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模型

合集下载

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提出了波特竞争力理论,他认为企业在发展当中面临五种力量,这些力量相互之间会发生某种作用,且共同对企业战略决策产生影响。

具体来看,这五种力量分别为当前竞争者所具备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未来进入到该领域中所带来的竞争力、替代品所产生的替代性能力、消费者对产品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对产品所进行讨价与还价的能力。

这五种力量在国内外各类产品市场中都是存在的,所以很多企业研究竞争战略,都需要对该理论进行运用,其能够使管理者更为有效地对竞争力进行识别,并快速分析市场形势。

在1980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出版了图书《竞争战略》,其中指出在企业发展中竞争战略属于一种重要战略,其中集中化战略、差异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等都是竞争战略中的一部分,且被很多企业所运用。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成本领先战略视为一种低成本战略,如果某组织对这种战略进行了运用,那么倘若其销售价格与竞争对手不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采用低成本战略就能够使之在市场中胜出。

对这种战略进行运用,需要企业有自身独特的技能,且与其他企业相比有独特之处,原因在于虽然从表层来看企业对低成本进行了运用,但是倘若缺乏竞争力和优势,那么就难以得到消费者的关注。

所以,企业要打造自身的特色,例如,在设计上较为新颖或者质量较好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吸引客户。

差异化战略指的是打造与竞争方不同的优势,使自身从更多的同类企业中快速被顾客识别到,例如对产品采用新颖有趣的包装、缩短产品的交付时间或者提升产品的质量等。

在运用这种战略的过程中,企业要对产品进行准确定位,且要打造能够被客户所快速识别,且符合客户需要的差异、特色。

这种战略能够促进客户忠诚度的提升,且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例如,就某一项服务而言,仅有本企业具备,其他企业不具备,那么客户为了得到该服务就会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

因此,企业通过有效对差异化战略进行运用,能够取得更高的利润。

波特的五力模型

波特的五力模型

波特的五力模型波特的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1980年提出的一种竞争分析工具。

该模型通过评估行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帮助企业评估其竞争地位并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名字中的“五力”指的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行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

首先,波特的五力模型包括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是企业获取原材料、零配件和其他必需资源的来源。

当供应商数量有限且资源稀缺时,供应商就会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

此外,如果供应商拥有独特的技术或专利,他们还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议价能力。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并寻找替代供应商,以降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其次,买家的议价能力也是波特的五力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买家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

当买家集中度高、产品差异化较低时,他们更有能力通过谈判或选择其他供应商来降低价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需要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以减少买家的议价能力。

接下来,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是波特五力模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潜在竞争者指的是尚未进入市场,但有潜力进入并与现有企业竞争的企业。

这种威胁可能来自于低进入门槛、技术进步的加速或市场需求的变化。

为了应对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差异化并加强品牌建设,以增加市场的进入难度。

此外,替代品的威胁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替代品是指能够满足相似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但来源于不同行业。

如果替代品的价格和性能更加具有吸引力,那么消费者可能会转向使用替代品,从而降低企业的销售额。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持续关注替代品的发展,不断提高产品差异化,以减少替代品对企业的威胁。

最后一个方面是行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

市场上存在的竞争对手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市场份额以及市场成长率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地位。

波特的五力模型

波特的五力模型

波特的五力模型波特的五力模型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该模型通过分析一个行业的竞争环境来评估企业的竞争力。

波特认为,行业的竞争力受到五个力量的影响,包括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

本文将对波特的五力模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指的是供应商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影响力。

当供应商相对较少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低,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从而提高利润。

然而,如果供应商数量众多且唯一性较强,企业将面临供应链稳定性的挑战,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或更高的要求来压制企业的利润。

二、买家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是指买家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的影响力。

如果买家相对较少且集中度较低,企业可以相对较高地定价。

然而,如果买家相对较多或集中度较高,他们可以通过讨价还价或对不同供应商的竞争来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对企业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三、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是指其他产品或服务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代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程度。

如果替代品或服务数量众多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以提高其与替代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从而减小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

四、新进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是指潜在的新企业进入行业对现有企业造成的竞争压力。

