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褚时健 人物
作文素材:褚时健:87岁“橙王”的逆袭

褚时健:87岁“橙王”的逆袭褚时健,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他曾经是“中国烟草大王”,一手将玉溪卷烟厂从一个落后的小厂发展成跻身世界前列的红塔集团。
1999年褚时健因贪污被处无期徒刑,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2002年,75岁的褚时健因糖尿病严重获得保外就医后,与妻子到哀牢山种橙子。
2013年,褚时健带着橙子进京,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创造利润3000万元。
昔日烟王,今日橙王,大起大伏,大悲大喜,历经沉浮,老而弥坚,这是一个无关荣辱、有关岁月的传奇!烟王神话玉溪卷烟厂在过去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
1979年10月,玉溪卷烟厂迎来了改变它命运的人物,一个51岁的汉子走进了厂长办公室,他曾当了21年的右派,这时他才刚刚摘掉右派帽子结束劳改生涯,他的名字叫褚时健。
褚时健刚刚进入卷烟厂的时候,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
“玉溪卷烟厂的烟根本就卖不出去”,褚时健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一是技术设备落后,二是烟叶原料质量问题。
然而在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的中国,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不容易。
1981年,在全国烟厂无一例外地使用国产卷烟机的情况下,褚时健率先为玉溪卷烟厂引进了国外的生产设备,并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
面对烟叶质量问题,褚时健创造性地提出了冲破厂区界限,由烟厂投资,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第一车间”直接设在田间,建立“优质烟叶基地”的设想。
另外还实行三合一(即玉溪卷烟厂、玉溪烟草专卖局、玉溪市烟草公司合而为一)制度。
“三合一”实行后,烟厂向农业投资,烟草公司收烟叶,获利丰厚。
中国烟草就是在“三合一”制度确立时发展得非常快,全国的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从几百亿到四五千亿。
改革的实行从来不是轻易的,迎难而上的褚时健赢得了成功。
20世纪90年代,红塔集团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企业,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到70亿元,年创利税近200亿元,被称为“印钞厂”。
人物素材

正在他红透全中国,走入人生巅峰时,却因经济 问题被判无期徒刑(后改判有期徒刑17年),那时他已经 71岁。这个打击可以说是灭顶之灾,接下来的打击对 一个老人来说更是致命的。妻子和女儿早在三年前已 经先行入狱,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 三年后,他因严重的糖尿病被保外就医。经过治 疗,他上了哀牢山种田,后来他承包了2400亩的荒山 种橙子。那是他75岁。橙子挂果需要6年,6年后,他 已经是81岁高龄的老人。几年的时间,他用努力和汗 水把荒山变成果园,而且他种的冰糖脐橙在云南1公斤 8块钱你都买不到。原来这些产品一采摘就运到深圳、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益惊人。因为他卖的是励志 橙。
素材解读:褚时健这个最富争议的人物在曾经最辉煌的 时候跌倒,但在跌倒之后又一次创造神话。他的经 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 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 力。一个人生下来就不是为了被一次次的打击打败。 2.反败为胜、东山再起的法宝就是乐观、 永不放弃。 3.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 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
对于2400亩荒山如何管理,它采用了和果农 互利的办法。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也定 了数,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不多收,因为太 多会影响果子的质量。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 点的果子就主动摘掉,从不以次充好。他还制定 了激励机制:一个农民只要任务完成,就能领到 4000块钱,年终奖金2000多块,一个农民一年能 临到一万多块钱,一户三个人,就能收入三四万 块钱,比到外面打工挣钱还多。 他管理烟厂时,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现 在管理果园,想到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了头。这 个85岁的老人,把跌倒当成了爬起,现在经过评 估,他的身价又已经过亿。 他面对任何人生磨难所展示出来的淡定,是 作为企业家的气质和胸怀的最好展现。他就是褚 时健。
