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下载

砭术

砭术

砭术工作原理以中医经络穴位理论为宗旨,不口服、不刺破皮肤、不用介质、可直接在皮肤上操作、也可隔着棉织物操作、在无痛苦的前提下使用“刮、推、抹、摩、擦、缠、凉、划、拔、点、按、振、拿、拍、扣、剁、温、清、感、电热温烫”,砭术二十一法,充分发挥泗滨砭石的场效应和"无形针"的作用,内病外治,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为根本,排除经络中障碍气血运行、尤其是皮肤深部经脉中的病理产物,标本兼治,在短时间内极大缓解临床症状,达到痊愈的目的。

在对心脑血管病、心脏病、颈、肩、腰、腿病等,及对广大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个人而言,生、老、病、死是不可替代的,愿神奇的古砭术帮您找回健康的自我,提高生活质量,尽享美好人生。

中文名砭术拼音bian shu来源中医学特点内病外治最早记载《黄帝内经》作用功效注意保健防患未然目录1. 简介2. 作用功效砭术简介:据《黄帝内经》记载,砭、针、灸、药是我国古代四种独立并存的医术,砭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东汉前逐渐消失,至今失传已两千年。

砭是一种石制尖刀,它是针灸术器具针的前身,专门用来切开痈肿,或穿刺脓包,排除毒血脓水。

砭消失了,可是用石刀等器具刮痧,在民间却有深厚的基础,并得以延续几千年,为什么?答案是有效。

最新研究证明:人的背部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刮背部可激活这些免疫细胞,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刮痧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刮痧工具,有铜制、复合材料制、未经过检测的玉石制作的,及刮痧用油,因为直接作用在皮肤,它们其中所含有害物质会渗入人的机体内,产生副作用,再有这些工具自身性质决定不可能作用在机体深部而且很容易损伤皮肤及软组织。

是不是砭要比“刮痧”强?答案是肯定的。

砭术是一门医术而不是一个课题,在这里首先要讨论的是,什么是正宗的砭,为什么会失传,东汉大学者服虔说:“季世复无佳石,故以铁代之尔”。

意思是:现在没有好石头了,所以才用金属(指针)代替啊!什么样的砭石才是佳石(好石头)呢?《难经》中说:“其复邪气,绪则肿热,砭射之也”。

砭石的养生常识

砭石的养生常识

砭石的养生常识作者:林佩君来源:《养生大世界》2015年第01期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磕碰,身体上的疼痛不适,往往在急需时刻不能得到相应的医药处理,然而传统医学中的砭术就是可以自我疗愈的一种治病方式,持续以砭术养生,能够温助人体阳气、疏通四肢经络、驱逐体内寒湿、活血化瘀止痛,而重要的是它简便易学,大家平时也可以在家自我保健。

砭石悠久的历史渊源南宋·罗泌在《路史》中记载:“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叙述距今五千年前的伏羲氏如何试制草药、制造砭具,用来治疗百姓疾患。

间接证实了这个历史时期“砭”已经是通行的医术。

砭在《说文解字》当中解释为:“以石刺病也”,示意砭包含了器具以及技术两大部分,器具应指石制的工具,而刺则有铲除的意思。

远古时代,只要能治病的石头都可以叫做砭石,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曾出土这类文物,随着时代变迁,今天“砭石”指的是特定材质所制成的治疗器具,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只有山东泗滨的石头——泗滨浮石最好,并总结了泗滨浮石对人体有三大好处:微晶结构,质感非常细腻,摩擦人体能使人感到舒服放松;砭石刮擦时会产生超声波,所产生的波长与经络波长相适应,更有利于治疗经络疾病;按摩时产生热量可以达到温熨祛病的效果。

