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生物中考试卷
2017年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景博中学中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景博中学中考生物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013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气管、肺泡、支气管B.气管、支气管、肺泡C.支气管、肺泡、气管D.肺泡、支气管、气管2.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A.大肠B.食道C.胃D.胰腺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一些必备的急救技巧,是中学生完成学习后必须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请根据生物学常识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某人小腿受伤,流出暗红色血液,可用包扎近心端辅助止血B.不喜欢吃蔬菜,天天吃烧烤类的食物,可以为人体增加营养物质C.抢救煤气中毒患者时,先关闭煤气泄漏口,再将病人转移至通风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D.为了防止禽流感的传染,我们不要吃鸡鸭等禽类的肉和蛋4.2017年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预防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政府、社团、民间组织“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从传染病的传播环节来看,结核病患者属于()A.传染源B.传播途径C.病原体D.易感人群5.“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关于青少年合理膳食做法正确的是()①粗细粮合理搭配②主副食合理搭配③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④饮食要定量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6.下列结构与尿液形成无关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7.用尖锐的东西挖耳屎容易导致耳聋,原因是()A.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伤B.听觉神经受损C.鼓膜受到损伤D.耳蜗受到损伤8.当人患感冒时,下列应对措施可取的是()①服用上次感冒时用的那种药②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买药服用③到药店购买OTC(非处方药)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④到药店购买R(处方药)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9.下列四幅图,表示了近视眼、远视眼成像以及矫正后的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办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10.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A.只有体循环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C.只有肺循环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二.识图题(本题共6分,[]内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关内容.)11.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心脏壁最厚的腔[ ] ,它是循环的起点,此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2)心室与心房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 .[10]中的血液经[ ] 运出心脏,输送到肺部毛细血管.(3)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则在心脏的[ ] 中最先发现一氧化碳.三.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4分)12.中学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加强锻炼、健康成长是每个中学生都需关注的.试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很重要的物质有、、.人体消化系统中体积最大的消化腺是,它分泌的消化液有助于的消化.(2)人体吸入的气体经呼吸道处理会变得清洁、湿润;如果用a.b.c 分别表示肺内、胸廓内和外界空气的气压,则膈肌收缩时,三处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因为白细胞具有的作用;身体某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该处血管的结构特点是.义务献血时,用止血带结扎上臂后,使前臂血管隆起的结构是;为病人输血时应以输为原则.(4)正常人血浆与原尿相比不含血细胞的原因是;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2017年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景博中学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013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气管、肺泡、支气管B.气管、支气管、肺泡C.支气管、肺泡、气管D.肺泡、支气管、气管【考点】CH:呼吸系统的组成.【分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解答】解: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因此PM2.5颗粒经过的结构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故选:B2.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A.大肠B.食道C.胃D.胰腺【考点】B6: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由口腔至肛门,为粗细不等的弯曲管道,长约9m,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和大肠等部分.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到肛门的一段,称为下消化道;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大、小两种.大消化腺有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则位于消化管壁内,如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解答】解:选项中大肠、食道和胃属于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而胰腺是消化腺,食物不会经过.故选:D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一些必备的急救技巧,是中学生完成学习后必须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请根据生物学常识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某人小腿受伤,流出暗红色血液,可用包扎近心端辅助止血B.不喜欢吃蔬菜,天天吃烧烤类的食物,可以为人体增加营养物质C.抢救煤气中毒患者时,先关闭煤气泄漏口,再将病人转移至通风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D.为了防止禽流感的传染,我们不要吃鸡鸭等禽类的肉和蛋【考点】CP:人工呼吸.【分析】此题考查有关身体保健,遇难抢救方面知识;同时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解答:【解答】解:A、某人小腿血管受伤,流出暗红色血液,是静脉血管出血可用包扎远心端辅助止血.A选项错误.B、蔬菜里面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烧烤食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B选项错误.C、抢救煤气中毒患者时,先将病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打120求救.C选项正确;D、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病的传染,我们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是预防传染病中的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的做法.D选项错误.故选:C4.2017年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预防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政府、社团、民间组织“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从传染病的传播环节来看,结核病患者属于()A.传染源B.传播途径C.病原体D.易感人群【考点】R3: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解答】解: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来看,结核病患者属于传染源.故选:A5.“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关于青少年合理膳食做法正确的是()①粗细粮合理搭配②主副食合理搭配③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④饮食要定量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考点】BA:关注食品安全.【分析】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据此解答.【解答】解: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正确;②主副食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②正确;③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因此不能只吃自己喜爱的食物,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③错误;④合理膳食要求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④正确;⑤晚餐不易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晚上活动较少,对能量的需要较少,故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D错误.故选:A.6.下列结构与尿液形成无关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考点】D4:尿液的形成.