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融合-技术方案
展厅360全息+投影融合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360度全息投影系统方案一.概述360度全息投影系统简称360全息,也称360度全息成像、三维全息影像、全息三维成像。
360全息是由透明材料(玻璃或者透明有机板)制成的四面锥体,通过四个视频源在锥体上边或者下边投射到锥体中的特殊棱镜上,根据光学原理,汇集到一起后形成具有真实维度空间的立体影像。
360度全息投影系统主要是由柜体,分光镜面,成像锥体,图像投影和图像处理器五部分组成,对产品进行实拍和构建三维模型,再用电脑数字处理制作成360度旋转动画,通过图像投影设备将动画投射到分光镜面上,再折射到四个面的成像锥体上边,形式360度立体成像,参观者可以360度参观产品,不需要佩戴任何偏光眼镜,在完全没有束缚下就可以尽情观看3D幻影立体显示特效,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是一种科技含量高,新颖性强,广受大中型展馆欢迎的多媒体展项。
二.特点360全息特点:1.柜体时尚美观,有科技感。
顶端四面透明,真正的空间成像色彩鲜艳,对比度,清晰度高;具有空间感,透视感。
2.参观者可以360度参观产品,不需要佩戴任何偏光眼镜,可以尽情观看3D幻影立体显示特效。
3.可以结合实际物体,形式空中幻象,实现影像与实物结合,增强产品广告宣传效果。
4.占用空间比较小,可以根据要求定制。
5.灵活性比较强,通常是4个面,也可以做3个面或者2个面。
三.三维全息影像的优越性1.尺寸灵活——360全息系统硬件设备分为成像区与工作区两部分,成像尺寸由1.2M至12M,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尺寸选择。
2.安装便捷——360全息系统能根据现有的建筑或安装位置空间来修改硬件的体系和结构,有利于在各种建筑和城市空间里永久安装。
3.内容多样——360全息系统可根据需求随时更换数字内容。
四.环境要求360全息对环境亮度有一定要求,避免强光高亮度,亮度越暗效果越好。
五.原理360全息是制作好的产品动画通过图像投影设备投射到分光镜面上,基于分光镜成像原理,动画折射到成像锥体上边,形式360度立体成像,参观者可以360度参观产品,不需要佩戴任何偏光眼镜。
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解决方案

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解决方案.1.项目背景2.系统概述3.系统组成4.系统功能5.技术方案6.实施方案7.风险评估8.项目进度9.投资估算10.项目收益预测1.项目背景随着大型活动和会议的增多,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项目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种高效、稳定、易操作的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解决方案。
2.系统概述本系统采用10Mx3M大屏幕投影融合技术,可实现多个投影源的无缝切换和融合,实现多种信号源的投影和显示。
同时,系统还提供了多种操作方式,包括无线投屏、有线连接等。
3.系统组成本系统由大屏幕、投影设备、控制设备、信号处理器等组成。
其中,大屏幕采用高清显示屏,投影设备采用高亮度投影仪,控制设备采用触摸屏,信号处理器采用高性能处理器。
4.系统功能本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多种信号源的投影和显示;2) 多个投影源的无缝切换和融合;3) 多种操作方式,包括无线投屏、有线连接等;4) 多种显示模式,包括分屏显示、画中画显示等。
5.技术方案本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大屏幕投影融合技术,通过信号处理器对多个信号源进行处理,实现多种信号源的投影和显示。
同时,系统还采用了高性能处理器,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6.实施方案本项目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系统方案,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设计;2) 采购所需设备和材料;3) 安装和调试系统设备;4) 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 提供系统培训和售后服务。
7.风险评估本项目存在以下风险:1) 设备采购和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延迟;2) 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3) 竞争对手可能会推出类似产品。
8.项目进度本项目预计需要3个月的时间完成,具体进度如下:1) 设计系统方案:1个月;2) 采购所需设备和材料:1个月;3) 安装和调试系统设备:1个月。
9.投资估算本项目的投资估算为100万元,具体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人员费用等。
10.项目收益预测本项目的收益预测为200万元,具体包括销售收入、售后服务收入等。
投影解决方案

投影解决方案
《投影解决方案:实现高效沟通与展示》
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需要高效的沟通和展示方式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投影解决方案通过投影技术满足了人们对于高效沟通和展示的需求。
无论是在企业会议室、教育场所还是家庭娱乐中,投影解决方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投影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投影机将图片、视频和文字显示在屏幕上,使得观众能够清晰看到展示内容。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在企业会议中展示销售数据、产品信息和市场趋势;在学校教室中展示教育资源和学术内容;在家庭中享受电影、音乐和游戏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传统的投影技术之外,现在还出现了全新的投影解决方案,比如交互式投影、3D投影和投影映射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