砭法与针法、刮痧的不同之处砭术演变至今形成了像是针法、刮痧等治疗方式,但仍有不同。

针法使用针为工具,不论是毫针、火针、针刀或其他形状针具,皆须扎入皮肤,同时取穴必须精准,最好能够“得气”;刮痧法使用器具多样,可用砭石,也可用磁勺或者边缘平滑的硬币等等,须蘸油保护皮肤以利刮痧顺畅,在操作时虽不刺入表皮,但仍要求皮下轻微出血出痧为好;而砭法则需要特殊石制工具(砭石),在部位上进行点按、摩擦或是热敷温熨,对于穴位定位并不严格,只需被治疗局部皮肤有酸、麻、胀或表皮微微发红发热即可,千万不可损伤表皮。

砭术中常见的操作手法现代“砭术十六法”是在感、压、滚、擦、刺、划、叩、刮这些古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感法即感应法,当接近和接触砭石,就可达到保健和调治。

砭石的作用和功效

砭石的作用和功效

对一种医疗方法的评价不仅要看它的医疗效果,也要看它的保健效果。

保健对防病有重要的意义。

古人强调治“未病”。

今人主张防患未然,都是希望在疾病未发生时注意保健,使疾病不发生。

砭石疗法在保健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1.头部砭石保健法(1)前额感应[方法] 将砭板的板面贴在前额上作感法。

在感应过程中还可以用手按砭板,使砭板压紧前额,感法和压法并施。

[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

预防和治疗头痛、目眩、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感冒、高血压等症,减缓额部皱纹发展。

(2)刮印堂[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以印堂为起点交替向左、右两方刮试。

[功效] 预防和治疗头晕、头疼、眼病、鼻病、感冒、高血压等症。

(3)理眉[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形板刃由两眉之间起,分别向左、右两方梳理眉毛。

[功效] 预防和治疗头痛、眼病、耳病、鼻病和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4)试目[方法] 闭目,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轻轻地刮试眼部,刮试的方向由内向外。

[功效] 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眼病和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减缓额部皱纹发展。

(5)梳头[方法] 将砭石的外弧形板刃当作梳子,像梳头一样梳理头上长头发的部位。

[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

预防和治疗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

延缓白发、脱发。

2.颈部和肩部砭石保健法(1)刮颈部后方[作法] 用砭板的外弧形板刃自上而下刮颈部后方。

[功效] 预防和治疗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项强和颈椎病等。

(2)刮颈部两侧[作法] 用砭板的板背自上而下刮颈部两侧。

[功效] 预防和治疗耳鸣、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项强等。

(3)刮颈部前方[作法] 用砭板的板面自上而下刮颈部前方。

[功效]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咽喉肿痛、哮喘、支气管炎、甲状腺肿大等症。

(4)拍打肩部[作法]手持砭板的板尾,用砭板前部的板面,自内向外拍打左、右两肩的上部。

3.四肢砭石保健法(1)刮上肢内侧[方法] 用砭石的砭背自上而下刮上肢内侧。

砭石的使用方法

砭石的使用方法

砭石的使用方法砭石疗法产生于石器时代,是一种用石器治疗疾病的方法。

早期人类用石器治病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治疗方法之一,即砭石疗法,亦称砭术。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带来关于砭石如何使用的介绍。

砭石的正确使用方法1.头部砭石保健法:(1)前额感应[方法] 将砭板的板面贴在前额上作感法。

在感应过程中还可以用手按砭板,使砭板压紧前额,感法和压法并施。

[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

预防和治疗头痛、目眩、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感冒、高血压等症,减缓额部皱纹发展。

(2)刮印堂 [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以印堂为起点交替向左、右两方刮试。

[功效] 预防和治疗头晕、头疼、眼病、鼻病、感冒、高血压等症。

(3)理眉 [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形板刃由两眉之间起,分别向左、右两方梳理眉毛。

[功效] 预防和治疗头痛、眼病、耳病、鼻病和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4)试目 [方法] 闭目,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轻轻地刮试眼部,刮试的方向由内向外。

[功效] 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眼病和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减缓额部皱纹发展。

