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民俗

合集下载

M-游艺民俗

M-游艺民俗

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自信力日 益增强,宗教观念渐趋淡漠,祭 祖活动也日益失去其严肃性,由 娱神向娱人过渡,最终演变为民 间娱乐项目
特点
(4)浓郁的乡土特色 游艺民俗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中孕育产生,并在民间广为流行,由于 其形态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地 域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 又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地方游艺民俗。
打油诗
民间歌谣
民间故事
民间口头文学分类
(一)散文的口头叙事文学:神 话、传说和各种民间故事、笑话 ; (二)韵文的口头文学样式:民 间诗歌(史诗、民歌)、谚语、 谜语; (三)综合叙事、抒情、歌舞, 具有较多表演成分的民间说唱、 民间戏曲。
常见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

散文的口头叙事文学
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
●对老年人来说,听评书是一种怀旧情结,更是一种享受 生活的不错方式。 总的来说,评书的作用归根到底,就是说书人与听众的享受生活, 休闲娱乐的一个载体。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
绕口令
绕口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又称“急 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由于它是将若 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 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 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绕 口令是民间语言游戏,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 同的字,组成反覆、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 求一口气急速念出。
评书的现状
评书,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口头文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的焕 发新的生命。
当今有很多讲故事的电视栏目,讲故事其实就是评书最基本的表 现形式之一,很多电视台的主持人手拿把折扇,效仿评书演员的 样子,张嘴以‘话说’开头,以‘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这都是 借鉴了传统评书艺术的表演经验。

中外民俗名词解释

中外民俗名词解释

民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民间:指民众中间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相对于官方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风俗: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时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经济民俗:是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社会民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族,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所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等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民俗的模式性:也称类型性,是指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民俗的历史发展。

民俗的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

体现了民俗的空间伸展民俗的稳定性: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稳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民俗的变异性:在民俗传承和播布过程中引起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民俗的功能: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的功能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民俗的娱乐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快乐和愉悦的调剂作用。

民俗的审美功能: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服饰: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

其构成主要包括四类:衣着;各种附加的装饰物;对人体自身的装饰;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

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俗既指衣饰,也包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游艺民俗的价值

游艺民俗的价值

游艺民俗的价值游艺民俗的价值,生活中,在一些节日里,我们就能看到一些游艺表演。

而游艺是一种民俗,也能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

下面介绍游艺民俗的价值!游艺民俗的价值1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和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三方面。

具体如下:1、游艺民俗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文化历史悠久,体现在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中,这些具有历史感的载体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游艺民俗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

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达到吸引人的目的并达到特定的品牌和可持续发展。

3、游艺民俗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

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

游艺民俗开发的意义游艺民俗是一种群众共同参与并形成的特殊的文化成果,是某些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要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是没有个人版权所有的群众文化积淀的产物。

游艺民俗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品格、原始文化品格、生活属性品格、动态积累品格、历史传承品格和地域变异、阶级阶层变异等多重品格。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一种始终生生不息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现象。

我国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根基和底层,是各族人民性格、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传统游艺民俗是指源自民间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社会。

这些游戏和活动在不同的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游艺民俗不仅是人们的娱乐方式,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文将从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和功能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十分久远,大多数游艺民俗是从古代社会形成并传承下来的。

可以说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步的。

它们不仅是人们在闲暇时的娱乐方式,更是承载着古代社会各个方面文化意义的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古代的游艺民俗主要包括民族歌舞、传统戏曲以及一些体育活动等。

这些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都与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活动紧密相连。

民族歌舞是古代人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吉祥而形成的一种祭祀活动,所以,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这些游艺民俗活动在重要的节日里都能够看到。

又传统戏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这种舞蹈和唱腔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是以它特有的方式传承了古代文化和民俗。

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还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崇拜,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祭祀和宗教仪式。

这些仪式中的许多活动,后来都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传统游艺民俗,如舞龙舞狮、祭祀歌舞等。

传统游艺民俗的分类主要可以从活动形式、地域特色以及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划分。

在活动形式上,传统游艺民俗可以分为舞蹈类、音乐类、戏曲类、竞技类、手工艺类等。

在地域特色上,可以从不同的地区、民族、宗教信仰和历史传统等来进行分类。

而从功能用途上看,传统游艺民俗通常可以分为祈福祈愿类、庆祝庆典类、传承教育类、社交交际类以及娱乐休闲类等。

从活动形式上看,传统游艺民俗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其中舞蹈类活动是其中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传统舞蹈文化,如古典舞蹈、民间舞蹈、民族舞蹈等。

第七讲游艺民俗

第七讲游艺民俗

第七讲游艺民俗游艺民俗⼀、游艺民俗概述游艺民俗在民俗⽂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乎垄断了民间全部娱乐。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得最多,也最有特⾊。

