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兴起

合集下载

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的关系

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的关系

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工业革命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催生了能源革命的推进,而能源革命则为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源于18世纪末英国,随后迅速蔓延至欧洲大陆,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兴起以机械化生产为核心,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方式。

在纺织、矿业、冶金等领域,大规模使用蒸汽机、纺织机械和铁路运输等新技术,使生产率大幅提高,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工业革命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变革,也对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人阶级崛起,社会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然而,工业革命的发展也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能源问题。

二、能源革命的崛起工业革命的推进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加。

传统的能源,如人力、畜力和木材燃料,已经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加高效、便捷的能源形式。

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能源革命应运而生。

能源革命是指从传统能源向科技驱动能源转变的过程。

蒸汽机的出现使煤炭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推动了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

同时,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革命进入新的阶段。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以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新能源应运而生。

电力的普及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工业领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能源供应。

能源革命从传统的煤炭燃料到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切换,使工业生产更加便捷高效。

同时,也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的相互促进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是相互促进的。

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能源供应,而能源革命正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能源形式。

能源革命的推动使得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传统的手工劳动被机械化所取代,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

第11课工业革命

第11课工业革命
推动了机械制造业,冶金业等的革命;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 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蒸汽机的时候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 程;
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 题”,加剧了环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火车出现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修 建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 来了。这个现象说明
英国人口结构变化图
100 80
比 60 例 40
20
0
1760年
1851年
年代
工业人口 农业人口
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
器制造 ) 3.交通运输:1814年蒸汽机车(火车)和1807年
轮船
蒸汽机是利用水蒸气作为工作介质 的热机。当时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都是 利用蒸汽冷凝形成局部真空,而后靠大 气压力做功,实际上是大气压力机。所 以,蒸汽机从科学理论上是起源于对真 空和大气压力的认识。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
动 力 : 人 力
引发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工业革命开始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率先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经济条件:市场 资金 原材料 劳动力 技术 3.科学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棉纺织业) 2.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动力,机
A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的领域----棉纺织业
时间
人物
重大发明
影响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2014第六单元工业革命(近代史)

2014第六单元工业革命(近代史)

第三次科技革命, 是从20世纪50年代 以来,原子能,电 子计算机,微电子 技术和宇航技术的 发展。
三 次 科 技 革 命
启示
•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 2、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3、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各国先进技术。 • 4、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担负起 民族振兴的重任。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1-2课)
考点11: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
考纲要求:
考点1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 工业革命:时间、发源、扩展,开始部门、 标志、重大发明(瓦特和改良蒸汽机、史蒂芬 孙和蒸汽机车)、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标志、重大发明 (爱迪生和电灯、莱特兄弟和飞机、贝尔和电 话)、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 • • • • • 兴起: 20世纪中叶 起源: 美国 标志: 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主要成就
• 1.原子能(1945年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成功) • 2.计算机技术(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 国问世,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 3.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上天) • 4.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 • 5.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2、定义: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棉纺织业 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 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 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3、特点:工场手工业
大机器生产
4、影响: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迅
动机器的动力之源,它的发明把人 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发生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从手工业生产方式向机器大规模生产方式转变的一系列变革与发展。

它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

本文将从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工业革命的起源工业革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的英国。

当时,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级阶段,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兴起。

下面,将介绍几个推动工业革命起源的关键因素。

首先,农业革命的推动。

18世纪早期,英国农业革命的兴起,引入了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如转种轮耕、改进农田排水等,使得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农民从农田中闲暇出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其次,商业扩张对工业革命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殖民地拓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商业活动迅速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消费者。

最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工业革命起源的重要因素。

新的科技发明和革新,如纺织机械的发明、蒸汽动力的应用,大大改进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纺织工业革命阶段、铁煤工业革命阶段和电气工业革命阶段。

在纺织工业革命阶段,纺织业是最早得到机械化改造的行业。

约翰·凯伊发明了纺纱机,厄尔卡特里特和瓦特发明了纺织机械和动力机械,大大提高了纺织品的生产效率。

这一阶段的发展为后来其他工业的机械化提供了经验和技术基础。

在铁煤工业革命阶段,蒸汽机的应用是最为突出的特点。

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之适用于工业生产。

煤炭和铁矿石的开采与炼制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推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电气工业革命阶段则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爱迪生的电灯和电力输送技术的革新,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电技术的突破,以及电话、电报等电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工业革命的起源

工业革命的起源

工业革命的起源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段重要而崭新的时期,为现代工业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从18世纪中叶开始于英国,并逐渐波及欧洲乃至全球。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探讨工业革命的起源。

一、经济背景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英国在18世纪中叶出现的现代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在这之前,英国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封建国家,而农业收入的增长极为缓慢。

然而,随着贸易与殖民地的扩大,英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球市场,原料的廉价供应和产品的广泛出口为工业化提供了基础。

同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兴起也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工业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农业革命的发生使农民从农田解放出来,并转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这导致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为工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其次,封建主义经济体制的崩溃和新贵族阶层的崛起为工业家阶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些新贵族凭借他们的财富和资源投资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三、技术突破科技的进步是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