(5)梳头 [方法] 将砭石的外弧形板刃当作梳子,像梳头一样梳理头上长头发的部位。

[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

预防和治疗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

延缓白发、脱发。

2.颈部和肩部砭石保健法(1)刮颈部后方 [作法] 用砭板的外弧形板刃自上而下刮颈部后方。

[功效] 预防和治疗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项强和颈椎病等。

(2)刮颈部两侧[作法] 用砭板的板背自上而下刮颈部两侧。

[功效] 预防和治疗耳鸣、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项强等。

(3)刮颈部前方[作法] 用砭板的板面自上而下刮颈部前方。

[功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咽喉肿痛、哮喘、支气管炎、甲状腺肿大等症。

(4)拍打肩部[作法]手持砭板的板尾,用砭板前部的板面,自内向外拍打左、右两肩的上部。

3.四肢砭石保健法(1)刮上肢内侧 [方法] 用砭石的砭背自上而下刮上肢内侧。

砭石_百度百科

砭石_百度百科
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技 体育 图片 百科合作 核心用户 百科商城 Merry
Christmas!
词条已锁定 砭石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砭石 英文名称:stone needle 定义:古代利用楔状石器医疗的工具。
泗滨砭石:指用泗滨浮磬(亦可称泗滨浮石)做的砭具。 二、 发掘过程
1978年在华东地区出土13枚春秋时期的泗滨编磬,其中两枚已损坏,此事激发了山东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继续寻找这种石头的动力,八十年代中,发现了已失传两千年稀有的泗滨浮磬(石)。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负责开发工作的常务理事、中北音像服务中心的法定代表人、音乐家范业伟先生,在开发泗滨浮磬(石)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此石有一奇异的能量场可以治病,经考证就是我国古老的医术工具——“砭”。作为企业行为(先是“中北音像”后改为“北京泗滨砭石技术开发中心”),在范先生的主持下,从1993年起正式开发与研究泗滨浮磬(石),共做了三件事:
6、饮用泗滨浮石浸泡水可降低血中的甘油三脂、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的调节高脂血症作用。
7、用砭石(砧、或尺最明显)叩、拍人体有明显的针刺感(无形针)。
对泗滨浮磬(石)的形成,进行了较为合理可信的分析和推论。根据泗滨浮石的理化检测结果,结合当地地质勘查,我们提出了“深海沉积——陆地抬升——陨石冲击——等离子渗透”泗滨浮磬(石)成因假说。在五亿五千万年前古生代寒武纪到奥陶纪形成的深海沉积石灰岩,随造山运动抬升出海面形成高山。距今63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有一直径为10公里的陨星击中华东地区,陨星爆炸使地表灰岩剥离飞入空中,在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环境中石灰岩与星际物质相互渗透、交融,最后落在地表,形成浮石。看来,具有特异性质的(微晶变质灰岩)泗滨浮石真是天地造化之杰作!

中国四大医术——砭、针、灸、药

中国四大医术——砭、针、灸、药

中国四大医术——砭、针、灸、药砭:源自《黄帝内经》。

砭、针、灸、药是我国独立并存的四大医术,古称砭、砭石,现称砭术,是用石制工具进行医疗保健的一种方法。

砭石者,以石治病也。

运用砭石治病的医术称为砭术,砭术是中医的四大医术之一,砭、针、灸、药。

砭石,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

砭石中又以泗滨砭石疗效为最佳。

泗滨砭石:原指《尚书.禹贡》泗滨浮磬料泗滨浮石;产于山东泗水之滨,故名泗滨砭石。

现在江苏徐州吕梁石、安徽灵壁石均不是砭石。

砭石颜色,因砭石中含有40余种矿物质及稀土成分,且砭石中含有铜、铁等金属物质,致使砭石会呈现红、黄、绿等颜色。

中医认为上品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是加工制作医疗器械的上品。

砭石是通过微晶、红外和脉冲的波段来达到一些治疗和保健效果的。

脉冲是通过摩擦起热的感应成为波浪走型,而砭石不单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刮痧工具来应用那么简单。