如果新企业可以轻松进入市场,并且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与现有企业竞争,那么现有企业的利润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现有企业需要建立壁垒来防止新企业的进入,如获得专利、建立品牌知名度等。

五、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是指行业内已存在的企业之间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的程度。

当竞争对手数量众多且竞争激烈时,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价格来保持竞争力。

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收购竞争对手或与竞争对手进行产品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

常用模型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常用模型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常用模型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常用的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包括:五力模型、四个战略群模型、战略地图模型、价值链模型和资源与能力模型。

一、五力模型(Five Forces Model)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的一种竞争力分析工具,旨在帮助企业评估其所处行业的竞争格局。

该模型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评估供应商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的影响程度。

供应商多、产品替代品少、供应商的品牌知名度高以及产品不易替代等因素将增加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买家的议价能力:评估买家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的影响程度。

买家多、产品替代品多、买家的品牌知名度高以及买家不易切换供应商等因素将增加买家的议价能力。

3.潜在竞争者的威胁:评估新进入市场或已存在市场但具有潜力的竞争者对企业的威胁程度。

市场入口壁垒高、市场利润高以及市场占有率低等因素将减少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4.替代品的威胁:评估其他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

替代品的价格低、性能好以及替换成本低等因素将增加替代品的威胁。

5.行业竞争:评估行业内的现有竞争程度。

竞争对手多、行业内竞争程度激烈以及行业内产品或服务同质化程度高等因素将增加行业竞争的压力。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估,企业可以识别出自己所处行业中的竞争力以及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二、四个战略群模型(Four Strategic Groups Model)四个战略群模型是指将竞争对手划分为四个层次或者群组,以便分析不同群组之间的竞争关系。

这四个群组分别是:市场产品领导者、市场细分玩家、市场进攻者和市场尾随者。

这一模型有助于企业了解各个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策略,并针对不同群组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三、战略地图模型(Strategy Map Model)战略地图模型是一种以图像的形式展示企业战略目标、关键领域和绩效指标的模型。

它帮助企业管理层可视化地了解企业的战略重点以及不同战略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述波特五力模型的主要内容

简述波特五力模型的主要内容

简述波特五力模型的主要内容: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指供应商对购买者的影响力,包括供应商的数量、谈判能
力和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等。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指购买者对供应商的影响力,包括购买者的数量、谈判能
力和购买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等。

3.新进入者的威胁:指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能力和意愿,包括市场规模、技术壁垒、
品牌知名度等。

4.替代品的威胁:指其他产品或服务能够替代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包括技术
发展、消费者需求变化等。

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指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状况,包括市场规模、竞争者
的数量和竞争者的战略等。

管理经济学 五力模型

管理经济学 五力模型

管理经济学中的五力模型,也被称为波特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提出的一种框架,用于评估和分析一个行业的竞争力。

该模型主要关注市场竞争以及影响行业盈利能力的五个基本力量。

以下是五力模型的五个力量:
1. 行业内竞争力量:这个力量描述了市场上的现有竞争对手对行业的竞争程度。

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规模和实力。

竞争激烈的行业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等情况。

2. 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个力量评估了新公司或新产品进入市场对现有竞争对手的潜在威胁。

如果市场壁垒较低,新进入者的威胁可能较高,可能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并影响现有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3. 替代品的威胁:这个力量关注替代产品或服务对行业的威胁程度。

当存在很多替代品时,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可能导致行业需求下降,使得价格和利润受到压力。

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这个力量描述了供应商对行业中企业的影响力。

如果供应商集中度高、供应独特、或者供应商具
有强大的议价能力,则可能对行业中的企业施加压力,并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5. 买家的议价能力:这个力量描述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影响力。

如果买家集中度高、购买量大,或者买家可以轻易地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替代,则可能对企业的定价和利润率产生压力。

通过分析以上五个力量,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竞争环境,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应对各种威胁和机遇。

同时,该模型也可以帮助发现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是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理论模型,用于评估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潜力。

这个模型有助于企业了解竞争环境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帮助企业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

竞争对手的威胁:竞争对手的数量、规模、资金、产品差异化、市场份额等都会影响到行业竞争力。

当竞争对手众多、规模较大、产品相对成熟、市场份额较高时,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利润率可能会降低。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潜在进入者指的是可能进入行业并成为竞争对手的其他公司。

