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认识整万数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万数》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万数》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万数》评课稿《认识整万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会读写整万数。

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

教材通过出现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显现较大的数,引发学生求知欲,再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基础,借助计数器,引出“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

那个地点将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体会数的实际意义。

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

教材介绍了我国的计数适应,依照已有知识,给出各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让学生联系读写的体验,通过类比,推出万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

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在原先认识的个、十、百、千、万的基础之上,采纳“满十进一”的方法引进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进而完成对数位顺序表的补充、完善,这些学生应该说没有多大的难度,而按照数位顺序,从个位起四个数位分级,分成个级、万级是一个新知,学生也许不太明白需要课堂说明强调。

因为明确了数位顺序表、和分级是写和读整万数的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之二是如何样读和写整万的数,应该说对比数位顺序表,对比计数器学生再去读或写整万的数是比较直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明白得在写数时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一个数也没有的要写“0”占位。

而读数时要让学生明确:万级上的数在读的时候,要按照各级上的读法一样读,在最后加上一个万字。

而今天这节课卞老师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以下四点:一、精巧的设计和教材的整合关于教材,名师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们揣摩的更深、更透,因此他们的教学设计因摸索而杰出。

卞老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让人遐想的数学世界。

这堂课上,卞老师没有按照书本的教学流程,而是进行了大胆灵活的调整。

认识整万数教案【优秀3篇】

认识整万数教案【优秀3篇】

认识整万数教案【优秀3篇】游戏篇一学到这里,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吧?1.这次有要求:我们的计数器是合成的,正好左边的同学靠着它的万级,右边的同学靠着他的个级,下面我说的数,左边的同学负责拨万级,右边的同学负责拨个级,轮不到的时候也不着急,就看着同桌,他错了你可以提醒他,好么?为了方便核对,我会在屏幕上给出正确的拨法,拨对的立即坐正。

第1个数150000,第2个数15;第3个数2100000,第4个数210;第5个数3003,第6个数3003;2、观察上下两个数,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样的珠子所在的级不同,那么大小一样么?写法一样么?读法一样么?3、读一读。

15和150000;210和2100000;3003和30030000。

左边的数是比较好认的,但是右边的数,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一眼认出是多少万?(先划出4个0)再来读一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二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我的说课分为5步一、说教材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

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教材通过购买校服,引出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

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能力目标:经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段整理;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认识整万数(5)-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认识整万数(5)-苏教版

劳动励心智实践促成长——小学劳动节主题班会通用版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劳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他们的心智、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我们特此设计了一节以“劳动励心智实践促成长”为主题的小学劳动节班会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三、教学内容1. 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2. 劳动的重要性3.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4.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5. 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节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热身活动进行“劳动歌曲大家唱”活动,让学生在欢快的歌声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3. 主题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劳动的重要性,每组派代表发言。

(2)案例分析:分析劳动者的艰辛和付出,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校园义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植树绿化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劳动节的意义,共同参与家庭劳动。

(2)写一篇关于劳动节的感悟文章,字数不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感悟,以及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劳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认识整万数》教案(通用4篇)

《认识整万数》教案(通用4篇)

《认识整万数》教案(通用4篇)《认识整万数》篇1一、开展游戏,复习迁移1.(屏幕上出示一个计数器)这是什么?计数器。

在计数器上,我们可以用珠子拨出大小不同的数字,但每个数位上最多能拨出几个珠子?如果其中一个数位上摆满了十个珠子,就应该怎么样?也就是“满十进一”。

2.知道了使用计数器的这个规则还不够,我们来进行一个拨数的游戏,看看在游戏中还能发现什么?拿出手中的简易计数器,用绿色的小纸片来做珠子,准备好了么?第1个数:3第2个数:30第3个数:300 速度越来越快了,是不是找到了一点规律?第4个数,我不说,你们自己来拨。

是多少?3.我要你们拨了几个数?这个4个数的大小一样么?但每一次都用了3个珠子,在拨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同样是3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拨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4.假如再要求你拨出第5个数,会是多少?(出示30000)在这个计数器上,能不能拨出30000这个数?那么,如果怎样做,就能拨出来了呢?你有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质疑,纠正。

