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朗读教学
普通话教程教案-第7课 朗读——声情并茂的艺术

②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老师先读一遍,然后请大家一起朗读这两个句子,感受曲 连。 【学生】理解、朗读。 【教师】讲授本节课的新知识点,朗读的技巧之节奏。 大家很棒,基本上掌握了,最后再来了解一下节奏。受作品基 调和思想内容的制约,朗读作品时应注意节奏的抑扬顿挫、轻 重缓急。恰当地把握朗读的节奏,既能体现有声语言的美感, 又能形象地表达作品的意境。常见的节奏类型大体有以下几 种。
① 这是一块不小的石头,一块道貌岸然的石头。
② 巡捕传说:“只一个字——贪。”
请大家一起朗读这两个句子,感受曲调技巧。 【学生】理解、朗读。 【教师】讲授本节课的新知识点,朗读的技巧之重音。
朗读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人们往往会重读一些词或 词组,这些重读的部分称为重音。重音是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以语意和情感表达为依据来确定的。重音
接下来了解停连的技巧。停连是指朗读时声音的停顿和延 续,停连既是体会作品内容、表达情感的需要,也是朗读者生 理上换气的需要。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暂时中断和连接,可以更 清楚地把作品的思想内容传达给听者。常见的停连有以下几 种。 第一种是落停,落停多用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表达之后,句 末语气应沉稳,声音下落。例如,下列句子的句末就可以采用 落停:
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
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上擦去腮边的泪水。 第四种高亢型。高亢型节奏的特点是语势高扬,势不可遏,
多重少轻,语速较快。这种节奏多用于表达振奋、狂喜、激动 等情感。老师读几个: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普通话培训第六讲朗读

3
找到感觉
通过不断练习,找到朗读的感觉和节奏,形成稳定的朗读习惯。
发音
正确发音每个音节,特别是汉字的声母和韵母。
形声字的朗读技巧
1 音配形
通过正确的发音表达形声 字的含义。
2 意象联想
利用形声字的字形来引导 正确的发音和理解。
3 注重音韵
注意让形声字的发音与整 个句子的韵律相协调。
常见语言错误及纠正方法
1
语法错误
学习常见的语法错误,并通过练习和免口吃的技巧
1 放松呼吸
通过深呼吸和放松来减少 口吃现象。
2 缓慢练习
慢慢练习复杂的句子和音 节,逐渐增加难度。
3 正确认知
建立正确的语音认知,认 识自己的口吃问题,并寻 找合适的方法来改善。
朗读频率与习惯养成
1
每日练习
培养每天练习朗读的习惯,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
有选择的练习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提高积极性和持续性。
普通话培训第六讲朗读
欢迎来到普通话培训第六讲朗读!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朗读的基本要素,语 调与停顿,发音的力度与音量,以及其他一些朗读技巧。让我们开始吧!
朗读的基本要素
语速
掌握适当的语速,使听众更容易理解你的朗读 内容。
停顿
在适当的位置停顿,以帮助句子的表达更加准 确。
语调
准确使用相应的语调来表达句子的意思与情感。
1 情感真实
通过声音表达情感,使听众更容易被 感染。
2 语速变化
适时变换语速,以突出句子的重点和 情感。
3 音量控制
根据朗读内容的需要,适度控制音量。
长段落朗读的技巧
分段落
将长段落分成短小的意思单位, 一段一段地朗读。
普通话朗读应注意的问题_普通话教学工作总结

普通话朗读应注意的问题_普通话教学工作总结普通话朗读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在进行普通话朗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语音准确性朗读时,学生需要准确发音,注意语音的清晰和准确。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校正错误的发音,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音节和音素,如“z”、“c”、“s”等。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声母、韵母、整体认读的方法,提高其语音辨识和发音能力。
二、语调抑扬顿挫在朗读时,要注重语调的抑扬顿挫,避免平调、单调的朗读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其对语言美感的认知。
还可以通过一些情感词语和情景对话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调的起伏和变化。
三、语速控制朗读的语速要适中,节奏感要准确。
学生往往在朗读时会出现语速过快或过慢的情况,这样会影响语音的准确性和语调的表达。
教师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语速,让其在朗读时保持稳定的节奏感。
四、情感表达朗读不仅是对文字的机械传达,更是对情感的表达。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相应的情感,使其朗读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可以通过情感词语的强化训练、情景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五、注意细节在朗读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如连读、爆破音的处理、音节伸缩规律等。
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朗读的准确性和自然性,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细节的处理方法。
六、背景知识朗读内容往往有其特定的语境和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在朗读教学中适当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朗读内容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朗读内容的情感和语调。
普通话朗读教学要注意细节、控制语速、抑扬顿挫等问题,同时还需要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普通话朗读技巧