在这个时期,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为工业化提供了基础。

例如,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工业生产的动力来源从人力和畜力转向了机器。

同时,煤矿的开采和铁路交通系统的建设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纺织工业的自动化生产以及铁器和钢铁的大规模生产也极大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四、影响与意义工业革命的起源对社会、经济和科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引发了城市化进程并导致了工人阶级的形成。

工业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劳动分工和工厂制度,为社会结构的变革带来了巨大冲击。

其次,工业革命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力和劳动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方式超越了传统手工业,为社会带来了财富的大量积累和分配。

此外,工业革命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科技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工业革命的起源可以归因于经济背景、社会因素和技术突破等多种原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全球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全球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全球影响19世纪的英国,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英国经历了一场工业革命的狂潮,这场工业革命不仅仅改变了英国,也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兴起始于18世纪末,主要表现为农业向工业的转变。

在英国,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能源——煤炭,这使得机器的使用成为可能。

同时,英国拥有大量的铁矿石资源,为工业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些特殊的条件促使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先锋国家。

二、科技革命的推动除了资源条件的优越性,科技革命也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该时期,英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如詹姆斯·瓦特、约翰·凯文等。

他们的发明和技术突破,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纺织业、矿山业等行业迎来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大大加快了商品生产的速度和效率。

三、城市化与劳动力需求随着工业的兴起,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结构,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原本宁静的乡间转瞬成为热闹的城市,工厂、铁路、煤矿等一系列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也为许多贫苦农民提供了机会,他们成为了城市中的工人。

然而,城市化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人口过剩、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成为了困扰这个时代的难题。

四、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本国,它对全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英国出现的新工业生产方式为后来其他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很多国家通过学习英国的经验,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逐渐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其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也为整个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蒸汽机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铁路和船舶的兴起大大缩短了地球的距离。

这一系列变革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最后,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对全球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使英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中心,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英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经济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催生了工业化的进程,并引领了城市化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英国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18世纪,英国发生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巨大变革。

这一时期,英国迅速发展了纺织、铁矿和煤炭等工业部门,并引入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先进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使工厂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传统的农村社会逐渐向城市聚集,大量土地被用于工厂和住宅的建设。

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农民和农业工人前往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得以加速。

三、城市发展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需求。

道路拥堵、住房短缺和卫生条件恶劣成为常见的问题。

其次,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恶劣。

长时间的劳动、低工资和缺乏社会保障使工人处于极度贫困和不稳定的状态。

这引发了劳工运动和社会改革的呼声。

四、城市改善措施的实施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城市改善措施。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新的道路、桥梁和运输系统得到修建。

其次,劳工法律得到改革,工人的劳动条件得到了保护和改善。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为工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另外,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得到改善,城市环境得到提升。

五、城市化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进程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农民和农业工人向城市迁移,形成了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的兴起促进了工人权益和劳工法律的发展。