什么是游艺民俗?它有哪些类型?旅游价值怎样?1、游艺民俗的概念游艺民俗是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的总称。

有关游艺民俗的概念,学术界分歧较⼤。

乌丙安认为:凡是民间传统的⽂化娱乐活动,不论是⼝头语⾔表演的,还是动作表演的,或⽤综合艺术⼿段表演的活动,都是游艺民俗,游戏、竟技也不例外。

他还对民间游艺的范围作了这样的界定:“⾮宫廷化的⼴⼤民间层的表演活动;⾮剧场化、⾮⼤舞台化的表演活动;⾮职业化的或半职业化的民间⽂艺家的表演活动。

”民间娱乐活动包括的项⽬很多,从⼝头的“讲”、“唱”,到民间游乐的“表演”;从少年⼉童的“游戏”,到男⼥成⼈的“竞技”,都有多姿多彩的活动和⾃⾝的传承渊源。

由此,我们认为游艺民俗是⼝承⽂艺活动、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与曲艺、民间竞技与游戏等⽂化娱乐活动的模式与传承⾏为的总称。

它包括⼝头⽂学、民间⾳乐和舞蹈、民间戏曲与曲艺、民间竟技与游戏等内容。

⼀般⽽⾔,游艺民俗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娱”正是旅游六⼤要素之⼀(吃、住、⾏、游、购、娱)。

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能满⾜旅游者求乐、求娱的⼼理要求。

2、游艺民俗类型根据民间⽂化娱乐活动的内容与⽅式,游艺民俗可以从七个⽅⾯进⾏分类,即⼝承⽂学活动类、民间歌舞活动类、民间⼩戏活动类、民间曲艺活动类、民间竟技活动类、民间杂艺活动类和民间游戏活动类。

每⼀类中⼜可分出⼀些⼩类(见表下表)。

中国民族⾳乐是指⽤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乐。

游艺民俗分类3、游艺民俗的特⾊游艺民俗是⼀种以消遣、调剂⾝⼼为主要⽬的的民俗事象。

同其他民俗事象⼀样,既有民俗的共性,⼜有⾃⾝的特点,归纳起来游艺民俗有以下⼏个特点:(l)娱乐性与竞技性相融合娱乐性与竞技性是游艺民俗的基本特性。

很多的游艺民俗活动,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竞技特征,⼜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娱乐特征,特别是在民间游戏和民间竞技活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是常常见到的,如打秋千、踢毯⼦、抛绣球、拉海龟等。

法国游艺民俗

法国游艺民俗

法国游艺民俗法国游艺民俗,在法国这样一个风情浪漫的国度,娱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娱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法国是一个浪漫国度,也是一个艺术之都。

那么现在分享法国游艺民俗有哪些呢?法国游艺民俗11、在新年夜,一定会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

1月1日一大早,父母会给孩子发“压岁钱”,以表示对子女的关爱。

2、在法国“女士优先”,对女子谦恭礼貌是男士们的金科玉律,被当做是否有教养的标准行为。

介绍人们相识,先介绍女士,拜访或告别,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谢。

日常生活中,人们彬彬有礼,礼貌语言不离口,稍有失礼,如不小心触碰别人,马上会道歉,说声“对不起”。

3、法国人初次见面不送礼,否则会被视为行为粗鲁。

再次相见,一般需送些小礼物,如法国本地产的香槟酒、白兰地等为常见。

选择礼品讲究多。

如香水是送给亲密朋友的,不可随意送给一般关系的`女士,否则有过分亲密之嫌。

不宜送刀、剑、剪、餐具等,常被认为会割断双方关系。

4、日常法国人以花为礼,只送单枝。

除了表达爱情外,不能送红色花朵;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黄色花,认为黄色花朵象征不忠诚;菊花、杜鹃花适用于丧葬仪式,花枝为双数。

视核桃为不祥之物。

认为黑桃图案不吉利。

把仙鹤看成是蠢汉和淫妇的象征,忌仙鹤图案。

扩展资料法国餐饮礼节复杂,细节甚多。

诸如听女主人招呼或在其展开餐巾后,才可进餐;入席时从座位左侧就位,坐姿端正,手可搭在餐桌边缘,但两肘不可支在桌上;敬酒先敬女士后敬男士;干杯时,即使不会喝酒,也需将酒杯触碰一下嘴唇,以示礼敬。

席间交谈,应停止进餐,将刀叉成“八”字状或交叉停放在盘上,且刀口向内、叉齿朝下;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收于盘内,叉齿朝上,以便侍者收走;吃牛扒,先从左边切起,吃一块切一块;嘴里吃进骨、刺等需要吐出时,应以叉接持,或用手指轻轻取出,再放到餐盘边沿上。

