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

合集下载

朝阳区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练习试卷及答案

朝阳区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练习试卷及答案

朝阳区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练习试卷及答案朝阳区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练习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第第Ⅱ卷(除单项选择题以外的其他题型)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刻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帖.tiē稳妥请帖.字帖.服帖.B.畜.xù畜产.畜牧.畜养.牲畜.C.创.chuàng 草创.创.伤首创.制造..D.乘.chéng 乘.便乘.客乘.兴乘.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选择信札附庸风雅不孚重望B.辍学腈纶刮目相看窥豹一班C.看起来题词防患未然一筹莫展D.矜持给予竭泽而鱼恰如其分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只有书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给你,能把许多聪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难道能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A.传播奉献驰骋B.传递出现贯穿C.传播奉献贯穿D.传递出现驰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处心积虑....的人,为我国经济进展鞠躬尽瘁的人,他们的英名和业绩是永存的。

B.北边是一条路,沿了延河,曲折过蓝家坪,狄青牢,直通去三边的阳光大道....。

C.“只有那些能够看明白其它动物眼神的人,才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享用美餐的鸬鹚,眼神是多么地心中意足....。

D.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一息....了,即有几个人偶然呻吟,也如冬花在严风中颤抖。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素有洗染业领军人之称的荣昌洗染集团通过切实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就业名词——“保本加盟”。

B.《财宝》杂志将莱卡列入了“二十世纪阻碍人类生活的十大服装品牌”之一。

C.鲁艺上河村利用自然水系形成的专门风景,与园外的西山、颐和园青山绿水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北京市朝阳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语文试题(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顶粱柱身体力行蹚浑.(hún)水模棱.(línɡ)两可B.田径赛寥若辰星一刹.(chà)那令人咋.(zhà)舌C.四和院烟消云散抹.(mǒ)桌子面如冠.(ɡuān)玉D.倒栽葱寒冬腊月女主角.(jué)锲.(qiè)而不舍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B.大厅里摆放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形状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真是巧夺天工....。

C.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挪用巨额资金向濒临破产的银行注资。

D.上大学不是为得到一纸文凭,把它当作求职的敲门砖...,而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素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4月1日开始,北京大幅提高重点区域停车费,这是继车辆限行、摇号限购政策之后,北京实施的又一“治堵新政”。

B.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C.在连续遭遇本赛季的五连败后,湖人队的处境令人堪忧,如果后两场比赛再失利,湖人队将跌落至西部赛区第四名。

D.房龙善于用轻松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地理著作,所以他的《房龙地理》能够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著作,其中包括儒家的《论语》、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和墨家的《墨子》等。

B.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作品数量多、风格多样,七言律诗《书愤》慷慨激昂,气韵浑厚,词作《钗头凤(红酥手)》则委婉缠绵、凄恻动人。

2011年北京各城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学常识

2011年北京各城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学常识

_________高考题库,荣誉出品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2011年北京各城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学常识题库出品,必是精品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注意事项:1.本系列试题包含2011年-2013年北京市各城区一模二模真题。

2.本系列文档有相关的试题分类汇编,具体见封面。

3.本系列文档为高考题库精心校对版本4.本系列试题涵盖北京高考所有学科,并有纸质版讲义出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①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②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坡仙谁赏音。

③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

④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A .王 维 蒲松龄 杜 牧 贾 谊 B .王昌龄 苏 轼 杜 牧 屈 原 C .王 维 苏 轼 杜 甫 贾 谊 D .王昌龄 蒲松龄 杜 甫 屈 原2.(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冲淡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B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与其自身遭遇相联系,前后期风格不同,《声声慢》是其抒发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的代表作。

C .《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塑造了孔乙己、阿Q 、祥林嫂等经典形象,他们都是受到精神和肉体双重迫害的弱者。

2011北京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词语

2011北京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词语

海淀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期以来,一些商业电视广告“打造优等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蛊惑之词不绝..于耳..,对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B.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加了给予老年人生活关照和精神慰藉的内容,这对那些虐待老人的不肖子孙....起到了震慑作用。

