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名与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十大名菜做法和典故

中国历史上十大名菜做法和典故

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

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所组成,主体是各地方风菜。

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

1、东坡肉东坡肉属浙菜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

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东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

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菜品起源: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

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

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

“东坡肉”最早在徐州创制,《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

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

苏轼贬谪黄州时,作有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

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因疏浚西湖有功。

大家抬酒担肉给他拜年,苏轼便命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大家吃后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

“东坡肉”美名便慢慢传遍全国。

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2、水晶肴肉水晶肴蹄,又名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

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今朝,更爱京口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肴肉传说:肴肉传说在xx还流传着一个xx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请他去瑶池赴蟠桃宴。

菜品名称大全

菜品名称大全

菜品名称大全中华美食源远流长,广大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菜肴,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中国菜品种繁多,口味多样,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方风味。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国菜品的大全吧。

一、川菜。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酸、甜、麻、辣、咸、混合为主要特点。

川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麻婆豆腐、水煮鱼、夫妻肺片、回锅肉等。

二、粤菜。

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清淡、鲜美、嫩滑、爽口、鲜香为主要特点。

粤菜讲究原汁原味,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技巧,如烧鹅、白切鸡、蚝油生菜、蒸鱼等。

三、苏菜。

苏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淡雅、清鲜、甜咸相宜、色香味俱佳为主要特点。

苏菜讲究“清炖”、“白煮”、“红烧”、“酱烹”,如糖醋排骨、东坡肉、松鼠鱼、红烧肉等。

四、闽菜。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鲜、香、酥、嫩、脆、爽为主要特点。

闽菜注重调味品的使用和烹调技巧,如鱼香肉丝、三杯鸡、八宝鸭、鱼丸汤等。

五、浙菜。

浙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鲜、嫩、滑、醇、脆、爽为主要特点。

浙菜讲究原料的选用和烹调的技巧,如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糖醋鲤鱼等。

六、湘菜。

湘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香、鲜、酸、甜、咸、混合为主要特点。

湘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剁椒鱼头、口味鸡、毛氏红烧肉、湘味腊肉等。

七、徽菜。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酸、甜、咸、辣、鲜、香、酥、嫩、脆、爽为主要特点。

徽菜讲究烹调技巧和调味品的使用,如臭鳜鱼、黄山炖鸽、徽州烧鸡、毛豆焖面等。

八、京菜。

京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清淡、鲜美、鲜香、嫩滑、爽口为主要特点。

京菜注重烹调技巧和食材的新鲜,如糖醋里脊、宫保鸡丁、京酱肉丝、酱爆肉丝等。

以上就是中国八大菜系的菜品名称大全,每一道菜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味,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品尝,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美食文化各地特色美食介绍

美食文化各地特色美食介绍

美食文化各地特色美食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元文化的国家,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每一道特色美食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一国家独特的美食文化。

一、四川川菜-麻辣火锅四川川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辣味和麻味而闻名。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莫过于麻辣火锅。

麻辣火锅起源于四川成都,以其浓郁的牛油味、麻辣辣椒和各种新鲜的食材而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

吃麻辣火锅的时候,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食材,包括肉类、海鲜、蔬菜等等。

麻辣的味道会让你的味蕾得到极大的刺激,同时也让你体验到四川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二、广东粤菜-广式早茶广东粤菜以其鲜美独特的味道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

而作为广东粤菜的代表,广式早茶更是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

早茶起源于广东,是广东人热衷的一种早餐方式。

早茶的特点在于大量使用海鲜类食材,如虾、鱼、蟹等,搭配上用心制作的点心和茶品。

无论是烧鹅、腊肠、叉烧,还是鳗鱼、欧花蛤等海鲜,都会被细心制作成各种美味的点心和菜品。

品尝广式早茶,不仅可以享受到美食的味道,更能够感受到广东人细腻的烹饪技艺。

三、浙江菜-杭州西湖醋鱼浙江菜以其清淡别致的口味和细腻的制作工艺受到了众多美食爱好者的追捧。

而当提到浙江菜的特色美食,杭州西湖醋鱼必然是其中之一。

杭州西湖醋鱼是浙江菜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以鱼肉的鲜嫩可口著称,更因其特制的酸甜醋汁而被誉为杭州的代表菜品。

