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演变
新媒体发展史

新媒体发展史新媒体发展史一、前言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媒体的发展史,从它的起源、演变到现今的繁荣,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新媒体的视角。
二、新媒体的起源1:通信技术的发展1.1 电报的诞生1.2 方式的普及1.3 无线电的出现2:电子计算机的崛起2.1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2.2 个人电脑的普及2.3 互联网的兴起三、新媒体的演变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1.1 World Wide Web的问世1.2 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1.3 网络即时通讯的流行2:移动互联网的崛起2.1 方式互联网的兴起2.2 移动应用程序的繁荣2.3 社交媒体的流行四、新媒体的蓬勃发展1:社交媒体的影响1.1 社交网络的崛起1.2 社交媒体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1.3 社交媒体对商业的影响2:视频和流媒体的繁荣2.1 在线视频平台的崛起2.2 直播和视频分享的兴盛2.3 个人创作和自媒体的崛起3:虚拟现实的迅速发展3.1 VR技术的进步3.2 VR在游戏和娱乐中的应用3.3 VR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五、结论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变迁,不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新媒体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可在文件附件部分找到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独立权利并规定了相关权利的限制和维护方法。
2:信息安全法:为了保护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的合法使用,制定并实施的法律法规。
3:广告法:在广告宣传中保护广告主体和广告受众的权益,并规定了广告的行为准则和法律责任。
4: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并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的规则。
新媒体演变

在社会化媒体传播环境中 品牌的成功最终是由
传播和消费者体验共同来实现的
在社会化媒体中
品牌传播的“不可抗
力”
牌子可能成为品牌 品牌可能因为失去用户信任而沦为牌子 不是有知名度、销量大、卖的贵就叫品牌
区别在于来自用户心里的信任、忠诚、依赖
——被遗忘的品牌传承
——国企的“样板工程”
中国各类终端用户规模统计及增长趋势
18
PC网民
手机网民
手机用户
电视用户
中国人口数
15
13.797799
12
12.7610188212.8751539 12.9776770213.0944203313.2042906313.3130035213.420535211132..57104362.85168195982 11.767159
Page 34
1、小米手机微博营销变化
2、活动案例分享-美即面膜:
• 项目目标: 全程配合美即-成就我的Magic Moment的 推广所进行的新浪微博平台推广,达到引爆 活动的目的
• 解决方案: 通过精准搜索找到美即的真实用户,让最有 传播影响力的粉丝去带动口碑的传播,通过 真实用户的试用体验,扩大活动传播范围。
10.913276
10.60
9 6
6.4123 5.47286
7.47384
9.680451 8.568684
8.80
8.842373067
7.20
8.009783967
4.69
5.507048455
6.342122895 7.176367654 5.742565831
3.82
4.464624001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内容和交互方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重大冲击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从技术、内容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
通过了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并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一、技术趋势1.移动化: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化成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
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移动设备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交媒体互动,这也促使了新媒体平台的移动化发展。
2.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新媒体的智能化提供了强大支持。
智能推荐算法、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媒体平台能够更好地根据用户的偏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
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逐渐成熟,将为新媒体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互动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虚拟世界中,而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新媒体体验。
二、内容趋势1.用户生成内容: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用户生成内容已成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多地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和分享者。
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经历、看法和作品,带动了内容的多样化和社区的蓬勃发展。
2.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传统媒体通过整合新媒体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无缝对接和内容的跨平台传播;而新媒体平台则通过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优质的内容。
3.直播和短视频:直播和短视频成为新媒体内容的热门形式。
直播以实时互动的方式吸引用户,短视频则通过简洁有趣的形式迅速传达信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提高,直播和短视频正成为用户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新媒体内容创作及运营手册