【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与尿液形成有关的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而输尿管功能是输送尿液与尿液形成无关.故选:D7.用尖锐的东西挖耳屎容易导致耳聋,原因是()A.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伤B.听觉神经受损C.鼓膜受到损伤D.耳蜗受到损伤【考点】EM:耳的保健.【分析】耳聋有两种类型: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是由于外耳道堵塞或鼓膜、听小骨受损,造成声波无法传到内耳而引起的;神经性耳聋是因为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而引起的.【解答】解: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故选:C.8.当人患感冒时,下列应对措施可取的是()①服用上次感冒时用的那种药②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买药服用③到药店购买OTC(非处方药)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④到药店购买R(处方药)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考点】U1: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解答】解: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如果再次患感冒时要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药服用,或到药店购买非处方药,不能服用上次感冒时用的那种药,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故选:B.9.下列四幅图,表示了近视眼、远视眼成像以及矫正后的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办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考点】EH: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图①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②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由题意可知:B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故选:B.10.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A.只有体循环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C.只有肺循环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考点】C8:血液循环的途径.【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解答】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到达患病部位上肢的伤口需要依次经过臀部毛细血管→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此段属于体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此段属于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上肢毛细血管(伤口处)(此段属于体循环).所以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故选:D二.识图题(本题共6分,[]内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关内容.)11.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心脏壁最厚的腔[ 6] 左心室,它是体循环的起点,此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2)心室与心房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5] 房室瓣.[10]中的血液经[ 2] 肺动脉运出心脏,输送到肺部毛细血管.(3)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则在心脏的[ 4] 左心房中最先发现一氧化碳.【考点】C6:心脏的结构.【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4)图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左心房、5房室瓣、6左心室、7上腔静脉、8肺静脉、9右心房、10右心室、11下腔静脉.【解答】解:(1)左心室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图中心脏壁最厚的腔[6]左心室,它是体循环的起点.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同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所以此循环后血液变成静脉血.(2)心室与心房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5]房室瓣.[10]右心室中的血液经[2]肺动脉运离心脏,输送到肺部毛细血管.(3)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从外界吸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静脉,然后进入左心房.因此“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则在心脏的[4]左心房中最先发现一氧化碳.故答案为:(1)[6]左心室;体;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动脉血变成静脉血);(2)[5]房室瓣;[2]肺动脉;(3)[4]左心房.三.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4分)12.中学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加强锻炼、健康成长是每个中学生都需关注的.试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很重要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人体消化系统中体积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分泌的消化液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2)人体吸入的气体经呼吸道处理会变得温暖清洁、湿润;如果用a.b.c 分别表示肺内、胸廓内和外界空气的气压,则膈肌收缩时,三处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3)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因为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身体某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该处血管的结构特点是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义务献血时,用止血带结扎上臂后,使前臂血管隆起的结构是静脉瓣;为病人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4)正常人血浆与原尿相比不含血细胞的原因是肾小球不能滤过血细胞;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肾小管将全部葡萄糖重吸收.【考点】B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D4:尿液的形成.【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2)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3)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4)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解答】解:(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肝脏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脂肪的消化.(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当膈肌收缩时,是吸气,气体进入肺.所以外界空气的气压大于肺内的气压,人体的呼吸方式叫做被动呼吸.也就是说,我们并非主动把气体吸进去,而是让大气压把空气送进去.当人吸气时,胸膈肌下降,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大气压,空气就被压进了我们的肺泡了.应该是胸廓的气压小于肺内气压.故三处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 外界空气的气压>a肺内>b胸廓内;(3)在人体的血细胞中,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人体出现炎症的时候,白细胞的数目就会急剧增多,来吞噬病菌.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在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身体各部流回心脏.当用止血带结扎上臂后,血液无法从身体各部流回心脏,所以止血带的下方的血管会隆起.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一个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其中没有的成分是大分子蛋白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答案为:(1)水;无机盐;维生素;肝脏;胆汁;脂肪(2)温暖;c>a>b(3)防御疾病;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静脉瓣;同型血(4)肾小球不能滤过血细胞;肾小管将全部葡萄糖重吸收2017年6月21日。
