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基础知识
染整工艺知识点总结

染整工艺知识点总结染整工艺是一种将纺织品经过染色和整理等处理,使其达到预期颜色和效果的技术。
染整工艺是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外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染整工艺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纺织品染色纺织品染色是指把未经染色的纱线、面料或成衣等纺织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使其吸收染料,使得纺织品的颜色得到改变的过程。
染色方法包括浸染、印花、染织等。
(1)浸染浸染是指将纺织品浸泡在染料中,使其充分吸收染料。
浸染有直接染色和间接染色两种方式。
直接染色是指染料直接与纺织品接触,在加热或长时间浸泡后使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纺织品上。
而间接染色则是纺织品先以化学方法处理,使之成为适于吸取染料的状态,再浸染染料。
(2)印花印花是指将图案的印版或模板印到纺织品上,再将染料涂抹或浸渍到图案上,使得只有图案部分的颜色改变。
印花可以使用木刻、屏版、圆网版、镂空版等方法进行。
(3)染织染织是将已上色的纱线经织造再染色的工艺。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染色的均匀度和一致性。
2. 染料染料是染色的主要原料,它们通过与纺织品发生化学反应,使纺织品着色。
染料的种类繁多,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酚酞染料、甲酚染料、偶氮染料、还原性染料等几大类。
根据染色方式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还原性染料、分散性染料、活性染料等。
(1)直接染料直接染料是指染料分子中含有与纺织品相亲的基团,它们可以直接地被纺织品上的纤维结构所吸附。
这类染料对纺织品的亲和力较强,染色效果好,但容易出现均匀度不够的问题。
(2)分散性染料分散性染料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分散性,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可以广泛应用于涤纶、酚醛和酚酞等合成纤维的染色。
(3)酸性染料酸性染料主要用于动植物蛋白纤维的染色,具有在酸性条件下良好的亲和性能,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良好的染色效果。
3. 染整工艺流程染整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整理三个阶段。
(1)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将原始纺织品进行清洁、退浆、脱脂、漂白、煮练等处理,以准备后续的染色工艺。
民间染整课件纺织基础知识

主运动
织机的运动
投梭:由梭子将纬纱引入梭口。 打纬:将引入的纬纱由钢筘打向织口。
送经:将经纱不断送向织机前方,以满足织造的需要。
副运动 卷取:把织好的棉布引离织口,卷到卷布木棍上。 整理工程:验布、刷布、烘布、折布、分等、整修、打包。
织物的分类
按制造的方式分
机织物(也叫梭织物) 针织物 (有经编和纬编之分) 无纺布 纯棉织物 纯毛织物 真丝织物 纯化纤织物 混纺织物 交织物 漂白布 染色布 印花布 色织布
第一章
绪论
一、手工印染的定义 蜡染:在织物上按图案需要涂上能自行固着的液态或半液态物质,然后进行 染色,从而使织物显示出图案的加工方式。 扎染:将织物按图案的需要用线捆、缝或作一定的折叠,再用线绳捆扎牢固, 然后染色,再拆去捆扎的线绳,从而使织物显示出图案的加工方式。 夹染:用板、棍、棒等将织物紧紧的夹在其中进行染色,从而使织物显示出 图案的加工方式。 卷染:将织物卷在圆形的不生锈的棍、棒、和粗的绳上,然后通过挤压,再 进行染色,从而使织物产生出具有韵律变化的花纹的加工方式。 泼染:把染液 刷在织物上,然后撒盐,借助盐的扩散作用,使织物上的染液 产生出抽象的花纹的加工方式。 手绘:用颜料或染料的色浆直接在织物上绘制需要的图案的加工方式 型印:通过印花版或印戳直接将色浆印制在织物上形成我们需要的花纹的加 工方式。 吊染:将织物放在由低到高浓度的染液里,不断的将织物往上提升的加工方 式。 二、手工印染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主要了解蜡染、扎染起源和发展现状