古人在没有获得炼铁术前就是靠砭来治疗伤痛、疾患,古有砭针、砭刀等医疗工具。

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泗滨砭石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血液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其功效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 超声波治疗仪双重作用。

砭石一方面靠其自身蕴涵的能量来激发人体的潜能,另外还要靠我们自己合理的加以运用,也就是会使用它。

也只有合理的运用到适合的位置,方法上才能起到砭石的功效。

砭石是可以治病的石头,砭石之所以可以用来治病,是由其自身的成分和物理特性而决定的。

换句话说,只有具备这些特性的石头才可以称之为“砭石”。

砭石必须含有哪些主要成分,同时又有哪些重要特性?1.安全性: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砭石不含有有害物质。

2.成分:含有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镁、锌、铬、锶、硒等20多种抗衰老元素。

3.远红外射线:砭石有奇异的能量场,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可产生极远红外辐射,其频带极宽,远红外频率可达范围为7~20微米。

4.微晶结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的检测确认,泗滨浮石为微晶变质灰岩,密度为2.8克/立方厘米,近似金属结晶。

砭石的用法

砭石的用法

砭石的用法砭石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中药材,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被广泛应用于针灸疗法和中药疗法中,有助于调理人体的气血流通、舒解疼痛、促进新陈代谢等,同时也可以用于保健养生。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砭石的用法。

### 一、针灸疗法中的应用#### 1. 灸法砭石在针灸疗法中常用于灸法。

灸法是一种通过燃烧植物材料或艾叶直接作用于人体穴位的疗法。

将砭石放入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刺激穴位,帮助舒解疼痛,调理气血。

常用于调理经络、温通经脉、祛寒散瘀。

常用的关元穴、足三里穴等。

#### 2. 刺砭疗法刺砭疗法是指将砭石直接刺入人体穴位内,刺激穴位以调理气血。

在针灸学的治疗中,刺砭可以用来疏通经络、祛痹止痛。

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肌肉疼痛等症状。

### 二、中药疗法中的应用#### 1. 研磨煎服砭石可以被研磨成细末,用于中药方剂的煎服。

煎服砭石有助于化瘀通经、祛风止痛、消肿解毒。

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淤滞、气血瘀阻等症状。

#### 2. 配伍药物砭石常常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增强药效,促进疗效。

与桃仁、红花等中药搭配,用于调理气血、舒筋活络;与当归、红花等中药搭配,用于调和经血、散结消肿。

### 三、保健养生中的应用#### 1. 拍打按摩将砭石用于拍打按摩,有助于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解疲劳。

尤其适合于久坐、久站、办公一族,可以缓解身体不适,健康保健。

#### 2. 足浴泡脚在足浴水中加入砭石,能够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活络经络,有助于缓解脚部疲劳、改善睡眠质量。

砭石的应用范围广泛,既可用于治疗疾病,又可用于保健养生。

在使用砭石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

砭石真假辨别方法

砭石真假辨别方法

砭石真假辨别方法砭石,又称为磨石、磨砭、磨石子,是一种用于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工具。

在中医理论中,砭石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促进人体健康的器具。

然而,随着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许多人往往难以分辨砭石的真伪。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辨别砭石真假的方法,帮助大家在购买和使用砭石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首先,要注意砭石的原料。

真正的砭石通常是由优质的玉石或者石英石制成的,质地坚硬,手感光滑,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而假冒的砭石往往是由劣质的石料制成,质地粗糙,颜色暗淡,甚至会有气泡、裂纹等瑕疵。

因此,在购买砭石时,可以通过观察其表面质地和透明度来初步判断其真伪。

其次,要留意砭石的形状和大小。

真正的砭石通常呈长方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大小适中,手持舒适。

而假冒的砭石往往形状不规则,边缘粗糙,大小不一,甚至存在明显的瑕疵。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砭石的外形来初步判断其真伪。

此外,要注意砭石的声音。

真正的砭石在相互摩擦时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音,而假冒的砭石则往往发出沉闷的声音。

