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设计要点
开发商地暖铺设标准

开发商地暖铺设标准一、引言地暖作为现代建筑的常见配套设施,其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住户的采暖效果和居住体验。
为确保地暖系统的性能与安全,开发商在铺设地暖时应遵循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详细探讨开发商在地暖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
二、地暖材料选择标准1.管材选择:应选用耐热、耐压、寿命长的管材,如PEX、PPR等塑料管材,确保长期使用下的稳定性。
2.保温材料:选择导热系数低、厚度适中、抗压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如EPS或XPS板材,防止热量流失。
3.反射膜与卡钉:反射膜应选用铝膜或银膜,具有高反射性,提高热效率;卡钉应选用耐腐蚀、强度高的材料。
三、地暖管路设计标准1.管径与间距:根据供暖需求确定管径大小,一般使用Φ16-20mm的管子;管间距根据供热负荷计算,通常为150-300mm。
2.布管方式:遵循“最近路径,对称均匀”的原则,确保每个回路长度大致相等,避免局部过热。
3.防止渗漏:在分水器、集水器等连接部位,采用专用管件连接,确保管路密封。
四、地暖回填层施工标准1.回填材料:选用导热性好、强度高的豆石混凝土,避免使用泥土或河砂。
2.回填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确保回填层厚度在30-50mm之间。
3.夯实与找平:回填时用平板振动器夯实,表面用刮杠刮平,保证回填层平整。
4.防止尖锐物体:回填过程中严禁尖锐物体进入,以免刺破管材。
五、地暖系统调试与验收标准1.冲洗与试压:在安装完成后对地暖系统进行冲洗,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水压试验,确保管道无渗漏。
2.水温与压力调节:在调试阶段,逐步提高水温与压力至正常供暖水平,检查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监测与记录:在整个调试过程中,应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如水温、压力、流量等。
4.验收报告:调试完成后,出具详细的验收报告,记录系统的运行参数和性能表现。
六、结论开发商在铺设地暖系统时,应严格遵循各项标准,确保地暖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从材料选择、管路设计到回填施工、系统调试与验收,每一环节都需精心操作和细致检验。
地暖铺设的标准和要求

地暖铺设的标准和要求
地暖铺设的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设计方面:建筑平面布置要合理,要考虑到供热的需要和热量传递等因素。
地暖系统的敷设要避免与其他设施的冲突,如管线和电缆等。
2. 管道铺设方面:地暖系统的管道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通常采用PEX或PVC等耐热、耐压的材料。
管道的连接
必须牢固,无泄漏。
管道的敷设要科学合理,通常采用环形或螺旋形铺设方式。
3. 敷设密度方面:地暖系统的敷设密度要根据具体的供热需求和使用场所而定。
一般情况下,敷设密度不宜过低,以保证供热效果;同时也不能过高,以避免造成能源浪费和过热等问题。
4. 敷设深度方面:地暖系统的管道敷设深度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地面中的管道敷设深度应不小于
50mm,木质地板中的敷设深度应不小于20mm。
5. 温度控制方面:地暖系统需要安装温控设备,能够准确控制供暖温度。
温控设备必须稳定可靠,能够自动控制供热或降温。
6. 安全性方面:地暖系统的铺设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并避免出现漏水、触电等危险情况。
7. 环保性方面:地暖系统应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同时,地暖系统的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应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地暖系统的铺设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要根据当地的相关规定来执行。
地暖施工注意事项和建议

地暖施工注意事项和建议地暖施工是一项涉及到室内空调和供暖的重要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和要点。
下面列举了10个地暖施工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地暖施工之前,需要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地面平整、干燥,并清除障碍物。
此外,还需要确定地暖系统的布置和管道的走向。
2. 地暖系统设计:地暖系统设计是施工的关键,需要根据室内面积、结构和需求来确定地暖的供暖面积、管道布置和管径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热负荷和温度差异,以确保供暖效果和舒适度。
3. 地暖管道敷设:地暖管道敷设需要注意管道的走向、坡度和间距等。
管道的走向要避开墙角和拐弯处,以免管道弯曲或堵塞。
管道的坡度要确保热水顺畅流动,避免积水和冷凝水产生。
4. 地暖管道连接:地暖管道的连接需要使用专用的管件和工具,确保连接的紧密和密封。
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管道的对接和固定,以防止漏水和松动。