)二、改良计数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及数位1.这样,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计数器,如果现在允许你们同桌两人合作,把这两个计数器……,可以怎样摆出30000?说一说,你们想出了是什么好办法?(将两个计数器合并,把3颗珠子放在左边的个位上。

)2.听明白了吗?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这种方法,请看屏幕。

(课件演示)大家都来照样子摆一摆。

3.可是有个问题:应该是30000,但这3个珠子都摆在了个位上,那不是3个一了?应该作怎样的调整?(电脑演示:“个”→“万”)那么请坐在左边的同学动手改过来。

4.“十、百、千”又该作怎样的调整呢?想到了吗?说一说。

(电脑出示)还是辛苦坐在左边的同学,请你们来作调整,右边的同学看他们写得对不对?5.其实计数器上,还能找到有趣的一一对应的现象呢。

看,“千万”和调整之前的“千”,“百万”和调整之前的“百”,“十万”和调整之前的“十”,最后,“万”和调整之前的“个”,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设计理念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从身边的数据出发引出大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去数数、拨数、写数,习得整万数的知识。

借助直观辅助教学。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数一数,由计数器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

师生共同合作交流。

探讨认识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相应数位顺序表,充分体现了知识是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注重数感的培养。

大数很抽象,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后,及时让学生感受这些计数单位的大小是一次;在实际应用环节,再次引导学生感受大数之大,建立数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理解整万数的意义,会读写整万数。

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

教材通过呈现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数,引发学生求知欲,再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基础,借助计数器,引出“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

这里将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体会数的实际意义。

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

教材介绍了我国的计数习惯,根据已有知识,给出各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让学生联系读写的体验,通过类比,推出万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整万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整万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整万数第一篇: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整万数第1课时认识整万数教材内容:教材课本第10—11页例题1、练一练和你知道吗,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

(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师:我们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又是多少呢?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认识整万数》教案与反思范文

《认识整万数》教案与反思范文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整万数的概念及组成。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的能力,能正确快速地读写整万数。

(3)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整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2 教学内容(1)整万数的定义及组成。

(2)整万数的读写方法。

(3)整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整万数的定义、读写方法及应用。

(2)难点:整万数的读写方法,尤其是级的划分和零的读写。

1.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5 教学准备(1)课件:整万数的定义、读写方法及应用的实例。

(2)学具:计数器、数字卡片。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整万数,如人口数量、城市面积等。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整万数。

2.2 探究新知(1)整万数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整万数,解释整万数是由四个数位组成的数,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是0。

(2)整万数的读写方法:讲解整万数的读写规则,如级的划分、零的读写等。

(3)练习读写:让学生分组练习读写整万数,教师巡回指导。

2.3 巩固练习(1)游戏:设计一个读写整万数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2.4 应用拓展(1)实例分析:出示课件,展示整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人口普查、城市规划等。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整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整万数的定义、读写方法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但在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练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六、教学设计6.1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整万数与整十万数、整百万数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大小比较。

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第一篇: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日前,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参加“智慧、互动、成长” 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张齐华教学特色研讨会。

观看了来自各地的名师上的观摩课,聆听张奇华老师的教学成长故事,回顾张奇华老师超越自我的经典课堂实录,感受到名师教学方式的超越,真是受益良多。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张奇华老师的教学语言魅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

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

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教育。

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

” “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

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

”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张奇华老师正是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用张奇华老师的话说,课堂上他特会“勾引”“撩拨”,“勾”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出学生的探究欲望。

张奇华老师的语言饱满动人,他的语言、他的引导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令人陶醉的学习情景中。

在教学六年级《负数》这一节课中,老师都知道六年级的孩子不大爱举手回答问题了,可张老师就是有办法,边说边示范:一年级小朋友是这么举手的——左手放平,右手高出左手一点;二年级是这么举手的——右手更高一些;三年级是这么举手的——右手再高一些;四年级又高一些;五年级……张奇华老师说:看出规律了吗?那么,六年级的孩子该怎么举手呢?这时学生抖擞地把手高举过头。

张老师趁热打铁说:六年级同学来,咱们得“玉树临风”像个男子汉!手高举是“玉树“,还得“临风”,手得像响尾蛇一样抖动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齐华:《认识整万数》教学实录
一、(屏幕呈现计数器,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计数单位、数位等知识)
师:我们都知道,利用计数器,我们可以拨出大小不同的数。

