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接地设计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三篇)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1接地装置保护和屏蔽措施都要求有科学可靠的接地装置。
1.1接地体接地体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设计中通常采用人工接地体,以便达到所规定的接地电阻,并避免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工接地体又可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取决于接地体与大地的接触面积、接触状态和土壤性质。
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为5m左右,顶部埋深0.5~0.8m。
接地体与道路或通道出入口的距离不小于3m,当小于3m时,接地体的顶部处应埋深1m以上,或采用沥青砂石铺路面,宽度超过2m。
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连接部位应按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焊接以达到电气连接。
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
1.2接地线接地线即接地体的外引线,连接被保护或屏蔽设施的连线,可设主接地线、等电位连接板和分接地线。
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即防雷接闪装置的引下线,可采用圆钢或扁钢,两端按规定的搭接长度焊接达到电连接。
防静电保护和防干扰屏蔽装置的主接地线一般采用多股铜芯电缆,分接地线采用多股铜芯软线。
2防雷保护措施防雷措施总体概括为2种:①避免雷电波的进入;②利用保护装置将雷电波引入接地网。
防雷保护措施应根据现场常见的雷击形式、频率、强度以及被保护设施的重要性、特点安装适宜的保护装置。
2.1避雷针或避雷线雷击只能通过拦截导引措施改变其入地路径。
接闪器有避雷针、避雷线。
小变电所大多采用独立避雷针,大变电所大多在变电所架构上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或两者结合,对引流线和接地装置都有严格的要求。
2.2避雷器避雷器能将侵入变电所的雷电波降低到电气装置绝缘强度允许值以内。
我国主要是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西方国家除用MOA 外,还在所有电气装置上安装空气间隙,作为MOA失效后的后备保护。
2.3浪涌抑制器采用过压保护器(电涌保护)、防雷端子等提高电气设备自身的防护能力,防止电气设备、电子元件被击坏。
在重要设备的电源配入、配出口均应加装电源防雷器,选用的电源防雷器具有远传通讯接点,接入后台管理机。
有效接地系统中变电所的接地设计探讨

(. hj n l tc o r ein ntue H n z o 0 4 C ia 1Z e ag e r we D s stt, ag h u 3 0 1, h ; i E ciP gI i 1 n
2 E sC i lc i P we D s n nt t h n hi2 0 6 , h a . at hn Eetc o r ei st e a g a 0 0 3 C i ) a r g I i ,S u n
o w—e itn e e rh n a e n u e o 0 V n 2 k t so me swh l o e rh n rs me o a so me si rl r ss c a t i g h sb e s d f r l k a d 2 0 V a f r r i n a t i g f o f r f r r o a l r n e o tn s
“ 两型一化 ”变电站 设计建 设导则 ,提 炼 出变 电所接地 设计的主要考 虑思路 及解决方案 。
关键词 :有效接 地 ;直接接地 ;低 阻抗接地 ;两型一 化:二次 系统 。
中图分类号 :T 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7—932 1)60 6—4 M6 6 1 1(0 0 —0 8 9 0 0
E po a o fS b tt nEatigDe in i f c v r ig S s m x lrt n o u s i rhn sg Ef t eEat n y t i ao n ei h e
浅谈变电所接地网的设计与安装

() 7一次设备的接地线不得往 电缆 沟内的接 平接地干线也不应悬 空穿越 电缆沟。 () 8 接地 网水平 接地极铺设后 , 回填土时, 接 地体周 围要用干净的原土 ( 根据 当地土质条件如
12 土壤 电阻 平 J . D的取 值
() 4 控制室 接地应形 成环 网, 主干线 穿过控 制室时 , 应从 两侧往楼 上 引接 地线 , 且楼房 的基 石钢 筋应与接地主干线连 接, 以改善接 地效果。 () 5 穿墙套 管的接地 应设在 室外 , 每组 的 且 接地线都应引至主干线 , 以提高运行人 员和室 内 二次设备的安全性 。 () 6重要 电气设备必须保证 与主接地 网连接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5期
新疆水利 X N IN WA E  ̄ IJ G A TR
U CS R E
・3 ・ 7
浅谈 变 电所 接 地 网 的设 计 与安 装
陈 煜 玲 , 英 冯
( 疆 水 利 水 电 建 设工 程 局 。 新 乌鲁 木 齐 800 ) 3 0 1
1 接地网设计
目前变 电所设计 中, 接地 网络仅有一张总平 面布置 图及其简要说 明, 布置 图中只画出了主干 线, 一些特殊设 备 的接地线 未标 出, 也未 考虑设 备密集 区的地 线连接 , 控制室 、 压室及 穿墙套 高 管 的接地 网无单独的接地设计 图, 且设计部 门既 没有提供接地网设计计 算说 明书 , 也不标 明一些 重要参数是如何 取得 的, 如土 壤 电阻率 的大小 、 如何测量、 是否能反映土壤的分层情况等 。计算 接地短路 电流时, 未能合理选 择点分流和避雷线
比较 困难 的地方 , 应乘 以散 流 系数 12 。 由 还 .5 上述取 值可得 出, 只有 当变 电所 内有两个 中性点
110kV变电站的接地网与防雷设计

绪论随着近年来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然而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故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性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地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