5. 地暖系统测试: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地暖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暖效果。
测试包括检查管道的漏水情况、温度的均匀性和供暖效果的稳定性等。
6. 地暖系统维护:地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洗,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维护包括清洗管道、更换过滤器和检查阀门等。
7. 地暖系统保温:地暖系统的保温是确保供暖效果的重要因素。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方法,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和传导。
8. 地暖系统的安装:地暖系统的安装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合格的材料和工具,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9. 地暖系统的调试:地暖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调整,确保系统的运行效果和性能。
调试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水温、调节流量和检查阀门等。
10. 地暖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地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和维护,避免造成能源浪费和设备损坏。
使用时要根据需要调节温度和时间,维护时要定期清洗和检查系统的运行状态。
地暖设计方案

地暖设计方案地暖是一种常用的供暖方式,其通过将供暖设备安装在地板下,使热能直接传递给人体,从而提供舒适的温暖。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暖的设计方案,包括选择设备、布置管道和控制系统等关键要素。
一、设备选择选择适合的地暖设备是设计方案的首要任务。
常用的地暖设备有电地暖、水地暖和气体地暖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 能源供应:根据能源供应情况选择适合的地暖设备。
电地暖适用于电力供应充足的地区;水地暖适用于水源丰富的地区;气体地暖适用于气体供应方便的地区。
1.2 使用场所:不同场所对地暖设备的要求也不同。
如家庭住宅、商业办公等,可以选择适合的设备。
对于大型场所如体育馆、会议室等,则需要考虑设备的供暖能力和承载能力。
1.3 效能与维护: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其能效和维护成本。
效能高的设备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
二、布置管道地暖系统的布置是设计方案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管道布置可以确保热量均匀传播,从而提供舒适的供暖效果。
以下是布置管道时需要注意的要点:2.1 管道布置方式:常见的管道布置方式有螺旋式、沿墙式、单向通风式等。
根据供暖区域的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管道布置方式。
2.2 管道长度和间距:根据使用场所的实际情况,计算出管道的长度和间距。
一般情况下,管道长度不宜超过70米,间距不宜超过30cm,以确保热量能够均匀散布。
2.3 管道隔热:为了避免热量损失,应在管道的外部增加隔热层,减少热量的散失。
三、控制系统地暖的控制系统是地暖设计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温度调节、定时启停等功能。
以下是地暖控制系统的要点:3.1 温度调节:控制系统应具备温度调节功能,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整供暖温度,保持舒适的环境。
3.2 定时启停:地暖控制系统应具备定时启停功能,可以在指定的时间自动启动或停止供暖设备,减少能源浪费。
3.3 遥控功能:现代地暖控制系统通常具备遥控功能,可以通过手机或遥控器进行远程控制,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地暖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地暖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地暖是一种利用地热能源进行采暖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采暖方式。
在进行地暖设计时,有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需要考虑,以确保设计效果更加理想。
首先,地暖设计要点如下:1.整体布局:地暖采暖系统主要通过隐藏在地面下的地暖管路来完成,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房间的具体布局进行管路布置。
一般来说,地暖管路布置为螺旋状,可以确保热能更加均匀地传导到每个房间。
2.温度控制:地暖系统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来实现。
在设计时,应该合理安排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以保证温度的精确控制。
同时,温控器应该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进行智能调节,达到节能的效果。
3.保温材料:地暖系统中的保温材料的选取也非常关键,可以选择导热性能好、保温效果良好的材料,如聚乙烯材料。
这样可以减少能量的损失,使得地暖系统更加高效。