褚时健:尊敬

褚时健:欣赏与尊敬作者:王石褚时健于1928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55年,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1979年10月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
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他领导的企业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数以千亿计,他以战略性的眼光,强化资源优势,抓住烟草行业发展的机遇,使玉溪卷烟厂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烟草大王,地方财政支柱。
但是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职业生命。
1995年2月,一封匿名检举信指控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贪污受贿。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刑,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我欣赏的企业家有很多……我很佩服褚时健,虽然他被判了刑,但是我觉得从企业管理的水平来讲,就是把烟田变成第一车间……到现在我觉得他的创新、他的做法还影响着中国的(烟草)企业。
褚时健当年经营的是垄断行业,但是他使用的是非垄断企业的管理方法——他把质量从烟田那里抓起,给农民种子、化肥,指导农民怎么种烟叶。
虽然我认为他确实犯了罪,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尊敬。
我曾经在四年前(2004年)专门到云南去探望了他,那时候(他)已经保外就医,我很意外,因为在那里他承包了两千亩的甜橙,那时候他应该已经差不多74岁了,穿着一个圆领的破背心、戴着一顶破草帽,很多人谣传说他太太自杀了,他太太(其实)没自杀,他老伴儿和他在一块儿,两个人承包了两千亩的甜橙,(我去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个农民关于修水泵是付80块钱还是60块钱在讨价还价。
他在烟厂创造的利税都是200亿、300亿以上,(如今)他非常较真地在60块钱和80块钱之间讨价还价。
从一位风云人物到名利尽毁,一无所有,褚时健并没有灰心。
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就跟我谈,想象5年之后甜橙挂果的情况。
我在心理暗算了一下,5年之后他近80岁了,他完全没有理解到什么是暮年的那种感觉,更没有说他现在的处境……他跟你大讲挂果了之后是什么情况。
致敬改革开放传奇人物褚时健 石轩宇

永不言败——致敬改革开放传奇人物褚时健——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一.传奇人生1.回顾一生1928年,褚时健出生在云南的一个农村家庭。
15岁丧父后,他跟母亲撑起了全家的生计。
51岁的时候,褚时健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将这个快要倒闭的烟厂带到了全国第一的位置,并且成立了云南红塔山集团。
65岁时,褚时健被检举贪污受贿,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71岁时他被判无期徒刑。
本以为褚时健的人生会以惨淡收场,没想到他74岁的时候,因为糖尿病被保外就医,被限制行动期间,他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反而与妻子在哀牢山种起了橙子。
85岁,褚时健再次出山,“褚橙”从云南红到北京,也创造了新的传奇。
2.实行“包干制”,让玉溪卷烟厂起死回生褚时健说自己能有这样的成绩就是动脑子、拼命干的结果。
他是最早实行“包干制”的企业家之一(工资、奖金与产量挂钩的分配法),这种做法与以往的平均主义不同,改变了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结果,因此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既然我们设备不如人、规模不如人、市场不如人,职工的技术也不如人,我们的干劲就必须比别人强。
市场给予的机会是短暂的,只有拼命才能抓住。
”3.“重视技术、利益共享”,晚年种橙秉持工匠精神保外就医后颐养天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但褚时健选择了一个新的领域再次创业。
当时褚老手里的现金不到300万,向老朋友借了500万以后,包下哀牢山上的2400亩荒地,和68岁的老伴儿马静芬进山种橙子。
一般来说,橙子从种下去再到挂果需要个六年的时间。
种出好橙子可不容易,在等待橙子成熟的这段时间里,褚时健不顾身体状况,挂着胰岛素输液瓶就去山里查看果苗。
每次遇到问题,他就不停的翻书查资料,床头上与果树种植相关的书,摞了厚厚的一沓,这让他比许多农业技术人员还要专业。
二.素材积累1.直面挫折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作文素材:褚时健的言行事迹

作文素材:褚时健的言行事迹2019年3月5日,曾经的“烟草大王”、云南冰糖橙品牌“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走完了他“属牛”的一生。
这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值得我们铭记。