织布机示意图
有梭织布机织布的示意图
图为 织物形成示意图 1-经纱 2-织轴 3-后梁 4-绞杆 5、5’-综框 6、6’-综眼 7-筘 8-织口 9-胸梁 10-刺毛辊 11-导辊 12-布辊 13-纡子 14-梭子 15-停经
梭织面料轧染和整理基本知识

轧染和整理基本知识第一章轧染的基本知识一、轧染的定义:轧染是织物经短时间浸轧染料后,使染液渗透到织物内部,然后经过适当的处理,如:汽蒸或焙烘等,让染液进入纤维内部的整个上色过程。
染料浓度一般用g/l。
(浸染用OWF——染料织物重比)二、轧染控制流程和工艺1、接单:根据客户来样布的品种、成份、颜色标准和相关的整理要求,分析定单的加工紧急性和加工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生产排单。
2、根据轧染设备的性能拟定染色前处理工艺。
1)、织物的前处理的效果直接地影响着轧染的质量,用不同的工艺进行的前处理,纤维所具有的渗透性,上染性也不一样。
轧染用的轧车一般有以下几种:普通轧辊、橄榄形轧辊、液压均匀轧辊等。
根据不同轧车类型,所采用的染色方法也有所区别。
2)、染整前处理工艺:流程:烧毛——退浆——练漂——丝光工艺条件:烧毛:纤维在纺纱时,有很多短而松散的纤维露于纱线的表面,再加上织机的磨擦,在织物表面就耸立着一层长短不齐的绒毛。
这层绒毛不仅影响织物的光洁度和容易沾染灰尘,而且在印染加工中还会产生各种疵病。
如绒毛落入丝光碱液,使碱液含杂增加,影响丝光光泽和造成碱液回收困难,在轧染过程中产生色纤印和严重影响布面效果及上染均匀性等。
所以除某些特殊品种外,一般棉布都要进行烧毛。
决定烧毛效果的工艺参数有:车速,速度越快效果越差;(一般厚布用70-90M/MIN,薄布用90-110M/MIN)火力,火力越大效果越好;面次,烧的次数越多,布面越光洁,烧毛效果也就越好。
退浆:布在织造时,为了提高经纱的强力、耐磨性及光滑程度,在经纱一般都要经过上浆处理。
经纱上浆所用的浆料主要有天然浆料,如淀粉、PVA和蜡质等。
退浆是通过物理的、生物化学的反应,去除坯布上的浆料(主要为PVA和淀粉),提高织物渗透性和上染性能。
练漂:因棉纱为天然纤维,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纤维的物理性能,降低了织物的润湿性,手感粗糙,色泽不白,在染色时还会妨碍染料上染。
3染料基础知识

2、现代发色理论
染料产生颜色与染料分子轨道中电子的跃迁有关。
染料分子中的电子优先处在能量最低的分子轨道上,此 时电子处在“基态”,当受到光照后,电子吸收光能, 电子跃迁到较高的分子轨道上,此时电子所处状态为 “激发态”。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能量差称为电子跃迁能 △E。
△E=E1—E0 = hc/λ 式中: E0 、E1 :分别为电子基态和激发态具有的能量 C:光速(3×1017nm/s) h:普朗克常数(6.62×10—34j.s) λ:光的波长
分的比例,即颜色中光谱色的含量,它可用来区分颜 色的鲜艳度。 3、亮度
亮度又称明度,是指有色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的 强度,它可区分颜色的浓淡。
孟塞尔色立体由美国著名色彩学家、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孟塞尔于 1905年采用立体模型把色彩的三属性的变化关系全部表示出来色立体
色立体的中心轴为“无彩色”,之外的所有色标为“有彩色”。 色相:五个基本色:红、黄、绿、蓝、紫,加上五个中间色:红黄、 黄绿、绿蓝、蓝紫、紫红,以上共十个主色,构成孟塞尔色相环。 明度:孟氏色立体明度为11阶段,以0-10表示,0为黑,10为白,1-9 为不同级的灰。孟塞尔色立体各层水平面上的所有色标明度相同。越 接近白色,明度值越大;越接近黑色,明度值越小。 纯度:在同等明度的条件下,从灰 色到纯色的变化。含有色成分的比 例越大,色越鲜艳。
凡是能使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增大的效应,称为深色 效应;凡是能使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减小的效应,称 为浅色效应。 凡是能使染料的最大摩尔吸光度增加的效应,称为浓 色效应;凡是能使染料的最大摩尔吸光度减少的效应, 称为淡色效应。
注意:染料的深、浅、浓、淡概念不可混淆
3)求未知染料浓度
