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教学计划表

合集下载

_4.教学实施计划-平面构成设计与应用[3页]

_4.教学实施计划-平面构成设计与应用[3页]

《平面构成设计与应用》教学实施计划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建议课时96)课程内容课题训练课时二、教材分析:新兴文化产业与信息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新行业和新岗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

《平面构成设计与应用》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交叉学科的优势重新进行了编写。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都进行大的修改,以解决构成课与后继课程连接的壁垒。

形成了以“情感与思想的视觉表述”为轴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着重关注:任务导入、过程展示、思路分析、拓展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原创能力。

它不再是单线的造型练习,而是贯穿了信息的检索、识别、处理、表述、传达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了思维的闭环。

三、平面构成的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要素的组织构成新的形态,有效生动的传达信息,实现思想与情感的视觉化。

能力目标:通过造型的训练,把具象与抽象形态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形态创造能力。

为设计专业的学习打好基础。

情感目标:学会用图形表达情感与思想,让学生爱表达、会表达、深入表达。

四、教学重点:1、造型,是学习平面构成的目标,深刻理解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征与组织关系,能够完成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的转换与融合。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与原创力。

2、主题的表达和情感的表述是教学的难点。

任何的设计都是为了传递信息表达诉求,康定斯基说:“形式是内容的外部表现”平面构成的形式的练习是以内容作为核心展开的,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准确的表达主题和情感。

五、任务指导任务可分为两类进行练习:快题练习注重思维的训练,综合练习注重形态与主题情感整体的表现。

快题练习——目的是运用点线面造型要素,快速表达主题意图和情感。

用时较短,常常用多个草图的形式出现,虽并不精致,却能概括提炼,抓住特点,造型鲜活。

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能捕捉自己想法,展现思维过程,进行多个画面的比较,找出视觉表达的最佳方式。

平面构成授课计划

平面构成授课计划

GDGM-QR-03-011-B/1学期授课计划(一)(2015~ 2016 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平面构成》采用教材:《平面构成》计划学时:4 x 16 授课班级:15材料班教师:陈丹蓉(签名)学时分配(按章或教学单元、项目分配)学时章节大纲规定学时计划学时教学内容(含实验)处理讲课实验讲课实验课堂练习第一章形态构成 4 4 多媒体课件讲课第二章平面构成20 20 多媒体课件讲课,平面构成练习绘图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 20 20 多媒体课件讲课,平面软件练习绘图第四章色彩构成16 16 多媒体课件讲课,色彩构成练习绘图第五章考核 4 4 学生作品答辩,教师考核点评64 64教研室主任:(签名)教学系主任:(签名)1GDGM-QR-03-012-B/1学期授课计划(二)周别授课章节的内容摘要需用时数教具课外作业备注1 构成基础概述说课1.1 构成的基本概念2 多媒体课件名称解释1、练习1、练习21 第一章形态构成1.2形态构成中的形态要素。

1.3形态构成中的心理要素,观念转换。

2 多媒体课件肌理制作2 第二章平面构成2.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一)2 多媒体课件2 第二章平面构成2.2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一)2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点线面综合设计3 第二章平面构成2.3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二)2 多媒体课件3 第二章平面构成2.4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二)2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重复,近似,渐变4 第二章平面构成2.5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三)2 多媒体课件4 第二章平面构成2.6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三)2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机房发射,变异,集合5 第二章平面构成2.7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一)2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机房对称与平衡,渐变与特异5 第二章平面构成2.8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二)2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机房聚集与放射,重复与相似26 第二章平面构成2.9平面构成的运用2 多媒体课件,机房6 第二章平面构成2.10平面构成运用于专业设计的案例剖析2 多媒体课件,机房平面构成的综合作业7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1CorelDRAW基础知识2多媒体课件,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1、练习27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2绘制基本图形2 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3、练习48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3对象处理2 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1、练习28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4对象的组织和排序2 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3、练习49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5文本的处理2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1、练习29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6轮廓的编辑与色彩的填充2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3、练习410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7交互式工具2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1、练习210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7交互式工具2 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3、练习411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8处理位图2 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1、练习211 第三章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3.9软件作业点评2 机房软件操作实例操作:练习3、练习412 第四章色彩构成4.1色彩构成的科学知识2 多媒体课件12 第四章色彩构成4.2观察、记录自然中的色彩构成2绘画材料,摄影,机房软件操作收集自然界中的色彩313 第四章色彩构成4.3色彩的采集构成2多媒体课件,机房软件操作13 第四章色彩构成4.4色彩的采集构成练习2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机房软件操作利用自然物件构建平面色彩图案14 第四章色彩构成4.5色彩的归纳与演绎2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机房软件操作14 第四章色彩构成4.6配色构图的重点把握2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机房软件操作运用颜料练习色彩的调配与表现15 第四章色彩构成4.7色彩的情调表现2多媒体课件,瓷器皿材料彩绘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15 第四章色彩构成4.8色彩的情调表现练习2多媒体课件,瓷器皿材料彩绘色彩的情调表现16 第五章平面构成综合作业考核 2 绘画材料与综合立体材料,机房三大构成综合作业16 第五章平面构成综合作业考核 2 绘画材料与综合立体材料,机房4。