进入门槛较低、市场前景较好的行业往往面临更多的潜在进入者威胁。

如果潜在进入者大量涌入,市场供应将增加,从而对现有企业产生竞争压力。

替代品的威胁:替代品是指可以满足相似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如果替代品较多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消费者更容易转向替代品,从而对行业产生威胁。

行业竞争激烈时,替代品的威胁可能会更大。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供货商的规模、专业性以及相关产品的稀缺性等因素。

如果供应商掌握了行业中关键的资源、技术或市场份额较大,他们可能会对企业采取高价策略,从而对企业利润率产生影响。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取决于购买者的数量、规模、产品的重要性、替代品的可用性等因素。

如果购买者集中度高、威胁向供应商威胁传递,购买者将更有能力对供应商进行议价,限制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以上五个要素共同决定了一个行业的竞争环境和企业的盈利潜力。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如通过产品差异化、寻求成本领先、建立品牌声誉等措施来增加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绝对答案,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分析的框架。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并判断五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和影响程度。

确保准确理解和应用这个模型,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学五力模型

管理学五力模型

管理学五力模型
管理学五力模型是由麦肯锡公司的迈克尔·波特在其1980年
的著作《竞争策略》中提出的一种分析企业竞争环境的工具。

它通过对竞争环境中五个方面的分析,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五力模型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竞争对手的威胁:指竞争对手对企业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威胁程度。

如果市场上有大量强劲的竞争对手,则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可能会受到威胁。

2. 新进入者的威胁: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对现有企业造成的威胁。

如果市场上有大量新进入者,则现有企业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和利润。

3. 代替品或替代品的威胁:指其他产品或服务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造成的威胁。

如果市场上有大量代替品或替代品,则企业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和利润。

4. 买家的议价能力:指买家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影响程度。

如果市场上买家议价能力强,则企业可能会失去利润。

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指供应商对企业采购成本的影响程度。

如果市场上供应商议价能力强,则企业采购成本可能会增加。

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和面临的竞争压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例如,如果竞争对手较少,新进入者较少,代替品或替代品较少,买家议价能力较弱,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那么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来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

总之,管理学五力模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和面临的竞争压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特五力模型研究综述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而波特五力模型主要用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和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

因此,竞争战略一定是源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竞争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运用这些规律或根据企业的利益来理想地加以改变。

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或国际的,无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在五种竞争作用力当中,所以本文主要对波特五力模型这一理论发展的背景、原因、过程及不断完善和实际应用等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字:供应商购买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行业内竞争者Abstract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to determine its mission, according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set the corporate strategic objectives to ensure that target the correct implement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plan, and rely on the internal capacity to the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implemented, as well as in control of a dynamic management proc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for corporate competitive strategy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business first and fundamental factor is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Competitive strategy must be derived from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competition determine industry attractiveness, competitive strategy,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pply these laws, or the interests of the corporate ideal to be changed. Any industry, whether 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regardless of production of goods or services, competition law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which 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In this paper,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of this theory, the causes, processe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in-depth analysis.Key words:Suppliers Purchaser Potential competitorsAlternatives Competitors in the industry1 绪论1.1 研究的意义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竞争决定对企业经营业绩有所贡献的各种活动是否适当,例如创新、有凝聚力的文化或者有效的实施。

竞争战略是要在竞争发生的产业宏观舞台上追求一种理想的地位。

它旨在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作用力建立有力的、持久的地位。

而波特五力模型对企业战略制定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它主要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波特认为,公司环境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与公司发生竞争的某几个产业。

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公司的战略选择,其特征决定了竞争作用力的强弱,进而决定了产业的利润率。

企业要想拥有长期的获利能力,就必须先了解所处的产业环境,并塑造对企业有利的产业结构,使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定位。

1.2 研究的目的这五种竞争作用力综合起来决定某产业中的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

这五种竞争作用力的综合作用力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随产业的发展而变化。

它决定了产业的盈利能力,因为它们影响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的投资——即影响投资收益的诸多因素。