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即为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变电站接地网安全除了对接地阻抗有要求外,还对地网的结构、使用寿命、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转移电位危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雷电是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变电所防雷措接地施必须十分可靠。
变电站对直击雷的防护方法是装设避雷针,将变电站的进线杆塔和室外电气设备全部置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防止在避雷针上落雷时对被保护物产生“反击”过电压,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变电站内安装使用着各种类型的高、低压变、配电设备,这些设备均直接和供电系统的线路相连,而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的机会较多,因此更要注意防雷。
变电站中防雷的主要装置是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防雷设备,它对保护电气设备、尤其是变压器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旦出现雷击过电压,避雷器就很快对地导通,将雷电流泄入大地;在雷电流通过后,又很快恢复对地不通状态。
变电站进线段的防护变电站的进线段杆塔上装设一段避雷线,使感应过电压产生在规定的距离以外,侵入的冲击波沿导线走过这一段路程后,波幅值和陡度均将下降,使雷电流能限制在5kV,这对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有极大的好处。
对于本次设计,一方面汲取了指导老师的宝贵意见,一方面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并经过自己学习、研究和大量的计算将其完整的做出,但限于设计者的专业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错误和不足之处,热诚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规范: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选择合适的接地线装置,并进行设计。
需要考虑变电站的安装环境、接地电阻要求等因素。
2. 接地线敷设:接地线要布置在开放场地或埋设地下。
布置时要避免与其他设备、金属结构等相交叉,防止干扰和腐蚀。
3. 接地线连接:接地线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使用优质的接地线材料,并采用专用的连接器或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4. 接地线防腐:根据变电站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接地线进行防腐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例如,在湿润环境下,可以使用防腐涂料或防腐包覆层进行保护。
5. 接地线检测:在接地线装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线装置符合规范要求。
测试时应选用专业的检测仪器,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
6. 接地线维护:定期检查接地线装置的连接情况、防腐情况等,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接地线部分。
同时,要注意接地线周围的环境,及时清理杂物,保持接地线的通畅和干燥状态。
总之,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可以确保变电站的接地系统安全可靠,降低事故风险。
在装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 1 页共 1 页。
农村35kV变电所防雷与接地设计

摘 要 :根 据 对 农 村 3 k 变 电所 防 雷保 护 与接地 装 置设 计 的 实践 体会 ,就农 村 3 k 变电所 防 雷保 护 与 5V 5V
接 地 装置设计 中应 注意 的主要 问题 进行探 讨 。
关键饲 :变 电所
设计
防雷保 护
接 地 装置 。
中图分类号 :T 6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0 7 4 ( o e 6- 0 9- 2 M8 0 6— 3 5 2 o )0 0 3 0
线 门型架 构 上 ,但应 装 设集 中接 地装 置 。同 时应 考虑 3 k 出 线 门 型 构 架 上 避 雷 线 的 安 装 问 题 , 5V
积约在 4 m x 5 5 4 m的3 k 5V变电所中防直击雷保护
采用 2支独 立 避 雷针 保 护 ,变 电所 内所 有 被保 护 物均在 避 雷针 ( 联合 )保 护 范 围之 内。
要求线 路 的终端 塔 与变 电所 内出线 门型 架 的 布置
尽量不带角度 ,如果受场地限制必须带角度布置 ,
应尽量 使其 角度 小 于 5 , 以免 3k O 5V输 电线 路终 端杆塔 与变 电所 内 出线 门型 架 之 间有 太 大 的 角度
收稿 日期 : 0 6— 9—1 20 0 5
独 立避 雷针对 全 所 进 行 保 护 ,配 电装 置 架 构不 予 考 虑布 置避雷 针 。
相应的防雷和接地措施将它们尽 可能降低到对电
气设 备绝 缘不 造 成 损 害 的程 度 ,并 保 证 变 电所 内 工作 人员 的人 身安 全 。 变 电所 的直击 雷保 护 可采用 避雷针 、避雷 线 、 避 雷 网 、避雷 带 等 防雷 装 置 ,接 地装 置 是 防雷 装 置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对 于农 村 3 k 5 V变 电所 的 防 直击雷保 护 的措 施 主要 有 :可 装 设 避雷 针 保 护 整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变电站接地线装置是为了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电气事故的影响而设计的。
下面是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一些常见要求:
1. 接地线的选材:接地线应选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铜材料,其截面积应根据变电站的容量和接地电流进行合理选择。
2. 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线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通常要求不大于10欧姆。
3. 接地线的布设:接地线应按照合理的布设方案进行铺设,避免与其他设备或杂物重叠,以免影响接地效果。
4. 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件,确保连接的接触良好,防止松动或断开。