C.中华文理学院中文系孔立远教授博览群书、学养深厚、才气横溢,他的诗文犹如天马行...空.,令他的学生十分佩服。

D.肖仁福的小说《权规则》是一本表现权利背景下各色人等心态的作品,对官场上尔虞我诈现象的讽刺批判入木..。

..三分答案3.B (不肖:不象,不贤。

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西城2.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日本此次受灾,①了强震、海啸及核②三重劫难。

在人类抗击自然灾害这一方面,日本的事实具有标本性的研究价值,③是吸取教训和学习经验的“富矿”。

A.①汇集②泄露③必定B.①汇合②泄露③无疑C.①汇合②泄漏③必定D.①汇集②泄漏③无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每到春茶上市的时节,茶叶交易市场内就开始喧闹起来,前来交易的茶农、茶商人满..为患..,好不热闹。

B.打开电视一看,各电视频道争相预告各档花期,这才让人意识到对春天的向往渐成现实,倍觉意兴阑珊....。

C.针对该国发生灾情,我国驻当地大使馆迅速作出应对,发布紧急公告,强调将对中国公民鼎力相助....。

D.几年来,庙会看上去都很热闹,但游人很少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看来庙会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进行改革。

答案2.D(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汇集”的意思是聚集,“汇合”多指水流的聚集会合,根据文段意思,此处当用“汇集”。

“泄露”与“泄漏”的意思有相通的一面,但是指液体、气体的漏出时,必须用“泄漏”。

“必定”用来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无疑”的意思是“没有疑问”,根据文段上下文意思以及语气需要,此处当用“无疑”)3.D(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011年北京各城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作文

2011年北京各城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作文

_________高考题库,荣誉出品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2011年北京各城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作文题库出品,必是精品题号 一 总分 得分△注意事项:1.本系列试题包含2011年-2013年北京市各城区一模二模真题。

2.本系列文档有相关的试题分类汇编,具体见封面。

3.本系列文档为高考题库精心校对版本4.本系列试题涵盖北京高考所有学科,并有纸质版讲义出版。

一 、作文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0分) 1.(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思悟网”论坛,主题:关于“未知”。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

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

“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2.(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

请以 “耐力”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_________高考题库,荣誉出品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3.(2011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60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下面这两幅图,让大家比较两幅图中间的圆的大小。

2011高三二模语文答案(共5篇)

2011高三二模语文答案(共5篇)

2011高三二模语文答案(共5篇)第一篇:2011高三二模语文答案语文答案1.B(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的是“中国模式”所体现出来的和谐发展的理念,而并非是“中国模式”本身)2.D(D项所阐述的恰恰与“和谐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因为和谐发展强调“和而不同”。

