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

合集下载

linux搭建服务器教程

linux搭建服务器教程

linux搭建服务器教程Linux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领域。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Linux搭建服务器教程,帮助你搭建一个基本的服务器。

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Linux发行版,例如Ubuntu、Debian或CentOS。

选择适合你的需求和技能水平的发行版,并从它们的官方网站上下载安装镜像。

安装操作系统:将下载的镜像刻录到光盘或创建一个启动盘,然后插入计算机并启动,按照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配置网络:在安装完成后,你需要配置网络以便服务器能够通过Internet访问。

使用网络设置工具或编辑网络配置文件来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

安装所需软件:使用包管理工具(例如apt或yum)来安装你需要的软件。

例如,如果你想搭建一个Web服务器,你可以安装Apache或Nginx。

如果你需要数据库,你可以安装MySQL或PostgreSQL。

配置防火墙:保护服务器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使用防火墙工具(如iptables)来配置允许和拒绝的网络流量。

创建用户:为了安全起见,不要使用root用户进行日常操作。

创建一个新的普通用户,并将其加入sudo组,以便可以使用管理员特权进行管理任务。

配置服务:根据你的需要配置安装的服务。

例如,对于Web服务器,你需要指定要使用的网站目录或虚拟主机配置。

测试服务器:在服务器设置完成后,通过测试来验证服务器是否正常工作。

例如,使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上的网站,或者使用Telnet命令测试SMTP服务器是否可以发送电子邮件。

备份和维护:定期备份服务器上的重要文件,并定期进行系统和软件包更新。

这将有助于保持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Linux搭建服务器教程,涵盖了一些基本步骤。

在搭建和维护服务器时,请确保阅读相关文档和参考资料,并遵循最佳实践。

这将帮助你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服务器环境。

linux连接数据库方法

linux连接数据库方法

linux连接数据库方法Linux连接数据库方法:从安装到配置的一步一步指南在使用Linux作为操作系统时,经常需要连接到数据库以存储和检索数据。

无论你是在开发网站、搭建应用程序还是进行数据分析,连接数据库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上连接数据库的方法,从安装到配置的一步一步指南。

第一步:选择并安装数据库在Linux系统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可供选择。

最常见的类型是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等)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

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和项目要求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类型。

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上,安装数据库是非常简单的。

通过使用所使用的Linux发行版的软件包管理器,可以轻松地搜索、安装和配置数据库。

例如,在Debian或Ubuntu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MySQL: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如果你选择安装PostgreSQL,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postgresql无论你选择哪种数据库,安装过程都将自动完成。

在安装过程中,将提示你设置数据库的根密码和其他配置选项。

第二步:启动数据库服务安装完成后,数据库服务将自动启动并开始监听默认端口。

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检查数据库服务的状态:systemctl status mysql或者systemctl status postgresql如果数据库服务已成功启动,你将看到类似于"active (running)"的输出。

第三步: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一旦数据库服务已经启动,你可以使用合适的客户端工具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

对于MySQL,可以使用MySQL命令行客户端或图形化工具如phpMyAdmin;对于PostgreSQL,可以使用psql命令行工具或图形化工具如pgAdmin。

如何安装和使用Linux操作系统

如何安装和使用Linux操作系统

如何安装和使用Linux操作系统第一章:引言和背景知识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以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闻名。

本章将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背景知识,包括其起源、发展和主要特点。

第二章:选择适合您的Linux发行版Linux操作系统有许多不同的发行版本,每个版本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本章将指导您选择适合您需求的Linux发行版,并对常见发行版进行介绍。

第三章:准备安装所需材料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之前,您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本章将介绍您需要准备的硬件设备、安装介质和其他必要的准备步骤。

第四章:安装Linux操作系统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何安装Linux操作系统。

涵盖的内容包括从镜像文件创建安装介质、启动计算机并进入安装程序、分区和格式化磁盘、选择安装选项、设置用户账户和密码等。

第五章:初次启动和基本配置当安装完成后,您需要进行一些初次启动和基本设置,以确保Linux操作系统正常运行。

本章将介绍如何进行初次启动、配置网络连接、更新软件包、设置系统时区等。

第六章:使用Linux命令行界面Linux操作系统以其强大的命令行界面而著名,熟练使用命令行界面是运维人员的必备技能。

本章将介绍基本的Linux命令,包括文件和目录操作、用户和权限管理、进程管理等。

第七章:安装和配置常用应用程序本章将介绍如何安装和配置常用的Linux应用程序,例如Web 服务器、数据库、邮件服务器等。

同时,还将介绍如何使用包管理器进行软件的安装和更新。

第八章:远程访问和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是管理Linux系统的常见任务之一。

本章将介绍如何通过SSH协议远程登录Linux系统,并使用SCP或SFTP实现文件的传输和管理。

第九章:系统监控和故障排除在运维过程中,系统监控和故障排除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将介绍常用的系统监控工具和技术,以及处理常见故障的方法。