进一步扩大了投影解决方案的应用范围,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体验。
投影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高效沟通和展示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投影解决方案在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且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投影解决方案也会继续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沟通和展示体验。
投影融合解决方案

投影融合解决方案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方便和便利,其中投影技术是其中一个热门的领域。
投影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教育、商业、娱乐等。
然而,对于很多使用者来说,仅仅只是投射一个画面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用户需要更高级的技术来满足需求。
而投影融合解决方案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投影融合解决方案主要是利用多台投影机将多个画面进行合并,这样可以实现更大幅面的展示和更高质量的图像。
同时,这项技术也使得投影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投影融合解决方案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一、投影融合解决方案的原理投影融合解决方案的核心原理就在于多台投影机的同时投射和合并。
具体的,通过高精度定位和融合算法,使得多个画面在投影画面上无缝连接,形成一个更大的投影画面。
这不仅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满足更高的应用要求,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二、投影融合解决方案的优势1、大视觉融合在需要展示大幅面画面的应用中,例如展览展示、会议全景交互、演唱会等,投影融合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多台投影机的合作,将多个画面整合成为一个大画面投影出来,满足了用户大视觉需求。
2、高分辨率展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用户对于画面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投影融合解决方案可以将多台投影机的画面通过高精度融合算法进行整合,提供更高的画面精度,满足了用户需求。
3、多屏协同使用多个不同画面的场景中,例如展示不同的资讯、数据及多个来源的视频等,投影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合作投影机的协同,实现了应用的多屏展示需求。
三、投影融合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1、会议室在会议中使用投影融合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无缝接口、更高质量的展示,帮助企业在会议、演示等场景中更好的展示产品、数据等信息。
2、电影院在电影院应用多台投影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实现巨幅屏幕的投影和更加逼真的观影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相应音响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3、展览展示在展览展示中使用投影融合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多台投影机,将多个展品的画面融合成一个大画面,满足用户对于大视觉展示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展览效果。
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解决实施方案

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解决实施方案10Mx3M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解决方案XXX为您提供专业的知识分享。
一、系统概述本系统是一种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采用边缘融合技术,能够实现多个投影机的图像无缝拼接,呈现出更加清晰、流畅的画面效果。
该系统适用于大型展示、演讲、会议等场合。
二、边缘融合显示系统介绍1、边缘融合技术简介边缘融合技术是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将多个投影机的图像进行拼接,消除图像间的重叠和间隙,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无缝连接的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大屏幕显示系统的画面质量和稳定性。
2、采用边缘融合技术的大屏幕显示系统的优点采用边缘融合技术的大屏幕显示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画面无缝连接,消除了图像间的重叠和间隙,呈现出更加流畅、清晰的画面效果。
2)多个投影机均匀分布,可以实现更加广阔的画面覆盖范围。
3)投影机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投影机之间的互相备份,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融合系统设计1.设计原则融合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现画面无缝连接,消除图像间的重叠和间隙。