因此,可以通过轻轻敲击砭石来听其声音,以判断其真伪。

最后,要留意砭石的价格。

真正的砭石通常价格较高,因为其原料和制作工艺都需要一定的成本。

而假冒的砭石往往价格较低,因为其使用的是劣质原料,制作工艺也较为粗糙。

因此,在购买砭石时,如果遇到价格过低的产品,就需要提高警惕,以免购买到假冒产品。

总之,要想辨别砭石的真假,需要从原料、形状、声音和价格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在购买和使用砭石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砭:源自《黄帝内经》。

砭、针、灸、药是我国独立并存的四大医术,古称砭、砭石,现称砭术,是用石制工具进行医疗保健的一种方法。

泗滨浮磬:源自《尚书》“海、岱、淮……惟徐州厥贡泗滨浮磬。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说的是产生于山体地表的片状、无须加工或稍做加工既可发出乐音的石头。

在距今4100年前的大禹帝时期是贡品,是祭祀用的神器;后泗滨浮磬是佛家、道家的法器,儒家的礼器,而由多块磬组合在一起的编磬与编钟则成为标志帝王之尊的乐器。

二、发掘过程1978年在华东地区出土13枚春秋时期的泗滨编磬,其中两枚已损坏,此事激发了山东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继续寻找这种石头的动力,八十年代中,发现了已失传两千年稀有的泗滨浮磬。

在卫生部原副部长顾英奇先生、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会长郭普远先生、亚洲珠宝联合会主席李劲松先生、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组织执行主席程庆民先生、文化部原部长高占祥先生和一大批医学界和宝玉石界知名专家教授、院士、领导的支持帮助下,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卫生部主管国家一级学会)设立砭石专家委员会;由亚洲珠宝联合会设立砭石委员会。

在砭石专家委员会的主持下,从1993年起正式开发与研究泗滨浮磬,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搞了一个面向社会的历时近两年的“磬与健康研讨”活动,用泗滨浮磬反复研制多种形状的砭具,进行医疗保健实践,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临床资料,总结出多种手法,即“刮、推、抹、摩、擦、揉、缠、凉、划、拔、点、按、振、拿、拍”,后称砭术十六法。

第二件,大量的文献考证,用泗滨浮磬做的砭具是正宗的“砭”。

证据有四个:《黄帝内经》中说“砭从东方来”,“东方”即指北起山东莱州湾,南到江浙的“海洋文化带”,所谓“鱼盐之地”就是现在的东南沿海附近,这是其一;宋·罗泌所著的《路史》中说“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

”,伏羲是著名的太昊部落酋长,太昊是东夷的一支,而东夷是我国古代东部沿海的民族,应该说伏羲是东南沿海人,这是其二;在莒县、大汶口等地出土了大量的砭具,这是其三;第三件,在三大部委的六个实验室,即中国科学院、核工业部、国家地震局、北京中医药基础医学院等权威实验室对泗滨浮磬做了近三年的理化检测,结果如下:1、泗滨砭石可发出7—22微米的极远红外线电磁波,峰值9.8微米;并能产生2万—200万赫兹的超声波脉冲,穿透率为92.8%;2、在人体上刮擦一次的振动次数为4106次;3、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共50多种;4、无对人体有害元素和放射核素;岩石颗粒度为0.01——0.001毫米,品质结构属最细腻的泥晶结构,细腻度是翡翠的十倍;5、接触人体可加速血液循环,其增加值可达20%以上;6、有一奇异能量场并可循经而行,疏通经络。

此六项都是其他石、玉无法比拟的。

砭石的形成过程对泗滨砭石的形成,进行了较为合理可信的分析和推论。

根据砭石的理化检测结果,结合当地地质勘查,我们提出了“深海沉积——陆地抬升——陨石冲击——等离子渗透”泗滨砭石成因假说。

在五亿五千万年前古生代寒武纪到奥陶纪形成的深海沉积石灰岩,随造山运动抬升出海面形成高山。

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有一直径为10公里的陨星击中华东地区,陨星爆炸使地表灰岩剥离飞入空中,在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环境中石灰岩与星际物质相互渗透、交融,最后落在地表,形成浮石。