4.管道施工方式:地暖管道的施工方式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施工适用于新建项目,湿法施工适用于旧楼改造。
在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并做好施工过程的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5.隔音处理:地暖系统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特别是在室外机组运行时更为明显。
因此,要加强对地板和墙壁的隔音处理,以减小噪音对生活的影响。
其次,地暖设计需注意以下事项:1.设计规范:地暖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如国家采暖设计规范等,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暖气面积:地暖系统的暖气面积需结合房间实际面积进行合理计算,避免面积过大或过小导致温度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3.供暖能源:地暖系统采暖所需的能源可以选择不同的热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电等。
在设计时需考虑能源的可靠性、环保性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能源供应方式。
4.防水防漏:地暖管道安装过程中需要做好防水防漏处理,防止漏水对房屋和地板造成损坏。
此外,还要做好管道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管道是否存在问题。
5.地板选择:地暖对地板材料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选择导热性能好、稳定性高的地板材料。
地暖设计参数范文

地暖设计参数范文
1.地暖系统的类型:地暖系统一般可以分为水暖地板和电地暖两种类型。
水暖地板利用热水循环输送热量,适用于大面积的地暖系统;电地暖则通过电流流过伏特材料产生电热效应,适用于小面积的地暖系统。
2.地暖系统的供热面积:地暖系统的供热面积需要根据房屋的面积和结构进行合理的确定。
一般来说,地暖系统的供热面积不应该小于房间的实际使用面积,而且还需要根据房屋的保温性能和使用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3.地暖系统的布管间距:地暖系统的布管间距需要根据地板的材料和厚度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地板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布管间距就可以相应的增大;反之则需要减小布管间距,以提高供热效果。
4.地暖系统的水温及流量:地暖系统的水温和流量需要根据地暖系统的类型和使用需求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水暖地板的供热水温为40-50摄氏度之间,流量为0.2-0.3升/分钟,而电地暖的供热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5.地暖系统的控制方式:地暖系统的控制方式需要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和需求来确定。
可以选择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或智能控制等方式,以实现快速舒适、节能高效的供热效果。
6.地暖系统的保温材料:地暖系统的保温材料需要选择导热性能好、耐久性强、防潮防霉等特性的材料。
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乙烯发泡板、挤塑板等。
7.地暖系统的排气、排水和维护:地暖系统的排气、排水和维护工作也需要考虑在设计参数中。
合理的排气可以提高地暖系统的热工性能,正确的排水和维护可以延长地暖系统的使用寿命。
总之,地暖设计参数需要根据不同的房屋结构、使用需求和地暖系统类型进行综合考虑和确定,以实现舒适、高效的供热效果。
地暖设计方法与计算

地暖设计方法与计算地暖(Floor Heating)是一种通过将热水或电热器放置在地板下,利用地板作为辐射热源来加热室内空间的一种暖气系统。
地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供暖面积:首先需要确定要供暖的区域的面积,包括客厅、卧室、厨房等,根据不同的房间使用情况和热负荷要求来确定供热的面积。
2.计算热负荷:热负荷是指地暖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主要与房屋的保温性能、气候条件、室内外温差、人员数量等相关。
根据热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所需供暖的能量。
3.供暖介质选择:地暖系统的供暖介质可以是热水或电热器。
热水地暖系统通过热水循环来传递热量,需要考虑水的温度、流速等参数;电热地暖系统则通过电热器发热,需要考虑功率、电流等参数。
4.管道敷设设计:对于热水地暖系统,需要设计合理的管道敷设方案,包括管道长度、管径、管道布置等。
一般地暖系统的供暖管道采用椭圆形或圆形,为了实现更均匀的供暖效果可以采用螺旋管布置。
5.供暖系统循环设计:地暖系统循环设计包括循环泵的选型和管道布置,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循环阻力,以保证热水的均匀供应。
6.温控设计:地暖系统一般需要设置温控设备,如室内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等,以实现自动调节供暖温度的功能。
温控设计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要求和系统联动设计。