2)保证投影机的均匀分布,实现更加广阔的画面覆盖范围。
3)根据场地大小和需求确定投影机数量和分布。
2.设计尺寸根据实际需求,本系统的设计尺寸为10Mx3M,可根据场地大小和需求进行调整。
3.场地要求本系统适用于大型展示、演讲、会议等场合,场地应具备较好的光线环境和空间布局,以保证画面效果和观感。
四、设备选型1、投影机选型投影机选型应根据画面尺寸、亮度、分辨率等因素进行考虑,以保证画面质量和稳定性。
2、图像融合处理器选型图像融合处理器是实现边缘融合技术的核心设备,选型应根据系统规模、画面分辨率、处理能力等因素进行考虑,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屏幕选型屏幕选型应根据画面尺寸、材质、反光度等因素进行考虑,以保证画面质量和观感。
硬边拼接是一种简单的投影仪拼接技术,只需将两台投影仪的边缘对齐,无重叠部分即可。
视频融合方案

视频融合方案简介视频融合是指将多个视频流合并到一个视频中,为用户提供全景观看体验,常见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视频融合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的视频融合方案。
基本原理视频融合的基本原理是将多个视频流进行合成,以达到全景观看效果。
常见的视频融合方案包括: - 圆柱投影 - 平面投影 - 立方体投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方案。
圆柱投影圆柱投影是将所有视频流等比例映射到一个圆柱体上,再将圆柱体展开成平面。
例如,在VR应用中,可以将多个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流映射到一个360度的圆柱体上,然后将圆柱展开成平面,用户通过VR眼镜观看时即可获得全景的观看效果。
平面投影平面投影是将多个视频流直接拼接在一起,生成一个更大的平面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过渡自然,需要对各个视频流进行色彩、亮度等调整,以实现无缝融合。
平面投影常用于AR应用中,通过增强现实眼镜等设备,用户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观看合成后的视频。
立方体投影立方体投影是将多个视频流映射到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用户通过VR眼镜观看立方体的各个面,以获得全景观看效果。
与圆柱投影不同的是,立方体投影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观看体验,因为用户可以自由转动头部,观看立方体的各个面。
常用的视频融合方案除了上述基本原理介绍的方案,还有一些常用的视频融合方案,如下所示:1.多视图融合多视图融合是将多个视频流以不同的角度或位置拍摄同一场景,通过将多个角度的视频流进行融合,提供更加全面的观看体验。
这种方案适用于VR和AR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的视角,观看同一场景的不同部分。
2.实时融合实时融合是将多个视频流实时合成,并通过流媒体技术传输给用户。
这种方案适用于实时直播和实时剪辑等场景,用户可以在观看过程中获得实时的全景体验。
3.智能融合智能融合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多个视频流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供更加细致和智能化的观看体验。
例如,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对人物进行跟踪和定位,然后将其融合到合适的位置上。
沉浸式投影融合系统方案

沉浸式投影融合系统方案一、引言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体验到逼真的虚拟环境,但传统的虚拟现实系统通常需要使用头戴设备。
而沉浸式投影融合系统通过将虚拟场景投影到真实环境中,提供更加自然、舒适的体验。
二、方案设计1.投影技术:选择适合的投影技术对虚拟场景进行投影。
例如,可以使用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机,并根据实际环境的光照情况进行调整。
2.交互设备:用户需要一个交互设备来与虚拟场景进行互动。
可以使用手柄、体感设备等,使用户能够进行实时交互。
3.追踪技术:为了实现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身体追踪和位置追踪,需要使用相应的追踪技术,如红外相机、深度相机等。
4.系统集成:将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并通过软件进行控制和管理。
三、系统实现框架基于以上方案设计,可以提出以下的沉浸式投影融合系统的实现框架:1.环境搭建:首先需要搭建一个适合投影的环境,保证在光照、环境布局等方面能够获得最佳效果。
可以在一个房间内悬挂投影幕布,并确保干净、平整的墙壁用于投影。
2.投影技术:选择一款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机,将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确保投影效果最佳。
使用投影校正技术来调整投影的形状和位置,使其与真实环境更好地融合。
3.交互设备:为了使用户能够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需要选择合适的交互设备。
手柄是一种常见的选择,可以通过按键或触摸来进行交互操作。
体感设备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通过追踪用户的动作来实现互动。
4.追踪技术:为了实现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位置和姿态追踪,可以选择红外相机、深度相机等技术。
通过对用户进行追踪和识别,将其在真实环境中的动作同步到虚拟环境中。
5.系统集成:将投影技术、交互设备和追踪技术进行集成,并通过软件进行控制和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界面选择不同的虚拟场景、调整投影参数以及进行交互操作。
四、应用场景总结:沉浸式投影融合系统通过结合虚拟现实和投影技术,为用户提供逼真、自然的体验。
