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 运动的快慢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
7.(新课标·模型建构)(2022湖南怀化中考,14,★★☆)(多选)我 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用 s、v和t分别表示物体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 映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C )
初中物理
解析 由图知:A选项是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选项是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所以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选项是v-t图像,是一条平 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选项是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所以 反映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B、C。
(1)你能从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初中物理
(2)若爸爸看到标志牌后继续以汽车速度表指示的速度行驶, 汽车是否超速? (3)如果遵守交通规则,看到标志牌后至少再经过多少分钟到 达新华出口?
初中物理
解析 (1)方形标志牌是里程标识,表示从此标志牌到新华出 口还有4 km;圆形标志牌是限速标识,表示此路段速度不得超 过80 km/h。(2)由图乙可知,汽车速度表的示数为90 km/h,已 超过80 km/h,所以汽车超速;(3)如果遵守交通规则,即最高可 以按照80 km/h的速度行驶,则到达新华出口需要的时间至少 为t= s = 4km =0.05 h=3 min。
答案 D
初中物理
解析 在相同的时间内,跑在前面的同学通过的路程长,观众 认为跑在前面的同学快,是根据“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得出 结论的,故A正确;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快,这是用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得出结论的,故B正确;在物理 学中,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相当于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与观众的方法相同,与裁判员的方法不 同,故C正确,D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小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确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2.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3.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内通过了35m,则该物体在第3s内的路程为()A.6m B.7m C.14m D.21m4.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30m,需要40s的时间。
现在这位同学用这样的步行速度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用时6min40s,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m B.300m C.200m D.150m5.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①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①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①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路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之比是()A.5:2B.9:10C.10:9D.3:57.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物体在7s内运动的路程为6mB.以出发点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是静止的C.物体前2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s内的速度D.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8.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D.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9.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正确的是()A.两同学在0~15s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C.在0~20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D.在0~15s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处相遇10.一列火车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2m/s的速度从车厢的尾端走到前端,车厢长为48m,需用的时间为()A.4.8s B.6s C.8s D.24s11.甲、乙两人在美丽的南滨路上沿着平直的公路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人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走路速度是乙走路速度的2倍B.甲、乙两人都做得匀速直线运动C.甲出发时落后于乙,在8s时甲追上乙D.12s末,甲乙两人相距2m12.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习题(含解析):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3节 运动的快慢01 知识管理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 法:(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________;(2)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________.2.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定 义: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公 式:v =s t,其中v 表示________;s 表示________,t 表示________. 单 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在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______作为速度的单位,符号为_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m/s =________km/h.注 意:在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式中各量的对应关系,即s 、t 、v 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在同一时间内或同一段路程内的路程、时间、速度;若题目中出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路程、速度、时间时,应加角标来区别.3.匀速直线运动定 义:物体沿着直线且_____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特 点:(1)运动的轨迹是直线;(2)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3)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其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说 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注 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不要认为速度v 跟s 或t 有什么比例关系,即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v 不与s 成正比,也不与t 成反比,从公式v =s t 可知,如果s 越大,t 就越大,但是s t的值仍不变,这才是匀速直线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定 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________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特 点:(1)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2)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变,但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描 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要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时,用____________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02 基础题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下列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一般来说,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大得多,所以汽车比自行车( )A .