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的影响

合集下载

微信时代下大学生的阅读与审美研究

微信时代下大学生的阅读与审美研究

微信时代下大学生的阅读与审美研究随着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的阅读和审美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阅读偏好入手,探讨微信时代下大学生的阅读与审美研究。

一、大学生的阅读偏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对于读物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普遍更倾向于选择短篇阅读,比如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新闻短文、小说短篇等。

首先,大学生的时间相对紧张,课业压力大。

因此,在一天五颜六色的学习生活中想要做到健康、均衡,除了学术性读物之外,短篇阅读便成了他们的一种选择。

其次,微信公众号成了大学生们获取资讯、追逐娱乐、获取兴趣爱好的方法之一,而其中那些具有娱乐价值并且吸引眼球的阅读文本质量便得到了提升。

大学生们的审美力也在此过程中被调教,他们越来越习惯性地选择视觉色彩丰富、易于阅读的文本。

微信时代下,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微信这一社交媒体的影响。

微信上的各种图文、短视频等阅读模式不但提供了更多类别的阅读材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阅读偏好。

让我们看看微信阅读在大学生中有哪些影响。

1. 塑造品味与成就感同样是很多人刷微信朋友圈,大学生看得更多、更频繁。

在众多文章中,大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符合自己口味,且看起来比较有质感精良的文章逐步塑造出自己的审美品味。

比如,文艺范儿的小说,或者是备受关注的科技文章。

同时通过阅读内容,大学生还会细化自己的兴趣方向,比如喜欢文学的,便会选择一些有质量的文学短篇。

2. 培养阅读兴趣微信上的一些公众号精彩文章,可以开启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让不少学生开始放弃原先的休闲娱乐,转而去读一些比较有营养的文本。

3. 突破思维界限大学生阅读微信上的文章,不仅是搜集知识,更是对自身思想的纠正与延伸。

微信上许多文章都会让大学生想到了他们平时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了解到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思想,接纳不同的价值观。

4. 形成与他人的社交联系微信公众号做好内容传播,从阅读表面上,嫣然一笑就是一个口碑好的公众号。

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作者:江舒婷来源:《卷宗》2015年第06期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媒介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得到迅猛的发展。

微信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主要趋于年轻化、高学历化,从而使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成为了微信的主要适用人群。

同时微信也对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日常生活、交流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就为微信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影响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了社会的极大进步。

现如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终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步进入到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微时代”。

微信就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它是一款可以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

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网页等快速利用微信息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

作为目前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微信服务因其移动性、便携性、个性化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的欢迎[1]。

但随着其快速地普及,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消费等习惯。

1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分析微信这一网络社交应用的推出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青睐,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

本次的问卷调查共有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0份。

调查的对象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在微信使用情况方面,通过问卷的280份样本数据分析,了解到100%的大学生对微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94%的大学正在使用微信;从调查数据分析:微信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的通讯需求,同时满足了大学生的娱乐、社交、学习需求,一部份学生已经开始沉迷于微信中。

本次调查中,我们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使用微信情况分析得出在使用微信现状上男女生以及三类专业并无多大差别,也再次说明我们此次调查的可行性。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1. 引言1.1 新时代网络语言的定义新时代网络语言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下由网络传播和交流方式产生的新型语言形式。

它具有快速、简洁、通俗易懂、符合网络传播需求等特点。

新时代网络语言的形成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兴起,为网络语言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的缩略、拼音、外语词汇的大量运用、表情符号、网络流行语等方面。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语言的表达方式,还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

在新时代,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在社交媒体上广泛应用,也渗透到文学创作中。

网络语言的流行不仅丰富了汉语言的表达形式,还带动了文学作品的创新和更新。

网络语言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新时代的潮流和时尚。

通过对新时代网络语言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同时也可以了解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播方式。

1.2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网络语言的流行改变了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常常包含大量的网络流行词、网络短语和网络用语,这些语言元素丰富了汉语言的表达形式,使文学作品更具时代感。

“666”、“打call”等网络用语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词汇,从而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也对传统汉语语言文学产生了影响。

网络语言的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与传统文学中的繁复古板的写作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对比促使传统文学作家更加注重语言表达的新颖性和生动性,从而带来了文学作品的创新和多样化。