第十章:安全性和更新Linux操作系统以其高度的安全性而闻名,但仍然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措施来确保系统的安全。

linux上mysql安装以及数据的导入导出操作

linux上mysql安装以及数据的导入导出操作

先检查系统是否装上了mysql,如果有将其卸载掉rpm -qa | grep mysql注意mysql的大小写,大小写都有可能rpm -e --nodeps mysql*一定要用--nodeps卸载,不检查依赖性关系.创建用户mysqlgroupadd mysqluseradd -g mysql mysqlpasswd mysql在/usr/local下建立 mysql 文件夹然后将安装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上,这里用的是tar.gz的文件,也有rpm包可以用,但是rpm 包不能指定安装目录,故不采用tar zxvf mysql-5.0.45.tar.gzcd mysql-5.0.45./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with-charset=gb2312指定安装目录为/usr/local/mysql,字符集为gb2312makemake install安装完成重启cp /usr/local/mysql/share/mysql/mysql.server /etc/init.d/mysqldcopy启动的mysqld文件下面确保mysql用户有相应的权限chmod 700 /etc/init.d/mysqldcd /usr/localchmod 750 mysql -Rchgrp mysql mysql -Rchown mysql mysql/var -Rcd /usr/local/mysql/libexeccp mysqld mysqld.oldstrip mysqldchkconfig --add mysqldchkconfig --level 345 mysqld onservice mysqld start启动服务/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看看mysql能否正常工作mysql -uroot mysql或者 netstat -atln看看有没有3306的端口打开,(如果mysqld不能启动,看看/web/mysql/var下的出错日志,一般都是目录权限没有设置好的问题)哈哈,没有问题.启动正常./usr/local/mysql/bin/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创建数据库mysql,用户为mysql接下来做个链接,觉得方便一些.(做链接前确保用户PATH路径里有sbin)ln -s /usr/local/mysql/bin/mysql /sbin/mysqlln -s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sbin/mysqladmin好了,没有什么问题就重新启动一下.接下来做一些更好的设置吧.让mysql更好的运行吧.cp /usr/local/mysql/share/mysql/f /etc/fcopy配置文件,有large,medium,small三个环境下的,根据机器性能选择,如果负荷比较大,可修改里面的一些变量的内存使用值设置自动启动mysql设定开机自启动mysql#cd /usr/local/mysql/share/mysql#cp mysql.server /etc/init.d/mysql#cd /etc/rc3.d#ln -s ../init.d/mysql S100mysql#ln -s ../init.d/mysql K100mysql#cd /etc/rc5.d#ln -s ../init.d/mysql S100mysql#ln -s ../init.d/mysql K100mysql#cd ../init.d#chmod 755 mysql重新启动,看mysql是否正常自动启动.mysqladmin -uroot password "888888"设定root账户的密码mysql -uroot -p输入你设置的密码mysql>use mysql;mysql>delete from user where password=""; #删除用于本机匿名连接的空密码帐号mysql>update user set host = '%' where host = 'localhost';设置远程用户登录(否则只有localhost可以操作数据库)mysql>flush privileges;mysql>quit一切正常.Mysql数据导出和导入操作把MySQL数据库目录中的dz数据库备份到/home/dz_bak.sql ,然后再新建一个数据库dzbak,最后把/home/dz_bak.sql 导入到数据库dzbak中。

如何在Linux系统中安装数据库

如何在Linux系统中安装数据库

如何在Linux系统中安装数据库在Linux系统中,安装数据库是一项重要且常见的任务。

数据库是用于存储、管理和访问数据的软件系统,它在各种应用领域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中安装数据库,并提供适当的步骤和指导。

一、选择适合的数据库在开始安装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我们需求的数据库。

常见的Linux数据库包括MySQL、PostgreSQL和MongoDB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您项目需求的数据库软件。

二、安装依赖在安装数据库之前,我们需要确保系统中已经安装了一些必要的依赖项。

这些依赖项通常包括C/C++编译器、开发工具包以及其他必要的库文件。

您可以通过系统包管理器来安装这些依赖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依赖项的安装命令示例:对于Debian/Ubuntu系统:```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对于CentOS/Fedora系统:sudo yum updatesudo yum groupinstall "Development Tools"```三、下载和安装数据库软件一旦我们安装好了依赖项,我们可以开始下载和安装数据库软件。

