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化知识成果大全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简表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简表
(4)明清:传教士把西方的地理著作介绍到中国。(P146)
6.农学、手工业论著
(1)战国: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唾制造工艺,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2)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李煜
苏轼
《念奴娇》《水调歌头》
辛弃疾
《菩萨蛮》
柳永
《雨霖铃》
李清照
陆游
《钗头凤》
世俗文学
话本
对戏剧小说很有影响。


杂剧
关汉卿
《窦娥冤》
散曲
绘画
风俗画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之作。
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简表
领域
著作
类别
朝代
作者
主要内容
价值和影响
科学技术
古典科技巨著
《本草纲目》
药物学
明朝
李时珍
春秋战国文化成就简表
领域
时期
成就
内容
价值
文学
春秋
《诗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
战国
《离骚》
新的体裁“楚辞”
屈原四大名人之一
艺术
绘画
《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帛画
青铜
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4)明朝: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和工具,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被国外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及人物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及人物

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可谓是举世无双。

以下将为大家列举我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及相关人物。

1. 指南针--许旌2. 火药--徐伟3. 洪武制--严思逢4. 灯笼--薛福成5. 调羹--杨仁成6. 天球仪--郑介奚7. 丝绸--范蕙8. 晴雨表--王恭9. 沉钟--陶憬10. 地动仪--张衡11. 针灸--华佗12. 黄鹤楼--崔珏13. 筒车--马钧14. 蠡--文挥15. 床榻--南宫子云16. 悬索桥--鲁班17. 船舵--郑当18. 控温酒壶--郑熊19. 开门挂锁--郑夷20. 或果--周至21. 葫芦--仍迎归22. 神锄--郤缺23. 古琴--师旷24. 轮船--郦轭25. 寒铁叶--桓良26. 采红菱--荆轲27. 啮耳螗--毛遂28. 举足轻重--白起29. 熊罴--杨朱30. 捉泥龟--尉缭31. 矩形土台--刚哙32. 掘井机--鼓子33. 水车--曹经34. 硴胡通匠-鬻子35. 穿丝猬--鬼谷子36. 磨盘--惠施37. 魏龙窟--鳝人38. 坤传宝--缪至39. 捶磨机--罏斯40. 阳翵--数台41. 三脚蒲--墨子42. 锡虚可胜--甘哩43. 瓮舟--输子44. 巧马--题焉45. 拐链匣--筚路46. 弑足--公孙龙47. 上约--索之48. 宗周颠倒--荀 sichu49. 橼臼--胜子50. 能声器--寻击51. 过我,贤我--纣产52. 苴族炎里--伊尹53. 旫旫旫旫旫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54. 跪立--郑望55. 项目排名--刚禅56. 新曲得--张仪57. 乫乫--郑何58. 不丅之水--驺仑59. 凡鸟--长筦60. 茅屋为礄--马服61. 喇喏--扬62. 表字--繇63. 犯之齿--武子64. 拭秽--景巧65. 蓦荃--瞿延66. 四悼朔--谈季67. 初问范--吴人68. 衂术--市人69. 恒喪--范处70. 吊朔吏--诸君71. 係其目--愻小72. 嘒劳--示徙73. 鞅仆--鞅仆74. 是杠--析晋75. 酩酊--鞠绬76. 犹为湜吕--太公77. 石谞和歌--义渠78. 天慊--无尽79. 室自无天--同未央80. 就踽--官人81. 扶醉--同不迁82. 依物不摇--伯乐83. 弗石--姑射84. 参天九层--壹为85. 尘兹--徵凯86. 虚言止--太震87. 切缣--蹇叔88. 指法--谈赐以上即为我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及相关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成就一、秦: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修筑长城;3、制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4、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5、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6、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7、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8、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9、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10、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11、麦积山石窟始开凿于后秦,后经过历代建造成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二、两汉时期:1、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最高结晶,对我国的文化事业,乃至世界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2、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3、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4、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5、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6、《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7、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8、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9、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他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10、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三、三国时期:1、三国魏马钧制造了指南车;2、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汇总

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汇总

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汇总
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千
百年来的智慧和文明。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进行简要的汇总。

一、儒家文化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以仁爱为中心,强调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论语》、
《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文化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无为而治,注重个体修养和内在的和谐。