2. 正文2.1 社交媒体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社交媒体作为新时代网络语言的重要载体,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交媒体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可以更方便地发布自己的作品,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

通过社交媒体,作家可以直接回应读者的评论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反馈,有利于作品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当代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文学创作

当代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文学创作

当代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文学创作青年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青年文学创作正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首先,当代媒体的兴起对青年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社交媒体的普及下,年轻作家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发表作品和获取读者的反馈。

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为了青年作家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题材。

通过这些媒体,作家们可以关注社会热点,观察身边人和事,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融入到作品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性让作品更易于传播,青年作家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多 opportunities,成为了文学界的重要力量。

其次,经济全球化对青年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变,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变化。

青年作家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着这种变化。

他们关注当下世界的多元化和交流,描写着全球化背景下年轻人的成长与奋斗。

在小说中,他们可以将主人公带入一个虚构的全球背景中,与各种文化相遇,展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这种多元化的创作让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再次,当代社会的变革为青年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鼓励了多元创新。

同时,社会问题的出现也驱动着作家们面对、思考并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点。

他们通过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来揭示社会不公和现实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最后,文化多样性是当代青年文学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成为了当代文化的主要现象之一。

青年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展示出各种文化的传承和碰撞。

他们将自己的文化背景融入到作品中,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不同文化的美丽。

这种文化多元性的呈现丰富了青年文学创作,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

总之,在当代文化背景下,青年文学创作呈现出充满活力的状态。

“微信时代的文学生活”四人谈

“微信时代的文学生活”四人谈

“微信时代的文学生活”四人谈◎ 曾于里 唐诗人 冯 娜 曾念长主持人曾念长语微信以小博大,征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收买了我们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它如蛇吞象,消噬着一个时代的物质现实和精神光芒。

我们的文学生活,自然也无可逃避这种命运。

甚至可以说,写作者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远超过其他人。

发表、传播、点赞、打赏,大概再找不出一种平台和机制,可以像微信这般,让每个有名或无名的写作者活出了无处不在的存在感,以至于我们不免心生惊疑,如果没有一个自家经营的微信公众号,我们还敢自称是作家吗?当然,微信不仅带给我们一种更加自主化和个人化的文学生活,还赠给我们一种万能的“朋友圈文学”。

那些有关系的作家,可以更加紧密地靠在一起了。

那些没有关系的作家,通过超级链接创造了关系,终于也紧紧靠在了一起。

于是,文学江湖重新洗牌,文学红利重新分配,文学板块重新凝固……这正是微信时代的文学生活,也是我们无法起身离去的文学现实。

微信时代,与深陷危机的文学曾于里(文学评论家)一在讨论“微信时代的文学”这个议题时,我们必须首先厘清这两个概念:何为“微信时代”,何为“文学”?把我们当下的时代称呼为微信时代,是贴切的。

因为从来没有哪一个社交工具像微信这样,如此严密地榫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信部《2017年1-2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我国移动宽带用户(即3G 和4G 用户)总数达到9.78亿户。

根据微信最新财报数据,微信及WeChat 月活跃账户达8.89亿。

这也意味着,绝大多数移动互联网用户,也是微信用户。

而微信团队的《2016微信数据报告》显示,94%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六成以上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打开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55%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

当如此众多的人在使用微信,当微信占据了用户如此多的时间,微信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社交工具,它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与手机一道成为我们的“第二存在”。

无数人每天一起床就是打开微信,吃饭的时候在刷微信,上班的途中在刷微信,下班回家后在刷微信,睡前刷微信……微信成为我们最亲密的工具,它也在方方面面影响着许多事物。

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研究

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研究

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研究一、概述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互动机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年轻人作为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其阅读行为及态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年轻人的阅读素养和推动阅读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需要明确社交媒体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

社交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播平台,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多样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社交媒体在年轻人中拥有极高的普及率和影响力。