不过,每一数位上最多只能拨几颗珠子
生:最多只能拨10颗。

生:不对,应该是9颗。

师:想想,要是再添一颗,满了10,那就得——
生:满十就得向前一位进一了。

二、(屏幕显示:满十进一)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这样的计数器(打印在纸上),还有一些珠子(用围棋子代替)。

既然大家已经清楚了计数器上拨珠的规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拨数的游戏,好吗
(教师依次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30、300,学生操作很熟练。

拨300时,不少学生直接将十位上的三颗珠子平移到百位上,更有部分学生拨完300后顺势拨出了3000)师:看来,已有同学猜出第四个数该拨什么了,那就把它拨出来吧。

(学生拨出3000)
^
师:看来,大家都挺有感觉!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刚才拨的四个数,它们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可是,每次用的珠子的个数——
生:一样的,都是3颗。

师:奇怪,既然都是3颗珠子,怎么会表示出不同大小的数呢
生:因为它们所在的数位不同。

师:哦,同样的3颗珠子,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相同。

那好,既然大家已经找到规律,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拨什么了
生:三万。

(屏幕呈现30000)
师:三万是我们以前从未学过的大数。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数,再看看你手中的计数器,你觉得自己能想办法拨出这个数吗
(学生观点不一)

师:瞧,出现不同的声音了,这样的课堂多好!这样,认为能拨出来的同学,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拨。

其余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反驳。

生:我想,10个一千是一万,30个一千就是三万。

所以,我打算在千位上拨30颗珠子。

(有学生听明白了,也有学生摇头。

见此情形,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下图。

由于珠子远远超出9颗,反对的同学发出一片唏嘘声)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手头的计数器拨不出三万,是因为数位不够。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与同桌合作,拨出三万这个数,再进行交流)
生:我们发现,一个计数器只有四个数位,于是我就把我俩的计数器叠在一起,把叠在下面的那个计数器露出一个数位,这样合起来就有五个数位了。

我们在第五个数位上拨了3颗珠子,那就是三万。

(教师没有预料到学生会想出这一方法,因而课件上也没有作相应准备,只得临时请这位学生在实物展台上作了展示)生:我们的方法和他们有点类似,不同的是,我们直接将两个计数器拼在一起,这样就有了八个数位。

然后在左边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上3颗珠子。

(屏幕呈现该生的拨法)
师:瞧,又出现不同的声音了。

显然,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不过,你更欣赏哪一种方法呢
三、(绝大多数同学都认同了第二种方法。

为了保护想出第一种方法的同学的积极性,教师对他们的做法同样给予了充分肯定)
生:不过,对于第二种方法,我还有一点补充。

个位上拨三颗珠子,表示的是三,不是三万。

我觉得应该把左边这个计数器上的“个”改成万。


生:同意。

因为“千”的左边应该是“万”。

生:改成“万”以后,这一位就成了“万位”,万位上拨三颗珠子,正好是三万。

生:我还有补充,既然这里的“个”改成了“万”,那旁边的“十”“百”“千”也该改一改。

(教师肯定了他们的想法,组织学生合作修改,然后在屏幕上呈现结果)
师:可是,张老师还有一个奇怪的发现。

有些同学在调整这些计数单位时,居然连橡皮都没用,你们知道他们又是怎么调整的吗
生:我猜想,他们可能是直接在“十”的后面添上“万”就成了“十万”,同样,在“百”“千”的后面添上
“万”,就成了“百万”“千万”。

生:我就是这样改的,因为我发现原来“十”的位置正好对应着“十万”,所以我就直接添了一个“万”字,“百万”“千万”也一样。

师:听听,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原来,新增加的计数单位千万、百万、十万、万和原来的四个计数千、百、十、个之间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呢!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万级四个计数单位与个级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师:……正因为如此,我国的计数方法中把这四个数位统称为万级,而原先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则统称为个级。

师:有了新的计数器和数位顺序表,我们就能认识更大的数了。

张老师是个汽车迷,这两天从网上收集了几款我喜欢的汽车图片及它们的价格。

先来看这辆大众汽车。

(学生轻声估价:20万、30万不等,教师随即出示价格:23万元)
师:那二十三万究竟是多少,你能在新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吗
(学生试拨,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请一学生在黑板上试拨)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在十万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二十万,在万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三万,合起来就是二十三万。