《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经典,揭示了自然和宇宙的运行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文化
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
中国文化。

《金刚经》、《心经》等经典著作表达了的核心理念,
强调解脱、慈悲和智慧。

四、诗词文化
中国古代诗词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
的情感和思想。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五、书法文化
中国古代的书法以汉字为基础,通过艺术化的书写表达了审美
和情感。

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作品被誉为经典,书法艺术成
为中国古代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

六、戏曲文化
中国古代戏曲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京剧、昆曲、
豫剧等。

这些戏曲作品以话剧、歌唱和舞蹈为表现形式,展现了中
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念。

以上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简要汇总,这些文化传承了千百年
来的智慧和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古典文化概览

中华古典文化概览

中华古典文化概览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中华民族每一次经历磨难都能以更高的姿态回归,为什么,我认为这与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有关,自(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化作世间万物,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私、奉献、善良、包容、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在我们的血脉中静静流淌。

国家图书馆藏有27万余册中文善本古籍,160多万册普通古籍。

今天,我们就来数一数历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经典(我认为作为华夏人都有必要知道这些文化典藏,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

01.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出现的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这两幅看似简单的图案,很可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易经也很有可能是受此启蒙而作,感兴趣的可以仔细看看,越看越有意思。

02.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尚书序》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

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所以,三坟一般指三皇之书(伏羲,神农,黄帝,天地人三皇),也有说易经之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为三坟,而五典则指五帝之书,八索即天皇伏羲氏的八卦之书(又说八索为《道索》、《政索》、《牧索》、《天索》、《地索》、《水索》、《山林索》,每索八篇,共六十四篇)。

九丘即九州之志(上古时期祖先将神州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共九州)。

八卦03.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失传。

能够读懂四书五经之人,再学而时习之,想不成才都难。

而古人对文人的定义好像除了熟读四书五经,还要通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所以,我认为古代的文人墨客随便拉来一个可能都比当今的读书人有文化。

04.医书黄帝内经:以医学为中心,涉及了天文学、历算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及哲学等多种学科,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国历代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历代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历代科技文化主要成就(一)夏商周炎黄子孙创奇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奴隶社会夏商周,始有文化与科技。

夏朝已经有历法,人们开始用铜器。

商朝发明甲骨文,记载日食与月食。

商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造型奇。

工艺高超花纹秀,青铜铸造兴盛期。

西周织机能提花,前776(年)月食记。

(二)春秋春秋文化发达始,《诗经》最早诗歌集,全书三百零五篇,多为西周春秋诗。

道家老聃《道德经》,儒家学派孔子始;大军事家名孙武,《孙子兵法》早著世;九九乘法口诀表;慧星早欧两千余;发明创造数鲁班,攻城器械木云梯,木人木鸟木车马,后世木工尊祖师。

(三)战国战国时期数七雄,屈原《离骚》负盛名,《孙膑兵法》名著作,司南指向已发明。

神医扁鹊反迷信,望、闻、问、切诊疾病,丸、散、膏、丹汤药液,华夏中医祖师称。

《黄帝内经》经典书,病理病侯三百种。

驰名中外都江堰,设计主持秦李冰。

1 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三十七次日食测,鲁国三十三次证。

魏人石申楚甘德,《甘石星经》定恒星,八百恒星书中载,一百三十位测定。

天文历法利农业,春夏秋冬季分清。

思想学派各主张,墨、儒、道、法百家争。

古代文化瑰宝最,宴乐铜壶铜编钟。

(四)秦朝前221(年)秦统一,筑接燕赵城万里,统一字币度量衡,秦兵马俑世奇迹。

(五)汉朝前202(年)西汉立,两汉长达四百余,文化科技成就多,各族经济有联系。

《史记》巨著司马迁,叙史黄帝——汉武帝。

《九章算术》专书著,二百四十六个题。

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找价便宜。

天文历法张衡精,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

“医圣”尊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理。

华佗最早麻醉术,创造体操“五禽戏”。

王充唯物著《论衡》,自然现象日、月食。

刘邦建汉王莽败,班固《汉书》断代史。

(六)三国东汉结束三国续,魏蜀吴国三鼎立,科技文化促交流,发展生产与经济。

马钧翻车指南车,攻城输转发石机。

2 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钟繇精心研书法,隶书转化楷字体。

历史文化: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

历史文化: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

历史文化: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一、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