①以不同波长的光照射染料稀溶液,通过分光光 度计测得吸光度值A,绘出吸收光谱曲线 ,求 出该染料的max。
《染整技术》课程标准

《染整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丝绸工艺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纺织材料基础》《丝织工艺》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纺织品染整工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丝织品检测》《丝织品跟单实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纺织品染整技术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丝绸工艺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纺织品染色、印花等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丝绸工艺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业务跟单员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纺织品染色、印花、整理的关键能力,反映染整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棉织物、涤棉、麻、丝织物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后整理等四大工艺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纺织品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后整理等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考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纺织品染整工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常用染料的性能,会运用染整的四大工序对纺织品进行处理,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1.能描述前处理的目的,掌握常见织物前处理的工艺流程及各工序方法,能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并安排合理的前处理工艺流程。
选用染色方法。
3.掌握直接印花、拔染印花、防染印花和涂料印花工艺,会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印花工艺。
4.掌握一般织物卬花工艺,能描述织物的一般整理要求、方法、目的和常见整理项目,会根据一般织物特点设计印花工艺。
纺织印染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羊毛 骆驼毛 蚕丝
粘胶 Tencel纤维 Modal纤维 大豆纤维 竹浆纤维 醋酯纤维
涤纶纤维 锦纶/尼龙 腈纶 丙纶 氨纶 维纶等
纺织纤维的市场
羊毛2% 棉花38%
化纤59%
涤纶60%
棉花 羊毛 丝、麻等 涤纶 丙纶 锦纶 腈纶 粘胶等再生纤维 PVA、氨纶及其他
棉
优点:穿着柔软、舒适,色泽鲜艳,颜色丰富,耐热,吸水性强,透气性好。 缺点:易起皱 ,需整烫,易染色,易发霉,耐酸性较差。
邮箱:
1
纺织材料简介——纤维及织物
2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及产品介绍
3
涤纶织物染整工艺及产品介绍
4
锦纶弹力织物染整工艺及产品介绍
纺织材料简介— 纤维及织物
纺织纤维的定义
一、什么是纺织纤维? 细度很细,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细长物质称为
纤维,如棉花、叶络、肌肉、毛发等。 可以用来制造纺织品的纤维称为纺织纤维。
缺点:耐磨性是合成纤维中最差的。
织物的分类
----机织物、针织物
机织物 ----由互相垂直的纱线按一定规律交错沉浮而成的织物。 基本组织结构 ----平纹、斜纹、缎纹。
织物的分类
针织物 ----由纱线弯曲成线圈,相互按一定规律串联而成。
基本组织结构 ----经编:玩具绒、汽车顶蓬、泳装等。 ----纬编:双面、单面、罗纹、汗布、横编、手工毛衫。