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褚老的言论和事例,作为素材。
下面是寨主整理的跟褚老有关的作文素材。
(一)褚老言论1.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这是褚时健一生的概括,也是褚橙的广告宣传语。
)2.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我不谈什么后悔、无悔,也没有必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
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
(褚时健)3. 活着的每一天,把每件事情做好,尽好自己的每一个责任,就不白白过这一生。
不要去想太多死亡的事情,它来或不来,谁也控制不了。
(褚时健)4. 我们是经历过活了今天就没有明天的人,过去如何、将来如何都不重要,现在、目前,就是一辈子。
做人的魅力在于,你是否是真实的自己。
(褚时健)5. 入一行,先别惦记着能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
没有哪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
赚不到钱,赚知识;赚不到知识,赚经历;赚不到经历,赚阅历;以上都赚到了就不可能赚不到钱。
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搏的年纪,却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褚时健)6.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他从顶峰跌落谷底之后的反弹力。
(这句话经常用来评价褚老,并非褚老所言,原始出处是南非总统曼德兰: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地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二)跟褚老有关的事例1.1928年,褚时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21岁参加游击队,27岁成为云南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科长,31岁时被打成右派,带着妻女下农场劳改。
“文革”结束后,1979年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
经过18年的努力,玉溪卷烟厂成为后来亚洲最大的卷烟厂——红塔集团,褚时健也成为中国烟草大王。
1999年,71岁的褚时健因为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妻女早在3年前入狱,女儿在狱中自杀。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_初三优秀作文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_初三优秀作文
褚时健是中国企业家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创业故事、管理智慧和企业家精神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推崇。
在阅读了他的传记《从零开始》和其他相关资料后,我对褚时健的故事、理念、精神做了一些思考,并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褚时健的创业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凭借着自身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从一个医药销售员成长为一家知名药企的创始人,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挫折。
但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这些才会更加坚强和成熟。
在我看来,褚时健的创业历程启示我们,知识、智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一个企业家能否成功的,是他内心的韧性和不屈的精神。
其次,褚时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哲学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提出“让员工生活更美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及“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企业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现代社会,企业的管理是越来越人性化的,而人性化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稳定,都至关重要。
作为企业家,必须注重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福利和吸引人的培训机会,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可并汇聚人心。