看来,具有特异性质的(微晶变质灰岩)泗滨砭石真是天地造化之杰作!做了以上三件事后,砭在“具”与“术”两方面基本上完整了,于是在四年后的1997年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了题为“我国古代非药物医疗保健方法——砭术”,将现代砭术推出、公诸于世。

形成机理据中国地震局科学家考证和对产地的地质勘查后科学家提出陨星撞击说:6500万年前一颗特殊陨星撞击了鲁西南地区,陨星撞击地表岩层产生爆炸,在高温、高压、等离子环境中,星际物质与地表岩层相互交融、渗透,最后落在地表,形成浮石,即泗滨浮石。

泗滨浮石是我国最早被命名的石材,用它制成的磬(古代供皇家专享的乐器、法器、神器)称泗滨浮磬,在四千多年前就是贡品,用它制成的医疗工具即是砭石。

砭石的特点中国科学院、核工业部、国家地震局、中国中医研究院等权威实验室进行了严格的检测,结果如下:(1)砭石无放射性,对人体无害;(2)砭石有奇异的能量场,作用于人体可产生红外热像并可循经而行;砭石的特点(3)砭石接触人体表皮,在“微循环检测仪”监视器的屏幕上,可清楚看到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加快流动的状态;(4)砭石含有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锶的含量甚高;(5)摩擦此石可以发出2-200万赫兹的超声波脉冲;(6)砭石属于中医医疗器械(1类)范畴。

砭石的产地泗滨浮石产地源自古泗水流域,古泗水流域流经多省,不确指现在的泗水市。

古代泗水流域范围比现在大,泗水县以泗河而得名,泗河古称泗水,为禹治九水之一。

砭石的产地泗水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泰沂山区南麓,北纬35°28′-35°48′,东经117°5′-117°35′之间。

县界东靠平邑,西接曲阜,南临邹城,北连新泰,西北与宁阳搭界。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4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0.6公里。

总面积1091.79平方公里。

其中低山丘陵738.5平方公里,河谷平地353.22平方公里。

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偏西,济河下游。

东至平邑县城40公里,至县界35公里;南至邹城市47公里,至县20公里;西至曲阜市30公里,至县界17.5公里;北至新泰市80公里,至县界17.5公里。

泰泗磬玉山位于泗水及新泰交界,一山分二地区,900余米处有界碑。

砭石的成分天然砭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称为“微晶灰岩”的矿物质,其中最多的是锶、氧化钙,其次是氧化硅、氧化钠等,还有铝、铁、镁、磷等多种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含有铬、锰、镍、铜、钇等超过36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放射性物质含量极微。

同时部分砭石中含有铜、铁等金属物质,致使砭石会呈现灰黑色以外的红、黄、绿等颜色。

辨别砭石最重要应当看化学元素分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检测报告。

所以,砭石或存在多种颜色,单靠颜色是无法判定是否为砭石。

总的来说,合格的砭石对人体有益无害,是制作中医医疗器械的上品。

砭术要决砭术要诀,施砭术时,对患者根据病情要选择适当大小的砭具刺激,即点穴位,不是针而采用砭具刺激穴位中点,不必刺过体表,或用在皮肤上施熨法,熨似灸,熨其外而不能灼其皮肤。

三曰摩法,摩即按法,摩圆周形或反复运作,而不能振动骨骼深部。

施以砭术的秘诀关键在于动,因为气血不和,则患疾病导致病痛,施砭术的点法,熨法和摩法。

均以手操作砭具活动为机要,手到而病除.现在很多人为了省事把砭石放到微波炉的方法不可取.砭之用,首在于热。

人生则热,死则冷。

病每起于冷热不调,砭术一以热救之,起死回生则热。

热之为用,大矣哉。

偶有奇症,宜用冷砭,则在例外。

砭之诀,惟在乎动。

血气不和,则疾痛起。

点也、熨也、摩也,皆动之机也。

以砭行之,手到而病自去,疾痛乃若失焉。

岂不神乎其技哉。

神奇的古代砭石疗法《黄帝内经》记载,砭、针、灸、药是我国四种独立并存的医术,砭起源于距今几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东汉前逐渐消失,至今失传已两千年。