新媒体内容创作及运营手册第1章新媒体概述 (3)1.1 新媒体发展历程 (3)1.2 新媒体类型与特点 (3)1.3 新媒体发展趋势 (4)第2章内容策划与创意 (4)2.1 内容策划的基本原则 (4)2.1.1 目标明确原则 (4)2.1.2 创意独特原则 (4)2.1.3 用户导向原则 (4)2.1.4 互动性原则 (4)2.2 创意思维方法 (5)2.2.1 头脑风暴法 (5)2.2.2 思维导图法 (5)2.2.3 逆向思维法 (5)2.2.4 跨界思维法 (5)2.3 内容创意实践 (5)2.3.1 故事化表达 (5)2.3.2 场景化设计 (5)2.3.3 互动式内容 (5)2.3.4 热点借势 (5)2.3.5 UGC(用户内容) (5)第3章内容形式与表达 (6)3.1 文字内容的创作与表达 (6)3.1.1 文案撰写技巧 (6)3.1.2 内容创意与策划 (6)3.1.3 排版与视觉设计 (6)3.2 图片与视觉内容的创作与表达 (6)3.2.1 视觉设计原则 (6)3.2.2 图片创意与制作 (7)3.2.3 动图与短视频制作 (7)3.3 音频与视频内容的创作与表达 (7)3.3.1 音频内容创作 (7)3.3.2 视频内容创作 (7)3.3.3 短视频与直播运营 (7)第4章内容运营策略 (8)4.1 用户画像与内容定位 (8)4.1.1 用户画像构建 (8)4.1.2 内容定位 (8)4.2 内容分发与推广 (8)4.2.1 内容分发渠道 (8)4.2.2 内容推广策略 (9)4.3.1 互动管理 (9)4.3.2 粉丝运营 (9)第5章内容合规与风险防控 (9)5.1 新媒体内容法规与政策 (9)5.2 内容审核与过滤 (10)5.3 风险防控与应对 (10)第6章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 (11)6.1 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11)6.1.1 数据分析方法 (11)6.1.2 数据分析工具 (11)6.2 用户行为分析 (11)6.2.1 用户行为数据指标 (11)6.2.2 用户行为分析方法 (12)6.3 内容效果评估与优化 (12)6.3.1 内容效果评估指标 (12)6.3.2 内容优化策略 (12)第7章跨平台运营策略 (12)7.1 主流新媒体平台特点 (12)7.1.1 社交媒体平台 (12)7.1.2 内容平台 (13)7.1.3 视频平台 (13)7.2 跨平台内容运营策略 (13)7.2.1 内容定位 (13)7.2.2 内容分发 (13)7.2.3 内容整合 (13)7.3 跨平台粉丝互动与管理 (14)7.3.1 粉丝互动 (14)7.3.2 粉丝管理 (14)第8章品牌塑造与传播 (14)8.1 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 (14)8.1.1 品牌定位原则 (14)8.1.2 品牌核心价值提炼 (14)8.2 新媒体品牌传播策略 (14)8.2.1 新媒体平台选择 (15)8.2.2 内容策划与制作 (15)8.2.3 互动营销与粉丝运营 (15)8.3 品牌危机应对与处理 (15)8.3.1 危机预警机制 (15)8.3.2 危机应对策略 (15)8.3.3 危机后期修复 (15)第9章团队建设与管理 (15)9.1 新媒体团队组织架构 (15)9.2 团队成员能力与素质要求 (16)第10章案例解析与启示 (17)10.1 成功案例解析 (17)10.1.1 案例一:某知名时尚博主 (17)10.1.2 案例二:某互联网公司新媒体团队 (17)10.2 失败案例反思 (17)10.2.1 案例一:某企业官方公众号 (17)10.2.2 案例二:某网红短视频账号 (17)10.3 新媒体运营启示与建议 (17)第1章新媒体概述1.1 新媒体发展历程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末。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时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一、内容个性化和定制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定制化。
传统媒体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往往是面向大众的,无法满足个体的需求。
而新媒体通过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
比如,社交媒体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关注和点赞记录,推送相关的新闻和文章;音乐和视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收听和观看记录,推荐符合其口味的音乐和视频。
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内容推荐,使用户能够更好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二、多媒体融合和互动性增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而是多媒体的融合。
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丰富了信息的表达方式,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果。
比如,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使用户可以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直播平台的发展,使用户可以实时与主播互动,增强了信息传递的互动性。
多媒体融合和互动性的增强,使新媒体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社交化和分享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人们交流和分享的重要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观点。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比如,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转发功能,使一条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
社交化和分享化的特点,使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
四、移动化和便捷性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移动设备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
移动设备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新媒体平台,获取最新的信息和娱乐内容。
比如,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阅读新闻、观看视频、听音乐等。
移动化和便捷性的特点,使新媒体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演进及趋势

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演进及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介的演进和转型,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下面将从媒介形态、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演进及趋势。
