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失重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干燥失重测定。
责任:质检员实施本操作规程,检验室主任负责监督本规程正确执行。
程序:1.简述1.1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
主要指水分、结晶水及其它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1.2干燥失重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L)有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及干燥器干燥法,后者又分常压、减压两种。
1.3烘箱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品;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水分较难除尽的药品;干燥器干燥法适用于不能加热干燥的药品,减压可助水分的挥发。
2.仪器与用具2.1扁形称量瓶。
2.2烘箱最高温度300℃,控温精度±1℃。
2.3恒温减压干燥箱。
2.4干燥器(普通)。
2.5减压干燥器。
2.6真空泵。
3.试药与试液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硅胶、五氧化二磷或硫酸。
干燥剂应保持在有效状态。
4.操作方法4.1称取供试品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
分取约1g或该药品项下所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供试品平铺厚度不可超过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可超过10mm),精密称定。
干燥失重在1.0%以下的品种可只做一份,1.0%以上的品种应做平行试验两份。
4.2干燥除另有规定外,照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条件干燥。
干燥时,应将瓶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将瓶盖半开。
取出时须将称量瓶盖好。
4.3称重4.3.1用干燥器干燥的供试品,干燥后取出即可称定重量。
4.3.2置烘箱或恒温减压干燥箱内干燥的供试品,应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30~60分钟),再称定重量。
4.4恒重称定后的供试品按(4.2~4.3)操作,直至恒重。
5.注意事项5.1供试品如未达规定的干燥湿度即融化时,应先将供试品于较低的温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
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干燥失重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各种干燥失重的测定。
3.责任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简述4.1.1.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
减失的重量主要是水、结晶水及其他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
由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4.1.2.干燥失重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L)常采用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及干燥器干燥法,后者又分常压、减压两种。
4.1.3.烘箱干燥法适用于对热较稳定的药品;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对热较不稳定或其水分较难除尽的药品;干燥器干燥法适用于不能加热干燥的药品,减压有助于除去水分与挥发性物质。
4.2.仪器与用具4.2.1.扁形称量瓶。
4.2.2.烘箱控温精度±1°C。
4.2.3.恒温减压干燥箱。
4.2.4.干燥器(普通)、减压干燥器。
4.2.5.真空泵。
4.2.6.分析天平感量0.1mg。
4.3.试药与试液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硅胶、五氧化二磷或无水氯化钙。
恒温减压干燥箱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
干燥剂应保持在有效状态,硅胶应显蓝色,五氧化二磷应呈粉末状,如表面呈结皮现象时应除去结皮物。
无水氯化钙应呈块状。
4.4.操作方法:4.4.1.称取供试品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
称取约1g或各种品种项下所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温的扁形称量瓶中(供试品平铺厚度不可超过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可超过10mm),精密称定。
干燥失重在1.0%以下的品种可只做一份,1.0%.以上的品种应同时做平行实验两份。
4.4.2.干燥除另有规定外,照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条件干燥。
干燥时,应好将瓶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将瓶盖半开,取出时需将称量瓶盖好。
4.4.3.称重4.4.3.1.用干燥器干燥的供试品,干燥后即可称定重量。
4.4.3.2.置烘箱或恒温减压干燥箱内干燥的供试品,应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30~60min),再称定重量。
干燥失重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范围: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下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1.简述1.1 样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
