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谈支气管哮喘:5大病因,三大实战案例与你分享
结合案例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结合案例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作者:沈凌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22期支气管哮喘是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典型的哮喘表现为喘息、胸闷、气短,两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很容易诊断。
但是对于不典型的哮喘和哮喘样发作的病例,不少医生对此认识不深,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临床上要重视哮喘的某些不典型表现,特别是咳嗽变异型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很多医生简单地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给予大量抗生素和多种止咳药片,结果让患者花了很多冤枉钱,有时部分患者自行缓解,但却被当成自己的功劳。
其实哮喘的诊断并不难,主要依靠肺功能检查。
所有可疑哮喘患者都应该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若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加上舒张试验阳性通常即可诊断。
但有时不典型哮喘会出现通气功能正常,这时要加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若激发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下面结合3则案例进行讲解。
以胸闷为主症的哮喘日益受到关注案例1患者,女,57岁,反复胸闷2年,曾经在多个医院就诊,查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因此诊断“冠心病”,予以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司匹林、曲美他嗪(万力爽)等药物治疗,但是症状似乎改善得不明显。
患者的胸闷感觉类似有东西压在胸口,大约持续半小时左右后慢慢好转,发作时会有头部冒汗。
发作无规律,呈间歇性,走楼梯需要休息,总是感觉累。
在2012年和2013年2次血常规检查单上的嗜酸性粒细胞分别是10.1%和8.3%,胸部CT 正常。
肺功能检查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为1.48L,占预计值57%,用力肺活量(FVC)为2.16L,占预计值68%,FEVI/FVC为68%,符合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做支气管舒张试验,FEV,在用药后为1.68L,提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诊断分析临床上以胸闷为主要或者唯一症状的哮喘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类哮喘,在临床工作中极易误诊,英文简称CTVA。
CTVA诊断标准:①以胸闷作为临床唯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慢性咳嗽等典型哮喘的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病因130021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工业急剧发展,大气环境恶化,加之吸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参与,使哮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该病病因复杂,致病因素是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基本因素,是疾病发生的基础,大多数主张是一种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所以近年来对哮喘的遗传因素研究的较多。
哮喘的诱发因素也较多且复杂,多与变应原、感染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职业因素、药物因素、运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内分泌因素等有关。
但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
家族遗传因素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哮喘特应性基因及其染色体定位是目前国内外哮喘分子遗传学研究重点。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个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哮喘患者的特应性素质、气道高反应性和血清总IgE水平均与遗传因素有关。
随着免疫遗传学的发展,哮喘与遗传的关系以及遗传规律的研究日益深入。
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多基因遗传疾病。
近年来,对哮喘机理研究的一个重大的发现是哮喘基因的发现,即位于人类的第5号和11号染色体上存在着决定哮喘遗传方式和涉及哮喘病免疫遗传学的调节应答基因,以及免疫应答调节基因,5号染色体上存在着许多细胞因子基因对哮喘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而11号染色体可能存在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的IgE高亲和性受体基因。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基因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同基因在不同种族中表达不同,对于哮喘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大领域:抗原特应性IgE抗体、气道高反应性的表达、炎症介质和Thl/Th2细胞免疫反应。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一、病因概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道过度敏感引起的反复发作性阻塞性通气障碍。
在临床中,支气管哮喘可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
二、病因分析1. 遗传因素:遗传倾向是支气管哮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家系调查可发现,在某些家族中,有多个成员受支气管哮喘困扰。
2.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饲养宠物毛发或皮屑等过敏原都可能引起支气管黏膜过度敏感。
同时,空调房间内的低温、干燥环境也易诱发哮喘发作。
3. 过敏原:尘螨、花粉、霉菌孢子等常见过敏原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4. 过度使用消毒剂:长期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涤剂、漂白剂等消毒产品会损害支气管上皮细胞,加重哮喘症状。