通过的路程长得多B .运动的时间少得多C .运动快得多D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少得多3.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如果战斗机在加油时,2 s 内飞行了0.4 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 )A .50 m/sB .100 m/sC .200 m/sD .400 m/s4.(徐州中考)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5.(广安中考)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km/h,合________m/s.6.(泸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7.(南充中考)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60 m测试,以小丽为参照物,终点计时员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若她的测试成绩为10 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03中档题8.(南昌中考)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的是( )9.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照片分别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从左向右、每隔0.1秒的不同位置,根据照片可以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记录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B.乙球做变速直线运动C.甲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从开始计时到甲球运动0.3 s 时,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大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1.(郴州中考)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 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 s,则小明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3 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12.(菏泽中考)一辆长10 m的大货车,以36 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则隧道长为________m.13.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 h到达三水,休息0.5 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 h到达肇庆.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04拓展题14.(德阳中考)某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 m/s,现在它在水流速度为2 m/s的河中逆流行驶,在经过一座桥时掉落了一只空木箱,经过了2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马上调头去寻找漂走的木箱,从此处到追上木箱,船行驶的路程至少为________m.15.小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 200 m,一天,小聪上学以后,发现物理课本忘在家里了,而今天就有物理课,于是决定回家拿物理课本.但是现在离上课只有10 min了,为了不耽误上课,走之前他给他爸打了个电话,要求他爸给他送物理课本.若小聪和他爸同时从学校和家出发,小聪他爸以1.8 m/s的速度步行,小聪以1.2 m/s的恒定速度步行.请帮小聪判断他是否会迟到.若迟到,小聪拿到课本后至少以多大的速度跑回学校才能不迟到.参考答案第3节 运动的快慢知识管理1.(1)路程 (2)时间 2.快慢 路程 时间 速度 路程 时间 米每秒 m/s 千米每小时 km/h 3.63.速度4.变化 不相等 平均速度基础题1.A 2.C 3.C 4.B 5.90 25 6.匀速 1.80 0.9 7.运动 21.6中档题8.A 9.D 10.D 11.5 50 12.190 13.(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s 1=v 1t 1=90 km/h×0.5 h=45 km(2)广州到肇庆,汽车行驶的路程s′=s 1+v 2t 2=45 km +80 km/h×1 h=125 km 汽车行驶的时间t′=0.5 h +0.5 h +1 h =2 h 汽车行驶的速度v′=s′/t′=125 km/2 h =62.5 km/h拓展题14.960 15.已知小聪和他爸的速度分别为v 1=1.2 m/s ,v 2=1.8 m/s ,由v =s t得父子两人相遇所用时间:t =s v 1+v 2= 1 200 m 1.2 m/s +1.8 m/s=4 00 s 由于小聪以1.2 m/s 的恒定速度步行,则小聪拿到课本后返回时的时间与来时相同,∴小聪共需要的时间为:t 总=2t =2×400 s=800 s >10×60 s ∴小聪他会迟到 小聪拿到课本后为了不迟到,跑回学校最多用时为t′=10×60 s-400 s =200 s 小聪拿到课本时与学校的距离为:s′=v 1t =1.2m/s×400 s=480 m 跑回学校的速度v′=s′t′=480 m 200 s=2.4 m/s。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内)基础训练1.测量物体的长度用,首先要观察它的、和零刻线,读数时,视线要刻度线,记录数值必须注明。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3.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做,可以采用的方法来减小它,这种测量值是可以被使用的;错误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操作不认真、读数不正确而得到错误的结果,其测量值是不能被使用的。
是可以避免的,而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4.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长度的单位。
(1)手掌宽度约1 (2)成人腰带处高度约1 (3)细菌直径约1(4)指甲宽度约1 (5)铅笔芯直径约15.“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布料能防水防污,具有很强的自洁性能。
”“仙女座大星云距离我们约有220万光年。
”这里说到的“纳米”、“光年”都是的单位。
6.如右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mm。
7.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 cm;秒表的读数为 s。
8.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只要态度认真,误差完全可以避免C.选用精密度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测量工具会非常准确,人的科学素质也会很高,所以将来测量误差完全可能避免9.形容彩色电视机的大小一般用“吋”,25吋彩电中的“25吋”是指()(25吋=64 cm)A.彩电屏幕的宽度是64 cm B.彩电屏幕的面积是64 cm2C.彩电屏幕的对角线长是64 cm D.彩电屏幕的长度是64 cm10.用一把厚刻度尺测量一个长方体的长度,下列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课时达标11.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这些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25.21 mm B.25.2 mm C.2.52 cm D.2.51 cm12.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多种测量技术,测得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是8844.43 m。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5. (3分)小阳不慎将钢尺掉入沸水中煮了一段时间,从水中取出后垫上纱布立即测量小课 桌的长度. 他测得的长度比桌子的真实长度(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B
6. (4分)如图KT1-1-1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 的长度是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cm.
C.茶杯的高度是9.5
D.黑板的宽是1.28
C
3. (3分)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 量程3 m,分度值1 mm
A
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4. (3分)下列所示是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最佳的测量方法是 ()
A. 乙船肯定向右运动
B. 甲船肯定静止
C. 甲船肯定向右运动
C
D. 乙船肯定静止
6. (3分)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
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
升机,相对地面的运动状态无法确定的是( )
A. 甲机
B. 乙机
C. 丙机
答案:小明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运动 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 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2)在行驶的列车上,小明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____(填字母).