同时,企业家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企业不断突破自己,超越竞争对手。
总之,褚时健的创业故事、管理哲学和企业家精神都是我在读后感中的重要收获。
褚时健所代表的艰苦奋斗、奉献精神、追求卓越的企业家形象,将继续激励和引导我们这一代青年,在未来的创业和奋斗中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作文素材]褚时健的励志感人故事
![[作文素材]褚时健的励志感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5f3fc37b9f3f90f77c61bd0.png)
[作文素材]褚时健的励志感人故事褚时健的励志感人故事褚时健的励志故事,王石哀牢山再访褚时健“好久没见了。
”不久前,在山脚下小饭馆,据说是村子里最“豪华高档”的饭馆里等待王石时,褚时健对身边的人说。
待王石下车,褚时健拖着不方便的腿走到饭馆门口,两人便紧紧握手。
你不能指望两位分别是87岁和63岁的人见面有什么煽情的场面,因为两人都很平静,仿佛昨天才见过,但是,知晓两人交往过程的人还是觉得很动情。
“您记错了,我上次来是11年前,不是7年前。
”王石说,褚时健保持一贯的恒定表情,定神想了几秒,云南话字正腔圆:“嗯,是呢是呢。
是11年前,那个时候我刚开始种橙子嘛。
”王石称想务农,褚时健当他是开玩笑隔了11年光阴的橙园完全是两个样子,王石记得那个时候所有的橙苗只有半米高,要3年后才开始挂果;而现在漫山遍野一人高的橙树在4月的艳阳天下已经开始结上今年的果子,远远的另一山头,是褚时健新承包下来的两千多亩土地,另一片橙园。
“你看,这些枝条是要剪掉的。
”褚时健抓着一条茂密的枝条对王石说。
“都结果还要剪吗?”王石不明白。
“要剪呢。
我啊,种橙这么多年,翻了多少书问了多少人,总结出一条,要保果先要保花,要保花呢,必须先要保叶。
把它们剪掉,就是为了保护好整棵树的叶。
”褚时健很认真。
而王石的注意力放在地里到处拖着的软软的水管上,“褚厂长,您是采取滴灌技术吧?”王石问褚时健。
褚时健从橙子树下走出来,“这个技术么,价钱是高点,但我们这里太阳太大,喷灌不行。
”两人已经陷到农业技术问题的探讨里去了,旁边记者们呼啦啦拍照,也没能影响两人对橙树和土地的关注。
“王石你怎么对农业好像也很了解?”探讨了半天,褚时健终于有点疑问了。
王石乐了:“受您感召,我也准备以后从事农业了。
”褚时健笑笑,显然认为自己听了一句玩笑话。
王石并没有开玩笑,他的确计划未来到戈壁上种庄稼。
这并非浪漫的冲动,他的想法是,戈壁上种庄稼最根本是解决土地沙化的问题,这个课题对中国农业至关重要。
人物素材附关键词点拨-91岁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那个不服输的人走了

他就是中国的商业传奇人物,褚时健。
褚时健的离开令人震撼,也让人悲恸。
01脚踏实地,不骄不躁[写作关键词:成功的快与慢]1979年,51岁的褚时健被任命为玉溪卷烟厂厂长,在他来之前,工厂一直处于亏本的状态。
褚时健说:我这个人,做事讲求踏实和认真。
我应该多做一些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实实在在的事。
要让工厂走上正轨,就需要做出好的香烟,那就需要好的设备和原料,还有先进和科学的种植技术。
但在中国的烟草管理体系中,烟厂只负责生产卷烟,烟叶原料由烟草公司统一采购调拨,烟厂无权插手。
这是个难以改变的现状,或许换作别人就选择妥协和放弃了。
然而褚时健不是一般人,既然决定肩负起责任,那就要认真做事,履行义务。
褚时健决定要将工厂救回来,他四处奔走游说,通过各种努力申请到贷款,引进了更多先进的设备。
他不只是管理员工,而是以身作则,钻研各种技术,在烟草种植过程中,从量地、整地、植株间距到肥料比例、生长期,每个环节事无巨细做出规定。
1985年,一个乡长找他借10万元用于农民浇灌烤烟。
褚时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但是并不要乡长还钱,只要签订合同要求烟农按照他的方法种植即可。
褚时健也鼓励和要求所有的员工和烟农一起学习,掌握种植烟草的先进技术。
经过几年的种植和烤烟技术的改造,让玉溪卷烟厂拥有了全国最优质的烟叶原料,终于使红塔山坐上了全国香烟的头把交椅。
在他的治理下,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红塔帝国”。
褚时健的身上还有着现在年轻人非常缺失的一种精神——“不骄不躁,耐心做事”。
褚时健曾说:“现在社会上太多人,都想找条直路走。
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
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这正是对当下社会“焦虑”最好的反驳:这世界上大多数的成功靠的是耐心,是静下心来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就像果树只有扎根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人生,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出通天大道。
02逆商高,低谷触底反弹[写作关键词:人生、心态]褚时健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但这个“传奇”从不是他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他传奇背后的人生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 2015-12-19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
”千里之后,又当如何?