5. 接地线的标识:接地线应逐段进行标识,包括线路编号、起止点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6. 接地线的检测和维护:定期对接地线进行检测,确保其连接可靠性和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必要时进行维护或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实际的变电站接地线装置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国家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变电站接地设计

变电站接地设计目的:1.接地电阻计算。
2.接地导体(接地极)截面计算。
3.规范对接地网敷设要求的掌握。
4.PE线截面计算。
5.为后续接地计算软件计算应用储备知识。
前置条件:1.最大接地故障不对称电流值计算。
参考规范:1.GB 50059-2011《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2.DL/T 5218-2012《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3.GB/T 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4.GB/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5.GB/T 51096-2015《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6.GB 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7.DL/T 1364-2014《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1. 概述电力系统、装置或设备应按规定接地。
接地按功能可分为系统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和防静电接地。
发电厂和变电站内,不同用途和不同额定电压的电气装置或设备,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网。
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应遵循规定的设计步骤。
设计方案、接地导体(线)和接地极材质的选用等,应因地制宜。
土壤情况比较复杂地区的重要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接地网,宜经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设计方案。
备注:重要发电厂和变电站指:330kV及以上发电厂和变电站、全户内变电站、220kV枢纽变电站、66kV及以上城市变电站、紧凑型变电站及腐蚀严重地区的110kV发电厂和变电站。
变电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的有关规定;变电站建筑物的接地,应根据负载性质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有关第二类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接地的规定。
风力发电场升压站和光伏发电站的升压站接地设计要求,与变电站的接地设计要求基本相同。
2. 接地网设计的要求2.1一般要求(1)设计人员应掌握工程地点的地形地貌、土壤的种类和分层状况,并应实测或搜集站址土壤及江、河、湖泊等的水的电阻率、地质电测部门提供的地层土壤电阻率分布资料和关于土壤腐蚀性能的数据,应充分了解站址处较大范围土壤的不均匀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变电所接地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某市变电所接地设计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并结合具体工程设计,提出了一些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做法,以利于变电所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变电所;接地电阻;短路电流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design of city substation grounding some basic concepts is expounded, combined with a specific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ut forward some safe, reliabl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practic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substation.
【 keywords 】 substation; grounding resistance;
short-circuit curr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接地网的重要性能就是保证人员的安全及机械的正常运行,但是接地工作很容易令人忽视,因为它是一项隐蔽工程,平时不被人所关注,对它的测定仅仅凭借观察电阻测量的数据。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
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变电所地网因其在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一次性建设、维护困难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受到重视。
另外,在设计及施工时也不易控制,这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
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如何降低接地工程造价,本文
从设计的角度谈谈变电所接地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一、关于接地电阻
1、《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sdj8 - 79) 中对接地电阻值有具体的规定,一般不大于 0. 5ω。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接地装置要求做到规定的接地电阻在技术经济上极不合理时,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允许达到 5ω,但应采取措施,如防止高电位外引采取的电位隔离措施,验算接触电势,跨步电压等。