D. 都无法确定
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计算题专题训练(word)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计算题专题训练姓名学号 .1、高速公路上,为提醒司机保持车距,路边树立距离标识。
从0m处开始,沿路分别树有50m,100m,200m的标识牌。
在匀速行驶的汽车内,为测量汽车的速度,小明用手表先后测出汽车在0m,200m处时刻,如图问:(1)汽车的速度多少m/s合多少km/h?(2)以此速度从常州至溧阳需驾驶1.5h,问常州至溧阳多少km?2、从常州汽车站到舟山汽车站路程为360km,长途大巴以12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前一半路程后,又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半程问大巴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保留一位小数)3、一列长360m的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求:(1)火车的速度108km/h合▲ m/s;(2)隧道的长度;(3)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4、小明乘汽车去60 km外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表指针从未超过图甲所示的位置.则:(1)小明到达杭州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监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监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第二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 s,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1s,则被测汽车速度约是多少?(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5、下表是D412 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3)另一趟列车上海至常州(OA)段的平均速度为v1,常州至徐州(AB)段的平均速度为v2. 其s-t 图如右图所示. 则:①它们的大小关系v1v2;)的.6、一列火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一时刻路过如图所示的路标.求:(1)火车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泰州?(2)若该火车完全通过一条长2800m的隧道需要用时120s.求火车的长度.7、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小明出发5分钟后,他父亲发现儿子的教科书忘记带上了,并立即骑车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去追赶。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内)基础训练1.测量物体的长度用,首先要观察它的、和零刻线,读数时,视线要刻度线,记录数值必须注明。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3.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做,可以采用的方法来减小它,这种测量值是可以被使用的;错误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操作不认真、读数不正确而得到错误的结果,其测量值是不能被使用的。
是可以避免的,而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4.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长度的单位。
(1)手掌宽度约1 (2)成人腰带处高度约1 (3)细菌直径约1(4)指甲宽度约1 (5)铅笔芯直径约15.“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布料能防水防污,具有很强的自洁性能。
”“仙女座大星云距离我们约有220万光年。
”这里说到的“纳米”、“光年”都是的单位。
6.如右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mm。
7.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 cm;秒表的读数为 s。
8.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只要态度认真,误差完全可以避免C.选用精密度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测量工具会非常准确,人的科学素质也会很高,所以将来测量误差完全可能避免9.形容彩色电视机的大小一般用“吋”,25吋彩电中的“25吋”是指()(25吋=64 cm)A.彩电屏幕的宽度是64 cm B.彩电屏幕的面积是64 cm2C.彩电屏幕的对角线长是64 cm D.彩电屏幕的长度是64 cm10.用一把厚刻度尺测量一个长方体的长度,下列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课时达标11.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这些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25.21 mm B.25.2 mm C.2.52 cm D.2.51 cm12.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多种测量技术,测得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是8844.43 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A.60sB.50sC.40sD.20s2.下面是体育老师对九(9)班小明同学的记录档案,不正确的是()A.小明的身高为167cmB.小明的质量是48kgC.小明的体温为36.8℃D.小明百米跑的成绩是113秒3.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沸点一定是100℃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C.成年人散步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4.如图为小丁在体育测试1000m跑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丁是静止的B.小丁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C.小丁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D.小丁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5.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A.150 mB.140 mC.250 mD.50 m6.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可将大洋彼岸的情景实时地传递到我们的眼前,该卫星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A.太阳B.月亮C.地球D.小行星7.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位同学的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B.甲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乙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D.木块的长度为3.89cm8.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D.两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1N二、多选题9.一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此图像,说法正确的是()A.图像横轴代表路程,纵轴代表时间B.图像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路程C.该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D.该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0.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A.研究的气泡在水中运动是自上而下的B.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快一些C.本实验也可将玻璃管保持一定倾角放置D.若仅测得气泡在管内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时间,则不可以判断气泡运动为匀速运动11.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是男子100米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A.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B.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C.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D.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12.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C.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闹钟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3.“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客车速度是80km/h,这句话的意义是()
A.客车每小时运动的速度是80km
B.客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是80km/h
C.客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是80km
D.客车通过的路程是80km
2.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则它在第一个2s内通过的路程是()
A.2.5米
B.5米
C.7.5米
D.10米
4.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①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①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A.只有①①正确
B.只有①①正确
C.只有①①正确
D.只有①①正确
5.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
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慢的赛段是()
A.一B.二C.三D.四
6.一辆卡车甲和一辆汽车乙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小段时间后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车运动的图象是()
A.B.C.D.