3、把握好朗读基调,感情贴切到位。
4、朗读“五忌”。
(一)念字式。单纯念字、照字读音的朗
读方式。有字无词或有词无字。很机械。
“我愿意选择金钱”。阿凡提回答。 “你怎么了,阿凡提?”国王说,“要是我 呀,一定要正义,绝不要金钱。金钱有什么稀 罕,正义是不容易找到的呀!” “谁缺什么,就想要什么,我的陛下。”阿凡 提说,“你想要的东西,正是你最缺少的呀!”
语调
语调指语句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 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 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 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 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 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 主要有以下几种:
普通话朗读技巧
一、朗读的要求。(试一试)
1、普通话语音标准。朋友源自将远行。 甚至可以多拿些回家当晚餐。 穷孩子就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 老师们宁愿自己苦一点儿。 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
2、吐字归音到位。 (1)出字要准确有力,即字头要咬紧。
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把握好声母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蓄气有力, 并迅速与韵头结合。
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2)发音圆润饱满。 关键是口腔开合适度,松紧相宜, 音节才能坚实稳定。
调到敌岛打特盗,特盗太刁投短刀。 挡推顶打短刀掉,踏盗得刀盗打倒。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 吐葡萄皮儿。
(3)归音的归向要鲜明,干脆利索,即 字尾要收回。既不能拖泥带水留尾巴,也不可 唇舌位置不到家。关键是对字尾的处理,口腔 由开到闭,肌肉由紧渐松,声音由强到弱,字 尾要弱收到位。
普通话作品朗读课程设计

普通话作品朗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普通话的发音规则,正确朗读课文。
2. 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3. 学生能通过朗读,提高对汉字音韵美的感知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进行朗读,提高朗读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和练习,形成自己的朗读风格。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倾听、评价和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朗读优秀作品,培养对母语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同理心,提高人文素养。
3. 学生通过朗读,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普通话作品朗读课程,旨在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对朗读感兴趣,但缺乏技巧和自信。
教学要求: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同时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普通话朗读作品为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目标,进行以下组织:1. 语音训练:选择普通话发音标准的课文,如《春天来了》、《我的老师》等,让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
2. 文学鉴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荷塘月色》、《草原》等,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情感美,提高文学素养。
3. 朗读技巧:教授停顿、重音、语调等朗读技巧,通过示范、模仿、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朗读中。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语音训练,学习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
第二周:朗读技巧,学习停顿、重音、语调等基本技巧。
第三周:文学作品朗读,选取《春天来了》进行朗读练习。
第四周:文学作品鉴赏,学习《我的老师》,体会文章情感。
普通话教案之朗读部分

一、教案名称:普通话教案之朗读部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发音。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普通话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练习。
2. 第二课:短文朗读《小池》。
3. 第三课:古诗朗读《静夜思》。
4. 第四课:现代文朗读《我的中国梦》。
5. 第五课:绕口令练习。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正确的发音和朗读示范,引导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学生通过朗读练习,提高发音和表达能力。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五、教学步骤:1. 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练习:教师讲解发音方法,学生跟读,反复练习。
2. 短文朗读《小池》:教师朗读,学生跟读,分析文章意境,体会语言魅力。
3. 古诗朗读《静夜思》:教师朗读,学生跟读,讲解古诗背景,感受传统文化。
4. 现代文朗读《我的中国梦》:教师朗读,学生跟读,讨论文章主题,激发爱国情怀。
5. 绕口令练习:教师播放绕口令,学生跟读,提高发音速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录制朗读音频,家长签字确认。
2.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表现,给予评价。
3. 定期测试:进行普通话发音测试,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普通话教材。
2. 朗读音频素材。
3. 绕口令音频素材。
八、教学时间:1. 每课时长:40分钟。
2. 课程周期:5周。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信心。
3. 注重发音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
十、教学拓展:1. 组织普通话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积极性。
2. 推荐学生参加外部普通话比赛或活动,锻炼表达能力。
3. 结合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第六课:散文朗读《草原》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散文,感受自然之美。
2. 培养学生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散文文学形式的理解。
普通话测试朗读教学设计