杭州西湖醋鱼选用鲈鱼作为主料,配以秘制醋汁和新鲜的藕片、木耳等配料,经过高温快炒的烹饪工艺,使得鱼肉鲜嫩可口,汤汁酸甜可口。

它不仅为吃货们带来了舌尖上的享受,更体现了浙江人民温文尔雅的生活态度。

四、云南菜-过桥米线云南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多样性而受到广大美食爱好者的喜爱。

而当提到云南菜的特色美食,过桥米线必然是其中之一。

过桥米线起源于云南,是云南人最为常见的日常美食之一,也是一道代表性的云南特色美食。

中国菜名里面的文化拾趣_传统文化

中国菜名里面的文化拾趣_传统文化

中国菜名里面的文化拾趣
中国菜一向为世人钟爱,其菜名也有学问。

厨师给菜肴命名时,也有点像作家撰文著书时命题一样,深思熟虑,让人一看菜名便可窥出菜肴的特色或全貌。

以数字为首的菜名有:一品天香、二度梅开、三色龙凤、四宝锦绣、五彩果味、六君闹市、七星豌豆、八仙聚宴、九转肥肠、十味鱼翅等。

以动物为主料的菜名有:美食蟹、龙虎斗、金蛇宴、发财玉兔、北京烤鸭、麻皮乳猪、金都贵妃鸡等。

以水果命名的菜名有:榴莲蛋挞、凤梨猥包、拔丝地瓜、山楂太极盞、杏奶小金猪等。

蕴含轶闻掌故的菜名有:彩蝶纷飞、一掌定山河、太史五蛇羹、孔雀东南飞、霸王披金甲等。

表示象征吉兆的菜名有:步步登高、发财到手等。

套用成语的菜名有:游龙戏凤、花好月圆、龙凤呈祥、碧血丹心等。

关于中华传统美食的介绍

关于中华传统美食的介绍

关于中华传统美食的介绍
中华传统美食是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的制作技艺和特色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美食:
1. 川菜:以麻辣、香辣著称,以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技巧而闻名。

川菜中的经典菜品包括麻婆豆腐、水煮鱼、火锅等。

2. 鲁菜:以鲜嫩、酥脆、色香味俱佳著称,是中国北方菜系的代表。

鲁菜中的经典菜品包括糖醋鲤鱼、德州扒鸡等。

3. 粤菜:以鲜美、清淡、爽口著称,是中国南方菜系的代表之一。

粤菜中的经典菜品包括烤乳猪、烧鹅、白切鸡等。

4. 苏菜:以清淡、鲜美、细腻著称,是中国南方菜系的代表之一。

苏菜中的经典菜品包括松鼠桂鱼、清炖狮子头等。

5. 湘菜:以香辣、酸辣著称,常用辣椒、花椒等调料来调味。

湘菜中的经典菜品包括剁椒鱼头、酸辣粉等。

6. 闽菜:以鲜美、清淡、色香味俱佳著称,常用海鲜、蔬菜等食材来烹饪。

闽菜中的经典菜品包括佛跳墙、荔枝肉等。

除了以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菜系,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地方特色美食,如北京烤鸭、东北炖菜、云南过桥米线、陕西肉夹馍等。

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传承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品味菜名里的中国文化

品味菜名里的中国文化

品味菜名里的中国文化作者:暂无来源:《烹调知识》 2016年第4期汪志/文我国菜肴食文化源渊流长,各地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美食品味,而且其食文化也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地的美食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各类菜肴名称,取名新颖,颇具品味,寓义深刻,令人拍案叫奇。

以数字命名的菜肴有:一品豆腐、二度梅开、三鲜鱼饺、四喜丸子、五味果羹、六福糕点、七星脆豆、八宝烤鸭、九转肥肠、十味鱼翅。

蕴含轶闻掌故的菜名有:金箱藏八宝(豆腐类)、群龙抱珠、桃园三结义、佛跳墙、霸王别姬、龙配凤、进贤炙、贵妃凤翅、老蚌怀珠、玉石青松、草船借箭、鸿门宴、日月星辰、彩蝶纷飞、一掌定山河、太史五蛇羹、孔雀东南飞、霸王披金甲、宫保鸡丁等。