7.安全设计:地暖系统的安全设计包括防火、漏水、过热保护等,需要设计合理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供暖过程的安全性。
地暖系统的计算和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保温性能、使用需求等因素,可参考国家暖通标准和地暖系统设计手册进行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地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和安全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专业的暖通设计软件来进行具体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地暖设计知识点

地暖设计知识点地暖是一种利用地板作为散热面的供暖方式,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地暖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供暖系统选择在进行地暖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供暖系统。
常见的供暖系统包括水暖系统、电暖系统和混合供暖系统。
水暖系统是一种成熟且稳定的供暖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电暖系统无需铺设管道,安装方便,适用于小型建筑;混合供暖系统是水暖系统与电暖系统的结合,可以兼顾两者的优点。
二、散热面积计算散热面积是地暖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供暖效果。
一般来说,散热面积的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的尺寸、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所需的供暖温度等因素。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热负荷法和室内平衡温度法。
通过准确计算散热面积,可以保证地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管道布置设计地暖系统的管道布置对供暖效果有直接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暖系统采用螺旋式布管方式,即将管道弯曲后均匀地铺设于地板下方。
为了达到均匀散热的效果,管道间距、弯曲角度等参数需要合理设计,避免管道的重叠或交叉。
四、温控系统设置温控系统是地暖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可以实现供暖的智能化控制。
常见的温控系统包括室内恒温控制和地域恒温控制。
室内恒温控制是通过在室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并调节供暖系统运行状态。
地域恒温控制是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设置,通过预设的温度曲线来控制供暖系统的运行。
五、保温层设计保温层是地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供暖效果和节能有着重要作用。
一般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等材料进行保温层的铺设。
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的保温要求来确定,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六、安全防护设计地暖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是保证使用安全的关键。
首先需要保证地暖系统的管道、阀门等部件的质量可靠,避免漏水或破裂等问题。
其次,在地暖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和漏电测试,确保系统的完好性和使用安全。
总结:地暖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尺寸、气候条件、供暖效果等多个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13 供热系统水力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而 水力不平衡是造成供热能耗浪费的主要原因之 一,同时,水力平衡又是保证其他节能措施能 够可靠实施的前提,因此对系统节能而言,首 先应该做到水力平衡,而且必须强制要求系统 达到水力平衡。
3、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
3.1.1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 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 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 采用35℃~45℃。 3.1.1条文说明:本条从地面辐射供暖的安全、寿命和 舒适考虑,规定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从舒适 及节能考虑,地面供暖供水温度宜采用较低数值, 国内外经验表明,35℃~45℃是比较合适的范围。 保持较低的供水温度,有利于延长化学管材的使 用寿命,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感;控制供回 水温差,有利于保持较大的热媒流速,方便排除 管内空气,也有利于保证地面温度的均匀。故作 此推荐。
地暖设计相关知识点