一、媒介形态的演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纸质媒体逐渐被数字化媒体所取代,数字化媒体以其便捷、即时、互动的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
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形态也在不断地融合和创新,如互联网电视、移动广播等新形态逐渐崭露头角。
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下,移动媒体成为了新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机以其便携、随时随地的特点,成为主流的信息获取工具,移动媒体的应用逐渐丰富,如手机新闻客户端、移动支付、移动购物等,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消费。
二、内容生产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生产和传播变得更加开放和民主,个人和普通民众也可以参与到内容创作的过程中。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传播者,通过分享、评论和转发等方式,将自己关注的内容传播出去。
与传统媒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制作和传播内容不同,新媒体技术实现了内容的即时性和互动性。
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可以实时更新,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和分享等交互方式参与到内容中去,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使用户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三、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使传播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单向传播的方式向受众推送信息,而新媒体技术使传播过程更加复杂和互动,可以实现双向传播和多方参与。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参与到传播中去。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分享和转发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人,传播速度更快。
互联网也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自媒体的平台,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视频网站等发布和传播自己的内容。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传统媒体需要调整传播策略,打造与新媒体互动的传媒平台,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传播需求。
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互联网的兴起,中国新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新媒体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的转型,从简单的信息传递工具到多元化、交互性强的平台的转变。
这种演变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
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电视台和报纸是主流媒体,它们在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和信息的受控,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渠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2008年以来3G网络的大规模普及,中国新媒体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获取新闻和信息,同时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订阅和交流,这使得新媒体成为了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中国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交媒体的兴起和迅猛发展。
微博、微信和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交流观点和分享生活的主要渠道。
这些平台具有强大的社交属性和用户粘性,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和点赞等方式参与到信息传播和议程设置的过程中。
然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也给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
虚假信息、谣言和恶意营销成为了新媒体的一大困扰,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建立起信息准确、公正和可信的传播机制。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11.2亿,占总人口的近80%。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即时,也加快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和网络购物等新兴产业也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迅速崛起,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此外,中国新媒体的发展也受到了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推动。
中国政府将新媒体视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新媒体的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格局演变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格局演变第一章传统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主要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等方式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体形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且取得了许多成果:1. 报纸:长期以来,报纸在新闻传播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历史上,报纸是最早的一种媒体形式,虽然面临着网络时代的冲击,但是经过调整,报纸仍然能够在传播领域有着一席之地。