其次,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和市场扩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初中历史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初中历史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 工业革命的兴起---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① 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
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 直接原因: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
迅速增长,刺激了纺织技术的革新。 2、序幕:1733年,__凯__伊__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3、开始的时间与标志:
交通工具的革新
知识点四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②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消极影响:
工业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知识点五 工业革命的启示: 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② 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
4、开始的行业:棉纺织业 5、开始的国家: 英国
知识点二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建立 1.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1)改进: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_瓦__特__。18 世纪中期,_瓦__特____改进蒸汽机。 (2)使用: ① 1785年,_瓦__特__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_棉__纺_部门投入使用。 ② 到19世纪30年代, _蒸__汽__机__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意义: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 发展。
① 巴黎公社出现 ② 俄国十月革命 ③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阅读材料:“让资产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 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只是枷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 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 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 “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冶金、采矿等部门也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
从蒸汽机的用途想想,它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为什么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 1781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有实用价值
的改良型蒸汽机。
1785年,瓦特的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
9.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 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 指的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0.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伦敦举行,在这次 博览会上,人们可能看到 A.内燃机 B.电子手表 C.蒸汽机模型 D.电动车 11.对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瓦特 B.本茨 C.莱特兄弟 D.爱迪生
18世 棉纺 纪60 织业 年代
蒸汽 机的 发明 和广 泛使 用
1、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部门,19 世纪初,工业革命扩展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及美国。 2、1765年,世界上第一台机器珍妮纺纱机出现,标志着工业革 命开始。后来又出现水泥纺纱机,但它受季节限制很大;1785 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由于蒸汽机是用煤和木柴做燃料, 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成为纺织、冶铁、采煤广泛使用 的动力。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蒸汽机的发 明和广泛使用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3、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工业国家。 4、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 生产发展的障碍。条件:工场手工业高度发展,积累了大量生 产技术;海外殖民扩张拓展了广阔的世界市场;海外殖民掠夺 积累了大量资本等。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英国处 于欧洲贸易航路的中心位置。
⑴工业革命 ⑵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⑶出门坐火 车或汽船等
开始 开始 时间 部门
标志
主要技术发 明成果和发 明人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蒸汽机 (瓦特) 蒸汽机车 (史蒂芬孙)
涉及到的 工业发 行业 展领先 国家 英国在 19世纪 纺织、 40年代 冶铁、 完成, 采煤、 交通运输 成为世 界上第 一个工 业国家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 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行业。棉纺织业是英国 的新兴工业部门,受到的束缚较小。由于 当时棉织品受到各层人士的欢迎,市场需 求量增加,而英国政府又禁止从印度、波 斯和中国输入印花布,所以当时许多英国 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在该领 域出现了技术革新的热潮。
2、列举表完成:珍妮纺纱机、水泥纺纱机、改良 蒸汽机、蒸汽机车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国籍。
蒸汽机工作原理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铁路交通的面貌也大大改观
19世纪早 期英国人
1814年发明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6千米。 1825年驾驶自己设计的蒸汽机车,时速24千米。 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箭”号,时速58千米。
材料 “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 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 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 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 ⑵根据材料二,列举出两例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 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 产阶级革命。 ⑶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 举一例证明。
1840年,英国的煤产量相当于美、法、 德三国产量总和的四倍多;英国商船 吨位居世界第一 ;工业生产占世界总 额的47%;商品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 额的21%,英国把半数以上的工业品 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 厂”。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镜头一: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给蒸汽机提 供了动力、方便了人们生活。同时,又释放出 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 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 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 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材料:1831年,英国出版了一本名为《机器 的成绩》的书。书中对工业革命前后情况进 行了这样的对比:“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 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 百个人当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 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
工业革命使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 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福田外国语学校
柴穗蓉 2012.3.21.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科学的世纪”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四、人在工厂
预习来“工业革命的兴起”一目: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开始的国家?开始部门? 2、列举表完成:珍妮纺纱机、水泥纺纱机、改良蒸 汽机、蒸汽机车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国籍。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拓展:介绍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最好有PPT或视频 资料) 4、工业革命后来扩展到哪些行业、哪些国家?在这 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的国家是? 5、《知能》P36-37填空题、选择题,第9题,拓展 与探究题;《同步》P40-41填空题,第6题。
把蒸汽机装在船上,帆船改名叫“汽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克莱 蒙号”试航成功。帆船时代结束。1811年英国也 开始仿制。
汽船为何叫轮船?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知能》P37第9题:请从政治、地理、技术、劳动力、 市场等方面论述: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是指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一个飞跃。 工业革命使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机器生产 代替了手工劳动。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是怎么开始的?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开始的国家?开 始部门?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开始 地点: 英国 部门:棉纺织业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1、1405年—1433年间,为了宏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 海岸。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 个多世纪。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 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传教士纷纷来华,其中意大利的利玛窦 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意大利的郎世宁参 与设计圆明园西洋楼。 3、明朝时,葡萄牙人占领澳门,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收回 澳门;荷兰人占领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 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当海上挑战不断的时候,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加之他们担 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的 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于是仍然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格限制 对外贸易,中国经济和文化逐渐落后于世界文明的进程。
条件:
扫除了生产发展的障碍。
4、工业革命后来扩展到哪些行业、哪些国家?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的国家是? 行业 国家 (纺织)冶铁、采煤、交通运输 德国、法国、美国……
英国
领先国家
19世纪40年代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 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 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答案:1、B 2、A 3、B 4、A 5、B 6、B 7、D 8、C 9、A 10、C 11、A
材料分析:
(19世纪30、40年代)它使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 的人们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但是,它控制 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枚机械化纺锤,每 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 ‥‥‥生铁占世界经济发达地 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它为英国从世界各地带回2亿3亿的红利和汇票.英国实际上已成为 “世界工厂”。 (1)材料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它最早产生于 哪个行业? 工业革命;棉纺织业 (2)“世界工厂”依赖的主要动力机是什么?它的发 明和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蒸汽机;蒸汽时代 (3)“烟雾笼罩”“乌烟瘴气”说明“它”同时又带 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环境污染
重大发明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时间
1765 1769 1785 1814
发明者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瓦特 史蒂芬孙
国籍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车
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①纺纱
②织布
棉纺织业的两个环节
凯伊和安装有飞梭的织布机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 出现了严重的纱荒,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 1761年,英国“艺术与工业奖励协会”两次悬赏,征求 新式纺纱机的发明。 1764年,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纺机的革命又使织机的技术显得相形见绌, 它反过来又推动了织机的革命。
1785年,卡特莱 特发明了水力织 布机,提高织布 效率40倍。
旧式纺车 1765年
阅读教材P51中间小字和图片,请找出以上三 种工具各使用什么作动力?比较这些动力的优 缺点?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蒸汽机——瓦特(1785年)
时间:1765年
发明者:哈格里 夫斯(纺纱工) 动力:人力 特点:可同时纺 8根纱,但纱细 易断。
珍妮纺纱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机器 它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时间: 1769年, 发明者:阿克莱特(英 国钟表匠) 动力:水力 特点:粗而结实
时间:1779年 发明者:克隆普顿 动力:水力
特点:纺出的纱 既细又结实
4、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 蒸汽机的是
A 瓦特 C 哈格里夫斯 B史蒂芬孙 D阿克莱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