主要指水分、结晶水及其它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1.2 干燥失重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L)有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及干燥器干燥法,后者又分常压、减压两种。
1.3 烘箱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品;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于水分较难除尽的药品;干燥器干燥法适用于不能加热干燥的药品,减压可助水分的挥发。
2.仪器与用具2.1 扁形称量瓶2.2 烘箱最高温度 300℃,控温精度±1℃。
2.3 恒温减压干燥箱2.4 干燥器(普通)2.5 减压干燥器2.6 真空泵3.试药与试液3.1 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硅胶、五氧化二磷或硫酸。
2.2 干燥剂应保持在有效状态。
4.操作方法4.1 称取供试品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
分取约1g或该药品项下所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供试品平铺厚度不可超过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可超过10mm),精密称定。
干燥失重在1.0%以下的品种可只做一份,1.0%以上的品种应做平行试验两份。
4.2 干燥除另有规定外,照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条件干燥。
干燥时,应将瓶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将瓶盖半开。
取出时须将称量瓶盖好。
4.3 称重4.3.1 用干燥器干燥的供试品,干燥后取出即可称定重量。
4.3.2 置烘箱或恒温减压干燥箱内干燥的供试品,应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30~60分钟),再称定重量。
4.4恒重称定后的供试品按(4.2~4.3)操作,直至恒重。
5.注意事项5.1 供试品如未达规定的干燥温度即融化时,应先将供试品于较低的温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
干燥失重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干燥失重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二部)2 定义:药品的干燥失重是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失去的重量,主要是指水分、结晶水,亦包括其它挥发性的物质减失的重量。
3 原理:在常压和规定温度下,用电热恒温干燥箱将供试品干燥至恒重。
4 检验操作方法4.1 应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供试品。
4.2 仪器及用具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1扁形称量瓶2个干燥器1个4.3 操作方法4.3.1 用电子天平精密称取供试品1~2g(如颗粒较大,迅速研成2mm以下的颗粒),置与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恒重的称量瓶中,使供试品平铺瓶底,厚度不超过5mm,如为疏松物质,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将称量瓶放入洁净的干燥器中,瓶盖半开或置瓶旁,放入规定温度(±2℃)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4.3.2 取出后迅速盖好瓶盖,放入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内放20~30分钟,迅速精密称重(放置时间与称重顺序与空称量瓶一致)。
4.4 计算干燥失重%= m1-m2 ×100%m1-m0式中:m0—空称量瓶质量,g ;m1—干燥前称量瓶和供试品质量,g ;m2—干燥后称量瓶和供试品质量,g 。
5 注意事项5.1干燥器内的变色硅胶使用过程中,如蓝色变为粉红色,应将硅胶置105~110℃烘箱内烘烤2小时以上,至蓝色后,取出稍冷,置干燥器内。
5.2 每个干燥器内放入称量瓶不得超过6个。
5.3 供试品如未达到规定干燥温度即熔化时,应先将供试品置于较低温度中干燥,除去大部分水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
6 附注恒重:除另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
干燥失重检查操作规程QC-TY-SOP026-00

目的:制定水分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要求,确保检验操作规范。
范围:适用于物料水分的检测。
责任:检验员。
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Ⅷ L部分程序:1 仪器和设备1.1 天平:感量0.1mg。
1.2 电热恒温干燥箱。
1.3 干燥器(内附有有效硅胶干燥剂)。
2 分析步骤取洁净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 ℃~105 ℃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1.0 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 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恒重。
称取1 g或各品种下规定的重量试样(精确至0.0001 g),放入此称量瓶中(如试样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磨细至颗粒小于2 mm,不易研磨的样品应尽可能切碎),试样厚度不超过5 mm,如为疏松试样,厚度不超过10 mm,加盖,精密称量后,置101 ℃~105 ℃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 h~4 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后称量。
然后再放入101 ℃~105 ℃干燥箱中干燥1 h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 后再称量。