如“宫保鸡丁”,它和清代咸丰年间的进士丁宝桢有关。

此人曾做过一件轰动一时的事,就是杀掉了太监安德海。

相传丁宝桢对吃很讲究,常让家厨试制各色菜肴。

花生炒鸡丁是家厨试制出来的一个品种,很得丁宝桢的赏识,常用来招待宾客。

丁宝桢曾被加封了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这道花生炒鸡丁也就被称为“宫保鸡丁”。

用鸡作原料的菜肴很丰富,如竹笋炒鸡片名为“凤人竹林”,菜花炒鸡块叫“凤穿牡丹”,鸡脚炖白蘑菇丁调之“雪泥凤爪”,鸡脚炖鹌鹑蛋称为“明月映翡翠”,香肠炖鸡块取名“玉树挂金钱”,公鸡与母鸡同锅便是“鸾凤和鸣”,一只鸡加上一条蛇蛳烧就是“龙凤呈祥”,再加一尾鳗就变成“海陆空”。

暗喻祝贺或象征吉兆的菜名,如竹笋炒猪天梯(排骨)是“步步高升”,发菜炖猪蹄是“发财到手”,冬菇摆在青菜上是“金钱满地”。

有些菜名直接套用成语,如鱿鱼炒鸡片“游龙戏凤”,虾仁鸽蛋“花好月圆”,苦瓜炒鸡肝鸭肉“苦凤伶鸾”,菠萝炒番茄“翠柳啼红”。

很多菜名设计非常巧妙,黄豆上面放置猪血或鸭血即“碧血黄沙”;白萝卜丝上放置鲜红辣椒是“踏雪寻梅”;把松花皮蛋、咸鸭蛋、茶鸡蛋等各种蛋切合一起,叫做“丹凤朝阳”;将七片莲藕孔上眼灌入江米,再切五片红萝卜刻成梅花型,便成了“梅花欢喜漫天雪”;青菜豆腐汤叫“翡翠白玉汤”;炸粉条上撒几粒肉末,叫“蚂蚁上树”;甲鱼配上仔鸡,放在砂锅里炖,叫“霸王别姬”;在龙虾片上撒上一点虾皮,名为“雪山飞狐”,猪舌头炒猪耳朵,叫“悄悄话”;红烧猪蹄下面放一点香菜,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西红柿炒鸡蛋,因为颜色一红一黄,有人叫它“关公战秦琼”;用焖烂的黄豆炒黄豆芽,叫“母子情深”。

中国菜八大菜系历史和特点

中国菜八大菜系历史和特点

中国菜八大菜系历史和特点中国菜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中国的菜系分为八大菜系,它们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和徽菜。

每个菜系都有独特的历史和特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第一个菜系是鲁菜,鲁菜是中国最早的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鲁菜起源于山东省,有着悠久的历史。

鲁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味道而闻名。

它注重火候和色、香、味的协调。

鲁菜以煮、炖、煨、焖为主,注重原汁原味。

鲁菜讲究鲜、嫩、脆、糯,以及“剁、铰、切、砍、拆”等刀工技巧。

第二个菜系是川菜,川菜起源于四川省,也是中国最有名的菜系之一、川菜以其辣、麻、酸、甜、咸的独特口味而闻名。

它注重辣味的使用,以及各种调味料的组合。

川菜以烹饪技巧独特而著称,如炒、爆炒、烧、炖等。

川菜还注重菜品的色、香、味的协调,讲究“一索到底”和“烹、炸、煮”等烹饪方法。

第三个菜系是粤菜,粤菜起源于广东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菜系之一、粤菜以其鲜、嫩、爽的特点闻名。

粤菜注重烹调技巧和食材的新鲜度。

它以蒸、煮、炒、炸为主要烹调方法,注重清淡、鲜美的口味。

粤菜还注重提取食材的原汁原味,提倡“炊者尽其功”和“食生之理”。

第四个菜系是闽菜,闽菜起源于福建省,也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系之一、闽菜以其清淡、鲜美、细腻的味道而闻名。

闽菜讲究食材的鲜嫩和原汁原味。

它以烹煮技巧独特而著称,如烧、煨、爆、焖等。

闽菜还注重刀工,强调色、香、味的协调性。

第五个菜系是苏菜,苏菜起源于江苏省,也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苏菜以其淡、咸、鲜的特点而闻名。

苏菜注重食材的细嫩和原汁原味。

它以烹饪技巧独特而著称,如扣、炒、煮、蒸等。

苏菜还注重刀工和造型,追求色、香、味的协调性。

第六个菜系是浙菜,浙菜起源于浙江省,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菜系之一、浙菜以其清淡、鲜美、滑嫩的味道而闻名。