氨纶
优点:具有高伸长,高弹性。其断裂伸长率可达 480%-700%,且在断裂伸长以内的弹性恢复率 在95%-98%。
缺点:吸湿性较差,强度低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 种弹性纤维。
腈纶
优点:吸湿能力比涤纶好,强度比涤纶、锦纶低,断裂 伸长率则与涤纶、锦纶相似,弹性较差些,耐日晒性特 别优良,在常见纺织纤维中居首位。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纺织染色工

说明为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立足培育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纺织染色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 年版)》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 年版)》有关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为指导思想,对纺织染色工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细致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以下变化:——职业技能等级相关描述修改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将职业能力特征相关描述修改为:具有分析、推理、判断、表达及计算能力,色觉、听觉、嗅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在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中,增加相关职业描述为:印染前处理工、印染后整理工、印染染化料配制工、印花工、纺织印花制版工、工艺染织品制作工。
——在鉴定场所设备描述中增加计算机模拟系统。
——在工作要求中,对所有等级的职业功能统一调整为五项,包括:染前准备;染色操作;染后处理;质量控制;培训与指导。
并对权重表中相应内容进行修改。
三、本《标准》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有:盛虹集团有限公司唐俊松、浙江灏宇科技有限公司章金芳、鲁丰织染有限公司张战旗、浙江同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徐兴良、石狮市新祥华染整发展有限公司林松华、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石岷山、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李祥波、绍兴飞亚印染有限公司王战亚、浙江恒生印染有限公司蒋月亚、宜兴新乐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徐小锋、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张怀东、北京服装学院关芳兰。
印染基础知识

印染染色基础知识一、颜色以及测色仪基础知识1、颜色:即人对眼睛视网膜接收到的光作出的反应,在大脑中产生的某种感觉。
1、1颜色的三要素:色调(色相)、纯度、亮度色调(色相)(Hue):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是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
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纯度(Chromacity):又称饱和度或彩度,用来区别颜色的鲜艳程度。
它可以理解为颜色中有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的比例。
有色成分的含量越高则颜色越纯,饱和度越高;消色成分(指和其它成分的颜色互成补色而能混成为白光的颜色)的含量越高则颜色越灰,饱和度越低。
光谱色中的单色由于不含消色成分,所以饱和度最高,为100%;而白色、标准灰色和黑色所含的颜色都为消色成分,所以饱和度最低,为0或者说没有饱和度。
亮度(Lightness):又称明度,它表示有色物体的表面所反射的光的强弱程度,区别颜色的浓和淡。