并应尽量避开别人视线;用叉捡食豆类等配菜,可用刀将其轻拨到叉上,送入口中;餐桌上调料瓶较远,应请别人传递,不可站起自取。

关于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关于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艺民俗旅游 ,能被 旅游业所利用 ,并 由此产生 出经 济价值 的游 艺民俗 因素和事象 ,即可成为游 艺民俗 旅游资源 。
游艺 民俗作 为无形文化 资源,其价值在现代 旅游 中正 日益展现 出来 ,可 以说 ,游 艺 民俗旅游 已成为最具吸 引力 的项 目之


它能将 自然与社会 、文化与生 活、观览与 体验、传统与现代 结合起 来, 因葆 有丰厚 的文 化底蕴和 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

次大 ,游客一年 比一 年多;贵州松 桃 苗族 自治县的刀梯表演 ,此 外他们还会 同苗族花鼓 、傩堂戏 、下火海等 民间表演 队 三是 开发方式主要 为浓 缩提高式 。组织 民间文艺 、民间技 艺表演 队伍 ,固定或 流动演 出 ,规模 不等,形式灵活 ,如许
到国外演 出。这活动既能展现 了民间文化璀璨 的艺术风采 ,提高知名度 ,又 能增 加 了旅游 收入。 多旅游 区和 宾馆、餐厅 中的民族 歌舞表演 等 。这样 的开发时间和场所都好控制 ,但持续 时间短 ,脱离原生环境 ,浓缩 之后 固然有所提高 ,文化系却 不齐全 了,只是 一些精彩 的碎片 。 从游艺 民俗旅游资源 的开发现状来看 ,虽然 很多地方做 了努力 ,但还存 在着 许多 问题 , ,主 要有 : 1 、游艺民俗旅游开发文化 内涵挖掘不够 。游 艺民俗 旅游 开发的整体水平还 不高,文化 内涵挖 掘不够 ,没能很好的体现 民族 文化 的精髓。游艺 民俗 文化 的精神 和灵魂是 孕育 在 日常生活之 中的,但 在各个旅游 景区景 点去普遍缺少 展示 日常生活

是突 出游艺 民俗 旅游主题 形象 。有些 有意识地加强游 艺民俗 的 内容 ,突出游艺 民俗旅游 的主题形象 。如 蒙古族在游
艺民俗方面主 要展 示了蒙古族 的民间歌舞,在 较成规模的景区还有展示蒙古族 竞技 民俗 的好 汉三艺——摔跤 、赛 马、射箭; 新疆吐鲁 番宾馆的维吾尔歌舞和 乐器 演奏 ;安排旅 客参观 和观 摩各地工艺品厂和 研 究所的工 艺品设计和生产 ,等等 。

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
能游戏、博戏
3、游艺民俗的特色 • (l)娱乐性与竞技性相融合 • (2)季节性与节日性相结合 • (3)明显的祭祖与巫术色彩 • (4)浓郁的乡土特色 4、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 (l)欣赏的价值 • (2)参与的价值 • (3)娱乐价值
二、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民间歌舞 • (1)北方汉族歌舞
• (3)智能游戏 有拼七巧板、套九连环、翻交交、 猜谜语、折纸、剪纸、说绕口令、数歌谣等
• (4)博戏 • 指以赌赛输赢为娱乐目的的某些游戏活动。主要有
掷骰子、压宝、麻将等。
• 打弹子
• 吹肥皂泡
方宝
弹弓
跳马
二 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 哈萨克族 马上求爱(姑娘追)
哈萨克语“克孜苦瓦尔”的汉语译名,“克孜”即“姑 娘”,“苦瓦尔”意为“追赶”。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子最喜爱的活动, 它是借助马术表演,互相结识,进而传递爱情的一 种有趣的活动。
族火把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节日那天,村村寨寨在 中心区扎竖一个巨大的火把,并杀猪按户平分,吃“生皮”( 即用生肉切成碎末打蘸水吃),祭奠火把,似乎是对远古拜 火和“蘸饮食生”的追忆。晚饭后,人们以火相燎,表示驱邪 求吉;农家则举火照田卜岁,祈求丰收。
•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 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 当于彝历的新年。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 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 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 活动,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 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 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 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到了终点即可返程,则由姑娘追赶小伙子,如若被姑娘追上, 姑娘有权用鞭子抽打他,小伙子却不得还手。特别是那些俏 皮话过头惹怒了姑娘的小伙子,免不了要承受姑娘的狠狠几 鞭。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情,也就舍不得狠打,有的只是虚 晃几鞭;有的则打小伙子坐骑的马屁股,为小伙子快跑暗中 使劲。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进青年男女的友谊,有的由 此成为终身伴侣。
口承文学活动类 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传说、 谚语与谜语 民间歌舞活动类 民间歌舞、民间乐舞、民乐 民间小戏活动类 宗教戏剧、花鼓戏、采茶戏、秧 歌戏、傀儡戏、皮影戏 民间曲艺活动类 鼓词、道情、牌子戏、琴书、走 唱、弹词、快书、快板、“说演”类 民间竟技活动类 竞力量、竞杂技、竞技艺 民间杂艺活动类 杂耍、杂技、斗戏、动物表演 民间游戏活动类 助兴游戏、体能游戏、智 能游戏、博戏
• (4)博戏 • 指以赌赛输赢为娱乐目的的某些游戏活动。主要有 掷骰子、压宝、麻将等。 • 打弹子
• 吹肥皂泡
方宝
弹弓
跳马
二 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 哈萨克族 马上求爱(姑娘追)
哈萨克语“克孜苦瓦尔”的汉语译名,“克孜” 即“姑娘”,“苦瓦尔”意为“追赶”。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子最喜爱的活动, 它是借助马术表演,互相结识,进而传递爱情的一 种有趣的活动。 "姑娘追"多在节假日举行。比赛开始时,由小伙子追 姑娘或并辔而进,小伙子可向姑娘说俏皮话,或倾 吐爱情,即使姑娘生气或羞红了脸,也只能接受, 不得有任何反抗的表示。有的小伙子骑术好,马又 快,就拦着姑娘在草原上兜圈子,不让姑娘跑到终 点。姑娘则只有施展马上技术,设法摆脱驰向终点.
• 蒙古族
“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 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蒙古族是个尚武的民族。成吉思汗 非常看重培养人的勇敢、机智、顽强,于是把骑马、射箭、 摔跤统称为“男儿三艺”,作为士兵和民众素质训练的内容。 在那达慕大会上,这“男儿三艺”也就成为民族体育的主要 项目。