2017年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生物中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生长和繁殖C.都能自由运动D.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下图是某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其中分裂顺序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3.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A.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呼吸作用C.移栽植物时根部带土团——保护幼根D.在种植草莓的大棚里放养蜜蜂——帮助植物传粉4.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种B.门C.纲D.属5.一棵大豆和一只麻雀相比所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B.组织C.系统D.器官6.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A.视网膜B.大脑皮层C.角膜D.晶状体7.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甲、乙两试管中物质颜色变化正确的是()A.甲中物质变蓝B.乙中物质变蓝C.甲、乙中物质都变蓝D.甲、乙中物质都不变蓝8.缩手反射的反射类型及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A.简单反射、大脑B.复杂反射、脊髓C.复杂反射、大脑D.简单反射、脊髓9.某人患扁桃体炎,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数目明显增多的血细胞和输液治疗时针刺的血管分别是()A.红细胞、动脉血管B.白细胞、动脉血管C.红细胞、静脉血管D.白细胞、静脉血管10.蛔虫、蝗虫、蚯蚓分别属于()A.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B.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C.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D.线形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11.美丽的绸缎是由蚕丝制成,抽取蚕丝的蚕茧处于蚕发育的时期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12.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是( )A.25%B.50% C.75%D.100%13.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大B.遇到有人溺水,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C.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D.吸烟不仅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能损害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15.下列疾病与引发原因叙述合理的是(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钙D.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16.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基因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D.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 分子17.根据遗传变异的原理,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A.性状B.生活习性C.遗传物质D.生活环境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B.每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C.当人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容积扩大D.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19.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能卷舌为显性,用A表示,不能卷舌为隐性,用a表示),请判断父亲和孩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 Aa B.Aa aa C.Aa Aa D.AA aa 20.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1.(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只有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2017届九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学生营养日”活动中,专家提出: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在我国城乡已成当务之急.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营养更全面B.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C.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D.学生早餐也应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原则2.某病人因大量失血急需输血,经医生化验该病人的血型为O型,根据输血原则,最好给它属哪种血()A.A型B.B型 C.AB型D.O型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脏的控制作用C.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D.肾单位的泌尿作用4.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曾一度表现出高烧并伴有炎症.你认为张丽莉老师当时血液中()A.红细胞增多B.白细胞增多C.血小板增多D.血红蛋白增多5.下列对平静吸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肋间肌收缩,肋骨上升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C.胸廓扩大,肺容量随肺扩张而增大D.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6.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心脏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B.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C.一般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D.体循环可以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则不能二、识图题(本题共6分.在【】内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关内容)7.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1)人患重感冒时可以用嘴进行呼吸,但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是因为进入人体的空气未经【】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进行湿润.(2)古人说:“食不言”是有科学道理的,这是因为吃饭时说笑,【】部软骨活动会失调,食物容易掉进【】和【1】,发生呛咳、打喷嚏等现象.(3)【】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4)【】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的场所.三、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分)8.中学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每个中学生都需要关注的.下面是有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请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1)九年级学生为自己准备的早点是两个胡萝卜馅的包子和一个鸡蛋.鸡蛋中的蛋白质在处被初步分解,最终在内被彻底分解成;经常食用胡萝卜有助于防治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作.(2)中学生用脑多,活动量大,身体又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保持合理营养,健康饮食格外重要.结合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说说中学生怎样做才能饮食更利于健康.(答出一点即可)(3)大课间,某同学感觉身体不舒服,出现头晕、口干、口渴等症状.该同学告诉老师,他前段时间做了尿常规检查,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由此判断他身体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正常的尿液一般有水、和尿素组成.(4)体育课上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检测中,有同学小腿意外受伤,暗红色的血液慢慢而连续不断地流出,请判断该同学受伤的血管是,现场急救止血可用止血带(或纱布)扎紧伤口的.(填:近心端或远心端)从现场该同学损失的血量约有200~300mL,他会有生命危险吗?;理由是.2016-2017学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三中九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学生营养日”活动中,专家提出: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在我国城乡已成当务之急.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营养更全面B.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C.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D.学生早餐也应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原则【考点】B9:注意合理营养.【分析】本题考查对合理膳食的认识.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据此解答.【解答】解:A、营养保健食品既不能代替平衡膳食,也不能代替治病的药品,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全面的营养素,主要靠一日三餐的正常膳食来供给,如果想主要靠保健食品来获取营养,必然会造成营养方面的偏差,产生营养不良;B、“五果当为助”,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因为它们所含的物质是不同的,零食不可代替主食,主食含有人体需要的养分,矿物质,维生素…有助身体健康,而零食不但没有益,吃得多还会影响身体健康;C、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丰富的食品,以满足生长发育快的需要,而过多的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会导致身体偏胖.故选:D.2.某病人因大量失血急需输血,经医生化验该病人的血型为O型,根据输血原则,最好给它属哪种血()A.A型B.B型 C.AB型D.O型【考点】CB:输血的原则.【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首先必须明确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解答】解: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因此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 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某人因手术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已知其血型为O型,则只能接受O型血.