例如,客户的议价能力影响到企业所能索取的价格,替代品威胁的作用也是如此。

客户的力量也会影响成本和投资,因为强有力的客户要求高成本的服务。

供应商议价的能力会影响原材料成本和其他投入成本,竞争的强度影响价格以及竞争的成本,诸如厂房设施、产品开发、广告促销和销售队伍的成本。

新的竞争者入侵的威胁会限制价格,并要求为防御入侵而进行投资。

五种作用力中的任何一种都有产业结构或产业基本的经济和技术特征所决定。

但这五种因素又随着产业的演进过程而发生变化。

结构性转变会影响竞争作用力的总体或相对力量,并且也会对产业盈利能力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最具战略重要性。

在任何特别的产业中,并非所有五种作用力都同等重要,因素是否重要依据结构不同而不同。

没一个产业都是独特的,都有其独特的结构。

五种作用力的框架能使企业透过复杂的表象看到本质,能准确揭示对产业的竞争至关重要的因素,也能识别那些对产业——及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提高最大的战略创新【1】。

2 波特五力模型的研究概述以上是对波特五力模型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进行了概述,下面就对该模型的产生、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该模型的深入发展进行概述,首先就是对该理论如何产生进行分析。

2.1 波特五力模型的产生“五力模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波特1979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题为《竞争力如何塑造战略》(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的论文中。

该论文的发表,历史性地改变了企业、组织乃至国家对战略的认识,被评为《哈佛商业评论》创刊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十篇论文之一。

之后波特又相继发表了《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形成著名的“波特三部曲”。

这套理论将产业组织分析法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形成其独特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建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这一范式上,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是由一个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方的议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所决定的,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了产业最终的获利潜力。

要对抗这些竞争力量,企业就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

五种力量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

一种可行性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先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2】。

随着该理论的发展,各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也对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不同的企业也将该理论应用于竞争战略分析中,但是不同的国家的研究现状有所不同。

2.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2.1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大部分学者对波特五力模型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其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在五种作用力比较理想的产业中,例如医药业、软饮料业和数据库出版业,许多竞争者都赚取客观的利润。

而在那些一种或多种作用力形成的压力强度很大的产业里,如橡胶业、钢铁业和电子游戏业,尽管管理人员竭尽全力,也几乎没有什么企业能获取满意的利润。

产业的盈利能力并非取决于产品的外观或其技术含量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产业结构。

有些“下里巴人”的产业,例如邮资支付计价器和粮食交易产业利润丰厚,而一些“阳春白雪”型的高技术产业,如个人电脑和光缆电视,对很多厂商来说则无利可图。

2.2.2国外研究现状(1)在国外,有关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最基本的五个方面,他们根据波特五力模型又提出了“三分律”理论,它解释了在诸多行业中,三大主要玩家如何主导市场,例如,快餐业——麦当劳、温迪、汉堡王,信用卡——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全方位服务的美国航空公司——美国航空、联合航空、德尔塔航空。

为什么三个?对公司和行业的研究显示,两家公司会导致垄断价格或相互摧残,而四家公司则会鼓励持续的价格战【3】。

三分律的概念要求管理者应该避免制定可能导致组织在阴沟里翻船的战略决策。

(2)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引入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在亚非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五种竞争力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产业之间纵向或横向联系所形成的集合体,它包括核心产业、相关产业、支持产业。

纵向联系是指核心产业与支持产业部门之间的典型关系,而横向联系是指核心产业部门与在技术或市场上有互补关系的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国内外大量例证显示,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但是该理论不能安于现状,只局限于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下面就是有关专家对该理论的推广。

2.3 波特五力模型的发展哈弗商学院教授大卫·亚非在波特教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特点,提出了第六个要素,即互动互补作用力,进一步丰富了产业结构理论框架。

亚非认为,任何一个产业内部都存在不同作用的互补互动的产品和服务业务。

例如,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家具、电器、学校、汽车、物业管理、银行贷款、有关保险、社区、家庭服务等都对住房建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房地产业的结构。

企业认真识别具有战略意义的互补互动品,并采取适当地战略,(包括控制互补品、捆绑式经营或交叉补贴销售)会使企业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