通过选择合适的投影技术、交互设备和追踪技术,并将其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可以实现沉浸式投影融合系统。
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解决方案

10Mx3M大屏幕投影融合系统解决方案XX交大慧谷信息产业股份XX然而传统的电视墙、投影硬拼接屏和箱体拼接墙等很难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要求。
最近迅速崛起的大屏幕数字化边缘融合投影显示技术,正在逐步成为适应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通过边缘融合大屏幕投影显示技术,可以实现完美的大画面、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
本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效果,能完全满足或超过用户的需求,重要的是所选设备与系统的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成熟、最可靠的,并且使用方便易操作,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现在与将来发展的信息显示的需求。
二、边缘融合显示系统介绍1、边缘融合技术简介边缘融合技术就是将一组投影机投射出的画面进行边缘重叠,并通过融合消影技术显示出一个没有缝隙更加明亮、超大、高分辨率的整幅画面,画面的效果如同一台投影机投射的画质。
当两台或多台投影机组合投射一幅画面时,会有一部分影像灯光重叠,边缘融合技术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把两台投影机重叠部分的灯光亮度逐渐调低,使整幅画面的亮度一致。
多通道大屏幕投影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硬边拼接、重叠拼接和边缘融合拼接,下面以两台投影机组成的大屏幕投影系统为例予以说明。
令硬边拼接(又称简单拼接):两台投影仪的边沿对齐,无重叠部分。
显示效果上表现为:整幅画面被一道缝隙分割开。
如果投影仪边缘未做亮度增强处理,该接缝显示为黑色;如果投影仪边缘做了亮度增强处理,该接缝显示为白色。
硬边拼接令简单重叠:两台投影仪的画面有部分重叠,但没有作羽化处理,因此重叠部分的亮度为整幅其余部分的2倍,在显示效果上表现为重叠部分为一高亮条带。
简单重叠令边缘融合:与简单重叠方法相比,左投影仪的右边重叠部分的亮度线性衰减,右投影仪的左边重叠部分的亮度线性增加。
在显示效果上表现为整幅画面亮度完全一致,整幅画面完整如一。
边缘融合2、采用边缘融合技术的大屏幕显示系统的优点边缘融合的应用来源于模拟仿真/立体影院系统。
是适应人们追求亮丽的超大画面、纯真的色彩、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的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它在增大画面、提高亮度、分辨率等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影融合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概述 (1)
1.1设计范围 (1)
1.2设计理念 (1)
1.3设计原则 (1)
1.3.1可靠性原则 (1)
1.3.2先进性原则 (1)
1.3.3实用性原则 (1)
1.3.4高性能原则 (1)
1.4设计依据 (2)
1.4.1视频类设计依据 (2)
1.4.2音频类设计依据 (2)
1.4.3综合类设计依据 (3)
1.4.4设计指导思想 (3)
2投影融合显示系统设计 (4)
2.1融合系统拓扑图 (4)
2.2投影距离分析 (4)
2.3系统亮度分析 (4)
2.4显示分辨率分析 (5)
3投影融合显示系统功能介绍 (6)
3.1超高分点对点融合支持 (6)
3.2多格式信号源的接入显示 (6)
3.3多窗口叠加漫游功能 (7)
3.4色差调整,暗场补偿,多阶融合处理显示暗场补偿功能 (8)
1总体设计概述
1.1设计范围
根据需求,总体设计范围:
1.2设计理念
1.3设计原则
1.3.1可靠性原则
本项目所选产品均为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产品应用广泛、在重大项目中使用频繁、产品经过长时间运行、并且运行稳定、故障率、售后服务体系健全的产品厂家。
质量好的产品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1.3.2先进性原则
由于处于信息化时代,智能控制及其相关应用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设备不断涌现并趋于成熟,所以系统设计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选用先进的技术及设施,将整个系统的技术水平定位在一个高的层次上,以适应高的应用要求。
1.3.3实用性原则
能够充分考虑实用性和易操作性,便于管理和维护,易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并采用当前流行且成熟并有较多成功案例的技术装备。
1.3.4高性能原则
智能控制系统适用于环境及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要求,采用合理的拓扑结构,
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设备的优势,建立一个高性能的应用系统。
1.4设计依据
1.4.1视频类设计依据
《画面中心与边缘的宽度比》 ISD-9241-3
《画面显示的全屏色度差》ISD-9241-8
《显示屏幕直照度的标准》ISD-FDISI3406-3
《亮度不均匀性》GB/9313
《画面显示的几何失真》GB/9313
《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GB/T3557-94
《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11141-2003 《LED显示屏测试方法》SJ/T11281-2007
1.4.2音频类设计依据
《国际会议系统标准》TEC/CET914
《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
《声学名词术语》GB3947
《厅堂扩声特性的测量方法》GB/T4959-95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2112