浙菜注重食材的鲜嫩和原味。

它以烹调技巧独特而著称,如蒸、煮、爆、焖等。

浙菜还注重“松为贵”的刀工,追求色、香、味的协调性。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8大菜系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8大菜系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8大菜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中的八大菜系被视为代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这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和鲁菜。

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口味,代表了不同地区的饮食风格和特色。

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味道和丰富的调味料而闻名。

川菜的特点是口味重、菜品多样,善于运用各种烹饪技巧,如炒、烧、煮等。

著名的川菜有麻辣火锅、口水鸡、鱼香肉丝等。

粤菜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也被称为广东菜。

粤菜讲究鲜、嫩、鲜,主张保持原汁原味,以清炒、蒸、煮为主要烹饪方式。

粤菜的代表菜肴有叉烧、白切鸡、糖醋排骨等。

苏菜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以其淡雅清鲜的口味而著称。

苏菜注重菜品的色、香、味的协调,讲究精细的刀工和烹饪技巧。

苏菜的代表菜品有素炒鳝糊、东坡肉、松鼠桂鱼等。

闽菜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甜、咸、酸、辣的口味而著名。

闽菜注重使用新鲜食材,讲究色、味、形的完美结合,富有海鲜的特色。

著名的闽菜有佛跳墙、福建鱼丸汤、沙茶面等。

浙菜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以其清淡鲜美的口味而广受欢迎。

浙菜注重本味,主张简单的烹饪方式,如煮、蒸、炒等。

浙菜的代表菜品有东坡肉、西湖醋鱼、西湖莼菜汤等。

湘菜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的口味而著名。

湘菜讲究炒、炖、煨等技法,善于调味,口味多变。

湘菜的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毛氏红烧肉、口味鸡等。

徽菜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鲜、嫩、香的口味而享有盛誉。

徽菜讲究色、香、味的平衡,擅长闷、炖、煨等烹饪方式。

徽菜的代表菜品有徽州牛肉、臭鳜鱼、黄山炖鸽等。

鲁菜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咸鲜、油润的口感而著称。

鲁菜注重调料的使用,主张煮炒双绝,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烹饪。

鲁菜的代表菜品有红烧肉、爆炒蛤蜊、糖醋鱼等。

这八大菜系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和烹饪风格,展现了中国人对食物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通过品尝这八大菜系,我们不仅可以享受美味的食物,还可以感受到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金钩挂银条:
• 绿豆芽炒虾米。把豆芽比作金条银条。
• 游龙戏凤:
• 鱿鱼炒鸡片。把鱿鱼比作游龙,把鸡比作 凤。
金钩挂银条
谐音
• 绝代双骄:
• 《绝代双骄》本来是一部武侠小说名称,‚双 骄‛指花无缺和小鱼儿,这里是指红辣椒炒青 辣椒这道菜,‚椒‛与‚骄‛谐音。
• 黄山一绝:
• 一道以黄山蕨菜为原料的菜。‚蕨‛与‚绝‛ 谐音。
辣子鸡丁
葱烤排骨
以写意命名
• 中国人的浪漫和诗意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 面。写意笔调命名的菜式多采用典故、比 喻、夸张、象征的方式,使得中餐的菜名 既美妙动听,又形象逼真,追求‚形美、 音美、意美‛,讲求吉利、喜庆,既蕴含 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 地方风情。 • 例如:发财就手、全家福、佛跳墙
步步登高
金石钵
拟人
• 银芽盖被:
在掐头去尾的黄豆芽上盖了一层摊鸡蛋(被 子)。
• 黑熊耍棍:
黑木耳(黑熊)炒豆芽(棍)
• 梅花欢喜漫天雪:
将七片莲藕孔眼灌入江米蒸熟,再切五片胡 萝卜刻成梅花形。
银芽盖被
对比
• 火山下大雪:
凉拌西红柿上面洒上白糖。红色与白色的 对比。
• 翠柳啼红:
菠菜炒番茄。红色与绿色的对比。
“题”前Show
• 青龙卧雪:
• 白糖上放根黄瓜。把黄瓜比作青龙。
• 黑熊耍棍:
• 黑木耳(黑熊)炒豆芽(棍)
• 秦桧:
• 一盘臭豆腐。秦桧,北宋大奸臣。取其 ‚遗臭万年‛之意。

