、化学品排放等问题。

再者,旅游客流量巨大,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导致物种灭绝。

二、资源消耗与能源浪费作为一项资源密集型产业,旅游业对水、能源等资源的需求极大,给当地的资源供应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旅游业中,酒店、餐饮、交通等环节对资源消耗较为显著。

一方面,大量的用水、用电用气等活动使得当地的供水供电压力增加,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能源使用模式也导致了能源浪费的问题。

三、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旅游产业的繁荣意味着大量的人员流动和日常消费。

例如,旅游景区周边街道上的垃圾、旅游车辆产生的尾气和酒店、餐馆的食物残渣等废弃物处理不当,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同时,废弃物的无序处理不仅给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也给旅游者的体验和观感带来负面影响。

四、文化遗产的风险旅游活动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冲击,还有可能对文化遗产带来潜在的风险。

大量的游客涌入导致景区拥挤,对文化古迹的可持续保护和修复带来巨大压力。

此外,旅游活动中的商业化趋势也可能导致文化遗产的丧失和商业利益的占据,甚至因为盗掘等行为导致文物流失。

解决方案:1. 加强环境规划与管理。

政府应加强规划,合理规划旅游景区发展的区域和容量,保护好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制度,严格控制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浅议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问题及对策

浅议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问题及对策

浅议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问题及对策作者:方春梅洪二丽甄丽君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7期①基金项目: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院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yjjxyj201308)。

作者简介:方春梅(1981-),女,皖合肥,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环境。

方春梅洪二丽甄丽君(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01)摘要:旅游大力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旅游环境的破坏,本文探讨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破坏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旅游环境旅游者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000-00自从19世纪40年代托马斯?库克成立首家旅行社以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一定地位。

旅游在世界各个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都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提升本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子。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始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初期,在上世纪末我国旅游的发展也进入到全盛时期。

起先人们都片面的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无污染工业”。

事实上,旅游同人类许多其它活动一样也会产生环境污染。

我们在开发景区、使用景区造成景区资源环境污染;旅游者进入景区旅游一些无意行为、有意行为对景区环境破坏。

本篇文章我们仅讨论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成因及建议对策。

1 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行为原因分析对于2013年“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的报到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丁锦昊小朋友跟随其父母到文明古国埃及旅游,在参观金字塔时就在某一处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笔迹。

在我国各个景区几乎都能见到这样的行为,旅游者随意在名贵古树木、古城墙、古石刻上刻某某到此一游;旅游者随意践踏花草、随地丢垃圾等等比比皆是。

就其原因笔者经过探究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1.1 我国历史影响众所周知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我国古人给我们遗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旅游景点环境的人为破坏问题分析
——以福州鼓山为例
摘要
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公共旅游景点废弃物问题及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研究内容涉及到公共旅游景点开发、公共旅游景点活动和公共旅游景点产业的各个组成部门。

目前国内关于公共旅游景点环境问题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主要以描述性为主,研究方法和措施大多还处于理论探讨之中,对实践指导性不强。

真正适合于我国公共旅游景点废弃物处理和防治人为破坏的方法体系还没有建立。

因此,重视生态脆弱公共旅游景点的废弃物研究,完善防治人为破坏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加强废弃物管理,是我国公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字:公共旅游景点环境人为破坏污染
前言
1990年在加拿大举行的“90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

1995年西班牙“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标志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各国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以及旅游者的认可和重视,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方法在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规划中的地位。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特色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长远要求。

公共景点。

从性质上看,它无疑是被公共使用的物品,由于其特有的文化品性,它通过观感,或者是想象,满足了民众对共同拥有的自然风物、历史遗存进行观赏与认同的需要。

在这个意义上它的存在代表一种公共利益,它具有非排他性,非竞用性,非盈利性。

因此,纵观现在国内众多旅游景点,存在的问题严重,主要包括:一、污染严重。

游客携带的塑料袋和废报纸随处丢放,
造成景区环境污染;二、破坏严重。

游客对景点植物的践踏与采集,对景点生态平衡造成巨大影响。

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最高峰海拔925米,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风景区。

但鼓山作为一个公共旅游景点,在它对公众开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垃圾围困山脚、植被遭破坏、游客随意丢掷垃圾、当地村民违章搭盖经营、违章建坟、采石场偷采、乱铺设水管等等,严重破坏了整个风景名胜区。

其中,垃圾问题尤为严重。

本课题在深入研究鼓山环境人为破坏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年鉴材料,收集大量有效数据,通过对鼓山环境人为破坏现状与管理方式的分析,找出鼓山旅游管理发展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而实用的参考建议及对策。

对策及建议
总结以上分析,本研究小组根据现行公共旅游景点的基本政策,结合福州市公共旅游景点管理现状,针对现在国内公共旅游景点中的人为破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重视对公共旅游景点生态脆弱区的人为保护。

公共旅游生态脆弱区是指位于山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沙漠绿洲等生态脆弱区的公共旅游景点,我国这类景区数量较多,且大多远离城市位置偏僻,其环境的脆弱性使人为破坏影响更加显著。

因此首先应重视对公共旅游景点生态区的重点保护,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使公众建立对公共旅游景点环境保护的意识,一定程度上,从根本解决公共旅游景点的环境问题。

其次,对相对脆弱的景点加强保护,如建立铁栏、防护网等一系列措施,是旅游的公众不易破坏到公共旅游景点。

再次,完善人为造成的垃圾处理机制,保证人为造成的垃圾能够及时清除,不对公共旅游景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如多聘用公共旅游景点的环境工人,增加景点的垃圾箱等一系列垃圾收集设备。

综合来讲,就是要在人为破坏的源头加以堵截,完善破坏解决机制。

第二,引入公共旅游景点的环境监督及惩罚制度。

总体来说,公共旅游景点的外部性是造成公共旅游景点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本入手,就是尽可能消除游客对环境破坏的外部性,这里就要引入环境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

监督机制意在加强对公共旅游景点的环境监察,如加强巡逻,防治人为破坏的持续和连续发生。

惩罚制度就是在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对刻意破坏公共旅游景点环境的游客给予经济处罚,处罚数额应根据所在地经济水平而定,这样就能缩小公共旅游景点的外部性,进而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和有利环境。

第三,完善公共旅游景点人为破坏的解决机制,建立公共旅游景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

对重大的认为破坏应给予及时修复,同时定期对公共旅游景点的认为破坏进行实地观察和评估,对重点区域集中管理。

针对人为破坏中的固体废弃物,应在这种旅游区域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垃圾处理系统来处理各种废弃物。

借鉴国外旅游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的方法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建立适合不同类型、不同气候条件的公共旅游景点废弃物处理系统,加强对废弃物综合循环效益的分析,进而提升处理水平和能力,提升旅游区的环境质量。

第四,加强对公共旅游景点的制度管理。

从旅游管理者、经营者以及旅游者的三个角度来强化管理。

主要集中就是减少公共旅游景点环境问题的产生。

通过对游客、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环境教育,提倡建立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旅游、经营和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风景区内能源消耗和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倡导使用清洁能源、重复使用耐用品等方式从而从源头上减少旅游垃圾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