物体对光的反射越强(或吸收越弱),则亮度越高;物体对光的反射越弱或吸收越强),则亮度越低.白色的物体亮度高,是因为它几乎不吸收光而全部把它反射出去;黑色的物体亮度低,是因为它几乎不反射光而全部把它吸收.说明:一般颜色从黄-橙-红-绿-蓝-靛-紫黑的变化,从深浅来说是变得越来越深,从亮度来说,则显得越来越暗。
颜色的三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色相决定颜色的质,亮度和纯度都是量的变化.任何颜色只要确定了它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就可以完全精确地确定出它是什么颜色。
倘若其中一个要素变化了,那么这个颜色就也变化了,描述或确定一个颜色必须确定它的色调、纯度和亮度。
Datacolor产品介绍:Datacolor 产品的软件是由Datacolor公司自已开发出来的,并由香港DTC 公司担任其代理商,印染现有Spectraflash 600,其中有两种软件:Datacolor TOOLS, Datacolor MATCH,TOOLS基本以测色为主,出具测色报告以及相关数据等;而MATCH软件包括数据库的建立,配色使用,调色使用等;仪器对室内温湿度和对样品标准板尺寸的要求:Datacolor仪器对室内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温度:20±2℃相对湿度:65+2%对尺寸的要求:为了确保样品不透光需叠四层(最佳尺寸:25cm×10cm)Datacolor的测色条件:对于纱样与布样都要注意到标椎与样品的测量状态要保存一致性.,以不透光为原则,同时也要注意到仪器的校正、经纬方向是否一致、是否需要取平均值等,在测布片时尽量用中大孔,保证其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 整 基 础 知 识第一章 漂染基础知识一、 织物及只要化学结构性能 1、纺织纤维的分类纺织纤维{2、常用纺织物及主要化学性能1) 棉织物 棉织物耐碱不耐酸,强酸(如H 2SO 4)会引起织物损伤强力下降,而使织物失去使用价值。
2) 涤纶织物涤纶织物耐酸不耐碱,当强碱(如NaOH )浓度浓度较大且在一定的温度·时间作用下,碱液会侵蚀涤纶,使涤纶溶解。
3) 涤棉织物(T/C ) 是棉的涤的混纺织物。
二、 染化剂及其性能 1、酸和碱1)酸是溶于水中会带有或轻或重的酸味,常见的酸有:硫酸、冰醋酸、草酸等。
2)碱是带有涩味及手感滑腻,常见的碱有:烧碱、纯碱、小苏打、磷酸二钠、硅酸钠等。
3)PH 值与酸碱强弱的关系 ①PH 值分1~14PH 值小—酸性强 PH 值大—碱性强 PH 值=7—中性②PH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H=7 →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③酸遇碱会产生中和,生成非酸非碱的盐和水如2NaOH+H 2SO 4=Na 2SO 4+H 2O (烧碱) (元明粉)2、氧化剂和还原剂1) 常见的氧化剂:如双氧水、次氯酸钠 2) 常见的还原剂:如保险粉、亚硫酸钠3、常见助剂及其作用1) 渗透剂:减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使纤维易被润湿渗透2) 洗涤剂:起洗涤作用,使织物上的污物易于去除,长做煮漂助剂3) 烧碱(NaOH ):强碱,作棉布煮练剂,亦可作剥色助剂,用后应用酸中和方可洗清 4) 纯碱(碳酸钠Na 2SiO 3):作软水剂,T/C 织物煮练助剂及活性染料固色剂 5) 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 3):可作活性染料固色剂 6) 磷酸三钠:Na 3PO 4起软水作用 7) 六编磷酸钠:起软水作用8) 硅酸钠(Na 2SO 4):作棉布煮练助剂,亦可作双氧水漂白的稳定剂 9) 双氧水(H 2O 2):漂白剂,对织物起漂白作用,也可作脱氧剂10)亚硫酸钠(Na 2S 2O 3):作棉织物煮练助剂,防止棉织物脆损,亦可作残氧中和剂及去氯剂 11)硫化钠(Na 2S ):硫化染料染色助剂,使硫化燃料充分还原溶解 12)次氯酸钠(NaClO ):作漂白剂,亦可剥色及洗缸13)食盐(NaCl )或元明粉(Na 2SO 4):作直接活性染料硫化染料的促染剂,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天然纤维化学纤维{ {植物纤维 如棉麻等动物纤维 如羊毛、蚕丝等人造纤维 如粘胶合成纤维 