三大构成授课计划

三大构成授课计划

2
平面构成第三节平面构成的规律性骨骼
2
平面构成第三节重复、渐变、近似、发射

2
机动
2
机动

2
平面构成第三节平面构成的非规律性骨骼
2
平面构成第三节密集、对比、变异

2
平面构成第三节平面构成的空间构成
2
平面构成第三节平面构成的肌理纹理

2
色彩构成第一节色彩构成的定义、意义
2
色彩构成第一节色彩的分类与特性
2
立体构成第三节(二)、面材构成实践
十七
2
立体构成第三节(三)、块材构成概述
2
立体构成第三节(三)、块材构成实践
十八
2
复习一
2
复习二
十九
2
期末考试
2
期末考试
二十
注:“授课内容”一栏要写明章节及课题(标题)。
色彩构成第五节色彩构图
2
色彩构成第五节色彩的打散构成
十三
2
立体构成第一节、立体构成概述
2
立体构成第二节、设计和立体构成
十四
2
立体构成第三节(一)、线材构成概述
2
立体构成第三节(一)、线材构成实践
十五
2
立体构成第三节(二)、面材构成概述
2
立体构成第三节(二)、面材构成实践
十六
2
立体构成第三节(二)、面材构成实践
课时分配
授课周次
周课时
授课总时数
课时分配
讲课
实验
复习
考试
机动
19
4
76
66
4
4
2
期末完成情况

平面构成教案设计模板

平面构成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要素和形式美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创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平面设计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3. 平面构成的创作方法教学难点:1.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的应用2. 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平面构成?它有哪些基本要素和形式美法则?二、讲解1. 教师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要素和形式美法则。

a.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平面构成是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通过组合、变化、对比等手法,创造出富有美感的视觉作品。

b. 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线、面、色彩、构图等。

c.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等。

2. 教师结合实例,讲解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的应用。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平面构成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面构成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平面设计,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与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方法。

2. 在实践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突破。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平面构成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系(部):信息工程系教研室:应用教研室日期:2010年01月12日《平面构成》教学大纲(36课时)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4111042、课程名称:《平面构成》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无5、面向对象:广告媒体开发/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专科生6、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平面构成》主编于国瑞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平面构成》属于我系的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平面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室内装潢设计和广告媒体设计两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 《平面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

本课程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从事广告媒体开发与室内装潢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平面构成概述教学内容:1.1构成的概念1.2平面构成的定义1.3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1.4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1.5平面构成应用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2: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学内容:2.1对比与统一2.2对称与均衡2.3节奏与韵律2.4比例与权衡教学重点:本章的四节内容均为重点.教学难点:本章四节内容的掌握与在具体构成中的灵活运用.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教学内容:3.1点3.2线3.3面教学重点:点,线,面的性格及构成方法.教学难点:点,线,面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4: 基本形与骨骼教学内容:4.1基本形4.2骨骼教学重点:基本形的形态关系,骨骼的分类.教学难点:对基本形进行八种形态的自由组合,骨骼在构成中的完美运用. 5:分割构成法教学内容:5.1数理分割5.2黑白灰分割5.3自由分割5.4比例分割5.5分割在设计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不同分割形式的掌握.6: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方法教学内容:6.1重复构成6.2近似构成6.3渐变构成6.4放射构成6.5特异构成6.6密集构成6.7对比构成6.8空间构成6.9肌理构成教学重点:各构成形式的特点及构成.教学难点:各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四、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训)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划分为三个单元,不同单元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理解平面的构成;能够运用点线面的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实例演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严谨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理解平面的构成。

2.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呈现一幅经典画作(如《蒙娜丽莎》),引导学生讨论:画中的点、线、面有哪些?为何可以通过点和线的组合构成面?2.提出问题(5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如何用点线构成面?请思考并写出你的答案。

