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四川卷,含解析)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历史解析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 民贵君轻 D 选贤举能【答案】B【解析】只有B项符合题干“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要求。
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
在东汉隶属少府。
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答案】C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②明显错误。
2015年高考试题历史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5年高考试题(历史)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
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四 川 卷(文史类)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 川 卷(文史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 ={x |-1<x <2},集合B ={x |1<x <3},则A ∪B =( )A .{x |-1<x <3}B .{x |-1<x <1}C .{x |1<x <2}D .{x |2<x <3}解析:选A.如图,A ∪B ={x |-1<x <3}.第1题图2.设向量a =(2,4)与向量b =(x,6)共线,则实数x =( )A .2B .3C .4D .6解析:选B.∵ a ∥b ,∴ 2×6-4x =0,解得x =3.3.某学校为了了解三年级、六年级、九年级这三个年级之间的学生视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拟从这三个年级中按人数比例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则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 .抽签法B .系统抽样法C .分层抽样法D .随机数法解析:选C.根据年级不同产生差异及按人数比例抽取易知应为分层抽样法.4.设a ,b 为正实数,则“a >b >1”是“log 2a >log 2b >0”的(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y =log 2x (x >0)为增函数,当a >b >1时,log 2a >log 2b >0;反之,若log 2a >log 2b >0,结合对数函数的图象易知a >b >1成立,故“a >b >1”是“log 2a >log 2b >0”的充要条件.5.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是( )A .y =sin ⎝⎛⎭⎫2x +π2 B .y =cos ⎝⎛⎭⎫2x +π2 C .y =sin 2x +cos 2xD .y =sin x +cos x解析:选B.A 项,y =sin ⎝⎛⎭⎫2x +π2=cos 2x ,最小正周期为π,且为偶函数,不符合题意; B 项,y =cos ⎝⎛⎭⎫2x +π2=-sin 2x ,最小正周期为π,且为奇函数,符合题意; C 项,y =sin 2x +cos 2x =2sin ⎝⎛⎭⎫2x +π4,最小正周期为π,为非奇非偶函数,不符合题意;D 项,y =sin x +cos x =2sin ⎝⎛⎭⎫x +π4,最小正周期为2π,为非奇非偶函数,不符合题意.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 的值为( )A .-32 B.32C .-12 D.12解析:同理科卷3题.答案:D7.过双曲线x 2-y 23=1的右焦点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于A ,B 两点,则|AB |=( )A.433B .2 3C .6D .4 3解析:同理科卷5题.答案:D8.某食品的保鲜时间y (单位:小时)与储藏温度x (单位:℃)满足函数关系y =e kx +b (e =2.71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k ,b 为常数).若该食品在0 ℃的保鲜时间是192小时,在22 ℃的保鲜时间是48小时,则该食品在33 ℃的保鲜时间是( )A .16小时B .20小时C .24小时D .28小时解析:同理科卷13题.答案:C9.设实数x ,y 满足⎩⎪⎨⎪⎧ 2x +y ≤10,x +2y ≤14,x +y ≥6,则xy 的最大值为( ) A.252B.492 C .12D .16 解析:选A.⎩⎪⎨⎪⎧ 2x +y ≤10,x +2y ≤14,x +y ≥6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9题图令S =xy ,不妨设在点M (x 0,y 0)处S 取得最大值,且由图象知点M (x 0,y 0)只可能在线段AD ,AB ,BC 上.(1)当M (x 0,y 0)在线段AD 上时,x 0∈[-2,0],此时S =xy ≤0;(2)当M (x 0,y 0)在线段AB 上时,x 0∈[0,2],S =xy =x ·14-x 2=x ⎝⎛⎭⎫7-x 2=-x 22+7x =-12(x -7)2+492, 当x 0=2时,S max =-12(2-7)2+492=-252+492=12; (3)当M (x 0,y 0)在线段BC 上时,x 0∈[2,4],S =xy =x ·(10-2x )=-2x 2+10x =-2⎝⎛⎭⎫x -522+252, 当x 0=52时,S max =252. 综上所述,xy 的最大值为252. 10.设直线l 与抛物线y 2=4x 相交于A ,B 两点,与圆(x -5)2+y 2=r 2(r >0)相切于点M ,且M 为线段AB 的中点.若这样的直线l 恰有4条, 则r 的取值范围是( )A .(1,3)B .(1,4)C .(2,3)D .(2,4)解析:同理科卷10题.答案:D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设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i -1i=________. 解析:i -1i =i -i i 2=i +i =2i . 答案:2i12.lg 0.01+log 216的值是________.解析:lg 0.01+log 216=lg 1100+log 224=-2+4=2. 答案:213.已知sin α+2cos α=0,则2sin αcos α-cos 2α的值是________.解析:由sin α+2cos α=0,得tan α=-2.所以2sin αcos α-cos 2α=2sin αcos α-cos 2αsin 2α+cos 2α=2tan α-1tan 2α+1=-4-14+1=-1. 答案:-114.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其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直角边的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点M ,N ,P 分别是棱AB ,BC ,B 1C 1的中点,则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是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易知几何体ABC -A 1B 1C 1是上、下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 则VP -A 1MN =VA 1-PMN =V A -PMN .