)3.C(原文是“有的西方学者”,不是西方学者普遍认为)4.D 挠:屈服。

5.D(A.①句写官吏肆意侵吞别人财物,胡作非为。

B.①句写王益移风易俗,不属于“不畏豪强”。

C.②句表现王益为人仁爱,不属于“富于才干”)6.(C “镇压兵变”的说法错误。

屯兵还在谋划兵变时,事情就败露了)7.(1)当时王益年纪还小,当地人很小看他,等到看了他所做的之后,才都非常敬畏佩服他。

(关键词:“时”、“易”、“大”译对各1分,大意对2分)(2)县令想要献媚于王益,说老虎自己死去的有五只,将它们抬到韶州府,并写好颂词献出。

(关键词“舆”、“致”、“为”译出各1分,大意对给2分)〔参考译文〕王益,字舜良。

他的祖先是太原人,历经几代人的漫长迁徙,现在抚州的临川安家。

祥符八年王益参加科举考中进士,起初担任建安主簿一职。

当时王益年纪还小,当地人很小看他,等到看了他所做的之后,就都非常敬畏佩服他。

他督促收缴赋税,从来没有逼迫过穷困的百姓。

有时有所责打惩罚,只是针对那些强横而凶猛的官吏而已。

因为这个缘故建安人尤其爱戴他。

王益曾经患病,全县人都为他祭神祈福。

(后来)改任临江军判官一职。

军中有很多豪强大族,他们凭借财力放纵肆意,为非作歹。

而太守也(因为)有所凭借而行不法之事,下面的官吏趁着这样的形势,无所顾忌地侵吞他人财物。

王益到任后,用正义折服了太守,使得他不能有所放纵,借此来公开地让官吏害怕,使他们不敢有所行动。

没多久,临江军上下秩序井然。

豪强大族们看见他都又怕又恨,以至于用俚俗的言词评价他:“这个人是不可以欺侮的。

”最终迫不得已,采用其他的计谋将他排挤出临江军。

又改任殿中丞,作新繁县知县,新繁县有几个一贯奸猾的人,王益将他们绳之以法以后,其余的一概用恩德信义来对待,曾经一个多月没有鞭笞过一个人,后来回去管理韶州,改任太常博士、尚书屯田员外郎。

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解析

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语文2019.5(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9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

它是由中国方块文字生发出来,凭借视觉语言,通过线条技巧、字体样式、章法布局和风格特征来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

它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

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

从字体的演变发展来看,中国文字大体经历了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春秋战国时期金石竹帛文、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至今的楷书等六个阶段。

从字体的审美角度来看,汉字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篆、隶、楷书,它们结构均衡内敛,如雄兵列阵,壁垒森严,具有静态美;另一类是行、草书,它们结构欹.斜.飘展,如花飞花发,云卷云舒,具有动感美。

正如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指出的:“书凡两种:篆、隶、楷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

”正是汉字深奥玄妙、变化多端的形态,扩展了我们对书法艺术摹写和创作的审美维度,由此产生了中国历代的书法大家。

汉字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创作已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常态,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群体。

历经唐宋元明清时期,欧阳询、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邓石如等众多书家群星灿烂,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成为后世临摹和借鉴的典范。

正如古希腊艺术遵循“黄金分割”一样,汉字也有其独特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组织。

故而在书法的表现上,历代书家都注重字的形体结构,遵循一定的法则。

所谓“点画调匀,上下均平”“左缩右伸,画短直长”就是对书法形体构造很好的概括与归纳。

当然,书法单纯地追求稳妥、均衡和秩序,易导致法度森严,压抑人的情感,束缚人的创造。

因此,精神上的审美追求构成了书法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自书法艺术产生以来,历代书家都强调书法创作是情感的抒写过程,是对自然理想化的摹写。

2011朝阳高三二模试卷试题答案

2011朝阳高三二模试卷试题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1.5第一部分(27分)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D(A顶梁柱、棱lénɡ,B寥若晨星、咋zé,C四合院、抹mā)2.B(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3.A(B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随着”或“使”。

C“连续……五连败”搭配不当,“令人”和“堪”成分赘余。

D不合逻辑,强加因果,分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4.C(《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是艾青)5.B二、(共12分,每小题3分)6.C(责:要求)7.A(A动词,往、到。

B副词,于是;副词,竟然。

C连词,但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D介词,因;连词,用来)8.D(“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应为“如果不是招待宾客,自己一天不吃两顿肉”)9.C(“自作主张”于文无据,“但已不再听信他”与文意不符,原文“不听”是指皇帝不听信言官对范仲淹的诬陷)第二部分(123分)三、(共30分)10.(10分)【评分参考】①举例:3分。

举出一例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②结合现实生活谈领悟:5分。

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分析深刻,即可得满分。

③语言表达:2分。

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

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11.(5分)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