青龙卧雪
黑熊耍棍
秦桧
中国菜名的语言文化
• 菜名的研究背景
• 菜名中的文化 • 菜名的命名方式 • 菜名命名的修辞手法
双皮奶
• 双皮奶的创始人---董洁 文与其父董孝华在顺德大 良白石村以养牛为生,并 跟着父亲做牛乳。大良附 近多土阜山丘,水草茂盛, 所养的本地水牛产奶虽少, 但水分少,油脂大,特别 香浓。故大良水牛奶极受 欢迎,水牛养殖业一直十 分繁荣。当时没有电冰箱,
双皮奶
• 董父常为牛奶保存绞 尽脑汁。有一次,董 父试着将牛奶煮沸后 保存,却意外地发现 牛奶冷却后表面会结 成一层薄衣,尝一口, 居然无比软滑甘香。 一试再试,制成了最 初的双皮奶。
状元及第粥
菜名的命名方式
• 厨师给菜肴命名时,有点像作家写文章时 命题一样,深思熟虑,让人一看菜名便可 窥出菜肴的特色或者全貌。 • 菜式命名的特征: • 以写实命名; • 以写意命名; • 以人名(地名)轶闻故事命名。
以写实命名
• 中国菜中以写实手法命名的占大多数,菜 名常由原料名称,制作刀法与烹饪方法, 菜肴的色、香味、形等构成,反映菜肴内 容和特色。 • 例如:辣子鸡丁、葱烤排骨
状元及第粥
• 自从以后,伦文叙天天都 吃到不同的粥,有时有肉 丸粥,有时是猪粉肠粥, 有时又是猪肝粥,有时则 三样都有。几年后,伦文 叙高中状元,他不忘当年 店主的恩情,回乡省亲第 二天便去看老店主,并请 老店主煮一碗粥。老店主 命人煮了一碗肉丸、粉肠、 猪肝齐下的粥,献给伦状 元。伦文叙便给此粥取名 ‚状元及第粥‛。
东坡肉
宋嫂鱼羹
宫保鸡丁
麻婆豆腐
太史五蛇羹 主要以金环蛇 、银环蛇、眼 镜蛇、水蛇、 锦蛇等多种蛇 类为材料,具 有活血补气、 强壮神经、舒 筋活络、祛风 除湿等功效。
菜名命名的修辞手法
• • • • • •
比喻 谐音 引用 据典 拟人 对比
比喻
• 青龙卧雪:白糖上放根黄瓜。把黄瓜比作
青龙。
中国菜名的语言文化
笑料——‚政府虐待鸡‛
北京的一家餐馆把‚宫保鸡丁‛ 翻译为‚Government Abuse Chicken‛(政府虐待鸡),毫无疑问, 闹出很大的笑话。引起了各界的广泛 关注。
Gongbao Chicken Cubes(Quickfried Chicken Dices with Peanuts)
发财就手
作乳以 而汁发 成、菜 。五、 此香猪 菜粉腿 肉、、 汁老生 鲜抽菜 美、为 ,糖主 肉、要 质盐材 嫩等料 滑调, 。味加 料入 制南
全家福
佛跳墙
以人名(地名)、轶闻故事命名
• 以人名(地名)命名的菜式: • 例如:东坡肉、宋嫂鱼羹、宫保鸡丁、和 麻婆豆腐等
• 以轶闻故事命名的菜式: • 例如:太史五蛇羹
盲公饼
• 想出一法:用饭焦干磨成 米粉,加上芝麻、花生, 用生油和匀,制成米饼, 称为‚肉饼‚。 (现在公 饼饼印仍旧有肉饼二字) 这样既可卖给问卜的人以 饵小孩,又可以多赚一些 钱以补助家计。向盲公买 饼的人们都叫肉饼为‚盲 公饼‚,盲公饼遂由此而 得名。
伦教糕
• 据方志所载,伦教糕驰名 者原先只有伦教镇上一家, 是用当地所特有的泉水制 作,后来,清泉被淤塞, 别具风味的伦教糕就难以 制作了。由于伦教糕的清 爽特别合乎岭南人的口味, 且又已出名,于是,人们 摸索了鸡蛋白澄清去浊法, 使一般的水可替代清泉, 伦教糕得以传于省内外, 以至名扬东南亚。鲁迅在 上海写的《弄堂生意古今 谈》 ,就提到了‚糖玫 瑰伦教糕‛。
状元及第粥