5. 气候因素:寒冷的天气容易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收缩,增加支气管阻力,使哮喘发作。
三、治疗方法1. 基于药物治疗:(1)舒张支气管药物:β2受体激动剂作为一类经典的舒张支气管药物被广泛使用。
常见的雾化吸入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这些药物能迅速扩张肺部小气道,并有效改善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2)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孟鲁司特等可以减轻过敏反应,降低过敏原对支气管的刺激和损伤。
(3)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的哮喘发作,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迅速控制病情。
而长期使用激素存在副作用,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非药物治疗:(1)避免过敏原接触:尽量避免与会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接触,如鸡毛、宠物毛发等。
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可以减少尘螨孳生。
(2)环境调控: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暴露在干冷空气中。
注意避免空气污染,定期清扫室内灰尘或者佩戴防护口罩。
(3)积极锻炼: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并能改善支气管的自我调节能力。
四、预防与康复1.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以减少过度疲劳对哮喘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有哪些常见病因

支气管哮喘有哪些常见病因*导读:支气管哮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哮喘,它是一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较严重影响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病因。
……支气管哮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哮喘,它是一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较严重影响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作时令患者咳喘不已,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的危险情况。
支气管哮喘是如何引发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病因。
*哮喘的致病因素遗传因素:众所周知,哮喘是可以遗传的,家中有哮喘病史的后代和近亲都有很高的哮喘患病率,而且病史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到亲属的患病率高低。
另外,β2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等相关基因也与哮喘的发生有关。
肥胖:肥胖患者尤其容易患上哮喘,所以肥胖是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当肥胖的人患上哮喘,治疗的难度更大,危险性更高。
另外,一些遗传性肥胖的人群由于在内分泌、神经系统上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很可能导致哮喘的发生。
过敏原:过敏源与哮喘的发病息息相关,过敏源的种类、剂量、与过敏原接触的时间都直接影响到哮喘病情的严重性和发病率。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质都可能成为发生哮喘的诱因,如花粉、动物皮屑、真菌、粉尘等,这些过敏原经过患者的鼻腔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就可能诱发哮喘。
香烟:香烟能导致哮喘患者发作次数变得频繁,还能使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这是因为香烟可是患者的肺功能快速消退,并削弱皮质激素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若胎儿在子宫内接触香烟烟雾,或出生之后频繁接触香烟烟雾,哮喘的发病率会提高。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哮喘的发作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空气中某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臭氧,都可能诱发哮喘。
一些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哮喘的发病率也非常高。
*【相关推荐】:哮喘的危害是什么?哮喘的并发症有哪些哮喘是什么?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支气管哮喘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支气管哮喘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女,23岁,喉中哮鸣间作10年,复发2天。
患者6岁时在进食鱼虾后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经治疗缓解。
后常因饮食不当或受凉而发作,不能自行缓解。
3天前因劳累、受凉而出现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痰鸣如吼,呼吸急促,胸闷,时有咳嗽,痰稀薄色白,咯吐不利,面色晦滞带青,口渴喜热饮,头痛,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查体:T:℃,P:90次/分,R:22次/分,BP:120/80mmHg.营养均等,发育正常,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尤以呼气时明显。
心脏未见异常。
胸腹反常运动。
血常规:WBC11×109/L,中性粒细胞80%,嗜酸性细胞7%。
胸片平片见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动脉血气分析:PaO280mmHg,PaCO230mmHg,.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辨病辨证依据:患者风寒外袭肺卫,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引动停积之痰,故有痰鸣如吼,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咯吐不利等。
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为风寒外袭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1.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喉中痰鸣有声,伴有胸闷咳嗽。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尤以呼气时明显。