关于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定义,阅读行为是指个体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包括阅读频率、阅读时长、阅读内容选择等而阅读态度则是指个体对阅读活动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反映了个体对阅读的价值观和倾向性。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年轻人的阅读行为及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社交媒体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便捷的获取方式,使得年轻人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扩大阅读视野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中的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现象也对年轻人的阅读深度和广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收集大量关于年轻人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和阅读行为及态度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具体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揭示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年轻人的阅读素养和促进阅读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研究背景:社交媒体的普及与年轻人阅读现状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交媒体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和即时性,迅速成为当代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普及程度之广、影响之深,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成为了年轻人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建立社交网络的主要平台。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部分年轻人都至少使用一种或多种社交媒体应用,且每天花费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学院:商学院班级:14物流学号:2014104126姓名:林单玲近年来,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媒介传播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

随着QQ、微博、博客、人人网等社交网络载体的广泛盛行,2011年我们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媒体—微信。

而基于它独特的移动性、便携性、和个性化,它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据统计,自它推出来至2013年,其注册人数已达破3亿,成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而这些人之中,大学生占的比例不得而知。

那究竟微信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总的来说,微信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便利,随之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它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以及交流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微信作为一种新事物,对于喜欢新事物和尝试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在这一反面,它更能把更多的机会给大学生,让他们接触新事物,了解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概况,跟上时代潮流的脚步。

微信的朋友大多数是来自自己的QQ好友、通讯录,从而建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社交关系网。

一方面,它相对于QQ来说更能防止一些陌生好友的添加,更好的减少受网友欺骗等事情的发生,提高了我们网络聊天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微信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联系亲朋好友的途径;相对于以往的方式来说,我们大学生更喜欢使用新科技吧?微信增强了大学生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感情。

说到微信,必不可少的当然还有朋友圈。

微信可以让大学生通过朋友圈来了解资讯和微信好友的动态,也能从中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无形中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把很多好的文段或视频,分享到朋友圈。

这样不仅可以保留到自己的微信记录中,以后还可以常去看看,能将好的东西与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分享。

我们也可以通过微信中的腾讯新闻、微博阅读等资讯平台来得知时事新闻,关注国内外大小事,看看媒体是如何报道相关事情的,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写作和阅读能力;锻炼自己的新闻阅读能力,培养实时资讯的敏感度,提高自身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以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互联网对文学写作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互联网对文学写作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互联网对文学写作与阅读方式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文学写作和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平台,同时改变了读者们获取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对文学写作与阅读方式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一、互联网拓宽了文学写作的创作空间互联网的出现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广泛的创作空间。

传统的纸质出版渠道存在着限制,作品的出版需要通过繁琐的审核和审批程序,而互联网则提供了无限的发表渠道。

现在,作家们可以通过个人博客、社交媒体平台、文学论坛等自由地发表作品,拓宽了创作的边界。

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与更多读者产生互动。

然而,互联网的无限自由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低质量作品,让读者难以找到优秀作品。

因此,作家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才能在海量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

二、互联网改变了文学阅读的方式互联网的普及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学阅读方式。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购买实体书籍或者借阅图书馆的方式获取作品,而现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线书店、电子书籍、在线阅读平台等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读者们能够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讨论中。

许多作家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与读者进行互动,分享创作心得,接受读者的反馈和建议。

这种互动的形式不仅提高了作品的质量,也促进了读者与作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然而,互联网阅读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的便利性让人们更容易产生心浮气躁的阅读习惯,无法专心深入地阅读一本作品。

此外,大量的信息和广告也会干扰读者的阅读体验,导致注意力分散。

三、互联网促进了文学创新与传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文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作家们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创造出更多样化、跨界融合的文学形式。

例如,网络小说的兴起、移动阅读应用软件的普及,让传统文学与科技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元。

微博、微信等信息媒介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大学生的电子化阅读数量增多。

而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其阅读行为对于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因此,本文主要以微信这一互联网媒介作为研究对象,就微信对大学生文学阅读的影响作出分析,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文学阅读;微信;大学生;影响引言互联网技术的变革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众多改变,就阅读行为而言,传统的纸质书阅读逐渐转变为向电子化阅读。

“微文化”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一种新的阅读文化,“微文化”下的众多阅读媒介,如微博、微信等都对大众的阅读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众多的电子化阅读方式中,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微信阅读因其便利、快捷的特点而广受欢迎。