砭是针、灸、推拿、按摩以及"刮痧"的前身,是用石制工具进行医疗保健,砭消失了可刮痧在民间确有深厚的基础,并得以延续几千年,为什么?答案是有效。

最近日本人的最新研究证明:人的背部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刮背部可激活这些免疫细胞,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刮痧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刮痧工具,有铜制、复合材料制、未经过检测的玉石制作的,及刮痧用油,因为直接作用在皮肤,它们其中所含有害物质会渗入人的机体内,产生副作用,再有这些工具自身性质决定不可能作用在机体深部而且很容易损伤皮肤及软组织。

是不是砭要比"刮痧"强?答案是肯定的。

砭术是一门医术而不是一个课题,在这里首先要讨论的是,什么是正宗的砭,为什么会失传,东汉大学者服虔说:"季世复无佳石,故以铁代之尔"。

意思是:现在没有好石头了,所以才用金属(指针)代替啊!什么样的砭石才是佳石(好石头)呢?《难经》中说:"其复邪气,绪则肿热,砭射之也"。

这里提到了"射"字,张从正的《儒门事亲》中也提到了"砭射",看来古人认为"佳石"是一种具有渗透、发散并可作用在机体深部的石头,正是由于这种石头失传,砭术才沉寂了。

出自《尚书》的泗滨浮石是制作磬与砭具的材料,这种石头在古籍中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大禹帝时期,用泗滨浮石制作的磬是贡品、是神器(虎纹磬),佛、道、儒出现后(距今2500年前后),是庙、观里的法器(古代的磬是石制),儒家的养生、陶冶情操的乐器、礼器,孔子当年就以击磬作为养生的方法。

《黄帝内经》中说"砭从东方来",这里说的"东方"指的是山东;《路史》中说"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

伏羲是太昊部落的酋长,太昊是东夷的一支,东夷是古代山东沿海的民族,也就是说伏羲是山东人;近年来在山东出土了大量的砭具,也可为证;而仿制作砭具的泗滨浮石也产自山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找到了,并采集完毕仅存200余吨珍贵的泗滨浮石。

在中国科学院、核工业部、国家地震局、北京中医药基础医学院等权威实验室进行了严格的检测,结果如下:①有一奇异的能量场,作用在人体可产生红外热像并循经而行。

②磨擦或敲击此石可发出极丰富的超声波脉冲。

③此石无放射性,对人体无害。

④含有三十几种微量元素,其中锶的含量甚高。

⑤接触人体表皮,在监视器中可清楚的看到小血管及毛细血管中被改善而加速的血液流动状态。

⑥饮用泗滨浮石浸泡水可降低血中的甘油三脂、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

⑦用砭石(砧、或尺最明显)叩,拍人体有明显的针刺感(无形针)。

应该说用泗滨浮石制作的砭具是正宗的砭石,我们所开发的砭术是古籍中所述的真正的砭。

用砭术进行医疗保健的医理是:以中医经络穴位理论为宗旨,不口服、不刺破皮肤、不用介质、可直接在皮肤上操作、也可隔着棉织物操作、在无痛苦的前提下使用“刮、推、抹、摩、擦、缠、凉、划、拔、点、按、振、拿、拍、叩、剁、温、清、感、电热温烫”十六种方法(砭术十六法),充分发挥砭石的场效应和"无形针"的作用,内病外治,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为根本,排除经络中障碍气血运行、尤其是皮肤深部经脉中的病理产物,标本兼治,在短时间内极大缓解临床症状,达到痊愈的目的。

在对心脑血管病、心脏病、颈、肩、腰、腿病等,及对广大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