故选:D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脏的控制作用C.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D.肾单位的泌尿作用【考点】D2:泌尿系统的组成.【分析】(1)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解答】解: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断的,与后者有关的结构是膀胱.故选:C.4.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曾一度表现出高烧并伴有炎症.你认为张丽莉老师当时血液中()A.红细胞增多B.白细胞增多C.血小板增多D.血红蛋白增多【考点】C3: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当细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所以当张丽莉受伤后,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解答】解:A、红细胞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所以不符合题意.B、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当人体有急性炎症时,白细胞增多,所以符合题意.C、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过多时会导致血栓,所以不符合题意.D、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对平静吸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肋间肌收缩,肋骨上升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C.胸廓扩大,肺容量随肺扩张而增大D.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考点】CL:呼气和吸气.【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解答】解: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呼气时: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的过成.故选:B.6.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心脏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B.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C.一般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D.体循环可以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则不能【考点】C6:心脏的结构.【分析】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体循环中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动脉流静脉血静脉里流动脉血.据此解答.【解答】解:A、心脏的结构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心脏的左右各腔是不相通的,上下相通,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是不相通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是相通的;在左心房和左心室及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和动脉瓣.A不正确;B、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的就是静脉血.B不正确;C、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血压的测量通常是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数值用KPa(千帕)表示.表示方法是:收缩压/舒张压,分子是收缩压,分母是舒张压.C正确;D、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收缩,分别把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始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的循环路线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如图所示: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相通,都能够为人体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故选:C二、识图题(本题共6分.在【】内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关内容)7.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1)人患重感冒时可以用嘴进行呼吸,但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是因为进入人体的空气未经【1】鼻腔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进行湿润.(2)古人说:“食不言”是有科学道理的,这是因为吃饭时说笑,【3】喉部软骨活动会失调,食物容易掉进【4】气管和【1】,发生呛咳、打喷嚏等现象.(3)【2】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4)【7】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考点】CI: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分析】观图可知:1是鼻腔、2是咽、3是喉、4是气管、5是支气管、6是肺泡、7是肺,据此解答.【解答】解:(1)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如果人患重感冒时可以用嘴进行呼吸,但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是因为进入人体的空气未经[1]鼻腔黏膜所分泌的黏液进行湿润;(2)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器官,是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古人说:“食不言”是有科学道理的,这是因为吃饭时说笑,[3]喉部软骨活动会失调,食物容易掉进[4]气管和[1]鼻腔发生呛咳、打喷嚏等现象;(3)【2】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4)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特点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答案为:(1)1;鼻腔;(2)3;喉;4;气管;(3)2;咽;(4)7;肺;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三、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分)8.中学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每个中学生都需要关注的.下面是有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请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1)九年级学生为自己准备的早点是两个胡萝卜馅的包子和一个鸡蛋.鸡蛋中的蛋白质在胃处被初步分解,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经常食用胡萝卜有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作吸收.(2)中学生用脑多,活动量大,身体又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保持合理营养,健康饮食格外重要.结合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说说中学生怎样做才能饮食更利于健康.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答出一点即可)(3)大课间,某同学感觉身体不舒服,出现头晕、口干、口渴等症状.该同学告诉老师,他前段时间做了尿常规检查,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由此判断他身体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管或胰岛;正常的尿液一般有水、无机盐和尿素组成.(4)体育课上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检测中,有同学小腿意外受伤,暗红色的血液慢慢而连续不断地流出,请判断该同学受伤的血管是静脉,现场急救止血可用止血带(或纱布)扎紧伤口的远心端.(填:近心端或远心端)从现场该同学损失的血量约有200~300mL,他会有生命危险吗?不会;理由是因为健康成年人只要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身体损失的血浆、血细胞等成分会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危及生命..【考点】B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B8: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B9:注意合理营养;CB:输血的原则;D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以及各种消化液都参与食物的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2)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3)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4)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解答】解:(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玉米、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经常食用胡萝卜或适量动物肝脏,有助于预防夜盲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作吸收.(2)健康饮食要注意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青少年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里.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另外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能调节人体内糖的代谢,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体内血糖的浓度过高,使肾小管对原尿中的葡萄糖由于浓度过高而不能全部重吸收而出现糖尿.(4)某同学小腿受伤,血为暗红色,平缓地流出,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首先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从现场估计该同学损失的血量约有200mL~300mL”,他不会有生命危险.理由是因为健康成年人只要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身体损失的血浆、血细胞等成分会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危及生命.故答案为:(1)胃;小肠;氨基酸;夜盲;吸收第11页(共12页)。