2. 电视:电视在世界上的普及和流行,使其成为了传统媒体中的前锋。
在20世纪60年代,电视媒体出现了第一个黄金时段——晚间新闻时段,它吸引了大批观众。
此后,饱含故事性和人情味的电视剧、综艺节目也逐渐走入观众的视野。
3. 广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播的局面趋于稳定,虽然时代变化导致其受众不再像以前那样庞大,但是其特色音频节目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些深色的声调,让人耳目一新。
第二章新媒体的兴起1994年,布莱恩·昆顿(Brian Q. Quinn)创造了“新媒体”这个术语。
从很多方面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许多区别,这些区别是由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包括:1. 全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可以实现即时互动,让受众也成为信息的提供者,不再是单向的传播。
2. 在世界范围内让信息传播更为广泛:在网络世界中,信息可以无国界地传播,再也无需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互联和互通。
3. 更强的个性化与定制化:新媒体可以实现按需订阅和推荐算法,只有真正有意义的信息才会被用户看到。
第三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1. 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正在经历一个转变期,报道真实、可信的新闻仍然是其优势。
他们需要更加高效地使用数字技术,有创新地实现电子竞技、虚拟现实等新领域。
2. 新媒体:新媒体正逐渐走向多元化、流量化的时代,个性化推荐内容、数据化分析、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引入将构建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如何保证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信度,是新媒体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Web.2 SNS和论坛、即时聊天工具、博客、视频、迎合 了网民的群体沟通需求,用户在创造价值。
• Web.3微博让网络变得真实,互动变成了真正的群体性。
• 3G和苹果推动了中国新媒体的进程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2、传播环境的转变:
• 电视台越来越多,年轻人看电视的越来越少,智能手机作为最为贴 近消费者的广告载体,变得越来越重要。
社会化媒体的飞速发展,让消费者随时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跟朋友八卦分享、 跟网友聊天叽歪,跟名人打招呼,在碎片时间里参与到信息分享、社会活动 中来。相互之间有平等的称呼“粉丝” ,对一件事情发表看法可以有几十上 百回应,这是过去的互联网时代做不到了。消费者渴望通过社会化媒体获得 更多的民众“话语权”
百科
流分享、消费决策过程。这意味着即时的、人人参与的以及移动的智能网络到来。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2010年6月,中国互联网完成历史性一跃,用户产生的内容的流量超过网站专业制作内容
流量,前者页面浏览量占互联网总量比例达50.7%,后者47.32%。用户创造网络,2.0正式
超越1.0,微众时代到来。
• 媒体全面数字化,电视有网络台,杂志和报纸有网站和APP应用。 • 社会化媒体带来的影响力、传播速度、口碑分享变得越来越碎片。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案例: 周末画报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就超过了APP100万的安装量,这已经是去年9月份的事了: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3、消费者的转变: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二、媒体接触习惯的 改变
媒体核心影响力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1、沟通影响了媒体发展:
• 电视对消费者影响力在日渐消弱
• 报纸、杂志区域发行的局限限制了影响力
• Web.1门户时代网络时代门户网站舆论领导作用,年轻人 越来越脱离传统媒体的影响,去接触互联网,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1、小米手机微博营销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2、活动案例分享-美即面膜:
• 项目目标:
全程配合美即-成就我
的Magic Moment的推
广所进行的新浪微博平台
推广,达到引爆活动的目
的
• 解决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通过精准搜索新媒找体演变到美即
3、口碑营销案例-@必帮咖啡
人性化、生动、有得聊
微博营销肯定不是简单的@和转发
自身价值的挖掘很重要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案例:百合网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从官方微博到用户的舞台
让用户创造价值
PPT文档演模板
真实的个人、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表达、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语录
接地气、有营养,打动人
新媒体演变
在社会化媒体传播环境中 品牌的成功最终是由
预计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0亿,超过7.18亿的PC网民规模,可以佐
证相关预测的数据是2010前后PC、手机等各类终端的出货量。
电视用户数没有明显变化,互联网电视的出现改变电视终端形态,但是不会刺激该市
场盘面的总体扩大。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5年之内手机市场格局就将彻底颠覆,2013年智能手机销量将超越非智能手机,份额达54%, 后者市场2015年只剩8.3% 。 手机保有量、年销量、增长率数倍于PC和电视,第一终端地位已经奠定。 从接触时长来看,手机已经成为手机网民的第一媒体。
项目背景:位于北京国贸 的创投主题咖啡厅,推广在 创投领域的影响力
解决方案:每个发布体验的 消费者,都能按照各自对必 帮咖啡的营销价值获得对应 奖励
效果反馈:坏事不出门,好 事传千里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四、企业、品牌在新媒体 变革中越来越懂得将自身
传播由Push变为Pull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新媒体演变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1
新媒体演变
媒体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
—你说,我听
定向单一传播
互联媒体:
—你说,大家听、我围观
用户产生内容
社会化媒体:
—我就是媒体,想说啥说啥,怕谁?