在此我们以MySQL为例,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中安装。

1. 首先,我们需要访问MySQL的官方网站,下载适用于Linux系统的MySQL安装包。

您可以在MySQL官方网站的下载页面找到适合您系统的安装包。

2. 下载完成后,将安装包移动到指定目录。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解压和移动文件:```tar -zxvf mysql-VERSION.tar.gzsudo mv mysql-VERSION /usr/local/mysql```请注意将"VERSION"替换为您下载的文件的实际版本号。

3.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MySQL的相关用户和组,以及设置权限。

Linux下安装及配置MySQL详细过程(自己实践总结)

Linux下安装及配置MySQL详细过程(自己实践总结)

Red Hat Linux下安装及配置MySQL的详细教程大致思路如下:1.下载所需的安装包(Linux下用wget下载,笔者在window下下载的,用XSHELL命令RZ上传到Linux中)2.安装MySQL3.创建新用户并授权安装及配置的详细步骤如下:第一步:检测系统版本信息Linux命令: cat /proc/versionLinux version 2.6.32-220.el6.i686 (mockbuild@) (gcc version 4.4.5 20110214 (Red Hat 4.4.5-6) (GCC) ) #1 SMP Wed Nov 9 08:02:18 EST 2011当前Linux版本为RedHat 4.4.5-6(为内核版本)Linux命令:cat /etc/issue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6.2 (Santiago)Kernel \r on an \mLinux命令: uname -a 或getconf LONG_BITLinux localhost.localdomain 2.6.32-220.el6.i686 #1 SMP Wed Nov 9 08:02:18 EST 2011 i686 i686 i386 GNU/Linux可以看到当前系统为32位的(而64位系统会有x64字符串显示出来)。

第二步:根据Linux系统的环境,下载mysql Community Server官方下载地址: /downloads/mysql/可以选择【Linux-Generic】,下载对应的RMP包.由于当前系统为redhat(64位),所以直接选择Oracle &Red Hat Linux 4 & 5。

Mysql安装包有很多,作用也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安装MySQL-Server和MySQL-Client,其它包根据需要安装.32位的下载下面的两个安装包文件:MySQL-server-5.6.11-2.linux_glibc2.5.i386.rpmMySQL-client-5.6.11-2.linux_glibc2.5.i386.rpm(而64位下载下面两个安装包文件:MySQL-server-5.6.11-2.linux_glibc2.5.x86_64.rpmMySQL-client-5.6.11-2.linux_glibc2.5.x86_64.rpm)第三步: 安装MySQL安装顺序: 先安装服务器,然后再安装客户端。

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及配置手册 PPT课件

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及配置手册 PPT课件
1.服务器配置 • 网络中至少有一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服务
器的硬件配置,主要是由网络对服务器的要 求和服务器所担负的工作决定。
4
服务器硬件配置
1. 运行企望ERP系统和SQLSERVER2003的服务器 ,推荐如下硬件配置:
2. CPU:P4 2.7或以上;(高性能CPU) 3. 内存:2G或以上; 4. 硬盘:100G(大容量硬盘)
(3)SQL客户端的安装及配置
2 SQL客户端的安装 • 在客户端电脑中,只需安装“客户端网络连接
工具”即可,安装完成后,就可以通过配置客 户端网络实用工具来连接SQL服务器了。配置 过程如下:
64
SQL客户端的安装及配置
65
SQL客户端的安装及配置
• 可选择SQL访问的协议,默认为TCPIP。
数据库维护计划
第五步:维护计划中的第三项任务,指定事 务日志备份计划,点击“更改”按钮,如图 所示。
90
数据库维护计划
第五步:指定维护计划所生成的报表。如图 所示。
指定写入文 件目录
据磁盘空间 设置删除天
周数
91
数据库维护计划
第六步:指定维护计划所生的记录限制行以 内。如图所示。
92
数据库维护计划
42打开sql的企业管理器43从上至下依次展开控制台目录找到witbase数据库名右击所有任务备份数据库44点击添加增加新的数据备份路径将弹出选择备份目录界面选文件名选项点击右边的按钮会弹出数据备份目的设定界面46选择数据备份路径及文件名按确定后完成备份路径的设置
上海企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Want I.T. CO., LTD
31
• 第三步:
如图所示
32
• 第四步:

如何在Linux上安装和配置PostgreSQL数据库

如何在Linux上安装和配置PostgreSQL数据库

如何在Linux上安装和配置PostgreSQL数据库PostgreSQL是一个强大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企业和Web应用程序。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上安装和配置PostgreSQL数据库。

1. 安装PostgreSQL数据库首先,需要使用适当的包管理工具在Linux系统上安装PostgreSQL。

在大多数基于Debian的系统(如Ubuntu)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postgresql```对于基于Red Hat的系统(如CentOS),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sudo yum install postgresql-server```2. 初始化数据库集群安装完成后,需要初始化一个数据库集群。

在命令行中执行以下命令:```sudo postgresql-setup initdb```该命令将在系统中创建一个空的数据库集群。

3. 启动PostgreSQL服务启动数据库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udo systemctl start postgresql```4. 配置访问权限为了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需要配置适当的访问权限。

默认情况下,PostgreSQL只允许本地主机访问。

要允许远程访问,需要编辑主配置文件`postgresql.conf`。

```sudo nano /etc/postgresql/<version>/main/postgresql.conf```找到以下行:```#listen_addresses = 'localhost'```将其改为:```listen_addresses = '*'```保存更改并关闭文件。

然后,打开`pg_hba.conf`文件:```sudo nano /etc/postgresql/<version>/main/pg_hba.conf```在文件的底部添加以下行:```host all all 0.0.0.0/0 md5```保存更改并关闭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服务器版本安装及Oracle 11g安装、建库拟制人:王伟审核人:批准人:[2016年3月10日]一、概述由于用户要求在服务器上使用Linux系统,因此按照用户要求安装系统。

本文主要用于帮助用户了解系统服务搭建的过程,以及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便对今后运维工作提供帮助。

二、服务器上安装Linux系统•系统环境要求内存:1GB及其以上交换空间:内存大小是1-2GB时,交换空间是内存的2倍,内存大小2-16GB时,交换空间等于内存大小;内存大小16G以上时,交换空间为16GB及其以上,最好是与内存大小设置一样。

磁盘空间:最小20GB。

•安装Linux系统用系统安装盘成功引导之后,出现如下界面:界面说明: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 安装或升级现有的系统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 安装过程中采用基本的显卡驱动Rescue installed system 进入系统修复模式Boot from local drive 退出安装从硬盘启动Memory test 内存检测这里选择第一项,安装或升级现有的系统,回车。

出现是否对CD媒体进行测试的提问,这里选择“Skip”跳过测试。

出现下面的界面点击Next选择语言为:中文(简体),点击Next键盘选择为:美国英语式点击Next选择第一项,基本存储设备点击Next选择第一项:是,忽略所有数据点击Next设置主机名,设置为自己所需的主机名,也可以使用默认的localhost ,点击Next时区选择:亚洲/上海取消“系统时钟使用UTC时间”前面的勾点击Next设置root密码,密码至少6位注意:如果你使用的密码过于简单,系统会自动提示,这里选择“无论如何都使用”点击Next选择最后一项,创建自定义布局点击Next可以看到硬盘的容量,现在自定义分区。

注意:分区之前,自己先要规划好,怎么分区我这里的分区如下:硬盘总共/4GSwap1G(内存小于2G时,设置为内存的2倍;内存大于或等于2G时,设置为2G)特别说明:用于正式生产的服务器,切记必须把数据盘单独分区,防止系统出问题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比如可以再划分一个/data专门用来存放数据。

选中空闲分区,点创建,选择标准分区,再点创建,挂载点选择/boot,文件系统类型选择ext4文件系统类型:swap大小:1024其他选项默认即可确定继续选中空闲分区,点创建选择“标准分区”,点创建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ext4选中“使用全部可用空间”其他选项默认即可确定创建好分区之后,如上图所示,然后点“下一步”点“格式化”选择“将修改写入磁盘”下一步默认是:基本服务器,这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点击Next 检测软件包安装完成后如下图所示:点“重新引导”,系统自动重启系统正在重新启动重启后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至此,RHEL 6.3安装(超级详细,图解教程)完成3、配置Linux桌面环境一、配置yum库1.挂载镜像[root@db01 ~]# mkdir /media/rhel[root@db01 ~]# mount -o loop /dev/sr0 /media/rhel 2.使镜像能开机自动挂载在/etc/fstab的最下面添加下面一句[root@db01 ~]# vi /etc/fstab/dev/sr0 /media/rhel iso9660 ro,loop 0 03.新建一个本地repo文件紫色的部分可以不要添加,只要黑体那部分就行了。