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选出该选项,并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中相应的答案栏内填涂)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①细胞膜 ②叶绿体 ③细胞壁 ④线粒体 ⑤细胞质 ⑥液泡 ⑦细胞核A .①③⑤⑦B .①②④⑥C .①④⑤⑦D .②③⑤⑥2.使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
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出现图1和图2两个视野。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目镜一样,物镜1比物镜2短B .如果物镜一样,目镜1比目镜2短C .图1视野比图2视野亮度大D .图1视野比图2视野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多3.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相关描述全部正确的是 ①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②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芽突破种皮 ③针叶林以松、杉等植物为主④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发黄 ⑤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⑥导管在植物结构层次中属器官 A .②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⑤⑥ D .①③④4.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A .仙人掌叶特化为刺B .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C .蚯蚓改良土壤D .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5.下面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幼苗带土移栽可降低蒸腾作用B .合理密植可提高农作物产量C .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D .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光合作用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7.下列关于人体生理与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可能是体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A.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B.冬天外界寒冷空气经呼吸道达到肺部时温度可升到37℃C.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D.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8.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9.下表所列出的输血关系中,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下列措施与其环境保护目的不相符的是A.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 B.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C.使用可充电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酸雨的形成11.如果眼前出现强光,马上会眨眼。
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果皮子房果实②胚珠① 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 物 试 题各位同学:大家好!请你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共同分享你的成功! ① 本卷共30小题,满分100分。
本卷与地理试卷同场考试,共120分钟,建议完成本卷用60分钟。
② 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卷)1.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操作是A .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上B .用碘液染色时,先滴加碘液,再轻轻盖上盖玻片C .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D .观察时要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2.要确定某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有无A .叶绿体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细胞壁 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不变B .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相同、数目不相同C .原细胞的遗传物质可复制成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 .产生的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一样的 4.按照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⑤B .④→①→②→③→⑤C .⑤→①→③→④→②D .④→②→①→③→⑤ 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果生态系统中缺乏某种组成成分则“落红”就不能化作“春泥",该组成成分是A 。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
消费者 D.土壤6.广德地区光照充足盛产油菜,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油菜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计划:实验装 置编号 放入种子 的数量/粒 提供的环境条件 光照水分 温度/℃ 空气1 10 无光 适量 10 充足2 10无光适量 20充足A .光照B .适量的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充足的空气 7.谚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果实,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麻屋子"指的是①B.“红帐子"指的是果皮C.“白胖子”指的是②中的胚乳 D.花生的果实属于器官8.右图是植物根尖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B.②处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C.③处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D.④具有保护作用9.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B.小肠的吸收功能与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直接相关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D.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10.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内容中,正确的是A.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B. 唾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C.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D.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淀粉11.如图所示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c表示血管.b表示肺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2017年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2017年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中考生物试卷答案2017年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2017年中考生物试卷答案2017年中考生物试卷答案2017年中考挑战你的时刻快到了,请相信:任何一次苦难的经历,只要不是毁灭,就是财富!祝你生物中学考试成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中考生物试卷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2017年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下列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特征不同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群 C.虎父无犬子 D. 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2.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这是由于( ) A.物像受损 B.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C.反光镜未调好 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3.“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分生组织4.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5.下列活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B.焚烧秸秆C.植物的光合作用D.火力发电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每一抹绿色都会把我们的家园装扮得更美好,绿化祖国,人人有责,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 A.植树节B.国际禁毒日C.爱眼日D.世界无烟日7.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精子B.③-受精卵C.②-卵巢D.④-分娩8.