褚时健
1 褚时健说,他还在牢房时,已经开始一遍遍用脚丈量每株果树的距离。
2 烟草把褚时健推上了事业的顶峰,同时又把褚时健打入人生炼狱!种橙,让84岁的他在云南玉溪——他曾缔造烟草帝国的大本营,成了亿万富翁。
他曾被称为烟草大王,他把玉溪烟厂由无名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
1999年他因贪污受贿被判无期,75岁他保外就医开始种橙子,84岁,他再次成
为拥有35万株冰糖橙的亿万富翁,成就了又一个传奇。
3 褚时健作为一位资深企业家,王石为他经历的88个岁月中总结出三点“企业家精神”:精耕细作、勤奋、尊严和独立。
“褚厂长身上没有很多深奥的东西,也就是就是中国传统精耕细作的特点。
他种
烟是精耕细作,种橙子也是精耕细作。
他身上有着中国最传统的工匠精神。
我们现在
没有了。
我们一定是用洋设备、洋方法,甚至不惜投机取巧。
”
“从褚时健少年时代如何做烧酒来看,别人10斤能做出3斤来,他能做出3斤半,为什么?每两个小时起来加火,因为他勤奋。
很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勤奋。
”
“褚厂长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就是他保持了尊严,这恰好是我们中国人现在真正需
要的东西。
我们企业家、工商阶层最需要的东西就是尊严。
怎么独立、怎么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正是因为他保持着尊严,即使受到挫折,犯错之后也能恰当对待自己、对
待社会。
实际上,他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想帮他,但是他要证明自己,自己独立去做。
”
4 王石说,他最佩服的人,是褚时健。
他的人生才是大起大落。
牛逼哄哄的企业家,一夕之间跌了下去,坐了牢。
从监狱里
出来,褚时健已经70多岁了。
他决定重新创业。
王石去云南看望他。
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创业的豪情,在那一刻触动了王石,“你想
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
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
有人说老是什么?老就是,买香蕉都不敢买绿的。
怕香蕉还没放熟,自己就挂了。
褚时健完全不是。
橙子挂果要6年,而褚时健当时已经75岁了。
75岁的他,在期待81岁时的成功。
精耕细作、勤奋、尊严和独立。
没有终点的人生。
——
奇迹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时间不会改变一切,能改变一切的人,只有你自己。
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王德顺49岁北漂 60岁练肌肉 65岁演影视剧 79岁走红!)
尽管褚时健带领红塔集团走过一路辉煌,但褚时健的腐败问题在红塔集团的史册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也为褚时健自己带来了永远的伤痛。
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会变成阶下囚?又为什么有人为其喊冤而有人叫好?
价值观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年代,人们都是企业的主人,……人们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是为国家、为人民而工作,企业生产的目标是满足国家和人民的物质需求……在这个转形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人生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为人民服务” 思想被“向钱看”的思想所取代,物质的诱惑,私欲的膨胀使人们更加现实、更加追求个人财富和物质享受,有人钻法律漏洞获取不义之财,而一些有权势的人就心理不平衡,开始滥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为自己牟取私利,出现了大量的腐败案,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人生观和价值观转变的结果。
监督不力
计划经济已经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变了,人们的观念变了,企业的角色也变了,而相应的有些政策和法律则显得滞后和多变,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还没有退去……董事长更是一手遮天,惟我独尊,褚时健的下属对其称呼都是“老板”,“老爷子”,可见其在企业中享受的帝王般的待遇。
分配制度的影响
计划经济时期,分配的制度看似公平合理的,然而却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不同企业里职工的待遇也参差不齐,作为企业的领
“历史的审判”及其余响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前后,褚案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大议题,体制
内外,纷纷争说。
据当时新华通讯社的报道,要“法办”褚时健,“有些人感情上接受不了。
不少人认为,褚时健……功劳太大了,过与功相比,算不了什么”。
“有些人思想上有顾虑:查办褚时健,会不会把企业查垮了,影响企业稳定,影响云南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
还是中央纪委领导同志提出:对褚时健,“过不掩功,功不抵过”,为这个多少
升华出了一点政治意味的经济案定了调。
最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份据说是十易其稿的、被称为“现代法律文书的
典范”的长达8000字的判决书,宣布褚时健因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社会评价:红塔集团的很多人认为,褚时健是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他应该拿的钱。
经济学家晏智杰说:“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经营管理者而惋惜。
”
在2008年,云南当地媒体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影响云南30人物”中,褚时健排名第五,其改革的先行姿态在时隔多年依然得到广泛认同。
2014年,褚时健上榜“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包括王石、柳传志等当代著名企业家都曾公开表示对褚时健的欣赏和敬仰。
而地产大亨王石更是奉其为自
己最崇拜的企业家。
而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则认为,是国家给了褚时建一个成功的平台,国家也给了他应有的报酬和荣誉,他只是为国家打工的一个职业经理人,而他自己则把自己当主人,自己没有把位子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