[root@db01 ~]# vi /etc/yum.repos.d/local.repo [Server]name=Serverbaseurl=file:///media/rhel/Serverenabled=1gpgcheck=0[HighAvailability]name=HighAvailabilitybaseurl=file:///media/rhel/HighAvailabilityenabled=1gpgcheck=0[LoadBalancer]name=LoadBalancerbaseurl=file:///media/rhel/LoadBalancerenabled=1gpgcheck=0//gpgcheck=1//gpgkey=file:///media/rhel/RPM-GPG-KEY-redhat-release 二、安装桌面1.检查软件组查看一下桌面在哪个软件组里,用如下的命令:[root@db01 ~]# yum grouplist看显示结果中是否存在下面的软件组:DesktopX Window System有的话就准备安装桌面环境。

2.安装桌面桌面在软件组desktop中,那么就开始安装桌面吧,但之前必须先安装Xwindow软件组[root@db01 ~]# yum groupinstall “X Window System”[root@db01 ~]# yum groupinstall “Desktop”3.启动X:首先切换到普通用户[root@db01 ~] $ startx4.更改启动模式这时如果重启的话还是会直接进入命令界面,所以必须调整开机进入桌面还是命令界面[root@db01 ~]#vim /etc/inittab# System initialization is started by /etc/init/rcS.conf## Individual runlevels are started by /etc/init/rc.conf## Ctrl-Alt-Delete is handled by /etc/init/control-alt-delete.conf## Terminal gettys are handled by /etc/init/tty.conf and /etc/init/serial.conf,# with configuration in /etc/sysconfig/init.## For information on how to write upstart event handlers, or how# upstart works, see init(5), init(8), and initctl(8).##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are:#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1 - Single user mode#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networking)# 3 - Full multiuser mode# 4 – unused# 5 - X11#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id:5:initdefault:将上面红字部分的 3改成53为命令行界面 5为X window图形界面4、安装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安装过程一般存在会在创建分区时会出现问题,要选中空闲分区进行分区的创建。

根分区是必须要分,/boot分区是用于系统启动文件的临时存放,swap分区相当于windows系统的虚拟内存,必须要创建,内存大小是1-2GB时,交换空间是内存的2倍,内存大小2-16GB时,交换空间等于内存大小;内存大小16G以上时,交换空间为16GB及其以上,最好是与内存大小设置一样。

二、Oracle11g--11.2.0.4数据库的安装1、系统环境准备Oracle服务端在安装时,需对Linux系统的基础环境进行检测,查看所依赖的环境是否满足。

•查看系统版本、内核版本、操作系统位数,内存及交换分区大小、文件系统空间、主机名、IP地址等,操作命令及显示如下:[root@localhost ~]# cat /etc/redhat-release#系统版本CentOS release 6.7 (Final)[root@localhost ~]# uname -a#内核版本Linux arcgisserver 2.6.32-573.el6.x86_64 #1 SMP Thu Jul 23 15:44:03 UTC 2015 x86_64 GNU/Linux[root@localhost ~]# getconf LONG_BIT#操作系统位数64[root@localhost ~]# free -m#查看内存及交换分区大小,官方要求内存至少1G,建议2G以上;此处内存为1203M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Mem:12035156870 41 297-/+ buffers/cache: 176 1026Swap:224702247 #交换分区大小,官方要求为内存的1.5倍以上。

内存大小为2-16G 时,交换分区空间等于内存大小;超过16G内存,交换分区只设置为16G [root@localhost ~]# df -hT /dev/shm # 查看/dev/shm分区空间,官方要求至少1G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tmpfs 900M 467M 434M 52% /dev/shm[root@localhost ~]# hostname#主机名,主机名可通过修改/etc/hosts和/etc/sysconfig/network进行修改(主机名随便起就行,不影响安装)localhost.localdomain[root@localhost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IP地址配置(根据实际情况修改)DEVICE="eth0"HWADDR="00:0C:29:4D:E6:3D"ONBOOT="yes"BOOTPROTO="static"IPADDR="192.168.223.130"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92.168.223.1"DNS1="202.96.134.133"DNS2="8.8.8.8"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更改关闭防火墙、禁用SELinux[root@localhost /]#service iptables stop[root@localhost /]#chkconfig iptables off[root@localhost /]#vi/etc/selinux/config将SELINUX=disabled对于关闭系统防火墙这个操作,我在安装的过程中是没有禁用的,安装完后,加了iptables端口放行后,重启iptables,就可以正常使用了,所以这个步骤非必做项,当遇到问题时可临时关闭以便排除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