浪费可耻,“光盘”行为光荣,同时食品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捡食野蘑菇B.买检验合格的肉食C.蔬菜用清水浸泡、冲洗D.不买过期食品9.如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甲表示哪种营养物质( ) 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维生素10.如图,若通过静脉给人注射一种药物,药物通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 ) A.Ⅰ,Ⅲ,Ⅱ,Ⅳ B.Ⅰ,Ⅲ,Ⅳ,Ⅱ C.Ⅳ,Ⅱ,Ⅲ,Ⅰ D.Ⅳ,Ⅱ,Ⅰ,Ⅲ 11.与血浆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 ) A.水B.葡萄糖 C.无机盐D.尿素12.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 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13.下列哪种动物有口无肛门( ) A.章鱼 B.虾C.水螅D.海豚14.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15.下列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不正确的是( ) A.家鸽-肺和气囊 B.鲫鱼-鳃C.蚯蚓-体壁D.家兔-肺16.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7.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平静打断(如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和也变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未打断瓶颈时肉汤变质的是乙瓶B.乙瓶和丙瓶中的肉汤变质的根本原因不相同 C.此实验证明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D.甲、乙形成了对照实验18.下列关于如图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所示生物寄生在活细胞中B.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②C.图③中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图中①②属于真核生物,③④属于原核生物19.在下列分类等级中,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是( ) A.科B.种C.目D.属20.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1.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 ) 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C.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D.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22.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B.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D.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23.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24.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B.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远心端 C.心肺复苏,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D.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25.下列有关人体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要有充分的睡眠②高蛋白食品吃得越多越好③酗酒主要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④吸烟可诱发肺癌⑤青少年可以利用网络获取知识⑥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A.①④B.③⑤C.②③D.②⑥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26.肾单位中,入球小动脉力流的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_________(判断对错) 27.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_________(判断对错) 28.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_________(判断对错) 29.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_________(判断对错) 30.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就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_________(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3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是某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含有机物数量直方图,若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可以表示为_________ (2)假如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汞进入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汞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 (3)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生物部分还缺少的是_________. (4)从乙和丙中分别取出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结果如图二和图三所示,其中表示乙的体细胞是图_________,表示丙的体细胞是图_________. 32.桃是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_________构成雄蕊,图中表示胚珠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当②中的花粉落到①上并萌发,花粉管中的精子与⑥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_________(3)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_________发育来的(填名称) (4)当你漫步在桃花盛开的桃林里,看到一群群蜜蜂忙碌的身影,你可知道,蜜蜂不仅在为自己采蜜,同时也在为桃花做嫁衣呀!“做嫁衣”指的是_________(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33.如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所示装置用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项原料,请据图回答:(1)图一中的B过程表示植物的_________作用,进行A过程的“门户” 是_________ (2)图二中,这项原料是_________ (3)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_________实验. (4)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叶绿体有机物(能量)+氧气. 34.如图甲、乙是膈肌运动和胸廓变化示意图,丙图是某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表示吸气状态的是图_________,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_状态(填“收缩”或“舒张”) (2)通过丙图的气体交换,血液由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血,最先流回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_.35.医用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检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图一为该反射示意图,眼镜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镜,图二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用橡皮植叩击图一中的__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若小腿弹起,说明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完整. (2)该反射弧的结构是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该反射是否有大脑皮层参与_________(填“是”或“否”) (4)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结合上图二请说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_________和图_________.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有的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果皮硬的果实)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从而轻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坚果特别硬,不容易摔碎,乌鸦会用更好的方法;它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等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为了安全起见,它不会立刻飞下去吃果仁,而是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去享受美味. 材料二: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其操作过程如下:从十字花科植物中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然后将虫卵隔离饲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莴苣叶,另一端放置一些白菜叶,将菜青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菜青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 (1)乌鸦第一次吃到果仁是_________行为,是由_________决定的,材料一中的乌鸦能巧妙地吃到果仁是_________行为. (2)材料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实验中不能只放一只菜青虫,是为了_________. 37.下列是豌豆的几种杂交组合,请根据表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组别亲代杂交组合子代植株性状高茎矮茎①高茎×高茎802 0 ②高茎×高茎588 212 ③矮茎×矮茎0 795 ④高茎×矮茎404 397(1)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 (2)根据第_________组的结果,可推断_________是隐性性状. (3)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第②组的杂交实验中子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4)收集第②组的杂交实验中后代全部种子共800粒种植,假设所有种子均发育成植株,则理论上共有高茎豌豆_________株. 下一页分享2017年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2017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3)