3.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4.血常规:WBC11×109/L,中性粒细胞80%,嗜酸性细胞7%(升高)。
请与心源性哮喘相鉴别:心源性哮喘左心衰竭时可出现心源性哮喘,发作时症状与哮喘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
常咯粉红色泡沫痰,左心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及湿啰音。
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主要是由于外邪入侵、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辨证治疗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根据中医理论,支气管哮喘可以分为寒热两型、阳虚阴盛型和气滞血瘀型等几种不同的证型。
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辨证治疗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寒热两型是支气管哮喘的常见证型。
寒型支气管哮喘多由寒邪入侵、阳气不足而导致,主要特点是呼吸困难、喘息、咳嗽有痰白而稀,舌苔白腻。
中医治疗常采用温化寒邪的方法,如使用温中散寒的药物,如附子、肉桂等,以温补阳气,祛除寒邪。
热型支气管哮喘则多由外邪入侵、气滞化热而引起,主要特点是咳嗽、咳痰,痰黄而粘稠,舌苔黄腻。
治疗时以清热解毒为主,如使用黄连、连翘等清热药物,以解除热邪的侵袭,舒缓气管炎症症状。
阳虚阴盛型支气管哮喘多由情志不畅、脏腑失调而引起。
此型患者常有胸闷气促、气短、少气懒言等症状,舌苔胖白,脉涩。
治疗时应以温补阳气、益气养阴为主,如使用人参、黄耆等具有温补作用的药物,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
气滞血瘀型支气管哮喘多由情志不畅、气滞血瘀而导致,主要特点是胸闷、气促、咳嗽、舌苔紫暗,舌脉青紫或结节。
治疗时应以舒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如使用柴胡、香附等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药物,以减少气滞血瘀导致的症状。
在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时,还可以结合针灸、拔罐、艾灸等辅助疗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机的目的。
中医还注重调整饮食、情志,从而达到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
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不同的证型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够综合调理机体的功能,并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治疗需要具有较高的临床经验和辨证能力,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由有经验的中医医生进行指导和操作。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支气管哮喘专题讲座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276200)蒙阴县人民医院儿科 张德安 王士红1 发病情况(1)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患之一,近10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上升,尤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突出。
(2)我国哮喘发病率有明显地区差异。
发病最高的是沿海省份福建(2.03%);最低的是气候干燥、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西藏(0.11%);北京地区为0.88%左右。
(3)儿童哮喘的好发年龄在6岁以内,起病年龄大多3岁以下。
男孩患病明显高于女孩。
由于症状反复持续存在和恶化。
给他们的父母造成经济损失及致使这些患病的青少年生活质量下降。
(4)哮喘患儿一半以上有个人过敏史,25%~31%哮喘患儿的一二级亲属有哮喘病史。
2 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多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阻,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3 主要病因或诱发因素(1)过敏物质:吸入过敏原及进食可以引起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2)运动及极度情绪表达(如大哭、大笑等情绪波动)。
(3)冷空气刺激。
(4)病原微生物感染:尤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时多见。
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时损伤气道上皮,使受体裸露,加重了对刺激物反应的敏感性而导致了气道炎性细胞浸润和气道收缩。
4 发病机理(1)遗传学因素: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尽管相关基因还未明确,研究已表明可能存在数种哮喘的遗传易感基因。
推测主要分为三类: 哮喘特异基因; 决定非特异性是IgE合成遗传倾向的基因; 决定个体吸入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力的一组基因。
研究发现过敏与人体第11号染色体长臂的一个标志基因有关联。
哮喘患者第5对染色体引区的调控白介素基因异常;哮喘患者1号基因的蛋白分子排列紊乱。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案例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案例支气管哮喘(Asthm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此病。
一位36岁的女性患者患有这种疾病已经超过10年,她的典型病例如下:病例描述:患者A,女性,36岁,既往体健,无过敏史,10年前开始反复发作咳嗽、气喘并伴有胸闷感,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临床表现:发作部位:常见于胸前和近肋缘的上腹部,气喘特别在夜间和清晨发生。
发作原因:吸入寒冷、干燥或者过敏原,精神、情绪、劳累等。
发作症状:呼吸困难、气急、喉头发紧,胸闷、咳嗽等,可因病情严重而危及生命。
体检:生命体征:发作期间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甚至超过常规值。
肺部听诊:哮鸣音、散发性支气管痉挛音、气管哮鸣音或者肺底干咳声。
皮肤试验:对一些通气过程中易感受到的气味或者刺激物急性变化。
治疗: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制定,目前患者在经过多次的调整后,稳定服药控制病情。
