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王燕萍-课件(PPT·精·选)

合集下载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腧穴埋线法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腧穴埋线法
注射针头埋线法(简易埋线法)
• 用8号注射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作针芯,将0~1号羊肠线 1~1.5cm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同上。
三、临床应用
适应症:慢性功能性疾病,如慢性胃病、腹泻、便 秘等,遗尿,面瘫,阳痿,痛经,癫痫,腰腿痛, 单纯性肥胖症,视神经萎缩,神经性皮炎,神经 症……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各种疼痛类疾病, 也可用于防病保健,美容提升、祛斑、减肥。
10
(2)埋线针埋线法: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 0.5-1%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一般约1cm长), 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 尖缺口向下以15-40度方向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内后,左手即将 血管钳松开,右手持续进针直至肠线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cm, 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 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
17
(2)异常反应
1
(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 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 造成感染。一般在治疗后3-4 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 ,并可能伴有发烧。应予局
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2
3
(2)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 ,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 痒、线法
1
简介
埋线用具
操作方法
临床应用
2
1.简介
腧穴埋线法是将可吸收性 外科缝线——常用羊肠线,置入 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的持续 刺激作用,刺激经络、平衡阴 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 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习称“穴 位埋线”。
3
作用: a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b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制其神,令气易行” c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刺法灸法学第一章课件

刺法灸法学第一章课件
九针的创制为刺法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针灸手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内经》《难经》奠定了针刺手法的基础
(1)《内经》针法 (《素问》《灵枢》各9卷81篇) 以大量篇幅论述了针刺手法和操作技术。
《灵枢 ·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 输刺 远道刺 经刺 络刺 分刺 大写刺 毛刺 巨刺 焠刺
用艾作材料点燃,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为灸法的本原
(二)灸法的盛行 1.先秦时代的灸法
“灸”字在现有文献里,以《庄子·盗跖篇》最早提及。据载孔子劝说柳下跖曾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 也。”
《孟子•离娄篇》:“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从中可推断出春秋战国时代灸法是颇为盛行的。
2.《黄帝内经》中的灸法 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汤液醪醴论》:“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 《灵枢•官能》:“针之不为,灸之所宜。”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者,亦从北方来”
因此《灵枢·官能》篇说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说明了两者的密切关系。
3、具体方法选择:
针 刺:以机械刺激为主,适用于大多数病症 艾 灸:以温热刺激和药物作用为主,主要用于寒症、血瘀、虚症 三棱针:放血刺激强,适用于青壮年、热症 皮肤针:叩刺刺激较弱,作用与十二皮部,主要宜于老人、
小孩、 体弱者
❖刺灸法:即针灸技术的实施和治疗方法选 择的组合,为针灸处方的第二要素。
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针法的历史发展 (一)针具的研制与改进 1.砭石的应用
砭石是最早的针具,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说文解字》:“砭,以石治病也。”
2. 九针的创制
九针是指九种不同形状 和用途的金属针具, 包括:鑱针、圆针、鍉针、

刺法灸法学王燕萍PPT演示文稿

刺法灸法学王燕萍PPT演示文稿
灸法,是采用艾绒或药艾条点燃后熏熨体 表的一定部位,通过经络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 疾病的目的。
刺法和灸法同属于外治法,只是操作方法 不同。在治疗上又可以相互补充,故常合用, 合称为针灸疗法。
3
二、刺灸的起源与发展
1、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1.1 砭石 针法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据 推测应该与原始人的治病经验有关。
操作: 虚证先在浅部侯气,得气后将针内推进
一定深,退针快速提至皮下,为补法;实证 进针快,一次刺深部侯气,气至后,引气向 外,出针缓慢,为泻法。
21
3.4 迎随补泻 《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 济之者,补也。” 操作:
针刺得气后,针尖顺其经脉,随而济之 为补法;针尖逆其经脉,迎而夺之为泻法。
一、进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叫进针法。进针
时一般双手协作,互相配合。医者右手持针,
左手按压腧穴局部,辅助进针,故称右手为刺
手,左手为押手。
1、常用的进针法
1.1 单手进针法
1.2 双手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1.3 管针进针法
14
2、押手的作用 a 固定穴位 b 帮助进针时的指力,使针身不至于弯曲 c 减少进针时的疼痛 d 加强针刺的作用,提高针刺的治疗效果
皮肤针 园针:圆头针,为按摩工具 鍉(dī)针:推针 锋针:三棱形,后人在此基础上演变为三棱针 铍(pí)针:剑头针,为外科工具 园利针:圆而且锐,用于治疗急性痹症 毫针:常用于治寒热痹痛在经络者 长针:环跳针,芒针 大针:火针
6
1.4 刺法的发展
2、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2.1 灸法的起源
灸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 后。火的应用为灸法的创造提供了条件。由于温 热刺激皮肤使人感到舒服,或许由于偶然被火灼 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于是萌发了烧灼可以治病 的念头,并从实践逐步积累经验,这大约就是灸 法的起源。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第九章近现代医家刺灸经验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第九章近现代医家刺灸经验