因此,本文以微信作为“微文化”下阅读媒介的研究对象代表,探讨分析微信对大学生文学阅读的影响。

研究的背景随着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16 年末,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31亿人,手机网民占比达95.1%,数量达6.95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体地说是从传统阅读向社会化阅读的一种发展延伸,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以内容为核心的阅读体验逐渐转变成更加社交化,强调分享互动参与式的社会化阅读。

作为一种依附于社交平台发展起来的阅读形态,在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搜索后发现学界对人们使用微信进行化阅文学读的研究很少。

研究意义“微时代”给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微时代”下的大学生阅读行为也呈现出利弊皆有的两面性特点。

就有利影响而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效率和交流互动等方面较传统阅读有了显著提升。

首先,微博、微信等媒介具有图文声影并茂的特点,使用新媒介进行阅读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因此,微博、微信等新兴阅读媒介可以提高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其次,微博、微信等阅读媒介依托移动终端,打破了大学生阅读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提高阅读行为对大学生空余时间的占有利用率,且从学习效率的角度来说,移动终端连接着互联网,可以即时、方便地获取网络中的各种信息数据,或者主动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查询所需信息,从而达到辅助阅读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另外,由于微博、微信等媒介本身也作为即时通讯工具而存在,因此依托微博、微信等应用终端的网络阅读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也有利于信息的双向交流互动。

就不利的方面来说,网络阅读的质量不高且容易引起学生的依赖性。

网络阅读行为大多停留在对休闲、娱乐内容的阅读层面上,由于网络信息量庞大、学生阅读时间呈现碎片化的特点,较少有学生会在网络阅读行为中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思考。

另外由于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丰富性,容易造成一部分自制力低的学生对网络阅读产生较大的依赖性,甚至影响其对正确观念的吸收。

现实中常见的“低头族”、“微博控”、“微信控”即是对此类人群的生动描绘。

研究思路首先,在21世纪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微信作为新兴软件发展迅猛。

微信不仅作为即时通讯软件改变了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方式,作为一种网络阅读媒介,也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认识到对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作出研究的必要性。

其次,大学生具有极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信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停留在信息的接收方式和阅读行为的改变上,微信甚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等精神层面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试图从对大学上微信阅读行为的研究出发,探讨微信阅读行为对大学生产生的全方面的影响。

当然,在分析这些影响的时候不能分而论之,而是应当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各个因素做出综合性的考量。

再次,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建设中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其阅读行为代表了在当今时代下具有前瞻性人群的阅读行为,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研究当代大学生在“微时代”下的阅读行为,对于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最后,笔者在写作本文的前期准备中发现,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书籍资料发现国内已有不少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以包含、交叉的形式对微信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的影响有所论述,相关网络资料也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所以,本文将通过展开相关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在了解现状、掌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分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相应的对策。

1.微信概述1.1微信的概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在普通民众中的普及率提高,微信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们的行为出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从现实到网络的转变,这对社会生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社交软件对人们影响巨大,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微信作为一个高使用率的手机软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校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当然,微信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大学生们利用微信传输课件、交作业、打考勤等等,其中对大学生接受知识影响最大的是微信改变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围绕微信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作出探讨,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1.1 微信的内涵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 年推出的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在不断开发拓展新功能的过程中,微信已经从单纯的即时通讯免费应用程序转变为集通讯、阅读、娱乐、购物、生活服务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社交服务平台。

1.1.2 微信的功能(1)信息传递、评论、转发、收藏的功能作为即时通讯软件的微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信息传输,微信可传输的信息包括图文声影。

除了即时传输以外,用户还可以将图片、文字、视频信息发布在朋友圈中,好友可以对该信息进行评论、点赞等活动。

另外对于对用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微信还提供了转发、收藏等功能。

(2)用户添加、交流、删除、屏蔽的功能微信为用户建立好友关系提供了多种选择。

用户不仅可以添加或删除通讯录好友,还可以选择屏蔽对方的聊天信息和朋友圈信息。

在添加好友时,用户可以选择QQ、手机通讯录等方式添加熟悉的人,也可以通过“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在聚会活动的场合里,用户可以选择通过“扫一扫”、雷达搜索等方式添加好友。