又S △PMN =12MN ·NP =12×12×1=14, A 到平面PMN 的距离h =12, ∴ V A -PMN =13S △PMN ·h =13×14×12=124. 答案:12415.已知函数f (x )=2x ,g (x )=x 2+ax (其中a ∈R ).对于不相等的实数x 1,x 2,设m =f (x 1)-f (x 2)x 1-x 2,n =g (x 1)-g (x 2)x 1-x 2.现有如下命题: ①对于任意不相等的实数x 1,x 2,都有m >0;②对于任意的a 及任意不相等的实数x 1,x 2,都有n >0;③对于任意的a ,存在不相等的实数x 1,x 2,使得m =n ;④对于任意的a ,存在不相等的实数x 1,x 2,使得m =-n .其中的真命题有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解析:同理科卷15题.答案:①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a n }(n =1,2,3,…)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2a n -a 1,且a 1,a 2+1,a 3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1a n 的前n 项和为T n ,求T n . 解:(1)由已知S n =2a n -a 1,有a n =S n -S n -1=2a n -2a n -1(n ≥2),即a n =2a n -1(n ≥2).从而a 2=2a 1,a 3=2a 2=4a 1.又因为a 1,a 2+1,a 3成等差数列,即a 1+a 3=2(a 2+1),所以a 1+4a 1=2(2a 1+1),解得a 1=2.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a n =2n .(2)由(1)得1a n =12n , 所以T n =12+122+…+12n =12⎣⎡⎦⎤1-⎝⎛⎭⎫12n 1-12=1-12n . 17.(本小题满分12分)一辆小客车上有5个座位,其座位号为1,2,3,4,5.乘客P 1,P 2,P 3,P 4,P 5的座位号分别为1,2,3,4,5,他们按照座位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先后上车.乘客P 1因身体原因没有坐自己的1号座位,这时司机要求余下的乘客按以下规则就座:如果自己的座位空着,就只能坐自己的座位;如果自己的座位已有乘客就座,就在这5个座位的剩余空位中任意选择座位.(1)若乘客P 1坐到了3号座位,其他乘客按规则就座,则此时共有4种坐法.下表给出);(2)若乘客P 1坐到了2号座位,其他乘客按规则就座,求乘客P 5坐到5号座位的概率. 解:(1)(2)若乘客P 1为:设“乘客P 5坐到5号座位”为事件A ,则事件A 中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4,所以P (A )=48=12. 答:乘客P 5坐到5号座位的概率是12. 18.(本小题满分12分)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请将字母F ,G ,H 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2)判断平面BEG 与平面ACH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证明:直线DF18解:(1)点F ,G ,H 的位置如图所示.(2)平面BEG ∥平面ACH .证明如下:因为ABCD -EFGH 为正方体,所以BC ∥FG ,BC =FG .又FG ∥EH ,FG =EH ,所以BC ∥EH ,BC =EH ,于是四边形BCH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CH .又CH ⊂平面ACH ,BE ⊄平面ACH ,所以BE ∥平面ACH .同理BG ∥平面ACH .又BE ∩BG =B ,所以平面BEG ∥平面ACH .(3)证明:连接FH ,与EG 交于点O ,连接B D.因为ABCD -EFGH 为正方体,所以DH ⊥平面EFGH .因为EG ⊂平面EFGH ,所以DH ⊥EG .又EG ⊥FH ,DH ∩FH =H ,所以EG ⊥平面BFH D.又DF ⊂平面BFHD ,所以DF ⊥EG .同理DF ⊥BG .又EG ∩BG =G ,所以DF ⊥平面BEG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B ,C 为△ABC 的内角,tan A ,tan B 是关于x 的方程x 2+3px -p +1=0(p ∈R )的两个实根.(1)求C 的大小;(2)若AB =3,AC =6,求p 的值.解:(1)由已知,方程x 2+3px -p +1=0的判别式Δ=(3p )2-4(-p +1)=3p 2+4p -4≥0,所以p ≤-2或p ≥23.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有tan A +tan B =-3p ,tan A tan B =1-p ,于是1-tan A tan B =1-(1-p )=p ≠0,从而tan(A +B )=tan A +tan B 1-tan A tan B=-3p p =- 3. 所以tan C =-tan(A +B )=3,所以C =60°.(2)由正弦定理,得sin B =AC sin C AB =6sin 60°3=22, 解得B =45°或B =135°(舍去).于是A =180°-B -C =75°.则tan A =tan 75°=tan(45°+30°)=tan 45°+tan 30°1-tan 45°tan 30°=1+331-33=2+ 3.所以p =-13(tan A +1- 3. 20.(本小题满分13分第20题图如图,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是22,点P (0,1)在短轴CD 上,且PC →·PD →=-1.(1)求椭圆E 的方程;(2)设O 为坐标原点,过点P 的动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OA →·OB→+λP A →·PB →为定值?若存在,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已知,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0,-b ),(0,b ).又点P 的坐标为(0,1),且PC →·PD →=-1,于是⎩⎪⎨⎪⎧ 1-b 2=-1,c a =22,a 2-b 2=c 2.解得a =2,b = 2. 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x 24+y 22=1. (2)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1,A ,B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联立⎩⎪⎨⎪⎧ x 24+y 22=1,y =kx +1,得(2k 2+1)x 2+4kx -2=0. 其判别式Δ=(4k )2+8(2k 2+1)>0,所以x 1+x 2=-4k 2k 2+1,x 1x 2=-22k 2+1. 从而,OA →·OB →+λP A →·PB →=x 1x 2+y 1y 2+λ[x 1x 2+(y 1-1)(y 2-1)]=(1+λ)(1+k 2)x 1x 2+k (x 1+x 2)+1=(-2λ-4)k 2+(-2λ-1)2k 2+1=-λ-12k 2+1-λ-2. 所以,当λ=1时,-λ-12k 2+1-λ-2=-3. 此时,OA →·OB →+λP A →·PB →=-3为定值.当直线AB 斜率不存在时,直线AB 即为直线C D.