一、任作田
撚即是用拇、示指左右 旋捻,待针尖活动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再按常法深进。针 下如有凝滞,可用旋捻 法使之流畅,然后再深 进直至目的层。
(一)八法神针
所谓八法神针,即搓、捻、弹、撚、扪、循、揉、按 八种手法。
揉即在进针前,用两手中指或示指 在针穴上揉数下。按即在进针前,用两手中
指或示指在针穴上深按。 •揉按两法同时施行,
催气法
催气法阳日用偶数,阴日用奇数。内转令病人 吸气,外转令病人呼气。如邪气不至,如法再 催,或三催。顷刻针下胀痛。即知邪气已至。”
第九章 近现代医家刺灸经验
刺法灸法是针灸操作技术的核心,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 刺法灸法的临床运用。 刺灸技术的流派也异彩纷呈,擅长刺法灸法之名医不乏 其人,当代针灸界更是名家辈出。 从刺灸技术来讲,各有所长,或家承相传,或秉承传统 有所发挥,或手法针具有所创新,可谓百花齐放,为刺灸 技术增添了新的篇章。 本章精选了十五位近现代针灸名家之刺灸经验,旨在进 一步传承和发扬刺灸技术。
1955年以“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向毛主席献《子午流注环周图》。著有 《子午流注说难》、《灵枢经浅注》等作 品。
1976年赴云南开远探亲,不幸于9月8日病 逝,终年八十五岁。
成都中医药大学为纪念吴老于中医事业的 卓越功勋,开办特色中医人才培养班---吴
成都中医药大学温 江校区南大门处纪念雕像
技被观众称绝,送绰名“猫窜”(毛团)。 后演绎成艺名.
终年64岁。
• 学习针灸 • 精针灸学。热心抗战事业,后转至延
安从事医务工作,为“中西医合作模 范”,著有《针术》一文,于针灸学 有一定见解。 • 1941年4月1日,任作田在延安创办了 著名的“延安针灸疗病所”。在缺医 少药的艰苦条件下,以其精湛的针灸 医术,用手中的银针,为八路军的干 部、战士和边区的群众治病

刺灸方法精品PPT课件

刺灸方法精品PPT课件
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攻,即指艾灸。
二、灸法的发展
《庄子盗跖》“丘所谓无病自灸也。”
《孟子离娄》“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 年之艾也。”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 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 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
第一节 、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一) 毫针的构造
• 徐凤《金针赋》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
对烧山火、透天凉也作了系统的论述。
• 杨继州《针灸大成》提出了“刺有大小”,有“大补
、大泻”,“平补、平泻”,“下针十二法”和针刺“ 八法”
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 灸法的起源与火的应用有紧密的关系。
《说文解字》“灸,灼也”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
2 、其他补泻
(1)疾徐补泻
进针慢、退针快,少捻转为补;进针快、退针慢,多 捻转为泻。
(2)迎随补泻
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斜刺为补;针尖迎着 经脉循行的方向,迎经斜刺为泻。
(3)呼吸补泻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退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 退针为泻
(4)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
为针者信其右”
多指持针法 两指持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 、角度 (1) 直刺
900
(2) 斜刺
450
(3) 平刺
150
2、深度:
察形气定深浅.观年龄定深浅.
辩病情定深浅.识部位定深浅
七、得气(needle sensation)
“气至”、“针感”,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后,施以提 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第三节腕踝针法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第三节腕踝针法

(二)踝部进针点
• 下1 • 位置:靠跟腱内缘。 • 主治:下1区的病症。如胃痛、脐周痛、下腹痛、泌尿系
感染、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盆腔炎、阴道炎、 腓肠肌内侧痛、跟腱疼痛、足跟疼痛等。
• 下2 • 位置: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 • 主治:下2区的病症。如胁痛、肝胆病、侧腹痛、腹泻、
便秘、腹股沟痛、膝关节内侧痛、内踝扭伤等。
第三节 腕踝针法
腕踝针是在腕部和踝部相应的进针点,用毫针皮下 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人体体表分区
将人体体表分为6个纵行区和上下两段。 (一)纵行六区 1.头颈、躯干六区 以前后正中线为标准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分为6个纵行
区。 1区 前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即从前正中线开始,向左、右两侧各旁
开1.5同身寸所形成的体表区域。包括额、眼、鼻、口、咽 喉、气管、食管、心、腹部、会阴等。
侧胸痛、腋前线部位痛、高血压病、腋臭、桡骨茎突炎, 拇指与食指扭伤等。
(一)腕部进针点
• 上4 • 位置:拇指侧的桡骨内外缘之间。 • 主治:上4区的病症。如头顶痛、耳疾、下颌关节炎,肩周炎(三角
肌前缘痛)、侧胸痛、拇指关节扭伤等。
• 上5 • 位置:腕背中央,外关穴处。 • 主治:上5区的病症。如颞后疼痛、落枕、颈椎病、肩背痛、上肢运
腕踝针操作技术
(二)操作步骤
1.针具与体位:采用28~30号、1.5寸毫针;体位不 限,肌肉放松。
2.进针:皮肤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固定进 针点下部,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持针,与皮肤 呈15~30º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把针平放,将针循 纵线沿皮下平行刺入1.2~1.4寸。
区域。包括头顶、耳、腋窝垂直向下的区域。
一.人体体表分区