在成为好友后,用户可以选择屏蔽对方朋友圈,不让对方看见自己的朋友圈信息或者不见其朋友圈信息。

(3)提供购物、游戏、金融、便民等服务购物功能。

继支付宝之后,微信也开发了“微信支付”的线上支付功能,为微信内置购物功能提供支付保障。

微信的内置购物功能依托京东的平台的建立,将京东精选作为微信的一个功能模块,从而使用户可以在微信上实现“购物+支付”的全部流程。

游戏功能。

手机游戏一直是各大互联网公司争相挤入的领域。

微信依托其社交网络的建设,推广了一系列较受欢迎的手机游戏。

“王者荣耀”、“欢乐斗地主”等不同的手机游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金融功能。

在金融方面,微信提供了好友间免费的转账服务,此外,微信用户还可以将其暂存在微信钱包的零钱投入到微信提供的理财产品中进行投资收益。

便民功能。

在开发微信支付的基础上,微信还开发了化肥充值、火车票购买、电影票购买等一系列生活服务功能。

(4)邮箱提醒、新闻推送、信息群发等其他功能除了上述基本功能以外,微信还提供了推送新闻、邮箱收件提醒和提供群发服务等功能。

另外,随着微信小程序的开放,微信的功能正在不断地拓展和丰富。

1.1.3 微信特点(1)好友真实性微信好友的真实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户可以关联自己的微信号与QQ号,微信可以通过QQ好友信息向用户推荐好友;第二,微信一般会要求用户将其微信账号绑定经实名制认证的手机号码,或者直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并通过用户手机通讯录中的好友信息来推荐微信好友;第三,微信好友之间可以互相推送其微信通讯录中的其他好友的名片,在接收好友推荐的名片后,微信用户可以根据名片来添加新的好友。

(2)内容丰富性相比于微博、QQ等其他即时通讯软件而言,微信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私密性”,微信上的信息传播往往仅限于微信好友“内部”。

但即便如此,依托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发布的信息也使得微信传播的内容具有丰富性特点。

微信公众号开发门槛低,可以具有针对性地向其受众发布信息,且发布信息的形式有图文声影等多种形式,即使受到每天只能推送一次的限制,信息也可以通过朋友圈转发的行为不断地传播。

因此,微信媒介传播的内容具有丰富性。

(3)社交陌生性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微信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讯,作为一款互联网社交软件,微信也具有陌生人交友的功能。

微信社交可能不全是亲朋好友间的社交,陌生人社交也是微信吸引用户的一个卖点。

微信用户可以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等功能模块实现与陌生人的交流。

因此,微信具有社交陌生性的特点,这在满足现代人社交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微信社交的潜在风险。

(4)信息便捷性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微信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信息交流的便捷性。

用户可以用文字、语音、视频甚至实时对讲、实时视频等方式与好友进行交流,其中语音和图片传播的便捷性突破了传统短信、电话交流的限制,正是当初微信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微信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不但提高了通讯效率、降低了通讯成本,还吸引了广大用户,在移动互联网通讯领域掀起一场变革。

1.2 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在一项关于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的调查中,有近9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是微信用户。

在微信使用时间方面,63%的学生表示自己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

在关于大学生使用微信原因的调查中,近85%的大学生表示使用微信是为了方便与同学、家人的交流,有78%的大学生认为使用微信是紧跟潮流的表现,另外有5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使用微信是出于好奇和无聊。

由上可见,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微信用户,且每天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使用微信。

使用微信的内容主要有即时通讯、阅读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查看和发布朋友圈。

总的来说,对于微信这一新兴媒介,多数学生表示认同和接受。

1.3 微信使用存在的问题1.3.1 增大大学生交往中的风险系数基于互联网的微信交往作为一种线上交往方式,具有一般线上交往方式的潜在风险。

随着微信使用功能不断丰富,“漂流瓶”、“附近的人”等功能的使用在给用户拓宽交友范围的同时,也带来了与陌生人交往的风险。

在利用微信作为媒介与陌生人进行交往时,双方可以隐藏甚至虚构自己的身份,进行网络欺诈。

而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轻信等特点,往往成为网络欺诈的重点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