【评分参考】①答对2处得1分。

②答错2处扣1分。

③“∥”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12.(8分)①夙兴夜寐②毋吾以也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奉命于危难之间⑤千呼万唤始出来⑥不以物喜⑦卷起千堆雪⑧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评分参考】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13.(7分)①(3分)B(“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有误,双重反问表明座中之人均怀满腔忧愁,更加衬托出诗人愁情之重)②(4分)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1分,要点:表达技巧,“比喻”或“夸张”),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悲苦难以言表,就像车轮在肠中不停地转动(1分,要点:诗句解说),深切表达了客居胡地的游子浓重的思乡愁绪(1分,要点:主旨情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令人震撼(1分,要点:表达效果,“形象”或“震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高考题库,荣誉出品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2011年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题库出品,必是精品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注意事项:1.本系列试题包含2011年-2013年北京市各城区一模二模真题。

2.本系列文档有相关的试题分类汇编,具体见封面。

3.本系列文档为高考题库精心校对版本4.本系列试题涵盖北京高考所有学科,并有纸质版讲义出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顶粱柱 身体力行 蹚浑.(h ún )水 模棱.(l ín ɡ)两可 B.田径赛 寥若辰星 一刹.(ch à)那 令人咋.(zh à)舌 C.四和院 烟消云散 抹.(m ǒ)桌子 面如冠.(ɡu ān )玉 D.倒栽葱 寒冬腊月 女主角.(ju é) 锲.(qi è)而不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Q 、祥林嫂、孔乙己、闰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B.大厅里摆放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形状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真是巧夺天工....。

C.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挪用巨额资金向濒临破产的银行注资。

D.上大学不是为得到一纸文凭,把它当作求职的敲门砖...,而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素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4月1日开始,北京大幅提高重点区域停车费,这是继车辆限行、摇号限购政策之后,北京实施的又一“治堵新政”。

B.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C.在连续遭遇本赛季的五连败后,湖人队的处境令人堪忧,如果后两场比赛再失利,湖人队将跌落至西部赛区第四名。

D.房龙善于用轻松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地理著作,所以他的《房龙地理》能够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著作,其中包括儒家的《论语》、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和墨家的《墨子》等。

B.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作品数量多、风格多样,七言律诗《书愤》慷慨激昂,气韵浑厚,词作《钗头凤(红酥手)》则委婉缠绵、凄恻动人。

C.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诗人,他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是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姓名:_____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_________高考题库,荣誉出品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D.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变形记》,讲的是人变成甲虫的荒诞而又深刻的故事。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④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① 。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同时,中国诗歌的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

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人 ② 自由体,有人 ③ 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 ④ 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各擅其能,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A.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善于 ③善于 ④始终B.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擅长 ③擅长 ④始终C.①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 ②擅长 ③擅长 ④最终D.①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②善于 ③善于 ④最终二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

入学舍,自刻益苦。

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

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

公请自守,乃知延州。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

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

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

”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

贼既失计,乃引去。

于是诸将皆服公。

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

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

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

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

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

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

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

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

”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

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

既薨,辍朝一日。

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

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戚:忧伤 B.五让.不许 让:推辞_________高考题库,荣誉出品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C.必以太平责.之 责:责怪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 中:诬陷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之.南都 B. 乃.决策谋取横山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然.事有先后 D. 以.其遗表无所请 凌万顷之茫然. 亦足以.畅叙幽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 B.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 C.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过去的旧政策 D.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十分贫穷,一辈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

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

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

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意思是“他侍奉皇帝、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

这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领悟。

(不少于200字)(10分)三 、断句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 之 讽 谕 诗兼 济 之 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 故 览 仆 诗 者知 仆 之 道 焉 其 余 杂 律 诗 或 诱 于 一 时 一 物 发 于 一笑 一 吟 率 然 成 章 非 平 生 所 尚 者 但 以 亲 朋 合 散 之际 取 其 释 恨 佐 欢。

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取材于白居易《与元九书》)四 、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氓》)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 。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怒而飞, 。

(《庄子·逍遥游》)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_________高考题库,荣誉出品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⑤ ,犹抱琵琶半遮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