新建刺法灸法概论幻灯片[1]

新建刺法灸法概论幻灯片[1]

• 桑枝灸:桑枝灸,又称桑柴火、桑木灸、桑枝针 等。是以桑枝作为灸具施灸的一种灸法。首载于 明。《医学入门》:“桑枝灸法,治发背不起, 发不腐。桑 枝燃着,吹熄火焰,以火头灸患处 。日三五次,每次片时,取瘀肉腐动为度。若腐 肉已去,新肉生迟,宜灸周围。”之后、《本草 纲目》、《外科正宗》、《理瀹骈文》及《神灸 经纶》等均有不同的发挥。和桃枝灸法一样,现 代本法已很少在临床上应用。 • 主治:痈疽、瘰疬、流注、臁疮等多种外科病证 。
• 选定穴区后,取灸药一粒,置于穴区,点 燃。 • 直至灸药燃尽。 • 灸后穴上即起一水泡,可用龙胆紫药水涂 抹。 • 一般不留瘢痕。 • 一般每穴仅灸一壮。每周1次。
刺法灸法学
• 腧穴的特种技术:磁、电、热、光、声及药物刺 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电热针,1根针加2电极形成短路,针身发热,针 柄不发热,可以用手操作。针具比较贵。 • 假针灸:触针疗法:对照针灸是心理作用还是针 刺作用,这个针碰触皮肤就缩到针柄,不会刺入 人体,这种针也很贵。 • 红外针、超声针、磁疗、耳丸、磁珠丸 治未病之三伏灸是最好的药物灸代表子Fra bibliotek捣臼与龙虎交战法
• 子午捣臼:是一种捻转提插相结合的针刺 手法。子午,指左右捻转;捣臼,指上下 提插。《金针赋》:“子午捣臼,水蛊膈 气。落穴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 入六出,左右转之,千遭自平。”针法是 :进针得气后,先紧按慢提九数,再紧提 慢按六数,同时结合左右捻转,反复施行 。本法导引阴阳之气,补泻兼施,又有消 肿利水伯用,可用于水肿,气胀等证。
• 黄蜡灸:纯蜡灸法(之一):先以湿面团沿着疮 疡之肿根围成一圈,高出皮肤3cm左右,圈外围 布数层,以防火烘肤,圈内放入上等蜡片约1cm 厚,随后用铜勺盛炭火在蜡上烘烤,使黄蜡溶化 ,皮肤有热痛感时即移去铜勺。若疮疡肿毒较深 ,可随灸随添黄蜡,以添到围圈满为度。灸完洒 冷水少许于蜡上,冷却后揭去围布、面团及黄蜡 。 主治:风寒湿痹、无名肿毒、痈疖及臁疮、胃脘 痛、痛经等病证。

《刺法灸法学王燕萍》课件

《刺法灸法学王燕萍》课件

3 王燕萍所创灸法的特点
王燕萍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灸法技术,结合了 传统艾灸与她自己的创新理念。
4 王燕萍灸法的治疗效果
她的灸法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许多疾 病的康复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王燕萍的理论思想
1 王燕萍的学术思想
王燕萍在中医学领域拥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关注身体整体平衡与经络理论。
2 王燕萍的临床经验
3 对学习中医的启示
王燕萍的研究与实践告诉我们,深入学习中医理论与实践能够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参考资料
1 文献资料
王燕萍的相关论文与著作 提供了深入了解她创作与 研究成果的参考材料。
2 研究文章
其他学者撰写的研究文章 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关王 燕萍的相关信息。
3 王燕萍相关书籍
王燕萍撰写的相关书籍是 深入了解她学术思想与研 究成果的重要参考。
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将自己的理论思想融入到实践中去。
3 王燕萍对中医学的贡献
她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为中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结
1 王燕萍的学术成就
王燕萍在刺法与灸法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对中医学有着重要影响。
2 中医学的发展趋势
通过王燕萍的刺法与灸法研究,中医学在治疗手段和效果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刺法灸法学王燕萍》 PPT课件
法灸法学王燕萍
简介
王燕萍的背景
王燕萍是一位杰出的中医学家,专注于刺法和 灸法。
王燕萍的贡献
她在刺法和灸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行业的标杆。
刺法
1 刺法的基本概念
刺法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特 定穴位来调理身体健康。
2 刺法的分类
刺法可分为针刺、刮痧、拔罐等不同形式, 应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