此时,OA →·OB →+λP A →·PB →=OC →·OD →+PC →·PD →=-2-1=-3.故存在常数λ=1,使得OA →·OB →+λP A →·PB →为定值-3.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 (x )=-2x ln x +x 2-2ax +a 2,其中a >0.(1)设g (x )是f (x )的导函数,讨论g (x )的单调性;(2)证明:存在a ∈(0,1),使得f (x )≥0恒成立,且f (x )=0在区间(1,+∞)内有唯一解. 解:(1)由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g (x )=f ′(x )=2(x -1-ln x -a ),所以g ′(x )=2-2x =2(x -1)x. 当x ∈(0,1)时,g ′(x )<0,g (x )单调递减;当x ∈(1,+∞)时,g ′(x )>0,g (x )单调递增.(2)证明:由f ′(x )=2(x -1-ln x -a )=0,解得a =x -1-ln x .令φ(x )=-2x ln x +x 2-2x (x -1-ln x )+(x -1-ln x )2=(1+ln x )2-2x ln x ,则φ(1)=1>0,φ(e)=2(2-e)<0,于是,存在x 0∈(1,e),使得φ(x 0)=0.令a 0=x 0-1-ln x 0=u (x 0),其中u (x )=x -1-ln x (x ≥1).由u ′(x )=1-1x≥0知,函数u (x )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故0=u (1)<a 0=u (x 0)<u (e)=e -2<1,即a 0∈(0,1).当a =a 0时,有f ′(x 0)=0,f (x 0)=φ(x 0)=0.再由(1)知,f ′(x )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当x ∈(1,x 0)时,f ′(x )<0,从而f (x )>f (x 0)=0;当x ∈(x 0,+∞)时,f ′(x )>0,从而f (x )>f (x 0)=0;又当x ∈(0,1]时,f (x )=(x -a 0)2-2x ln x >0.故x ∈(0,+∞)时,f (x )≥0.综上所述,存在a ∈(0,1),使得f (x )≥0恒成立,且f (x )=0在区间(1,+∞)内有唯一解.。
2015年四川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详解

文科综合·政治第I卷(选择题共48分)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图1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A,卷烟税率上调,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C,银行利率下调。
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2.“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功。
其重大意义在于①国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4%.低于7.5%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
这意味着①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④经济増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A. ①②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围绕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每年安排1至2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意见并回答询问。
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①制定法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②积极地职,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③与时俱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④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
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激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
这说明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6观察图2。
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图6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2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C】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C】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4.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B】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5.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A】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6.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通过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
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君主贤明,社会稳定,因此C正确。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优秀的郡太守。
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因此C、D排除。
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C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中心南移才能最终实现。
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影响。
A选项说法错误,靖难之变本就是由北往南进行的,北方此时已经足够稳固;C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D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