火把节古称火节,是火崇拜的一种象征形式。白 族火把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节日那天,村村寨寨在 中心区扎竖一个巨大的火把,并杀猪按户平分,吃“生皮” (即用生肉切成碎末打蘸水吃),祭奠火把,似乎是对远古 拜火和“蘸饮食生”的追忆。晚饭后,人们以火相燎,表示 驱邪求吉;农家则举火照田卜岁,祈求丰收。
白族
•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 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 当于彝历的新年。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 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 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 活动,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 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 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 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3 皮影戏 又称影戏、灯景戏 ,起源于滦州、乐亭,所以又 名滦州戏、乐亭影。 4、民间曲艺 又称民间说唱,它是以说唱为主,包括 一些表演因素的口头艺术形式 。按表演手段不同, 曲种分成说、唱、数、说唱兼有四大门类。
5、民间竞技 • 赛力竞技 有拔河、接力赛、龙舟竞渡等 • 赛技巧竞技 有风筝、跳绳、跳皮筋、踢健子、荡秋 千等。赛技艺竞技 以各种民间棋类为代表
6、民间杂艺 • 古代称为“百戏”、“把戏”,是流传于民间以 杂耍性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它包括民间艺人的 杂耍手艺、动物表演及诸种斗戏。 7 民间游戏 • (1)助兴游戏 如行酒令、茶令、唱酒歌、包袱 剪子锤、、击鼓传花等 • (2)体能游戏 如捉迷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 跳房子抖空竹等。 • (3)智能游戏 有拼七巧板、套九连环、翻交交、 猜谜语、折纸、剪纸、说绕口令、数歌谣等
3、游艺民俗的特色 • (l)娱乐性与竞技性相融合 • (2)季节性与节日性相结合 • (3)明显的祭祖与巫术色彩 • (4)浓郁的乡土特色 4、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 (l)欣赏的价值 • (2)参与的价值 • (3)娱乐价值
二、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民间歌舞 • (1)北方汉族歌舞 流传于中国北方汉族地区的民间歌舞品类繁多,其 中大都与”秧歌”有关。较著名的有: 山东秧歌、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与河北秧歌。 • (2)南方汉族歌舞 花鼓、花灯、采茶等民间舞蹈 2 傀儡戏 • 即木偶戏,由演员操作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民间小戏。 因操作木偶的方式不同,有杖头木偶、布袋木偶、提 线木偶三种形式 。
2007年8月在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到北京
中山公园尝试抖空竹
郑板桥《咏傀儡》
• • • • 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为身。 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 得意那知当局丑,旁观莫认戏场真。 纵教四肢能灵活,不藉提撕不屈伸。
第十二讲
一、游艺民俗概述
1、游艺民俗的概念
乌丙安认为:凡是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
动,不论是口头语言表演的,还是动作表演的,
或用综合艺术手段表演的活动,都是游艺民俗,
游戏、竟技也不例技与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
式与传承行为的总称。
2、游艺民俗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