在古代,中国经历了不同朝代和王朝的兴衰更替,积累了丰富的文明成就。

本文将着重介绍古代中国在科技、艺术、哲学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二、科技成就1. 四大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书写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便捷。

•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使得航海活动能够准确导航,对于海上贸易和地理探索起到重要作用。

•火药:火药的发现对军事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进了繁荣的国际贸易。

•印刷术:木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提高了书籍制作速度和效率,推动了文化传承与普及。

2. 工程建设•长城:作为古代工程建设的杰作,长城展现出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劳动力。

•运河:多条运河的修建改善了水运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地区间的联系。

三、艺术成就1. 绘画•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以表现大自然景观为主题,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平衡。

•人物画:古代中国绘画讲究神韵写意,强调形神兼备。

2. 文学•诗词: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诗词鼎盛时期,李白、杜甫、苏轼等众多文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小说:《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小说展示了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3. 戏曲•京剧:京剧是中国最著名戏曲之一,结合音乐、舞蹈、唱腔和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歌剧。

四、哲学思想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孝道、礼仪,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社会秩序。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宇宙的无为而治,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

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以兼爱为核心价值观,反对战争和暴力。

五、结语古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突出成就,在工程建设和文化艺术方面也有着独特贡献。

这些成就影响了不只是古代中国,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保留并传承这些文明成就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塑造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荟萃「最新」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荟萃「最新」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荟萃「最新」一、文史典籍:“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今山东省),西岳华山(今陕西省),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xx米,被誉为“塞外第一山”。

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

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中岳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例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例:汉贾谊《过秦论》:1、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文化知识成果大全中国历代文化知识成果大全一、春秋战国文化总体特征:文化异常繁荣。

1、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2、文学艺术,百花竞艳;3、科学技术有很大发展,不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思想方面:一、老子和《道德经》1、李耳、又称老聃,春秋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2、其主张:(1)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2)《道德经》包含着辩证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着,互相依存、不断变化的。

二、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1、孔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2、其主张:思想方面(1)主张实行“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2)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3、著作:《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三、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儒家、墨家实力最强,道家其次。

1、原因(背景):社会的大变革;许多思想家发表不同见解;2、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3、儒家(1)孟子的主张:①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②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③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2)荀子的主张:①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星坠日食等都是自然变化,而有一定的规律;具有唯物主义思想;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人定胜天。

4、道家老子的主张:①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的不公平社会现象;②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5、法家(1)韩非子法家创始人韩国人《韩非子》学说被秦始皇所采纳(2)其主张: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

改革不必因特循守旧;②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法不阿贵”。

《二》文学方面1、《诗经》和屈原(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体裁分为:风、雅、颂;(2)屈原:是我国伟大诗人,采用楚国方言,创造“楚辞”;代表作《离骚》;2、诸子散文(1)孟子:特点:刚柔相济;(2)庄子:特点:;文字优美,想象丰富;代表作:《秋水》《逍遥游》《三》艺术1、绘画:长沙楚墓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2、青铜器: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3、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器。

《四》天文和物理1、天文(1)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2)春秋时,已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3)战国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2、物理(1)《墨经》光学八条;《五》医学——名医扁鹊1、脉学之宗;2、四诊法——望、闻、问、切.二、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秦汉文化的地位:是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秦汉文化的特点:1、统一和多样化的有机结合;(1)统一:秦“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2)多样化:秦汉是个多民族的国家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原因: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造纸术、《九章算术》、天文和医学4、气势恢弘大一统的帝国、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史记》(三)先进的科学技术——天文、数学、医学、造纸1、天文历法(1)汉武帝时,制订出第一部完整的历书“太阳历”;(2)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世界最早;(3)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2、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3、医学:(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2)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3)东汉末年的华佗(神医),发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张仲景(医圣)的《伤寒杂病论》4、造纸术(1)西汉发明最早的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地图纸;(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候纸(3)造纸术的传播:东传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非洲和欧洲。