用户产生内容和传播价值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Internet 1.0: Pushed web
Internet 2.0: Share & Two way web
五、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 浪潮中提升影响力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1
新媒体演变
父母省吃俭 用防老病
父母住院花 销巨大
用户 品牌 关联 推荐
为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个人经济压 力大
谴责医院收 费高
住院陪护 身心疲惫
新媒体演变
微众社会化营销管理平台
客户挖掘
配置地址、性别、关键字、过滤词、是否原创、时间范围,对用户及 时进行自动筛选跟踪,精准筛选出潜在客户;轻松进行评论、转发等 互动操作。智能挖掘潜在客户,维护目标客户。
传播和消费者体验共同来实现的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在社会化媒体中
品牌传播的“不可抗
力”
牌子可能成为品牌 品牌可能因为失去用户信任而沦为牌子 不是有知名度、销量大、卖的贵就叫品牌
区别在于来自用户心里的信任、忠诚、依赖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被遗忘的品牌传承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国企的“样板工程”
博的到来,预示着全球互联网进入Internet3.0时代。
Internet3.0,意味着:受众消失,微众来临;成为生产消费者之前,个体首先在自组
织网络中实时连接起来;微众不再是调查统计意义上抽象的某类群体或者大众分众窄众,
比niche market更微分,微分到个体;而微众联动又足以脱离媒体影响,自主完成交
• 而现在社会化媒体的飞速发展,品牌需要更重视分享和意见领袖,意 见领袖的作用在社会化媒体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放大。稍有不注意,品 牌的销售甚至声誉都会受到影响。
• 例如:
VS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对品牌发展是巨大的挑战,应对变化和借力发展都 是不容易做到的事,传统的媒体着重于数据来左右判断,而社会化媒 体缺乏传统方式的数据,这让很多品牌无所适从,品牌需要在新的传 播环境中定义自己的角色,品牌的建设和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
Internet 3.0: Real time&Portable personal web
即时的、人人参与、移动的
单向的,静态的,受众被动 接受信息
分享的、主动参与的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Facebook的到来意味着社交网络以及Internet2.0发展的成熟,而Twitter以及新浪微
新媒体演变
案例分享——苏菲独立书店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合理化的品牌传播体系:
发挥品牌的优势
创造个性化用户体验
合理的接触机会来带动用户
让用户为品牌传播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金字塔客户搜寻法则:
• 发掘有效客户群
提供专业的搜索定制服务,凭借专业的社会化搜索技术和有
效的信息分类和筛选,针对性的帮助企业寻找潜在的目标价
IM
即时通讯社区和群组
资料互动编辑社区
SNS
博客
个人空间
我的 信息
社会性网络服务
BBS
信息留言板社区
播客
视频分享社区
微博
社会化媒体平台
相册
图片分享社区
PPT文档演模板
——用户自发的跨平台 传播让信息从单向变多元
新媒体演变
三、新媒体的代表: 微博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力量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网络传播理解误区:
同样也迫使品牌回归了传播的本质:
以人为本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过去谁会在论坛或博客上 讨论洗衣粉和盐?
但社会化媒体给予了这种机会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案例分享—青浦交警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案例分享—碧浪姐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最枯燥的部门和最无趣的产品 都可以引发关注,这是为什么呢?
• 以为投视频贴片就能影响用户 • 以为买关键词就是做网络传播 • 以为粉丝多就有影响力 • 以为多做活动就能使官方微博就有活力 • 以为义正言辞就代表官方…..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传播环境的转变
• 互联网和传媒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很容易把社会化媒体被视为一种新媒体 形式,其实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代表消费者和品牌互动方式正在发生转变。
PPC 对UGC的超越,意味着:受众消失,微众来临;成为生产消费者之前,个体首先在
自组织网络中实时连接起来;微众不再是调查统计意义上抽象的某类群体或者大众分众窄
众,比niche market更微分,微分到个体;而微众联动又足以脱离媒体影响,自主完成交
流分享、消费决策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新媒体演变
2013年底手机用户数会增长到11.77亿元。
值客户,最大化的转化为有效客户群
消费客户
明确提及产品相关属性
意向客户
对产品类别表达兴趣
目标客户
显示对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