所用药物如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吸入型皮质类固醇:可有效抑制支气管炎症反应,像氟替卡松、倍氯米松等。
长效控释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以达到控制哮喘症状的效果,如沙美特罗、索非特罗等。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肺部痉挛,如茶碱、慢性阻塞药物等。
预防:避免接触过敏原或致敏程度较高的刺激物,如宠物毛发、花粉等。
保持情绪稳定,日常避免过度紧张、激动、忧虑等情绪激动。
合理安排生活及工作,消除身体过度疲劳等因素。
结论:支气管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医师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预防措施也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减少发作频次,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医谈支气管哮喘:5大病因,三大实战案例与你分享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
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
诊断症状: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西医治疗常用药物: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沙丁胶醇、特布他林、诺特罗、福莫特罗、沙美特罗、丙卡特罗);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茶碱类(氨茶碱、控释茶碱);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其他(孟鲁司特、氯雷他定、阿司咪唑、酮替芬)。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病”“喘病”“咳嗽上气病”“痰饮病”的范畴。
其病位在肺,可累及脾、肾、心,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先天禀赋不足,肾精或肾气亏虚是本病发病的基础。
常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常,痰饮内壅而导致喘息喉鸣。
案例1、郭子光小青龙加石膏汤案
毛某,男,12岁,学生。
6年前因受凉感寒,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症,未曾服药,继而症状加重,更见喘促,当即去医院诊治,经服药症状缓解,后因故未继续医治。
以后每次受凉均出现气喘、咳嗽、吐痰,甚则夜不能卧,一年四季经常发作,以冬季为甚。
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发作时一般用氨茶碱、四环素等方能缓解。
此次因气温变化受凉而复发,症见咳嗽,吐痰黏稠,不易咳出,喘促有声,胸紧咽塞,夜间尤甚,不能平卧,喘鸣如拉锯,兼发热恶寒。
1976年11月15日来院就诊。
检查:慢性病容,面色晦暗,精神疲乏。
肌肉消瘦,喘息抬肩,张口呼吸,鼻微煽,流清涕,四肢不温,舌质红,苔薄白而滑,脉浮滑。
双肺布满湿啰音、哮鸣音。
此为外寒引动里饮,郁久化热之证。
治宜解表除饮,清热平喘,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处方:麻黄10g、桂枝10g、干姜10g、细辛6g、半夏10g、白芍12g、石膏24g、甘草3g、五味子6g
半夏
服上方1剂症减,2剂喘平咳止,双肺湿啰音消失。
后以金水六君煎调理善后。
【原按】
本案属寒喘,而来诊之时已有入里化热现象,双肺满布湿啰音,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寒热兼治,故获良效。
案例2李振华小青龙汤案
杨某,男,54岁。
初诊:1985年6月20日。
主诉及病史:咳嗽喘促,痰稠难咯色白,入夜尤甚,发作时大小便次数增多或有失禁,伴有畏寒感。
舌淡苔白,脉沉细滑。
治以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6g、姜半夏10g、云茯苓12g、嫩桂枝6g、杏仁泥10g、焦白术10g、五味子10g、橘红12g、橘络6g、补骨脂10g、粉甘草5g,共3剂。
桂枝
二诊:1985年6月27日。
药后咳喘渐平,痰稠转清,较前易略,舌脉同前,再以温化为主。
原方加苏子10g,以降气逆。
7剂。
三诊:7月4日。
咳喘大减,痰已易出,畏寒明显减轻,惟夜寐较差,舌淡苦少,脉细略弦。
原方加远志10g,夜交藤156。
3剂。
四诊:7月8日。
药后哮喘已平,悸减寐安,否淡营薄白,脉细满。
再以原方3剂调理。
【原按】
“请以气息言,事以声响名”,为喘和哮的不同临床表现,然哮与喘在临床上不能截然分开,常常合并为病。
对于哮喘证要审其病因,辩其虚实,再立法用药。
盖哮喘初起,病多在肺,久则母病及子,肾气亦受耗损,则气逆更甚,即不能滋养肝水,也不能上济与心,心肝失养,则心悸、寐差等症俱出。
其畏寒,喘促乃寒饮束于肺,而发作时二便失控等为肾元耗损之故。
根据“急则治其标”,先用小青龙汤加减以温肺平喘,补骨脂一味益真元而助纳气,当发作控制后,再采用治本缓调法。
三诊时哮喘已差而略见心血虚之象,故以远志、夜交藤养血安神,续服3剂诸症皆除。
案例3冯世纶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案
王某,女,53岁,中学教师,门诊病历号11188。
初诊日期1978年11月24日。
1976年夏天因闻敌敌畏后患哮喘,经治疗两个多月缓解。
今年8月又因闻敌敌畏引发哮喘,曾两次住院治疗,用抗菌药物、激素等,症状暂时缓解,出院后不久又复发。
常服西药氯苯那敏、氨茶碱等,效不明显。
现症为气喘胸闷,每日必须服氨茶碱,紫花杜鹃片。
痰白、量多,咳则遗尿,口干苦,思饮,大便正常,苔白根厚腻,脉见细弦,右寸浮。
坐位呼吸尚静,但喉中有痰声,胸平坦,心率96次/分,血压150/100mmHg,两肺满布哮鸣音。
血象检查:白细胞1.04×10/L,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辨证为痰热挟瘀,治疗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5g、陈皮15g、枳壳15g、白芍10g、大黄4g、干姜3g、桂枝6g、桃仁10g、大枣5枚、茯苓12g。
大黄
服1剂咳减,服第2剂痰消,遗尿已,喘不明显,上二楼亦不感喘。
但每日仍服氨茶碱三片。
心下堵闷消,仍口苦咽干,思饮、身冷、纳差,大便日2~4行,苔白,脉弦细,右寸浮,坐位听诊两肺未闻哮喘音,但卧位可闻,血压150/100mmHg,末梢血象检查:白细胞7.8×10°L,嗜酸性白细胞0.44×10/L。
上方加焦三仙各10g服1周,喘平。
半年后追访,自觉良好,与学生一起跑步也不感觉喘。
两肺听诊(-),卧位未闻哮喘音,血压104/100mmHg,末梢血象检查:白细胞7.7×10/L,嗜酸性粒细胞0.154×109/L。
【原按】
一般认为,支气管哮喘约半数病人有轻度或中度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反映了机体的过敏状态。
嗜酸性粒细胞中度升高,又有明显的过敏反应,可以说是过敏所致的哮喘。
经用抗过敏中西药物未见效,改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收效甚速,不但喘平,而且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
本文由扁鹊谷整理发表,收集整理全国名医良方和健康小知识,帮助各位朋友度过酷热难耐的天气,过上舒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