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恒重。
注:两次恒重值在最后计算中,取最后一次的称量值。
3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的水分的含量按式(1)进行计算。
(1)式中:X ——试样中水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m1 ——称量瓶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2 ——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m3 ——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水分含量≥1 g/100 g时,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水分含量<1 g/100 g时,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
干燥失重检验步骤

干燥失重检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1、确定试样:根据试验目的,确定试样类垮及试样重量,试样重量应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2、烘烤温度和时间:根据试样的类别和品质,确定烘烤温度和时间等。
3、试箱、重量平衡器、烘箱:确定烘箱的型号和能耗,以及重量平衡器的精度。
4、烘箱内的烘干仪:检查温度曲线是否正常,温度是否稳定,温度分布是否均匀。
二、实验步骤
1、温度设定:将烘箱温度设定至所需要的温度,待温度稳定后,可开始实验。
2、重量校准:将重量平衡器放入烘箱,根据所用的重量平衡器的说明书,对重量平衡器进行校准,待校准后,可正式开始实验。
3、放置试样:将试样放置在重量平衡器上,称重得到试样的质量,记录其重量。
4、开始烘烤:烘烤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样品中的水分会在烘烤的过程中持续挥发,样品在烘烤中经历了温度曲线,可以检验烘烤曲线是否正常。
5、烘烤完成后:烘烤完成后,取出样品,将其重新称重。
12干燥失重测定法检验操作规程

12干燥失重测定法检验操作规程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干燥失重测定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确定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2.实验原理干燥失重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物质中水分含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样品置于高温条件下,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然后经过称量样品质量的变化来计算水分含量。
3.实验仪器与试剂3.1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样品的质量变化。
3.2恒温干燥箱:用于提供稳定的高温环境。
3.3烧杯:用于放置样品。
3.4干燥剂:用于吸收干燥箱中的水分,保持环境湿度低。
4.实验步骤4.1样品准备将需要测定水分含量的样品取出,根据需要将样品研磨成适当粒度大小或切碎成均匀颗粒。
4.2干燥失重测定4.2.1打开恒温干燥箱,将其温度设置为所需温度(通常为105°C)。
4.2.2取一只干净的烧杯,称量其质量M14.2.3将适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并重新称量烧杯与样品的质量M24.2.4将烧杯和样品放入预热好的恒温干燥箱中,观察样品的颜色变化和水分蒸发情况,同时打开干燥箱内的抽湿机,帮助去除水分。
4.2.5定时取出样品,放置冷却后,再次称量烧杯与样品的质量M3,直至连续三次质量变化不超过0.002g,认为样品达到恒定质量。
5.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5.1数据记录记录每次称量样品之前和之后的质量,并记录称量所用的时间。
5.2数据处理5.2.1计算样品的初始质量(M2-M1)。
5.2.2计算样品的最终质量(M3-M1)。
5.2.3计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样品的最终质量/样品的初始质量)。
6.实验注意事项6.1实验操作要规范,严格按照步骤进行。
6.2干燥箱内的温度要稳定,保持在所需温度。
6.3烧杯和天平要保持清洁,避免杂质的干扰。
6.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滑倒等意外事故。
7.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干燥失重测定法得到的水分含量结果可以用于对样品品质的评估和其他分析实验的准确性调整。
同时,根据测定结果还可以针对样品合理地调整加工工艺或贮存条件,以保证样品的质量。
干燥失重测定法操作规程

干燥失重测定法操作规程
1.实验准备:
a.准备好干燥箱、称量器具、烧杯等实验设备。
b.将待测样品准备好,确保样品的数量足够进行测定,并且符合实验
要求。
c.清洁和校准实验设备,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称量样品:
a.使用准确的称量器具,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样品。
b.将样品称量到预先称好的烧杯中,并记录下样品的质量。
3.干燥样品:
a.将烧杯放入预热好的干燥箱中,并以一定的温度进行干燥。
b.注意干燥的温度不要过高,以避免样品的烧损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c.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和要求的精度,设定合适的干燥时间。
4.冷却和称量:
a.将经过干燥的样品取出,将其置于钢质或铝质的冷却器中,使其迅
速冷却到室温。
b.冷却后,立即使用准确的称量器具称取样品的质量,并记录下质量。
5.计算结果:
a.根据样品的质量和烧杯的质量计算出样品的干燥质量差(即干燥失重)。
b.通过干燥失重和样品初始质量之间的差异计算出样品的含水量。
c.计算并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进行验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清洁和保存:
a.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b.将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进行整理和保存,以备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参考。
以上为干燥失重测定法的详细操作规程。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认真阅读并熟悉实验原理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应进行重复实验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验证。
同时,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技巧和安全事项,以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燥失重检查标准操作
规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山东康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干燥失重标准操作规程编号:
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检验室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目的:建立一个干燥失重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操作。
范围:适用于干燥失重测定的操作。
责任:检验操作人员负责实施。
内容
1.简述
药品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
减失的重量主要是水,结晶水及其它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由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干燥失重测定法常采用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及干燥器干燥法,后者又分常压,减压两种。
烘箱干燥法适用于对热较稳定的药品;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对热较不稳定或其水分较难除尽的药品;干燥器干燥法适用于不能加热干燥的药品,减压以助于除去水分与挥发性物质。
2.仪器与用具
扁形称量瓶
烘箱控制精度±1℃
恒温减压干燥箱
干燥器(普通)、减压干燥器
真空泵
分析天平感量
3.试药与试液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或硅胶;恒温减
压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
干燥剂应保持在有效状态,硅胶应显蓝色,五氧化二磷应呈粉末状,如表面呈结皮现象时应除去结皮物。
无水氯化钙应呈块状。
4.操作方法:
称取供试品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取约1g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
瓶中(供试品平铺厚度不可超过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可超过10mm),精密称定。
干燥失重在%以下的品种可只做一份,%以上的品种应同时做平行实验两份。
干燥除另有规定外,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干燥。
干燥时,应将瓶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将瓶盖半开。
取出时须将称量瓶盖好。
称重
用干燥器干燥的供试品,干燥后取出即可称定重量。
用烘箱或恒温减压干燥箱内干燥的供试品,应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30~60分钟),再称定重量。
恒重:称定后的供试品按(~)操作,直至恒重。
5.注意事项
由于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根据《中国药典》凡例的规定,应取未经干燥的供试品进行实验,测定后再按干燥品计算,因而干燥失重的数据将直接影响含量测定的结果;当供试品具有引湿性时,宜将含量测定与干燥失重的取样放在同一时间进行。
供试品如未达规定的干燥温度即融化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先将供试品在低于熔点5~10℃的温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
采用烘箱和恒温减压干燥器干燥时,待温度升至规定值并达到平衡后(加热温度有冲高现象),再放入供试品,按规定条件进行干燥,同时记录干燥开始的时间。
减压干燥,除另有规定外,压力应在(20mmHg)以下。
并宜选用单层玻璃盖的称量瓶,如用玻
璃盖为双层中空,减压时,称量瓶盖切勿放入减压干燥箱内,应放在另一普通干燥器内。
减压干燥箱内部为负压,开启前,应注意缓缓旋开进气阀,使干燥空气进入,并避免造成气流吹散供试品。
初次使用新的减压干燥器时,宜先将外部用厚布包好,再行减压,以防破碎伤人。
装有供试品的称量瓶应尽量置于温度计附近,以免因箱内温度不均匀产生温度误差。
测定干燥失重时,常遇有几个供试品同时进行,因此称量瓶(包括瓶盖)宜先用适宜的方法编码标记,以免混淆;称量瓶放入烘箱内的位置以及取出放冷、称重的顺序,应先后一致,则较易获得恒重。
称定扁形称量瓶和供试品以及干燥后的恒重,均应准确至位。
6.记录与计算
记录干燥时的温度,压力,干燥剂的种类,干燥和放冷至室温的时间,称量及恒重数据,计算和结果等。
计算:
干燥失重%=%100)(1
321⨯-+W W W W 式中:W 1为供试品的重量(g );
W 2为称量瓶恒重的重量(g );
W 3为(称量瓶+供试品)恒重的重量(g )。
7.结果与判定:计算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进行修约,使其与标准中规定限度的有效数位一致。
其数值小于或等于限度时,判为符合规定;大于限定值时,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如规定为高低限度范围时,而测得的数值介于高低限度范围之内时,判为符合规定。
8.附注
干燥至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在规定条件下连续两次干燥后称重的差异在以下;干燥过程中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