师:拨得好,说得更好!不过,老师发现个别同学是这样拨的
(屏幕上呈现计数器,上面拨了“23”这个数,学生纷纷表示反对)
生:不对,他拨的是二十三。

@
生:二十三万应该拨在万级,而他拨在个级了。

师:是呀。

同样的二十三,拨在个级,它只表示二十三个——生:一。

师:拨在万级,它才表示二十三个——
生:万,二十三个万就是二十三万。

(教师要学生试着写一写23万)
师:(请其中一位学生)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你一开始只写了三个零,后来改成四个零,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改吗
生:原来我以为多少万应该是一个五位数,后来才发现,这个数个级上四个数位一珠子都没有,应该用四个0来占位。

生:我来补充。

如果只写三个零,那就成两万三千,而不是二十三万了。

生:而且我觉得,如果只写三个零,那个级上就只剩下三个数位了。

四、读和写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看来,二十三万的个级上没有珠子,应该写四个0占位。

老师这儿还带来了另外两款汽车(出示宝马、奔驰汽车图片,其中宝马汽车标价104万,奔驰汽车没有标价)。

看谁能从老师提供的信息中,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它的价格。

注意听,这款奔驰车的价格比这款大众贵多了,但要比这款宝马便宜一些。

(学生说出几个价格)
师:这些价格都有可能。

如果老师再补充一条信息:要在计数器上拨出这款奔驰车的价格数,只需要——一颗珠子就行了。

生:(激动地)一百万!
师:真棒!(出示价格)刚才,我们通过拨一拨,写一写,初步认识了二十三万这个数。

那一百零四万和一百万究竟有多大,下面,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把这两个数分别写下来。

(教师从学生中收集到三种不同写法:10000、100000、1000000)
师:关于一百万,老师发现有这样三种不同的写法,你觉得哪一种正确,为什么
(绝大多数学生认同第三种写法,并说明了理由)
师:说得真好!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认识了三个更大的数。

观察这三个数,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个级上都有四个0。

师:像这些个级上都是零、表示多少个万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整万数。

(板书课题)
师:这些整万数,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教师指数,学生试读。

结合学生的读法,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体会:像这样的整万数,万级上是23,就读二十三万;万级上是100,就读一百万;万级上是104,就读一百零四万)……
师:万级上是“多少”——
(学生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齐声喊道:那就读作“多少万”)
师:光会写、会读这些数还不够,像二十三万、一百零四万、一百万究竟有多大。

下面,还是让我们借助人民币,一起来真切地感受一下吧。

(课件依次呈现:一百元、100张一百元捆成一捆、23捆、100捆和104捆。

在一片惊叹声中,学生又一次经历了对这些整万数的直观体验,并再次直观体会到:23个万是230000,100个万是1000000,104个万是1040000)
五、游戏
师:还想玩游戏吗
生:想。

&
师:依然是拨数游戏,不过这一次,有一个特殊的要求:老师报的数如果需要在个级上拨珠,请同桌俩坐右边的同学拨,如果需要万级上拨珠,请坐左边的同学拨。

可不能错位哦!拨完以后,再把这个数写下来。

(教师引导同桌的两位学生先后拨出并写下这样六个数,课件呈现下图)
师:观察每一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组中的两个数,所用的珠子是一样的。

生:上面的数都拨在万级,下面的数都拨在个级。

生:上面的数都比下面的数多四个零。

生:两个数读法也不同,上面的数比下面的数多读一个“万”。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再呈现几个整万数,引导学生通过画分级线的方法深入探索它们的读法与写法)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课一开始时的拨数游戏上来。

利用三颗珠子,我们从三拨到三十,再到三百、三千、三万。

还能继续往下拨吗
生:能。

师:猜猜看,下一个数会是多少
(学生纷纷喊: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
师: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八位),能拨出第九个数吗生:不能。

生:如果要拨出第九个数,那得用三个小计数器合起来。

生:那得用到亿级。

……
师:没错。

新增加的亿级又会有哪些数位,含有亿级的数又该如何读、如何写,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展开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