根据规程规定,主要是以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位的升高不超过2000v 进行控制,其次以接地电阻不大于 0.5ω和 5ω进行要求。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110kv 及以上变电所中,接地电阻值小于 0. 5ω即认为合格,大于 0. 5ω就是不合格,不管短路电流有多大都不必采取措施,这是不合理的。
2、接地短路电流分析
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产生的接地短路电流会通过三种途径流入系统接地中。
①经架空地线-杆塔系统;②经设备接地引下线,地网流入本站内变压器中性点;③经地网入地后通过大地流回系统中性点。
而对地网接地电阻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是入地短路电流。
所以,正确地考虑和计算各部分短路电流值,对合理地设计地网有着很大的影响。
2.1 架空地线系统的影响
对于有效接地系统 110kv 以上变电所,线路架空地线都直接与变电站内出线架构相连。
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很大一部分短路电流
经架空地线系统分流,因此,在计算时,应考虑该部分分流作用,发生接地故障时,总的短路电流是一定的,只要增大架空地线的分流电流,就可减小入地短路电流,因此,降低架空地线的阻抗也是安全接地设计重要的一个分支。
架空地线采用良导体,正确利用架空地线系统分流,将使地网的设计条件更为有利。
2.2入地短路电流分析
入地短路电流是总的接地短路电流减去架空地线的分流,再减去流经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也就是流经变电器的零序电流)。
如此计算,入地短路电流值相对比较小。
由于接地电阻允许值 r≤2000i,所以接地电阻相应的允许值就比较大,设计也容易满足。
另外,对于一个给定的地网,其接地电阻也基本确定:从r≈0. 5
ρ / s 可知,对实际的接地网面积减少有很大影响。
3、正确分析短路电流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中对接地电阻值有具体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规定通常不大于0.5ω。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要求接地装置做到规定的接地电阻在技术经济上很不合理时,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可以为r≤5ω,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防止高电位外引、均压设计、验算接触电势、跨步电压等。
根据规程规定,主要是以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位的升高不超过2kv进行控制,其次以接地电阻不大于 0.5ω和5ω进行设计。
实际中,人们往往认为,接地电阻测量值小于0.5ω即为合格,大于0.5ω就是不合格,而没有认清其背后的机理,忽视短路电流的大
小,这是不恰当的。
4、接地装置的设计
4.1土壤电阻程度的检查是获得地质环境,进而进行接地工作的前提,所以要求非常准确的数字,但实际情况下这个数字并不能满足人的要求,因为检查手段和技术还不能令人满意,数字并不具有代表性,一些取样点过于密集或者太少,都造成无法概括多变和复杂的地形。
所以应该多取点,参照有关《设计手册》等相关的文件,选用一个与特殊地形相匹配的方法来进行检查,缩小误差。
4.2 接地网布置根据地网接地电阻的估算公式:r≈0.5ρ/s 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m),s-接地网面积(m2)r-地网接地电阻(ω)地网面积一旦确定,其接地电阻也就基本一定,因此,在地网布置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变电所的全部可利用面积,如果地网面积不增加,其接地电阻是很难减小的。
4.3 垂直接地极的作用在110kv变电所中, 一般采用水平接地线为主,带有垂直接地极的复合型地网。
根据 r=0.5ρ/s 可知,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与垂直接地极的关系不大。
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面积为 30×30m2~100×100m2的水平地网中附加长 2.5m,40mm的垂直接地极若干,其接地电阻仅下降 2.8~8%。
但是,垂直接地极对冲击散流作用较好。
4.4 地网均压网的设计根据设计规程规定, 当包括地网外围 4根接地线在内的均压带总根数在18 根以下时, 宜采用长孔接地网。
5、关于接地引下线
当发生接地短路时,首先通过接地电流的就是设备接地引下线,在我国八十年代的设计中,往往只取引下线的截面为主网截面的一半,这很不合理。
5.1 接地线截面的热稳定校验根据热稳定条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式要求s≥igt/c 式中:s———接地线的最小截面mm2;ig———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a;c———材料热稳定系数(钢c=70);t———短路等效持续时间s。
对于引下线可按上式校验,对于主网,考虑主网的分流作用,可按上式的0.7倍考虑。
关于短路等效持续时间的取值问题,也是近年来引起争论的问题之一。
t 值取值的合理与否,对材料使用量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各类变电所保护配置不同,是否考虑主保护失灵,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以及主保护拒动与接地短路同时发生的概率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照有关方面的规定及专题研究,建议对于220kv 变电所,取 t=1.0s。
其次,主网的截面略小些也比较合理,这也是合理设计地网的一种措施。
5.2 接地引下线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2.1接地引下线应就近入地,并以最短的距离与地中的主网相连。
设备引下线不应与电缆沟中的通长扁钢连接,因其敷设于电缆沟内壁表面的混凝土上,不起散流作用。
发生短路时,易造成局部电位升高,引起电缆绝缘破坏等。
5.2.2带有二次回路的电气设备如ct、pt等,为减小接地引下
线的阻抗,保证与主网可靠连接,应采用两根截面相同的,每根都能满足热稳定和腐蚀要求的接地线,在不同的部位与主网连接。
5.2.3加强主控室及弱电系统与地网连接的可靠性。
5.2.4不得使用钢筋混凝土电杆中的予应力钢筋作为主要引下线。
6、结论
在进行变电所的接地设计时,应明确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设施作用、设施设计寿命;应充分收集有关资料数据,尽可能进行现场勘察,掌握现场实际情况。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经济合理的地网设置方案。
施工完毕后现场进行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