3.学习与讲解(20分钟)a.点的定义和特征:老师讲解点的定义:几何上的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列举出生活中的点的例子。

b.线的定义和特征:老师讲解线的定义:几何上的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无线细长,没有宽度,只有长度,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d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的线的例子。

c.面的定义和特征:老师讲解面的定义:几何上的面是由无数个点和线组成的,它具有宽度和长度,并且是无限延伸的,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MNP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的面的例子。

4.练习与巩固(15分钟)a.学生自主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主解答一些与点、线、面有关的题目。

b.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1)在一张纸上,你能画出几个平面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2)画一张世界地图,你需要用到哪些点、线、面?5.拓展延伸(10分钟)a.学生自主拓展:学生自由发挥,设计一个有趣的图形,用尽可能多的点、线和面。

b.学生报告: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图形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意见。

《平面构成》课程进度表

《平面构成》课程进度表










所属教研室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填写说明
1.本表既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也是学校和系部日后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

务请各位教师在认真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现实状况的基础上,予以仔细填写,并做到项目填报完整、规范。

2.由多人同时主讲的课程,应由课程领衔教师组织课程组共同编写《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每位教师各填一份;一人给多班授课的,不同班级应分别填写并上传到相应班级课程群或网络教学平台。

3.《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教学内容安排”栏应具体到章节标题或授课的具体内容,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内容相对应,学时安排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规定。

相关信息必须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一致。

4.如遇法定节假日调休补课导致调整或变更者,应按实际上课情况填写教学进度,并在“备注”栏注明。

5.本表一式2份(可复印),经审查签字后于开学第一周内交开课单位1份,任课教师自留1份,电子文档上传教务管理系统供学生学习参考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核查。

6.本表经任课教师本人、教研室主任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

如有特殊情况作调整时,需经教研室和系部教学负责人同意,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执行情况。

任课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年月日。

平面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进程表及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进程表总计学习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 60课时,实验课时为 0 课时,专业:新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各章节课时分配如下:教学负责人复审:教研组长初审:编制人:张小青日期:日期:日期:2010-4-01《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XHYNZ-013课程性质:辅修先修课程:素描水粉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平面构成的教学与应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色彩构成》课程是我院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和广告设计师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认识和理解形态构成的本质,掌握抽象的表现语汇,将造型研究推向美术科学的理论高度。

从一般侧重于技法训练转为培养形态空间感觉和表现技能并重,且以提高感觉力为主导。

美学的参与有利于基础向设计的推进,通过训练能使学生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提高形态的审美意识。

能较好地掌握形态、色彩、材料的综合设计和运用能力。

《色彩构成》采用教师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教学(投影、电子分屏)同时借助实验课以增加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理解、掌握和应用。

要注重每一个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及其与相关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学时注意课程的系统性,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要开展启发性的教学,注重以学员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学学员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员如何去学习,达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目的。

二、课程的考核方法《色彩构成》为阶段考试考察课程,采用的授课教师自主命题的考试方法,即在课程结束后以学区自行组织考核,考核权重8%,综合评定成绩。

三、课程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地表述,并能独立做好实验,对网络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排除,同时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地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在考试时会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进行考核;“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清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第学期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主讲教师
教 材:构成基础授课对象
授课总学时64,其中,理论课时:14, 实训实践课时:50
校历
周次
授课学时
授课内容要点
(写明主题或章、节)
教学重点、难点
授课方式、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示范演示、实训实践、辅导答疑等)
作业布置
8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
运用构成法则创作平面设计作品一张
规格:30*30cm
16
第4章、平面构成的形态拓展
第1节情态表现的拓展
第2节材料工具与机理的拓展
重点:掌握肌理构成的各种方法
难点:掌握用线、面表达情感
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示范演示、实训实践
尝试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进行主题创作
规格:30*30cm
16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应用
重点:了解构成在绘画和设计中的应用
难点:了解构成的形式和法则
案例分析、互动讨论、范演示、实训实践、辅导答疑
主题创作
规格:30*30cm
教研室主任(组长)签字: 教学单位盖章:
重点:构成的基础知识
难点:掌握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示范演示、
从生活中寻找点、线、面、体,描绘他们的形态
8
第2章、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第1节点
第2节线
第3节面
第4节体、空间
重点:点、线、面、体的基础知识
难点:对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示范演示、实训实践、辅导答疑
做点、线、面、体构成练习
8
第3章、平面构成的造型构成法
第1节构成结构
重点:掌握骨格分类和形式
难点:明确分割与分割构成
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示范演示、实训实践
做骨格练习
规格:30*30cm
8
第二节 构成形式法则
重点:重复、渐变、近似、发射、特异等构成形式
难点:对构成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互动讨论、示范演示、实训实践、辅导答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