1m扬程 = 10Kpa = 10,000pa = 0.1bar(巴) 热力学三种传热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总阻力=沿程阻力x1.3
热负荷(KW)=G x Cp x △T 水量(L)x定压比热容(4.19KJ/(kg*℃))x温差(℃)/加热时间(s) 1焦耳(J)=1瓦特*秒(W*s)
3.5.13 每个环路进、出水口,应分别于分水器、集 水器相连接。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 宜大于0.8m/s。每个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 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设 置可关断阀门。 3.5.15 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 阀。 3.5.16 加热供冷管出地面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时, 其外露部分应加黑色柔性塑料套管。
3.1.10 地面上的固定设备或卫生器具下方,不应布 置加热供冷部件。 3.1.10条文说明:应考虑尽量避免覆盖遮挡,在固 定设备或卫生器具下方不应布置加热电缆、加 热管,同时应尽量选用有腿的家具,以减少局 部热阻。 3.1.11 采用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时,生活给水管道、 电气系统管线等不得与地面加热供冷部件敷设 在同一构造层内。
3.6.2条文说明: 该计算方法引自俄罗斯1999年出版的 设计与施工规范《采用铝塑复合管供暖系统的设 计与安装》。该方法是专门针对铝塑复合管制定 的,其他塑料管材可参照计算。计算公式中引入 了水的流动相似系数,使比摩阻公式适合于整个 湍流区,同时管道内径计算公式考虑了管径与壁 厚的制造公差,因此水力计算节能更加符合实际。 该方法还给出了铝塑复合管常用的局部阻力系数, 为局部阻力的计算提供了条件。 5.9.2条文说明:设止水墙目的是防止卫生间积水渗入 绝热层,并沿绝热层渗入其他区域。
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条文说明
8.3.5 系统的热力失均和水力失调是影响房间舒适 和采暖系统节能的关键。本条强调进行水力计算, 力求通过调整环路布置和管径达到系统水力平衡。 当确实不能满足水力平衡要求时,也应通过计算 才能正确选用和设置水力平衡装置。
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条文说明
壁挂炉内置水泵参数
外置水泵选型样本
外置水泵选型样本
外墙内表面不得小于100mm, 与内墙距离宜为200mm~300mm。距卫生间墙 体内表面宜为100mm~150mm。 3.5.11 加热供冷管和输配管流速不宜小于0.25m/s。 3.5.11条文说明:加热管和输配管的敷设是无坡度 的,因此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25m/s,以保证空 气能够被水流带走并在集水器处排除。住宅卫 生间等一些流量较小的支环路,如不满足流速 要求,可将2个房间串联以加大流量,或选择较 小直径的管道。常用的水流速为(0.25~0.5) m/s。
3.3.2全面辐射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可降低2℃。全面辐 射供冷室内设计温度可提高0.5℃~1.5℃。 3.5.5 分支环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的相同管径的各环路 长度宜接近;现场敷设加热供冷管时,各环路管 长度不宜超过120m;当各环路长度差距较大时, 宜采用不同管径的加热供冷管,或在每个分支环 路上设置平衡装置; 2 每个主要房间应独立设置环路,面积小的附属房 间内的加热供冷管、输配管可串联;
3.2.2 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或与不供暖供冷 房间相邻的地板作为供暖供冷辐射地面时,必 须设置绝热层。 3.2.2条文说明:强制性条文。为减少辐射地面的 热损失,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供 暖房间相邻的地板,必须设置绝热层。
3.2.4 地面辐射供暖面层宜采用热阻小于0.05㎡〃K/W 的材料。 3.2.4条文说明:面层热阻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地面的 散热量,实测证明,在相同供热条件和地板构造 的情况下,在同一个房间里,以热阻为0.02㎡ 〃K/W左右的花岗石、大理石、陶瓷砖等作面层 的地面散热量,比以热阻为0.10㎡〃K/W左右的木 地板为面层时要高30%~60%;比以热阻为0.15㎡ 〃K/W左右的地毯为面层时要高60%~90%。由此 可见,面层材料对地面散热量的巨大影响。为了 节省能耗和运行费用,采用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方 式时,要尽量选用热阻小于0.05㎡〃K/W的材料做 面层。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适宜采用瓷砖或石 材等热阻较小的面层,不适宜采用架空木地板面 层。
3.6.7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分水器、集水器环路 的总压力损失不宜大于30kPa。 5.4.4 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距离墙最近的加热管 与墙面间距宜为100mm;每个环路加热管总长 度与设计图误差不应大于8%。 5.4.5 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供冷管及输配管不应 有接头。在铺设过程中管材出现损坏、渗漏等 现象时,应当整根更换,不应拼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