普通话测试朗读教学设计一、引言普通话作为中国国家通用语言,其正确、流利的朗读是学习者掌握语音、语调和语音连贯性的重要方面。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朗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普通话测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普通话基本语音发音准确、标准的要求。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普通话的语调和语音连贯的要求。
3. 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普通话测试的文本。
4.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测试文本来提高自身的语音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普通话音节和音节组合的发音练习。
2. 普通话的四声和语调的训练。
3. 普通话的语音连贯性训练。
4. 普通话测试文本的选取和分析。
四、教学步骤1. 音节和音节组合的发音练习首先,向学生介绍普通话的音节和音节组合,并提供音频示范和练习材料。
让学生听音并模仿发音,注意各音节的特点和区别。
提醒学生要用正确的舌位和口型来发音,尽量避免方言和习惯性错误的发音。
2. 四声和语调的训练根据普通话的四声规律,向学生解释四声的特点和正确的发声方法。
提供例句和练习材料,让学生模仿和练习四声的发音。
同时,让学生听录音并分辨不同语调的声调变化,帮助学生掌握普通话语调的规律和要求。
3. 语音连贯性训练通过朗读和阅读练习,让学生熟悉普通话的语音连贯性要求。
引导学生注意音节的顺畅衔接和语音的自然流畅,避免出现断断续续、停顿或过度连接等问题。
提供一些练习材料,如口头表达和朗读小文本,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音连贯性。
4. 普通话测试文本的选取和分析选择一些普通话测试文本,包括口头朗读和书面朗读的内容。
让学生分析文本的语音特点和语调要求,理解文本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练习来掌握文本的正确朗读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测试的得分。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 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语音准确性、语调和语音连贯性。
2. 对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普通话语音要求的能力进行考察,如听录音并选择正确的语音特点和语调变化。
手把手教你正确朗读普通话

手把手教你正确朗读普通话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很多人学习和使用的重要工具。
然而,由于各地方言和口音的存在,许多人发音不准确,甚至有时难以听懂。
本文将手把手教你正确朗读普通话,让你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并与他人交流。
一、语音调节1.清晰的发音发音清晰是正确朗读普通话的基础,要特别注意基本的元音和辅音发音准确。
如/d/音,要用舌头顶住上下齿床,发出清晰的/d/音。
另外,注意舌尖抵住上齿龈发/s/音,避免发出模糊的音。
2.语音的正确语调普通话的语调是平声语调,这与许多方言和口音有所不同。
在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
例如,“我爱你”应该用平声语调读为“wǒ àinǐ”,而不是方言中常用的阳平语调“wó ài nǐ”。
二、音节和音调1.音节的划分音节是汉语中的最小音位单位,准确划分音节是正确朗读普通话的关键之一。
在划分音节时,要遵循汉字的基本拼音规则,并结合词汇的意义来确定音节的划分。
例如,“中国”这个词的音节划分应该是“zhōng guó”,而不是“zhō ng guó”。
2.音调的运用普通话中有四个基本的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在正确朗读普通话时,要掌握不同声调的变化规律。
例如,“妈妈”这个词的声调是平声,读作“māma”;而“马上”这个词的声调是上声,读作“mǎshàng”。
三、口形和舌位1.正确的口形正确的口形对于朗读普通话至关重要。
要保持口腔张开适当的大小,舌头放松自然,牙齿合拢不要咬紧。
同时,要注意放松唇部肌肉,避免发音时嘴唇的紧绷或颤动。
2.准确的舌位舌位是影响发音准确性的关键之一。
在朗读时,要注意舌头的位置是否正确。
例如,“xi”这个音,要用舌头顶住上齿龈,发出清晰的“x”音;而“zhi”这个音,要将舌尖放在上齿龈后面,发出清晰的“zh”音。
四、练习方法与技巧1.模仿纠正首先,可以选择一位标准普通话的发音者,仔细听他们的发音,并尽量模仿他们的口音、语调和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