2017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3)遂宁2017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x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带D.水分【分析】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植物的分布.沙漠干旱缺水,不适宜植物生长,因此植物稀少,据此解答.【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因此影响这些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2.下列关于生物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正确;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正确;C、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少量的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而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错误;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贮存的主要场所是( )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液泡【分析】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N上有遗传信息,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 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贮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4.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两核之间产生新的细胞膜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识图作答.【解答】解: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都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成两部分,所以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A正确;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原来细胞中间向内凹陷形成新的细胞膜,B错误;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自我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5.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肾单位中属于系统的结构是4B.1中流的液体与2相比,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C.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D.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4]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5]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尿液流入[3]收集管.(3)图中,1入球小动脉、2肾静脉、3收集管、4肾小球、5肾小囊、A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解答】解:A、肾单位中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是4(肾小球),正确;B、1(入球小动脉)中流的液体与2(肾静脉)相比,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多,而2中的液体中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错误;C、5(肾小囊)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收集管)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正确;D、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辨认图中的结构名称.6.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肺B.肺泡C.器官D.鼻【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如图:.【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7.某人因患比较严重的胆囊结石,医生将其胆囊切除,那么你建议他手术后应该少吃富含( )食物.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维生素【分析】根据胆囊的作用分析解答,肝脏分泌胆汁,胆汁暂时储存在胆囊内.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解答】解:胆囊的主要功能是贮存胆汁,胆汁是由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参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扩大脂肪微粒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肥肉中都含有丰富的脂肪,因此患胆囊炎的病人,其储存的胆汁减少,影响了脂肪的消化.所以切除胆囊的人,建议他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故选:B.【点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8.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B.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C.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有在晚上进行D.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白天晚上都能进行【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含有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可见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A正确;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可见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B正确;CD、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有光无光都可以.C错误.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结合图形灵活答题.9.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A.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只含X和Y染色体,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只含X染色体B.正常情况下,体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C.一条染色体上虽然含有多个基因,但不是每个基因都要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解答】解:A、男性的染色体是22对+XY,女性的染色体是22对+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 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A错误;B、正常情况下,体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B正确;C、一条染色体上虽然含有多个基因,但不是每个基因都要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因为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C正确;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正确.故选:A.【点评】熟记染色体、基因、DNA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人的性别遗传.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实现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B.乙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则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银边天竺葵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A、甲装置透明塑料袋内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正确;B、乙装置不透明塑料袋内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正确;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光,正确;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唯一的变量是叶绿素,但是实验前没有经过暗处理,银边部分可能有原来储存的淀粉,滴加碘液后有可能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都变蓝.因此则该装置不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二、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10分)11.