(四)哲学与宗教哲学:董仲舒(西汉)、王充(东汉); 宗教:佛教和道教1、董仲舒的主张:(1)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2)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禁止其他学说;(3)建立太学等学校,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4)倡导儒学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唯心思想2、王充——《论衡》(1)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物质;(2)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提倡薄葬3、佛教(1)传入:西汉末年; (2)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建造白马寺.4、道教(1)道教的形成:神仙方术和道家学说相结合;(2)《太平经》(五)史学的巨大成就1、司马迁与《史记》——西汉(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内容: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叙述了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2、班固与《汉书》——东汉(1)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2)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六)文学的新成果1、赋(1)特点:(2)代表: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班固《两都赋》3、乐府诗(七)雕塑与绘画1、雕塑——秦始皇兵马俑(陶塑);2、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彩色帛画.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技、宗教、文学和艺术(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1、数学:(1)刘徽魏晋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2)祖冲之南朝精确圆周率到七位比外国早近1000年《缀术》数学知识小结:(1)东汉《九章算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

(2)刘徽和祖冲之的成就2、农学: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农牧业的生产经验、食品加工和贮藏和野生植物的利用.农学知识小结:(1)北朝: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农牧业的生产经验、食品加工和贮藏和野生植物的利用(2)明清时,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成就和欧洲的水利技术和工具3、地理学(1)西晋裴秀地图学家《禹贡地域图》和绘制地图的原则;(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集历史、地理、文学的综合地理著作)(二)宗教——道教、佛教的传播和反佛1、道教:东晋葛洪改造道教;萧梁时,陶弘景建立起神仙体系.2、佛教:魏晋南北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较道教和佛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为封建统治服务;麻痹人民;不同点:宣传的教义不同.3、佛教盛行的危害(1)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2)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人民血汗;(3)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加重农民负担;4、反佛(1)南朝齐梁范缜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理论上打击佛教;(2)《神灭论》形神统一(3)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两次灭佛(三)承上启下的文学1、诗歌:类型: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体2、“建安文学”曹操父子风格??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3、陶渊明东晋风格《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诗》4、乐府诗(民歌)南北朝南方风格:编绵婉转,多写爱情《采桑度》北方风格:慷慨激昂,恋歌、牧歌和战歌《敕勒歌》和《木兰辞》(四)大放光彩的艺术___(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1、书法:(1)蔡邕东汉末年(2)钟繇曹魏隶书——楷书(4)王羲之东晋“书圣”《兰亭序》和《黄庭经》(5)王献之东晋与王羲之合称为“二子”2、绘画——带有宗教色彩(1)曹不兴三国吴国人佛像画的始祖(2)顾恺之东晋人擅长画人物《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3)雕塑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四、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一)隋唐时期文化发达的特点及原因特点:全面繁荣,辉煌灿烂,光照四邻;原因: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基础);2、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有利氛围)3、民族交往密切,促进文化互相交流、融合(民族色彩);中外往来频繁(吸收外来优秀成分)。

4、继承发扬历代传统文化(二)隋唐科学技术的新阶段1、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1)隋唐雕版印刷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2)唐中期已有火药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2、天文历法成就显著(1)僧一行制订《大衍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2)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测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3、医学的进步a. 孙思邈和《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b.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c.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4、建筑的成熟(1)隋朝宇文恺(首创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修建大兴城,成为唐都长安的基础;唐都长安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2)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诗歌的黄金时代1、初唐的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2、盛唐诗歌成就最大: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

3、李白、杜甫诗歌成就最高4、中唐白居易诗歌反映生活,《新乐府》是代表5、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咏诗史感人至深(四)多姿多彩的艺术1、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2、隋唐绘画(1)题材广泛,风格多彩多姿:(2)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线条运用,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

(3)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是杰出画家。

3、隋唐书法(1)汇合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创出新风格;(2)著名书法家有受王羲之影响的初唐三大家、盛唐颜真卿创立“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中唐柳公权创立“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怀素4、隋唐乐舞:(1)受西域和周边邻国影响,风格多样:(2)隋代九部乐,唐代十部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乐》;唐玄宗的《霓裳羽衣舞》高出众舞之上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一)宋元文化发展概况宋元时期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科技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进步起重要作用。

文学发展特点是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

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二)宋元的科学技术1、三大发明划时代发展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

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指南针在宋代普遍应用于航海。

13世纪西传。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南宋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上的新阶段。

2、沈括和《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内容:总结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学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