如涤纶、锦纶、晴纶、维纶、丙纶等14)保险粉(NaS2O4):强还原剂,起剥色及还原清洗作用15)分散剂(或扩散剂):作分散燃料染色助剂,使分散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保证染液的稳定性16)冰醋酸(HAC):作分散染料染色助剂调节PH值,作碱的中和剂17)硫酸铵[(NH4)2SO4]:作分散染料的抗碱剂,亦可起跳级PH值作用18)匀染剂:能使染料均匀上染,达到匀染效果19)草酸:可洗除织物上的锈斑20)固色剂:(固色剂Y或M)使直接染料牢固着在纤维上,从而提高染色牢度21)柔软剂:与纤维结合或吸附在纤维表面,起润湿作用,改善织物的手感22)平平加O:作直接,活性染料匀染剂23)光油灵:清除纤维上的油污24)膨化剂:使纤维膨化,有利于料渗透到纤维的内部25)修补剂:使纤维吸色均匀,有利于匀染26)增白剂:提高漂白布的白度27)消泡剂:减少或去除溶液的泡沫28)大苏打:作接脱氧剂,除残氧29)太古油:作硫化染料染色渗透剂,渗透力强可使硫化黑,布马黑,手感柔软30)尿素:增溶剂,亦可作硫化染料防脆剂三、染色的基础知识1、什么称为染色?染色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1)染色:是指染料从染液面转移到纤维上,使纤维染上颜色的过程。
随着上染的进行,染液中染料的浓度越来越小,而纤维上染料浓度越来越大,直至上染达到平衡为止。
2)染色过程的包括三个阶段:吸附→扩散→固着(其中扩散决定上染的快慢)①吸附:染料由染液被吸附到纤维表面,在吸附过程中加元明粉或食盐起促染作用②扩散:染料由纤维表面扩散到纤维内部③固着:扩散到纤维内部的染料与纤维结合三个阶段的表示方法:染料由染料吸附纤维表面扩散纤维内部固着纤维上2、什么称为浴比?浴比大小对染色有什么影响?1)浴比是指被染物的重量与所用染液体积之比。
如1:20表示的意义:若织物重200Kg,则溶液的体积=20×200=4000L(升)2)浴比大小对染色的影响条件:其他染色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织物重相同,染料用量相同,温度时间相同,助剂用量相同等。
小浴比有利于染深色大浴比有利于匀染(但色浅)3、染料浓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理解1)%:是指染料重量对织物重量的百分数如:染料浓度为2%,若织物重100kg,则所需染料重2%×100=2kg2)g/l:是指1升溶液中所含有的染料克数如:染料浓度为10g/L溶液体积为300L,则所需染料的重量=10×300=3000g=3kg4、各种常用的纤维可用什么染料上染?1)涤纶→分散染料2)晴纶→阳离子染料3)棉→直接活性硫化染料等4)锦纶→酸性染料分散染料等5)T/C织物→一般选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上染涤纶,再用棉用染料在常温常压下上染棉四、常用染料及其主要染色性能1、直接染料1)是一种无须其他介质就能直接上染棉麻等织物的染料。
2)易溶于H2O(但对硬水敏感,须在软水条件下染色)。
3)在染色中加元明粉(Na2SO4)或食盐(NaCl)起促染作用。
4)用固色剂Y或固色剂M处理,能提高直接染料的染色度。
2、活性染料1) 是一种反应性染料,能上染棉麻等织物,牢度较直接染料好。
2) 易溶于H 2O ,易水解,对硬水敏感(须在软水条件下染色)。
3) 通常中性条件下上染,在弱碱(如Na 2CO 3PH=10-11)条件下固色。
4) 染色中加元明粉或食盐起促染作用。
3、分散染料1) 是涤纶的专用染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2) 染色时只能借助分散剂将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才可上染。
3) 分散染料不耐碱,在高温及碱性条件下会分解破坏。
4) 在弱酸(如冰醋酸PH=5.6)条件下上染涤纶。
4、硫化染料1) 是一种含硫的染料,不能直接溶于水。
2) 染色时先用硫化碱(Na 2S )将染料还原溶解后方可上染。
3) 在染色过程中加食盐或元明粉起促染作用。
4) 只要用于棉织物的深浓色平中的上染,如黑色深兰色等。
5、阳离子染料1) 能直接溶于水,在水溶液带阳电荷。
2) 只要用于晴纶之外的上染。
3) 在弱酸(冰醋酸PH=4.5)条件下上染晴纶。
4) 在染色中加元明粉或匀染剂1227起到匀染作用。
6、酸性染料1) 酸性染料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羟基等酸性基团。
2) 能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荷。