如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购是 1 (填番号)(2)若某人腰部神经(如H处)受阻,则他能完成膝跳反射,不能形成感觉.婴幼儿出现尿床现象,主要是因为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及时排出,这种排尿发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而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这种排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分析】图中1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2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3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H上行传导束,G下行传导束.【解答】解:(1)图中1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2)若某人腰部神经(如H处)受阻,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还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但上行传导束中断不能形成感觉(3)婴幼儿出现尿床现象,主要是因为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及时排出,这种排尿发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而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这种排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故答案为:(1)1;(2)能;不能;(3)非条件;条件【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12.已知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小王及其家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惯用右手为显性.(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请写出该同学的母亲和姑姑的基因型:母亲:Rr ,姑姑:RR或Rr .(3)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惯用左手的几率是50% .(4)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那么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吗?答: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答】解:(1)祖父、祖母都惯用右手,而父亲惯用左手,表明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惯用左手是隐性性状,因此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惯用右手为显性.(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则惯用右手的交易中心是RR或Rr,惯用左手的基因型是rr.外祖母(rr)遗传给母亲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母惯用右手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图1:祖父、祖母遗传给父亲(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祖父、祖母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图2:从图2看出,该同学的姑姑的基因型是RR或Rr.(3)从图1看出,”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惯用左手的几率是50%.(4)”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选填“能”或“不能”)故答案为:(1)惯用右手(2)Rr;RR或R。
宁夏中考生物试卷-

宁夏中考生物试卷-
中考真题: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2017•宁夏)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曝光.下面符合食品安全的说法是()
A.已过保质期的食品也要食用避免浪费
B.刚摘的水果不必洗净或去皮后再食用
C.饮用含“笨”污染的水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D.食用地沟油加工的食品对人体产生危害
2.(2分)(2017•宁夏)某同学吃饭时大声说笑,突发剧烈咳嗽,饭粒自鼻腔擤出,这是因为饭粒进入了()A.食道B.咽C.气管D.肺泡
3.(2分)(2017•宁夏)检查某些疾病常需抽血化验.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针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红蛋白D.血小板
4.(2分)(2017•宁夏)2017年4月,宁夏卫生防疫部门开展了针对全区4岁至8岁的儿童麻腮风疫苗强化预防接种
活动,这是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最有效的方法.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这种做法可()A.保护易感人群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杀灭三种病原体5.(2分)(2017•宁夏)人体内有着复杂的运输网络﹣﹣血管.下列关于人体动脉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有动脉血的血管B.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C.人体内最粗的血管D.把血液从全身遍地送回心脏的血管
6.(2分)(2017•宁夏)洁净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健康的生活.下列有利于保护人体呼吸系统的做法是()A.大量焚烧秸秆随意烧毁垃圾B.教室勤清扫常开窗通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年度初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和研制的青蒿素可有效降低疟疾这一传染病的死亡率。
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
A.消灭病原体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
2. 人患感冒时,鼻腔中会有大量“鼻涕”,分泌“鼻涕”的结构是()
A.鼻毛
B.鼻黏膜
C.气管
D.喉
3.下面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是人体消化的主要部位
B.小肠是人体吸收的主要器官•
c.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大肠只能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4. 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
眼中常被称作“黑眼珠”和“白眼球”的部分分别是眼球结构中的()
A.虹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B.虹膜和玻璃体 D.角膜和视网膜
5. 天津危险品爆炸事件中,有一些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需要输血。
下面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血时一般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根据病情需要有时可进行成分输血
c.成年人一次献血500mL不影响健康 D.输血前先鉴定献血者与受血者血型
6.某老师最近患了咽炎。
医生使用抗生素在其臀部肌肉注射治疗,药物在作用于咽部之前,,最先到达心脏的()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二、识图题(本题共6分。
在【】内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关内容)
7. 下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据图分析回答。
( 1 )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健康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有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主要是因为【】的重吸收作用。
(2 )医生在检査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时,发现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如果是肾脏有疾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3)图中【5】指。
,其中流动的液体是。
( 4 )人每天必需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
(答出一点即可)
三、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分)
8. 中考综合素质评价设置“体育与健康”考试,可促进学生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全面发展。
下面是与“体育与健康”考试有关的一些问题,请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
( 1 )跳绳测试后,有同学发现呼吸加深加快了,此时在他肺部发生的气体交换是肺与外界之间以及之间。
经过肺部气体交换血液的变化是。
该过程获得的氧气最终到达。
( 2 )长跑测试开始,同学们听到发令枪响迅速起跑,完成该活动的听觉感受器(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中。
这些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将声音信息通
过传递给了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
某同学参加完长跑测试,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症状。
该同学告诉老师,他前段时间做了血常规检査,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过低,由此判断他可能患有病,平时需要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丰富的食物。
(3 )身高、标准体重测试中,有的同学或过于消瘦,或体重超标。
请你来做营养师,针对不达标的同学,提出一条有关饮食习惯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4)某同学参加完测试,在学校小商店买了一袋饼干吃。
饼干中的部分淀粉类物质,首先被唾液中初步分解。
淀粉最高在小肠中被分解成。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的分析,购买袋装食品需重点关注包装袋上等信息。
(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