7.甲、乙两小车同时沿直线从P点向相距4.8米的Q点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2.4秒时,两车相距1米
B.运动3秒时,两车相距1.2米
C.甲到Q点时,乙距Q点2.4米
D.乙到Q点时,甲距Q点2米
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C.3s时甲比乙的速度更快
D.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9.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m,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20s 相遇一次,已知甲、乙速度之比为2:3,如果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下一次相遇是()
A.100s
B.200s
C.300s
D.400s
10.如图所示,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
关于
苹果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苹果的运动速度不变
C.苹果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D.苹果在AB路程上比BC路程上运动慢
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人,分别从大桥的东西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首次相
遇处距大桥东端300m,相遇后,两人仍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走到对方桥头又立即返回,返回后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他们再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100m,根据计算可得到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A.3:4
B.3:1
C.2:3
D.3:2
12.违反交通法规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不文明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会给国家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对人身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如图所示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
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m,一辆轿车(尺寸为:长度L1=4.4m。
宽度d=1.8m)在慢车道的中间位置上以v=36km/h匀速行驶,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O点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打算沿OO′方向匀速横穿马路(OO′方向垂直),自行车车长L2=1.6m,
轿车车头离OO′线的距离为10m(不考虑轿车的制动),则()
A.当轿车的尾部恰好到达OO′线所消耗的时间为1s
B.若自行车车速为3.5m/s则会与轿车相撞,发生交通事故
C.若自行车的速度小于0.6m/s则不会与轿车相撞
D.若自行车的速度大于2.4m/s之间则一定不会与轿车相撞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经过新泰市的新台高速公路全长约158公里,其中新泰市境内6.3公里。
若某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全程通过新台高速公路需h。
14.小明乘车从永兴到郴州,途经郴永大道,看到如图所示路牌。
路牌中的“60”表示;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小明至少还需要分钟才能到达郴州。
15.“马赫”一般用于描述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运行速度。
马赫数指的是飞行器速度与声音速度的比值。
已知声音在15①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我国人民空军王牌部队的歼-20战机最大飞行速度约为3马赫,则3马赫= km/h。
16.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的;若马路宽度为25m,绿灯亮的时间为20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17.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选填“<”“=”或“>”),甲车的速度为m/s,当t=40s 时,甲、乙两车相距m。
18.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小木块向右撞击竖直墙壁后被弹回(碰撞时间不计碰撞过程中有能量损失)。
如图记录了小木块运动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其中t所对应的数据是物体在该位置时相对于初始位置O所经历的时间,s所对应的数据是物体相对于初始位置O的距离。
根据情景,可知墙壁与初始位置O的水平距离为m。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09时30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00分。
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轿车若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
20.如图a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小球分别位于A、B两点,同时开始沿互相垂直的方向匀速运动,已知AC=50cm、BC=90cm,甲的速度为0.2m/s。
(1)甲小球由A点到C点的时间t;
(2)为使两小球刚好在C点相碰,求乙小球的速度。
(3)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现将乙小球换成长MN=10cm的滑块(宽度很窄),N端放于B 点,如图b所示,为使两者相碰,求滑块的速度范围。
21.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下表是西安北站开往北京西的G652次高铁列车运行时刻表,问:
(1)列车全程的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2)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和石家庄到北京西哪一段运行得快?
(3)G652次高铁列车车身长200m,在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000m 的隧道,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1-5:CBBDC 6-10:BBCAD 11-12:DB
13、1.58
14、该路段车速不能超过60km/h;40
15、3672
16、运动;1.25
17、大于;20;200
18、2.25
19、:(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km/h;
(2)轿车若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为0.7h。
20、:(1)甲小球由A点到C点的时间为2.5s;
(2)乙小球的速度为0.36m/s;
(3)滑块的速度范围为0.36m/s~0.4m/s。
21、:(1)列车全程的速度是218km/h;
(2)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的速度快;
(3)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