2015年高考真题:四川卷2015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5年高考真题:四川卷2015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暂时zàn埋怨mái谆谆告诫zhūn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踉踉跄跄cāng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删改shān炊烟袅袅niǎo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鬼鬼祟崇suì不屑一顾xiè色【答案】D【解析】A项mái应为mán ;B项cāng应为qiàng;C项gěn 应为gěng试题分析:本题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多义字和形声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答案】A【解析】B项“驰”应为“弛”;C项“循”应为“寻”;D项“蜚”应为“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雍,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答案】A【解析】届时,指到时候,那时候,指还没有发生某项活动或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文综历史试题
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 .克已复礼
B .礼法兼用
C .民贵君轻
D .选贤举能
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
A .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 .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 .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 .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
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
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这主要反映了
A .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 .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 .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 .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
5.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
事的后果是
A .《南京条约》签订
B .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 .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 .《辛丑条约》签订
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
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
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
”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9.《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10.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11.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
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在此,朗之万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12.图2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
该图可以反映出
图2
A.冷战格局的扩展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美苏的直接对抗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3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10分)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
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
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
“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12分)
14.(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
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4分)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予以说明。
(8分)
材料二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
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
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
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
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
(12分)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
(6分)
www.zxls.com/)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C D D B A B D D C A
13.(22分)
(1)新航路开辟;(2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
(4分)
(2)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
(3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3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3分)
14.(30分)
(1)因素:美国宪法第5条提供法律依据;美国宪法内容的缺陷;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4分,任答两点)
说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如第4条规定保障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4分)完善国家权力制度,如第10条强调各州保留相应权力。
(4分)
(2)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6分)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分)
(3)要求:观点正确,史实任举一例,史论相符。
(6分)
www.zx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