《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音频盒式系统》GB/T14220-93 《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EIA/TIAT SB67 《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WH0301-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14197-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GBJ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GBJ76-84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5032-97
《会议系统的电及音频性能要求》 IEC914
1.4.3综合类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0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887-200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6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技术设备的安全》 GB4943-95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198-9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划》 GBJ45-8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37
1.4.4设计指导思想
投影融合显示系统设计遵循的指导思想是:
a. 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具有先进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操作简单,连接方便,易于与其它系统及设备实现平滑连接;
b. 支持计算机图形DVI信号、RGB信号、SDI信号以及全制式视频图像信号的多路输入;
c. 显示模式丰富,具有层次性,显示方式多样,并能存储和灵活调用;支持各类、各路视频图形图像整屏显示、任意位置上以任意大小开窗显示,并可以任意缩放、移动、叠加显示;
d. 能够适于高分辨率数字、图形及视频信号显示,亮度均匀,分辨率高,视角宽,图像还原好,清晰度高,保证图像色彩鲜艳、逼真;
e. 显示实时性强;
f. 满足现场实际环境及任务需求。
2投影融合显示系统设计
2.1融合系统拓扑图
2.2投影距离分析
2.3系统亮度分析
在投影方案设计中,要重点考虑投影输出最优化的图像质量、亮度和色彩,可以在投影出大尺寸画面时达到最佳状态。
根据实际尺寸并结合最新显示技术,单通道尺寸为4.62m * 2.6m (宽*高),具体计算如下:由于每通道的投影画面为约为12㎡,对于所需的投影机亮度,根据我公司多年提供专业投影系统解决方案的经验,画面亮度与投影机的光输出和屏幕的增益都有一定的关系。
国际上衡量投影系统的屏前亮度指标通常采用Nit这个单位。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g x(Lumen/Area)
Nit = = cd/m2
3.14
其中,Pg为背投屏幕增益,Lumen为投影机亮度输出,Area为投影画面面积。
本方案中,设计中采用DP Lightning 38 1080p 3D投影机,投影机的亮度为20,000流明;方案中建议所选屏幕的增益为0.8,整个画面的理论亮度为
[0.8x(20,000/12]/3.14=425cd/m2(Nit), 考虑到投影机及屏幕的亮度均匀性以及融合带来的亮度损失等因素按损失20%计算,屏前亮度为340 cd/m2,达到可以应用在国际通用显示亮度标准“大型监控中心环境”(200-350cd/㎡)下的使用水平,本系统的亮度完全能够满足清晰显示的要求。
2.4显示分辨率分析
在本方案中,采用的正投为1*6融合方式,通过图像处理器可以开多个计算机窗口和视频窗口。
在本系统中,整屏分辨率为9970*1080,足以满足任务应用,因为人眼的分辨率是有限的,对正常视力的人来说,其视敏角在1~1.5分之间,假设画面高度为H,在垂直方向上有M条黑白相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水平线条,每条水平线条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为h。
如果人眼在距离为L处刚好可以分辨清楚这些水平线条,则视敏角θ可表示为:θ=h/L(弧度);
将弧度化为角度后,则为:
θ=3438H/(LM)(分)。
根据现场情况,观看大屏幕位置距离大屏幕不小13m(监管大厅中央位置),画面高度2.6m计,视敏角取1.5分,则L/H=3,带入上面公式后,M=1031,垂直分辨率为1031就够了,分辨率再高人眼也分辨不出来了,而本项目垂直分辨率为1080,足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方案总结参数表
综合上述对投影机亮度和分辨率的分析,本方案的DP Lightning 38 1080p 3D投影机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3投影融合显示系统功能介绍
3.1超高分点对点融合支持
支持全通道点对点显示,支持多路超高分信号同时同步输入到输出,全画面保证4:4:4 像素无损处理,分毫毕现的显示效果。
根据显示面积,显示比例。
分辨率计算,点对点显示不规则分辨率。
3.2多格式信号源的接入显示
系统支持Displayport/HDMI/Duallink DVI/VGA/YBPBR/CVBS等接口接入,
可以显示高清1920X1080,3840X2160分辨率,超高清分辨率图像。
3.3多窗口叠加漫游功能
精品文档
.
信号以开窗方式,进行图像展示。
窗口可以满屏显示,可以均分屏幕,以独立窗口显示,窗口之间可以叠加,漫游。
窗口部分信息可以被遮挡。
可以任意设置窗口的前后顺序。
完善的融合处理能力。
3.4 色差调整,暗场补偿,多阶融合处理显示暗场补偿功能
全新一代色差调整,暗场补偿,多阶融合处理,夜景模式等高级功能再次升级,快速几何矫正及精细网格矫正技术,显示图像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