3) 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上染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纤维,亦可以上染锦纶。
4) 按染料的染色性能不同可分为强酸浴染色,弱酸浴染色及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
第二章 前处理本章主要讲述前处理的目的,煮练(或漂白)工艺,并对煮练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一、 煮练的目的:煮练又称为染色前处理,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 去除坯布上的杂质。
如:蜡质、棉籽壳等。
2、 去除天然色素,增加织物的白度。
二、 煮练液组成及助剂作用1、组成2、助剂作用 1) 双氧水① 作用:去作织物上的天然色素,增加织物的白度。
② 主要功能:a 、双氧水是一种漂白剂。
由于双氧水中有硫酸作稳定剂,所以使用时不要直接落在布上,也不要溅到自己的身上。
b 、 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故在碱性条件下分解起漂白作用。
c 、 双氧水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60℃时分解率近50%。
2)硅酸钠①作用a 、 作双氧水煮漂的稳定剂,防止双氧水分解过快而对纤维造成损伤。
b 、 吸附铁质。
防止织物上产生铁锈斑。
②注意问题 双氧水(H 2O 2)硅酸钠(Na 2SiO 3)纯碱 (Na 2CO 3)(或烧碱NaOH ) 渗透剂(如JFC 、榄油)a、硅酸钠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织物的手感。
b、煮练后织物必须充分洗涤,否则会产生硅酸胶沉淀,影响织物手感。
3)纯碱作用①去除杂质,如棉籽壳在碱剂作用下充分膨化,分解,从而易从织物上脱落,达到去除目的。
②调节PH值,使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分解起到漂白作用。
4)烧碱:漂白布氧漂需加入烧碱,主要是精练剂,可与棉纤维产生皂化反应,从而去除棉纤维上的蜡质,油质等杂质。
5)渗透剂:帮助织物润湿,渗透(应在煮练开始时加入)。
三、本工艺操作曲线四、工艺操作要点1、加料顺序渗透剂→硅酸钠、纯碱(漂白布可加烧碱及增白剂)→升温至60℃(一般不超过70℃)加双氧水。
2、双氧水在60℃时应加入,若入料湿度过高,双氧水分解过快,易造成煮练不匀。
3、双氧水加入时应先稀释均匀后缓慢加入。
一般用10倍水稀释。
H2O2浓度过高分解率过快,易造成煮练不匀。
4、双氧水加入时间不少于10分钟,否则浓度过高会造成煮练不匀。
5、加完双氧水后应继续运行5分钟后再升温。
6、煮练保温要足够,水洗要充分。
1)保温目的:使煮练达到匀、透效果。
时间60-90分钟若时间过短。
,煮练效果差,会使染色出现色花、色差等质量问题。
2)水洗目的:洗净坯布上残余的碱剂、双氧水等,否则会造成染色的色花、色差。
水洗要求要充分,必须时加HAC中和残余的碱液。
水洗后布间应为中性(PH7-7.5)可用PH试纸检验。
五、煮练质量问题分析1、操作不当引起染色色花(色差)原因及预防办法:1)氧水加入时浓度、温度过高,加入速度过快,引起煮练不匀,造成色花(或色差)预防:60℃加入双氧水,加前应用10倍水稀释均匀后缓慢加入,加入时间不少于10分钟。
2)煮练不透:煮练时间过短织物上杂质去除不匀而使织物各部分吸色率不同,造成色花。
预防:按工艺要求,煮练保温时间要足够,助剂要落齐。
3)煮练过程中死布预防:死布处理好后,应用继续保温20分钟。
4)煮练后水洗不充分,布上含残碱、双氧水造成染色不匀。
预防:煮练后应充分水洗,必要时加洗,洗水后用1%冰醋酸中和,再洗去除残碱,用1%亚硫酸钠(Na2S2O3)在60℃×20’条件下去除残氧。
2、几个有关问题1)为什么有些漂白布越翻工越沉?纯棉漂白包括氧煮和荧光增白两部分,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氧煮主要退除杂质和色素而增加白度。
如果氧煮布底不够白,靠加大荧光增白剂用量增白,是不能达到白度要求的,因为增白剂过量,反为变沉(BS过量会变等)。
如果属氧煮布底不够透、不够白,增白后不够白的,解决办法只能重新氧煮。
2)为什么有些T/C漂白越翻工越差,不够白?一般拉缸做的T/C漂白是涤不够白。
而棉的增白剂BS已经足够。
无需再加,如果翻工时不是加一些DT增白剂,而是加棉的增白剂BS,结果越加越蓝,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