“状元及第粥”的由来
相传在明朝,广州西关有一个叫伦文叙的小男孩,由于 家里贫困,七岁便出来卖菜。他从小就喜欢吟诗作对,在 菜市里还不时有人缠着他吟诗。 有一天,他挑着半担菜路过丛桂路一间粥铺时,饿得肚 子咕咕直叫,但又没钱买。店主认出他是诗童伦文叙,便 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读书呢?在菜市场卖菜太可惜 了。‛伦文叙说:‚我家穷,没有钱。‛店主说:‚这样 吧,以后你每天都把菜挑来我这里,我买一部分,然后还 每天给你一碗粥吃,等凑够了钱你就去念书吧!‛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据典
• 秦桧:一盘臭豆腐。秦桧,北宋大奸臣。取其
‚遗臭万年‛之意。
• 步步登高:
竹笋炒排骨。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 ‚曰:‘步步登高时如何?’师曰:‘云生足 下。’‛。取其仕途顺利、不断高升之意。
• 金石钵:
因所用器皿和食用功效特点,借用典故汤醇肉烂 老君炼丹之术, 滋阴补气唐僧取经之钵。
菜名的研究背景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世 界上最悠久的。‚民以食为天‛,一言道 破其重要意义。无论是基本的生存需要: 衣食住行,还是进一步的生活需求:吃喝 玩乐,都离不开‚食‛与‚吃‛。作为贯 穿于悠久饮食文化的一条线索,中国菜名 生动地反映了林林总总的原料名称、烹饪 方法、菜式的色香味形,而且菜式的创始 人或者发源地、吉祥语等也大量出现在菜 名中。
得心斋猪手
•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佛山 德记肉店平日除早市卖鲜 肉外,还把那些卖剩的肉 碎、猪蹄之类或用卤水腌, 或用醋泡,一些穷人家买 不起鲜肉就买这些下脚。 一天黄昏,忽来几个官差, 说有官员要在此用膳,要 德记立即准备。德记无奈, 拿出这些下脚,用心制作 了几道菜。
得心斋猪手
• 那官老爷一来饿了,二来 平常没有吃过这些‚下脚‛ 东西,吃得眉开眼笑。得 知是卤水猪蹄后,那官老 爷一听觉得很新鲜,说: ‚这里是必经之路,今天 吃的是猪手,以后要得心 应手了。干脆你这店就叫 得心斋吧。‛于是 ‚德 记‛店改名为‚得心斋‛。 此后,‚得心斋‛专营酝 扎蹄,逐渐名声大振。
• 雪山飞狐:白色炸虾片,上面放上炸过后
的红色小虾子。红色与白色的对比。
火山下大雪
翠柳啼红
美食
• • • • • 盲公饼 伦教糕 双皮奶 得心斋猪手 状元及第粥
盲公饼
它由盲人何声朝创制,因 而得名 。创制于浦嘉庆 年代后期(1796一l820年), 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之久。 盲人何声朝八岁时由于家 贫患病,无钱医理,而致 双目失明。十岁开始学卜 易,就在本市教善坊口开 设‚乾乾堂‚卦命馆,颇 得当时一些人士信仰。由 于问卜者多携带小孩,喧 闹啼哭,影响工作。
• 波黑战争:
• 菠菜炒黑木耳。 ‚波黑‛与 ‚菠菜‛和‚黑 木耳‛的缩略‚菠黑‛谐音。
绝代双骄
黄山一绝
波黑战争
引用
•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海带丝炖猪蹄。引用罗大佑的一首歌曲名称。
•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香菜拌卤猪蹄。引用卓依婷的一首歌曲名称。
• 春江花月夜:
一道点缀鲜花的菜肴。引用乐府《清商曲 辞·吴声歌曲》旧题。
菜名的研究背景
•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现今这个交流日益 频繁的时代,了解中国菜名,同时传承中 国文化,对于促进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的 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菜名中的文化
• 菜名是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菜的取 名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商品的卷标,而 是在实体中糅合文化、艺术等的结晶品; 具有商业功能和推销的价值。 • 菜名的功能:信息功能,美学功能,社会 文化功能等。 • 菜名中不但使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也用 到浪漫的笔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